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卷(2021苏州高三期初调研生物)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生物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卷,以及2021苏州高三期初调研生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生物竞赛历届试题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

2.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

3.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表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 精子:R:r=3:1 B.卵细胞:R:r=3:1  精子:R:r=3:1

C.卵细胞:R:r=1:1精子:R:r=1:1D.卵细胞:R:r=3:1  精子:R:r=1:1

4. 一种植物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涉及

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 ②细胞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组织器官形成

③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④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D.①③

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5/8 B.5/9 C.13/16 D.13/18

6.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 Y 对灰色基因 y 为显性,短尾基因 T 对长尾基因 t 为显性,且基因 Y 或 T 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9∶3∶3∶1       B.4∶2∶2∶1       C.3∶3∶1∶1       D.1∶1∶1∶1

7.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细胞内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

C.⑤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衰老与死亡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8.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9.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叶肉细胞中水在光照下分解 B、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10. 肺炎双球菌具有荚膜的S型菌株和不具有荚膜的R型菌株。艾弗里将S型菌株加热杀死后,分别提取其中的蛋白质、DNA和荚膜多糖等成分,再分别与活R型菌株混合后倒平板。上述实验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使艾弗里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与DNA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是具有荚膜的

B.与蛋白质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都不具有荚膜

C.比较各种混合后所倒的平板,与DNA混合的那一组出现具有荚膜的菌落的比例大

D.除了与DNA混合那一组外,其余各组都没有出现具有荚膜的菌株

1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赤霉素促进茎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

C.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是促进,而对②过程是抑制

D.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表现为协同作用,因此他们的化学成分应该是相同的

13. 某肠痉挛截瘫患者在炎热环境中服用阿托品后,出现发热副作用,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后,未做出其他处理,体温自行恢复正常,该患者最可能发热的原因是:

A.散热中枢功能障碍 B.产热中枢功能障碍

C.发汗功能障碍 D.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14.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15. 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16.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

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C.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效应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17. 如图的纵坐标表示甲乙个体的对数的比,虚线表示甲乙个体的对数的比相等,则

A.甲种群与乙种群为捕食关系, 甲种群依赖于乙种群

B.甲种群与乙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乙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乙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甲种群的制约

1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19.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与无机盐、 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腺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 ④.

20.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21.下列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参数中,最重要的是( )

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死亡率和迁移

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2.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菌丝充满虫体成为菌核,夏季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23.在下列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A B C D

24.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 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藓,这种现象从生物群落的结构上看属于( )

A.垂直分布 B.水平分布 C.结构的分区 D.结构的组成

2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26.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生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

A. 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B. 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

C. 食量小,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D. 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27.激素、二氧化碳、组织胺都可对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都是化学物质 B. 都是细胞产生的

C. 都通过体液的传送 D.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28.右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29.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30.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31.如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3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33.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34.人们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小麦田双子叶植物除草剂,其原理是( )

A.尖端优势 B.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C.生长素对小麦无害  D.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有害

35.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3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B细胞

3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38.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 )

A.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B.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C.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D.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39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40.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定制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二、非选择题

41.(9分)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右

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 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 。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 。

(3)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

42.(8分)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说明该种群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称为_____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3.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 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

(2)试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兴奋,导致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

(3)试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长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分泌减少 分泌增加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缺乏。

44.(10分)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某一研究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消毒液等。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写简单实验程序:

并编号→浸种、 →分装设置→恒温、催芽→观察记录

③下表是实验记录: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第16天

A:实验组 10% 50% 80% 97% 97% 97% 97%

B: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请根据表中实验所得数据和已学习的知识分析说明A、B两组数据不同的各自原因:A组种子:__ _ 。

B组种子: 。

高二生物竞赛答案

1CBDAD 6BCBCC,11DCCCC,16BCCCA,21DBDAD,26DCBCA,31CCCBD,36ABCAD

41:

(1)离子通道(载体蛋白) 增加

(2)外正内负

(3)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

(4)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

42(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 “J” 、 过度繁殖能力

(2)食物和空间有限 、“S” 、生存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的个体

43:(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3)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

(4)下丘脑或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ADH)

44. (10分)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44. (10分)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② 分组 消毒

③A组种子:在赤霉素溶液作用下,辣椒种子提前开始萌发,并提前完成萌发

B组种子:自身产生赤霉素,开始萌发较晚,结束萌发时间显著延长

江苏省2018届高三期初质量调研卷生物答案是什么

2018年江苏省小高考生物已经结束考试。试卷的电子档合集以及印刷档已经于3月20日左右陆陆续续下发到各个学校了。所以小高考生物试卷直接和你们老师索取即可。

[img]

家兔实验增大二氧化碳吸入量的药物

实验目的: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改变对家兔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部位,并分析机制。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掌握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材料和方法: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仪器:呼吸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药品和试剂:CO2;氨基甲酸乙酯;乳酸

实验方法:1.1.1 麻醉固定 家兔称重后,按5mL/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

200g/L氨基甲酸乙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1.2 手术 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 ~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

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

鞘,细心分离两侧鞘膜内迷走神经,在迷走神经下穿线备用。分离气管,在气

管下两根粗棉线备用。

1.1.3 气管插管 在环状软骨下约1cm处,做倒T形剪口,用棉签将气管切开

及气管里的血液和分泌物擦净,气管插管由剪口处向肺端插入,插时应动作轻

巧,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引起出血,用意粗棉线将插管口结扎固定,另一棉线在

切口的头端结扎止血。

2 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 用胶管连接流量头与气管插管,流量头连接呼吸

流量换能器。呼吸换能器输出线连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打开RM6240

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呼吸运动调节”,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

为直流,滤波频率30Hz,灵敏度10cmH2O(或50ml/s),采样频率800Hz,扫

描频率1s/div。连续单刺激方式,刺激强度5 ~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

30Hz。

3 实验观察 3.1 记录正常呼吸曲线 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按钮,记

录一段正常呼吸运动曲线作为对照。辨认曲线上吸气、呼气的波形方向(呼气

曲线向上、吸气曲线向下)。 3.2 在气管插管一个侧管上接一根长50cm胶管

(流量法:接通气口),观察和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 3.3 增加吸入气中CO2

分压 待呼吸曲线恢复正常,将CO2导管口使气体冲入气管插管,是家兔吸入

较高浓度CO2的空气。待家兔呼吸运动增强后,立即移去CO2气体导管。待

呼吸正常后再做下一步实验。 3.4 增加血液中[H+] 耳缘静脉缓慢注入3%乳

酸溶液2ml,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3.5 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 分

别观察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以后呼吸运动的变化。以

5 ~10V强度,15 ~20Hz,2ms波宽的连续电脉冲间断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

观察呼吸运动较之切断前有何改变。

结果:

从实验结果图像产生呼吸频率、平均呼吸深度、通气量等数据,对图像做适当剪切打印。 结果 见附图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参照的均为正常呼吸) 1.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加深,频率加快。 2. 吸入高浓度CO2的空气候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 3. 通过家兔耳缘静脉注射0.06g乳酸后,呼吸亦加深,频率加快。 4. 间断一侧及两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均加深,频率均减慢,且后者比前者变化更大。 5. 电刺激一侧迷走神经中枢端后家兔呼吸变浅,频率加快,几乎成一条直线。

讨论

1.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一定水平的PCO2水平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①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②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通气量。肺通气量增加可以增加CO2的排出,肺泡气和动脉血P CO2可重新接近正常水平。

2. 动脉血[H﹢]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H﹢]降低,呼吸受到抑制。H﹢对呼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的高,约为外周的25倍。但是,H﹢通过血液屏障的速度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所以以外周化学感受器的途径为主。

3. 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后,由于这一侧迷走神经的神经冲动传递受阻,使得呼吸运动的调节受阻;随后由于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另一侧迷走神经将起到呼吸调节作用,此时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加速吸气和呼气活动的交替,即呼吸频率加快。

4. 当用5V的电脉冲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时,相当于恢复了迷走神经的功能,又由于刺激电压过大,使呼吸频率显著加快,呼吸也由此变浅。

与《实验2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相关的范文

03-22 市统测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分析

市统测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分析 一、试题考点分布 题号 选项/小题号 知识点 出处 分值 考纲要求 1 A 第4章第2节生物流动镶嵌模型 必修1 6 Ⅱ B 第3章第2、3节细胞器 细胞核 Ⅱ c 第6章第4节 细胞的癌变 Ⅱ D 第6章第2节 细胞的分化 Ⅱ 2 A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 必修1 6 Ⅱ B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 c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 D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 ...

04-08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生物部分试题分析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生物部分试题分析 一、考点分布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察内容 备注 选择题 1 6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癌变(必修一) 2 6 物质跨膜运输(必修一) 3 6 动物激素调节(必修三) 4 6 免疫调节(必修三) 5 6 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必修二) 6 6 遗传与进化(必修二) 非选择题 29 8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必修一) 30 9 酶的作用和特性(必修一) 31 12 ...

01-08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3

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单元过关月考时间 备注 2.7 至 2.18 第一章: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人的生殖 3.青春期 4.计划生育 1. 描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3. 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4.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5. 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要求。 6. 通过认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 ...

03-06 高三生物下学期教学计划

开学(每周4课时,周末1课时,含月考和周练) 第一周:2月9日-15日, 基因工程3; 胚胎工程1 第二周:2月16日-22日, 胚胎工程2;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 生态工程2 第三周:2月23日-3月1日, 细胞工程3; 月考五 第四周:3月2日-8日, 讲评月考五2;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教材实验及习题讲评,下同)1;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五周:3月9日-15日 ...

10-02 高三统测试题分析

高三统测试题分析 本次市统测总体来说比较稳定,不管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保持了以往的惯例,重点考察了细胞结构代谢、遗传和生态,所涉及的试题题境和图表都较为经典,不太新颖,问题设置也较为基础,对一轮全面复习进行了很好的检查和引领。 从考察知识点的分布来说,必修1考察知识点为:细胞结构、分化和癌变,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酶实验,共占29分(6+6+8+9),必修2考察知识点为:进化和遗传计 ...

10-30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分值: 题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选考题 分值 36分 39分 15分 阅读量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选考题 总计 39题 40题 选39题 选40题 阅读量(字数) 约565 约866 约350 约296 约1781 约1727 必修模块考察内容 题号 模块 考点 备注 选择题 1 必修一、二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基因的表达;癌细胞的特征;细胞分化的实质 必修部分三个 ...

05-24 2014届高三生物复习计划

20xx届高三生物复习计划 官一中 王媛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通过高三生物总复习,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扩展三个层次的知识内涵及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触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通 ...

09-27 201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20XX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永年县教育局全面推行尝试教学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

12-11 说明文专题训练(二)

一、人体内的“夜班”工作你是否想过,当你夜间进入梦乡时,在你自己的机体内还有大量的器官在“值夜班”呢? “心脏在值‘夜班’。”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确实如此。据记载,心脏停跳又复活的世界记录为3小时24分,但在睡眼环境下,心脏恐怕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不过心脏并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它也在抽空休息。它收缩时在工作,它舒张时是在休息。每分钟心跳75次时,每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时间分别为0.l秒 ...

06-18 高一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本学年我们承担着高中一年级九个班的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依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 主要措施和方法 1. 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2. 广泛收集高考,会考等复习资料,考试题,进行筛选,分析,总结 ...

哪个网址可以准确找到各区的期末考试试卷(高中)

这个没人知道,有能找到书的,没有能找到卷子的,要想要的话找老师问问或教育局走后门,祝你好运!!! 三台县2007年秋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1-12单元英语单词表.doc 新教材高中数学教案全套(高1~高3)1 复旦2006自主招生试题 复旦自主招生笔试题目 2000门课程翻译 计算机接口技术试卷 08届5月高三调研生物试卷.rar 人间词话 高一数学函数 安徽高考 化学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六单元习题(选择填空).doc 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单元测试题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 成都市200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doc 2006年福建厦门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06年天津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数学试卷 儒雅淡泊的钱钟书 2006年明湖区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四川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卷及答案.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阶段测试辽海版.doc.doc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 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 2005年浙江杭州萧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双曲线定义 2007年南华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两步应用题(二)2 2007年宏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一)数学试卷 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 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总复习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下学期总复习题(一)附答案 对联 世界现代史学习指导与练习(1) 【2006年广东地区数学必修1-5复习资料-北师大[整理]】.rar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测试卷免费试题2 角的度量3 2006年广西钦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苏科版)数学试卷 圆锥体的侧面图示性质 梯形的面积计算1 三等分已知线段 三角函数线图像 相似的引入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角的度量 2006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圆锥曲线定义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圆柱体的表面积2 比例线段(二) 四边形内角和 气体制备专题复习 正弦曲线的周期变 2007年西飞二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暂缺)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共4个课件) 空间与图形 硫酸工业 排列应用题1 列方程解应用题2 大边对大角 第四章三角函数(共5个课件) 全等三角形 台体体积计算图示 2007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卷(答案暂缺) 平行四边形1 三角形的面积1 椭圆的几何性质动画 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物质的除杂和检验 圆柱和圆锥 正弦变换演示 勾股定理(二) 2006年广西宜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单项式的乘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5 2006年向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06年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数的组成 2007年山东枣庄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未考试数学试卷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007年江苏徐州市第22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新生文化检测数学试卷 三棱锥及其他棱锥.gsp 2006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平方根的意义 分组分解法 8.5直线的倾斜角和2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圆锥体积 第十二章极限与导数(共3个课件) 2007年南山中学八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数学试卷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1 2006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试卷 对数函数 我下面那个,怎莫学我说话呢?不守妇道德家伙!

关于生物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卷和2021苏州高三期初调研生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