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周测卷化学(数学滚动周练卷一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滚动周测卷化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数学滚动周练卷一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有一本练习册里有滚动周练卷,这是什么书

习题书。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也可以是对于一个目标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这样的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

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即:“非开卷考试,除了题目,任何东西都不能看地做功课”。

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主办方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主办方评定其结果,从而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化学答案 只要有第五章就行。

我的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五章是

物质的量

元素周期律。

第一卷:B

A

D

D

A

B

D

C

A

C

C

B

B

D

D

C

第二卷:17,

(1)二

VA

(2)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

2AL(S)+3FeO(s)==AL2O3(S)+3Fe(g);△H=-859.7KJmol

18,

(1)

7

KO2

K2O2

(2)

He

Ne

Ar

(3)

C

H

(4)

Na

(5)

NH3

SIH4

[img]

滚动周练卷是什么书

滚动周练卷是测试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滚动周练卷针对各个学科的一种练习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能过快速的巩固知识。

太和二中高一化学周训练卷

物质的量单元检测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S 32 Na 23 O 16 Cl 35.5 K 39 Rb 85 Cs 133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

1、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气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质量 D、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B、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mol D、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3、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D、重新配制

5、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溶液

6、将①氢气;②氧气;③甲烷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所施加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② D、①③②

7、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化学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推断与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CH3COOH水溶液;⑤50mL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9、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包括离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22.4L氦气(标准状况)③4℃时9mL水 ④0.2mol Na3PO4 (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1、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2、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 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1:5  C、2:1 D、2:3

13、实验测得乙烯(C2H4)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

( )

A、25.0% B、27.6% C、72.4% D、75.0%

14、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① 0.3mol 0.2mol 0.1mol —

② 0.1mol 0.3mol — 0.1mol

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

A. n(K+)相同 B. 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15、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当有5摩尔电子发生转移后,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5 B、5∶1 C、6∶1 D、1∶6

16、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21分)

17.(6分)根据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有0.5mol电子转移,则⑴有______molCl2生成。⑵有___________个HCl被氧化。⑶有__________个+5价Cl被还原。

18.(4分)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19.(3分)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

20.(8分)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

三、实验题(20分)

21.(6分)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约(取整数) 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22、(14分)为了测定某气体样品C4H10(并含有少量C3H8,均不溶于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气体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为T(K),压强为p(kPa),水的密度为ρ水(g/L),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9.0,密度为ρ空气(g/L)。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②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⑹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⑺由实验测得该气体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三、计算题(11分)

24.(5分)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多少?

25.(6分)19世纪中期,某化学家为了测定元素X的摩尔质量而选择了如下的方法:他制备了含有元素X的四种化合物A、B、C、D,并测定了每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在250℃时,四种化合物都是气态。将它们分别转移至预先抽成真空的四个等容积的烧瓶中,直至每个烧瓶内的压强达到1.013×105Pa。称每个烧瓶的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后可得到烧瓶内气体的质量。用氮气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如下数据表。

气体 气体的质量/g 气体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

N2 0.652 —

A 0.849 97.4

B 2.398 68.9

C 4.851 85.1

D 3.583 92.2

请通过计算后确定元素X可能的摩尔质量(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答案

1、D 2、C 3、C 4、D 5、A 6、C 7、D 8、D 9、A 10、B 11、B

12、A 13、C 14、A 15、B 16、C

17、⑴0.3 ⑵3.01×1023 ⑶6.02×1023 (每线2分)

18、1.25×1024 0.75×103 (每线2分)

19、 34.2

20、1:2 2:1 3:1 2:3 (每线2分)

21、⑵⑶⑴⑷⑸ (2分)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每线1分)

23、⑴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⑵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样品气 ⑶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⑷D

⑸略⑹略⑺略

24、5/6

25、35.5g/mol

同志,可有天府教育大联考2011,10月第二卷化学滚动测试2的答案。

23.1碳 乙炔的电子式 2甲醇钠 3Na N O H 4. 18 12 3:4:3

24. 1.同周期2试管 烧杯酒精灯 3.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25.1.D 2.阳阴 2 2H+2e=H2 硫酸,氧气 80%

26.1. 2.7 250 2.BCAFED 3.偏低 偏低

27.1.氨气,偏铝酸钠

滚动周测卷化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数学滚动周练卷一答案、滚动周测卷化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