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初二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初二调研考试重要吗?
我个人认为挺重要的。我初二时,有调研考试,没想到那次的考试竟然和直升重点高中是有关系的,而且平时的考试也是挺重要的,调研考试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平时的考试也是考查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和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ì_▲__、神奇莫测的kuàng_▲___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ān__▲__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来,它变得喧huá___▲__和杂乱了。
2.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5)写出两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仿句练习。(2分)
例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
5.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分)【(1)-(3)每题2分,第(4)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A.阿维尔巴赫教授B.巴扎诺娃C.朱赫莱D.母亲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次描绘了一条美丽的河,它是(▲)
A.西德维纳河B.第聂伯河C.顿河D.伏尔加河
(3)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象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D.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4)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他为什么能对生命的意义想的那样深刻?▲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阿里山纪行》节选部分,完成文后问题。(12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无鱼鳖,林无鸟兽,②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6.神木为什么被称之为”神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么理解划线句①,那些鱼、鸟、兽到哪里去了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划线句②,说说作者当时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没有见到阿里山的姑娘,他遗憾吗?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17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7.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习题。(12分,每题3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8.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9.根据原文,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20.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2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三、小作文(30分)
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200-250字左右的短文。(最多不要超过300字)
提示: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己的心情。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萃旷纤哗
2.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C(A:否定词“不”误用;B:缺必要的宾语“意识”;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4.不到北京,何以能说到了中国?不到八达岭长城,又何以能说到了北京?
5.CBD见补充习题88页
二、阅读理解
(一)、
6.神木体形巨大,历史悠久,所以被冠名为”神木”
7.人们连说话都是悄悄的,没有去打扰这些鱼、鸟、兽,它们也没有必要出来四散逃窜,所以它们就在游客身边,说明游客的环保意识很强,在这里,人与自然是融洽的、和谐的。
8.作者可以感觉到山林的幽静,”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写出了山林里若有若无的声音,以声反衬静。
9.作者领略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如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阿里山姑娘,他也坚信阿里山的山水可以养育出如山水般清新脱俗的阿里山姑娘,他并不遗憾,这个姑娘已被他装在心里了。(或作者不会感到遗憾,阿里山姑娘只是一种美的象征,作者在美丽的阿里山山水中已经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并把她永远放在了心里。)
(二)、10.(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3)因为(4)停留
1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12.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13.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14.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16.(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7.(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A、C、D、B
初二数学 急。。
分析:(1)本题中,要想使机器人运动到A,那么从原点开始,就要先顺时针转45°,即OAD的方向.然后行驶的路程可根据A点的坐标得出为2 ,因此指令应该是[ ,45°].
(2)本题实际求的是∠OAC的度数以及AC的长,根据题意可知道AC=PC,PB=4+2 ,AB=2,那么我们可用PC(即AC)表示出BC,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出AC的长,也就能求出∠BAC和∠OAC的度数了. 解:(1)[ ,45°];
(2)由题意知:AC=PC,PB=4+2
∴BC=4+2 -AC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4+2 -AC,AB=2,根据勾股定理有:
(4+2 -AC)2+4=AC2
解得AC=4,
∴∠BAC=30°,∠OAC=45+30=75°
因此给机器人的指令应该是[4,75°].
常州市2007-2008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的答案
常州市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07.11
一、细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与∠2是 ( )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以上都不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9,其中一边长为7,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 )
A.11 B. 7 C. 15 D. 15或7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
A.线段 B.角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年龄 13 14 15 25 28 30 35 其他
人数 30 533 17 12 20 9 2 3
4.在对某社会机构的调查中收集到以下数据,你认为最能够反映该机构年龄特征的统计量是 ( )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标准差
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6. 下列各图中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
7.在样本20,30,40,50,50,60,70,80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8.如图,在Rt△ABC中,∠ACB=90O,BC=6,正方形ABDE的面积为100,则正方形ACFG的面积为 ( )
A.64 B.36 C.82 D.49
9.如图∠AOP=∠BOP=15o,PC‖OA,PD⊥OA,若PC=10,则PD等于 ( )
A. 10 B. C. 5 D. 2.5
10.如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甲虫 在边框 上爬行( , 端点除外),设甲虫 到另外两边的距离之和为 ,等边三角形 的高为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 )
A. B.
C. D.无法确定
二、专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如图,AB‖CD,∠2=600,那么∠1等于 .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__ ___.
13.分析下列四种调查:
①了解我校同学的视力状况; ②了解我校学生的身高情况;
③登飞机前,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 ④了解中小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其中应作普查的是: (填序号).
14.一个印有“创建和谐社会”字样的立方体纸盒表面
展开图如图所示,则与印有“建”字面相对的表面上
印有 字.
15.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25°,
则∠BCD=______.
16.为了发展农业经济,致富奔小康,养鸡专业户王大伯2007年养了2000只鸡,上市前,他随机抽取了10只鸡,统计如下:
质量(单位:kg) 2 2.2 2.5 2.8 3
数量(单位:只) 1 2 4 2 1
估计这批鸡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kg.
17.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则斜边长为________cm.
18.如图,受强台风“罗莎”的影响,张大爷家屋前9m远处有一棵大树,从离地面6m处折断倒下,量得倒下部分的长是10m,大树倒下时会砸到张大爷的房子吗?
答: (“会”和“不会”请选填一个)
19. 如图,OB,OC分别是△ABC的∠ABC和∠ACB的平分线,且交于点,过点O作OE‖AB交于BC点O,OF‖AC交BC于点F,BC=2008,则△OEF的周长是______ .
2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2,∠ADB=30°,沿对角线BD折叠(使△ABD和△EDB落在同一平面内),则A、E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 .
三、用心答一答(本小题有7题,共50分)
21.(本题6分)如图,∠1=100°,∠2=100°,∠3=120°
求∠4的度数.
22.(本题6分)下图是由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1)将该图形分成三块,使由这三块可拼成一个正方形(在图中画出);
(2)求出所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S.
23.(本题8分)如图,AD是Δ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DC=FD,AC=BF.
(1)说明ΔBFD≌ΔACD理由;
(2)若AB= ,求AD的长.
24.(本题5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120º,∠B=20º,∠C=40º,请在三角形的边上找一点P,并过点P和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一条线段,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求两种不同的分法并写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25.(本题9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总分
甲班 89 100 96 118 97 500
乙班 100 96 110 91 104 500
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请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两班的优秀率;(2)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
(3)计算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
(4)你认为应该定哪一个班为冠军?为什么?
26.(本题6分)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取
3.14,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7.(本题10分)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M,连结CM.
(1)观察并猜想AP与CM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则△PMC是________ 三角形;
(3)若PA:PB:PC=1: : ,试判断△P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四、自选题(本题5分,本题分数可记入总分,若总分超过100分,则仍记为100分)
28.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设⊿ABC的面积为S,周长为 .
(1)填表:
三边长a、b、c
a+b-c
3、4、5 2
5、12、13 4
8、15、17 6
(2)如果a+b-c=m,观察上表猜想: = ,(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
(3)说出(2)中结论成立的理由.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精心选一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A D C A C A
二、专心填一填
11.120° 12.40° 13.③ 14.社 15.25° 16.5000 17.10 18.不会
19.2008 20.2
三、耐心答一答
21.(本题6分) 解: ∵∠2=∠1=100°,∴m‖n. …… 3分
∴∠3=∠5. ∴∠4=180°-∠5=60° … 3分
22.(本题6分)
解:(1)拼图正确(如图); ……………………3分
(2)S=5. ………………………………… 3分
23. (本题8分)
解:(1)∵AD是ABC的高, ∴△ACD与△BFD都是直角三角形. ……… 1分
在Rt△ACD与Rt△BFD中
∵
∴Rt△ACD≌ Rt△BFD. ………………………………………………… 3分
(2)∵Rt△ACD≌ Rt△BFD,
∴AD=BD. ………………………………………………………………… 1分
在Rt△ACD中,∵AD2+BD2=AB2, ∴2 AD2= AB2, ∴AD= . ……3分
24.(本题5分)
给出一种分法得2分(角度标注1分).
25. (本题9分)
解:(1)甲班的优秀率:2÷5=0.4=40%,乙班的优秀率:3÷5=0.6=60% …1分
(2)甲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97个
乙班5名学生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100个 ……………………… 2分
(3) , . ……………………… 2分 , ………………………… 2分
∴S甲2>S乙2
(4)乙班定为冠军.因为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成绩的优秀率比甲班高,中位数比甲班大,方差比甲班小,综合评定乙班踢毽子水平较好. …2分
26. (本题6分)解:该几何体由长方体与圆柱两部分组成,
所以,V=8×6×5+ =240+25.6 ≈320cm3 …………… 6分
27. (本题10分) 解:(1)AP=CM . ………………………………… 1分
∵△ABC、△BPM都是等边三角形, ∴ AB=BC,BP=BM, ∠ABC=∠PBM=600.
∴∠ABP+∠PBC=∠CBM+∠PBC=600, ∴∠ABP= ∠CBM.
∴△ABP≌△CBM . ∴AP=CM. …………………………………… 3分
(2) 等边三角形 ……………………………………………………… 2分
(3) △PMC是直角三角形. ……………………………………………… 1分
∵AP=CM,BP=PM, PA:PB:PC=1: : , ∴CM:PM:PC=1: : . … 2分
设CM=k,则PM= k,PC= k, ∴ CM2+PM2=PC2,
∴△PMC是直角三角形, ∠PMC=900. ………………………………1分
四、自选题(本小题5分)
(1) , 1 , ………………………………………………1分
(2) ………………………………………………………………1分
(3)∵l =a+b+c,m=a+b-c,
∴lm=( a+b+c) (a+b-c)
=(a+b)2-c2
=a2+2ab+b2-c2.
∵ ∠C=90°, ∴a2+b2=c2,s=1/2ab,
∴lm=4s.
即 ……………………………………………………3分
[img]关于初二调研卷和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