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考试调研卷(期末真题调研卷语文)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语文期末考试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期末真题调研卷语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调研试卷 成绩___________

[测试时间80分钟,卷面知识115分、书写5分(A级5分,B级3—4分,C级—2分)

命题人:杨墟]

A、积累与运用29分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脱( )而出 ()()不倦 风帆( )空 横行( )道

老迈昏( ) 阴森可( ) 针( )相对 与世长( )

二、在括号里填入由“望”字组成的词。2分

(1)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国人民的( )。

(2)每年圣诞节,我都( )着圣诞老人的礼物。

(3)今年我一定呀好好学习,因为我( )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 )。

三、句子练习。4分

1、照样子写句子。2分 例: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把你环绕。

如果,你是 ,我乐意是 。

如果,你是 ,我乐意是 。

2、按要求写句子:将下面句子换种说法,语义不变2分

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 ”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   》,诗句是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 朝 。虽然两首诗一“ ”一“ ”,但从诗句中能感受到两位诗人 。5.5分

2、“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 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 权利”。这里的“权利”是指   权利。从“又”字可以看出 。从中我们感受到哈尔威长 、 的精神。

哈尔威船长也许有逃生的可能,可他却选择了 。他的牺牲值得吗?3.5分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3、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 和 ,全部倾注在 。3分

4、“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来源于 。“鹤立鸡群”在《生命的林子》一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1+2分

5、《简爱》是 国女作家 的作品,她堪称 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的仙人掌花。姐妹俩硬是用 的意志,敲开了大门,硬是用 把“小草”浇灌成“大树”。3分

B、语文与生活6分

我们的家乡连云港是个美丽富饶的港城,山水秀丽、特产丰富。山水有:花果山、孔望山、大伊山、大海、亚欧桥头堡等;特产有云雾茶、灌云豆丹、伊芦酱油、汪恕有滴醋、东海水晶等。请你依照《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把家乡的山水和特产表达出来。

C、交际与表达5分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音乐大师肖邦、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才华横溢的勃朗特姐妹、不向命运屈服的霍金等人物。现在假如他们就在你的面前,你就是一名小记者,你最想采访谁?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他(她)会怎么回答?

你采访的对象是

问: ?

答:

问: ?

答:

D、阅读与写作(18+16+15+11=60分)

一、课外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2分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一筹莫展:

4、“V”字形代表 ,“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2分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2分

6、请再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分

二、阅读课文片断,然后答题。

(一)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中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默默地说: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写出词中加点字的意思。咏唱( ) 疾驰( ) 1分

2、“疾”字的音序是 ,音节是 ,“疾”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为下列词语重的“疾”字选择解释。

疾驰而去( ) 疾恶如仇( ) 疾风劲草( )2.5分

3、展开合理想象,补写括号中的语句。2分

4、这个片断写了 、 、 等三个送别场景。1.5分

5、老师赠送“盛满泥土的银杯”给肖邦的目的是 1分

6、“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 的 心情。1分

7、埃斯内尔在《即使你远在他乡》中,可能会写:即使你远在他乡, ;即使你远在他乡, 。2分

8、这个感人的场面让你想到了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句?请你写出两句。2分

(1) , 。

(2) , 。

11、以《送别》为题写一段话,努力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不少于100字。5分

送别

(二)、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了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jǐng yǎng( )之余,又无不bēi mǐn()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jìng mù( )。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tián jìn( )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缓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的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排版不怎么好看,你可以到小学语文辅导网下载,免费的可以直接下载

[img]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 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 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 ,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 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chuò) 狩猎(shòu) 静谧(bì) 骸骨(hái)

B.档案(dàng) 卑微(bēi) 气氛(fēn) 收敛(liǎn)

C.刹(chà)那 喑哑 (yīn) 迸溅(bìng) 霎时(shà)

D.宽恕(shù) 簒(cuàn)夺 荫(yìn)蔽 称职(chè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蜷屈 仙露琼浆 瘦骨嶙峋 高不可盼

B.葱笼 灰心丧气 一丝不苟 海枯石烂

C.曼舞 丝丝缕缕 塞翁失马 津津有味

D.屡次 鸦鹊无声 洗耳恭听 宽洪大量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在2015年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上,黄小刚同学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老师们忍俊不禁,学生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不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老师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6.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7.名著阅读。(4分)

冰心,原名 ,现当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

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将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1)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二项活动。(2分)

① ②

(2)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 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2分)

9.默写。(9分)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5)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 , ”的深刻含义。

(7)《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皇帝的新装》 (8分,每小题2分)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10.下面对这段文字文意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有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B.两个骗子投皇帝的喜好,轻而易举地骗过皇帝,开始为他织布。

C.两个骗子故意装出很忙碌的样子,其目的就是欺骗皇帝,捞取金子。

D.皇帝接受骗子来织布,主要是想借这一件事,来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

1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手法是( )

A.描写 B.烘托 C.夸张 D.象征

12.文中骗子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对“最美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B.用“最美丽”表明骗子织布的技术很高,目的是让皇帝相信他们。

C.骗子借这一谎言来欺骗皇帝和他的大臣,让他们相信人间有这样最美丽的东西。

D.是反语,“最美丽”只是一种假象,是借美丽来反衬社会的丑恶。

13.对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是想借织布一事来考验他的臣民,可见他的聪明与狡猾。

B.两个骗子骗皇帝能够取得成功,表现了他们骗术的高明,让人在不自觉中就能上当受骗。

C.皇帝由于喜好穿新衣而受骗,表明皇帝思想单纯,生活腐化;两个骗子骗人捞钱,表明他们的贪婪狡猾。

D.皇帝是个很不称职、爱慕虚荣、愚蠢而又狡猾的人。

(二)河中石兽 (清)纪 昀(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①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阅十余岁( )②不亦颠乎(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 )④如是再啮( )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诗中的“ ”两字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18.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乐羊子妻 (8分)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 以污其行乎( ) ② 羊子大惭( ) ③ 乃捐金于野(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21.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一个什么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五)《宇宙里有些什么》(7分)

⑴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⑵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⑶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⑷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22.根据上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恒星的基本特征。(2分)

23.选文第⑴自然段划浪线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4.选文第⑴自然段划直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5.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括号

内可填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凝 辨 涵 弘

2、B 3、C 4、B 5、C 6、C

7.谢婉莹 泰戈尔 童真 自然 (每空1分,计4分)

8.(1)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2分)

(2)答案示例:①举办校园足球赛;

②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

③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

④聘请足球裁判或运动员进行足球知识讲座。

(3)示例:妈妈,踢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

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 (2分)

9.(1)归雁洛阳边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吹面不寒杨柳风 (5)小桥流水人家 (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9分)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10.D 11.C 12.B 13.D (8分)

14.(1)经过,过了 (2)颠通“癫”,疯狂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侵蚀、冲刷 (4分)

15.(1)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4分) 16.B(2分)

(三)17.孤山寺 白沙堤 最爱 (3分)

18.画面: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飞向向阳的树木去唱歌,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正在筑建巢穴;感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分)

(四)19.(1)品行、德行 (2)很、非常 (3)丢弃(3分)

20.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3分)

21.道理:不能贪财污行;影响: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3分)

(五)22.发光、发热(一点1分,共2分)

23.不能去掉。“至少”一词表明最少是三千度。去掉它,表示就是三千度,与实际情况不符。

“至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4.打比方。(1分)生动形象(1分)地说明了星星距离我们遥远。(1分)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一、拼音9分。

1. 读拼音,写词语。5分

jǐliáng róng qià sǎo zi zhuāngjià chùjiāo

( )( )( )( ) ( )

piānpì zhuànxiě kānchēng diānbǒ zuǐchún

( ) ( )( ) ( )( )

2.给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薄( )雾 横( )行霸道 应( )声 给( )予

我看着( )试卷,心里很着( )急,不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二、字词14分 。

1. 补充成语4分

脱( )而出 ( )无几 心急如( ) 风侵雨( )

嗷嗷待( ) 香火()盛 顶礼( )拜 ( )然泪下

2.根据提示写出你积累的成语4分

(1)与戏曲有关:

(2)含有叠词:

3.选词填空,填序号。(6%)6分

(a融化 b熔化 c溶化d品位 e品味f截止g截至h化妆 i化装j情景 k情境)

(1)再坚硬的钻石落到岩浆里,都将( )。

(2)春回大地,小河上那层厚厚的冰慢慢( )。

(3)金波爷爷写的《追踪小绿人》值得我们好好( )。

(4)报名活动昨天已经( )。

(5)( )好了没有?观众们正盼你主持节目呢。

(6)如果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就能很容易地把人带到所描绘的( )中去。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三、句子10分 。

1.按要求写句子 。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我们学校开展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在原处修改病句)

(3)用“照应(zhào ying)一词写一句话。

(4)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微笑掩不住她极度的疲劳。(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2.仿写句子: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吹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哺育着它。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 国作家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船长形象,船长为

了 而 。课文最后作者把船长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2.以长篇小说 著称于世的' 国作家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2分)

3.《古诗两首》中表达陆游无限希望的诗句是 。表达诗人杜甫听到叛乱被平定,蓟北被收复消息后极度喜悦的诗句是

。(3分)

4.(《姥姥的剪纸》)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2分)

5.学了这些课文,我们认识了(四字词语) 的郑成功, 的蔺相如, 的鲁滨逊, 的霍金等优秀人物,懂得了一个人想要成材就应该 ,做人应当像乔依那样 。课外, 我还读了 的 ,认识了该名著中的一个优秀人物 ,从他(她)身上,我学到了 (7分)

五、语言实践4分

学校体育节需要各年级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开幕式,你有幸被班主任老师选中了,但当你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却给你泼了一盆“冷水”。 妈妈可能会说:

你想这样解释:(不少于50字)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shǒu zú wú cu qīchǔ zhēngzhá

女孩的爸爸( )地坐在病床前,神色( )地看着女儿痛苦地( ),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其实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过了,而病人,有时候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位年轻的护士走过来问那个男人 为什么不让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 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 我找不着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 默默地坐下来 轻轻握住女孩冰凉的手 柔声说 女儿乖 妈妈在 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女孩差不多的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地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给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醒过来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暗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而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是啊,母爱的力量就是我们生的力量!我在④伟大母爱的同时,更加钦佩那位年轻的护士奉献母爱的⑤。

1.在第3自然段中,根据拼音的提示写出恰当的词语。(3%)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只填序号。(5)

(1)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2)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3)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4) A、感激 B、感动 C、感叹

(5) A、勇气 B、壮举 C、事迹

3.在短文5、6、7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3)

4.这位女护士做了件什么事,简要地概括一下。(1)

5.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1)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女护士说些什么呢?(2)

七、作文30分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自己多一份自信.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会因某方面的优点而让自己有了美好的体验。请选择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展现自己某一个优点,就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关于语文期末考试调研卷和期末真题调研卷语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