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中同卷生物单元检测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2衡中同卷周测卷生物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8衡中同卷生物答案
物理化学是必须要理解的,绝对不能被,这两科和数学差不多,定义理解了就好,生物适当背一些,不会太难,地
[img]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 方法 。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 其它 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健康人 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 )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血细胞
2.原尿中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
A.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3.下列是某被测试者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试分析P和Q各是什么物质?( )
血管 肾小囊腔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 B.P是氨基酸,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无机盐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4.(2013?山东东营)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右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5.与肾小球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所流的血液依次是( )
A.动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
6.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
A.③④⑥ B.④⑥⑦ C.①②⑧ D.⑥⑦⑧
7.在一般情况下,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总是大于原尿中尿素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管将大部分尿素重吸收 B.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
C.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尿素 D.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壁的细胞产生尿素
8.(2013?山东烟台)某病人验尿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根据下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图中①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B.图中②与③之间发生堵塞
C .图中③的功能产生障碍 D.图中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发生改变
9.尿液中尿素主要来自体内哪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10.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11.汗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皮脂
12.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13.(2013?山东济宁)右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14.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是( )
A.含废物多的动脉血 B.含废物少的动脉血
C.含废物多的静脉血 D.含废物少的静脉血
15.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6.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 下表所示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推测丙是( )
成分 甲 乙 丙
水 90 99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03 2.00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17.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 )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18.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中M和N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表分析( )
项目 血浆 原尿 尿液
M(克/100毫升) 0.03 0.03 1.8
N(克/100毫升) 0.1 0.1 0
A.M是葡萄糖,N是尿素 B.M是蛋白质,N是葡萄糖
C.M是氨基酸,N是血细胞 D.M是尿素,N是葡萄糖
19.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的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丁处被重吸收
20.下图所示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含营养物质较多
21.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造成的?( )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
22.下图为肾单位模式图。形成原尿和尿液的场所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3.当我们进入温度较高的环境时,往往会出现脸色红润、身体出汗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皮肤的下列哪项生理功能没有直接联系?( )
A.感受外界刺激 B.排泄作用
C.分泌皮脂 D.调节体温
24.具有排泄、分泌和调节体温作用的皮肤结构是( )
A.血管 B.汗腺
C.皮脂腺 D.毛发
25.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A.保护和调节体温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调节体温和排泄 D.排泄和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2013?江苏连云港)(10分)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 ”上填名称)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 [ ] 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 病。
27.(10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主要成分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液体(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28.(10分)下图是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
(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 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 内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 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
(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 哪些途径? 。
29.(10分)下表中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中填写序号,“ ”内填写文字。)
物质 样品A(克/升) 样品B(克/升)
葡萄糖 0 1.0
无机盐 16.0 7.5
蛋白质 0 0
尿素 2.0 0.3
血细胞 无 无
(1)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 (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 ]肾小囊腔中。
(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 ]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 、大部分的 和部分无机盐。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 ;若 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 。
30.(10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分解成 后 ,才能通过小肠的a过程进入血液运往全身。如果一边吞咽食物一边说笑,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是因为吞咽时 来不及盖住喉口。
(2)血管②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后,②血液中的 减少。
(3)某人患肺炎后,医生在其上肢静脉处注射消炎药,则药物到达肺部至少要经过图中A腔 次。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解析: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②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而①是入球小动脉,A项不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物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B项不正确。肾小囊里面的液体为原尿,①是入球小动脉,其内含有血浆,原尿与血浆相比 ,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C项不正确。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形成尿液,③肾静脉内的液体与①入球小动脉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D项正确。
5.A 解析:入球小动脉是由肾动脉分支形成的,在肾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而,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由于在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也是动脉血。
6.B 解析: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即排泄,人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在肾脏中形成尿液,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皮肤排出一部分的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7.B
8.A 解析: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血细胞不能透过血管壁进入尿液中,但在原尿的形成过程中,当肾 小球(血管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壁的通透性改变,将导致原尿中出现血细胞,进而导致血尿。图中①代表肾小球,②代表肾小囊,③代表肾小管,④代表收集管。②与③之间发生堵塞,将影响尿液的形成。③的主要 作用是重吸收,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③功能障碍不会导致血尿。动脉、静脉结构发生改变,渗出的血细胞不会经过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因此不会出现在尿液中。
9.B 解析:尿素是一种含氮的代谢产物,糖类和脂肪是不含氮的有机物,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物,代谢产物中除了水、二氧化碳外,还有尿素。
10.C 11.D
12.B 解析: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一 部分水和无机盐随着尿液排出,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减少。
13.C 解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项正确;每个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题图中②为肾小囊,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管,B项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但血液仍为动脉血,C项错误;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D项正确。
14.D
15.A 解析:脂肪的消化是在小肠中进行的,小肠中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小肠内脂肪含量下降。因此,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A项正确。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 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 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由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Ⅰ为肺动脉,Ⅱ为肺泡外毛细血管,Ⅲ为肺静脉,B项错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尿素的浓度会明显增高,C项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其含量不仅减少,而且减少为0,D项错误。
16.C
17.A 解析: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在血液流经肾 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8.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从表中可以看出,尿液中没有N,而血浆和原尿中有N,且含量较多,由此判断,N是葡萄糖;尿液中有大量M,而血浆和原尿中只有少量的M,由此判断,M是尿素。
19.C 解析:尿素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形成,A项错误;乙是肾脏,为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而不是唯一的排泄器官,B项错误;血液中的尿素等 代谢废物可在肾脏滤过并形成尿液,C项正确;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乙处被肾脏重吸收,而非丁处,D项错误。
20.C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含量不变;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吸收了营养物质,则变为 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只进行了滤过作用,所以从肾小球流出的血液仍为动脉血;由于血液经过肾小管外毛细血管时进行了重吸收,则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
21.A
22.B 解析:血液经肾小球发生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肾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形成尿液。
2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皮肤功能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掌握好基础知识——皮肤的功能;二是要明确题意;三是要综合考虑问题,对错误选项进行排除。
2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根据皮肤的功能,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只能是汗腺。
25.C 解析:汗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大汗淋漓说明汗液排出多,代谢废物排出得多,而满脸通红说明皮肤温度高,那么,由皮肤直接向外散发的热量就较多,从而在产热多时仍然能保持体温恒定。
26.(1)肾单位 (2)滤过 ⑤ 肾小管 (3)糖尿
解析:(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而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3)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27.(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的是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多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不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解析:在掌握肾单位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仔细对表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就不难回答该题。
28.(1)葡萄糖 (2)氨基酸 消化酶(或蛋白酶) (3)气体交换 结合 (4)呼气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出汗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29.(1)样品 B 4 (2)6 葡萄糖 水 (3)蛋白质 胰岛 葡萄糖(“糖尿”也可)
解析:由于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所以B为原尿。患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 性增强,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均可滤过到肾小囊腔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球发炎,尿液中均能检测到葡萄糖。
30.(1)氨基酸 会厌软骨 (2)滤过 尿素 (3)1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2.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试题
3. 2017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4. 七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试卷
6. 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单元卷子
7. 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8. 单元练测卷七年级生物上册答案
9.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0.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试卷解析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及答案
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题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正确认识是( )
A.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增大
B.子细胞和母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细胞分裂次数越多,体积越小
D.细胞分裂以后形成的子细胞,有的有细胞核,有的无细胞核
2.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
C.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
D.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3.纳溪区天仙镇是泸州市著名的枇杷之乡。下列有关枇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细胞,是种子 B.属于系统,是果实
C.属于组织,是种子 D.属于器官,是果实
4.右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 )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5.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6.(2013 兰州)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组织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小结构层次
8.西瓜的果肉属于植物的哪类组织?(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9.我们吃香蕉时剥掉的香蕉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
B.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1.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
A.一株玉米 B.月季花 C.血液 D.胃
12.下图中所示的器官分别属于什么系统?( )
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B.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13.(2013 兰州)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4.仙人掌上的刺,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5.(2013 黑龙江大庆)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组织在胃中不存在的是()
A.上皮组织 B.基本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6.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
17.下列各种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骨组织 B.血液 C.皮肤 D.肌腱
18.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都是器官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
D.图示生物①②③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19.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种类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0.下图所示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按图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
21.(2013 黑龙江大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
B.微生物的数量众多,都对人类有害,不需要人类关爱
C.微生物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D.除病毒外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 )
①保护组织 ②上皮组织 ③机械组织 ④肌肉组织 ⑤神经组织 ⑥营养组织 ⑦结缔组织 ⑧输导组织
A.②⑤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③④⑧ D.⑥⑦⑧
23.“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24.下列各图表示高等动物的四种组织,其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B C D
25.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将下图进行排序,你认为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4分)判断题。
(1)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以后,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 ( )
(2)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 )
(3)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4)草履虫没有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层次。 ( )
27.(8分)连线题。
(1)把动物的四大组织与其结构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上皮组织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
神经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结缔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
(2)把下列人体的结构与相应构成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血液 上皮组织
表皮 肌肉组织
肱二头肌 结缔组织
脊髓 神经组织
28.(5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丙细胞与甲、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2)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甲、乙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3)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和_ 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4)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 。
(5)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如果乙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与乙细胞的染色体 相同,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9.(11分)下图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尖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 。
(2)我们吃橘子时,剖开橘皮时看见的筋络,能够输导 和 ,属于[ ] 。
(3)叶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 ] 。
(4)[ ] 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 。
30.(17分)仔细观察右图,请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稻草剪成1寸左右的小段,放在盛有天然水的烧杯中,经过10天左右,水面出现一层灰白色的薄膜,揭开这层薄膜仔细观察水上层游动得很快的微小白点,这就是 ,在显微镜下它的形状就像一只 。
(2)图中的结构[ ] 具有运动作用,它在体表的分布
是( )
A.全身的表膜 B.体表一圈
C.口沟内 D.身体前段
(3)食物由[ ] 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 排出。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
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 有一定的作用。
(4)[ ] 能收集体内过多的含氮废物进入[ ] ,再由表膜上的小孔排出体外。
(5)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是[ ] 。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1.B 解析:细胞不能无限制地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且有的细胞开始进行分裂。刚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它们会慢慢生长,因此细胞不会越分裂越小。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母细胞完全一样,都有细胞核。
2.D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不发生改变。
3.D 解析: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枇杷属于果实,是器官。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4.B 解析:由图中器官可知,脑属于神经系统,肺属于呼吸系统,心属于循环系统,胃、肠属于消化系统,肾属于排泄系统。所以都没有涉及生殖系统。
5.A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6.C 解析: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来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由动物细胞构成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由植物细胞构成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植物体没有系统,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直接形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可见,选项C是错误的。
7.D 解析: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A项错误;有的细胞无细胞核,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细菌等,B项不对;洋葱鳞片叶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不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细胞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小结构层次。
8.C 解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具很强的分裂能力,一般位于植物体的茎尖、根尖和茎的形成层等处;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其细胞特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相连,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如导管和筛管等。西瓜的果肉位于果实中,汁多味美,液泡中含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9.A 解析:香蕉是果实,属于器官,它的皮应该是起保护作用的,因此属于保护组织。分生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分裂产生新细胞,输导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运输物质,营养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并提供营养。
10.D 解析: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染色体数目相同,遗传物质也不会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11.C 解析: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它们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便形成组织。一株玉米是一个植物,月季花是器官,胃属于器官,血液是结缔组织。
12.B 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心脏、胃、脑、肺。心脏属于循环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脑属于神经系统;肺属于呼吸系统。
13.C 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在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
14.C 解析:仙人掌的刺属于变态叶,叶属于器官。
15.B 解析:胃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里面的胃腺上皮属于上皮组织,胃能收缩和舒张,有肌肉组织,胃的内外布满了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的一个器官。基本组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组织,不存在于动物体内。
16.D 解析:A为动物的神经细胞,B为动物的肌肉细胞,C为动物的上皮细胞,D具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
17.C 解析: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肌腱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而皮肤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器官,不是结缔组织。
18.C 解析:从图形中可以看出,①是动物,②是植物,③是真菌。图示①②的结构层次都是个体;B项中②是植物,是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构成的,上皮组织属于组成动物和人体的组织;这三种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其主要的遗传物质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
19.B 解析: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分化后的细胞还有可能进行分裂和生长,如植物的形成层细胞;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0.A
21.B 解析: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微生物除具有生物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新物种还在不断被发现。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冰川、热泉、火山口等极端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的踪迹,故A项叙述正确。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类是有害的,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利用甲烷细菌可以净化污水,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利用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故B项叙述错误。生物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故C项叙述正确。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D项叙述正确。
22.B 解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3.C 解析: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不需要细胞的分化,分化形成组织,而恶性肿瘤是癌细胞的群体,扩散速度快;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复制现象,故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癌细胞只出现分裂现象,不会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体。
24.A 解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组织是神经组织,图A为神经组织的结构图。
25.A 解析:通过图示识别,①是器官层次,②是组织层次,③是系统层次,④是细胞层次,⑤是人体,它们的构成层次依次是细胞④→组织②→器官①→系统③→人体⑤。
26.(1)× 解析: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2)√ 解析: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的,在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层次只有细胞,即个体。
27.(1)见下图
(2)见下图
28.(1)成形的细胞核 (2)线粒体 (3)叶绿体 (4)细胞壁 (5)数目
解析:(1)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动植物体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液泡。
(4)细胞壁具有保护、支持的作用。
(5)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以保证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
29.(1)C 分生组织 (2)水分 无机盐 D 输导组织 (3)B 营养组织
(4)A 保护组织 表面
解析:图中,A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一般分布在植物表面;B是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C是分生组织,保持分裂能力;D是输导组织,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
30.(1)草履虫 倒转的草鞋底 (2)3 纤毛 A (3)5 口沟 7 胞肛 30 污水净化 (4)1 收集管 2 伸缩泡 (5)4 表膜
解析:(1)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个体微小,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细胞结构。
(2)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全身的表膜上都有纤毛分布。
(3)5是口沟,细菌和细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6),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一只草履虫一个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由此算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 000个细菌,可见,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4)1是收集管,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如含氮废物)收集起来,进入2伸缩泡,再排到体外。(5)4是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哪找
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哪找
回答如下:衡中同卷的免费答案上百度百科找
,我现在还在读书,其实有时候感觉挺累的,但是,一想到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之后生活的更好,就感觉还是挺幸福的。
跪求2019-2020衡中同卷全科答案!
答: 2019-2020衡中同卷全科答案,百度搜索一下
如有疑问
请继续追问
衡中同卷生物单元检测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2衡中同卷周测卷生物答案、衡中同卷生物单元检测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