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新sa滚动周测卷6生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阶段滚动检测卷生物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
薪火书业产品目录表
走进名校初升高衔接教材定价表
初升高衔接教材 语文
初升高衔接教材 数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英语
初升高衔接教材 物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 化学
初升高衔接教材 生物
初升高衔接教材 政治
初升高衔接教材 历史
初升高衔接教材 地理
初升高衔接教材合订本(英数物化)
工具书定价表
康思英语高一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标准训练
康思英语高一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二仿真强化训练
康思英语高三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标准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一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二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满分听力 高三听力仿真强化训练(广西专版)
十年听力汇编
32套冲刺卷听力
高中生生涯规划(新版)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
学习帮基础知识手册
高考失误文升格大揭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红楼梦
乡土中国
语文字帖(72篇)
64篇钢笔字帖
英语字帖
英语字帖3500词
话题写作范文字帖
初中英语2000词字帖
初中英语训练字帖
初中必背古诗文字帖
初中名著导读字帖
古代文化常识
新高考背诵篇目64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58篇
新高考背诵篇目60篇
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古诗文72篇
古诗文必背74篇
满分作文技法与素材解读
高考作文满分指导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题型周周练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一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二
高中英语晨读晚练高三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一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二
高中英语阅读完型周周练高三
高考英语新写作(三合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一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二
新高考英语(六合一)高三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下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一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二上册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高三全一册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单元卷
高考真题汇编定价表
5年真题汇编 语文
5年真题汇编 文数
5年真题汇编 理数
5年真题汇编 英语
5年真题汇编 物理
5年真题汇编 化学
5年真题汇编 生物
5年真题汇编 政治
5年真题汇编 历史
5年真题汇编 地理
1年真题汇编 语文
1年真题汇编 文数
1年真题汇编 理数
1年真题汇编 英语
1年真题汇编 物理
1年真题汇编 化学
1年真题汇编 生物
1年真题汇编 政治
1年真题汇编 历史
1年真题汇编 地理
3年真题汇编 语文
3年真题汇编 文数
3年真题汇编 理数
3年真题汇编 英语
3年真题汇编 物理
3年真题汇编 化学
3年真题汇编 生物
3年真题汇编 政治
3年真题汇编 历史
3年真题汇编 地理
初中培优单元检测卷定价表
7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7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7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7年级冀教数学上册
7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7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7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7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7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7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7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8年级人教语文部编
8年级人教数学上册
8年级青岛数学上册
8年级人教英语上册
8年级外研英语上册
8年级人教物理上册
8年级人教生物上册
8年级人教政治部编
8年级人教历史部编
8年级人教地理上册
8年级湘教地理上册
高中同步三级练定价表
语文必修上册
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人教B版 必修第一册
数学北师大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英语外研版 必修第一册
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化学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生物学人教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地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地理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广东合格考定价表
广东合格考化学
广东合格考生物
广东合格考历史
广东合格考地理
重庆合格考定价表
重庆合格考物理
重庆合格考化学
重庆合格考生物
重庆合格考政治
重庆合格考历史
重庆合格考地理
贵州水平卷定价表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物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化学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生物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政治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历史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地理
贵州学业水平考试过关冲刺卷 通用技术
高中同步单元滚动检测AB卷定价表
人教版语文必修1
人教版语文必修2
人教版语文必修3
人教版语文必修4
人教版语文必修5
人教语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语文 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语文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语文 中国小说选读
人教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语文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教版数学必修1
人教版数学必修2
人教版数学必修3
人教版数学必修4
人教版数学必修5
人教版数学选修1-1
人教版数学选修1-2
人教版数学选修2-1
人教版数学选修2-2
人教版数学选修2-3
人教版数学选修(4-4 4-5)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3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1-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3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4-4 4-5)
人教版英语必修1
人教版英语必修2
人教版英语必修3
人教版英语必修4
人教版英语必修5
人教版英语选修6
人教版英语选修7
人教版英语选修8
外研版英语必修1
外研版英语必修2
外研版英语必修3
外研版英语必修4
外研版英语必修5
外研版英语选修6
外研版英语选修7
外研版英语选修8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1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2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3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4
北师大版英语必修5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6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7
北师大版英语选修8
人教版物理必修1
人教版物理必修2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物理选修3-3
人教版物理选修3-4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教科版物理必修1
教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必修1
鲁科版物理必修2
鲁科版物理选修3-1
鲁科版物理选修3-2
沪科版物理选修3-1
沪科版物理选修3-2
人教版化学必修1
人教版化学必修2
人教版化学选修3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人教版化学选修5
鲁科版化学必修1
鲁科版化学必修2
鲁科版化学选修3
鲁科版化学选修4
鲁科版化学选修5
人教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生物必修2
人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生物选修1
人教版生物选修3
苏教版生物必修1
苏教版生物必修2
苏教版生物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1
人教版政治必修2
人教版政治必修3
人教版政治必修4
人教版历史必修1
人教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1
人教版历史选修3
人教版历史选修4
人民版历史必修1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人民版历史选修1
人民版历史选修4
岳麓版历史必修1
岳麓版历史必修2
岳麓版历史必修3
岳麓版历史选修1
岳麓版历史选修4
人教版地理必修1
人教版地理必修2
人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人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湘教版地理必修1
湘教版地理必修2
湘教版地理必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3
湘教版地理选修6
中图版地理必修1
中图版地理必修2
中图版地理必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3
中图版地理选修6
鲁教版地理必修1
鲁教版地理必修2
鲁教版地理必修3
人教英语必修3(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必修4(含读后续写)
人教英语选修7(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8(新题型)
人教英语必修5(新题型)
人教英语选修6(新题型)
新教材AB卷定价表
语文 必修 上册
人教A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B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北师大版数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外研版英语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物理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鲁科版化学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生物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 必修 上册
人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湘教版地理(第一册)
鲁教版地理 必修第一册
——安然书
[img]滚动周练卷是什么书
滚动周练卷是测试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滚动周练卷针对各个学科的一种练习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能过快速的巩固知识。
哪位有新科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
1、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 )。
2、电路连接有( )和( )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 )方法连接的。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伏。
4、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 )和适当的( )。
5、植物的花蕊中雄蕊产生的( )传到雌蕊的( )上,使雌蕊子房里的( )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 )。
6、如果在食物上滴上碘酒,食物变成紫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如果拿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
7、食物的腐败变质是( )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 )、( )和( )等条件。
8、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
9、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二、选择:
1、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
A 橡皮 B 塑料尺 C 铅笔芯 D 纸板
2、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能亮的是( )。
3、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 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开关 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4、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 南瓜花 B 油菜花 C 桃花 D 凤仙花
5、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 轻,带翅或绒毛
C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 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6、下列食物中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食物是( )。
A 鸡蛋 B 米饭 C 肥肉 D花菜
7、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
A 食物名称 B 价格 C 保质期 D生产厂家
8、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
A 萝卜 B 猪肉 C 梨 D 黄瓜
9、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 软 B 较软 C 较硬 D 硬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三、判断: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人体和大地都是会导电的。
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闻不认识的物体发出的气味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仅使少量的气味飘进鼻孔。
鱼肉是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的食物。
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10、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四、连线:
1、 凤仙花 2、牛奶
蒲公英 水流传播 肥肉 维生素
苍耳 弹射传播 蕃薯 糖类
莲蓬 风力传播 豆腐 脂肪
喷瓜 动物传播 葡萄 蛋白质
椰子 胡萝卜
五、填图:
1、写出下图这朵花各部分的名称。
2、在下面地球构造简图中填出地球各部分的名称。
六、画图:
1、根据左边的图在右边的框中画出简单电路图。
2、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哪组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 路 是 是 是
断 路 是 是 是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你认为有几种可能就画几种可能)
七、实验:
我们知道霉菌的生长可能与水、温度、阳光等因素有关,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它有关。(写出实验步骤)
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评
得分
积累运用(5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ān yán luò yì zāo yāng guàn gài fēn fù
( ) ( ) ( ) ( ) ( )
yáo hàn do yāng pí bèi wū yè fán zhí
( )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友谊(yì yí) 恶劣(liè luè) 入场券(juàn quàn)
撒网(sā sa) 饮酒(yìn yín) 霎时间(chã shà)
3、组词。(4分)
骄( ) 峻( ) 扰( ) 蹄( )
娇( ) 俊( ) 忧( ) 啼( )
4\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11分)
( )( )有神 眉( )目( ) 笑( )颜( ) 心花( )( )
三( )两( ) 五( )四( ) 七( )八( ) 十( )九( )
清风明月本无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查夺志也.
月色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词语恰当地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峻峭 俊俏
(1)燕子长着一对( )轻快的翅膀.
(2)长城大多修筑在( )的山岭上.
呈现 发现
(1)祖国各地(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天文学家( )一颗新的恒星.
凡是 凡事
(1)老师告诉我们,( )都要认真去做,这样才能成功.
(2)老师告诉我们,(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都该受到表扬.
6\把下面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8分)
( )这时,森林里一声枪响,猎人们冲出来了.
( )幸好有一只猩猩酒喝的不多,还是跌跌撞撞地 走了.
( )可是后来,再也忍不住了,就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 )猩猩都着了慌,拔腿就跑.
( )猎人们把其它的猩猩一个个都捉住了.
( )起初,猩猩们只用舌头舔酒.
( )哪能知道红鞋是用绳子连起来的,它们都被绊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 )结果,一个个醉的东倒西歪,把酒桶旁边的红鞋也穿上了.
7、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碎了.
古井离我家才十来米远.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水的人_______________,
桶儿______________,扁担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20分)
(一)
沙漠里的鸵鸟有三件宝贝。第一是它的两条长腿,找东西吃就不成问题了。第二是它的长脖子,它有了长脖子,就能了望远方,就能捉正在飞行的昆虫、跑着的小兽。第三是它的两扇翅膀长,它张开两扇翅膀,好像船儿的两片帆,使它跑得更快了。
1、从短文中我们知道,鸵鸟的腿__________,脖子________,翅膀________,所以跑得______,看得_________,适应在__________生活。(6分)
2、短文中得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句把鸵鸟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4分)
3、短文中得“不成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分)
4、短文得题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鞋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鞋摊旁边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角,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排长止住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
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1、填空。(2分)
(1)“小鞋匠略一沉思”中的“略”的意思是( )
A省去 B稍加 C 大致,简要 D 计谋
(2)“小鞋匠略一沉思”中的“沉”的解释为( )
A没在水中 B 分量重 C 深入,程度深
2、排长付了钱,为什么不把修好的鞋拿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个子军人特意写信给排长,让他把钱交给小鞋匠,这说明了什么?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1分)
(1) 修了鞋应该付钱。( )
(2) 大个子军人不忘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
4、在短文最后写道:“排长迈着大步走了。”小鞋匠看着大个子军人留下的鞋会想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园地。(25分)
题目:谢谢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题目中的__________,应该是指一个人;
2、文章中所写的事,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或看到的;
3、中心明确,并注意写出当时自己的内省活动和感情。
4、字数在300字以上
夏一中心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八册数学期末测试卷(50分钟完卷)(ZRF)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口算:(6%)
145+65= 560-32= 142+24+76= 0÷27=
250×4= 1-0.85= 78.6×100= 3.08÷1000=
2.5+2.4= 1.25+ = 240亿+130亿= 5.2元-3.7元=
二、填空:(14%)(每空0.5分)
1.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________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________。
2.王琼三次跳绳成绩分别是58下、64下、70下,三次平均成绩是 ____ 下。
3. 1907800=________万 4456209000=________亿
63084067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0.78扩大1000倍是________,再缩小____倍是7.8。
5. 7厘米是 米,小数表示是________米。
6. 化简小数:5.300=________ 0.820=________
7. 45o角的三角板既是________三角形,又是________三角形。
8. 125×82=125×( )+125×2,该等式运用了________律。
9.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________,计数单位是________.
10. 改写下列名数:
5.03千米=________米 6089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6米56厘米=________米 2千克500克=________千克
9.05元=( )元( )角( )分
11.比较大小:5.909○5.910 96.847○96.787 89.847○98.987
三.选择题:(5%)
1. 个位上的2是百分位上2的( )。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2. 三层楼大约高10( )。 A.千米 B.米 C.分米
3. 用两个三角板不可能拼出( )的角。 A.105o B.120o C.145o
4. 小数89.099精确到百分位是( )。 A. 89.09 B. 89.1 C. 89.10
5.下列三个度数不可能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度的是( )。
A. 105o、45o、40o B.80o、70o、30o C.90o、83o、7o
四.判断(5%)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 )
2.24只能被2、4、6、8整除。 ( )
3.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 )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5.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五、计算:(28%)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4%)
38.17+4.083= 6.7-2.81=
验算: 验算:
2、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6%)
5千克70克+4千克7克 56千米800米-8800米
3、简便运算:(18%)
329+107+171+313 125×17×8 102×32
12.5+84.35+3.5 15.91-7.45-6.55 324+92+276-92
六.列式计算:(12%)
1、 89与66的和除以54与49的差,商是多少?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3o,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44o,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多少度?
七.操作题:(6%)
作右边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并过
垂足作其中一条腰的平行线。
八.应用题:(24%)
1、一支钢笔5.6元,每10只装一盒,学校买了20盒,一共花了多少钱?
2、 五年级4个班的同学和四年级4个班的同学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图书,五年级平均每班捐264本,四年级平均每班捐236本,两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今年是荔枝的丰收年,A果园收摘荔枝55万吨,B果园收摘的荔枝是A果园的3倍少36万吨,两个果园一共收摘荔枝多少万吨?
4、1千克的橙子榨出橙汁0.6千克,1吨的橙子榨汁多少千克?500克的橙子呢?
恭喜你!答完前面的题目,先认真的检查检查有没有全对呢?
有时间的话,再解答下面这道附加题吧!(全对另加10分)
为了方便小岛和大陆的人们来往,请你在小岛和大陆之间合理的搭建一座桥,并简要的说明做法和理由。
参考资料:
夏一中心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八册数学期末测试卷(50分钟完卷)(ZRF)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口算:(6%)
145+65= 560-32= 142+24+76= 0÷27=
250×4= 1-0.85= 78.6×100= 3.08÷1000=
2.5+2.4= 1.25+ = 240亿+130亿= 5.2元-3.7元=
二、填空:(14%)(每空0.5分)
1.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________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________。
2.王琼三次跳绳成绩分别是58下、64下、70下,三次平均成绩是 ____ 下。
3. 1907800=________万 4456209000=________亿
63084067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0.78扩大1000倍是________,再缩小____倍是7.8。
5. 7厘米是 米,小数表示是________米。
6. 化简小数:5.300=________ 0.820=________
7. 45o角的三角板既是________三角形,又是________三角形。
8. 125×82=125×( )+125×2,该等式运用了________律。
9.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________,计数单位是________.
10. 改写下列名数:
5.03千米=________米 6089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6米56厘米=________米 2千克500克=________千克
9.05元=( )元( )角( )分
11.比较大小:5.909○5.910 96.847○96.787 89.847○98.987
三.选择题:(5%)
1. 个位上的2是百分位上2的( )。 A.10倍 B.100倍 C.1000倍
2. 三层楼大约高10( )。 A.千米 B.米 C.分米
3. 用两个三角板不可能拼出( )的角。 A.105o B.120o C.145o
4. 小数89.099精确到百分位是( )。 A. 89.09 B. 89.1 C. 89.10
5.下列三个度数不可能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度的是( )。
A. 105o、45o、40o B.80o、70o、30o C.90o、83o、7o
四.判断(5%)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 )
2.24只能被2、4、6、8整除。 ( )
3.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 )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5.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五、计算:(28%)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4%)
38.17+4.083= 6.7-2.81=
验算: 验算:
2、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6%)
5千克70克+4千克7克 56千米800米-8800米
3、简便运算:(18%)
329+107+171+313 125×17×8 102×32
12.5+84.35+3.5 15.91-7.45-6.55 324+92+276-92
六.列式计算:(12%)
1、 89与66的和除以54与49的差,商是多少?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3o,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44o,它的两个底角分别是多少度?
七.操作题:(6%)
作右边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并过
垂足作其中一条腰的平行线。
八.应用题:(24%)
1、一支钢笔5.6元,每10只装一盒,学校买了20盒,一共花了多少钱?
2、 五年级4个班的同学和四年级4个班的同学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图书,五年级平均每班捐264本,四年级平均每班捐236本,两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今年是荔枝的丰收年,A果园收摘荔枝55万吨,B果园收摘的荔枝是A果园的3倍少36万吨,两个果园一共收摘荔枝多少万吨?
4、1千克的橙子榨出橙汁0.6千克,1吨的橙子榨汁多少千克?500克的橙子呢?
恭喜你!答完前面的题目,先认真的检查检查有没有全对呢?
有时间的话,再解答下面这道附加题吧!(全对另加10分)
为了方便小岛和大陆的人们来往,请你在小岛和大陆之间合理的搭建一座桥,并简要的说明做法和理由。
生物(6)
实验一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白色)、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白色),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
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④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
(4)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实验二 实验注意事项
(1)还原糖(单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 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 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记准混合后加入—— 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且A液比B液多)。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涮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显微镜使用的一般程序: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并略偏左;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扭动转换器,使镜头(低倍镜)、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③、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用压片夹固定
④、调焦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应当看到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在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⑤、善后整理: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3、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放低镜筒,再向上调节(高的只要细L,无粗)
成像规律:上下、左右颠倒(如何移动玻片)变化规律:图像变大、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放大倍数:物x目 指的是长度上的放大倍数
高放大倍数的表现: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目短物长距离近)
污点位置判断:分别转动镜头、移动装片,看污点是否随之而动
实验四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手腕自己比比就知道了)。
实验五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1.渗透系统的组成及条件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
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
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2、注意事项
①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低浓度到高浓度),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
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
③若S1为10%蔗糖溶液,S2为1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由漏斗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
④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低 到 高,倾向于消除膜两侧的浓度差)。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流程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壁的伸缩性(怪自己细胞壁咯)小于原生质层
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4、特别提醒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4)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5)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实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2、酶的专一性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过程分析
(2)实验注意事项
①因为过氧化氢酶的反应底物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用其做温度探究的实验,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干扰。
②因为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热,这对温度探究带来干扰,而使用碘液无需加热,对实验无干扰。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淀粉酶做探究pH的实验?
答: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这对于判断淀粉酶能否使得淀粉水解出现干扰。故不能使用。
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脂溶性物质)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胡黄a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6H2O + 6O2 →6CO2 (666)+ 12H2O + 能量(一丙二碳三水)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总反应)(第二阶段分解丙酮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有1与无1相同能量(能量要转化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2、检测:(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含铵根和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答: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答: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放大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答: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答: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十一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方法步骤: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高不动粗,只能细)→绘图
3、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含子染色体)。
实验十二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杀死并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区别: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成功率高于低温处理;低温处理比秋水仙素要安全,方法更简便。
实验十三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 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 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除以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实验十四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2,4-D,,苯乙酸,吲哚丁酸
2、方法: 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①单一变量(自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⑤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五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十六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2、注意事项
①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至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实验十七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实验十八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实验目的:探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2、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3、实验方法: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将上述装置放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每天用吸管吸取少许水族箱内的水,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连续观察7天,并做好记录)→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
生物周测60.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B。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三碳化合物,第二阶段将三碳化合物分解成酒精、CO2并将通过分解转换出的能量传递给ADP从而形成ATP;乳酸是另一类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如人体肌肉细胞、乳酸杆菌细胞等)
新sa滚动周测卷6生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阶段滚动检测卷生物答案、新sa滚动周测卷6生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