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卷历史九年级(九年级一线调研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一线调研卷历史九年级,以及九年级一线调研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历史该写哪些大题

《曲一线科学备考·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是200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曲一线。

书名

曲一线科学备考·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

作者

曲一线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5月1日

页数

96 页

相关图书

我的订单

|

更多图书

暂A课标历史7上(人教版)/5年中考3年模拟

限时满减

¥28.4来自度小店

去购买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5年中考3年模拟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册 人教版

¥29.4来自京东

去购买

曲一线官方 2022版5年中考3年模拟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部编版53初中同步练习册7年级初一同步教辅课本训练册五年中考三年

¥30.8来自当当网

去购买

2023新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一7年级中学教材同步课堂讲解练习教辅全解全练曲一线

¥32来自京东

去购买

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RJ 5年中考年模拟7年级上册历史初一同步练习册辅导资料 5五

¥32来自京东

去购买

【7上历史】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五三七上历史 初中一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卷子全解 5年中考3年模拟七上历史

¥32来自当当网

去购买

内容简介目录TA说

内容简介

《曲一线科学备考·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7年级上)(2012版)(全练版)》内容简介:知识清单全练:这是千万老教师的经验,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累积。这是最系统的归纳,这是最科学的设计。将学科知识设计成习题,是进行基础训练的最好方式。你要记死,不要死记。

基础闯关全练:这是最基础的测试,这是夯实基础知识、巩固基本能力的基地。这也是你的第一关,你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三年模拟全练:这是全国一线教师团结起来跟命题人的较量,是命题人不得不阅读的重要信息,也是命题人灵感的发源地。

五年中考全练:这是新中考与新教材的无缝对接。中考试题,是多少命题专家的心血啊,是多少命题学者的汗滴。这是智慧的结晶,这是精心的设计,这是苦心的创作,这是优美的诗句。洞悉中考试题及命题规律就等于抓住了上帝的一只手,就等于揭开了上帝手中的谜底!

智慧背囊:这是经验的总结,这是学习的秘密,这是阳光心态的展示,这是智慧之光的疏理。背上它吧,你会比别人更加相信自己。[1]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单元检测

期中测试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单元检测

期末测试

全练答案全解全析

一线调研卷怎么样

好。

1、对调研内容设计系统、规范。2、受访者回答有系统性、针对性。3、便于调研者归纳、总结、研究。一线调研试卷很好。调研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

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什么

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

因为小学语文1至6年级的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这套卷子包含了数学的重考点、易错点、单元测评卷+期末真题模拟卷,所以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

调研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

九年级经验交流会讲话稿

初三研讨会发言稿篇一

二月份开学以来,到市区七八所学校听初三复习课十七节,课后与教师交流如何上好复习课,并征求他们对中考的建议。总体感觉,各校初三备课组老师,干劲足,方法多,能统一步骤,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注重讲练结合,教以方法。我见到的复习资料有:《学习方法报》《语文周报》《中考试题2014-2015分类精华集》《2015中考四轮复习法详解手册》《2015中考冲刺核动力》,省编《中考复习综合练习册》。不少备课组还自编分类练习题,如字音、字形、病句、修辞,各种文体知识,答题要领技巧,作文材料等等。

听课中发现的问题:

1.少数教师对每节复习课应该讲些什么,练些什么,学生掌握些什么,不是很清楚,往往是一张报纸、一份试卷,讲到哪儿算哪儿,缺乏周密性;

2.对新课标对九年级各知识点、能力点的评价要求不是很明白,复习中有超标要求,如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讲得过多过细,文言文还讲术语,什么名词活用的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很少板书,更没有板书设计,不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4.重视课内文言文、古典诗词,轻视语体文。有的将文言文重新讲一遍,炒冷饭;

5.现代文阅读分析,总是以题目所问回溯原文,并没有认真带领学生仔细阅读原文,理清结构,把握主旨,体会写法,品析语言。表现为:一是给学生5分钟8分钟自己看文段,然后教师问,学生答(少数);二是教师自己讲选文结构、主要意思,不是学生自己理解总结出来的,效果不大;

6.少数教师教学常规松懈,上下课没有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显得松松垮垮;该做的练习、作业,多是学生做题集体订正,至于学生做的如何,订正了没有,不检查。

复习建议:

1.多研究试卷、试题,特别要研究去年我省、我市的中考试卷和今年我市的5套模拟试卷。

2.教师下题海,学生出苦海。要精选练习题,讲深讲透。

3.把讲练结合落在实处。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及时批阅,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一中许纪友老师例子)

4.教以方法,以阅读教学为例:

第一,明确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评价要求:

☆考查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阅读感受等方面进行考查;

☆重点考查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即整体感知文本,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路,理解文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作用,对文本内容、语言特色、写作方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

☆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养成读书看报习惯,学会浏览、摘录、检索、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

第二,集中分析几套效度高的别的实验区的试卷的阅读题,与学生一起理清结构,归纳主旨,把握它的命题思路、角度,答题技巧,教以方法:

方法一:第一遍速读全文,连同文后题目,知道问什么;第二遍精读全文,勾勾画画重要词句;

方法二:第一遍精读全文,连同文后题目,知道要求后再速读第二遍,并勾勾画画重要词句。

方法三:仔细阅读题干,问什么答什么;从附分上反推答题要点。

5.一定要有板书,将重要内容和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板演出来,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有帮助。重要内容如一句话概括,例:

本文采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了禽流感病毒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

本文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述了什么什么的观点。

本文叙述了露西修女带领6个失聪孩子到茵梦湖倾听睡莲花开的声音的故事,赞扬了她用爱心创造了医学无法达到的奇迹。

总之,“汝欲果学诗,功夫在诗外”,建议大家回头教初一时,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把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关于今年中考,谈谈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6月24日上午第一场,9:00-11:30 150分钟,试卷150分。

全市初三学生数XXXX人,市、区(调整后)XXXXX人,XXX个考场。

试卷结构: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题) 23分;阅读与理解(阅读题) 55分;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实践题) 12分;表达与交流(作文题) 55分;书写 5分。

难易度:7:2:1 105+30+15分

积累与运用 6个小题 23分

语音、字形、词义,在文段中(语言环境中)考查。

语音:常常读错、习惯读错、形声字误读、形近字误读,不考方言读错。

字形:改错别字,常常写错、习惯写错的字,也可考根据拼音写汉字。

词义:在文章中的意思(山势峥嵘:高峻;树木峥嵘:茂盛;岁月峥嵘:不平凡)

修改病句:在文段中,借助语感和一般语法常识,不考术语。

古诗文默写:上下句默写,提示性默写,应用性默写 范围:以八上、九上下为主。

课外(名著)阅读:作者、名称、主要人物、情节,简要评价。

阅读与理解 每个文段后面5-6个小题 55分

现代文:两篇,选自课外,记叙文(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说明文(事理说明、事物说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明显的)。三类选二。

选文要求:考虑文章的前沿性、思想性、适应性、地域性。

考点:(1)重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作用(2)关键句在文章中的意义、作用(3)文章的中心(主旨)是怎么(4)结构层次如何(5)作者的观点、态度、倾向如何(6)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如何(7)引发的联想、给予的启示如何。

文言文:范围:八上、九上、九下,去年我市增加了课外一段(欧阳修《丰乐亭记》),今年继续加一段对比阅读或延伸阅读。

考点:(1)文言实词,拟增加文言虚词(之、其、于、而、以)(2)断句、节奏(用“|”隔开,非标点)(3)译句,对理解内容有作用,句式有特点的(4)文意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倾向等(5)写法考查,二文的异同。

语文综合运用(2014年我市8分,不单列;省15分,单列。今年12分)

题型:主题预设型、问题生成型。

目前,语文综合运用新题型层出不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就其本质是考查学生生活面、知识面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否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主题预设型:2014年我市“打造旅游城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省“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等,主要考查写标语宣传语、拟主题词、介绍、邀请、对对联、写串联词等。

问题生成型:读图表作分析、读图徽讲含义、谈看法、提建议等。

表达与交流 55分

延续去年,二选一。之所以把“作文”改称“表达与交流”或曰“写作”,是因为“作文”给学生感觉是“做”出来的,而“表达与交流”是要学生把自己对生活、学习的情感,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领悟表达出来,与人交流。因此,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我市2014年是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和“ 也是一种享受”(平淡、吃苦等)。不可轻视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优点: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立意构思的创新性。

话题作文所忌:把提示语作材料,全文引用;将话题当文题;文体混乱。

训练要求:要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亲情、友情、师生情;培养学生的思辩性。认真仔细地批阅几篇,讲评几篇。

初三研讨会发言稿篇二

今天是4月4日。中考文化科目时间为6月18日、19日、20日,今天不算总计还有74天,其中休息天有24天,在校上课时间50天。中考英语听力口语时间为4月23日,距今还有18天。中考体育平时成绩测试为4月15日距今还有10天、其他项目测试时间为5月7日距今还有32天。中考学生体检为4月12日。初三第一次调查测试时间为4月7日、8日,下周四、五。

今天我的发言是我对初三工作观察后的一点思考,可能有些讲话会比较尖锐,但我是为了初三的工作。我们初三的目标去年就定了,全市中等即前20名,追赶对象:四中。去年八月初三动员会,很多教师对本届学生持很大信心,那么现在还有三个月不到就见分晓了,情况如何呢,能不能实现目标呢?

一、初三现状

1.所有学科全面进入复习阶段,所有备课组都制定了一份复习计划,希望这份计划不是写写而已。

2.初三口语听力的训练要加强针对性,必须吸收其他学校的有效的做法,不要闭门造车,我们的办法已经造车十几年,没造出一辆好车。为此我曾专门为英语口语听力考试问题请教了四中谢校长,四中模拟成绩全市第八,与二中成绩一样,我问,接下来怎么安排时间复习,他说不专门安排,仍和原来一样。他们从去年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就将口语与听力带着教学,基础非常好。

3.体育训练已经大规模开展。请两位体育教师认真全面思考训练方案,指导学生做好选项工作。大课间训练方案体育组将在下周进行调整,需要有部分教师配合指导管理。希望班主任或管理教师能负起责任,对学生的管理要严格,该训就要训,否则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思想不端正、不愿练得学生不要上操场,做好思想工作再上场。

4.初三有许多工作略显迟滞。比如对于下午第四节课的管理,很多老师并没有领会石校长在教师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于目前第四节课这样的安排,学校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认真思考慎重决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教师一味讲题、对作业的坏习惯。经过一星期,现在的状态是:

二、几个问题供我们全体初三教师共同思考。

1.学生情况你是否已经摸清?

初三总共有17位任课教师,其中朱国琴、黄晴、王超、把胜良、曹建芳、狄建福六位位老师与本届初三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长,有一年以上,其他十多位老师都是在去年九月一日开始接触,通过上学期半年的磨合,师生之间应该融合较好,但本学期由于特殊情况,重新编班后,对于我们其他教师来说至少有一半学生是刚刚接触。那么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个性你有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你中考复习有效性的基础。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基础、个性都不同,中考复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的目标就是高分,而这个高分的获得不应是不择手段,而应是在规范、科学、高效的前提下获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心沉下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的基础、了解他的习惯、了解他的思想,对症下药。

物理已经开始复习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中我感触很深,在复习过程中,我力争初三布置的作业全部批改,我发现本班学生初二物理基础很差,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因为复习内容较多、课时限制,我布置学生回家看书自主复习然后做基本概念题,第二天批改有很多学生空着不做,说不会做。然后我检查学生课本,发现课本上基本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任何笔记,这与我上课要求截然不同,现在初二(1)班学生的物理课本写的满满的,所以可想回家看书自主复习的效果为零。然后花了一天时间与部分学生聊天了解初二学习情况,有学生竟然告诉我说初二比初三难。

物理从初二升入初三时就是最薄弱的学科,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物理教师需要好好反思,努力扭转局面,同时也请各位能多多支持帮助。其他学科虽然比物理好,但我想也不会没有类似的问题,希望我们全体教师先做好该项工作,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谈的上高效复习,才谈的上冲刺中考。

2.分配给你的时间你是否利用好了?

先通报下各学科时间分配情况:语文按课程计划每周5课时,现在时间为每周5课时,另加20分钟早读;数学课程计划每周5课时,现实际为每周6课时,另加每天中午辅导时间30分钟;英语课程计划每周4课时,现实际为每周6课时,另加每天20分钟早读,10分钟中午辅导;物理课程计划每周3课时,现实际时间为每周4课时,另加中午与化学隔天安排20分钟辅导;化学课程计划每周4课时,现实际安排为每周5课时,另加每周2次早晨7:00之前约20分钟辅导和中午与物理隔天安排20分钟辅导;政史课程计划每周4课时,现实际安排5课时,另历史每周2次早晨7:00前约20分钟辅导;体育课程计划每周3课时,现实际安排3课时,另大课间针对性训练。

除了语文,其他所有学科的时间都在课程计划安排的课时上有所增加,有的多,有的少。我通报这个时间分配情况不是要大家去讨论这个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从总体上提高成绩,我的目的是请我们教师去思考,如果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安排课时,你是否还会复习、你的复习计划是不是还是这样、你的复习效果还能不能达到现在这样?换个角度思考,每周多给你的时间你是怎样利用的,这个时间对你该学科的成绩提高有没有帮助?你是把这个时间当成自己的本份呢,还是当做自己正常课时的补充?

如果你是把这多出来的一节课或两节课当做是本份,已经完全纳入你的复习计划或你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中,那么就是害了学生、害了你自己。上个星期教工会议上,石校长明确提醒我们老师,教学过程必须清晰,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内容,绝对不能出现一节课完不成就两节课上,课堂完不成的中午补。如果是这样,你的教学效率将是极其低下,你的教学过程就是题海战,你的教学水平将越来越差。现在有些学科切切就是这样,时间越多,越疲沓,成绩与时间不是成正比,时间补充仅仅是满足了教师完成任务的心理需求。

现在开始到11月份我们全体教师要为创优质学校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假如你平时就是习惯于靠延长课时来出点成绩,那下半年完全按照课程计划上课,你怎么上?

初三17位教师,其中8位教师只带1个班,说实在话,如果只看工作量、班容量,初一、初二教师都比我们辛苦。我们很多教师每天与以前相比有更多的空余时间,你应该经常思考如何使你的课堂更精炼、更高效。

3.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趋势你是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考复习,了解学生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中考。对于这一点,我们学校做的很不够。记得在2月15日初三会议上,我要求每个教研组长收集近四年的常州中考试卷,打印或复印后要求每个初三教师认真研究,我不知道每个教研组有没有去做该项工作,该项工作没有到位也是我的责任,没有及时进行督促。我记得当时有组长跟我说,这些中考题我们都做过的,不要再印了。那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看自己会不会做这些题,而是研究中考试题,进而体会中考命题的意图,决不是仅仅停留在解题的层面。对试卷,你至少要做到分析知识点的分布和覆盖程度、难易程度的比例、题型的变化、几年来命题的变化和趋势,最好能将前几年在中考前得中考会议纪录找到,对比试卷体会中考会议中强调的要点在中考试卷中是如何体现,这样对今年你去参加中考会议后的复习就会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中考不是简单的单元测试,命题不可能随心所欲,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研究中考,还要学会捕捉方方面的信息。比如最近我跟教研员接触的次数比较多,听他介绍了一些在常州召开的教研员中考会议情况,在会议过程中部分教研员对一些试题的设计有不同意见甚至有激烈的争论,那我想在中考命题中此类争议的问题,一般都会回避,那我复习时就可以轻松一些。

此类研究必须由我们组长牵头去做,每个教师参与,认真做好该项工作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我有个设想,如果今年学校还邀请教研员来校调研,那么每个备课组在教研员来调研之前编制一份中考模拟试卷,交教研员指导。我们教研组长必须搞好教研气氛结合课题深入研究中考。另外一个设想,学校联系城区学校,我们教师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

三、认真对待下周阶段调查测试的结果

做好三项工作:认真监考、认真阅卷、认真分析。

初三研讨会发言稿篇三

各位老师:下午好!

阳春三月,本当阳光明媚,但开学来一直阴雨绵绵,使人晃晃忽忽在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已经过去四十多天,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我们毕业班的所有课程已基本结束,少数学科已经处在复习之中,为了更好的组织初三的复习教学,充分的发挥我们各科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我校初三集体组织一次各学科的复习计划的撰写,这样做有利于在整体上步调一致,有的放矢的做好后三个月的有针对、有计划、有策略的复习。我相信本次会议对毕业班的后期的复习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同时我认为与学生走的最近,感情最深的人莫过于我们四位初三班主任,你们是最辛苦的人,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人,所以我认为你们今天是会议主角,等会你们将对各位老师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情分析,本班中考的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方法。根据班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供大家参考。下面我就初三后期的教学管理工作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意见。

一、把握学生心理,加强师生沟通,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工作。初三学生的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我们应及时引导、化解,密切关注每个学生言行动态,及时发现不良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得与失,稳定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认真学习,迎接挑战。二、强化班级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班级管理,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生进入初三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两级分化较大。因此班级管理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因材施教和分类管理措施。班主任要把身心投入到学生中去,关键时刻要出现在学生身边,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做学生的贴心人,以保证学生能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班主任工作重点应面向优秀生和边缘生,确保优秀生考上重点高中,边缘生考上高中,偏科生列出补偏计划,提高重点科目的成绩,力争其中的所有同学都有所提高;对后进生要稳定其情绪,要加强对他们的重点管理,防止其不良情绪的滋生蔓延;同时,对他们又要关怀体贴、多与家长联系,鼓励他们报考皖江职校,宏艺职校、顺利做好职校的秋招工作。保证我校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2、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做好月考分析。班主任在月考后,召开本班学科教师、学生分析会,做到具体、细致、逐个分析,建立普高、重高苗子的档案。明确目标,包干到人,组织任课教师给优秀学生补薄弱学科,抓住边缘生和偏科生的有效培养,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3、班级要营造浓厚的迎考、备考氛围。通过模拟考试,学生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明确目标,在班内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就今年的中考形势、班级现状和适应性考试的情况等,帮助学生分析优劣,让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通过激励,教育学生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迎接挑战。 4、合理调控时间,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入初三,时间对学生越来越紧,学生又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当进行时间调控,理顺两个“时间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锻炼、娱乐之间的时间关系。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加压,又要善于调节,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又要引导学生注意身体锻炼及营养,不要开夜车,杜绝低效的疲劳做法,让学生张驰有度,劳逸结合。正确处理各科复习之间的时间比例关系,让学生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班主任加强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对比较薄弱的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要多让时间,多抓基础,并且要发扬汗水精神,多用时间去磨,争取做到各科齐头并进。三、抓好初三后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强化各种意识,抓好初三毕业年级后期工作1、领导责任意识: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学校领导心目中必须有初三工作的位置,把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向初三倾斜,领导应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联系班级,指导工作,并与该班的任课教师荣辱与共。任课教师要把自己更多的情感、精力、心思投入并倾注到初三毕业班工作之中,时时关注、不断思考、反复研究、常常比较,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初三后期教学复习及管理中。2、竞争合作意识:人在竞争中体现价值,学校在合作中前进。我们既要树立竞争意识,尤其是良性的竞争意识:希望别的班级、别的学科考得好,自己班上、自己教的学科考得更好。又要树立合作意识,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家既竞争,又合作,推动初三后期工作的全面开展,顺利完成初三年级的最后时段工作。3、质量目标意识:目标的导向性、激励性决定了制订目标的重要性。08年9月教务处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行政会议讨论,确定了一个符合学校实际的、遵循客观规律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质量目标,即每班要确保四位“重高”达线生,并重新颁布了新的中考考绩方案,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奖励、督促教师认真教书育人,努力完成升学目标。各位同仁,08年是我们国家大喜大悲的一年,08年也是我们学校负重奋进的一年,我不希望我们学校再受到任何形式的迟滞,我更坚信在坐的各位也有同感。总之,初三年级的后期工作,应当谋定而后动,要依靠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共谋决策。各位毕业班教师要依据教材和各科考试说明,对照中考要求,摸清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灵活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探索新经验、创造新业绩、铸造新辉煌。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语文)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喃喃(nán) 笨拙(zhuō) 佳肴(xáo) 拎(līn)起

B.吮(shǔn)吸 瞟(piǎo) 黏(nián) 摁(àn)

C.忸怩(niǔní) 拗(niù) 虔(qián)诚 尴尬(gāngà)

D.狡黠(xié) 挑衅(xìn) 流淌(tǎng) 羞赧(nǎ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萧索 愕然 恣睢 郑重其事 虚张声势

B.油渍 拂动 儒湿 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C.讷讷 憨厚 鹿砦 嗑嗑绊绊 珠烁晶莹

D.歧视 露马脚 声撕力竭 大名鼎鼎 煞有介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生活是一首歌,演奏着高低不同的乐章,需要你慢慢欣赏;生活是一杯茶,释放着沁人心脾的淡香,需要你细细品尝。

B.雨滴滴答答地下着,天阴沉沉的。试卷发下来了,上面鲜红的“63”就像一双喷血的眼睛一样瞪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C.青春是希望,即使落空,依然会有坚定执着的梦;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可以唱到地老天荒,要哭就哭得悲悲壮壮。

D.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5.某校组织开展了“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6分)

(1)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 (2分)

(2)当今社会,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可有些考试中却建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以保持汉语的规范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故乡(节选)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找出节选文字中的两组反义词。(2分)

7.(1)“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中“他的愿望”指什么?“我的愿望”又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1分)

8.文中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2分)

9.读画线句,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这”指什么?

(2)“成了路”比喻什么?

(3)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奇 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姑夫说:“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姑父坚决地说:“供!”

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中闪现出一张张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啊!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

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

文硬硬地答:“我不!”

爹问:“你要咋?”

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吗?

10.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 (1分)

11.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2.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13.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

14.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3分)

   (三)(2015•山东潍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冰 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 “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了一句,看看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改)

15.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父子俩遛网打鱼—— (1) ——砸冰行船—— (2) ——看到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生活中你对谁最了解呢?我想,肯定是自己的父母了。那么,请以父亲或母亲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A.佳肴yáo;B.摁èn;D.狡黠xiá。)

2.A(B.濡湿;C.磕磕绊绊;D.声嘶力竭。)

3.B(“毛骨悚然”形容非常害怕,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4.C(A项两面对一面,改为“一个人能否取得卓越的成就”;B项否定失当,与逻辑不符,应改为“无时无刻不”;D项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制度”。)

5.(1)“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2)示例①: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因为它来自生活,新颖、时尚。网络用语使文章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使汉语更加丰富,也能体现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示例②:我认为考试中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汉语传承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网络语言表达苍白,良莠不齐,所以应该规范使用汉语。

[(1)首先了解“正能量”一词的起源。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成了时下网络的热门语言。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正能量一词也由此在中国走红。它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2)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它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果我们表示赞成,可就网络用语的优点来分析,如网络用语新颖、时尚,有时代感,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持反对态度,则可就网络用语的缺点来分析,如网络用语良莠不齐,对汉语的长久规范发展不利。]

6.切近—茫远 有—无(注意题干要求找两组反义词,不要漏掉。)

7.(1)“他的愿望”指改变眼前的苦难生活。“我的愿望”指希望将来能有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新生活。(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说“茫远”。(联系“我”与“闰土”的身份及文章的写作主旨来回答。)

8.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海边的奇异图画是“我”的向往。)

9.(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是对前面文字的指代。)

(2)希望实现。(这句话将“希望”比喻成路,“成了路”也就是希望实现了。)

(3)希望好比地上的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们是否去勇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等于没有;人们都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弄清本句是比喻句,并从其喻意来理解。)

10.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本文全篇在叙述,而在最后一段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奇迹”产生的前提条件就在这段话中。)

11.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做铺垫,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回答本题应先通读全文,读完全文后会发现后文爹的态度经过文的执着努力而发生了改变,因此这里是铺垫。)

12.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文”第一次失眠是因为没有考上大学,第二次失眠是因为复读无望,其心情可想而知。)

13.“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文”为争取复读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做别的事情同样会一样执着、努力。)

14.“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本题要求概括人物形象,读完本文,我们可以看出“文”为了目标而坚持不放弃。)

15.(1)遭遇风雪 (2)扒冰拖船(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文章第①~③段写的是“父子俩遛网打鱼”,第⑦⑧段写父子俩“砸冰行船”,第○12段写“看到希望”。要求填写的情节可从第④⑤⑥段、第⑨⑩○11段概括,语言要简洁,最好用四字短语概括。)

16.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砸冰、扒冰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此题考查对小说自然环境作用的把握。从第⑦段中找出关键词,如,“可怕的寂静”“瞬间就凝住”“冻结”等,由此可知渲染的环境是寒冷、可怕、恶劣、紧张的,同时还要联系上下文,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去理解,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对中心的作用。另外,在叙述时,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17.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急;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父亲奋力扒冰拖船的情形。(本题主要考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此题可以从句式和词语运用两个方面来回答。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同时本语段还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抓”“扒”“蹬”“扑”“压”“拉”“挪”等,这些动词都是对父亲的描写。另外,在分析句式和动词时,一定要有表现效果的描述。)

18.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③关心孩子成长。(本题主要考查对父亲形象的概括。通过阅读小说我们知道,父亲是一位常年在水上打鱼的老渔夫,他有着所有渔夫的共性,经常遇到各种困难,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同时他还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希望孩子回去上学。在表述时,语言要简洁,不要遗漏要点,最好分条回答。)

19.思路点拨: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首先,我们要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审:审材料或提示语,审话题,审题目要求。本道作文题,话题限定在“父亲”或者“母亲”上,我们可根据这个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从中抓住一点,进行写作。

其次,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可拟的标题很多,关键是能使人耳目一新。“题好一半文”,写好本文,拟定一个精彩、贴切、新颖的标题同样重要。

再次,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绘声绘色地叙述往事;也可以写成小说,巧妙地编述故事,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表现出人物的形象。

最后,写作时最好从小处落笔,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选取自身的切身经历来写,融入自己的感情。

例文:

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

母亲啊,您温柔的双手牵我走过美丽人生。

——题记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宽容。曾经,贪玩任性的我迟迟归来,您用温暖的双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饭热好了,吃吧。”曾经,我手捧着不理想的成绩单站在您的面前,您抱着我说:“没关系,下次努力,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您的眼波中闪现出一道光彩,我知道,那是宽容。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慈爱。曾记得,每次晚自习归来,总是见您倚在门边默默等我,做着总也织不完的毛线活。您说:“我也是出去刚回来。”曾记得,每次下雨,您总是第一个给我送雨衣,您说:“没事,我也是路过。”您挥动着手臂拭着头发上的水珠,我知道,那是慈爱。

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操劳。我记得,您每天除了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全部的家务,可您却从不让我干一点儿,您说:“你没干习惯,弄不好。”您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您只是说:“我天天干习惯了,闲下来倒觉得别扭了。”您枯瘦的双手不停地忙着,我知道,那是操劳。

母亲啊,女儿没有用高山、大海、大地、山川来形容您,女儿觉得,您给我的是真实的、确切的、触摸得到的关怀与爱护,不是空洞的、遥远的、模糊的一个概念。您执着地爱您的女儿,您觉得,爱我就是给我您一切有力量做到的;您觉得,爱我就是要包容我所有的错误与任性。您执着地守候着,就像蓝天执着地守候着白云,就像一棵大树执着地守候着飞鸟。

母亲啊,您在女儿心中是那不可磨灭的烙印,是那不可丢弃的生命。

母亲啊,您温柔的双手牵我走过美丽人生。

【点评】谋篇布局的精巧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每一段开头皆以“母亲啊”领起,表达了对母亲深沉而强烈的爱戴之情;尤其是第二、三、四段,结构完全相同,构成段与段的排比:每段以“母亲啊,长大的路上,您温柔的双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开头,每段末再以“我知道,那是……”相呼应。文章对母亲的歌颂可谓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img]

一线调研卷历史九年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九年级一线调研答案、一线调研卷历史九年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