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南通模拟调研卷,以及2021江苏南通高三零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江苏哪个学校高考数学模拟卷比较难
- 2、3.(江苏省2009年高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
- 3、南通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哪有?
- 4、2010南通市二模所有试卷及答案
- 5、2022南通高三模拟试卷难吗
江苏哪个学校高考数学模拟卷比较难
南通,盐城,徐州三市的模拟卷比较难,我是淮阴中学的,感觉淮中下学期的模拟卷也有难度,经常是整合各地的卷子的精华弄一份卷子。
我是09年才高考的考生,根据我的感觉,应该是上面三个地方比较难,南京的最简单,你可以去买《恩波高考 优化38套》,里面基本把去年江苏各地的调研卷、模拟卷都覆盖了,全是真题。看你的问题,我觉得你的数学基础应该不错,那金考卷模拟卷我建议你就不要买了,偏简单,做了收获不多,很多什么专家预测卷质量都不行,不要相信,还是高考卷和各地模拟卷质量最高,只要把各种真题研究透彻,理解思路,掌握方法,高考一定成功!预祝你成功!
3.(江苏省2009年高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
江苏省南通市2006年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整理]-人教版 2006-5-11 8:40:23免费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皖中地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5-10 16:16:49免费
皖中地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压题模拟试卷(江苏卷) 2006-5-9 17:00:16免费
这是一份压题模拟试卷
嘉兴二模(物理) 2006-5-9 15:09:16免费
嘉兴二模(物理)
南师附中2006年物理原创新情境题 2006-5-9 14:55:59免费
南师附中2006年物理原创新情境题(2006.5.4)-人教版[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深圳市平冈中学06高考物理考前 2006-5-9 14:50:42免费
本套试卷共分为6组训练题,为高考考前强化训练题。
2006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06-5-9 14:46:28免费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
a.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c.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通州中学物理三模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整理] 2006-5-9 11:56:02免费
1.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其原理是电子显微镜:( )
a.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物理课件:机械波-人教版[整理] 2006-5-9 9:46:53免费
1. 机械波的形成: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2. 机械波的特点:
a.受迫振动(f=f源),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时间延时,
b.振动形式的传播,能量的传播,信息的传播,波形的平移,介质没有定向迁移。
3.机械波形成条件:1、振源 2.弹
四川成都第三次诊断英语试题[整理] 2006-5-8 17:10:44免费
本资料是四川地区高考诊断性试题,试题内容有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英语,语文,数学以及物理.
2oo6年增城市高中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一)-新课标(人教版)[整理] 2006-5-8 11:49:33免费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代表该答案的序号涂黑.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用了多年后,其表面麿损了一些,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2.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产品中哪个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
a.二极管 b.滑动变阻器 c.电路开关 d.电容器
3 .我国加人“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 .扩大视野 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光学、原子物理-人教版[整理] 2006-5-8 10:28:21免费
一、知识结构
(一)光学
1.懂得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并能据此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的计算,理解棱镜的作用原理。
4.明确透镜的成像原理和成像规律,能熟练应用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和物像的对应关系作图,正确理解放大率的概念和光路可逆的问题。注意光斑和像的区别和联系。
仪征教师进修学校四月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4-30 11:24:14免费
仪征教师进修学校四月考物理模拟试卷
06年江都市一中高三物理第二次教学调研试卷 2006-4-30 11:22:10免费
06年江都市一中高三物理第二次教学调研试卷,高考模拟,欢迎下载!
试卷部分内容:1.人造卫星不但可以探索宇宙,把它和现代的遥感设备相结合,还可快速实现地球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监测。下列不同轨道的卫星,适宜担当此任务的是 ( )
a.同步定点卫星 b.赤道轨道卫星
c.极地轨道卫星 d.太阳同步卫星
物理奥赛几何光学训练题 2006-4-30 8:28:14免费
1. 两个焦距分别是 和 的薄透镜 和 ,相距为 ,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 2. 根据所得结果,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06年江都市一中高三物理第二次教学调研试卷 2006-4-29 15:46:28免费
06年江都市一中高三物理第二次教学调研试卷,高考模拟,欢迎下载!
试卷部分内容:1.人造卫星不但可以探索宇宙,把它和现代的遥感设备相结合,还可快速实现地球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监测。下列不同轨道的卫星,适宜担当此任务的是 ( )
a.同步定点卫星 b.赤道轨道卫星
c.极地轨道卫星 d.太阳同步卫星
上海市徐汇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4-29 15:44:28免费
上海市徐汇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上海市青浦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4-29 15:43:46免费
上海市青浦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上海市卢湾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4-29 15:42:49免费
上海市卢湾区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绵阳市高中200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2006-4-27 9:27:39免费
14、一个带有可自由移动的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b.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c.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
d.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
高三物理 光的色散新课课件-人教版 2006-4-26 9:29:43免费
高三物理 光的色散新课课件-人教版
[全套]-人教版北京各区理综一模物理试题试题 2006-4-26 9:27:38免费
[全套]-人教版北京各区理综一模物理试题试题
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006-4-25 10:27:10免费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物理实验提出假设,并用假设解释一些客观现象,进而建立新理论。玻尔关于氢原子结构的理论便是这种研究方法的成功典范,请问玻尔理论是从下列哪些现象推出的( )
a.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b.慢中子轰击铀核产生的裂变现象
c.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衰变现象
d.氢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现象
2.货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的振动为简谐振动,以向上的位移为正,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取a、b、c、d四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006年广东梅州兴宁罗岗中学物理科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006-4-24 15:35:08免费
2006年广东梅州兴宁罗岗中学物理科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黄中分校高三物理周周练(11) 2006-4-24 15:34:18免费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对外做功,温度一定降低
b.气体吸热,温度也可能降低
c.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增大
d.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
2006年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物理高考模拟试题一 2006-4-24 15:32:38免费
2006年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物理高考模拟试题一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物理高考模拟试题 2006-4-24 15:31:48免费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物理高考模拟试题
南京市鼓楼区(四星联合体)2006高考模拟试卷物理 2006-4-24 15:31:11免费
南京市鼓楼区(四星联合体)2006高考模拟试卷物理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06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2006-4-24 11:03:08免费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06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请斑竹向各位高三一线教师传递此信息!
南通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哪有?
我知道上学吧在线考试中心有,那里有各科考试模拟题、调研测试试卷,可以下载,还可以在线做题,都有参考答案,做题思路分析
2010南通市二模所有试卷及答案
语文: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咯血/恪尽职守 粘贴/沾沾自喜 亟待/亟来问讯
B.模样/模棱两可 橘子/云波诡谲 削皮/削足适履
C.枫叶/岚烟缥缈 伛偻/衣衫褴褛 将校/校准仪表
D.泄露/公开露面 豇豆/力能扛鼎 坍圮/杞人忧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B.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
C.最近,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D.近日,古城苏州气温渐暖,街道两侧玉兰树上的花蕾竞相绽放,成为姑苏城里一道春意阑珊的美景,行人纷纷驻足观赏。
3.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背逆性思维”。(不超过30个字)(4分)
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言必称三王,行必提尧舜,即使欲对传统有所突破,也要“托古改制”。在全球化时代,过去的和现存的每一种社会生活模式都暴露出其固有的缺点。它迫使人进行“前瞻性思维”,把理想模式建立在未来。
“背逆性思维”指: ▲
4.2010年2月10日,在温哥华举行的第122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选举中,南京市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消息传来,南京各界为之欢呼沸腾,举行申奥成功庆典。请你拟写一条庆典标语,要求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 8题。
亭林先生神道表
[清]全祖望
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①,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晚益笃志《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先生终身精诣之书,凡经史之粹言具在焉。
乙酉之夏,太安人②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事既不克,先生与庄幸得脱。次年,几豫吴胜兆之事,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流③,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阴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行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谓钓名者也,其心岂欲见知于人?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华阴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即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
辛酉,卒于华阴,无子,年六十九。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王不庵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安得掉首故乡,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节选自《鲒崎亭集》,有删改)
【注】①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②太安人:是明清时代给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流:比喻遭蹂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时四国多虞 虞:忧患 B.几豫吴胜兆之事 豫:参与
C.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振:救济 D.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 见:表被动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顾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组是(3分)
①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 ②焦原毒流,日无宁晷
③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 ④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⑤力拒之以明节 ⑥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的一生是为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而劳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赍志以殁的悲剧的一生。
B.文章第二段从太安人着笔,通过对太安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记述,含蓄而有力地衬托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与抗清意识。
C.明亡之后,顾炎武遍游大江南北、关河内外,六谒思陵,最后定居华阴,垦田经营,表明了他耿耿复明之志已渐渐消退。
D.顾炎武三次放弃举荐为官的机会,他以死相拒的行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决心。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4分)
(2)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3分)
(3)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ƒ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ƒ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
(2)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3)不宜 ▲ , ▲ ,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朝搴阰之木兰兮, ▲ 。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 。(刘向《说苑》)
(6)仰不愧于天, ▲ 。(《孟子·尽心上》)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黄河入海流
李康美
冰雪融化成水滴,水滴聚成了河流,一滴一滴的水珠,竟然汇成了滔滔流淌的大河,在人类生活的舞台上,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导演。
我曾经去过青海高原,虽然未到黄河真正的发源地,但流经的河水也是幼年的黄河。那里的黄河清澈见底,甚至一直到兰州,都还算不上波澜壮阔。在宁夏虽有了波澜壮阔的味道,但是同样算不得汹涌澎湃。
实际上,黄河也有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说它是一条主动脉,那么,依附着它壮大着它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支动脉或者叫做毛血管。在我们渭南的土地上,黄河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奇特景观:在那个人称“三河口”的地方,渭河和洛河几乎同时注入了黄河,从而使黄河一下子变得那么地浩淼。
很早以前,我总以为渭河和洛河在临汇入黄河时,都会因为落差,而腾起冲天的水雾,并且是波浪翻卷,发出日夜不息的水与水的冲击声。后来,我多次去过“三河口”,遗憾的是,它们似乎永远保持着一种十分友好的姿态,从未听见过哗哗的冲击声,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进行了短暂的倾诉后,又一同相依相偎向东而去。
前年去山东,驱车看遍了胶东旁边的大海,我突然想到,任何东西都可能有着生命的尽头,世界上的每一条大河都会注入大海,最终也就在大海中消亡了。河流和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
回程经过山东东营市,我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要去看看黄河的入海口。真该看一看,终年冰雪的喜玛拉雅,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那里冰雪融化成的一滴一滴水珠,到头来却仍然在这里融入了海洋,巍然屹立的世界屋脊,竟然以水为使者,贯穿了中国的土地,再通过海洋,和世界连为一体,飞溅起自己的声音。还应该包括我们的渭河、洛河,尽管它们在“三河口”之后就已经隐名埋姓,默默无闻地随着黄河的水流涌动,但是黄河能注入大海,它们的动力功不可没。
未到目的地之前,我又做了一次错误的判断,仍然以为黄河和渤海有着一定的落差,说不定还形成了一面宽大的瀑布,很远就可以听见惊涛拍浪般的响声。从东营市始发的路程上,我总是侧耳倾听,心里还是继续着想象,只要听见那种万马奔腾的水击声,那里就一定是黄河的入海口。
可是那样的咆哮声一直没有出现。也许是年深历久的冲刷,也许是流经万里的黄河太疲惫了,在这里,别说听见什么声音,就是黄河的流速也变得非常迟缓了。乘游艇而下,我一直企盼的声音也始终没有到来。只是水面越来越宽,两岸的芦苇荡遥远得只能望见一缕绿色。黄河入海口原来也和我们的“三河口”一样,只是像扇面儿似的铺展开来,慢慢地,慢慢地和前边的渤海衔接,走向了无边无际的浩瀚,最终也就消亡了自己。
当然,黄河入海的景观绝非我们的“三河口”可比,那样的博大更是无法想象的。当游艇的主人告诉我们,真正的黄河入海口就在那一片水域时,我们早就看不见两岸的边际,可以想见,黄河临入海时的河面有多么宽广!何以见得这片水域才是黄河和渤海的衔接处?其实,我们已经从异样的空气中得到了鉴别,一边是黄河还未经过大海洗礼的泥土气息,扭过头去,那边却是略带咸味的海风拂面了。
游艇继续驶入了大海,为了黄河的消亡,或者说为了黄河和世界的衔接,我们也该送她一程。 (选自《散文》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1. 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12. 文中说“河流和大海的交汇,也是河流的荣耀”,作者这样表述的理由是什么?(6分)
13. 联系上下文,请分析画线文段的表达特色。(6分)
14. 请探究“黄河入海流”的生命轨迹蕴含了哪些人生启示。(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 17题。
顾城①:孤城,一顾倾城
王 莹
如果真有一个男人让我悲伤的话,那么他一定是顾城。
顾城是孤独的。顾城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他不想长大。他执意“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他不会像他人一样去探索、去开创外面的未来世界,他只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开掘出一个奇异、幻梦的童话王国,这世界远离世俗,而他自己就是童话王国里的国王。他用纯真无暇、自然纯净的诗咏唱童话般的生活,统治着童话王国,做他的“童话诗人”。
顾城经历了文革,看到了太多的残忍与伤害。从那时候起,他对外界就是躲藏的、回避的态度,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渴望没有人只有天籁的纯净世界。
顾城太过偏执,这是束缚他走出幻想世界的内在因素。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在幻灭的痛苦之后不是清醒,调整自身,而是更固执地退回内心,去做白日梦。顾城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梦是顾城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欲望呈现,只有在梦中,顾城被现实人生扭曲压抑的本性才得以自由的舒展。
顾城之城是一座真正的围城,他无法跳出去,别人也无法真实地介入,因为城中只有希望、失望、绝望。不断轮回,不断交替,仿佛宿命是没有痕迹的暗伤。
我从顾城之城中飘荡过,从孤单的过往与无助的叹息间穿越过,从蓝色的希望和血色的绝望里张望过,在无边的孤寂伴随的凄凉城墙边缘无言地叹息过,最后转身,孤独地路过。
城中永远没有黄昏时刻,因为城本身就是落寞的黄昏,有倦鸟,有霞光,有东方黎明玫瑰色的遐想。轻远的歌在城的上空回荡、飘扬,若离若即,迷茫之时已然断肠。
于是,我终于明白,顾城,竟是石楠那样哀伤孤独的花朵,寂寞地生长在荒原与沼泽。顽强着,希望着,珍视着世间最后一丝暖色,只是,最终花期将尽的悲凉,躲不过。哀婉的夜曲、哀艳的伤感、空旷的舞台无人喝彩,只因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
再无话可说,再无句可写,城池的边缘铭刻着一道伤感。只有黄昏渲染过的夜,在月华星链的注目下回顾顾城遗留的孤城。
于是,一顾倾城……
(节选自《语文报(大学人文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注】①顾城:1956年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自杀离世。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幻想创造一个童话王国,咏唱童话般的生活,而他自己就是这个童话王国里的国王。
B.顾城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然而,太过偏执的个性让他始终无法找到并实现自己的梦。
C.作者神游顾城之城,发现那里充满了孤单与叹息,希望、失望与绝望,以及不断轮回、不断交替的宿命的暗伤。
D.文章以石楠喻顾城,“只是,最终花期将尽的悲凉,躲不过”一句预示了顾城命运无法规避的悲剧性结局。
16.根据文意,如何理解“一顾倾城”的含义?(6分)
17.从文章看,顾城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七、作文(70分)
18.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 ~ 21题。(10分)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商鞅、吴起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节选自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19.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分)
战 国 之 游 士 则 不 然 不 知 道 之 可 信 而 乐 于 说 之 易 合其 设 心注意 偷 为 一 切 之 计 而已 故 论 诈 之 便 而 讳 其 败 言 战 之 善 而 蔽 其 患。
20.写出战国时期主张“合纵”“连横”的两位游士的名字。(2分)
21.曾巩认为战国游士“诈”的言行有怎样的后果?请概括表述。(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小说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体现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B.《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大海上孤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歌颂了桑提亚哥富于冒险的精神。
C.《女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了对陈腐传统、黑暗现实的反抗与破坏,对自由、光明的热切追求。著名诗作有《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等。
D.《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巴金以描写封建家庭腐败与衰落为题材的家族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E.《欧也妮·葛朗台》除了写老葛朗台的发家史,还直接具体地描述了欧也妮的堂弟查理的海外发家史,揭露了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掠夺的罪恶本质。
23.根据小说情节,依次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5分)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 ① ,“董太师”指 ②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③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④ 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
24.《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柳湘莲说贾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请以王熙凤为例简述一个故事情节阐明贾府肮脏的罪恶。(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互联网二十年:从神秘到平常
二十年前,英国人伯纳斯·李研发了互联网。二十年来,全球网络体系飞速发展,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以至于许多人都将其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约17亿人是网络用户,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5%。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受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网络的传奇故事与二十世纪初的汽车工业有相似之处。亨利·福特利用生产线大批量制造大众化的福特T型车,从而让富翁们的机械玩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以同样的方式,伯纳斯·李研发的互联网让美国国防部开发的神秘技术变成了大众都能掌握和使用的日常工具,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工业革命造就了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等企业界巨人,而网络产业也拥有像谷歌这样的“超级航母”。从1996年开始创立谷歌,谷歌公司发展到今日,市值已达300亿美元,而且仍然在继续扩张。
然而和工业革命一样,网络革命也遭到了不少批评。虚拟世界的经济发展给真实世界造成一定的冲击,网上购买机票系统抢占了旅行社的生意,亚马逊公司的崛起迫使大批书店关门。社交网站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新颖的交流平台,可以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但也因对隐私保护不力而受到指责。网络能使大众及时掌握各种真实的信息,但一些涉及色情、暴力、歧视和虚假的内容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成为恐怖主义利用的工具。一些专家指出,网络其实就像现实中的城市一样,总有某些危险的角落存在。
(选自《参考消息》,2010年3月10日)
25.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简要概括“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变革。(6分)
26.请说说网络革命为什么会遭到不少批评。(4分)
27.如何理解“网络其实就像现实中的城市一样,总有某些危险的角落存在”这句话的含义?(5分
[img]2022南通高三模拟试卷难吗
难。
2022南通高三模拟试卷要比平时的试卷难,为了测试出考生的最高水平。
高三为普通高级中学三年级的简称,高三结束意味着高中毕业,结束,毕业参加高考,因此,“高三”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他们求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关于南通模拟调研卷和2021江苏南通高三零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