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化学卷临天下第八套答案,以及卷临天下高三化学第一单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2、2022年山东高考试卷-2022年山东高考答案
- 3、化学卷子答案
- 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 5、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 6、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皑(ái) 农谚(yàn)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 闸口(zhá) 旷野(kuànɡ) 怅惘(wǎnɡ) 接踵而至(zhǒnɡ)
C. 恐吓(hè)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暴风骤雨(jù)
D. 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草长莺飞(yīnɡ)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僻 吩咐 和言悦色 振耳欲聋
B. 延安 检讨 历历在目 偷偷摸摸
C. 眼框 喧哗 慢不经心 不知所措
D. 浮燥 橄榄 穿流不息 天衣无缝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B. 贵州省的清水桥是全球第二高的大桥,桥面距峡谷水平面垂直高度406米,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C.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 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一直______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3)云,能够帮助我们_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4)你把我的______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A. 烘托 沉迷 识别 思念 B. 衬托 沉醉 辨别 思绪
C. 烘托 沉醉 识别 思绪 D. 衬托 沉迷 辨别 思念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 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 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C. 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D. 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C.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②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
③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④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⑤咦!刚升起的太阳竟略有一点扁的。
A. ③⑤②④① B. ③④②①⑤ C. ①⑤③②④ D. ①④②③⑤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
D.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C. 《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二、句子默写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 _______________》)
(5)《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 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四、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 政治制度)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 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C. 是谓大同/予谓菊
D. 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5.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极光形成之谜
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 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 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3.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 )
A. 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
B. 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
C. 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
D. 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舍我一些花籽
①初秋真好。走在公园里,花还在热闹地开着呢,却有花籽成熟了。我喜欢哪种花,就径直去采摘那植株上的花籽,不用担心采错。
②牵牛花我喜欢蓝色的。多年前在超市里买过一包牵牛花种子,包装袋的图片上显示的分明是蓝色的花,可开出花来,却是玫红的。怨着那花不遂我愿,也怨着自己太善挑剔,就这样纠结了好几个月;现在好了,我在开着蓝色花朵的牵牛花蔓上采了上百颗种子,我听见它们争着抢着跟我说:“这下你放心吧,我们保证都给你开出蓝色的花!”
③那年春天,我在菜市场买了两包秋葵的种子,回家种了满满一阳台,我跟我家先生说:“你信不信,等这些秋葵开花的时候,咱家的阳台将成为全楼最美的风景!”“秋葵”发芽了,长高了, 绿屏风般,茂盛极了,只是迟迟不见有开花的迹象。公园里的秋葵早就开成花山了,俺家的秋葵却似乎忘了开花的使命。入秋了,一米来高的植株居然在顶部打了小花苞。我搬个小凳子,踩上去,端详那花苞,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人家公园里秋葵的花苞是圆形的,我家“秋葵”的花苞却是一柄长长的绿色小穗。几天后,绿穗上开出花来,微白,小如米粒,细密排列。我知道自己买了“山寨秋葵”,却不清楚这被我精心伺候了好几个月的究竟是何等植物,心里这个闷啊!终于采下两片叶子,拿到学校给生物老师看,结果,生物老师也不认识,只是反复说“这叶子跟秋葵的叶子可真像啊”。拈着那两片叶子,要扔到垃圾箱,打扫垃圾的师傅看见了,问我道:“从哪里采的粟子叶啊?”我一听,大喜过望,遂俯身请教。老师傅说:“这东西结的籽儿叫粟子,可以喂鸟;这叶子跟秋葵是有点像,可它有股清香 味儿,人们吃烧烤时,拿它卷肉,可去油腻。”——老天!我居然养了一阳台粟子!
④有了“种错花”的经历,如今能够眼睁睁瞅着花朵、准确无误地采花籽, 心里那个美、那个得意、那个解气啊!
⑤我采了蓝色牵牛的花籽,又采了粉色秋葵的花籽,还采了一些黄色草茉莉的花籽。当我去采红茑萝花籽的时候,碰上一个老园丁,他问我采这东西干嘛用,我回答:“种啊。”他笑了:“这小贱花有啥种头?”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在心里问自己:“你说你咋就这么近乎神经质地稀罕着这些‘小贱花’呢?是因为她们亲切,还是因为她们皮实?或者就是因为你自己原本就是一朵跟大富大贵无缘的花呢?”
⑥我是带着感恩的心采摘花籽的。边采摘边在心里说:“谢谢你舍我一些花籽!”——谢谁呢?谢天?谢地?谢植株?我说不太清,反正就是觉得该谢。
⑦“保真”的花籽带给人踏实的欣悦。在一粒花籽上想象花开,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
⑧我家先生收拾出了一个三平方米左右的空调外机间,本想堆破烂用,我央他把这个空间送给我做花房,他慨允,却讥诮我道:“整个一个农妇转世!又要种 一花房粟子?”现在,我骄矜地揣着一裤袋大地馈赠的花籽,突然有了想法——我要让花房的北篱笆(刚刚网购的)上爬满蓝牵牛,西篱笆上爬满红茑萝,再把 所有空 花盆都种满粉秋葵和黄茉莉。等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家花房花开正盛。到时候,我或许会拉上老闺蜜,得意扬扬地跟她说:“走,上我家的‘袖珍花房’喝杯咖啡去!我要让你亲眼看看,我怎样成功偷得三平方米的夏天……”
(选自《青春美文》)
1.在叙述“种错花的经历”时,作者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次经历。
2.本文语言生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现在,我骄矜地揣着一裤袋大地馈赠的花籽。
(2)从修辞或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子。
“秋葵”发芽了,长高了,绿屏风般,茂盛极了,只是迟迟不见有开花的迹象。
3.“花籽”明明是“我”采的,却为什么取题《舍我一些花籽》?通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六、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的特征。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3.阅读材料三,说说王维《使至塞上》哪句诗是属于“写境”的。
七、命题作文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2)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
2022年山东高考试卷-2022年山东高考答案
本期为大家整理2022年山东高考试卷以及2022年山东高考答案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数学外语试卷答案,以及山东自主命题的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科目的试卷真题及答案。
山东2022年实行3+3的综合改革高考模式,考生不分文理,大学招生分一段二段。
山东2022年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一卷,国家统一命题,除山东外,还有河北、江苏、广东、湖北、湖南、福建五个省份使用同一套试卷。
山东2022年高考物理、历史、生物、化学、政治、地理由山东自主命题。
2022年山东高考科目时间安排:
语文:6月7日 9:00-11:30
数学:6月7日 15:00-17:00
外语:6月8日 15:00-16:40
物理:6月9日 8:00-9:30
思想政治:6月9日 11:00-12:30
化学:6月9日 15:30-17:00
历史:6月10日 8:00-9:30
生物:6月10日 11:00-12:30
地理:6月10日 15:30-17:00
一. 2022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
二. 2022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试卷及答案汇总
三. 2022全国新高考一卷英语试卷及答案汇总
四. 2022山东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9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五. 2022 山东 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10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六. 2022 山东 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9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七. 2022 山东 高考政治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9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八. 2022 山东 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10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九. 2022 山东 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汇总
6月10日我们将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请保持关注。
十. 根据分数查看自己可以上哪些大学
在本文 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高考成绩、所在省市、所选科类 ,一键进入圆梦志愿,圆梦志愿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处理后,会为我们科学评估 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 。
[img]化学卷子答案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家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拉瓦锡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D.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2.“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三废”先处理再排放等。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以消除污染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 D.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一定要有氧气(或空气) B.防火衣中的“阻燃剂”可能是铁粉
C.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水来浇灭 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4.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C.该材料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5.右图为用10 mL量筒量取液体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片段)。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应为
A.(b+0.1)mL B.(10-a-0.4)mL c.(a-0.4)mL D.(b+0.2)mL
6.常温常压下,10 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lO加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如个原子,则该物质
A.属于单质 B.属于化合物 c.属于混合物 D.无法确定类别
7.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B.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
C.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
D.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8.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B.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9.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10.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及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烧碱应密封保存,是因为它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B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是因为它易挥发 C白磷应保存在水中,是因为它易自燃
D铵态氮肥应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是因为能增强肥效。
11.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
B用清洗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清洗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
D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 x 2.56 7.20 0.50
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64
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3.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汞 金 铜 铁 钨 氧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B.在一216℃时,氧是固态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4. 物质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6.4 gM完全燃烧生成8.8 gCO2,现有下列推断:①M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M中C的质量分数为37.5%;③6.4 gM燃烧还生成了7.2 g H2O;④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直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6.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它们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B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则X可能为
A.H2S04 B.HCl C.NaOH D.Cu(OH)2
17.右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6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8.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K+、OH-、SO42- B.Ag+、Na+、Cl-、NO3-
C.Ca2+、Ba2+、CO32-、NO3--;D.Ca2+、、Na+、Cl-、SO42-
19.用1体积浓硫酸(密度为1.84/cm3,质量分数为98%)和7体积水混合来配制稀硫酸,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于
A.10% B.15% C.20% D。25%
2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主要成分是 ;“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 ;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 。
22.“牡丹燕菜”的基本配料有海参、鱿鱼、鸡肉、食盐、白萝卜等,其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有 、 (任写两种)。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组成相关(如下表所示),
则C3H8的名称为 ;丁烷的化学式为 。
名称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23、右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请写出化学式:甲为 ;乙为 。
24.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3)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由该反应所生成的 和的质量比 ;
25.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SiO2+2NaOH = X+H2O 则X的化学式为 ;烧开水的水壶内壁上产生的水垢(主要成
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食醋(CH3COOH)除去,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和 。
26.现有A、B、C三种元素,其中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
故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O3,其中B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请推断元素符号:A为 ;B为 ;C 。
27.如右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
28.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对某粗锌样品进行纯度检测。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①称取10.0 g粗锌置于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120.0 g。
②将铜网插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119.8 g,则粗锌的纯度为 ;
(3)问题探究:(已知碱石灰为.Na()H和CaO的混合物)
①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不用碱石灰,则所测得的粗锌纯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 ;(填“能”或“不能”)用于石灰石样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理由是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题,共30分)
29.(4分)(1)右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a、b两处及烧杯中各有什么现象?
(2)采用微型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30.(4分)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按右图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要达到实验目的,反应物或装置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该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哪些性质?(答出一条即可)。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4分)请根据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溶解度 NaCl 35.7 35.8 36.0 36.3
KN03 13.3 20.9 31.6 45.8
Ca(OH)2 0.185 0.176 O.165 O.153
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将10 qC时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3)10℃时,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然后分别加入30 g氯化钠和3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32.(6分)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
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的BaCl2不能改成Ba(NO3)2,其原因是什么?
进行步骤①后,如何判断BaCl2是否过量?
加人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以上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中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哪些?
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33.(6分)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空气中CO:的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
溶液可吸收CO:生成碳酸氢钾;加热该溶液使之又分解出CO:,使其在合成塔内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 kPa和催化剂)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在图中标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名称和循环方向。
若空气不经吸收池和分解池而直接通入合成塔,你认为可行吗?请简述原因。
请计算生产4.8 t甲醇,可回收空气中CO2的质量是多少?
34.(6分)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稀,原因是什么?
(2)配制9%的稀盐酸100 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多少?(精确到0.1 mL)
(3)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10 g,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 g,试通过计算说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35.(10分)酸、碱、盐均为重要的化合物。
(1)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烧碱、H2、Cl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写出一个既能检验烧碱变质、又能除去杂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酸和碱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请任写出其中的一条。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代号表示);C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氢氧化钠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 g
(5)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为 。
(6)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人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00 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试计算:蒸干该溶液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36.(10分)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用元素符号表示) 。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 18 D.金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1 B族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铁粉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认为只有铜;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丙认为是铜、铁、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
(4)在实验室称取20 g赤铁矿样品置于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玻璃管的总质量为70 g,
通人足量CO后加热使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冷却后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
总质量为65.2 g。试计算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A D D C B A D B B D C B A C D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N2 C2H5OH(或C2H6O) Na+、Cl- NaHCO3
22.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任写两种即可) 丙烷 C4H10
23.H2 Ca(OH)2
24.(1)分解反应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或元素的种类)不变
(3)(m+2):m
25.Na2SiO3 2CH3COOH+Mg(OH)2==(CH3COO)2Mg+H2O+CO2↑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26.Cl S Na
27.(1)2H2O2==(二氧化锰)2H2O+O2↑ (2)CaO+H2O==Ca(OH)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Zn+H2SO4==ZnSO4+H2↑
28.(1)测定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或纯度)
(2)②Zn+2HCl==ZnCl2+H2↑ ③65%
(3)①吸收水蒸气、氯化氢气体 偏大 ②不能 碱石灰能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三、简答题(共30分)
29.(4分)(1)a处溶液变红色;b处溶液变浑浊;烧杯中低处蜡烛先熄灭。
(2)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少(或废弃物少等,合理即可)。
30.温度应达到着火点。红磷足量或装置不漏气等。 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等。
2P+5O2==(点燃)2P2O5
31.(4分)(1)蒸发溶剂。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减小。
(3)不相等。因溶解度不同,10℃时30g硝酸钾在100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而30g氯化钠在100g水中可以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32.(6分)(1)因为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如没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BaCl2过量。
(3)除去Ca2+、Ba2+。
(4)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坩埚钳等。(2分)
(5)还应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3.(6分)(1)①CO2+3H2 ====CH3OH+H2O
(2) (2分)
(3)不行。如果直接通入合成塔,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太低,不利于甲醇的生成。
(4)6.6t。
34.(6分)(1)浓盐酸有挥发性,由于HCl挥发减少,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2)21.2mL
(3)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44
10g-x 2.2g
106/(10g-x)=44/2.2g x=4.7g
故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为4.7g。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1)2NaCl+H2O==(电解)2NaOH+Cl2↑+H2↑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酸和碱在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或酸、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或都有腐蚀性等)
(4)ECADB 砝码和被称量物质放颠倒了 11.5g
(5)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
(6)由质量守恒关系可得:H2SO4~ K2SO4
98 174
100g×9.8% x
98/(100g×9.8%)=174/x x=17.4g 答:(略)。
36.(1)Cu Fe Al (2)AD
(3)铁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锌,不能把锌置换出来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若有气体生成,则乙的猜想正确;反之,则甲的猜想正确。 Fe+2HCl==FeCl2+H2↑或
Fe+H2SO4==FeSO4+H2↑等
(4)解: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x。
Fe2O3+3CO==(高温)2Fe+3CO2
160 112
20g-x 65.2g-(70g-20g)-x
160/(20g-x)=112/(65.2g-(70g-20g)-x) x=4g
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20g-4g)/20g×100%=80%
答:(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明察秋毫(16分)
1.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 )(3分)
A.蔚然(wèi) 山肴(yáo) 土膏(gāo) 环滁(chú)
B.林霏(fēi) 伛偻(lǚ) 廿二日(niàn) 浅鬣(liè)
C.突兀(wù) 呷浪(xiā) 金樽(zūn) 挂罥(juàn)
D.风掣(chè) 大庇(bì) 倩女(qiàn) 堕事(duò)
2.指出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平阔,若脱笼之鹄。
A.比喻 排比 对偶 比喻 B.拟人 对偶 比喻 比喻
C.对偶 排比 比喻 比喻 D.对偶 对偶 比喻 拟人
3.下边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没有丝线,也没有竹子。
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4.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4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二、知识积累及运用(14分)
6.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又号 。
②《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代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7.默写。(6分)
①采菊东篱下,____ 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____。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⑤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8.仿写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 ,
。
9.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算式。(2分)
A.1/100(百里挑一) B.10002=100×100×100 (千方百计)
C.10000-0=10000 ( )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6题。(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蒙络摇缀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斗折蛇行 ( ) (4)悄怆幽邃 ( )
11.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3分)
12.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
13.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16——20题。(15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4.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临风
15.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6.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3分)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 _______。
1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2分)
(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列各题。(1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3分)
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 日出而林霏开
19、对“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2分)
A.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挽着走,来来往往不断,滁州的人在游玩。
B.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老老小小来往不断,这是滁州人在出游啊。
C.老年人和小孩互相扶持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D.老年人提携着小孩走,来来往往不断的是滁州的人们在游玩啊。
20、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分)
21、第三段文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各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2分)
22、通过你的理解,作者都“乐”了些什么?3分
四、作文(40分)
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倍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面对夸奖或批评时的心态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
请你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事情,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你心灵深处的真切感悟。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2C 3.C4ADCB5C678略9万无一失
10 缠绕 / 左右,来/像蛇一样
11.这段正面描写鱼,却在侧面描写水,可谓是“无一句写水,却又句句写水”。
通过鱼的影子射在石头上、与在水底的活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都能表现出潭水的清澈。
1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3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4(1)离开国都 (2)日光,阳光(3)对着
15(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得失或喜或悲。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16(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在朝廷为官,退就是为庶人或隐居山林,也可解为被贬到远出,远离天子的荒野之地为官,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取名,命名19B 3.20由远及近。写醉翁亭周围环境的优美,引出醉翁亭,为下文作铺垫。
2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2.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衡水金卷答案网
衡水金卷答案网。卷临天下是著名的高三复习测试卷,由专家编写,考点齐全,答案在衡水金卷答案网,登录并输入试卷名称即可查看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卷】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萦绕(yíng)谄媚(xiàn)石栈(zhàn) 猿猱(náo)
B.惘然(wǎnɡ) 吮血(shǔn) 峥嵘(zhēng) 崔嵬(wéi)
C.湓浦(pǔ) 贾人(ɡǔ) 嘲哳(zāo) 潦倒(liáo)
D.迸发(bènɡ) 谪居(dí) 锦瑟(sè) 荻花(dí)
解析:A项,谄chǎn;C项,嘲zhāo;D项,谪zhé。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偷偷地问) 去来江口守空船(回来)
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出击) 低眉信手续续弹(实在)
C.凝绝不通声暂歇(忽然)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D.整顿衣裳起敛容(庄重的) 钿头银篦击节碎(拍子)
解析:A项,暗:轻声;来:语气词;B项,信:随;C项,暂:暂时,暂:忽然。
答案:D
3.下列各组句子不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行为偏僻性乖张
B.暮去朝来颜色故 可怜辜负好韶光
C.铁骑突出刀枪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却坐促弦弦转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解析:C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今意义一致。
答案:C
4.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喜欢的杂志《读者》,它质朴厚重,纸张之间关注世界,心怀天下,它的文章有的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让人温暖,有的如警钟震耳欲聋,有的如阳光,让悲观失望的你奋进……纵观所有文章,它从不哗众取宠,如一件纯棉内衣柔软透气、宽松舒适,贴近我们心口,给予我们温暖。在期刊杂志发行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A.娓娓道来 B.震耳欲聋 C.哗众取宠 D.难能可贵
解析:A项,娓娓道来:形容谈话不倦或说话动听。B项,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没有警醒作用。此处应为“振聋发聩”。C项,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搏得好感或拥护。D项,难能可贵: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珍视。
答案:B
5.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打乱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对这首诗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寒流 ⑤王濬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A 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⑦①⑧④②⑥
解析:格律诗偶句相押,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其他诗句不入韵;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对仗,其他两联也有用对仗的,但极少;绝句可对可不对。答此题时,第一步看押韵——全诗押ou韵,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排除A、C两项;第二步看对仗——D项中⑦与①,⑧与②都不对仗,排除此项。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B
6.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李白的名作,想象奇特,笔墨纵横,有如大匠运斤,凛然成风。
B.“杜甫诗三首”所选的均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C.《琵琶行》一诗,白居易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遇,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
D.李商隐一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马嵬》其实就是诗人感慨自己的爱情悲剧。
解析:D项,“《马嵬》其实也是感慨诗人的爱情悲剧”错,《马嵬》以冷静的分析,精巧的构思,用诗的语言委婉地评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答案:D
二、本大题8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2分)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解析:A项,致仕:辞官归家。
答案:A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权贵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D.与刘宾客齐名/与生彘肩
解析:A项,介词,给/介词,在;B项,助词,无实义/代词,他。C项,均为“代词,他”;D项,连词,跟、同/动词,给。
答案:C
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解析:C项,“老妪”应为“白居易”。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解析:D项,“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答案:D
1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
(2)(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3)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7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2.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或通感)的手法。(1分)
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1分)
②诗人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1分)而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烘托出一种伤感惜别之情。(1分)(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可酌情给分)
13.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从全文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悲怨”(或:“无限秦人悲怨声”);(1分)
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每一点1分,任意两点)
(三)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任选3题)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 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幽咽泉流水下滩 凝绝不通声渐歇
(4)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三、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躺在童谣里的纺车
范烛红
①我的童谣里静静地躺着一架老纺车。
②在老屋寂然的阁楼里,在时光悄然打开的某个缺口,老纺车浸润着岁月深处的暗香,镌刻着沧桑往事的疼痛与甜蜜。在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岁月后,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
③那年冬天,母亲在生下二弟后,将约摸三岁的我交给了祖母。从此,不知多少个白天和黑夜过去了,细数着时间的串串念珠,描摹着年华流水般的步履,不谙世事的我开始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快乐地成长。
④记得那些日子,祖母教我唱过许多朗朗上口的童谣。“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之水,漫过方塘,方塘莲子香。”……尤其是那些至今还萦绕在耳边的最具抒情色彩的伴奏——祖母端坐在纺车前摇出的嗡嗡的纺线声;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或冬夜火盆里栗炭发出的噼啪的脆响;村庄尽头的狗吠或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宛如嘹亮的螺号,宛如悠扬的琴音,宛如至纯的和弦,惟妙惟肖,伴梦入怀,那是一个农家小孩所拥有的最完美的音乐盒。
⑤严寒的冬夜,祖母面容安详地坐在小凳上,右手自如地摇着车轮的把手,左手也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那些被拧成了长筒形的棉芯,就那么娴熟地一拉一送、左右开弓,且节奏温柔,动作稳重,顷刻间棉皮乖乖地变成了细长的线,尔后一圈一圈地绕到了车前的坨子上,最终长成一副臃肿可爱的“小胖子”模样。我蹲在祖母膝边,偶尔会往火盆里丢些橘皮、稻谷或玉米粒什么的,瞬间遂有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整个屋子里氤氲开来。每每此刻,祖母会稍事休息,我便站起身来捏着小拳头给她捶捶背,捶捶腿。彼时,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祖母慈祥的微笑在火光中跳跃……
⑥永远不会忘记,某年家里耕田的小黄牛突然夭折,父亲心急如焚地四处凑钱重新买牛,祖母默不作声地将她老人家常年纺线织布攒下的钱悉数拿出,交到父亲颤抖的手中。父亲说啥也不要,祖母只说了一句“没啥,纺车还在,一切都会再有的”。父亲哭了,祖母依然面带微笑。
⑦春天的时候,我的童谣里会增添一种更具韵味的伴奏。大约是父亲将选好的良种撒向秧床的日子前后,燕子们归来了。白天它们从门缝里进入,先栖息在木楼底下的纺车上,稍释疲惫后仔细检查往年的巢穴,重又飞出门,忙着去拣枝、衔泥、修补旧居了。晚间,聆听着祖母的纺车声,它们还在不停地劳作。在它们欢快的叽喳声中,我经常抬头冥想:它们怎么每年都记得飞回来而不会迷路呢?难道它们没想过另寻新址重筑爱巢吗?我想,一定是这些年来,它们也听惯了祖母的纺车声了吧。
⑧当祖母的.簸箕里那些胖胖的线坨愈来愈多的时候,燕子们温暖舒适的巢穴中也有新的生命探出了头。起初,小家伙们会在父母目之所及的视野里欢快地练习飞翔。
⑨当袋袋棉皮被祖母纺成细线又织成卷卷布匹的时候,我也渐渐长大,走出老屋告别祖母走向了更远的天地。而我身后铺开的那张思念的网,又何尝不是祖母用她那无比牵挂的目光所织就的呢?
⑩ 如今,循着魂牵梦绕的纺车声,我像候鸟一样归来,可祖母早已不在。唯有眼前的老纺车,在时光碎片的剥落处,透过生活厚重的尘埃,久久地折射着生命的灼灼华光……
15.文章标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中“童谣”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童谣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童谣,祖母一边纺线一边唱给“我”听的童谣;(2分)二是指“我”在祖母关怀中快乐的童年岁月。(2分)
16.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任选两种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1)引用:既照应了标题,又增强了童趣,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气;(2)比喻:将纺线声、秋虫声、栗炭声、狗吠及雨水声等构成的伴奏,比作“音乐盒”,表现了“我”对祖母的依恋,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3)拟人:“墙角秋虫恣情的呢喃”,赋予“秋虫”以人的情感,富有童趣与诗意,表现“我”童年时快乐的心情;(4)排比:写声音“宛如”“螺号”“琴音”“和弦”,既是比喻,又形成排比,生动形象,句式整齐,写出了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动静结合,很有意韵。(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答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17.文章第②段说:“纺车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用处,但却成为一种更为珍贵的象征。”请联系全文概括纺车的象征意义。(4分)
答案:①纺车是勤劳朴实的祖母的象征;②在“我”缺少父母关爱的童年中纺车成为亲情的象征;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纺车又是“我”童年欢乐岁月的象征;④在全家处于困境时受到祖母的感染,纺车是希望和不屈不挠的力量的象征。(每点1分)
四、本大题1小题,5分
18.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只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要按诗意来设计场景,人物言行要体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要符合人物形象的身份,性格,想象要合理;二要突出描写诗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要具有表演性。
示例: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船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五、本大题1题,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麦花开放大约5分钟,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但它结出来的果实,却养育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千百年来谁也离不开它。
桂花在所有的花中几乎是最小的,它的花簇生于叶腋,几乎被硕大的叶子遮挡住,可它散发出的香味却是许多比它大得多的花所不及的。
无花果不开花吗?其实,无花果是开花的,它一年春秋两季要开上两次花,只因为它的花悄悄隐藏在新枝叶腋间,人们一般看不见,所以就误以为它不开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关于化学卷临天下第八套答案和卷临天下高三化学第一单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