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卷临天下语文周测卷十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卷临天下语文周测卷十一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素质测试卷第十一道咋写? 还有这道:以太阳为中心,自近至远,地球在第几位?
- 2、初三语文11月份月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 3、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测试卷(2008.1)
- 4、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单元测试卷
- 5、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素质测试卷第十一道咋写? 还有这道:以太阳为中心,自近至远,地球在第几位?
地球排在第三位
储存器
黄色
长江三峡有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湖北西陵峡
不是英语。是汉语
咏絮才”是称赞晋代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的
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
初三语文11月份月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执著(zhù) 寥阔 荣膺(yīng) 忧心冲冲
B、沉湎(miǎn) 狼藉 相形见绌(chù) 佝偻
C、面面相觑(qù) 好高骛远 瞥见(piě) 根深蒂固
D、拮据(jù) 沧海桑田 蓦然(mò) 羸弱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做出了主要贡献。
B、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C、“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至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5、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天)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 (2分)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今后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但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时候却是非常贫穷。”
材料二: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出身寒门;明代大学士宋镜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运用(共4分)
2015年,暮春,子夜,北京。毗邻王府井大街,首家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嘀嗒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读照书窗”的意境。
(1)书店请读者为书店题写对联,一位读者写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为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书破万卷才知学浅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2)书店要成立一个读书会,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请你为这个读书会拟写两个有创意、有意境的名字。(2分)
名字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字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7分,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表现诸葛亮淡薄功名,品格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共5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表现出来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列举与林冲有关的故事。(不少于两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鉴赏(共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上阕写实,词人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她的愁苦。(2分)
1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4分)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一见辄能诵/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B、把卷无几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C、比读《齐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D、心善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1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故虽有强记之力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二物”指什么?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秦王怫然怒 ( ) 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③秦王色挠( ) ④长跪而谢之(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说明文阅读(共8分)
“法国悖论”的成因
“法国悖论”一直是营养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一般意义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法国人不占什么优势,但他们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却相对较低。一些人认为这与法国人嗜好葡萄酒的生活习惯有关。不过,前段时间云无心在《新知周刊》上撰文,解释了葡萄酒为什么不可能是造成“法国悖论”的原因。
那么,“法国悖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近,美国的凯斯勒博士在他的著作《饕餮的终结》一书中指出,法国人用餐时间更长、点餐分量更小或许是造成他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心脏疾病病死率较低的关键。
首先,食物的分量大小与条件性过食有关。简言之,大份的食物,常让人不自觉地多吃。美国人特别爱好大份的食物。2003年,美国费城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发现,美国的食物分量比法国多25%。这一情形几乎遍及所有餐馆。
研究者还对两地餐饮指南和烹饪书分析了一通。知名餐饮指南《Zagat》的费城版和巴黎版,显示了两地饮食风格的差异。费城食评家更喜欢评点大份的食物,设有自助餐的餐厅更受推崇;巴黎的食评家则压根不提这些。在美国的“煮妇”烹饪书里,重点通常是如何做出一桌肉类丰盛、蔬菜寡淡的菜肴来。
法国神经科学家克洛尔,在《关于脂肪的谬误》里则将“法国悖论”细化为几个关键词,除慢进食、小分量外,还包括更喜鱼肉、进食好脂肪、低糖、少零食、拒绝美式食品。
法国文化和传统习俗,也与这一悖论有关。在过去,法国人每天固定进食2~3次,两餐间不吃点心零嘴。巴黎迪尤医院的肥胖研究者贝利叶说,法国人打小就知道这一条。当然,法国悖论并非不可打破。贝利叶指出,小吃、快餐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巴黎街头出现,良好的膳食结构和习惯正受到冲击。原本的膳食习惯被打破后,“因饥饿而吃”终将被“为了吃而吃”所替代。
凯斯勒是克林顿当政时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面对越来越肥的周围人群,他痛定思痛,开始探究人何以爱享食物,哪怕导致身体发福。
他指出,现代人的肥胖,多归因于食物太好吃了。好吃的关键要素是糖、脂肪和盐的合理搭配。现代食品工业的阳谋,也正是将三者的搭配推向极致。人类天性脆弱,美食,是大脑难以抵御的天然诱惑。减低大脑对食物的欲望,或许是未来保持膳食平衡、合理减肥的好策略。
19、简要概括“法国悖论”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因为贪吃,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胖子,不仅行动不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等疾病频频发生。为了他们的健康,请你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让他们获得健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向日葵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寒风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我被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 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在这一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围绕“向日葵”,补全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情节。(4分)
那天下班后,(1)→赶回家去,(2) → (3),浇向日葵 →第二天上午,(4)
22、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共8分)
(1)“我被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作者为什么会不说话,只“闷闷地吃”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着过生日买花事件的发生,请你找出两处。文中的女儿值得称道,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自身经验谈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60分)
24、请在《向日葵》一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作一个关于“女儿”的神态和“我”的心理活动的片段描写。(10分)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大作文(50分)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祝贺你顺利完成了本次测试,请细心再检查一遍!
参考答案
[img]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测试卷(2008.1)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à shà tuǒ tiē yuán liàng ruì xuě dàn shēng
( )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上“——”(3分)
画卷(juàn juǎn) 一场雪 (cháng chǎng) 扁舟 (piān biǎn)
邮差 (chāi chà) 一水间 (jiàn jiān) 剥皮(bāo bō)
三、在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的括号里划“√”再找出错别字依次改正在括号中。(6分)
1、电钮 咨询 媒体 馒头( )
2、俗话 春辉 胁商 慷慨( )
3、树稍 誉写 谨慎 生锈(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应接不( ) ( )山倒海 粉妆玉( ) 随心所( )
( )地而起 居高( )下 前( )后( )优胜( )汰
五、填空。(9分)
1、“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 ②强烈 ③浓厚 ④热烈的大规模的。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 )种意思。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 )个意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3、《游子吟》的后两句是 , 。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想 。
5、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六、选词填空。(6分,每小题2分)
不但……还……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如果……就……
1、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 继续 持续 延续
2、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3、这节课,我们( )学习《鸟的天堂》。
七、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4分)
1、《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
2、“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
3、“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意思相同。( )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正确的。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缩句)
2、凡卡写信。(扩句,至少两处。)
3、枯黄的树叶飘落下来。(比喻句)
九、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
1、他仔细地浏览了今天的报纸。
2、我们要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经过列提纲、构思、打草稿、修改的过程。
十、按顺序排列句子,在( )里写上序号。
(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有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十一、阅读题。(15分)
我是中国人
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日本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我就是一个典型。我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上海。
②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的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
③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 几个大字——中国□ 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写的是什么□“I love you(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
老师恍然大悟,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我们把一张选择题的纸交来。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所以我交上了地图。
⑥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也是徒然。他总是摇头,不理不睬,但在测试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解释?我很气愤,但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试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我为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1、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解释词语。2分
徒劳:
恍然大悟:
3、打波浪线的话有 的意思。3分
4、如果把④ --- ⑥自然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
来叙述的。3分
5、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全文充满了情感。请仔细阅读文章,写出作者的两种情感。4分
① ②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二十年后的
提示及要求:请你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350字以上的文章。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这是语文。
、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ái huái jùn gōng dàn shēng zī xún bào yuàn
二、给加横线的字宣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字组词(4分)
喷香(pèn pēn) 相识(xiàng xiāng)
停泊(bó pō) 挨饿(ái āi)
三、填空(8分)
1、查字典
2、“死去元知万事空 ”作者是 ,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课文积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
是 写的,我们还读过作者的哪些诗文
四、写词语(6分)
1、仿例写词
文质彬彬: , 。朝思暮想: , 。
2、写出四个有关“笑”的词语
, , , 。
3、写出四个表示优秀品质的成语。
, , , 。
五、填写关联词语(4分)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9分)
1、晚上,和风伴着细雨俏然而至,你会想到诗句: , 。看到妈妈为了照顾你的生活和学习,日夜操劳,你会想到诗句: , 。
2、“ 三秋树, 三月花。”请你在写一幅对联
, 。
3、校园处处是文化,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在下列场所写哪些名人名言或千古佳句?请分别写一句。
①食堂: , 。
②教室: , 。
③图书馆: , 。
七、修改病句(4分)4个(略)
八、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6分)
1、“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句中两处鸟的天堂分别怎样理解? , 。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共3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人物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结尾的好处)
十、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第一个女学生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从小就树立了革命救国的思想……(5个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加标点、概括内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缩写。)
十一、作文(30分)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展开大胆的想象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地球 外星人 老鼠 大海 猫 学校 电脑 足球 动物园 老虎 小鸟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⑼、“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阅 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拾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拾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
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①
②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⑴弟弟碰见爸爸时:
⑵爸爸自己走了后:
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⑴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⑵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⑶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⑷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⑸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⑹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答: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终测试卷 (10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zi xun que fa fan tian fu di sheng dan jie
( )( ) ( ) ( )
meng long sa tuo jie jin quan li bo lan zhuang kuo
( ) ( ) ( ) ( )
二、 按要求填表。8分
汉字 音序 部首 笔画名称 组成词语
秦 第五画:
嘉 第十画:
翁 第三画:
隶 第四画:
三、 换个部分组成词,再组成词语。3分
__( ) ___( ) __( )
骏 __( ) 瑕___( ) 梢__( )
四、注音、字形、带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词语序号是:( )4分
A. 动弹(dong tan) 撇嘴 腊烛 兴国安邦(国家)
B. 邮差(you chai ) 圆圈 奠基 各抒(表达)己见
C. 困窘(kun jiong) 面庞 岗位 瞻前顾(照顾)后
D. 密诀(mi jue ) 勾勒 通讯 翠色欲(将要)流
四、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2分)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2分)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下吧!”(2分)
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7分)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都不误点。
(3)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3分)
造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原文内容填空并答题。(10分)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句子中,作者把兴安岭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
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2)羊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______白色的大花。这句话中“无边的绿毯”是指________。“白
色的大花”是指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 真是一株大树,_______________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句子出自巴金的文章,题目是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4分
(1)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地洞似的。(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3)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4)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答题。20分
花瓣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 给4、5、6、7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2) 按“摘花瓣”、“对话”、“送花”三个意思分段,用“||”标明。(6分)
(3) 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6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分)
《花瓣飘乡》的作者通过一件事刻画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形象。请你也通过一件事来写一个人,注意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定(诗情画意些)。
————————————————————————————————————————————————————————————————————————————————————————————————————————————————————————————————————————————————————————————————————————————————————————————————————————————————————————————————————————————————————————————————————————————————————————————————————————————————————————————————————————————————————————————————————————————————————————————————————————————————————————————————————————————————————————————————————————————————————————————————————————————————————————————————————————————————————————————————————————————————————————————————————————————————————————————————————————————————————————————————————————————————————————————————————————————————————————————————————————————————————————————————————————————————————————————————————————————————————————————————————————————————————————————————————————————————————————————————————————————————————————————————
你自己选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单元测试卷
一、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四单元B卷
作者:
人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mín shān gōng jìng xǔxǔ rú shēng zī xún
( ) ( ) ( ) ( )
liú lǎn shěn yuè dú yá jiān miè
( ) ( ) ( ) ( )
二、给多音字组词。(4分)
héng( ) jìn( ) quān( )
横 尽 圈
hèng( ) jǐn( ) juàn( )
màn( )
蔓
wàn(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 )态各( ) ( )心独( ) 手( )足( )
才思( )( ) 天( )无( ) ( )头( )尾
一( )不( ) 九( )( )外 心( )( )会
四、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 ) ( )
1、热腾腾的 2、 的贝壳
( ) ( )
( ) ( )
3、改善 4、 地工作
( ) ( )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不是……而是…… 宁可……也不…… 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既……又……
1、( )坚持改革开放,国家( )会富强。
2、我们少先队员( )要努力学习,(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 )绕道走,( )踩坏花坛里的小草。
4、长跑( )要有一定力的耐力,( )要有一定的择巧。
六、选词填空。(3分)
刚强 坚强 顽强 勉强
1、经过( )的努儿,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2、他是个性格( )的好孩子。
3、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 )。
4、他( )地答应了我原要求。
竟然 突然 显然
5、敌人一在一阵排炮过后,( )发起了进攻。
6、更让白石老人不安的是,毛主席( )把要下雨了。
七、请在括号里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
2、那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能说是你的呢?( )
3、敌人控制的“319”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
4、为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一动也没动。
八、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3分)
1、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
2、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
3、“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样举行了文艺汇演。( )
九、用线把左右两边连成六个比喻句。(6分)
荷叶上的露珠 似松软的地毯一般。
工地上的灯火 堆得像小山似的。
茂密的草地 好似满天繁星。
打谷场上的粮食 像颗颗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他的声音 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
同学们 响得像洪钟一样。
十、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小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师把考方试卷发到同学手中。
2、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3、缩句。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潜伏的战士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
4、苍蝇是四害,我们应该消灭它。
5、小刚正做完了功课,小军就来找他玩。
6、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海龟爬到沙滩上。
战士们冲上高地。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长征》的作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对举世闻名的 作了 和 。
2、我想高声 ,好像 都能听见 :“看啊,就就是 。我看见了 。他每个夜晚 。你们看见过 ?”
十二、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6分)
( )如果书是借来的,他就摘记重点的内容。
( )达尔文曾风趣地说:“这里面的知识,足够我一生使用了。”
( )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
( )这样的笔记保存了一大柜子。
( )达尔文读书非常认真,对不理解的内容,绝对不放过一点。
( )达尔文到了晚年,身体很不好。
第二部分 阅读(18分)
阅读一(8分)
等 车
清晨,雨不停地下着,公共汽车站上等车的人排着队。最前面站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她手里撑着伞,焦急地望着汽车开来的方向。
(突然 虽然 忽然),有人大声叫道:“王红,你来得真早啊呀!”她寻声望去,从马路对面跑来的是同学林燕。林燕没打伞,身上淋湿了。
王红赶忙用自己的伞遮住刚跑拢的林燕,关心地问:“下雨天,你怎么不带伞来?”
“伞坏了,还没来得及修理。”
两个正(热烈 亲热 亲切)地说着话,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林燕说:“我刚来,应该站到后面去。”王红一把拉住她:“你没打伞,就先上去吧!”说着,就把林燕推上了车。
排在每二位的叔叔等着王红上车,她却(闪 躲 藏)到一边。当那位叔叔收伞上车的(时间 时刻 时候),王红已经站到队伍的后面去了。
汽车快要开动了,王红才最后一个上车。她那红润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保留一个恰当的。(2分)
2、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跑拢( ) (1)合上 (2)靠近 (3)总共 (4)使不松散,不离开
打伞( ) (1)建造 (2)制造 (3)除去 (4)举,提 (5)买 (6)从事
3、这篇短文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讲王红让后来淋湿的林燕 ,自己站在 排队上车的事。(2分)
4、小强和小芳读短文后,谈了一些看法。在你认为对的意思的括号里面“√”。(2分)
①林燕没打伞,王红又站在最前面,可以一同上车,王红却排在后面,真有点“傻”。 ( )
②王红站在最前面的位置已让给林燕,她站回林燕原来的位置,这样做是应该的。( )
③现在很多人上车不自觉,不必那么老实,能先挤上车就先挤上去。( )
④王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是很好的品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
阅读(二) (10分)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的线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uì)。△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你进京不送礼 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傣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带些地方特产嘛!”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懈地问:“你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 ,“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
。(2分)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2分)
3、给第三自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读画“ ”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2分)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2分)
第三部分 作文(25分)
题目:20年后的
要求:1、补充题目。
2、可写20年以后自己是什么样子,20年后学校,家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0年后中国又得怎样,充分地展示想象,写一篇文章。
3、语句要通顺,连贯,叙述要有一定的条理。
第四部分 思维发散(10分)
你能写出五个成语而且不重复地用上一至十的数字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岷山 恭敬 栩栩如生 咨询 济览 审阅 毒牙 歼灭
二、横木 蛮横 尽快 尽量 圆圈 养圈
三、形异 匠运 舞蹈 敏捷 衣缝 虎 蛇 尘 染 霄云 领神 勃勃
四、饭菜 茶美丽 奇形怪状 条件 生活 辛勤 快乐
五、1、只有……才…… 2、不但……而且…… 3、宁可……也不…… 4、既……又……
六、1、顽强 2、刚强 3、坚刚 4、勉强 5、突然 6、竟然
七、1、比喻 夸张 2、反问 3、比喻 4、排比
八、1、× 在小组讨论会上,他第一个发言。2、× 这篇作文的层次清楚,语句通顺。3、√
九、略。
十、1、教室被小明扫得干干净净。
考试卷被老师发到同学们手中。
2、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明天我们要进行体操比赛。
3、苍蝇是四害之一,我们应该消灭它。
小刚才做完功课,小军就来找他玩。
4、同志们送来绿茶。
战士身上披着茅草。
十一、略。
十二、4 6 3 5 1 2
第二部分
一、1、找去 突然 虽然 热烈 亲切 躲藏 时间 时刻
2、拢(2 )打(4)
3、清晨 公共汽车站 站在自己的位置 队尾
4、4(√)
二、1、官位 形容为官廉洁 2、于谦到京城不带金银去巴结上司,只要两神清风。 3、: “ , ? ” : “ , ! ”
4、说明于谦具有百姓着想,为百姓造福的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 5、做官为百姓谋福利,不图私利,清正廉洁的口质。
二、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A卷
作者:
小学语文 第十一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8分)
xiá fá zhàng zōng shà fén yàn chuí
无( ) 竹( ) 屏( ) ( )合 广( ) ( )烧 ( )池 铁( )
二、多音字组词。(3分)
è ( ) jiāo ( ) píng ( )
恶 教 屏
wù ( ) jiào ( ) bǐng ( )
三、比一比,组词。(4分)
坤( ) 潮( ) 瑕( ) 浆( )
绅( ) 嘲( ) 暇( ) 桨( )
四、填入适当的词语。(5分)
增长( ) 晴朗的( )
增进( ) 晶莹的( )
增添( ) 柔和的( )
改善( ) 慈祥的( )
改变( ) 清脆的( )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云雾( ) ( ) 身临其( ) 盛气( )人
孤峰( )( ) 兴国安( ) 峰( )雄伟
六、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2分)
(1)利润
① 修饰 ②利益 ③不干枯
(2)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七、选词填空。(6分)
夸奖 夸耀
(1)吕明课余时间给我补课,老师在班上( )了他。
(2)他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 )自己,这样做不好。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在……才 宁可……也
(3)( )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伟大成就。
(4)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向敌人屈服。
(5)(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劳动人民( )能当家做主。
(6)周老师( )关心我们,( )关心我们的生活。
八、 判断题。下面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意思是说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 )
(2)《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述小兴安岭的文章。( )
(3)《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 )
(4)"我们游览漓江,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一个比喻句。( )
九、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2)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3)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十、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成反问句 )
(2)广场上的人非常多。(改成比喻句 )
十一、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十二、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 )里填上序号。(5分)
( )郭萍为了澄清自己,把藏的票拿了出来,是张最差的票。
( )郭萍拿了电影票从办公室走出来,走到门口,先挑一张票,被张红看见。
( )郭萍开始发票,张红对位置不满意,说郭萍藏好票。
( )张红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学们,开始和同学议论。
( )同学们愕然,张红也愧悔交加、无地自容。
十三、阅 读(20分)
泥 土
你曾注意过那咖咖色或黑色的泥土吗?
每天,您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虽然被无数人踩着,但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就说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养着这朵朵鲜花……
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称赞吗?
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2分)
(1)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
(2)家家户户都知道。( )
2、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2分)
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子。(2分)
例:没有泥土,怎么会有人类生物呢?
没有泥土,就不会有人类生物。
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的“朵朵鲜花”是指( ),“泥土”是指( )。(4分)
5、写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段意。(6分)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通过写泥土,赞美了( )的精神。(2分)
7、用一两句话写一写除了文中提到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以外,还有哪些人也具有这种精神(至少举出两种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作文:(30分)
要求:1、写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还可以是其它人。
2、一两件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他的优秀品质,个性特点或兴趣爱好,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瑕 ,筏 , 障 ,综, 厦, 焚, 砚, 锤.
二、凶恶, 可恶, 教书,教师,屏障,屏息
三、略。
四、增长见识 , 增进友谊,增添光彩, 改善生活, 改变方法 晴朗的天空 , 晶莹的露珠, 柔和的阳光, 慈祥的面庞, 清脆的声音
五、迷蒙, 境,凌,突起,邦,峦
六、②④
七、⑴夸奖 ⑵ 夸耀 ⑶ 因为 …所以… ⑷ 宁可…也… ⑸只有…才… ⑹不但… 而且…
八、 1、× 2、× 3、√ 4、√
九、⑴.加入“有”⑵ 去掉“一切 ”⑶去掉“差不多”
十、我们怎么能被困难吓倒呢? 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十一、 ,;,;,
十二、4-1-3-2-5
十三、 阅 读
1、默默无闻 家喻户晓 2、略。
3、这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同样伟大。
4、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等。
5、第三自然段:泥土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第四自然段;每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都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支持他们工作人们。
6、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7、教师、清洁工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只有坚持不懈的去复习,不断地加强做题,才会对 语文知识 更加了解。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题目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àn dòng yíng rào zào jiá shù huí shuǐ wō yìng jiē bù xiá
( ) ( ) ( ) ( ) ( )
biǎo zhì tuìjìn yōng zhǒng wān yán mǎ nǎo mǎ tí
( ) ( ) ( ) ( ) ( ) ( )
qiáo mù shǒu juàn tuì sè zhě shí jiǎo jiàn zhū shā
( ) ( ) ( ) ( ) ( ) ( )
zào jiá shù yún xiāo júe qiào shān hú mǎ ān bái ái ái
( ) ( ) ( ) ( ) ( ) ( )
jiàn shǎng zhú shāi xīn jiāng chù lì
( ) ( ) ( ) ( )
二、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下划“√”
1.“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jīn jìn)这样想。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ù shǔ)目不可计数(shù shǔ)。
3.“六一” 儿童 节,我计划(huà huá)喝朋友一起去公园划(huà huá)船。
4这时候,饮(yìn yǐn)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三、形近字 组词 。
窍( ) 臃( ) 珊( ) 鉴( ) 倘( ) 犹( )
巧( ) 雍( ) 删( ) 签( ) 尚( ) 忧( )
四、选词填空。
骄傲 矫健 娇惯 柔嫩 柔和 柔软
1.虚心使人进步,( )使人落后。
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 )。
3.因为父母的( ),他遇事后总没有自己的主张。
4.这款衣服布料( ),穿起来很舒服。
5.( )的月光照在她脸上,她显得更娴静了。
6.弟弟( )的脸蛋,让我忍不住摸一摸。
五、(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银链 ( )的松塔 ( )的日影 ( )的榕树
( )的楼宇 ( )的沙漠 ( )的彩霞 ( )的菜畦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名( )其实 人迹( )至 ( )横飞扬 ( )不犹豫
( )地而起 四季( )春 五彩( )斓 五彩( )纷
(3) 成语 接龙
扬眉吐气 — 气宇轩昂 — — —
海阔天空 — 空空荡荡 — — —
止步不前 — — — 来龙去脉 —
名副其实— — — —
六、填修辞手法。
1.不久,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 )
3、学校的操场巴掌大。 ( )
4.桂林太秀了,庐山太美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 )
5.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 )
七、修改病句。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 足球 、 排球 、 篮球 、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八、按要求改写 句子 。
1.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华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
2.今天,老师表扬我的演讲大方。老师表扬我的演讲生动。(用关联词连接)
九、默写连线并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 __,柳暗花明又一村。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__燕归来。 孟郊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 _______。 陆游
_______ _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朱熹
写两句带有成语的诗句:1.
2.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色彩》一文,作者先用 五个字总体感觉,然后从 和 两个方面展现了北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 。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 故宫的宫墙则是朱砂色的,
2.《我的百草园》一文描绘了 处处表现出
,文中写雪地捕鸟的部分中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词清晰准地写出
,表现了
3.《七月上天山》作者采用 的 方法 描绘了天山与众不同的美,进入天山时欣赏到 往里走 再往里走 表达了作者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文章 的主要内容 、 、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这句话和诗句“ 、 ”表达的意境相似。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指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十二、课外阅读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1)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昴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的惟一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忍受抽血时的疼痛。(2)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男孩的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你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3)“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活50岁。”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纯真无私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个能如此快乐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阅读画线的句子(1),哥哥“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的原因是:
2、阅读画横线的句子(2),用几句话写写小男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男孩想:___ _
3、体会小男孩抽血前的“微笑”,与抽血后的“颤抖”,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小男孩内心很矛盾,也很犹豫,因此他又“微笑”,又“颤抖”。
B、小男孩内心很恐惧,但为了小妹妹的生命,不得己呀。
C、“微笑”是因为妹妹的生命得到了保证,“颤抖”是因为小男孩认为自己抽完血后活不长了。
4、请用原文回答,小男孩的“无知”与“勇敢”分别指什么?
答:小男孩的“无知”指:__ ____________。
小男孩的“勇敢”指:___ 。
5、联系上下文体会:朗读画线句子(3)时,宜用( )的感情基调,重读的音节应放在( )上。
6、“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___ 。
7、选文结尾写道:“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人们“震惊”的原因。
卷临天下语文周测卷十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卷临天下语文周测卷十一答案、卷临天下语文周测卷十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