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衡水名师信金焕演讲有感(信金焕简介)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听衡水名师信金焕演讲有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金焕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名师成长的路径

    7月23日---25日,第四届全国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在我们学校举行。这是一个实属难得的学习机会,魏书生、陶继新、桂娴娣、杨卫平等11位专家名师走上讲台,给我们送上了一场场精神盛宴,让每一个参会的人都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活动结束之后,我对这11位老师的成名之路进行了总结,反思了一下他们一路成长的路径。

1. 心怀高尚的教育情怀和梦想。他们不甘心做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而是要带领学生更好地成长;他们也不愿意像蜡烛一样燃尽自己,而是要让教育生命之花尽情绽放;他们不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谋生的手段,而是看做一个展示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例如,来自衡水中学的信金焕老师把自己成长的目标定义为未来的教育家。二十多年如一日,她一直走在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天津的张洪艳在伴随学生成长的同时,更是想法设法提升自己,用高超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克服一个个难题,也收获了为人师者真正的幸福。他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教育情怀在引领者学生和他们自己更好地成长。

2. 拥有广泛阅读和笔耕不辍的习惯。站在台上的他们温文尔雅,侃侃而谈,让我们这些同样是教师的人羡慕敬佩,甚至有些自卑,但仔细总结一下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师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博览群书,笔耕不辍。这些名师都是一方面坚持持久输入,广泛阅读,既阅读专业内的书籍,还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不断拓宽知识面。尤其是陶继新老师已年逾古稀,至今还坚持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次听他的报告,相信很多老师都像我一样热血沸腾,但我们却缺少陶老师的韧劲和坚持;另一方面这些名师们坚持不断输出,反思自我成长过程,撰写教育日志和心得,出版了一部又一部教育专著,在教育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清晰而又坚定的前行印迹。

3. 依靠高度的自律意识和奋斗努力。任何一个名师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必定是一个长期付出、不断耕耘的结果。冰心老人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 相信任何一个名师在成为名师之前,以及是名师之后,他一定付出了常人没有付出过的努力,洒下了比普通老师多许多的汗水。他们为磨一节优质课,研究一个课题,写出一篇优质论文、读一本专业书籍,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们是用自己长期的努力和奋斗铺就名师之路的。

4.  坚守一颗热爱教育和孩子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底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就会心无旁骛,全力投入情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好工作。在每一场报告中,我们都为这些名师们的爱感动着。桂娴娣老师正是对特殊学生“陈刚”的爱,才智慧巧妙地解决了孩子改姓的难题,让我们听得笑中有泪;杨卫平老师讲述的三个在深圳工作的学生贴心照顾“路痴”老师的故事,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同时,更应该反思我们在工作中对学生到底投入了多少真心的爱,用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爱在当下,爱在未来”。

5. 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好心态成就好人生,这也是这些名师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魏书生老师年轻时挨过批斗,受到过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从来不放在心上,用豁达宽容换来了自己的幸福和卓越;陶继新老师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时候,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这就是一张最美的名片;当然,还有我们的桂娴娣老师,这场充满掌声和笑声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洒脱和豁达。

    我特别喜欢俞敏洪说过的一段话:每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也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不管我们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我都希望你一定要有河流的精神,像河流一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这样当有一天时机来临,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相信成长的力量,听到拔节的声音。愿我们每个为师者都坚信:改善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发展自己才能成就学生!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成就更多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积极成长的心,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一路快乐歌唱,心底永存芬芳!

衡中“探秘”1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高中教师来说,可能不知道河北的风景名胜之地——承德和秦皇岛,也不一定知道衡水是一个地级市,但是一定知道河北有一所高中叫衡水中学。衡水中学就像神一样更确切地说是迷一样地存在。而且我还可以说绝大多数对衡中有过评头品足的老师,其实都没进过衡中的大门。

      我与衡中的“近距离接触”始于2015年,当年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浙师大高中语文班有一位学员叫张蕊,她就来自衡水中学,而且是语文教研组长。我如获至宝,一定请她谈谈衡中,让其他四十九位学员都能了解真实的衡中。但张老师只谈了语文组的一些创意做法,她说要真正了解衡中,道听途说是不行的,必须自己到衡中来走走看看。在十天时间里,张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勤奋不失灵巧、内敛而有内涵。

      今年四月下旬,我与吕关心副院长赶到北京,参加学员与基地双向选择活动。衡水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河北省特级教师、正高教师信金焕第一志愿是北师大,被教育部调剂到了浙师大。见面会前吕副院长告诉我,如此优秀的教师被调剂,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为此,我预设了N种见面情景与聊天方式。然而,最终证明我的预设多余了。因为信老师始终平静而和蔼地微笑着,眼睛里没有一丝的忧虑哀伤。我自作多情地安慰道:委屈你从近在咫尺的北京调到千里之外的金华。信老师笑着说:蔡老师说来你不信,填表的时候我纠结了好久,确实浙师大离我们太远,跑一次耗费的时间、车旅要多多了。但听了你的发言,我觉得到你们基地学习一定收获很大。感谢教育部帮我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信老师这一说彻底打乱了我一晚上精心的预演,但聊天也变得更自然更轻松。见面会让我了解了信金焕,也更让我感觉到衡水中学的成功,一定有着诸多的合理因素,绝对不仅仅如外界流传的一些带着负面失彩的认知。而我深入探秘衡中的想法也更强烈了。

      机会终于来了!信老师向我报喜:她的省级名师工作室批下来了。同时,信老师问我六月下旬哪一天有空,为她的工作室成立大会助阵!一则这是我们基地成所获第一项大荣誉,我必须得捧场;二则这是我走访衡中的好机会,焉能错失。正好六月下旬除了阅卷事情不多,欣然答应。信老师第一时间为我购买了从金华到德州的高铁票(衡水没有高铁站,只能跨省接站)

      信老师对我的充分信任表现在买好票及买回程机票后就不再提醒我,她不知道我曾经有过两次记错时间误车的前科。这一次要不是前两天夫人反复要我确证出发时间,我差一点又错成成了28号!

      金华到衡水确实不方便,打的到高铁站,再坐六个小时的火车,然后七绕八弯到地下车库上车,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前后八个小时,终算入住衡水泰华温泉大酒店。(待续)

[img]

衡中“探秘”2

      接触衡水中学的第三位老师是位小伙子,叫王德宸。他是信金焕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信老师派他到德州接我。小伙子非常帅气,十分干练。抢着提我的旅行箱,我拗不过他,便由着他提着箱子前面带路。德州高铁站地下停车场不算小,下楼梯弯弯曲曲走了好一点路才来到王老师的私车前。

      一路上与王老师畅谈甚欢!我惊讶于王老师作为一个甘肃人,在衡水中学工作仅七个年头,不但给自己买了房买了车,还给丈人买了车。能干、孝顺是不用说了,但得有资本。一问,他们夫妻都在衡中工作,都是一级教师,年收入有二十多万。这个收入在浙江的中小学校也不算低。

      到了酒店,信老师邀请其工作室的成员和我们一起用个便餐。我再次惊讶于信老师的影响力或者人格魅力。学校的三位副校长到齐,自不必说,省厅师范教育处副处长石博士、衡水教育局任局长和朱副局长也前来祝贺,阵仗之大甚为少见。

      席间,不可避免谈到关于衡中的是是非非。我说,自从见到了信老师等三位衡中的老师,我明白了衡中的成功绝非仅仅靠非正常手段能获取的,如果没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就算把最优的生源交给学校,最终也必定失败。康副校长认为,由于衡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理位置不佳,学校要招到顶尖的师资还是十分困难的。若说衡中成功,师资确实功不可没,但是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主因。石博士也深情地说,若说衡中没问题是假的,我马上可以列举十条八条的不足,问题在于衡中的领导没有回避问题,他们从来也没说自己有多厉害,他们总是将问题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让衡中的正能量最大化;如果衡中没有内涵,省厅里的上上下下,就不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女往衡中送。

      任局长十分健谈,他从衡水解放以来就一直以扶贫的姿态而存在,谈到衡中教育里的宽容仁爱的本质。他特别强调衡中的教育活动搞得成功。她的女儿就是从衡中出来,最近北大博士毕业,分配在上海社科院工作。作为家长,他多次参加衡中的活动,为师生的真诚、才华而感动落泪。他希望校长们一定让我见识见识衡中的教育活,也希望我多住几天,发现一个真实的衡中。当然,教育活动不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不是想搞就随便能搞的。但康副校长表示,衡中的大门随时为我敞开,我爱怎么走怎么看都可以。衡中决不粉饰作假!

      席间,坐在我边上的朱副局长“失踪”了一段时间,一问才知朱局长牵线,海军在衡中开设了一个预科班,海军负责人今日过来检查,朱局长过去表示一下敬意。这些孩子只要上二本线,就可进入海军高校深造。但如果三年中体检或政审查出问题就只能淘汰,分配到普通班。我很担心淘汰下来的孩子会拖衡中的后退。朱局长笑着说,你放心吧,衡中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教好!

      衡中的纪委书书记特别强调衡中老师的觉悟,他非常自豪地说,衡中的老师从不搞有偿补课,而不像有些学校的老师课内不讲,专门在补习班里讲……此时石副处长提出异议,他认为没有一个老师会课堂不讲,作为老师责任所在,他做不出也做不到课堂不讲;另外,如果课堂不讲,老师知名度就不高,就不会有人请他家教了。说教师课内不讲是对教师的污名化。任局长十分同意石博士的分析。

      一个晚上的简单聚餐,最后演变成教育大讨论。这就是衡水的教育现实:自上而下人人关心教育,特别支持衡中的教育,敢于发表见解,不断修正教育的方案、预想与实操。(未完待续)

关于听衡水名师信金焕演讲有感和信金焕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