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滚动试卷高三语文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滚动试卷高三语文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分之三考试卷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分之三考试卷六年级数学下册

校名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历过春天的辛勤耕耘,终于到了采撷盛夏的硕果时刻!相信你一定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在试卷上留下你美观的字迹,反复推敲的答案,同时还有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满希望的期待。加油!)

〔卷面整洁2分〕

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

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

m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 玫瑰 ) ( 菩萨) ( 牺牲 ) ( 螳螂捕蝉 )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bīng diāo

( 瘦削 ) ( 帐篷 ) ( 教诲 ) ( 玉琢冰雕 )

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

评一评人物: 孔子( ) 孙悟空( )

赞一赞景物: 烟台的海( ) 三亚落日( )

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 珍惜时光( )

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习,请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

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

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著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 》,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

(一)广玉兰(12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来)(2分)

2、按要求写词语。(2.5分)

“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是______,“热热闹闹”的反义词是______,再写三个AABB式的词_____、 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这样比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

4、本段是按___的写法,写了广玉兰哪几种花开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

5、“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联想,请选择一种喜欢的花,也写一个由此花引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二)西 湖的 “绿”(18分)

(作者:宗 璞pú)

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这次却有着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濛。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 绿得发黑 , 深极了 ,浓极了 ; 有的绿得发蓝 , 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淙(cóng z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tí dī),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地下。走进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青苔,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著,简直好像满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飞扬,翩然起舞了。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按要求写词语。 (1.5分)

写出描写“绿”的成语:表示绿得颜色浓的: ,表示绿得时间长的: ,表示绿得面广的: 。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分)

(1)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4.5分)

(1)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几处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 。(3.5分)

(2)在花港观鱼,作者看了一种绿,那是 。

(1分)

5、细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8分)

(1)用“~~~~”画出表现“我”内心感受的两个词语,并说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1+1=2分)

(2)这一自然段写了西湖怎样的特点?(2分)

(3)你去过杭州吗?除了杭州西湖,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写两处)?请你写下来。( 1分)

(4)请你仿照作者写西湖“绿”的写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下来。(3分)

五、未来小作家。(审清习作要求,大胆表达吧!)(30分)

题目:我真想____

友情提示: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字数400个以上。

(卷尾语: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答案:

一、1、玫瑰 菩萨 牺牲 螳螂捕蝉 瘦削 帐篷 教诲 玉琢冰雕

2、孔子(诲人不倦、见贤思齐等) 孙悟空(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等)

烟台的海(水平如镜等) 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

珍惜时光(白驹过隙等)

二、1、写拟人或比喻都行。

2、由于……虽然……但是……

3、六年级必背古诗:万里长征人未还。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1、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略。

4、《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正义的坚持、对侵略者的憎恨都可以得分。

5、曹文轩 ,《草房子》,陆鹤(或秃鹤),写出另外三个即可。

四、(一)1、绽(zhàn)放, 钻(zuān),凋(diāo),似(shì)

2、争先恐后、冷冷清清、略。

3、略。比喻的好处,只要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处并适当分析即可。

4、总分,含羞带放、刚刚绽放、盛开、花瓣凋谢。

5、对花的描写得1分,由此引起的联想得0.5分。

(二)1、正确读音:栀(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

2、苍翠欲滴, 万古长青,一碧千里。

3、排比句词语出现必须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间的相似处。

4﹙1﹚、短文通过描写飞来峰、黄龙洞、屏风山、苏堤、花港观鱼几方面的“绿”,表现西湖的盛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挚感情﹙2﹚满池的新奇,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

5、(1)遍体生凉、心旷神怡,每个词0.5分。感受1分。 (2)写了西湖灵隐寺绿得发黑、发蓝的景色。(3)答出两处即得一分。(4)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就给分。

五、作文评分标准:

1、字迹工整、美观。2分。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符合要求。即为一等文,扣0-3分;依次为二等文,扣4-6分;三等文,扣7-9分;四等文,扣10-12分,不及格扣12分以上。

3、错别字、病句等,酌情扣1-3分。

补充:

望采纳

补充:

注意:本试卷共4页,5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已知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直径是6cm,小圆和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面积的比是( )。

2、12的因数有( )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4、3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6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

5、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4和7,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

6、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是( )cm,这个圆的位置由( )决定。

7、一个数,如果用2、3、5去除,正好都能被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如果这个数是两位数,它最大是( )。

8、如果一个长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cm就成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增加24cm2,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2.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打一份稿件,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2小时,那么甲、乙的工效之比是( ),时间比是( )。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两根1米长的木料,第一根用 米,第二根用去 ,剩下的木料同样长。( )

2、去掉小数0.50末尾的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也不变。(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

4、因为3a=5b(a、b不为0),所以a:b=5:3。( )

5、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的比是3:1。( )

6、10吨煤,用去了一半,还剩50%吨煤。( )

7、一组资料中可能没有中位数,但一定有平均数和众数。( )

8、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9、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

10、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长6cm,宽3cm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半圆的周长是( )cm。

A 9.42 B 12.42 C 15.42

2、有一堆水泥,运走 ,还剩 吨,这堆水泥共有( )吨。

A B 1 C 4

3、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 3 cm 和 3cm B 1cm 、2cm 和 3cm C 6cm 、8cm和 9cm

4、把4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

A 周长 B 面积 C 周长和面积

5、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梯形 D 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题(共 25 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9.6÷0.6= 0.5÷0.02= + = 3.14×22= - =

4-4÷6= 3÷10%= 0.125×8= ÷ = 13.5÷9=

2、脱式计算。(共12分)

3.25÷2.5÷4 5 ×0.5÷5 ×0.5 (0.8+ )×12.5

86.27-(28.9+16.27) 2 - - 1.6×[1÷(2.1-2.09)]

三、解方程(共8分)

4(2x-8)=24.4 x- x=1 :x= : 5x-4.5×2=

五、操作(共10分)

1、经过点P分别画OA的平行线和OB的垂线. 2、这是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请在

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占圆的百分之几?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一个绿化队修理草坪,用去了900元钱,比原来节省了300元钱,求节省了百分之几?

2、信誉超市运来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 ,3天卖出苹果总数的 ,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3、一箱圆柱形的饮料,每排摆4个,共6排,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的底面直径是6.5cm,高是12cm。这个纸箱的体积至少是多少立方分米?

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5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现在把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已知它的底的周长是12.56m,高是1.2m。已知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求这堆小麦共重多少千克?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

1、 2:3 4:9

2、 6

3、 略 6

4、 90 180

5、 28

6、 4 圆心

7、 30 90

8、 30

9、 2.804 2.795

10、 6:5 5:6

11、 24 8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计算

1、 16 25 12.56 30 1 1.5

2、 0.325 0.25 41.1 160

3、 7.05 1.9

五、画图 略

六、解决问题

1、25%

2、 50

3、 12.168

4、 4

5、 3768

希望帮助得到你。。。

六年级下册四分之三语文试卷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春季段考试卷答案

:wenku.baidu./link?url=u-DL1dHabZQZuqVQlCAFTI263A4IcC9eVN4q7husTRYcHCoxuDlxBXchSbx-e6lwjXdsCSjxxABDR7dGcIRy-ItFiRhUjh_PjdEm80p2PSi

仅供参考

六年级数学试卷:如果a:b=10,那么四分之a:四分之b=( )?

答案还是 10 啊

40块钱是4块钱的10倍

10块钱是1块钱的10倍啊

优+密卷六年级数学下册答案

学习上不懂的知识要能主动的

请教老师,下课跟同学互动

杜绝抄袭答案的行为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六年级下册月考试卷数学

给你一些建议:

一是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形成答案;

二是可以到书店去找,一般书后面附有答案;

三是可以把难题传上来,大家指导你解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轻松练习15分测试卷六年级数学下册答案

你自己做吧!没有好吃的药的!加油!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6045809090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记作( )万。

2、5的分数单位是( ),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变为最小的合数。

3、在0.、66%、和0

.666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最( ),最小的数是( )。

4、1到9的九个数字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和(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和( )。

5、甲数=2×3×5,乙数=2×5×7,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配制一种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2,盐是盐水重量的。

7、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8、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在a÷b=5……3中,把a、b同时扩大3倍,商是( ),余数是( )。

10、下表是育才小学1999年购买图书费用情况统计表。

(1)在表中的空格里填上资料(2)全年平均每月购书费是( )元。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2、比的前项乘以,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不变。( )

3、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 )

4、两个偶数肯定不是互质数。( )

5、方程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6、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中。(8分)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

①直径 ②周长 ③面积

2、计算一个长方体木箱的容积和体积时,( )是相同的。

①计算公式 ②意义 ③测量方法

3、把60分解质因数是60=( )。

①1×2×2×3×5 ②2×2×3×5 ③3×4×5

4、如果甲数和乙数都不等于0,甲数的,等於乙数的,那么( )。

①甲数>乙数 ②乙数>甲数 ③甲数=乙数

5、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的和应是( )。

①4 ②3 ③3

6、一根钢管长15米,截去全长的,根据算式15×(1-)所求的问题是( )。

①截去多少米? ②剩下多少米?

③截去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 ④剩下的比截去的多多少米?

7、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有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① ②75% ③25% ④80%

8、某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① ② ③四、计算题。(31分) ④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5×24= 4.2÷0.2= 12-2=

1.25×= 1÷0.6= 4÷2=

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1

①3.5%×9.9 ②4.62+9.9 ③4×0.6+0.6÷

3、脱式计算。(15分)

①2700×(506-499)÷900 ②33.02-(148.4-90.85)÷2.5

③(

1÷+÷1)÷5.1 ④18.1+(3-0.299÷0.23)×1

⑤(1.6×+3.6÷)×

4、解方程。(4分)

①x÷(1-

五、列式计算。(6分)

1、比某数的20%少0.4的数是7.2,求某数。(用方程解)

2、0.9与0.2的差加上1除l.25的商,和是多少?

六、下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七、应用题。(34分)

1、工程队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100米,24天完成,实际提前4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小时行了156千米,照这样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3、有两条绸带,第一条长6.2米,第二条比第一条的2倍少0.2米,两条绸带共长多少米?

4、商场上有一批货,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第二天运的比总数的多4吨,这时还剩2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5、修一条路,第一施工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第二施工队单独修要6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这条路的?

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0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7、一个圆锥形稻谷堆,底面半径是1米,高1.5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600千克,这进修进修堆稻谷重多少千克?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设原来为xx:x(1-40%)+360=4:3x:0.6x+360=4:3交叉相乘3x=2.4x+14400.6x=1440x=2400

[img]

2010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年度上学期中段测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100分钟完成。

2、附加题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1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分)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1分)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江春行》)(1分)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给人乐观、向上之感的语句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2分)

(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随风直到夜郎西_ ____。(2分)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子是:______夕阳西下 _,__断肠人在天涯____。(2分)

(7)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1分)

2、指出划横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A)( C )(2分)

A 项为之强/强词夺理 B 相顾惊疑/左顾右盼

C 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D 怡然称快/心旷神怡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3-4题。

那一截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那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zāo tà( )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yōng lù( )一生。

3、根据拼音写出句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āo tà(糟蹋 ) yōng lù(庸碌)

4、从选文之外组织句子,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令我肃然起敬。

5、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语用错了,用错的原因是什么。(2分)

他站在台上窃窃自语,向大家介绍自己新的发现。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6分)

七年级五班要举办一次“家——温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完成6-7题。

6、请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游子对家国眷恋的诗句,以引出活动的主题。(3分)

各位同学,大家好!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两句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它写出了多少游子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栖息地,下面我宣布“家——温的暖的港湾”的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7、主持人出示两则有关家的材料,要求根据对材料的探究写出你对家的看法。(3分)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大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自己的的亲生骨肉,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有关心你的人,也有要你去关心呵护的人;它是爱的港湾,心的驿站。

第三部分:阅读 (36分)

(一)阅读《童趣》节选,回答8-11题。(8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翻译句子。(2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伸出来,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9、用4个字概括第二段文字: 鞭打虾蟆 。(1分)

10、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第二自然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分别从选文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丰富想像: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仔细观察: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有何作用?

答: 。(3分)

(二)回答下列问题。(6分)

12、在《春》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春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3分)

13、你如何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的形象?(3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4-17题。(8分)

①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②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③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④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

⑤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⑥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1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具体来说,它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传宗接代(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 ,二是大多数有益于人类。 。(3分)

15、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过渡) (1分)

16、能否将划线句中的“大多数”删掉?为什么?(2分)

答:不能删去。因为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后文所说的百合、兰花的浓香),删去后变为“全部有益”,与事实不符。

17、第⑤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 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8-21题。(10分)

孩子,请系好鞋带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8、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2分)

___那时,我还在读初一。这件事早已过去。_______________

19、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2分)

____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20、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单赏析一下。(3分)

____要点:引用母亲的一句平常的话作标题,看似平淡,实则让人咀嚼,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起阅读兴趣。

21、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_宽厚豁达,心态平和,善于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4分)

22、家喻户晓的“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它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3、阅读下列小诗并填空。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以上小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这部诗集的三大主题是对母爱与童真 的歌颂,对大自然 的歌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第四部分:作文(40分)

24、题目:我的初中生活

提示: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有快乐,有苦恼,有困惑;有高兴的事,有伤心的事;有对小学生活的怀恋,有对自己的全新认识,有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希望和打算……一学期即将结束,请将你的收获、问题和打算写下来。

要求:1、围绕一个方面,写出你的感受。

2、要表达真情实感。

3、叙事具体,并有一定描写。

4、字数500字左右。

题目:——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25、文中划横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2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性尤怪僻(十分,格外,非常,很) 必令畅谈乃已( 止,停止) 故笔法超绝(所以,因此)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28.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3分)

1、搜奇说异(广罗奇才或善于积累) 2、归而粉饰(精心修改) 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译文仅供参考: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是仅仅来自于左史、龙门的文章。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景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装者苦茶,而且还拿一包淡巴菰(一种烟),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说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好玩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三角架 闻名暇迩 佣金(yòng) 装模作样(mó)

B.兑换卷 三番两次 连载(zài) 量力而行(liàng)

C.缉私队 敝帚自珍 颈椎(jǐng) 弦外之音(xián)

D.一幅画 宣宾夺主 掣肘(chè) 严惩不贷(chě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B.2013年,好几位央视名嘴相继选择离开央视重新创业,这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也是各有猜测、众说纷纭。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D.应该处理掉的剩饭被继续出售,店内的餐具不按要求清洗、消毒……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实,不禁让人们质问商家的良心何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4.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最准确、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峡,这部硕大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无限的 ① ,但是,总可以 ② , ③ 。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 ④ 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A.①内含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徘徊

B.①内涵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徘徊

C.①内涵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徜徉

D.①内含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徜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初开始形成,在诗的字数、句数、声韵、平仄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属于近体诗。

B.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两副对联吟颂的对象分别是李白与辛弃疾。

D.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卫科波菲尔》《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③。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 攰:guì疲乏。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起居:皇帝的言行

B.臣谓皇子未冠者 未冠:尚未冠名

C.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 懿德:美好的德行

D.因命遂良草诏 草诏:起草诏书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 坐事出为同州刺史

B.朕能守而勿失 无忌、遂良在,而毋忧

C.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 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D.不用其计,乃今悔之 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8. 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世南死,无与(之)论书者

B.遂良独论(其)所出

C.臣职载(于)笔,君举必书

D.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诸)京师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

B.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

D.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10.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汝 独 不 闻 邪 昔 者 海 鸟 止 于 鲁 郊 鲁 侯 御 而 觞 之 于 庙 奏 九 韶 以 为 乐 具 太 牢 以 为 膳 鸟 乃 眩 视 忧 悲 不 敢 食 一 脔 不 敢 饮 一 杯 三 日 而 死 此 以 己 养 养 鸟 也 非 以 鸟 养 养 鸟 也。

(取材于《庄子至乐》)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 《陈情表》)

②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归园田居》)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 (欧阳修 《醉翁亭记》)

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 。

⑤ 苏轼《定风波》中,写自己雨中从容淡定地行走于林间的词句是: , 。

⑥陆游《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的诗句是: ,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共7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 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② 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诗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法。上面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便具有言外之意,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种手法在古代诗句中颇为常见,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任选一个含有言外之意的古诗文名句(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外),分析其本意及言外之意。(200字左右)(12分)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测试卷(2008.1)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à shà tuǒ tiē yuán liàng ruì xuě dàn shēng

( )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上“——”(3分)

画卷(juàn juǎn) 一场雪 (cháng chǎng) 扁舟 (piān biǎn)

邮差 (chāi chà) 一水间 (jiàn jiān) 剥皮(bāo bō)

三、在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的括号里划“√”再找出错别字依次改正在括号中。(6分)

1、电钮 咨询 媒体 馒头( )

2、俗话 春辉 胁商 慷慨( )

3、树稍 誉写 谨慎 生锈(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应接不( ) ( )山倒海 粉妆玉( ) 随心所( )

( )地而起 居高( )下 前( )后( )优胜( )汰

五、填空。(9分)

1、“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 ②强烈 ③浓厚 ④热烈的大规模的。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 )种意思。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 )个意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3、《游子吟》的后两句是 , 。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想 。

5、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六、选词填空。(6分,每小题2分)

不但……还……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如果……就……

1、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 继续 持续 延续

2、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3、这节课,我们( )学习《鸟的天堂》。

七、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4分)

1、《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

2、“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

3、“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意思相同。( )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正确的。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缩句)

2、凡卡写信。(扩句,至少两处。)

3、枯黄的树叶飘落下来。(比喻句)

九、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

1、他仔细地浏览了今天的报纸。

2、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经过列提纲、构思、打草稿、修改的过程。

十、按顺序排列句子,在( )里写上序号。

(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有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十一、阅读题。(15分)

我是中国人

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日本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我就是一个典型。我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上海。

②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的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

③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 几个大字——中国□ 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写的是什么□“I love you(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

老师恍然大悟,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我们把一张选择题的纸交来。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所以我交上了地图。

⑥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也是徒然。他总是摇头,不理不睬,但在测试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解释?我很气愤,但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试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我为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1、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解释词语。2分

徒劳:

恍然大悟:

3、打波浪线的话有 的意思。3分

4、如果把④ --- ⑥自然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

来叙述的。3分

5、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全文充满了情感。请仔细阅读文章,写出作者的两种情感。4分

① ②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二十年后的

提示及要求:请你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350字以上的文章。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这是语文。

、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ái huái jùn gōng dàn shēng zī xún bào yuàn

二、给加横线的字宣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字组词(4分)

喷香(pèn pēn) 相识(xiàng xiāng)

停泊(bó pō) 挨饿(ái āi)

三、填空(8分)

1、查字典

2、“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者是 ,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课文积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

是 写的,我们还读过作者的哪些诗文

四、写词语(6分)

1、仿例写词

文质彬彬: , 。朝思暮想: , 。

2、写出四个有关“笑”的词语

, , , 。

3、写出四个表示优秀品质的成语。

, , , 。

五、填写关联词语(4分)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9分)

1、晚上,和风伴着细雨俏然而至,你会想到诗句: , 。看到妈妈为了照顾你的生活和学习,日夜操劳,你会想到诗句: , 。

2、“ 三秋树, 三月花。”请你在写一幅对联

, 。

3、校园处处是文化,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在下列场所写哪些名人名言或千古佳句?请分别写一句。

①食堂: , 。

②教室: , 。

③图书馆: , 。

七、修改病句(4分)4个(略)

八、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6分)

1、“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句中两处鸟的天堂分别怎样理解? , 。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共3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人物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结尾的好处)

十、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第一个女学生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从小就树立了革命救国的思想……(5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加标点、概括内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缩写。)

十一、作文(30分)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展开大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地球 外星人 老鼠 大海 猫 学校 电脑 足球 动物园 老虎 小鸟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⑼、“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阅 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拾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拾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

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⑴弟弟碰见爸爸时:

⑵爸爸自己走了后:

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⑴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⑵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⑶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⑷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⑸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⑹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答: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终测试卷 (10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zi xun que fa fan tian fu di sheng dan jie

( )( ) ( ) ( )

meng long sa tuo jie jin quan li bo lan zhuang kuo

( ) ( ) ( ) ( )

二、 按要求填表。8分

汉字 音序 部首 笔画名称 组成词语

秦 第五画:

嘉 第十画:

翁 第三画:

隶 第四画:

三、 换个部分组成词,再组成词语。3分

__( ) ___( ) __( )

骏 __( ) 瑕___( ) 梢__( )

四、注音、字形、带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词语序号是:( )4分

A. 动弹(dong tan) 撇嘴 腊烛 兴国安邦(国家)

B. 邮差(you chai ) 圆圈 奠基 各抒(表达)己见

C. 困窘(kun jiong) 面庞 岗位 瞻前顾(照顾)后

D. 密诀(mi jue ) 勾勒 通讯 翠色欲(将要)流

四、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2分)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2分)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下吧!”(2分)

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7分)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都不误点。

(3)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3分)

造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原文内容填空并答题。(10分)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句子中,作者把兴安岭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

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2)羊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______白色的大花。这句话中“无边的绿毯”是指________。“白

色的大花”是指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 真是一株大树,_______________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句子出自巴金的文章,题目是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4分

(1)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地洞似的。(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3)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4)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答题。20分

花瓣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 给4、5、6、7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2) 按“摘花瓣”、“对话”、“送花”三个意思分段,用“||”标明。(6分)

(3) 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6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

《花瓣飘乡》的作者通过一件事刻画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形象。请你也通过一件事来写一个人,注意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定(诗情画意些)。

————————————————————————————————————————————————————————————————————————————————————————————————————————————————————————————————————————————————————————————————————————————————————————————————————————————————————————————————————————————————————————————————————————————————————————————————————————————————————————————————————————————————————————————————————————————————————————————————————————————————————————————————————————————————————————————————————————————————————————————————————————————————————————————————————————————————————————————————————————————————————————————————————————————————————————————————————————————————————————————————————————————————————————————————————————————————————————————————————————————————————————————————————————————————————————————————————————————————————————————————————————————————————————————————————————————————————————————————————————————————————————————————

你自己选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炫 耀xuàn 蛰 伏zhé 璀 璨cuǐ 繁 衍 yan

B.上 颚 è 纤 维xiān 锹 甲qiāo 鞘 翅qiào

C. 栖 息xī 圆 锥 zhuī 抑 郁 yù 濒 危bīn

D. 矫 健jiǎo 乖 巧guāi 露 面lù 分 娩 wǎn

2.对句子中加粗的副词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老是”、“一直”既说明松鼠尾巴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总是”、“有时”连用,强调了松鼠跑跳敏捷轻快的特点。)

C.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通常”突出松鼠产仔多的特点。)

D.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从来不”、“也不”、“只”准确说明了小松鼠活动的范围,突出了它的驯良特点。)

3.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B.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金龟子身上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4.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2)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3)第二天早上,雄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4)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A.(1)描写 (2)议论 (3)记叙 (4)说明

B.(1)议论 (2)说明 (3)描写 (4)议论

C.(1)描写 (2)说明 (3)记叙 (4)说明

D.(1)议论 (2)议论 (3)描写 (4)议论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3)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4)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A.(1)举例子 (2)作比较 (3)拟人 (4)作比较

B.(1)列数字 (2)打比方 (3)拟人 (4)作比较

C.(1)举例子 (2)作比较 (3)举例子 (4)列数字

D.(1)列数字 (2)作比较 (3)拟人 (4)列数字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A.首联,点明歌咏对象——孤雁,“声念群”表现了孤雁追赶同伴鸣叫不止的情形。

B.颔联与颈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愁情。

C.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D 全诗咏物抒情,通过歌咏失群的孤雁,表现了乱世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7.阅读虞世南《蝉》,回答问题。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声自远”中“居高”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2分)

(2)这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通过刻画蝉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8分)

(一)(13分)

(1)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好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们。

(2)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____________(盼望、企盼、期望)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

(3)喔,来自中国的一对大熊猫,芳名“天天”和“宝宝”。

(4)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瓜、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____________(宝贵、珍贵、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貘”。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6)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7)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高达30万人,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8.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9.文章怎样引出说明的对象——大熊猫?为什么这样写?(4分)

10.第(4)段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对其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排比、拟人、夸张 B.比喻、拟人、对比

C.夸张、排比、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

1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5)段的说明内容,并说说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二)(12分)

(1)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2)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部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3)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下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4)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5)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____________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____________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的歌声。

(6)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2.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B.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C.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D.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3.下面不属于设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B.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

C.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D.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14.根据第(2)、(3)两段内容,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不超过六个字)。

□□□□□□(3分)

1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第(5)段中的横线上( )(2分)

A.既……又…… B.不仅……还……

C.尽管……也…… D.无论……都……

16.对上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三)(13分)

(1)蟋蟀在北方俗名叫“蛐蛐儿”,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蛐蛐儿包括的种类很多。“蛐蛐儿”既是这些品种的总称,又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来好斗的雄性蟋蟀的名称。这种“蛐蛐儿”大家比较熟悉。蟋蟀“雄性善鸣,好斗……因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辞海》)

(2)蛐蛐儿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左右,大致分为头、颈、躯干、足、四肢、尾几部分。

(3)蛐蛐儿的头从前面看呈三角形,上部长着两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比一般人的头发细,直径约0.05毫米,长是身体的三倍左右,摆动灵活。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多为深黄色或紫黑色,斗时用牙互相咬;牙旁各有一个黄白色的小栓儿。颈部为筒状,连接头和躯干。躯干前面小,中部大,最后又稍尖,有一条条的黑纹。在颈和躯干的连接处,向后生出一对黑色发亮的翅膀,一般不能飞行,越“年轻”的蛐蛐儿翅膀的颜色越浅。细看,翅膀表面为网格状,网格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和菱形。这一层较为坚硬的翅膀下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翅。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躯干下面有三对足,用来支撑身体。前面一对较小,用于爬行;后一对粗大,俗称“大夯”,表面有黑色条纹或斑点,用于跳跃,跳跃一下约一米远。躯干后部的稍尖处向侧后方长出两根针状的尾儿,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感觉后方动静;死时两尾并在一起。

(4)蛐蛐儿好斗,两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若一遇上,便冲上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住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且牙长得大者获胜。胜利后必“引吭高歌”以示“威风”。有时一场“战斗”结束后,败者会被咬伤甚至被咬死。

(5)正因为蛐蛐儿好斗,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品。为躲避孩子们的捕捉它们也有一套办法。它们善鸣,不论白天黑夜,尤其是阴天更爱鸣叫,易被人发现,因此,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它们在野草地中的洞常向下,一般利用蝉的幼虫抛弃的洞做成,有时还把距离较近的几个洞沟通;它们在篱笆根下的洞一般横向发展。

(6)蛐蛐儿是农业害虫。如果要展开消灭蛐蛐儿的活动,孩子们说不定会反对。其实像这样一点一点地捕捉,也可以不使它们数量过多,不至于对农作物有什么大的危害。

17.根据第(1)段文字,说说蟋蟀是怎么样的一种昆虫?(3分)

18.对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19.第(2)(3)两段介绍蟋蟀的身体结构,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表及里 B.由分到总

C.由总到分 D.由此及彼

20.文章第(4)段是介绍蛐蛐儿好斗的习性,请将这一段的语言与第(3)段语言相比,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分)

21.第(5)段画线的句子说蟋蟀有一套躲避捕捉的办法。是什么样的办法?(2分)

三、作文(40分)

以“趣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要求说明时运用拟人、打比方等方法,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提示:“衍、栖、露、娩”字音错)

2.C(“通常”说明松鼠一胎生三四个的情况经常出现)

3.C

4.C

5.D

6.B(应理解为“表现失群者的哀伤、痛苦心情”)

7.(1)蝉所居的梧桐树高;“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一个人只有地位高,而且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二、

(一)8.企盼、珍稀

9.记叙在德国柏林机场上人们给予大熊猫的“国宾”待遇,从而引出大熊猫。这样写,避免了说明的枯燥,富有情趣,突出“大熊猫是国宝”。

10.D(提示: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掉A、B、C项中夸张、对比两种修辞手法)

11.大熊猫是珍贵的动物。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二)12.A(提示:B项用设问句,引起下文;C项总结第(3)段;D项总结第(6)段,指出能发现的金龟子唱歌的一种原因。)

13.D(提示:设问句是有问有答,A、B均是,C虽无直接回答,但下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4.摩擦生音

15.C

16.C

(三)17.蟋蟀: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雄性善鸣,好斗;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

18.C

19.C(提示:第(2)段总写身体结构,第(3)段分写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20.第(4)段使用“厮杀、斗志、威风、战斗、引吭高歌”等词语,语言生动有趣;而第(3)段介绍它的身体结构时,用语简明平实。

21.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洞常向下,较近的几个洞沟通,且洞横向发展。

三、作文

提示:(1)选比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猫、小狗等;

(2)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3)有条理说明;

(4)用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滚动周练卷是什么书

滚动周练卷是测试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滚动周练卷针对各个学科的一种练习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能过快速的巩固知识。

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滚动试卷高三语文答案、sa滚动周测卷语文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