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无锡语文期末调研卷,以及2021无锡市高三期末语文调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无锡2009秋高三语文调研 答案
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语文答案
语文 2010.1
1.D (A.mèi /jué dī /tí zhuó ;B. bǐnɡ /pínɡ jiè / jí xiān ; C. yù/yǔ bó
bào/pù ;D. chòu /xiù lǜ /lù biàn /pián ) 2.B(A项的“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B项的“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收效;C项的“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可改为“拍手称道”;D项的“望其项背”意谓赶得上对方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一定要用于否定形式)
3.一种以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新型消费行为”每点为1分)
4.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1分)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2分),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2分)5.C(附:归附)6.B(①说明其勤劳,③说明其勇敢,⑥说明其重情)7.C(“烧杀抢掠”是狼兵所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8.(1)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在通顺翻译出大意前提下,关注得分点,以下同“淋漓、蛇伏和敝盖”各1分);(2)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已而、援兵、登陴和怠”各1分);(3)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经无法挽回,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为、遽和属”各1分)9.(1)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凉风吹拂,微波涌动,好像城垣在轻轻摇动(2分);白露从空中垂落而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从月中滴出(2分)“摇”与“滴”使静止的画面流动了起来,情态逼真,使人浮想联翩(2分)(2)身处暗世(浊世)、知音难遇、遭到排挤后孤寂郁闷(4分)10.(1)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畏途巉岩不可攀;(3)奈何取之尽锱铢;(4)问君能有几多愁;(5)寄蜉蝣于天地;(6)则孤陋而寡闻;(7)岁岁年年人不同11.历史悠久、人口稀少、居住高山深谷、文化独具魅力与神秘(对1点1分,对2点3分,对3点4分,4点全对5分)12.第一线的羌文化研究学者几乎全军覆没;世代居住的村寨多已震毁,很难找回历史的生态和文化的灵魂;羌文化在此次地震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或:地震的破坏对于羌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每点2分)13.运用想象、比喻、拟人手法(1分),化虚为实(1分),把受地震破坏的羌族文化比喻为一个老者离去的背影(1分),借此表达对羌族文化受破坏的惋惜之感(1分),既隐含了作者对保护羌文化遗产深深的担忧之情(1分),又表示了对修复羌文化遗产的期待(1分)14.羌民族遭受巨大灾难后,如何重建家园、重返家园;羌文化遭到毁坏后,如何将其修复、整理、保护和传承下去;表达了作者对羌民生活、羌文化保护传承深深的思考和担忧之情(每点2分)15.D(这种功利心的阅读不承载精神重负,文化含量低,收获不可能格外宝贵和难忘)16.“重”是从精神上的影响来说的,强调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或是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轻”是从书的功用心、实用心上说的,强调阅读的自发性(或没有预设期待)和阅读心境的解放(前后各3分)17.“这”指代“无用的阅读”(1分);“无用”是从功用心上讲的,虽没有功用心,却具有精神价值(1分);“无用的阅读”给人看不见的持久的渗透作用(1分),让人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1分),使人感到他人的存在(1分),看到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1分)
[img]2008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质量调研
貌似我们考过这篇现代文
答案如下
1、 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入“A”、“B”两处:
A处: B处:
2、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
(1)
(2)
3、揣摩下面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1)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
(2)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4、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A处:摇曳; B处:弥散。 2、(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2)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3、(1)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虽处恶劣环境,但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 4、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
无锡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答案
1.C
2.D(A项“别出心裁”:比喻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用法正确。B项“甚嚣尘上”:本形容军中忙乱喧哗的情状。后形容到处议论纷纷或反动言论十分嚣张。用在这里适合语境。c项“空谷足音”:空旷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符合语境。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人们心里非常痛快。这里应用“大快朵颐”。)
3。D(A项搭配不当,“难题”和“走向成熟”不能搭配;B项成分残缺,应在“判定”后加上“的准则”;C项句式杂糅,删去“在作怪”。)
4.让人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人学会”1分:“提出问题”1分;“解决问题”1分,“思考问题”可不作要求)
5.中秋节一代一代地传承,传承的是民俗,传承的是文化,传承的是亲人的牵挂。(四句话得分分别是2、1、1、2,内容无关,形式再好,最多得2分。)
6.c操,解释为“持”,意思是所持的处世方法。
7。D((①是客观陈述徐孺子的事迹,②④是评价朝廷公卿士大夫。)
8.c(徐孺子没有“济世救人”,更没有“忘己为人”。)
9.(1)一百多年来,拥有强大的力量,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得分点:擅、相属和逡巡,各1分,“擅”解释为“独揽、凭借”也可以)(2)这就是(表明)他的本心并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满足,遗弃世人而不顾。(得分点:其意、自足于丘壑和遗世,各1分)(3)描绘了徐孺子的肖像,用中牢之礼来祭祠他,率领州中的宾客僚属来祭拜他。(得分点:图、祠和焉各1分)
10.(1)深夜听见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到其中充满怨恨;(2分)想在梦中寻找远离的亲人,偏偏梦难成而灯又熄。(2分)(2)这两句可谓情景交融,其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竹秋韵,那万叶千声在主人公听来都是怨恨之声,引发了无限离愁别恨。(答出“情景交融”和“拟人手法”各得1分,分析恰当得2分)
l 1.(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楚人一炬(3)古来圣贤皆寂寞(4)醉不成欢惨将别(5)乱红飞过秋千去(6)气吞万里如虎(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每条横线】分)
12.“境地”之一是想使女书在更广的范围流传;(2分)“境地”之二是渴望被人理解、有人倾听、为人所用。(2分)
13.①流传或传播范围很小,文字仅停留于潇水河畔;②使用面很窄,只有女人才能透彻地解读;③了解文字的人很少,很少有人认真地用心去倾听过;④文字流传的结果很特殊,懂得女书的女人临死时都带着女书而去。(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14。以“像秋冬的黄叶一样飘零”为标题,表明女书正在逐渐遗落和消亡,难以长久流传;(2分)突出体现了作者对女书命运的无奈和感伤,(或怀想和惋惜)(2分)。
15.在常人看来,“女书”作为遗落和消亡的文字,只能成为我们无边的怀想,因而显得十分“弱小”;(2分)但“女书”凝聚着女人的百折柔肠、缕缕情丝,传达出最生动、最凄绝的声音,(2分)凸显出女陛对这个世界的反叛与忧怨,内容丰富,意味深长,值得玩味。(2分)(意思点到即可)
论述类文本
16.c(文中并未涉及社会哲学的起源)。
17.A(文中第二段解释了形成原因,A项最准确。B、C、D三项均不能说明“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形成的原因)。
18.(6分)第一问:具体科学的问题,主要是指事实的问题,经验对象的问题,即形而下的问题;而作为哲学的问题却是超越具体事实,超越经验对象,即形而上的问题。第二问:哲学的问题比具体科学的问题,显得更为抽象和富有思辨性。第三问:意在强调哲学的问题,既要面对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提出或发现哲学的问题更具挑战性。(每个问题2分)
19.(6分)第一问:哲学的“浪漫主义”指的是哲学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一面。第二问:因为哲学是人的智慧之学,而人的生活的根本特征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第三问:哲学首先体现为一种创新能力,其次体现为筹划和建构未来的崇高理想的能力,而这两者都是智慧的表现。(每个问题2分)。实用类文本16.B(原文是“觉得走进”,“令人瞩目的成果”也与原文不符)。
17.D(“探索”不合文意,原文有“较成熟的学术思想体系”)。
18。①考进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一批学术大师,进行读书和学术研究。②成为章太炎的入室弟子,结交了诸多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人士。③恩师王国维自尽,发愤撰写《屈原赋校注》以寄托哀思。(每点2分)
19.①清华求学,在王国维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确立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正确思维与方法。②借助目录学、版本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个别分析、综合整理”的主张。
③汇集历代《楚辞》研究资料,多学科人手,多方面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④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学业,并执着追求。(每点2分,答对任何3点即可得6分)
20作文评分参考江苏省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切人分为52分。
参考译文:
汉元兴以后,朝政由宦官掌握,小人依仗他们的威福,互相鼓动煽惑做坏事,中材之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汉朝既失掉了它的权柄,朝政彻底败坏。但在位的公卿大夫都是豪俊出色的人,相互发愤同心,行正直之道,说严正之话,区分辨别是非黑白,不稍微屈服他们的意志,以至于不被(宦官小人)所容,有罗织罪名株连党人的案子发生。(但)他们的观点更坚定,他们的行为更激烈。(他们的)志向虽然没有完成,但忠心有余。在这个时候,天下听说他们风采,仰慕他们大义的人,个个感慨愤激,以至于解下印绶,抛弃家族骨肉互相勉励,赴死而不避。一百多年来,拥有强权,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但)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汉朝能在败亡的情势下继续存在,就是这些公卿大夫的力量。
徐孺子在这个时候,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征召他,他都不去。荐举有道之人,授予他太原太守的官职,安排好车马,备好礼节,召他(他)都不到。舍身而为人,与隐居而独善其身,那选择虽然不同,但有志于仁则是一样的。在位的士大夫,在乱世保持他们刚正不屈的节操,不因生死问题动摇他们的意志,与(那些)贪图俸禄的大臣差异太大了;然而(他们)不惜抛弃官位,大义在于救济世人的缘故。徐孺子曾经对郭林宗说:“大树将倾倒,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忙忙碌碌没空闲安宁自处呢?”这(表明)他的本心也并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满足,遗弃世人而不顾啊!《易经》对君子小人的消长进退,选择恰当的处世方法,未尝不是主张只要(社会)正常合理就现身,混乱不可就停止。这就是徐孺子未能用隐居来换取出仕的原因。
徐孺子是豫章南昌人。据《图记》记载:“章水向北流过南昌城,又向西流经白社。白社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流过南塘,它东面是东湖。湖南部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称‘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在孺子墓道种松,太守谢景在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在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到拓拔氏的北魏,称之为聘君亭。”现在亭子还在,而湖南小洲,世人不知它曾经是孺子的住宅,又曾经是台。我做太守的第二年,方才就在那地方。结茅为堂,描绘了孺子的肖像,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祠他,率领州中的宾客僚属祭拜他。汉到现在将近千年,富贵而埋没无闻的人无法计算。孺子身居陋巷,偏偏被人称许思念至今。孺子的墓已经搞不清它确切的地方,而孺子台幸而可考查搞清。祭祠他,是用来向州民展示高尚的德行,所以一起收集了他出仕和隐居的观点写下这篇“记”。
语文加试题答案:
21.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
22.《出师表》、《隆中对》
23.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
24.A D(《祝福》不收在《呐喊》中;葛朗台没有迫使女儿流落他乡。)
25.(1)蒋干来访,周瑜利用蒋干设计;(1分)群英会上,周瑜假装醉酒,让蒋干盗书;(2分)又故意让蒋干偷听信的内容,使其信以为真;(1分)曹操看信后杀了蔡瑁和张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1分)(2)众人敛声屏气,王熙凤高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可见其泼辣;当着老祖宗面夸赞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可见其善于阿谀奉承;说到黛玉母亲去世便用手帕做出擦眼泪的动作,贾母说了一句后又转悲为喜。可见其善于机变和逢迎。王熙凤一面询问黛玉的岁数、吃、玩情况,一面吩咐佣人打扫房间、搬放行李。可见其精明、干练(能干)。举出1例并写出其性格,得2分,举出3例并写出性格的,得5分。
26冲医注重预防和养生,强调和谐和平衡;治疗疑难杂症,中医总给人们意外惊喜;中医的独特疗法可避免西医术后疼痛。(每点2分)
27.加强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大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做好普及推广工作;传承中医要汲取西医的精华;改进中医技术,使之更科学,更有效。
关于无锡语文期末调研卷和2021无锡市高三期末语文调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