高三第1轮复习周测卷语文(高三第一轮周测卷22语文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三第1轮复习周测卷语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三第一轮周测卷22语文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备考语文考试要多做语文试题,多做语文试题可以熟悉语文知识点和积累知识,这样才能考得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谙(ān)熟 麻痹(bì) 西风东渐(jiān)

B.庇(bì)护 答(dā)理 安步当(dàng)车

C.发酵(jiào) 根茎(jìng) 管窥蠡(lí)测

D.擂(léi)鼓 盥(guàn)洗 拾(shè)级而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宁谧 瑕瑜可见 赝品 山青水秀

B.喝彩 繁文缛节 痉挛 消声匿迹

C.凯觎 洪福齐天 急躁 平心而论

D.厮打 名不副实 瞭望 跻身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_________普通话,__________规范汉字。

②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________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A.①推广 推行 ②违犯 ③颁布

B.①推行 推广 ②违反 ③公布

C.①推广 推行 ②违反 ③颁布

D.①推行 推广 ②违犯 ③公布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从郑州到xz,路途遥远,山高水长,要骑车旅游实在不易。

B.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棉花价格,故意囤积居奇,准备善贾而沽。

C.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年龄近七十岁,可谓师老兵疲,教课已力不从心。

D.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神舟”号的试飞成功,标志了我国航天技术有着新的发展,对突破载入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C.日本最高法院竟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

D.据介绍:济南市所属山区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尤其是近几年对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导致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__________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王烈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乡党归仁。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人以道,使之从善远恶。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三国志·魏书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邂逅迷惑 邂逅:偶然,一时

B.遂使人推之 推:访求

C.人能有感 感:感想

D.其诱人也 诱:诱导

8.比较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②乃语之而去

③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④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9.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成德立,乡党归仁 乡党:同乡人

B.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恶:羞耻与罪过

C.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 购募:招求失主(来领取)

D.间年之中 间年:隔年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B.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C.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D.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烈劝人从善,从不管那人性格脾气怎么样,他只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诲人

B.王烈盗牛者赠布,是因为他认为盗牛者能悔恨自己的过错,懂得以恶为耻,这样的人将要产生善心,于是给他布劝他做好事。

C.“代担人”拾到老父之剑后,先是想放下剑离开,但担心别人拾去后,失剑人会永远失去宝剑,想捡回去再招求失主,又怕出差错,于是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失主出现。

D.盗牛者做了坏事,怕让王烈知道,老父发现有人做了善事又急着要告诉王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辨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正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若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换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先生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以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12.下列各项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 )

A.“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是说清朝的灭亡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真正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B.王国维的死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起敬。

C.作者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话,意在说明王国维先生不是为清朝尽忠而死,而只是死于“一种文化”。

D.文中说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从其遗嘱看,他之所以选择自尽,是为了避免“义无再辱”。

13.对王国维先生死因的深层探究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社会震荡,世事忙乱。王国维无法再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内心痛苦,所以自尽。

B.作为清朝臣民,看到清朝的灭亡,他决心为清朝尽忠,所以,选择在皇家园林自尽。

C.随着清朝的灭亡,他所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内心痛苦之极。他的死,表面上是为清朝尽忠,实质是死于一种文化。

D.王国维说“义无再辱”是将自己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学者的慷慨行迹对比,认为自己不象他们那样有骨气,似乎感到了羞辱,所以自杀。

14.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死前非常苦恼,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该为文化而死,还是该为清廷而死。

B.“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如正值衰落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某种文化认同等。

C.“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的心理挣扎”与“王国维的心理挣扎”本质并不一样,前者为反清复明,后者为忠于清廷。

D.作者举《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等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为( )

A.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王国维自尽是必然的。

B.一个文化大师在社会变革时期因在心理挣扎中找不到希望而自尽,令不可惜。

C.一个汉族人在清朝灭亡后的1927年还留着辫子,为清朝尽忠而死,让人遗憾。

D.作者列举了诸多著作、学派,旨在说明清代在传统文化方面成就极高,因而影响也极深。

四、(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时令已是初冬,静儿从城郊采来一把野花,兴冲冲地让我辨识。

“皮菜花”,我一下便认出来了。这是在荒碱地里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春上,它开始萌芽,油亮、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从菜心向四下一层层铺展开。入夏不久,就会从根部娉娉婷婷地拔出两根、三根细长的梗儿,长到尺余,分出许多枝丫。入秋,就开出一簇簇的白色小花儿。秋冬之季,它虽然也风干了,但梗儿细瘦且坚挺,花儿虽枯而不谢,在诸多经不住严霜而纷披衰萎的野草丛中,它便隐隐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王者性质。

静儿挑拣出几枝,经过整修制作,扎成一束,取代了案几上花瓶里那束塑料花。

皮菜花也真有几分不俗,黄豆般大小的花儿,花瓣薄如蝉翼,几百朵,上千朵花儿密密挤挤而井然有序地结满枝头,成团成簇,瘦骨铮铮的花梗儿疏密有致,洁白如云的花簇高低错落,宛如一支素净典雅的白珊瑚。插一束在案头,别有一番情致。

我喜爱上皮菜花了,并且,还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

第二年的深秋,比头一年早一些日子,静儿又去野外采回来一束皮菜花。一进门,就嚷说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她把花束凑近我:“爸爸,你瞧,你仔细瞧”。

女儿不无神秘地把手里的花束一拍,从上面星星点点飘落下一些什么。我仔细看那茶几上的飘散物,竟是一朵朵鲜黄的有五个瓣的小花儿。我再察看静儿手中的花束,尚没飘落的黄色的小花,就嵌在那所谓的“小白花儿”的怀抱里。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哦!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花的,竟是皮菜花的花托,真正的皮菜花是这些小黄花。

不知怎的,当我的视线再落到那束曾被我形神兼爱、赞叹不已的皮菜花上时,却顿觉黯然了。什么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的,紧密团结的精神,全是人造的。我好像受了那“小白花”的欺骗,不由望之生厌了。

我对静儿说:“新的不用换了,去年的那束,也扔掉!”

“为什么?”静儿不解而不平地盯着我,“它不还是原来的它?它哪一点变了呢?为什么您就不喜欢它了?”

……

是呵!不还是那束皮菜花吗?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一变化,而我为何就不喜欢它了呢?我对它喜欢与厌恶的分野,竟在于它是花不是花!哦,我,还有人们,有多少认识仅是从概念出发呀!

16.第5自然段写作者“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其中“神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不超过35个字,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对皮菜花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超过18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喜欢皮菜花是因为它不仅形美,而且神美。

B.“我”厌恶皮菜花是因为它竟是一朵朵鲜黄的五个瓣的小花儿。

C.“我”对皮菜花的态度从喜欢变为厌恶,其实不关花的事。

D.对客观事物的喜爱,要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

E.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12分)

20.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超过75个字)(3分)

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圆

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划线部分填上两个恰当的分句,使它与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但所举例句的内容须是正面的。(5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答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渎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4分)

莫斯科时间7月13日18时10分(北京时间22时10分),图际奥委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在莫斯科的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厅宣布:“有幸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是北京。”

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的105名委员参加了今天的投票,北京在第二次投票中以56票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这一轮投票中,多伦多获得22票,巴黎获得18票,伊斯坦布尔获得9票,而日本的大坂在第一轮即遭淘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23.名句填空[共4分,每空1分,(1)—(3)题任选2题,第(4)题必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解缙·对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24.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答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

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在迷宫里一同找到了一个很大的奶酪站,他们兴高采烈,整日在此享受。突然有一天,奶酪神奇地消失了,嗅嗅和匆匆毫不犹豫地穿上跑鞋,头也不回地离开此地,去别处寻找新的奶酪。他们如愿以偿,很快就找到了更大更好的奶酪;而唧唧和哼哼对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先是惊讶,继之怒骂,之后等待一—等待别人把奶酪送回来,但始终没有人把奶酪送回来,唧唧在劝说哼哼无效的情况下,只好独自寻找奶酪,他冒着危险历尽艰难,终于也找到了更好的奶酪,而哼哼虽饿得奄奄一息,却还在苦等。

请联系社会现实,以“奶酪被动之后”为话题,写—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答案

一、1.C 2.D 3.C 4.B 5.D 6.A

二、7.C 8.D 9.B 10.A 11.A

三、12.D 13.C 14.D 15.C

四、16.神美的含义是指它有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紧密团结的精神。

17.“我”前后态度是先喜欢,后厌恶。因为“我”先入为主地对皮菜花形成了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看法,甚至是一厢情愿地不断赋予皮菜花以新的内涵,直至成为概念,形成定势思维,所以当新发现打破了自己原先的概念时,又主观地“望而生厌”。

18.只从概念出发认识事物是错误的。

19.AC

五、20.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投资数十亿美元、由已退役的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并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的计划。

21.假若当初李世民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怎么能赢得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基业呢?假如当初齐恒公不胸怀宽广,捐弃前嫌,怎么能获得号令诸侯,雄视天下的霸业呢?

22.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六、23.(1)寄意寒星荃不察;(2)化作春泥更护花(3)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谰色彩中蕴着哀伤。

(2)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有着思乡情结。

(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于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25.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被罢免宰相的职位。(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自己供自己鱼吃。

七、作文,评分标准同高考

猜你喜欢:

1.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题带答案

2. 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 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4. 高考复习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5.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题带答案

[img]

2017全国名校高三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 语文卷·2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语序不当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染色馒头„„这些特殊名词告诫我们:要清除食品市场上的乱象,必须高举法律利器,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呼唤企业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B.济南文化西路的慢行一体路使用彩色沥青打造,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增加现代化都市气息,而且也可以避免普通沥青路面黑色的单调性,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

C.东京电力公司的员工虽然正冒着生命危险坚守福岛第一核电站,但是,福岛县灾民与东京电力公司的对立情绪却越来越大。东京电力公司决定派遣25名干部分别到各避难所向灾民表示谢罪。

D.今年开始,中国对稀土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1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江西赣州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该区域稀土的开采、勘探、储备将得到更严格的管制。

[导学号29530032] 解析:选A。B项,递进关系分句语序不当,“不但”“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位臵。C项,“虽然”位臵不当,应放在句首。D项,“开采、勘探”语序不当,位臵应互换。

二、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家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 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为了确保秦岭“四大国宝”顺利入驻世园,陕西省林业厅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商讨方案,对运输的笼舍、路线及人员做了精心准备。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导学号29530033] 解析:选B。A项,“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搭配不当。C项,“准备”与“路线”“人员”不搭配。D项,搭配不当,应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B.由于韩朝关系今年一再恶化,导致韩朝政府间对话渠道中断。六方会谈为双方代表的接触提供了契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导学号29530034] 解析:选C。A项,主语残缺,滥用介词,使“表明”前缺主语。搭配不当,“精神文明”与“提高”不能搭配。B项,主语残缺,滥用介词,使“导致”前缺主语,应删去“由于”。 D项,成分赘余,“归功”即“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与前面的“功劳”重复。

四、结构混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周边国家承接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因此我国外贸持续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B.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C.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D.我国现在已经具备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围绕火星进行探测活动的条件,但什么时候开展火星探测,这还取决于国家的财力和决策而定。

[导学号29530035] 解析:选A。B项,句式杂糅,删去“是毋庸臵疑的”。C项,句式杂糅,删去“重在”或“是关键”。D项,句式杂糅,删去“而定”。

五、表意不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杨善洲住院的最后几十天里,一直陪伴着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两位特殊的“亲人”: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洪和他以前的秘书苏加祥。

B.在此次大会上,他指出,建国前30年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许多错误都可以补救和纠正,人一下子多出好几亿,谁有本事予以“纠正”呢?

C.锦湖轮胎在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公司出面道歉,并决定召回所有问题轮胎。在这一事件中,企业将为此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和沉重的信誉代价。

D.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一)答案高考第一轮复习(新课标)金太阳教育研究院语文研究所

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不幸死去。

她有一次在家无聊地用自己家电话拨通自己家电话,很多次后终于拨通了,她听到一个空洞洞的声音,好象一个回音谷并且还有水滴的声音。第二天她失踪了,三天后警察在一个回音谷的潭水边找到了我朋友的尸体。

有一次晚上我十二点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回家,经过一个有坟墓的地方,朋友很害怕。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精神时常,常常说这么几句话:坟墓有人爬出来。他们在笑。他们在流血。

我家有一个晚上停电,结果找来找去就只有白色蜡烛了,点在床头后照照镜子睡觉,可是那天觉得胸闷,喘不上气,翻来覆去好象被什么东西压着,照找镜子后发现我正背着我奶奶的包!我明明没背上去的!

整个湖都变成红色的了(那是血),从湖里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女孩的脚,硬把她拉进湖中,随后,人们在离那片森林100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女孩的尸体还有衣服,只是她的头不见了,人们打开她的背包,吓坏了,包里就是她的头,她的表情十分痛苦,发现她的那些人把她的尸体丢弃在了那片森林......

如果你看了此帖,请立即回贴,并点击“菩萨保佑”,然后将此贴在别吧转发3份,如果不发那只手会在你洗澡时伸出来,你会和那个女孩是同样下场!要相信,一切是真的。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三角架 闻名暇迩 佣金(yòng) 装模作样(mó)

B.兑换卷 三番两次 连载(zài) 量力而行(liàng)

C.缉私队 敝帚自珍 颈椎(jǐng) 弦外之音(xián)

D.一幅画 宣宾夺主 掣肘(chè) 严惩不贷(chě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B.2013年,好几位央视名嘴相继选择离开央视重新创业,这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也是各有猜测、众说纷纭。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D.应该处理掉的剩饭被继续出售,店内的餐具不按要求清洗、消毒……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实,不禁让人们质问商家的良心何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4.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最准确、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峡,这部硕大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无限的 ① ,但是,总可以 ② , ③ 。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 ④ 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A.①内含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徘徊

B.①内涵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徘徊

C.①内涵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徜徉

D.①内含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徜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初开始形成,在诗的字数、句数、声韵、平仄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属于近体诗。

B.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两副对联吟颂的对象分别是李白与辛弃疾。

D.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卫科波菲尔》《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③。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 攰:guì疲乏。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起居:皇帝的言行

B.臣谓皇子未冠者 未冠:尚未冠名

C.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 懿德:美好的德行

D.因命遂良草诏 草诏:起草诏书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 坐事出为同州刺史

B.朕能守而勿失 无忌、遂良在,而毋忧

C.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 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D.不用其计,乃今悔之 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8. 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世南死,无与(之)论书者

B.遂良独论(其)所出

C.臣职载(于)笔,君举必书

D.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诸)京师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

B.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

D.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10.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汝 独 不 闻 邪 昔 者 海 鸟 止 于 鲁 郊 鲁 侯 御 而 觞 之 于 庙 奏 九 韶 以 为 乐 具 太 牢 以 为 膳 鸟 乃 眩 视 忧 悲 不 敢 食 一 脔 不 敢 饮 一 杯 三 日 而 死 此 以 己 养 养 鸟 也 非 以 鸟 养 养 鸟 也。

(取材于《庄子至乐》)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 《陈情表》)

②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归园田居》)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 (欧阳修 《醉翁亭记》)

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 。

⑤ 苏轼《定风波》中,写自己雨中从容淡定地行走于林间的词句是: , 。

⑥陆游《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的诗句是: ,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共7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 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② 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诗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法。上面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便具有言外之意,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种手法在古代诗句中颇为常见,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任选一个含有言外之意的古诗文名句(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外),分析其本意及言外之意。(200字左右)(12分)

高三第1轮复习周测卷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三第一轮周测卷22语文答案、高三第1轮复习周测卷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