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2021全国调研卷语文,以及2021全国调研模拟试卷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 2、2021年全国乙卷(二卷)语文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 3、2021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 4、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参考)
- 5、202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的难度是怎样的?
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1、2021全国二卷(全国Ⅱ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论理想与家国情怀。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3、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4、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全国乙卷(二卷)语文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2021年全国一卷和二卷合并,并称乙卷,共有安徽、河南、山西、江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十二个省份使用该卷。
综观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试题,试卷结构、总体难度与命题导向与2020年全国一、二卷基本一致,无太大变化,充分体现了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同时呈现出以下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高考育人”功能。
作文借西汉杨雄关于理想的比喻,引导全体考生思考个人发展当以加强修养为基础,端正思想为方法,家国大义为目的,躬身实践为路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充分结合起来,主动体现新时代青年的高远追求与使命担当。
古代诗歌的选材颇具匠心:借辛弃疾“赠鹭鸶”的谆谆教导,暗含国家对广大考生的殷切期待:宏阔的视野(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悲悯的情怀(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豪迈的气概(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要物我欣然相处)等。
二、继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继承与发扬。
文学类文本虽然是一篇现代小说,但包含了较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历史演义”“民族工艺”“传统戏剧”“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
文言文通过“贞观君臣论治”,充分阐述了“敬畏生命、重视民生、依靠法治、上下同心”等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代国家治理启示深远。
三、进一步加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反押题成为常态。
除名篇名句默写外,其他题目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反押题"特点。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在选项的设置上,与往年有较大不同;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一道可用“套路”解答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文言文的选材首次脱离了二十四史;诗歌鉴赏选择了与名家常见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语言文字运用将新闻文段概括调整为科普文段摡括;作文取掉了应用文体限制。这些变化既有助于反押题,将考查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读写核心素养中来,检测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也有助于引导考生将备考精力转移到对语言规律的切实掌握和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的方向上来。
四、继续重视“学考结合”,凸现高考试题命制对考查内容“基础性”的要求。
两道文言文翻译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式均能从初高中重点文言篇目中找到。(1)句中的“既”与“既东封郑”中的“既”同义,“断之以法”的句式与“告之以事”句式相同,“忿”的含义与“吾意久怀忿”中的“忿”相同;(2)句中的“当”与“失期当斩”中的“当”同义,“矜”与“犹蒙矜育”中的“矜”含义相同,“以闻”与“使使以闻大王”中的“以闻”用法相同。
古诗阅读选择题将错误点设在对“听臣微志”中的“听”的迁移理解上。
两题密集考查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孔雀东南飞》《陈情表》《陈涉世家》等文言篇目中的关键词句。
五、材料选取拥抱新时代,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重要现象与核心价值。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则材料均与“粮食安全”有关,呼应了新冠疫情下有关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论述类文本阅读讨论了科技发展对传统学术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语言文字运用(一)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人际交往;写作又一次将主题确立在“责任担当”方面,呼应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套“扎实厚重、中正平和”的试题。
对今后的备考启示:“时代是导向,教材是基础,素养是根本,阅读是关键”。
2021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全国卷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部分均采用情境化阅读的形式考查(全国一卷从2013年开始;全国二卷从2018年开始)。这种考查形式一方面增加了文本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将阅读和运用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检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言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综览近三年全国二卷(含21年乙卷)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感觉呈现出以下比较明显的特点:
1.试题结构:三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考点涉及“正确使用词语”“病句辨析与修改”“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难度结构中等偏上。
2.试题特点
①综合性强。传统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将词语使用、病句修改、标点使用、语句复位(语言连贯)等题目分别命制,不同的考点对应不同的语言材料,材料彼此独立。新高考则使不同考点共用一则材料,增加了比较、辨析和判断的难度。
②灵活度高。三年来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将主要考点虽然都设在词语使用、病句修改、标点使用和语句复位等几个方面,但对应具体年份,3道题在4个考点的选择上或每个考点内容的侧重上,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反押题”的特点。如2019年对应考查了语句复位、使用标点、修改病句3个考点。2020年和2021年则对应考查了使用词语、修改病句和语句复位三个考点。这两年对应的考点虽然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如“使用词语”,2020年侧重对一般双音节实词和虚词选用的考查,2021年则侧重对成语选用的考查;“修改病句”,2020年侧重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类型的识别与修改,2021年则侧重对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语病类型的识别与修改;“语句复位”,2020年重对语段因果逻辑关系的把握,2021年侧重对语段并列逻辑关系的把握。
③高阶能力占比增加。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化,近年来语言文字运用题目越来越多地抛弃了传统高考以考查学生“记忆力”“浅表层次理解力”“近迁移应用能力”等低阶能力为主的题目,代之以以考查学生深入理解、比较、分析、推断等高阶能力为主的题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呼应了教育部立足于全面育人目标而提出的“一体四层四翼”的新高考评价标准中关于“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倾向。
④传统文化与生活化。三年来全国二卷的“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在语料选择上始终坚持传统文化导向或生活化导向。2019年的“中国画”材料和2020年的“甲骨文”材料,有利于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同文化的认同和感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发挥“高考育人”功能;2020年的“互联网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材料,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拉近高考试题和考生的距离,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关注生活,融入社会。
二、备考建议
1.精细
情境化试题命制特别侧重考查学生在复杂的语言情境中辨析细微语言差别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千万不要粗枝大叶,而要反复研究高考真题,帮助学生养成细致分析和认真答题的习惯。今年乙卷18题,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搞清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区别而导致误选B项。
2.扎实
高考试题的解答,虽然最终体现在能力上,但没有过硬的必备知识,能力体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表明,“语言文字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情况。高考备考必须帮助学生建构好基础词汇、基础语法、基本逻辑和常用修辞方面的知识体系,方能使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更科学、更专业地解答高考试题。
[img]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参考)
面临高考,如果高三学生只是一味地努力冲刺,打疲劳战和题海战,是远远不够的,掌握好的 学习 方法 才能高效。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
由于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还未出炉,大家可以先 收藏 以待更新喔!
2021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3.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 成语 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4.写 作文 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50分钟内,并且要写完,宁可结尾很短也不要没有,否则会扣分。想一个新颖的标题,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千万别照搬话题当成标题。语文基础不好的同学可尝试些短点的 句子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多调动脑中的 文章 库,使文章文采飞扬,但切不可堆积辞藻,要把握好度。审题,找准材料立意。
高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
1、字迹:建议考生尽量讲试卷答案字写好,如果写的本来不好,那就要尽量保证清晰。这不仅要求考生在考前选取一个好的答题笔,也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好的心态,不求快,只求准确。
2、答题态度:建议考生无论题目自己是否会做,都要将态度端正的去答题,不要犯低级错误。
3、采分点:所以建议考生与其在有限的时间胡编或者抱着阅卷老师看自己写的多给辛苦分的心态,都是不可去取的,而应该试着想一些和材料有关的关键词语去写,有时也可以让你增分。
4、答题格式:所以建议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如果题目中有两问,比如全国高考2卷第37题第一问,“以上材料反映了双方的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就要选择分两部分答题。因此只有对问题进行分层,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做到尽可能多的得分。
5、没必要写话的:有些老师在批阅试卷的时候,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的试卷上写歌词或者“老师给我几分吧”等话语,让批卷老师苦笑不得。但是不代表能得到分数,这种答题的答案也只能按考生未作答对待。
2022全国乙卷语文答案及解析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版(2)
★ 语文高考真题
★ 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全国2卷)
★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 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全国乙卷理想主题满分作文素材
★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真题试卷试题与答案解析
202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的难度是怎样的?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21全国调研卷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1全国调研模拟试卷一、2021全国调研卷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