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武汉四月调研卷(2018年武汉四调英语答案解析)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2018武汉四月调研卷,以及2018年武汉四调英语答案解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武汉2011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选择和翻译答案。急…

1~8BACDBCAC10~12BDC

然而没想到香州殷勤恳切,到了如此地步?

当世没有像古人那样行事的,自己不做的,就必然厌恨而群起排斥,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最终不被考官相中,因为落第而回家,便是我的命,难道能够改变吗?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3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开眼界]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

[开眼界]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国文试题

[开眼界]1946年国立北大清华南开联合招生试题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题小训练(转贴)

“五校联谊”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小训练

“字形”专题小训练

“字音”专题小训练

《高一语文(必修本)第二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过秦论》前两段小练习

《泪珠与珍珠》课文阅读训练

《陋室铭》

《孟子见梁襄王》测试题

《秋水》课堂自读练习

《劝学》随堂练习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

《唐诗三百首》自读自测100题

《致橡树》练习

《中国考试》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醉翁亭记》复习题

2OO4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试题

2007届广东省高中(必修)阶段测试

2006年寿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2006年黄冈中学高三第一轮高考复习语文单元测试题(13套)

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2006届省淳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0月

2006届高三暑期月考(福建长汀二中)

2005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5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2005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05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05上海高三浯文毕业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2005.3)

2005全国各地最新高三语文模拟、月考、质量检测等试题70套.rar

2005全国各地部分学校高三语文月考、模拟、质量检测等试题34套附清单.rar

200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

2005年语文中考模拟题

2005年新洲三中正确使用熟语专项训练

2005年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05年潍坊市高考考前语文模拟训练题一

2005年潍坊市高考考前语文模拟训练题二

2005年天星教育网押题密卷语文.doc

2005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doc

2005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语文

2005年嵊泗中学高考前适应性练习

200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附参考答案)2005.5

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及参考答案(2005.4)

2005年山东荣城二中第一次模拟考试题(5月8日)

2005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第十模拟)

2005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第九模拟)

2005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段考(2)试题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江苏卷)解析.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一)(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五)(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四)(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三)(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七)(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六)(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二)(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八)(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05年南通中学等九校一检试卷

2005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3月27日11时刚考完.doc

2005年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2005年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2005.5.6)

2005年南京第二次检测全套(共九科)!!!!!!!!!!

2005年江苏高邮中学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5年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第二次高考模拟联考(全套)

2005年高中语文第四册同步测试(2)

2005年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05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05年高考语文创新设计

2005年高考模拟试卷(一)

2005年肥东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

2005年春季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卷

2005年5月南通市二模语文试题(5月6日)

2005年3月5日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2005年2月18号江西省三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05年10月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三月考试题.doc

2005南师大附中三模试卷

2005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全套)

2005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解答)江苏.rar

2005南京高三语文二模试题(2005.4.6).doc

2005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二次2005.4.21).doc

2005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2005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测试

2005届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科技文阅读题选编

2005届全国高三第七次大联考语文试卷.doc

2005届全国高三第八次大联考语文试卷

2005届全国第一次语文大联考

2005届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05届高三语文自测试题

2005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200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文普联考卷

2005届高三全国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

2005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

2005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

2005届高三第六次全国大联考病句题

2005届高三第六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

200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十一)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十一)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十)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十)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九)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九)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八)

2005届第一轮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八)

2005级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2005广州第二次模拟考语文试卷2005.4.19.rar

2005高考16省市文言文译文

2005-2006鄞州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2005-200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步测试卷

200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3.5单元)

2004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200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4学年钱齐华联考试卷高三语文

2004苏州市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4山东潍坊高三统考语文试题

2004全国重点中学临考仿真试卷2004.4.23

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卷(含答案)

2004全国部分中学语文模拟试题、压题卷、能力测试、质量检测等试题108套.rar

2004年浙江省五校联考(全科六套)

2004年盐城市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04年下期长沙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

2004年武汉市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04年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

2004年潍坊市高三联考

2004年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试卷

2004年石狮三中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

2004年全国重点中学模拟卷文言汇编

2004年全国各地高质量的模拟试卷上百套(详细答案)

2004年全国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

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含上海)

2004年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04年秋季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04年秋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江门市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

2004年普宁侨中高三语文测试卷

2004年南通市高三调研考试(2004.5.7)

2004年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

2004年溧阳中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测试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大全50多份

2004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

2004年高考字音课件.rar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9)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

2004年高考语文模拟(一)

2004年高考语文临考指导和试卷命题预测

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4

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语文)

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2004年高考标点符号练习

2004年高考标点符号练习

2004年福建省达标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2004年肥西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04.3)

2004年第一学期初二月考试题(苏版)

2004年常州市5月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

2004年北京市海淀区三模试题(全科共五套)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三模试题(全科共五套)

2004年4月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2004年3月长沙地区四县(市)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2004年3月30日南通市高三调研考试

2004年1月济南高三统一考试

2004南师大附中三模试卷

2004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一次)

2004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第一次)

2004届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04届全国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

2004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2004届全国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卷

2004届绵阳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一)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五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题(一)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三)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试题(二)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四)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一)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二)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十)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七)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六)

2004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0

2004届高三语文考点测试――字形测试题

2004届高三语文考点测试题――识记字音

2004届高三全国最后一次---第八次联考语文试卷

2004届高三全国第四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2004届高三全国第六次大联考语文试卷

2004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3、10)

2004届高三第五次联考语文

2004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1

2004高考最新模拟试题汇编(不断更新中)

2004高考字形课件.rar

2004高考语言运用题

2004高考语文(江苏卷)试题简评

2004高考现代文阅读预测

2004高考前6道基础题

2004高考满分作文

200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04——2005学年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下学期广州市第113中学高三语文2月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潍坊市高三开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04—2005学年石狮三中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黄岐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4-2005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一、三、五单元)

2004-200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2004-200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

2004—200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04—2005学年福州一中高三语文质检复习题

2004—2005学年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004/10)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省熟中期中考试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学年)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莒县高一期中考试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莒县高一期中考试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常熟中学期中考试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复习题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省太湖高级中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质量分析测试试卷

2004-2005学年赤峰英才学校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2004-200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高三语文2005.1

2004-2005无锡光华学校高三第一次检测及答案

2004-2005年度内江六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测试题

2004-2005高三语文试题5套(12.9).rar

2004~2005学年度(上)莱芜中学高二语文试卷

2004~2005年度如皋市江安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04~2005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03中考语文试卷一网打尽

2003年浙江金衢两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3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03年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200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

2003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00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3年广东高考试卷语文

2003年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出的试验用卷(绝密)

2003年高考试验用卷

2003年部分地区中考作文题

2003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

2003届高三宁波市十校联考语文试卷

2003北京市高级中学招生语文试题

2003-2004学年上期期中高一年级(含一、二、五单元)

2003—2004学年度西华一高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2003—2004学年度西华一高第一次模拟考试

2003-2004学年度沈阳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题

2003—2004学年度深圳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2003-200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试卷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二语文试卷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质检复习题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苍南中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3—2004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

2003——2004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2003~2004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2003~2004高一上期中测试卷

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02深圳中考模拟试题

2002—2003学年度晋城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1952---2002高考试题汇编

108个多音多义字

05湖南省湘潭市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

05—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05—06学年度上期重庆市部分中学高三联考题(二次)语文试题.rar

04全国重点中学高三新考纲语文组合卷一

04年江苏省南通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04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五)

04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四)

04年高考预测训练试卷(二)

04年高考语文预测试卷(一)

04年高考语文预测试卷(三)

04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题1

04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04届高三语文复习第一册第1--4单元过关测试题

04届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04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04届高三文学作品阅读(一)

04届高三社科文阅读(客观选择题)

04届高考语文综合测试题5

04届高考语文综合测试题4

04届高考语文综合测试题2

04届高考语文测试题3

04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一)

04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04初三总复习训练精编(word版).rar

04-05苏中四校联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04-05山东诸城高三质量检测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一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五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四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三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七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六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九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二

04-05年上学期高三语文专项训练:第I卷八

04-05吉林省实验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

04_05全国部分学校高三试题6套(12.7).rar

03-04盐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03―0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新教材)

03—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测试题

03-04萧山五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2003年10月)

03-04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

03—04年度上学期重庆市渝中区高一语文期终测试卷

03—04年度上学期重庆市渝中区高二语文期终测试卷

03-04年第一学期南通中学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03-04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03-04高一语文期中期末考试试题集16套(详见清单).rar

03-04高一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新教材)

03-04高三模拟试题10

03-04高三科技类说明文阅读

96年至2001年高考文言文题选编

9月月考检测试题.高二语文

安化二中二00四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安徽广德中学2004届高三语文十月月考试卷

安徽省滁州中学2005届语文模拟试卷(2005.5.12).doc

安徽省和县一中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安徽省蒙城一中2003--2004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三十铺中学2004-2005学年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安徽宿州市普通中学高二期末试题

安徽宿州市重点中学高二期末试题

安徽宿州市重点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卷

安丘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测试

安师大附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二语文

柏各庄中学古诗鉴赏专题复习

宝安中学2005届高三语文考试10分月试题

北大附中2004届高三模拟考试�

北大附中测试1

北大附中测试2

北京101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北京朝阳区2004-2005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考试试题语文

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北京海淀区200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03—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北京市崇文区05年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崇文区05年高三统一练习(二)(全套)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北京市东城区2004—2005学年度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东城区2004年二模语文试题2004.4

北京市丰台区2004年高三统一练习(一)

北京市丰台区2004年高三统一练习(一)

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03一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全套)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之现代文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05年抽样测试高三全套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2004.4)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卷(二模)(2004.4)

北京市宣武区2004学年高三语文试卷

北京市宣武区2005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doc

北京四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北京文普教育中心语文研究室2005届第三次联考试卷

北京文普教育中心语文研究室2005届第四次联考试卷

北京西城区2005届高三下学期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北京学海乐苑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北京学海乐苑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测试(三).

北京学海乐苑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测试(四).

北京学海乐苑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练习题

标点符号训练题精编

病句

病句——成分累赘

病句练习修改

病句六型\chentun词语赘余.ppt

博文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不可忽视的两用语境成语

苍山县2004年11份月考高二试题

曹县一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测试卷

长春、沈阳、大连、哈尔滨四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长春、沈阳、大连、哈尔滨四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长岭中学2002——2003学年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长沙教科院200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常德市一中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常德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常见的名言名句检测

常熟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专项练习

常州二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情况调查高二语文.doc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常州一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rar

巢湖市四中200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巢湖市四中200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陈情表练习

成都八中2001年秋季高二语文半期试题

成都七中高三2005届零诊模拟试题语文

成都石室中学2005级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成都市200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题

成都市2005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题

成都市2005届第一次诊断考试检测题

成都市200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及评分意见

成都市200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

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成语使用练习

成语知识竞赛题(罗昌南)

成语专题练习

崇文区2004--2005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初、高中衔接导、析、练

初二上语文期中测试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试题

初二语文试题重发

初三第五册语文复习题(3--4单元)

初三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初三语文选择题集粹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卷2004

初三语文中考适应性模拟

初一(上学期)语文试卷

初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课外阅读

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初一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初一年期末综合练习

初一期末测试题

初一期中语文试题

初一实验班语文试卷

初一文言文竞赛试题

初一新生语文基础质量摸底卷

初一语文单元测验

初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测试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初一语文练习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题(第二学期)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初一语文试卷

初中第一册复习之古诗文背诵默写

初中第一册文言文复习(2002.12)

初中诗文背诵与默写练习题集

初中文言文知识与阅读专项训练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5单元检测

初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考试卷

初中语文第三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初中语文第五册成语填空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练习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中语文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初中语文课文理解性填空(上篇)

初中语文课文理解性填空(下篇)

初中语文综合测试题

滁州中学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滁州中学2005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doc

滁州中学2005届高三语文考试试卷

滁州中学2005届高三语文考试试卷(2004、11、5).

传闻中的2004江苏高考文言文《张昭传》

串台词训练

慈溪育才中学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萃文中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大理二中2003—200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大连八中2004年高考模拟测试题:(2004.3)

大田第一中学2003――2004高中语文第四册期中考试卷

德州市2005年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doc

德州市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登高

第二册第五单元基础题(精心校对版)

第二册第五单元基础题答案

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第二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第二册生字整理

第二册五六单元语文试题

第二册注音表

第三册(1、2、5单元)背诵检测

第三册第二单元综合复习

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第三册名句练习

第三册三四单元综合复习

第三册五六单元综合复习

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四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册附录《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详解

第四册一、二单元练习

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五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第一册第二单元45分钟过关检测

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提高卷)

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题(04.9)

第一册第六单元(A卷)

第一册第六单元(B卷)

第一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A卷)

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B卷)

第一册第五单元测练题(45分钟过关检测)

第一册第五单元测试

第一册第一单元(A卷)

第一册第一单元(B卷)

第一册第一单元45分钟过关检测

第一册第一单元试题

第一册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册五六单元文言文小测

第一册语音词汇总结

东北师大附中2004-2005高考模拟语文练习(04.9)

东北师大附中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东海县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都江堰

读本课文《想北平》阅读训练(上海04高考题)

二00四~二00五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仿句专项训练

仿写练习

仿写与串词成句练习

飞龙在天盛大1.85(庆典版)登入器下载:

汾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佛山一中200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04~200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测试卷

福建省建阳一中2004—2005年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img]

2015武汉四调语文文言文翻译

1. 2015武汉市四月调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是课内的吗

是的2014-2015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流苏 狡黠(xiá) 殉(xùn)职 自出心裁 B.淘冶 慰藉(jiè) 鄙薄(báo) 拈轻怕重 C.桑梓 牡蛎(lì) 亢(kàng)奋 飞黄腾达 D.奠定 轩榭(xiè) 拮(jié)据 流连忘返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新闻事件的冲突双方对出现的过失相互 而对出售的生活 品应该如何召回与赔付却 。

A.推倭 必需 含糊其辞 B.推倭 必需 含混不清 C.推托 必须 含糊其辞 D.推托 必须 含混不清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湖畔大学坐落于杭州西湖鹆鹄湾附近,由马云等八位企业家共同发起创办。 B.武汉市三环西主线高架的贯通是汉口居民走西大门出城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C.中国已经向美国 *** 提供一份逃亡美国的贪官名单,要求对方协助追缉逃犯。 D.“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

4.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与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于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

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②③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②①④ 二、(9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 李公明 “公地悲剧”是英国经济学家劳埃德最先提出的一个比喻,它描绘了中世纪英国的一个村庄,那里的“绿地”是公共财产,所有的村民都可以在上面放牧他们的牲畜。进入这块公地的自由是该村庄珍视的一种价值。

只要每个人对公地的使用对其他所有人来说没有减少土地的效用,这种分享就会运作良好。假设村民们受利润动机的驱使,并且没有法律限制,那么,放牧者就有最大的动机尽可能地增加他们的牲畜。

短期内,每增加一头牲口将会多产生一份个人收益,而其成本将由每一个人来负担。但是,从长。

2. 语文文言文翻译

1. 环:环绕. 怀禅微刻《醉翁亭记》 2.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hè):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 潺潺(chán):流水声. 12.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 然:……的样子. 17. 临:靠近. 18. 于:在. 19. 作:建造. 20.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1.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2. 辄(zhé):就,总是. 23.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4.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5. 曰:叫做. 26.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 乎:相当于“于”. 28. 得:领会. 29. 寓:寄托. 30.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 开:消散,散开. 33. 归:聚拢. 34. 暝(míng):昏暗. 35. 晦:昏暗. 36. 晦明:指天气或暗或明. 37.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38. 发:开放. 39.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40.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1.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43.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45.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6.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48. 临:来到. 49. 渔:捕鱼. 50.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51. 洌(liè):清澈. 52.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53.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54. 杂然: 杂乱的样子. 55. 陈:摆开,陈列. 56. 酣:尽情地喝酒. 57. 丝: 弦乐器的代称. 58.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59.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60.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61. 觥(gōng):酒杯. 62.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63.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4. 苍颜:容颜苍老. 65.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6.已而:随后,不久. 67. 归:返回,回家. 68. 翳(yì):遮盖. 69.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70.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71. 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72.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73. 谓:为,是. 74. 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3. 语文文言文翻译

【宋史本传】元-脱脱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二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

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之。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资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讥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他路,齐当给夫二万。

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

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 徙襄州、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宫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4. 【古文翻译方法】

最好是平时多积累通假字,多义字和被字句形,宾语前置等句形.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

5.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窦娥冤》—关汉卿

(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3)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2《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0《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武汉地区土壤Hg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成因

刘红樱1 张德存2 冯小铭1 陈国光1 郭坤一1

(1.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2.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430056)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地区和全国土壤含Hg背景,研究了武汉地区土壤Hg的含量特征、全区和典型污染区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土壤Hg含量为0.107mg/kg。全区土壤Hg污染面积239.3km2,分布形态上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构成的环带状、片状,城市区内部形成以工业区和老城区为中心的污染区,并向外围扩散。土壤Hg高背景区面积826.3km2,近总面积的1:10,分布于武汉三镇、蔡甸、阳逻等城镇和葛店化工区。清洁区大面积分布于蔡甸南、黄陂-新洲和江夏区。成土母质母岩、矿产和土壤本身不足以形成Hg污染,人为因素是造成城市地区Hg污染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Hg;空间分布;污染成因;土壤;武汉地区

汞(Hg)在整个生态系统乃至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过程中都是非常活跃的[1]。Hg是常见的土壤污染物,在土壤中以多种形态存在[1~4]。汞蒸气、无机汞盐(除硫化汞外)、有机汞均有毒,特别是无机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的甲基汞毒性更大。土壤中的Hg可通过蒸气和粉尘进入大气,通过元素的活化迁移进入水圈,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入生物体。植物根部、动植物呼吸均可吸收金属汞;而甲基汞具有强水溶性,几乎可全被生物体吸收,且很难分解排泄[1~4]。

武汉作为综合性大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基础,工艺水平的限制和薄弱

的环保意识等因素,城市工业固体排放物、废气飘尘、生活垃圾、污水均对武汉土壤环境产生着严重的污染。

一些老工业区固体排放物大量堆积、某些大工厂周围和道路汽车尾气排放的汞等重金属污染在武汉城区不同地段存在。仅长江武汉江段24个入江排污口每年排放汞70.973吨,污染物平均含汞2.31μg/L,最高可达22.408μg/L[5]。武汉市郊易家墩土Hg含量0.095~0.516mg/kg,15个白菜样Hg含量0.0005~0.019mg/kg,2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6]。加上长江、汉水在武汉交汇,府河、滠水、倒水、举水、巡司河等次级河流与湖库沟通流贯全区,形成交织水网。而水生生态系统中汞活动性较强,生物的浓集放大效应显著,生态后果也就更严重和突出[7]。但对于武汉区域性Hg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仍缺乏研究。鉴于此,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我们对武汉区域性土壤Hg分布进行了调研工作,涉及武汉地区所属8个城区行政区,6个市郊行政区,总面积为8629.6km2的范围。

调查区——武汉地区位于江汉盆地东缘,主体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地貌,北部少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市域南部的江汉盆地为主体部分,面积6890km2。

区内广为第四纪河湖型冲积层所覆盖,间有少部分古中生界残丘山体。区内第四系,约占总面积的80%。其中,更新统由红色网纹状粘土、棕红色粘土、含砾粘土组成,基本发育于Ⅱ、Ⅲ级阶地上,构成垄岗剥蚀地貌;全新统属于一套现代冲积层、湖冲积层,分别由粉沙土、亚沙土、亚粘土或粘土、淤泥粘土组成,分布在长江、汉水及大别水系的冲积带内,构成诸水系Ⅰ级阶地。黄陂区北部造山带变质地体区,母质岩系分别为元古界红安群、大别群一套中高压区域变质岩系,主要岩性有石英片岩、片麻岩、浅粒岩等。局部地区为燕山期侵入的酸性岩体。

武汉地区土壤发育以地带性土壤为主,含有7个土类,14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潮土、棕红壤、黄棕壤。其中潮土集中分布于长江、汉水及其他水系形成的现代冲积平原区,棕红壤、黄棕壤则广泛分布于更新统、古中生界、元古界母质层上,水稻土作为一种后成土壤则穿插分布上述3类土壤之中。

1 样品采取与分析

系统采集0~20cm深度的浅层土壤样品和150~200cm深度的土壤深层样品。采样密度和采样介质按不同环境区进行控制,浅层土壤样采样密度在区内广泛分布的平原-垄岗地区为1件/km2,城镇居民工业区为1~2件/km2,北部浅覆盖的低山丘陵区为1件/4km2;深层样采样密度为1件/16km2;对全市域分布的1100km2的湖沼区,每平方公里采集1~2个湖沼底积物样替代;对分布于长江滩涂地区的淤积层,则视为未壤性化的土壤而采集表层样品。土壤样品布置于可代表本采样单元(浅层0.5~4km2、深层16km2范围)的地质单元、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别的地段。浅层土壤样采集时以一个采样点为主,周围50m范围内采集3~5个子样组合成一件样品,采样介质为地表向下约20cm连续土柱。深层土壤样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现状用取样钻采集150~200cm深度范围的30cm连续长度样品。除上述区域性样品外,另外还选择沿江滩涂洪泛冲积层区分层采集了剖面样,城区、沿江农地、主要厂区、湖区等典型景观地段采集了进一步研究样品。土壤采样点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在平面上基本均匀分布。

样品经自然干燥,用木棒砸碎,过20目或40目筛后提取600g分析样。样品分析方案为:浅层样每4km2分析1件组合样,分析总数1628件;深层样每16km2分析1件单样,分析总数540件。

典型地区采集了植物样品,经清洗、杀酶、烘干、粉碎后过40目尼龙筛备用。采集了汉口大夹街街区的人发样品。发样采自后枕部距发根约3cm以内,1%温热洗发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冲洗数次、晾干。

样品由国土资源部武汉测试中心用原子荧光法分析。测试过程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监控、实验室内部和送样单位检查、密码抽查等质量监控手段。

2 土壤Hg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2.1 含量特征

土壤中元素的原生背景含量,可通过土壤圈中相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深层土壤的含量来分析,并与区域、全省、全国和世界土壤的含量相对照。在土壤化学元素调查试验工作中,已基本证实深层土壤(>150cm深度)能近似地反映第一(原生)环境元素分布、赋存状态,代表土壤背景特征;浅层土壤(<20cm深度)是土壤圈中与生态环境联系最直接的层位,也是近期受到人为干预最敏感的地带[8~9]。

武汉地区土壤深层不受污染的汞环境背景基准值0.033mg/kg。武汉地区全区深层土Hg含量(0.039mg/kg)比湖北的低,与全国的相当(表1)。因此其深层土Hg含量作为全区土壤背景的体现,为一低“原始”背景。

全区浅层Hg含量变化较大,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深层及湖北和全国值,表明在浅层土壤中有Hg的添加,并存在明显的局部富集。

表1 武汉地区土壤Hg含量特征 单位:mg/kg

2.2 分布特征

土壤Hg含量分区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和容量的研究情况[3,11~13],其含量范围和相应的污染指数见表2。

表2 武汉地区土壤Hg含量分区标准 单位:mg/kg

2.2.1 总体分布状况

武汉地区土壤Hg污染面积239.3km2,多以城镇区和工厂区为中心,包括葛店化工区、江岸区城区、东西湖区古田工业区、后湖南部的盘龙古城和武昌城区。

土壤Hg高背景区面积近总面积的1:10,分布于城镇和工厂区,其中以武汉三镇跨江区面积最大,其次为葛店化工区、蔡甸镇、阳逻镇等。清洁区大面积分布于蔡甸南、黄陂-新洲和江夏区,以及汉南-汉阳、东西湖、武湖-阳逻等的部分地区(表3,图1)。

表3 武汉地区土壤Hg元素环境质量分区

2.2.2 典型污染区特征

江岸区汉口中心城区为老城区,其Hg污染面积88km2,污染中心在中山公园附近,其中,大夹街土壤Hg含量最高达38.114mg/kg,是土壤清洁区上限(0.15mg/kg)的254倍(图2)。

其中,有机结合态和强有机结合态的Hg达3.41mg/kg,占全Hg量的14%。由于Hg在一定理化条件下可转化成零价汞,并在气温升高时不断气化进入空气形成“汞蒸汽岛”,而直接被人群所吸收,加上污染区土壤中Hg的高含量,且其中较高比例的有效态Hg。Hg污染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已经显现:大夹街街区人发汞含量已超过。在青年路-集家嘴剖面上,Hg含量均远高于0.15mg/kg,且变化明显,存在大夹街、中山大道、地勘局等多个峰值点(图3)。

江岸区汉阳城区包括作为中心污染区的汉阳味精厂、汉阳钢厂、农药厂等工厂区-居民区的和墨水湖、南太子湖污染扩散区。中心污染区Hg含量大于0.5mg/kg。汉阳钢厂和居民生活区南侧的墨水湖底积物Hg含量达1.394~1.633mg/kg。由墨水湖至南太子湖的排污渠中底积物Hg含量可达1.33mg/kg。汉阳建港小白菜干剂汞量1.33mg/kg,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图1 武汉地区土壤Hg元素环境质量分区图

东西湖区古田工业区包括以有机化工厂、制药厂、联碱厂、电缆厂等厂区为中心的污染区和沿排污渠道至北部纳污湖群形成的污染扩散区。中心污染区污染面积20km2,Hg含量可达1.610mg/kg;排污渠中底积物高达1.249~1.802mg/kg(图4)。纳污湖区磨海底积物Hg含量可达1.539mg/kg。北部湖群养殖鱼类中毒死亡,湖区内莲藕的汞含量严重超标。

武昌城区包括武昌老城污染区和几乎全部接受了武昌城区居民的生活排污及一些小工厂“三废”排污的沙湖、东湖、南湖三湖等纳污区。武昌老城污染区污染面积14km2,武昌造船厂附近Hg含量0.910mg/kg,排污渠中底积物1.177mg/kg,紫阳湖底积物可达2.219mg/kg(图5)。纳污湖区的东湖茶港底积物Hg含量2.316mg/kg。

图2 青年路—集家嘴剖面土壤Hg含量变化

图3 青年路—集家嘴剖面土壤Hg含量变化

葛店化工区Hg污染以化工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10km,武汉市域内污染面积达100km2,东侧鄂州辖区估计亦有相等的面积受到污染(图6)。厂区土壤Hg含量最高达53.443mg/kg,是土壤清洁区上限的356倍。

整个污染已扩散到周边稻田内、山坡上的土壤以及周围水体,其Hg含量0.40~2.5mg/kg(图6)。由于葛化为一老厂,长期的Hg排放和积累对周围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阳逻Hg高背景区10km2,围绕新建的阳逻电厂分布。蔡甸Hg高背景区范围包括蔡甸城镇区及其南部大集一带,面积100km2。

图4 古田工业区土壤Hg污染分布图

2.2.3 浅深层Hg含量变化

通过武汉市区浅层与深层土壤Hg元素分布的垂向对比,发现深层土Hg含量全部小于0.15mg/kg,为Hg清洁区,而浅层土壤存在253.5km2的Hg高背景区和126.9km2的污染区(图7)。历年来浅层土壤中的累积的Hg是深层土壤的2.75倍。

汉口大夹街9号点为Hg污染严重地区,其土壤垂向剖面的汞含量变化曲线是中间高,上下低。0.7~1.5m段Hg含量最高,为38.114mg/kg;其次为1.5~3.65m段;最低的3.65~4.2m段原始冲积层,Hg含量尚有5.753mg/kg。说明老城区Hg污染有相当的深度。

3 讨论

武汉地区土壤Hg元素分布形态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构成的环带状、片状。城市区内部形成以工业区和老城区为中心的污染区,并向外围扩散。中心城区和厂区等污染源位置的土壤Hg含量极高,排污渠中底积物Hg含量也明显超出污染的水平。这些都显示出武汉地区的Hg污染与人为因素关系密切。

武汉Hg污染区和高背景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其次为黄棕壤,葛店化工区还有灰潮土和棕红壤。这4种土壤也是武汉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其中,水稻土和黄棕壤的有机质含量(2.80%~2.33%)[10]和粘粒含量(18.97%~16.77%)[10]偏高,pH值(6.1~6.2)[10]偏中性,对Hg有较强的吸持固定能力。因Hg进入土壤95%被吸持固定,其固定率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成正比[1~3]。但是这些土壤类型本身的Hg背景含量为0.127~0.032mg/kg[10],武汉长江冲积源潮土为0.062mg/kg,远未到Hg污染的范畴。在蔡甸南、黄陂-新洲和江夏等地,其中无城镇和工业区坐落的大面积水稻土、黄棕壤、灰潮土和棕红壤分布区均为土壤Hg清洁区。因此Hg污染不太可能由土壤本身的Hg背景引起。

图5 武昌城区土壤Hg污染分布图

图6 葛店化工区土壤Hg污染分布图

图7 武汉市区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Hg元素分布对比图

武汉Hg污染区和高背景区的土壤母岩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红色冲积层、湖冲积层、坡-冲积层、洪冲积层和第四系全新统现代冲积层、湖冲积层、和湖积层,其次为泥盆-志留系碎屑岩类、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类和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亚粘土类碎石。这些母岩的Hg背景含量为0.072~0.032mg/kg[10],能释放的Hg有限。大部分汞污染区无矿产分布。仅葛店化工区范围赋存高岭土、建筑用石英砂矿和碳酸盐岩,而前2种矿产低Hg,碳酸盐岩仅为矿点。阳逻高背景区存在2个金矿点,但区内分布的污染点并不与之一致。因此矿产不是主要污染源。

表4 典型区土壤、成土母岩和矿产状况

注:(土壤类型)142为潴育型水稻土;31为黄棕壤;122为灰潮土;11为棕红壤。(成土母质母岩)Q4为第四系全新统现代冲积层、湖冲积层和湖积层;Q1-3为第四系更新统红色冲积层、湖冲积层、坡-冲积层和洪冲积层;Q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亚粘土类碎石;P-C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类;D-S为泥盆-志留系碎屑岩类。(产出矿产)K1为高岭土;Cb为碳酸盐岩;Sa为建筑用石英砂矿;Au为金矿,Gp为石膏;Cy为粘土。

城市环境中的人为的Hg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排放以及煤炭和石油的燃烧等[4,14~17]。排放Hg污染物的工业主要有冶金、电镀、化工、造纸、制革、制药、纺织和肥料等,氯碱、电器设备、涂料、仪器和农业等行业用Hg做原料或辅料[4,14]。对于武汉地区的几个Hg污染区而言,汉口中心城区包括17码头、天津路、六合路、黄浦路等排污口,其污染物含Hg0.243~0.967μg/L[5]。城市生活垃圾中Hg释放率可达54.8%[18],中心城区的城市生活排污污染也较严重。古田工业区包括有机化工厂、制药厂、联碱厂、电缆厂等,汉阳城区包括汉阳钢厂、农药厂等排放Hg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其中汉阳东风闸排污口污染物含Hg0.405μg/L[5]。机动车尾气、大气飘尘、粉尘和工业废气等通过气媒介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据研究[19],大气总悬浮颗粒中重金属含量是土壤中含量的2~200倍,可释放比例也高于土壤释放率。阳逻电厂的烟尘飘落物可能是阳逻Hg高背景区的主要污染源。根据对阳逻造纸厂和化肥厂排污口污染物监测,含Hg1.115~0.199μg/L[5]。

4 结论

武汉地区深层土壤具低Hg背景,而浅层土壤Hg含量明显高于湖北和全国含量值。

武汉地区土壤Hg污染面积239.3km2,分布形态上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构成的环带状、片状,城市区内部形成以工业区和老城区为中心的污染区,并向外围扩散。典型污染区包括葛店化工区、江岸区城区、东西湖区古田工业区、后湖南部的盘龙古城和武昌城区。土壤Hg高背景区面积826.3km2,近总面积的1:10,分布于武汉三镇、蔡甸、阳逻等城镇和葛店化工区。清洁区大面积分布于蔡甸南、黄陂—新洲和江夏区。

成土母质母岩、矿产和土壤本身不足以形成Hg污染,人为因素是造成城市地区Hg污染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Boening D W. Ecological effects, transport, and fate of mercury: a general review. Chemosphere,2000,40:1335 ~1351

[2] 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297

[3] 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 ~86.

[4] 陈静生,邓宝山,陶澍,程承旗.环境地球化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21~325

[5] 翟贵仙.长江武汉江段排污口调查.人民长江,1997,28(8):29~31

[6] 邓明.汞、镉在城郊农业生态环境中的行为及影响研究.农业环境保护,1989,8(2):20~24

[7] Kaiser J. Toxicolodists shed new lights on old poisons.1998,279:1850~1851

[8] 朱立新,周国华,任天祥等.浙江杭嘉湖平原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5,4(3):172 ~180

[9] Larocque A C L, Rasmussen P E. An overview of trace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from mobilization to remediation. Environmental Geology, 1998,33(2/3):85~91

[10]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 ~497

[11] 夏增禄.土壤环境容量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4~93

[12] 夏增禄. 中国主要类型土壤若干重金属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区域分异的影响.土壤学报,1994,31(2):161~169

[13] 魏复盛,陈静生.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环境科学,1992,12(4):12~19

[14] 刘天齐,黄小林,邢连壁,耿其博.环境保护.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7 ~256

[15] Rasmussen P E, Goulding K W T, Brown J R et al. Long-term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s: Assess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global change. Science,1998,282 (30):893~896

[16] Markus J A,McBratney A B. An urban soil study:heavy metals in Glebe, Australia. Aust J Soil Res, 1996,34:453 ~465

[17] Thornton I,Culbard E,Moorcroft S et al. Metals in urban dusts and soils. J Envion Technol Lett, 1985,6:137~144

[18] Schreck P. Envirnmental impact of uncontrolled waste disposal in mining and industril areas in Central Germany. Envirnmental Geology,1998,35(1):66~72

[19] Kashulin N A, Ratkin M E,Dauvalter V A and Lukin A A. Impact of airborne pollution on the drainage area of subarctic lakes and fish. Chemosphere,2001,42:51~59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Origin of Mercury from Soils in Wuhan Area

Liu Hongying1, Zhang Decun2, Feng Xiaoming1, Chen Guoguang1, Guo Kunyi1

(1.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2. Hube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056)

Abstract: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tics of mercury form soils in the whole region and the typical pollution areas of Wuhan Area are studies by contrast with the Hg background of soils in Wuhan Area and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g average value of soils in Wuhan Area is 0. 107 mg/k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rcury pollution in the whole region, which acreage is 239. 3 km2,displays as zone-shaped and splinter-shaped surrounding city, formed the pollution areas surrounding the industrial park and old city zone within the city, and spread abroad. The high mercury background domains which acreage is nearly ten percent of the whole region distribute in Wuhan City Zone, Caidian District and G edian Town. The Mercury clear domains distribute in Huangpi District, Xinzhou District,Jiangxia District and the south of Caidian District. The soil parent rocks, mineral resources and soils themselves aren’ t enough to form mercury pollutions, artificial effect is decisive factor which results in mercury pollution.

Key words: Mercur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Pollution origin; Soil; Wuhan area

武汉市2022年四月调考

四调是初三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一般在4月,所以俗称“四月调考”。

四月调考的试卷模式一般就是当年中考的模式。大多数学校会在四调之后公布签约分数线,对于元调已经签了约的孩子,四调如果考得好,部分学校还会提供升约机会。四月调考的试卷模式一般就是当年中考的模式。

四月调考内容: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比较平和。延续了元调试题“亲民”风格的同时,更保留了近年四调大部分考点和题型,是一份稳中求新的好试题。“题目低起点,缓坡度,循序渐进。学生易上手,做题感觉会比较舒服。”陈锋说,此次考试数学题目亮点频现,如第7题对数学文化的挖掘,第10题数学思想的渗透等等,立意高远,育人于无声。

武汉市2012届高中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的参考答案 可以复制的哪种

武汉2012届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B卷)

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解析】此题最重要的是多音字的考察,尤其是在口语中容易出错的音,由于方言的语言,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留意前鼻音和后鼻音,边音和鼻音。A项中“和”字因读音众多需要我们给予重视。B项中“劲”字亦是多音字,所不同的是找个字主要考查前鼻音和后鼻音,“jìn ”一般出现在口头语中,“jìng”出现在书面语中,往往与“坚强有力”的意思有关。“靓”中“liàng ”的读音是出现在形词中,有“好看、漂亮”之,多出现在口语中,比如“靓女,靓姐”等,其他的音都读“jìng”。 C项注意“壳”的“qiào”音,比如“躯壳、甲壳、地壳”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翘”虽也是多音字,但是相比于“和”“劲”“壳”是相对简单易掌握的。D选项中的“觍”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采用排除法做题会比较有效。

【答案】:B

2. 【解析】此题对词语书写的考察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为了准确地掌握词语的写法建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弄清词的意思,尤其是容易写错的词,清楚其所以然才会记得更清楚。

A项“别出心裁”,其中“心裁”是指“心中的设计、筹划”的意思,很显然看出“新”是错误的。

B项“步履维艰”中步履:行动;维:文言助词,没有实在的意义,艰:困难。出自《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弄清其来源,大家就会记住“维”只是一个助词,应该怎么写了。D项“声名鹊起”是一个常考的词语,另外一个就是“鸠占鹊巢”。但是往往会有学生将“雀”与“鹊”混淆。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雀”是个会意字,下面是“隹”——短尾巴鸟的统称,上面再着一“小”字。鸟之小者,麻雀也,当然,也可泛指小鸟。麻雀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吱吱喳喳;其次是跳跳蹦蹦,麻雀腿短,翅膀也短,飞不高也飞不远;麻雀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胆小。笔者家乡讽刺胆小鬼,总是说“麻雀子胆”。 “鹊”则是个形声字,因这种鸟尾巴长,故以“鸟”作形符;因其“鸣声(音jí,象声词)”,故以“昔”为声符,鹊和雀不同,它敏捷,善飞,飞行速度极快,“嗖”地一下,似箭离弦。所以,形容一个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时,便可以比之为“声名鹊起”。 鹊和雀还有一点不同,鹊有做窝的本领,雀则有点得过且过,屋檐下、草堆中都可栖身。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用在这两个词语中用“鹊”而不是“雀”了。

【答案】:C

3. 【解析】此题A项中“最好策略”说明是我们应该这样做的,那么相对的就应该是不应该做的,所以应该将“不仅仅是”换成“不是”。“不仅仅是”往往具有强调更深层次的意味,不单是我们所见的现象还暗指隐含在其中的其他东西。B项中“保证”应该换成“保障”,“保障”是指保护使不受侵害和破坏。C项中的“甚嚣尘上”是指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很明显与本句话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不相符。这道题也启示我们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容易用错和望文生义的词语。

【答案】:D

4.【解析】此题B项前后句式不一致,而且后句说到“被判犯规”,那么“取消了他的金牌”也应该与该句保持一致换成“并被取消了金牌”。

C项“当……时”的运用造成了“亟待”的主语残缺,可以去掉“当……时”。在高考中主语残缺的病句是常考类型之一。

D项“改善”与“现象”搭配不当,一般会说“改善生活”,“改变……现象(现状)。”

【答案】:A

5.【解析】C项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答案】:C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6. 对“鲁迅的本质精神“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

B.为现代人确立了一种人格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信守“率真“的底线,远离平庸。

C.批判和挑战中国的旧文化传统、民族劣根性和病态的社会。

D.鲁迅的本质精神正是他的思想深刻所在,也是他的伟大所在。

【解析】既然题干中要求是“概括最准确的”,也就是说正确答案一般需要考生概括或者找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A项,是文章中的原话。而C项比A项更深入,是A项的延伸。

【答案】C

7. 【解析】首先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其次,依次分析四个选项。B项逻辑上就已经不通顺,前后矛盾。

【答案】B

8.【解析】这道题要求对全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A项,后半句“他使当时乃至今时的人们活得很苦很累”,这并不是鲁迅的初衷。鲁迅的痛苦本身也不可能使民众变得苦和累。B项,原文中提到,“他一生树敌过多,除了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格所致。”所以,B项错。D原文提到“当今之民众……思想意识的觉醒和道德人格的滑落。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觉醒之后对现实所产生的失望,使人们丧失了理性主义和共同的伦理精神,造成了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所以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思想意识的麻木与道德人格的滑落”,两面性应是“思想意识的觉醒和道德人格的滑落;另一个是,强加因果关系,两面性并不是政治意识的弱化和道德人格退化的而根本原因。

【答案】C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 【解析】此题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分析字词的意思。C选项的意思是:如果有了真知卓见,探索、论证它精深的道理时。因此“苟”应做“如果”讲。

【答案】C

10. 【解析】此题的题眼在“得”和“知”两个字。在做题时应该返回到文中,确定每一个选项的大概意思即可。其中B选项的“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在第一段,讲的是写文章之难并不在于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等,而是在于得之难,知之难。“杨雄没而《法言》大兴,马千升而《史记》未振”只是在列举例子。C选项中“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讲的是“得之难”,而不是“知之难”。D选项的“家修人励,刓精竭虑者,几千年矣”讲的是作者不倦的追求的想像。

【答案】A

11.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本文意在激励为文之士,坚持探求精深之理,不能放弃,才有可能垂名青史。因此D错。

【答案】D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

(2)虽终沦弃,而其夺朱乱雅,为害已甚。是其所以难也。

(3)未知孰胜,故久滞而不往也

【答案】(1)这中间耗费竹简,用尽心机致力于写作的人难道数的清吗?(2)虽然最终会被人唾弃,但这些坏的压倒好的文章为害极大。(3)不知道哪些文章好,因此拖延许久还未将文稿奉上。

13.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 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选自《孟子》)

【解析】此题在往年的高考题中还未涉及到,这也暗示了今年高考题的一个可能的趋势。审题是注意要求:断句不超过6处。此题翻译:孟子说:“如果现在有个人无名指弯曲了不能伸直,虽然及不疼又不妨碍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能使它甚至,那么及时赶到秦国楚国去医治也不会嫌路途遥远,只是因为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它,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不知道轻重主次。”

【答案】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考点】“杨柳”的意象及情感表达;表现手法的运用。

【解析】(1)上阕开头就写到“西城杨柳”,“杨柳”的意象是“离愁别恨”,诗词中出现“杨柳”而又问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的时候,通常我们就会用到“离愁别绪”、“睹物思人”这种词汇。

(2)李煜这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把这句放在这里,难度明显降低。只要不弄错表现手法,基本上就不会丢分。

【答案】(1)上阕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西城的杨柳在春风中轻柔的摆动着嫩枝,明明是美景,却勾起了我的离愁,眼泪都收不住。还记得曾经在柳树上系起归舟。曾与我一起走过红板桥和绿原野的人,现在在哪里啊,你不在,只剩下江水滚滚流淌。表达了作者见柳树起离愁,怀念好友,追忆与好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感情。

(2)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利用比喻的表现手法,把愁比喻成滚滚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借助江水的绵绵不绝写出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煜之词,本体为愁,喻体为春水;秦观之词,本体为愁,喻体为春江,都借用春水东流滚滚不尽的具体形态,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了,写出了像江水一样绵长不尽的愁绪。

15. 【解析】本题所考察的古诗词没有超过大纲,难度较低。

【答案】 (1)感时花溅泪(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4)泣孤舟之嫠妇(5)民生各有所乐兮(6)别有幽愁暗恨生(7)老鱼跳波瘦蛟舞(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6. 【解析】考察的是对文章的整体分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题是让我们找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很明显,这是一个否定多项选择。如果不仔细读题,很容易答成单选或是答成符合文意的两项。

【答案】AD

17. 【解析】考察的是对文中细节的思考和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白发上津城”中的“白发”儿子来写上津城的?作者着墨上津城的“白发”为什么先写漫川时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股息楼。回答这一类题目时,我们依然需要回到原文中去搜索总结答案。这题的线索,我们不妨结合文中介绍上津城悠久的历史进行思考答题。

【答案】(1)紧扣“古老”二字,把重点放在上津城一千多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进行述说,突现上津古城自古饱受战争创伤和在交通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2)通过写戏楼呈现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相揖让的百年牵手景象和鄂陕息息相依的景象,以之与上津古城饱经战争创伤的千年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派和谐安定景象的赞美之情。

18. 【解析】考察的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以怎样的写法来呈现这种内心世界的?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需要在原文中找到这一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解读。

【答案】(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2)作者运用联想的方式,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以表现自己情感上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

19. 【解析】考察的是结合文中内容,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文章结尾处,作者在给上津镇26岁镇长的信中说,:“我很惊讶,古老的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言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生命的所在。”回信的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文中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作出探究。这一题所给的分数是8分,按照要点分布,我们至少要答到3-4点理解,可以尝试从上津的历史、现状等角度进行探究。

【答案】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形象的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这样的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然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眼前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透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屋前憧憬的开阔胸襟。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 【解析】这道题的难度较大。主要有两个考点:第一是对题目中提到的三个名著的熟悉程度,第二是对对联基本要求的了解程度。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作品。其次,在对联中可以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中任选一个或数个,这样就适当的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若是对作品内容不了解,可以从作者和其历史地位入手,避开困难。对联的基本要求:仄起平收,对仗工整,字数相同。高考中对平仄的要求不会很高,但是一定要达到对仗基本工整以及字数相同。

【答案】:窦娥冤魂感天动地,汉卿杂剧震古烁今;

一场雷雨演绎周鲁两家血缘情仇,卅年恩怨浓缩华夏九州社会风云

王子复仇惊天悲剧撼人心,莎翁作剧盖世才华震寰宇

21. 【解析】这一题较20题稍易。但是语言运用题在考纲要求的A到F,六等难度中属于E等,偏难的题目,想要做好很不容易。这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对时事的关注度。如果在写的过程中感到有困难,应该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示例,将这道题变成仿写题,降低难度。

【答案】:他们来自古老的东方。铿锵的步伐传递着世纪的雄风,迷人的笑容张扬着民族的自信,坚毅的目光展示着未来的希望,飒爽的英姿洋溢着华夏的风采。伦敦,龙的子孙来了!

22.【解析】本题所要考察的就是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提炼,首先删除枝叶留下主干,由于字数的限制所以对主干部分还要进行消减,而且最后一定注意是单句形式。

【答案】:省教育厅实施“飞翔计划”,部分农村籍学生可进省级示范高中。

六、写作(60分)

23、请以“山水之‘寓’”为题,自选角度、自定题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今年四月调考的作文为命题作文,突出人文性,注重人文精神。题目是《山水之“寓”》。作文要求不多,也没有材料,唯一规定的就是题目和字数。尽管作文已命题,但给学生的发挥空间依然很大。我认为它考查的主要是是学生的平时语言积累的功底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从审题这个角度出发。《山水之“寓”》中“寓”字既然打了引号,证明其为题目中的关键字。我们审题时应该注意到这个“寓”字指的是寓意,即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写的这篇文章应该是写山水所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而非单纯描写山水。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这些基础知识,更注重的是通过我们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形成一种素养,对文学、对人生能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篇作文可以从大、小两个方面切入。

从大的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切入:通过对山和水的意象分析,我们可以联想到的是山的雄壮、沉稳和水的柔美、灵动。那么什么东西跟山水一样,有这些特质呢?往大的方向想,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中华民族南北地域在民族性格、文化、气质等方面都有着山与水之间不同的特质。我们可以选取一个角度,谈论下我们民族的这种“山水”融合的气质。

从小的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切入:山水——这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事物成为命题者的考察之义,历来学生学过不少围绕山水而写作的诗词文章,学生可以从中化用一些诗句进行写作。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古人的诗文多是寄情于山水的。他们将自己的“难解之情”寄托于山水之景,用山水的自由、潇洒抒发自己豁达、乐观、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只有融入于山水间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天地间的美,我们的心灵才能受到自然的洗礼而宁静和谐。又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结合这个题目我们也可以谈“知音”、“友谊”、“价值观”等话题。这些话题相对来说比较符合人文关怀的题中要义,而且就考生而言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拿捏的话题,可以稳中求胜。总之,我们可以从个人的角度,通过古人的山水之“寓”来写自己的山水之“寓”……我们所要表达的是在山水所寄托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以小见大的角度,学生更能体会,也更容易从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实体验。

总的来说,以上两种角度都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可行途径。这篇作文在写作中切忌审题不清,主题杂糅。学生在行文时最好保持头脑清醒,文章行文有条理。因此,可先列出简单的提纲,有助于围绕给定的题目作文。

2018武汉四月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8年武汉四调英语答案解析、2018武汉四月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