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高二周测卷(合肥一中高二期末数学试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合肥一中高二周测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合肥一中高二期末数学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二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合肥一中期中】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H2O②Na2CO3固体③CuSO4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KCl溶液⑥NaNO3溶液等其中正确的措施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2.【合肥八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合肥六中段一】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2

4

6

8

10

V(O2)/mL

0.0

9.6

16.8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2min时H2O2的浓度:c(H2O2)=0.314 mmol/L

B.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75×10-2 mol/(L·min)

C.0-10 min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逐渐加快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4.【合肥八中期中】在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常数增大

B.若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则a+b=c

C.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改变,但平衡不移动

D.若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5.【合肥八中期中】一定温度下,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经一段时间后反应A(g)B(g)+C(g)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032 mol·L-1·s-1

B.相同温度下,若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继续充入A,则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A、0.20 mol B和0.20 mol C,则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平衡常数K=0.2 mol·L-1,则反应的ΔH<0

1.【合肥一中期中】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H2O②Na2CO3固体③CuSO4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KCl溶液⑥NaNO3溶液等其中正确的措施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析: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只能稀释酸或者将强酸换成弱酸,但不能消耗酸。②消耗了酸,③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⑥硝酸和铁反应不生成氢气,其余满足要求。

答案:B

2.【合肥八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析:

A.部分吸热反应常温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B.△G=△H-T△S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本题△h0,所以△S0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关键,△S0即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G=△H-T△S0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焓变或熵变均不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限度和方向。

答案:B

3.【合肥六中段一】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2

4

6

8

10

V(O2)/mL

0.0

9.6

16.8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2min时H2O2的浓度:c(H2O2)=0.314 mmol/L

B.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75×10-2 mol/(L·min)

C.0-10 min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逐渐加快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解析:每两分钟放出氧气的体积分别为:9.6mL、7.2mL、5.6mL、4.1 mL,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逐渐减缓

答案:C

4.【合肥八中期中】在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常数增大

B.若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则a+b=c

C.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改变,但平衡不移动

D.若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恒容,通入稀有气体,无论气体前后系数是否相等,平衡都不移动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限度和方向。

D.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C

5.【合肥八中期中】一定温度下,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经一段时间后反应A(g)B(g)+C(g)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032 mol·L-1·s-1

B.相同温度下,若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继续充入A,则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A、0.20 mol B和0.20 mol C,则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平衡常数K=0.2 mol·L-1,则反应的ΔH<0

解析:

A.带入数据,v=Δc/t=0.0016 mol·L-1·s-1

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C.250s与350s时B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250s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可以带入数据求出该温度下的K=0.0025,充入1.0 mol A、0.20 mol B和0.20 mol C时,Q=0.02K,则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0.20.025),则正反应吸热,ΔH0

答案:C

[img]

合肥一中的每周测试卷难度怎么样

合肥一中的每周测试卷有难度

建议其实不必太过看重模考的结果,只要在这段时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学生的知识就在提高,只是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通过对比多年的数据发现,每年都有一批模考成绩在三本线下的考生,最后的高考成绩超过了三本线,甚至比模考多出100多分。

合肥一中每周的检测卷难吗

有点难度。

合肥市第一中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身是庐州中学堂,全国解放后更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关于合肥一中高二周测卷和合肥一中高二期末数学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