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育周测密卷(学前教育专业测试卷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学前教育教育周测密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测试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学前教育大一期末考试考什么

学前教育大一期末考试考自己所选的专业课。

大一期末考试考的具体科目要看你所学的专业课,每个专业和每个学校的期末考试都不会一样,大学的期末考试一般分为考勤、课堂作业和期末测试卷三种,除期末期末测试卷外,考勤、课堂作业会按照教师打分的情况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成绩。

相关信息介绍:

1、找对期末复习需要的学习资料。

想要提高大学期末考试的复习效率,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选对学习资料很关键。首先在临近期末考试阶段,有些老师会说明期末考试的考查题型和分值分配,有时也会透露一些考试的重点内容和考试涉及的范围。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学习的重要。

2、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在期末复习前,学生可以先制定学习计划,以免出现在考试前没有复习完的情况。通过学习计划,将负责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计划好哪段时间应该进行哪门学科的复习。

求学前教育学题目答案

1:C

2:B

3:D

4:D

5:D

6:B

7:A

8:B

9:C

10:D

11:A

12:B

13:B

14:D

15:B

16:C

17:C

18:C

19:B

20:C

不过,我想说教育的题目要自己做哦!因为考试的时候又不能问的,所以要自己独立

[img]

求文档: 《学前教育学》综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

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

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2.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

(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

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的知识教育;文化历史教育。

四、论述题:

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

(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

(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

2.答:(1)培养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

(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

(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父母 B.教育 C.环境 D.遗传

2.下列哪种社会因素会影响教育目的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3.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4.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是

A.语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

5.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是指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

6.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是指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

7.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

A.教育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8.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达的观点是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9.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A.遗传差异 B.教育差异 C.环境差异 D.物质差异

10.个体发展的特征不包括

A.规律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1.下面哪一项不是个体发展规律性的表现

A.从简单到复杂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头到脚 D.由四周到中间

12.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 B.游戏 C.看书 D.识字

13.幼儿期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A.讲授 B.游戏 C.自学 D.参观

14.《教育漫话》是哪位教育家的教育论著

A.洛克 B.卢梭 C.杜威 D.福禄贝尔

15.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是

A.爱的教育 B.自然主义教育 C.大教育观 D.进步主义教育

16.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17.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A.制作的本能 B.创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18.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容

A.教育即成长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学习 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0.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幼儿园 B.儿童之家 C.快乐之家 D.幸福乐园

21.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运用惩罚要做到“三要” (A)

A.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短

B.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短

C.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长

D.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长

24 .幼儿园中期教育目标是指 (B)

A.中班的教育目标 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C.一周的教育目标 D.一月的教育目标

25.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 (A)

A.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逻辑思维阶段

2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属于 C

A.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伙伴关系 D.教与被教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

1.情商

2.发现式教学法

3.最近发展区

4、整个教学法

5.文化

6.直观形象法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30题,每题6分)

1.简述洛克的“白板说”。

2.试总结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有关因素。

3.简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4.简述我国的现代教育观。

5.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哪三种作用模式?

四、论述题:(共18题,每题10分)

1.幼儿家庭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2.如何教中班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

3.试分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策略。

4.试析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C 6.D 7.C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A

23 A 24 B 25 A 26 C

二、名词解释:

1.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2.指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3.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4.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5.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做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6.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简答题:

1.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没有什么天赋原则。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洛克的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2.先天因素——遗传;后天因素——环境和教育;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因素则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幼儿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3.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4.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5.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2分)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例如,生理发育方面,后天环境及教育经验只影响其速度而不影响其发展方向和顺序。(2分)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2分)

四、论述题:

1.答: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包括如下方面:

(1)和谐的生活气氛: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文明行为、文明语言;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幽雅大方;时有变化的环境。

(3)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电器设备的安置;门窗的安全;管理好煤气、煤火,防止漏气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烧烫事件的发生;家庭药品的管理;家具的安全;进行安全教育;有属于儿童的天地。

2.答:(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教给幼儿交往的技巧;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正确引导幼儿的竞争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幼儿说谎行为的纠正;幼儿告状行为的纠正。

3.答: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一般而言,有以下原因:

(1)生理特征。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气质类型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1分)

(2)家庭影响。幼儿具有易模仿的特点,许多攻击性行为是模仿所致。(1分)

(3)大众媒介。电视充斥这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一些面向儿童的卡通片也在宣扬这暴力的情绪,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分)

(4)幼儿园。研究证明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2分)

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分)

(2)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1分)

(3)提供合作的榜样。(1分)

(4)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1分)

(5)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1分)

4.答:(1)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分)

(2)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4分)

(3)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

达职院学前教育专业期末学前心理学课的试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具体形象思维2.依恋 3.观察学习4.性别稳定性 5.学前儿童心理学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4分)

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一C,

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 、——、——、——等4个组成部分。 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再——,然后是——。 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 和-------的角色。、

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易——、易——、易——的特点。 9.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 。 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一种是 11.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共16分)

试论述今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试卷代号:2502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4.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5.是研究0至6岁学前JL-1i!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4分) 1.发展的普遍性2.色盲

3.容易抚育型 抚育困难型 启动缓慢型 4.注意 保持 运动复现 动机 5.知觉研究

6.上下 前后 左右

7.感知者 表现者 欣赏者 8.变换 冲动 感染 暴露 9.积极词汇

10.工具性侵犯 敌意性侵犯11.自我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2分)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2分)判断行为时根据后果的大小;(2分)看待惩罚上,把惩罚看成天意,赞成严厉惩罚。(2分)

2.直觉行动思维在先;(2分)具体形象思维随后;(2分)抽象逻辑思维最后;(2分)其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2分)

3.环境因素;(2分)认知因素;(2分)移情;(2分)强化。(2分)四、论述题(共16分) 答案要点: · 、

1.个体成熟的原则的含义: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以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6分) 2.育儿观念及其启示:(10分)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未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答案要点: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6分)

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6分)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学前教育量表问卷发放多少份合适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人群,学前教育量表问卷发放的份数也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是对具有特定特征的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则发放的数量应至少达到30份;如果目的是普遍性研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放更多的份数,比如50份或更多。此外,在实施问卷调查时,还需要考虑研究人群的规模,以确保能够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学前教育教育周测密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测试卷答案、学前教育教育周测密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