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临天下高三化学周测卷八(卷临天下高三第一轮化学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卷临天下高三化学周测卷八,以及卷临天下高三第一轮化学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化学答案 只要有第五章就行。

我的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五章是

物质的量

元素周期律。

第一卷:B

A

D

D

A

B

D

C

A

C

C

B

B

D

D

C

第二卷:17,

(1)二

VA

(2)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

2AL(S)+3FeO(s)==AL2O3(S)+3Fe(g);△H=-859.7KJmol

18,

(1)

7

KO2

K2O2

(2)

He

Ne

Ar

(3)

C

H

(4)

Na

(5)

NH3

SIH4

卷行天下周测卷答案在哪找

金太阳教育查询。

卷行天下三步一体高效训练之每周小测化学必修四在金太阳教育那里能查询,答案自然也在金太阳教育查询。

卷行天下是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是金太阳系列丛书,是创新版的答案。

[img]

2010高考化学北京卷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第I卷(选择题 共120分)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 CH3COO-+H+

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 N2O4(g) 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 ===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H2O HCO +OH-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2.某温度下,H2(g)+CO2(g) H2O(g )+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25.(14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 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

(2)由I、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

26.(14)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 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第一步反应是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7.(13分)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北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8.(17分)

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 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结构简式是。

(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扁桃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CH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

(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理科综合(北京卷)参考答案

25.(14分)

28.(17分)

(1)醛基

(2)加成反应

(3)

(4)

(5)13

(写出任意一种均给分)

(6)

(7)

化学高考题,急啊!!!!

2008北京 25(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 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 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2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

a.CH3COONa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Na

②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6分)

(1)羟基

(2)CH2=CH-CH2-OH

(3) (答对其中任意两个均给分)

(4)①a c

②ClCH2COOH取代反应

26.(3分)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 I2+Z+H2O常作为Y的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原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 1g,MmRn质量为 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用含 和a的代数式表示)。

26.(13分)

(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2Fe+3Cl2 2FeCl3 Fe+S FeS(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①H-C=N

②CN-+H2O HCN+OH-

(5)16

2009年北京

25.(16分)

丙烯可用于合成是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 )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

已知脂与酯克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R’ R’’代表羟基)

(1)农药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是

A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蒸汽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碳60%,氢8%,氧32% ,C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两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 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 E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子最终的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6)F的分子式为 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部处于对位,

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

25.(16分)

(1)① CH2=CHCH2Cl 碳碳双键、氧原子

② 取代反应

(2)CH2=CHCH2Cl+H2O CH2=CHCH2OH+HCl

(3)CH3COOCH2CH=CH2

(4)a c d

(5)蒸馏

(6)2 CH2=CHCH2OH+

26.(15分)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4•7H2O

II将 溶液与稍过量的 溶液混合,得到含 的浊液

IV 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 固体

V煅烧 ,得到 固体

已知: 在热水中分解

(1) 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除废液中的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 III中,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 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IV中,通过检验 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 操作是是 。

(5) 已知煅烧 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煅烧464.0kg的 ,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 ,则该产品中 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26.(15分)

(1)Fe+2Fe3+=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 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2HCO3-=FeCO3↓+CO2↑+H2O

4 FeCO3+6H2O+O2=4Fe(OH)3↓+4CO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288.0/g• ; )

2009年全国29.(15分)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3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29.(15分)

(1)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碳酸钾 由①中碱性强弱的顺序可知,E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是碳酸钾

(3)Ba(OH)2 Ca(CH3COO)2 AlCl3 FeSO4

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

(3)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SO3。(4)①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1)SiO2为原子晶体。(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Y为O,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SO3。(4)显然D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PH3,H2OH2S,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②NH3和H2O的电子数均为10,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和V形,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2009年上海 3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

(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___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1.烟气中 是NO和 的混合物(不含 )。

(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 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 。若 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 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_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 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 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3)已知: ①

含2000mg 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_____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

NO+2HNO3→3NO2+H2O

当烟气中 时,吸收率最高。

烟气含2000mg ,其中 。

计算:(i)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 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

(ii) 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上述吸收反应中,反应①比反应②迅速。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0.(本题共5分)

(1)35.6

(2)3

(3)0.5

31.(本题共11分)

(1)0.25w.w.w.k.s.5.u.c.o.m

(2)1.64

(3)不符合 因吸收后烟气总体积减小, 含量仍超过

(4)(i)

(ii)

2010年全国 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解析】(I)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硫酸(③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①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 (III)再由②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IV)由③步操作可知B中阴离子应为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 B、C、D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②步操作D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Mg2+或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VI)由④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AgCl和BaSO4,才不溶于HNO3,一个是与A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C应该同时含有Ba2+和Cl-即,C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D为Al2(SO4)3或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

【答案】(1)A NH3•H2O或NH3 ;E H2SO¬4 F AgNO3 C BaCl2

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

(2)B Na2CO3或K2CO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

D Al2(SO4)3或MgSO4 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为MgSO4溶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此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很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

【点评】此题一改过去每年元素推断的通病,思维容量显著增大能力要求高,与2008年全国卷I理综28题有得一拼,比2009年的第29题出得高超一些,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显然有质的飞跃,看到命题人在进步!但是此题是不是一点瑕疵没有呢?x显然不是,例如本题条件很宽广,没太明显的限制条件,因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会给阅卷者带来喜出望外,只会增加难度,不好统一评分标准,也就缺乏公平性!特别是B和C上就有争议,如B还可能是(NH4)2CO3,C还可能是BaBr2、BaI2等,当然限制一下沉淀颜色就排除了C的歧义!

2010年天津7.(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 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 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来源:学科网]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⑷ 用M单质 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 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四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分别为:H、C、N、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Al,其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3周第ⅢA族;再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

(2) N和H 1:3构成的分子为NH3,电子式为 ;2:4构成的分子为N2H4,其结构式为 。

(3)Se比O多两个电子层,共4个电子层,1→4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 、18、6,故其原子序数为3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类似H2SO4,为H2SeO4。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2→5周期放出的热量依次是:d、c、b、a,则第四周期的Se对应的是b。

(4)Al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Al3+,Al3++3HCO3-==Al(OH)3+3CO2,2Al(OH)3 Al2O3+3H2O。

答案:

(1)O 第三周第ⅢA族 Al>C>N>O>H

(2)

(3) 34 H2SeO4 b

(4) Al-3e- Al3+ Al3++3HCO3-==Al(OH)3+3CO2 2Al(OH)3 Al2O3+3H2O。

命题立意:本题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位置的判断和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和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有图的这里大不了,对不起

关于卷临天下高三化学周测卷八和卷临天下高三第一轮化学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