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卷临天下物理测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卷临天下2021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卷通天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答案 哪位高手有啊 麻烦给我look look 啊 拜托了、、
- 2、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 3、卷通天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答案
- 4、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 5、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 6、有金太阳卷行天下物理的答案吗?
卷通天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答案 哪位高手有啊 麻烦给我look look 啊 拜托了、、
卷通天下是书名嘛?。。。
一般这种答案网上都是木有的。。不过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测试题做一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学习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火箭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关于弹簧测量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
B. 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它的型号
C. 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表示0.1kg
D. 测量时,要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
3. 图13-1是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4. 如图13-2所示,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图13-2
5. 如图13-3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6.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7.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8.滑板运动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它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板面上表面粗糙,如图13-4所示,则( )
A.滑板表面粗糙是为了减小人与板之间的摩擦
B.滑板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人与板之间的摩擦
C.滑板轮表面光滑是减小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D.滑板轮表面光滑是增大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9.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如图13-5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10.如图13-6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
④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 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 原理制成的。
12.在衡阳农村一些地方,还保留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12-7,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舂自身的重力是“ ”(填“动力”或“阻力”).这是一个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13.图13-8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花纹是为了增大_ _________,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 __。
14.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12-9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600 N.重心在A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是______N;要想使F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13-10所示为一电工钳,其构造简单,携带方便,且功能较多,很实用。它在结构和使用上应用了不少物理知识,请完成下列问题:
(1)钳口前端有条形花纹,就是用到了
来增大摩擦。
(2)电工钳手柄较长,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3)电工钳的手柄套上带有花纹的橡胶皮的用途是(说出2条):
① ;
② 。
三、作图与简答题(第17题4分,18题4分,19题6分,共14分)
16.画出图13-11中重为2N的紫砂茶壶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17. 在图13-12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18.图13-13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9.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在采用如图13-14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12-15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3)用如图13-15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20.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图13-16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13-16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五、综合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1. 小明在学校参加植树活动时,使用如图13-17所示的钢丝钳,剪铁丝固定小树苗。
(1)他使用的钳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作用在这根杠杆上的阻力F2。
(3)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1000N的力,小明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
22.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12-18所示。取一块与自己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该同学身高160cm、质量40kg,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N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g取9.8N/kg)
参考答案
1. D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也不论它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所以A、B、C错。
2.D 解析:在月球上,弹簧伸长的长度也与外力成正比;字母“N”表示力的单位;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表示0.1N,而不是0.1kg;弹簧与外壳间若有摩擦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故选项D正确。
3.C 解析: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非垂直向下。
4.C 解析: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扳手和自行车的车把都属于轮轴,可以省力;镊子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机械。
5.C 解析:取胜的关键是看双方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6.B 解析: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都是使接触面彼此脱离,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摩擦。而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7.B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A错;物体的重力随着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上的重力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故选项B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也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C错;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与弹簧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选项D错。
8.B 、C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越大,反之越小。滑板上面粗糙的目的是增大摩擦,有利于人在上面站稳;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使滑板轮受的阻力减小,有利于滑板的运动。
9.B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并没有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动滑轮自身重和绳子与滑轮、转轴之间的摩擦。
10.B 解析:第①次操作中因为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右端下降;第②次操作中杠杆左端下降;第③次操作中杠杆右端下降;第④次操作中杠杆左端下降;故应选B。
11.重 竖直向下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2. 阻力 费力 解析:用力踩时, 舂自身的重力阻碍舂的转动,因此是阻力,此时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
13.摩擦 杠杆 解析:增大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圆规的手柄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所以可以看作是杠杆。
14. 240 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增大动力臂)(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减小阻力臂) 解析:把L1=1m,L2=0.4 m,F2=600 N代入F1 L1= F2L2即可求得F1= 240 N;要想使F1更小一些,在不能改变阻力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
15.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省力(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橡胶皮用来绝缘保护、防止触电等。解析:手柄套上的橡胶皮就是用来绝缘保护的;钳把比钳口长是为了省力;钳口前端和手柄套上带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以防止钳口的物体滑落和钳子从手中滑落。
16.如答图13-1所示。 解析:过壶的重心O点,竖直向下作垂线,标上箭头,标出力的大小和符号。
17.如答图13-2所示。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1)用绳子连接滑轮组时,可以从定滑轮的下端挂钩绕滑轮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的上端挂勾绕滑轮引线,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2)也可以采用逆绕法连线,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可以从人的手向上绕定滑轮引线、连接即可。
18.(1)如答图13-3所示。(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两种方法中的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第二种方法动力臂较长,所以更省力。 解析:(1)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是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臂的概念作出力臂即可。(2)F1向下撬,是以B点为支点;F2向上撬,是以A点为支点,分别作出其动力臂、阻力臂,会发现其阻力臂相等,而F2向上撬时,其动力臂较长,更省力。
19.(1)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都容易读数。
20.(1)右;使 (2)D (3)2
解析:杠杆在动力臂和阻力臂可以方便的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如果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杠杆的自重将会对杠杆的平衡产生影响。
21.(1)省力杠杆 (2)如图13-4所示
(3)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
可得
22. (1)改变力的方向 (2)排除木板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解:设该同学的重心位置到头顶的距离为L2,则F1 L1= F2L2,137.2N×160cm=40kg×9.8N/kg×L2,则L2=56cm。则同学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为56cm。
解析:题中木板实质相当于杠杆,O点相当于支点,托盘上放置的重物对木板的拉力相当于动力,因在水平位置平衡,木板的长度相当于动力臂,人的重力给木板的压力相当于阻力,其大小等于人的重力,支点O到压力作用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其大小刚好等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离O点的距离。
[img]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2分。26题每图2分,30题、34题2分,36题3分,37题4分,其他题每空1分。)
26.(1)如图15所示,重为5N的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画出“不倒
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点O为“不倒翁”的重心)。
(2)请画出图16中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3)组装如图17所示的滑轮组,使绳自由端拉力F的方向向下。
27.小东用如图18所示的实验器材,做“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小东只能研究“动能的大小是否和 有关”。(选填“质量”或“速度”)
(2)实验中保证小球A 不变,多次改变小球A在斜面上开始运动的 ,
通过比较物块B被撞击后在同一水平面上 的大小得到实验结论。
28.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
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
码,如图19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若要证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才
能彼此平衡”,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上移动一些,松手
29.(1)如图20甲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
点施加一个力F1,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
到位置A,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
。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根弹簧的
上端点施加一个较大的力F2,可将弹簧上端点从
位置O拉伸到位置B。请你根据两次拉伸弹簧的
效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2)如图20乙所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钩码在弹簧的上端点沿同一直线分别
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3、F4,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然后将两
个力撤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仍将弹簧上端点
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由此可知,力F与力F3、F4的关系式为: 。
在这个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30.如图21所示,在烧杯内装有某种液体,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轻质塑料片。B
在液面下的深度为15cm。向A管内缓缓注入水。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A管内水柱
高12cm,则烧杯内的液体的密度是 g/cm3。
31.图22甲所示是小明在初一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两件作品。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将下面有关作品的简单解释进行补充。
(1)图22乙所示是“听话的笑脸”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它的内部是由固定在一起的
物体A和圆环B组成。绳子从圆环B上的两个小孔穿过时,必须从物体A的一
侧绕过去,使绳子不能沿直线穿过“笑脸”。用力绷紧绳子时,增大了绳子与物体
A之间的 ,从而使绳子与物体A之间的 增大,“笑脸”会很“听
话”地停在绳子的某一个位置。绳子松弛时,“笑脸”会沿着绳子下滑。
(2)在“孔明灯”的底部燃烧燃料,使“灯”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灯”所
受的 力增大;同时因为“灯”内气体的密度减小,并且有部分气体从“灯”
的底部溢出,导致“孔明灯”整体的重力 ;当重力 浮力时,“孔
明灯”开始上升。
3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23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
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挂了如图23乙所示2组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是否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23丙所示,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则可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在 处(选填“A”、 “B”或“C”)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获取实验数据。
33.在中国科技馆二层A厅的“运动之律”展区内有一个叫做“球吸”的展品,如图24
所示。这件展品由两只悬挂的空心球和一个出风口组成,当按
下出风的按钮后,会有气流从两只空心球中间的缝隙通过,这
个时候你会发现两只小球 (选填“靠拢”或“远离”);
这一现象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
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原理的实例有很多。例如:飞机的机翼
要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如图25所示),当飞机前进时,气
流通过机翼上、下方的速度不同,空气对机翼上表面产生的压
强 它对机翼下表面产生的压强。这样,机翼上、下表
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升力。
34.小月在研究“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她用天平、
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测得了不同物体的质量和相应的重力,并把测
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的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G= 。
质量m/ g 80 100 300 140 270 360
重力G/N 0.8 1 3 1.4 2.7 3.6
35. 小丽在学习了机械效率后,想研究“一定一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于是她用图26所示的组装好的滑轮组进行了实验。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
(2)下表是小丽测量并记录的部分数据:
动滑轮重
G动/N 物重
G物/N 钩码被提升高度h/cm 绳自由端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1 3 2 6
①请你根据图26所示的情景,将小丽测出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②请你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小丽对滑轮组所做的功W=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3)小丽想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请你利用所学知识,给小丽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36.小刚在学习浮力知识时,看到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他认为:“质量小的
物体在水中漂浮,质量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实验室中有以下器材:三个铁块(质
量分别为10g、20g、30g)、三个木块(质量分别为5g、10g、15g)、柱形玻璃容器一
个、足量的水。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通过实验证明小刚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求:
(1)写出选用的器材;(2)简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37.现有托盘天平(带砝码)一架,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小平底玻璃管1支,足量的
沙子,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小勺一把。小新利用上述
实验器材证明:“液体的压强和深度有关”。小新的主要
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出玻璃管底面直径D,并把数
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向玻璃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玻璃管能竖直地漂浮
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h1(如图27甲),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玻璃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并将数据
记录在表格中;
④再向玻璃管内添加沙子,使玻璃管仍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h2(如图
27乙);用天平称出玻璃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2,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公式p= = 和测量数据,计算出压强p1和p2,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
(2)将实验过程中的步骤⑤补充完整。
(3)请根据你改进后的实验过程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空1分)
3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半 潜 船
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等超长超重,但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特种海运船舶。
半潜船在工作时, 会像潜水艇一样,通过本身压载水(指为控制船舶纵倾、横倾、吃水或稳性等而在船上加装的水)的调整,能够平稳地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船身甲板潜入10~30m深的水下,只露出船楼建筑(如图28甲所示),以便将所要承运的货物(像舰船等)从指定位置拖拽到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然后等需要装运的货物进入到已潜入水下的装货甲板上方时,启动大型空气压缩机,再次调整半潜船身压载水舱中的水量,使船身连同甲板上的货物一起浮出水面,然后绑扎固定,就可以跨海越洋将货物运至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了(如图28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
中国是继荷兰之后第二个建造自航式半潜运输船的国家。"泰安口"号半潜船是中国大陆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自航式半潜运输船,可在海上承运重10000t以上的货物。2015年7月10日上午,东海岛船成为加入我国海军战斗序列第一艘半潜船。舷号868,长175.5m,宽32.4m,排水量约20000t,可对重型装备构件及小型舰艇进行拖带、运输,同时可作为临时船坞对受损舰艇实施海上抢修。
卷通天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答案
选择B
我们把谁看作相对静止谁就是参照物。
A、云是参照物
B、地面是参照物
C、列车是参照物
D、电梯是参照物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的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即将学完,同学们需要准备相关测试卷来练习,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江苏扬州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2. (山东威海2分)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3. 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4. (福建厦门2分)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5. 一个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 kg,烟煤约80 kg,液化石油气约30 kg,煤气约60 kg。这四种燃料哪一种热值最高( )
A.液化石油气 B.煤气 C.烟煤 D.木柴
6. 宁夏“沙湖”是闻名全国的五A级旅游胜地。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沙湖”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A.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B.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C.水比沙子吸收的热量少 D.水比沙子的温度变化大
7. (福建厦门2分)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8. 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D.排气冲程、吸气冲程
9. 关于热机效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一定越高
B.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就一定越高
C.热机单位时间里耗费的燃料少,热机的效率就一定高
D.改进燃烧环境,使燃料充分燃烧,能提高热机效率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B.热机排出的废气、产生的噪声,都会污染环境
C.因为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高,所以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高、对环境污染小
D.内燃机中,是靠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转动的
11. (山东济宁2分)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8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2. 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油燃烧比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
C.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 (2013•山东临沂)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如2甲所示,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__________;晓军同学先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2乙所示,结果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
14. 炎热的夏天中午,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海滨浴场内沙子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
15.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l.0×l07 kg,水温升高2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c沙石
16. 热机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有____机和_____机两种。
17. (广东汕尾3分)走近加油站,会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_________;完全燃烧10 kg汽油可以放出______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 );汽油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动力设备。
18. 在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中,_______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_______的能量,是提高热机效率的重要措施。
19. 我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 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 ℃以上。l00 kg的温泉水从60 ℃降到20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J,相当于_______m3的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1.8×107 J/m3]
20. (山东威海2分)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 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的水,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水的比热容]
21. 如3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质量为100 g的干燥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插入温度计,测得此时沙子的温度为l8 ℃;然后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变为20 ℃。沙子的温度之所以升高,是因为晃动试管时,试管内的沙子互相摩擦做功,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沙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这一过程中,沙子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沙子的比热容为0.92×103 J/(kg•℃)]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2. 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休息.白天,海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夜晚温度也不会很冷.而在沙漠的夏天,温度变化很大,白天气温可达60℃,晚上则降到10℃左右,请你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海边和沙漠的气候为什么会不同?
23. 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它是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是目前世界上能源的发展重点。
(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说明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的好处。(至少写出一条)
(2)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相比,谁的热值高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它们的热值,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安全燃烧汽油的装置,都可由实验室提供)
四、计算、探究题(24题8分,25题10分,26题14分,共32分)
24.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4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5. 小明家煮饭、烧水使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5×107 J/m3,放出的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现要将初温为25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完全燃烧0.03 m3的天然气,则能加热水的质量为多少?[c水=4.2×103 J/(kg•℃)]
26. .(2013•杭州)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 ℃,经8 750 s时间后上升到45 ℃[=4.2× 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 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卷答案:
1. C 解析:走进花园闻到花香和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B选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烟雾”是小颗粒,烟雾在空中弥漫是烟雾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C选项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D选项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2. B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是对物体做功,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选项错误。
3. C 解析:冬天,双手反复摩擦会感到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手放到暖气片上,从暖气片上吸热,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4. B 解析: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释放热量的大小无关,故A、C选项错误;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在热机工作中能量的损失有: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燃料不完全燃烧损耗一部分能量、热机直接向外散热消耗一部分能量、废气带走了大部分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不是定值,使燃料燃烧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5. A 解析: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由它本身的因素决定。一个四口之家每月需要的热量基本确定,使用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差不多,因此可知使用燃料的质量越大,燃料的热值越低。
6. A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得少,湖水是凉凉的,而沙子的温度升高得多,热得烫脚。
7. A 解析:已知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相等,并且吸收相同的热量,因铁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由公式可知,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少,故A选项正确;因不知两者的初温,故无法判断末温的高低,故B选项错误;因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两者内能的增加量相等,故C选项错误;因不知铁块的初始内能的大小,故无法判断升温后铁块内能的大小,D选项错误。8. B 解析: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冲程燃气膨胀对外做功。
9. D
10. C 解析: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低。
11. B 解析: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放在上面,抽开隔板后,不管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上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下面的玻璃瓶内,故不能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在做无规则运动。故乙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12. D 解析:比较两种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需要考虑燃料的热值、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条件。选项A没有说明两种燃料的质量和燃烧条件,不符合题意。选项B没有说明燃烧条件,不符合题意。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燃烧得就越充分,但燃料的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会随通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因为相同质量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选项D符合题意。
13. 无规则运动 斥力 解析: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墨水分子扩散到水中,因此水慢慢变蓝;压缩注射器筒内的水,发现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4. 水的比热容远大于沙子的比热容
15. 8.4×1010 大于
16. 内 机械 汽油 柴油
17.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机械 解析:实验表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走进加油站,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完全燃烧10 k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汽油机工作的原理是把汽油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为机械提供动力。
18. 废气 废气
19. 1.68×107 0.93
20. 多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21. 比热容 0.01 解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为。
22. 因为海边,临近大海,水资源比沙漠地区多很多,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相同吸、放热条件下,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升温慢,放热降温也慢;比热容小的物质吸热升温快,放热降温也快。所以出现海边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23. (1)它是清洁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2)实验方法:
①取等质量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适量),放在安全燃烧的装置里;②取相同的两只烧杯装入温度相同的等质量的水,同时用上述燃烧装置加热,使燃料完全燃烧;③测量在加热前、后水的温度变化;④通过比较水温上升的多少来比较热值的大小。
24. (1)相同 高 (2)大于 (3)水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都是60 g。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和水的温度分别是68 ℃、45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由Q=cmΔt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25.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t-t0),又因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由题意可知:Q吸=ηQ放=ηqV,则有:c水m水(t—t0)=ηqV,所需水的质量为:m水== kg≈2.14 kg。
26. 解:(1)=Δ=4.2×
(2)设垂直于太阳光的1 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在时间内,面积为的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为,则
× ××
即垂直于太阳光的 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为× J.
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衡水金卷答案网
衡水金卷答案网。卷临天下是著名的高三复习测试卷,由专家编写,考点齐全,答案在衡水金卷答案网,登录并输入试卷名称即可查看
有金太阳卷行天下物理的答案吗?
没有金太阳卷行天下物理的答案。
试题永远都做不完的,学习方法更加重要,所以下面给你介绍一下物理的学习方法。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
关于卷临天下物理测试和卷临天下2021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