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情调研卷政治(高考调研政治必修三)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高三学情调研卷政治,以及高考调研政治必修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政治高考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政治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思考(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思考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要素

(一)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相配合

人的一生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有不同,家庭对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直接作用,家庭成员的经历、学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教育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其中的影响有的甚至终其一生。学校是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组织机构,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社会是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影响人的知、情、意、信、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多维性、多层次性、综合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通过学情分析,重视家庭、社会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思政教师应以可信度的事实有力回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信服。

(二)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要求相结合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他的知识储备,研究和了解与新知识学习相联系的知识储备的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有效的学习[3]。高职思政课的学习能促进人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高职学生的长远提升发展,同样需要知识的传授。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忽视对其知识储备状况的分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缺少了“知识”,“情感”和“思想”会因缺乏原料而无法活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知识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建构依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开“知识”价值观就成无本之末[4]。因此,学情分析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实践中发现,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与不同的学生相遇产生的效用各不相同,有了学生先备知识的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应是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结合。而高职思政课的情感和价值观分析应体现专业和职业的诉求,因为每一个高职学生,他在走进职场的同时,要做好融入职业的心理准备和价值观建构,后者才是制约或促进高职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共性分析和重视个性相统合

人始终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外界社会环境与这个整体发生交互作用。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找寻学生成长的规律,继而探索和研究当代高职学生教育的规律性,这是高职院校学情分析坚持共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坚持共性分析,不能忽略高职学生的个性分析,教育的规律性就源于个性的普遍性,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就高职思政教育而言,“存异”和“求同”两者比较,某种意义上“存异”教育更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更代表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存异”教育的依据则是掌握高职学生个别差异。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重视个性分析,在个性分析中尽可能的详细和具体是高职思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这对于课时要求多、授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高职思政教师是挑战,但这是高职思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个性分析,在找寻差异的时候,共性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个性中体现共性,共性中包容个性,所以共性分析,在对普遍性进行基本分析时,了解掌握了独特差异性,这些独特差异性的交汇点就是学情分析的共性所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路径

学情分析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一)学前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前,思政教师对高职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包括生活经验、认知成熟度、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机的主体,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他们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和学习风格,并用新滋生出的知识信息和认识体验进行推论和判断。教育的本质是生成性和发展性,而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5]。

学生的学前学情分析直接影响了高职思政教师对一次课、一门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依据,高职思政教师以高职学生现有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找出与新内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可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取舍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设计,并设计符合学生体验与接收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6]。

(二)学时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7]。相比于学前学情分析的静态特征,这个过程动态、即时变化而无规律,有时会让思政教师较难驾驭而无所适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情分析实施的难点,由于高职思政课堂的学生总体投入程度较低,高职思政课堂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要解决高职思政课“学时学情分析”这一难点,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如果课堂只是“教师教”,教教材或执行教案,没有“学生学”,有教无学就无法做到学时学情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学时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课堂应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知识与情感对话、思维与思想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依据学生适时状况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建构的互动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学时学情分析就迎刃而解,思政教师在每堂课上只要注意把控和掌握课堂的重要几个点,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交叉点、师生思维的交汇点,课堂讨论的切入点,这些点构成了每次课的学时学情分析关键要点,关键要点的掌握也就是思政教师分析研判每节课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类数据。关键要点包括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反应,主要有参与状态、情绪状态等,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表情和神态,学习达成的效果满意度,都是高职思政教师探寻学生课堂学情的线索和证据。

(三)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分析不同程度产生的的原因,发现不足以便改善,发现问题以便纠正,考察新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价值所在,总结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为后继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积累必要的学情资料。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的回顾、审视和分析以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也是学情分析的进一步深入。课后调查包括师生直接交流的直接调查和借助工具或由第三方开展的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如学生评教。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后调查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思想,根据思政课程以内化思想品质为课程价值的特殊性,设定一些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行为选择从而获得全面的学情信息。课外作业是学情反馈的重要途径,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外作业应少而精,结合学科内容,合理科学设计、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课外作业是真实反映学情的前提。

由于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分析所遵循的原则各有侧重,内容方法也因思政课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差异各有选择并各具特色。伴随着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情分析的意识增强、学情分析的能力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学情分析也将更具针对性更全面有效。就高职思政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出发点而言,是为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以学定教、据学施教”的精神,关注学生,把学生看成是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断调整教师给予与学生需求的关系,顺学而教,思政教学才有引的方向,导的重点,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

;

[img]

政治题:(2009南京调研)“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辽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吸纳民营高科技企业广州新太科技

国有企业辽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洋渔业”)通过吸纳民营高科技企业广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太科技”)重组,成功实现国有资产战略转移,促进了国有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还分享了高科技产业高速成长带来的巨大利益,保证了国有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远洋渔业”是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以从事海洋水产品捕捞为主,是我国远洋捕捞大型骨干企业之一。1995年和1996年利润达上亿元。1998年以来,远洋渔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和经营形势日趋严峻:过量捕捞造成主要作业资源衰退、相关海域国家资源管理加强、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低迷。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公司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不能给股东以良好的回报,公司的配股融资权也受到威胁。在仅靠内部资源重组无法解决企业发展根本问题的情况下,“远洋渔业”确定了通过股权转让,引进高科技行业的优秀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的发展思路。公司对合作伙伴定下了5条标准,一是行业发展有前景,二是属高科技企业,三是该企业有拳头产品且市场占有率高,四是有连续稳定的良好经营业绩,五是企业有一个进取、团结、善于经营管理的班子。

“新太科技”是由原中山大学几位工程师创立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计算机通信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为国内电信、邮政、政府、金融等行业客户提供信息系统、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等全面解决方案,是广州地区最大民营高科技企业之一。随着电信、邮政、移动行业的分营以及我国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该公司着手大力开发统一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多媒体呼叫中心、语音互联网等新项目。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但是,因为缺乏资金,不少大项目不能做,大合同不能签,资金与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方比较与探索,该公司选择了借壳上市之路,并确定了3个条件:一是该“壳”必须具有盈利能力和良好的业绩,二是对方管理层能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已方形成共识,三是“壳体”的规模适中,获得控股权的代价不能太大。经过多方接触,最终选择了“远洋渔业”。

“新太科技”与“远洋渔业”基本满足彼此提出的合作条件,一拍即合。从1999年下半年起,“新太科技”与“远洋渔业”的主要股东经过多次磋商,开始实施股权转让与收购。第一步,“新太科技”与“远洋渔业”正式签定股权转让协议,“远洋渔业”以自有资金一次受让“新太科技”95.112%的股权,转让价格1.5亿元,成为“新太科技”的控股股东。第二步,“新太科技”的子公司新太新科技与“远洋渔业”的控股母公司辽渔集团正式签定股权转让协议,以回购性质一次性受让“远洋渔业”29.9%的股权,转让价格确定为净资产上浮10%,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取得委派高层人士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权利,并依法定程序完成公司董事会改组和公司名称变更,“远洋渔业”更名为辽宁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名称变更为“新太科技”,并完成了公司章程中关于经营范围的修改。

由于上市公司资产得到置换,2000年该上市公司实现了增资配股,实际配售1872万股,2000年12月配股募集资金到位,全部用于广州新太科技的信息系统项目发展。2001年,远洋渔业方面的不良资产不断剥离,最后将原远洋渔业的资产设立子公司,在当地注册;同时,辽宁新太科技继续收购广州新太科技4.888%的股权,将广州新太科技全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此后,该公司迁址广州,进一步更名为“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上市公司完成了由渔业向高科技、由国有向多元投资的转变。1999年以来,“新太科技”每年研发费用都占销售额的10%以上,2000年投入近30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截至2002年3月底,重组后的“新太科技”将配股募集的3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未来2至3年计算机新产品的研发,为此,公司投资新太电子商务平台、新太多媒体呼叫中心,同时还统一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新太IT产业研究开发中心。由于投资充裕,科技开发进展顺利,公司已在软交换系统、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系统、宽带IP网管系统、WEB获取技术产品等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将企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脱胎换骨+轻装上阵 ST新太(600728)迎接业绩爆发时代

  ST新太日前发布的2010年年报让人眼前一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58.89%;实现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432.08%。公司还表示,将在年报公告后,向上交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这意味着继去年成功“摘星”后,公司还将扔掉头顶6年之久的帽子。

  2010年,公司先后完成了股改和债务重整,业务经营全面走上正轨。去年9月8日,ST新太宣告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年报披露,债务重整净收益为3.25亿元,分担债务重整费用后,债权人豁免债务收益为2.0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去年完成了股改,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公司业绩增长埋下伏笔。根据股改方案,公司第一大股东佳都集团赠送广州高新供应链公司,第二大股东番禺通信管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赠送6000万元现金。2010年6月9日股改方案实施,公司以总股本2.08亿股为基础,用资本公积金向控股股东佳都集团、第二大股东番禺通信、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佳都信息每10股转增5.5股,向股改方案实施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转增9股。

  脱胎换骨再加轻装上阵,公司2010年末的净资产和各项财务指标均达到近七年来最高水平。

2010年,公司多年在ICT增值服务领域的技术、产品、市场投入与竞争优势开始释放并得到回报。同时,公司主营业务从单一的电信增值服务业跨越性扩展到通信增值领域、公共安全领域、ICT服务领域等现代信息服务业三大领域,使公司业绩和营业规模的可持续性大幅增长。

  电信增值服务领域方面,公司积极将新技术融入3G增值业务服务中。合作方包括电信业三大巨头,去年软件及服务合同额逾亿元,基于3G/NGN的新一代增值业务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公共安全领域方面,公司以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在视频安防系统等新产品领域加大拓展力度并有斩获。随着我国安防产业市场需求的爆发,公司在安防领域高速增长势头值得关注。

  ICT服务领域方面,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服务技术领域的软件外包服务、云计算产品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与运营服务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多家世界领先厂商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全资控股子公司广州新太技术有限公司和高新供应链公司在ICT高端增值产品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业务和一站式全球ICT产品、物流与金融供应链服务方面取得良好的业绩与发展。

  业务回归正轨,公司开始加快拓展业务的步伐。2011年1月份,ST新太公告,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逾4亿元,主要用于投资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的研发及行业应用推广项目、新一代融合智能安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云计算IT服务外包项目和智能交通系统及行业解决方案的项目。

怎样评价一节政治复习课

1、课堂满堂灌输,忽视学生。教师自己既要梳理知识,又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还要联系时政热点,整堂课信息量很大,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很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课堂上感到疲惫,课后苦不堪言,复习负担很重。

2、教学重点不突出、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对学生缺少关注;甚至有些课堂知识重点不突出,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缺乏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3、缺乏能力培养。在一轮复习中侧重于讲知识点,忽视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更没有注意规范学生答题,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悉、很理解,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的完成。

二、我校高三学生的学情

通过分析我校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表现:1、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基础不牢;2、名词术语使用不当,表述不准;3、材料题中信息获取能力差,信息获取不全,提炼不够;4、对题目设问用意解读不明,思路不清;5、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从而导致跑题、分数不高;等等。

三、提高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堂实效性的一些想法

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围绕高考考查的核心,我们的课堂应该要注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和推进:

(1)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六讲”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故而一定离不开教师的讲,但是讲什么,怎么讲,就是学问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做到用考纲引领高三教学,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纲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第一、要讲清目标。可在授课前,可先向学生印发复习提纲之类的复习资料(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等方面作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也是值得的!想办法用形象的比喻或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出知识规律。这里的“规律”,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二是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第六、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所以,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要渗透热点,联系实际。

高考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专题训练练习题,请认真复习!

实现人生的价值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

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奉献和索取可以由个人主观动机来决定

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

D.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解析:A、B、C表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D

2.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必将极大地推动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所以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因为()

A.价值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改变社会存在

D.人们的需要不同,价值选择也不一样

解析:A、D不是原因,C表述不对。

答案:B

3.要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关键要()

这也是乘法定律

A.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B.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汇报方法

C.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D.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

解析:A、D不符合题意。B说法不对,C符合题意。

答案:C

4.(2009•重庆文综)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借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 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 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科学家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得到社会尊重和满足,体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①符合题意;通过60年辛勤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③。②④表述错误,社会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和归属,而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贡献。

答案:A

5.“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上

解析:广告语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答案:C

6.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发达国家大规模地开发乃至掠夺自然资源,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观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②人类应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③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④片面的生态价值观使人类遭受到了惩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干揭示的是人们在一种错误价值观的指引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这告诫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答案为C。

答案:C

7.下面漫画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错误的价值观会误导人们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漫画讽刺的是某些政府领导的错误价值取向,漫画中的领导不是没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排除①;②与题意无关。

答案:B

8.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已成为近年人数增长最快的留学人群,而且低龄化趋向明显,高中以及高中以下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专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低龄留学”的弊却远大于利。十多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远离父母,在情感上难免会造成缺损,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不利。由此可见,盲目跟风的“低龄留学”()

A.是时代的潮流

B.属于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别人无关

C.是在违背客观规律的价值观指导下的错误行为

D.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解析:A项明显错误,B项观点不科学;C项正确反映了题干的内涵,指出了盲目跟风的“低龄留学”的危害;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右面的漫画说明()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不能一概而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漫画中两人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事物到底是黑的还是白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说法错误;③和题意不符。

答案:C

10.漫画《关注民生》的哲学寓意是()

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价值判断的依据

B.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C.人民群众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D.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正确反映了漫画的寓意。

答案:C

11.(2009•北京文综)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家为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创造条件体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①④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②③强调的是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改造主观世界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解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邓建军的做法和事迹说明()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③在材料中未体现。该题应选D。

答案:D

13.面对美洲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一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发出推迟回国的倡议。该倡议得到不少留学生的认同,但也有人质疑或反对。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作,有人说“应该趁早回来,不然如果以后大爆发,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留学生对推迟回国倡议作出不同反应,主要是由于他们的()

①价值观不同 ②利益立足点不同 ③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不同 ④对甲型H1N1流感的了解程度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留学生对推迟回国倡议作出不同反应, 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有的立足于个人利益,有的立足于祖国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不在于他们对H1N1的了解程度的差异,④不选,答案为C。

答案:C

14.“重城市,轻职业”的价值取向使得众多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大城市扎堆,而缺少人才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则少有人愿去、愿留,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他们懂得()

①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 ③物质条件与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关系

④只要努力奉献社会,在哪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重城市,轻职业”的择业观没有考虑社会需要,①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奋斗,④符合题意。②③观点错误。

答案:D

15.(2010•全国重点中学模拟)根据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程序,自2009年6月19日至7月19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将同步刊登317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并进行表彰()

①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 ③说明道德模范实现了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哲学中的价值判断与人生价值。②说法错误,答案为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2010•试题调研)2009年7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青海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GDP不再作为干部考核指标,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增雨、鼠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等项目,这几年,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增长”效果明显,长江、黄河、澜沧江在青海的出境水量逐年上升。该区域沼泽、湖泊面积也不同程度扩大,曾经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县又开始呈现出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据遥感监测,三江源区的鄂陵湖、扎陵湖、冬给措纳湖等大型湖泊面积均有所增大。

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上述做法进行分析。

解析:可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包括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分析。

答案: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青海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增雨、鼠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等项目,体现了正确价值的导向作用。

17.(2010•深圳模拟)下面是一位法律专业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逐渐成长历程。

2007年10月15日

我选择到最基层——农村去工作。这是一个别人没做过的“吃螃蟹”的决定。我想人是要有点理想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08年9月14日

在农村,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009年1月20日

为使更多人学法、用法,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2009年8月28日

3年过去了,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收入翻番,不少村民喜迁新居,村里时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解析:可结合日记的内容,运用价值观、群众观点、实践观以及价值的实现等哲学知识说明。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思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思考

导语: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015SJD785),主持人:李健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编号:1121714452),负责人:李健美。

学情分析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学生综合情况而进行的研判分析,既包括对学生整体多视角的全面分析,也包含对个体学生的差异逐一分析。它包含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双向过程,从外而内主要通过观察时代家庭环境、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透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了解其知识获得、情感价值、性格养成等内在的特质;从内而外则是根据学生已有特质对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方式方法,分析评估教育效果,即对学生习得内容和感受进行研判的过程。学情分析作为教育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其目的是“以学定教”,通过对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提供教学实践的基础和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关注课程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时,对思政课学习的实际评价遇到了一些困境,学生对于课程的信效度的困惑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思。究其原因,思政课教师在全面理解思政课重要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的特殊性和高职院校的特性有准确和深刻的把握,突出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尊重其独特性,将思政课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既要对高职的“学生”进行了解,又要加强对高职思政课程的把握,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可度和信效度。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特殊性

高职思政课程强调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高职思政课程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联系,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解决困惑的独特路径和不同视角,评价现实生活,解答人生意义,规划和选择未来生活,实现个人追求,在不断强化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中,提供一种唯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独有的经历和体验,最终形成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为学生融入社会、完成“社会人”的转化提供独特的课程价值。

高职思政课促进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因为正确解决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困惑和迷茫的方法和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无法立刻直接呈现,学生不能在短期内感同身受思政课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对其个人生活和成才的指导意义,容易忽视课程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内心感受上容易误认为思政课并没有实际用处,因而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漠视思政课重要性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比较普遍。

高职的思政课学习受到课程开设的限制和影响。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这使得高职思政课教学受到两个方面限制,一是课程覆盖学生的时间短,高职院校学生系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本科安排两年的学习时间;二是课程覆盖的内容少,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一般开设两门课程,另加学时极少的形势与政策课,而本科思政课程开设了四门课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教师不能有效的较长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价值观的分享。

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轻理论知识学习。许多人士认为高职生理论只需适度和够用就行,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由有限的知识需要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技能的培养即可,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甚至硬生生隔离理论和技能的观点,过去有段时间在高职院校得到一部分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同,高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功利”地区别对待各门课程,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由于受高职学生社科人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接受度就更低了。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学习为人和处事价值判断的迫切需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校学习。离开了主要依据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精心设置的校园生活,走进自然的、完全由自己设计、因利益分配复杂的职场和社会,能否顺利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否乐观而明智的对人和事进行选择,并在个体和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对于只有两年而非本科四年或更长时间校园学习生活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紧迫,拥有处理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和思考的策略是他们最真实最急需的发展需求,思政课则能促进他们心智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原则

为了正确进行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取得较为客观的学情分析效果,发挥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作用,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是为了切实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接受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思政教师通过学情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学情分析应根据现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学情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者作为素质整体缺一不可的作用。因此,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导向性原则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从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策略上把握,提高高职学生对思政教师所希望学生认同和吸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通过知识的同化和建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二是从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把握,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之根本;三是从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化发展方向上把握。学情分析要捕捉高职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点,了解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困惑,把准学生思维和心灵的触动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构建学情分析体系时尽可能关注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对象的关系,弄清“是谁学”和“为什么学”,在分析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需要上,全面准确地考察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多个维度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不能单一的从某个方面来论断,这就要求分析的视野要尽可能宽阔。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定论,而应该比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学生;“唯分论”不能客观反应高职学生状况,“唯技能”的弊端已经有了充分显现。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合理和科学,不希望高职学生成为社会职业的“机器人”,而是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质[1],这要求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在回答了“是谁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在视野宽阔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更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找到高职学生与思政课程培养目标的“距离”。

(三)个性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学一般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实行大班授课,学生认知结构、专业个性和风格差异很大,这对高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学情分析的本质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展个性化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育。人的个性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对生命个体的成人过程和成才过程的影响造就了每一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个性、脾气、禀性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学习倾向、思维反应、学习兴趣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这些个性差异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否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除了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外,个性化原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个性化差异中,应善于将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其中。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为了使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分别呈现。将学情分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层次之间有机结合,互有关联,形成一个层次鲜明、要素完整并各有侧重的学情分析体系,以达到科学的学情分析结果[2]。层次性原则主要有三个阶段层次:首先是“前在层次”,对学生“前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着重学生过去的背景分析,主要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总体看法如学习风格、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从而掌握学生以前对思政课程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其次为“现在层次”,对学生“现在”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观察思政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现实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认同、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高职思政课程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的触动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最后为“潜在层次”,评判学生状况,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估测学生可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学情分析的过程一定要切实可行,既能满足学情分析的需要,又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支持和理解,这是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动力,也是学情分析真实性的保证。

高职思政课由于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可衡量的特定标准,又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比较复杂。首先要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分解,思政教师可以从身心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养和通用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学生三种状态的综合情况,即“前在”状态、“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的发展情况;再次区分可测性显性内容与难测性隐性内容,如思政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较易实施,属于可测性显性内容,而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观分析就是实施难度大的隐性分析内容,较难了解真实情况,使隐性内容显性化、使学情分析具有“可测性”应是学情分析的难点。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要素

(一)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相配合

人的一生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有不同,家庭对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直接作用,家庭成员的经历、学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教育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其中的影响有的甚至终其一生。学校是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组织机构,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社会是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影响人的知、情、意、信、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多维性、多层次性、综合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通过学情分析,重视家庭、社会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思政教师应以可信度的事实有力回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信服。

(二)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要求相结合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他的知识储备,研究和了解与新知识学习相联系的知识储备的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有效的学习[3]。高职思政课的学习能促进人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高职学生的长远提升发展,同样需要知识的传授。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忽视对其知识储备状况的分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缺少了“知识”,“情感”和“思想”会因缺乏原料而无法活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知识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建构依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开“知识”价值观就成无本之末[4]。因此,学情分析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实践中发现,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与不同的学生相遇产生的效用各不相同,有了学生先备知识的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应是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结合。而高职思政课的情感和价值观分析应体现专业和职业的诉求,因为每一个高职学生,他在走进职场的同时,要做好融入职业的心理准备和价值观建构,后者才是制约或促进高职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共性分析和重视个性相统合

人始终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外界社会环境与这个整体发生交互作用。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找寻学生成长的规律,继而探索和研究当代高职学生教育的规律性,这是高职院校学情分析坚持共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坚持共性分析,不能忽略高职学生的个性分析,教育的规律性就源于个性的普遍性,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就高职思政教育而言,“存异”和“求同”两者比较,某种意义上“存异”教育更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更代表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存异”教育的依据则是掌握高职学生个别差异。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重视个性分析,在个性分析中尽可能的详细和具体是高职思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这对于课时要求多、授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高职思政教师是挑战,但这是高职思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个性分析,在找寻差异的时候,共性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个性中体现共性,共性中包容个性,所以共性分析,在对普遍性进行基本分析时,了解掌握了独特差异性,这些独特差异性的交汇点就是学情分析的共性所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路径

学情分析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一)学前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前,思政教师对高职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包括生活经验、认知成熟度、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机的主体,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他们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和学习风格,并用新滋生出的知识信息和认识体验进行推论和判断。教育的本质是生成性和发展性,而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5]。

学生的学前学情分析直接影响了高职思政教师对一次课、一门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依据,高职思政教师以高职学生现有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找出与新内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可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取舍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设计,并设计符合学生体验与接收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6]。

(二)学时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7]。相比于学前学情分析的静态特征,这个过程动态、即时变化而无规律,有时会让思政教师较难驾驭而无所适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情分析实施的难点,由于高职思政课堂的学生总体投入程度较低,高职思政课堂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要解决高职思政课“学时学情分析”这一难点,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如果课堂只是“教师教”,教教材或执行教案,没有“学生学”,有教无学就无法做到学时学情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学时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课堂应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知识与情感对话、思维与思想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依据学生适时状况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建构的互动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学时学情分析就迎刃而解,思政教师在每堂课上只要注意把控和掌握课堂的重要几个点,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交叉点、师生思维的交汇点,课堂讨论的切入点,这些点构成了每次课的学时学情分析关键要点,关键要点的掌握也就是思政教师分析研判每节课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类数据。关键要点包括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反应,主要有参与状态、情绪状态等,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表情和神态,学习达成的效果满意度,都是高职思政教师探寻学生课堂学情的线索和证据。

(三)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分析不同程度产生的的原因,发现不足以便改善,发现问题以便纠正,考察新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价值所在,总结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为后继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积累必要的学情资料。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的回顾、审视和分析以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活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也是学情分析的进一步深入。课后调查包括师生直接交流的直接调查和借助工具或由第三方开展的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如学生评教。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后调查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性差异的教学思想,根据思政课程以内化思想品质为课程价值的特殊性,设定一些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行为选择从而获得全面的学情信息。课外作业是学情反馈的重要途径,高职思政课程的课外作业应少而精,结合学科内容,合理科学设计、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的课外作业是真实反映学情的前提。

由于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分析所遵循的原则各有侧重,内容方法也因思政课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差异各有选择并各具特色。伴随着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情分析的意识增强、学情分析的能力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学情分析也将更具针对性更全面有效。就高职思政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出发点而言,是为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以学定教、据学施教”的精神,关注学生,把学生看成是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断调整教师给予与学生需求的关系,顺学而教,思政教学才有引的方向,导的重点,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

;

关于高三学情调研卷政治和高考调研政治必修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