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化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1年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化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全国大联考5联答案新课标至少要有化学
- 2、化学的应用题谁能给我几道,要答案和思路
- 3、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怎么查成绩
- 4、湖南省2022年,三月份高三联考化学38分能赋到多少分
- 5、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三(全国II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 6、江西金太阳联考卷3答案
全国大联考5联答案新课标至少要有化学
高三化学第五次全国大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Mn—55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
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
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
答案:A
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不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答案:B
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NO与N2的混合气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1 molD3O+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
D.7.8gNa2O2晶体中含有0.2NA个阴离子
答案:B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粒子的还原性顺序为:Cl-<Br-<I-<SO2,由此判断一下各反应的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2Fe2++SO42-+4H+
B.2Br-+4H++SO42-= SO2+ Br2+ 2H2O
C.2Fe2++Cl2=2Fe2++2Cl-
D. I2+ SO2+2H2O=4H++SO42-+2I-
答案:B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混合 NH4++OH-=NH3↑+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
C. Ca(ClO)2溶液中通人SO2气体:Ca2++ClO—+SO2 +H2O = CaSO3↓+2HCl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答案:D
7、下列关于环境、健康和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B.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C.装修材料中的苯主要来自胶、漆等,是强致癌物
D.氟氯烃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之一
答案:D
8、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X的原子序数为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B.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7
C.Z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31
D.X、Y、Z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答案:D
9、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葡萄糖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存在16种同分异构体,如下结构是生物体内的葡萄糖。糖的命名可由甘油醛推导而来。请仔细观察下图。有关该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D—甘油醛 L—甘油醇 D—甘露糖 葡萄糖
A.名称为:D—葡萄糖
B.名称为:L—葡萄糖
C.葡萄糖在人体内不可转化为乳酸,但可转化为乙醇
D.无论D型还是L型葡萄糖都不具有旋光性
答案:A
1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硅制造光导纤维
B.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不能与酸反应
C.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硅酸盐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均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
g15.7
g27.6
gV(CO2)(标况)2.24
L3.36
L3.36
L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答案:BD
12、为确定某含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32-离子 B.一定有CO32-离子
C.不能确定C1—离子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答案:BC
13、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与口感与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如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②用洁净的玻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③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④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是烃中含碳百分含量最高的
B.现在是多能源时代,因此我国现在能源供应主要是核电
C.汽油中掺入酒精作为燃料可以减少污染
D.1mol乙酸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mol乙酸乙酯
答案:C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法炼铜的反应为Cu2S+O2高温2Cu+SO2,此反应中Cu2S只作氧化剂
B.由海水制淡水可用太阳能蒸发的方法
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D.含铅汽油的停止使用是因为铅资源紧张
绿色化学、原子经济
答案:B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在常温下,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答案:BC
17、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g的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A.1.6ag B.(a-1.6)g C.(a-3.2)g D.无法计算
答案:B
18、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 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对于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答案:C
19、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当甲池的阴极上析出1.6gCu时,乙池的阴极上析出0.45g固体,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
A.NH4NO3 B.Al(NO3)3 C.Cu(NO3)2 D.Mg(NO3)2
答案:C
2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用同一电路测定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答案:A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1、(9分)(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选填序号)。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拨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C.测定某溶液的pH时,将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
卡进行对比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E.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
刚好溶解为止
F.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G.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答案:(1)ABCD(5分)(2)AEG(4分)
22、(10分)如下图所示,在25℃时,在烧杯A中装有50.0mL水,烧杯B中装有0.50 mol/L盐酸50.0 mL,把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盛在两个连通的烧瓶C、D里,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把C烧瓶放人A烧杯中,D烧瓶放人B烧瓶中。
往A烧杯中加入50.0 g NH4NO3粉末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往B烧杯中加入2.0 g NaOH
固体搅拌并使其溶解后。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A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____________;烧杯B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__________。
(2)已知在NO2生成N2O4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2NO2(g) N2O4(g)
从上面实验可知C烧瓶内混和气体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______;D烧
瓶内混和气体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_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定烧杯A中溶液的pH可知其pH(填“大于7”、“等于7”或“小于7”)_________,导致该溶液pH这一变化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下: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测得B烧杯中酸碱中和反应放热1.4325 kJ,则NaOH溶液和HCl溶液发生中
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起始时在D烧瓶中充入m g N2O4,此时测得烧瓶中压强为1.01×105Pa,当可逆反
应:N2O4(g) 2NO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压强变为1.515×105Pa,则平衡混和气体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降低;升高(每空1分,共2分)
(2)变浅;变深(每空1分,共2分)
(3)小于7(1分);NH+4+H2ONH3·H2O+H+(3分)
(4)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kJmol-1(2分)
(5)61.33(5分)
23、(13分)有一包含有氧化镁的碳酸钙粉末,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用测定氧化镁质量的方法测定混合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他们设计的下列操作步骤进行补充,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称取3.3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缓慢滴入60mL3.0mol/L的盐酸。滴加盐酸过程中,锥形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加入 。
③称量一张滤纸(其质量为W1g)安装过滤器,过滤。过滤时,某同学操作不慎,使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该同学发现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④ ,目的是 。
⑤取滤渣连同滤纸放在坩埚内进行干燥与灼烧至恒重W3g(已知坩埚的质量为W2g),滤渣经灼烧后,固体物的成分(不考虑滤纸灰)是(填化学式) 。
⑥取另一张质量与过滤时所使用的相同的滤纸放在另一坩埚(质量为W4g)内干燥与灼烧至恒重W5g。
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某同学在进行①操作称量样品时,是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里,左盘里共放了3g砝码,天平摆动到达平衡时,游码处于0.3g的刻度上。这位同学的称量操作对最后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填无、偏高、偏低) 。
答案:
第1步:有无色气泡冒出;粉末逐渐溶解,直至全部消失(2分)
第2步:加入足量的NaOH稀溶液(2分)
第3步:洗涤滤纸和漏斗内壁,沉淀并入原沉淀;然后更换滤纸,重新过滤(2分)
第4步:用水洗涤沉淀2~3次;洗去沉淀中可溶性杂质(2分)
第5步:MgO (1分)
第6步:(3分) 偏高(1分)。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24、(13分)工业制备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填代号)。
a. 84消毒液(NaClO溶液) b. 双氧水 c. 苯酚 d. 75%酒精
(2)高锰酸钾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下列试剂保存不需要棕色试剂瓶的是_______(填代号)。
a. 浓硝酸 b. 硝酸银 c. 氯水 d. 烧碱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写化学式)。
(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若实验室要制备纯净的CO2,所需试剂最好选择(选填代号) 。
a. 石灰石 b. 稀HCl c. 稀H2SO4 d. 纯碱
(6)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 (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 (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答案:(1)ab;(2分)(2)d;(2分)(3)MnO2;KOH;(2分)(4)2/3 ;(2分)(5)cd;(2分)(6)过滤;溶解度;浓缩结晶;(3分)
25、(12分)无机框图下图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D是常见的气体单质,F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液态常做制冷剂。
(1)写出化学式A ,D ,F ,写出电子式G ;
(2)鉴定G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单质和E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写出D+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
。
(4)工业上电解B溶液制得一系列化工原料,写出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答案:(1)N2、Cl2、NH3、; (共4分)
(2)取少量D的溶液加人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加入少量NaOH浓溶液,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试纸变蓝色(2分)
(3)2OH-+Cl2=ClO-+Cl-+H2O (2分) 8NH3+3Cl2N2+6NH4Cl (2分)
(4) (2分)
26、(6分)大约有85%化学反应需要用催化剂,催化剂研究是二十一世纪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I、某中学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可忽略)。
表一、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MnO2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表二、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A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请回答: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
完成此研究后,他们准备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请你替他们拟一个报告的题目:
。
II、已知下列化学反应:2H2O2
+ 2KMnO4 + 3H2SO4 = K2SO4
+ 5O2↑+ MnSO4 + 8H2O。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此实验时发现:在敞口容器中,
当H2O2与酸化的KMnO4溶液混合时,开始放出氧气的速率很慢,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很迅速,经过测定发现溶液中温度变化不大,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经向老师询问,老师说: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现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在逐渐降低,敞口容器的压强不受影响,反应的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影响。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又做了三个对比实验如下:
(1)空白实验
(2)起始时加入少量K2SO4固体
(3)起始时加入少量MnSO4固体
(4)起始时加入少量水
结果发现(1)、(2)起始反应速率差不多,(4)的起始反应速率比(1)、(2)慢,(3)的起始反应速率很快。请解释(1)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变化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I、相同条件下收满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2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对照研究(2分)。
II、反应生成的MnSO4对此反应起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先慢后快(2分)。
27、(7分)化学平衡现有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0mol H2O、1.0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3)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和b%则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小于(1分)K= (1分)
(2)①逆反应 (1分) ②0≤x3.0
(2分)
(3)小于(2分)
五、选做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小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30小题为“化学与技术”内容的试题)
28、(10分)已知A为芳香烃的衍生物,只含C、H、O三种元素,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并且这两种取代基处于邻位,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4。A不能使FeCl3溶液变色,但可被银氨溶液氧化为B;B能在浓H2SO4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生成C,C分子中除苯环外还有一个含氧的六元环(与苯环共用2个C原子)。
(1)B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 。
(2)已知醛基(—CHO)是一个平面结构,则醛基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杂化。A的侧链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信号峰,其比例为(由小到大) 。
(3)试写出其中的任意两种A及其对应的C的结构简式(请按对应关系分组填写)
第一组A C
第二组A C
答案:(1)-COOH、-OH (共2分)(2)sp2 (2分) 5 (1分) 1∶1∶1∶2∶3(1分)
(3)第一组 A C 第二组 A C (共4分)
29、(10分)有A、B、C、D、E、F、G七种元素,除E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E、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余元素位于p区,A.E的原子外围电子层排布相同,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npn+1;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列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三高;F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D ① ,G ② ;
(2)D的前一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D的原因: ③ ;
(3)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 ④ 个σ键, ⑤ 个π键;
(4)由D、E、F、G形成的盐E2DF4、GDF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⑥ (写化学式),原因是 ⑦ ;
答案:① S (1分) ② Mg (1分) ③D的前一元素是P,P的3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的3p3,是稳定结构;而S元素的3p能级3p4,是不稳定的结构。故P的第一电离能高于S(3分)
④ 2 (1分) ⑤ 2 (1分) ⑥ MgSO4 (1分)⑦ MgSO4的晶格能大于K2SO4的晶格能。(2分)
30、(10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下面是某化工厂从海水中提取NaCl、Mg(以MgCl2形式存在)和Br2(以NaBr的形式存在)及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简图:
请回答:
(1)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蒸发 E.冷却结晶
(2)利用MgCl2·6H2O可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 。
(3)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
B.纯水(加少量NaOH)进入阴极室
C.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
D.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铁网制成
(4)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
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
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
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过滤上述
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
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
的 晶体。
答案:(1)D、E、C (3分) (2)在HCl气流中脱水,防止MgCl2水解(2分)
(3)D (2分)(4)MgSO4 、NaCl;KCl(3分)
化学的应用题谁能给我几道,要答案和思路
1.(江苏省射阳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12分)最近,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温度变化其溶解度变化不大)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操作a、操作b均在实验室进行,则操作a的名称为 。进行操作b时需注意 。
⑵装置a用于磷酸吸收NH3。若该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请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装置
a的示意图。
⑶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交换的装置。化学实验中也经常利用热交换来实现某种实验目
的,如气、液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的仪器是 。
⑷固体A为生石膏(CaSO4•2H2O)和不含结晶水且高温时也不分解的杂质。生石膏在
120℃时失水生成熟石膏(2CaSO4•H2O),熟石膏在200℃时失水生成硫酸钙。为测定 固体A中生石膏的含量,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固体A 180 g置于坩埚中加 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记录如下图:
①将加热到1400℃时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
溶液中,品红褪色。写出1400℃时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
②固体A中生石膏的质量分数= 。
答案:
⑴过滤 低温蒸发结晶
⑵(如图或其他能防止氨气倒吸的装置)
⑶ 冷凝管
⑷ ① 2CaSO4 2CaO+2SO2↑+O2↑
② 95.6%
2、(江苏省射阳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8分)黄色固体聚合硫酸铁(SPFS)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极易溶于水,作为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SPFS可表示成Fex(OH)y(SO4)z•nH2O。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制备流程为:
在SPFS的多个质量指标中,盐基度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盐基度定义为:盐基度= n(OH-)/3n(Fe)×100% 。式中n(OH-)、n(Fe)分别表示固体聚合硫酸铁中OH-和Fe的物质 的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用NaClO3氧化FeSO4•7H2O的离子方程式。
(2)取7.51 g某固体聚合硫酸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到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10.48 g,向上述滤液中加入NH3•H2O,调节溶液pH=6,经过滤、洗涤、干燥得Fe2O3固体2.80 g。试计算该固体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
(3)计算出该固体聚合硫酸铁样品的化学式。
答案:
解:(1)6Fe2++ClO3-+6H+=6Fe3++Cl-+3H2O (2分)
(2)n(Fe)=2.80g160g•mol-1×2=0.035 mol
n(SO42-)=10.48 g 233 g•mol-1=0.045 mol
n(OH-)=3×n(Fe3+)-2×n(SO42-)=3×0.035 mol-2×0.045 mol=0.015 mol (2分)
盐基度=n(OH-)3n(Fe)×100%= 0.015 mol/3×0.035 mol ×100%=14.29% (2分)
(3)n(H2O)=7.51g—0.035mol×56g•mol -1-0.045mol×96 g•mol-1-0.015mol×17 g•mol-118 g•mol-1
=0.054 mol
化学式: Fe35(OH)15(SO4)45•54H2O (2分)
3、(江苏省口岸中学09届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11分)人类对氢气的研究更趋深入,“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提示:反应②的产物是O2、SO2和H2O)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有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水煤气(CO+H2)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甲醇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合成甲醇反应,其反应热△H______0。(填“”、“”或“=”)
②据研究,合成甲醇反应体系中通入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H2(g)+O2(g)==2H2O(g)△H=-571.6KJ/mol (2分)
(2) ①:SO2+I2+2H2O 2HI+H2SO4(2分) ②:2H2SO4 2SO2↑+O2↑+2H2O (2分) SO2和I2 可循环使用,无污染。(2分)
③:①: (1分) ②:Cu2O+CO Cu+CO2 (2分 不写可逆号扣1分)
4.(江苏省口岸中学09届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10分)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 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反应中无气体生成。副产品甲是 。
⑵ 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Fe屑的目的是 ,检验副产品甲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法是 。
⑶ 上述生产流程中所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杂质,可加入 溶解后除去。
⑷ 最近,用熔融法直接电解中间产品乙制取金属钛获得成功。写出电解乙制取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⑴ FeSO4•7H2O ⑵ 防止Fe2+氧化 取副产品甲少许溶于水,滴加适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 ⑶ 稀盐酸
⑷ TiO2 Ti+O2↑
5.(常州一中2009届12月高三化学月考) (12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NH4HCO3 ;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
答案:
(1)c (1分)
(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
(Ⅲ)过滤 (每空1分,共3分)
②(Ⅰ)a、NH3, b、CO2; (每空1分,共4分)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2分)
(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2分)
6.(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周考)(10分)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w.w.w.k.s.5.u.c.o.m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原料。
(2)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因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熔点较低(29℃熔化) b. 能导电 c. 能制冷 d. 无毒
答案:
(1) CaCO3 NH3 H2O(2分)
(2) CaSO4+CO32-→CaCO3↓+SO42-(2分)
(3) CaSO4(2分)
(4) 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2分)
(5) a d(2分)
8.(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周考)(10分)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问题1】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已知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数相同。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温度/℃ 20 40 60 80
KIO3g/100g水 8.08 12.6 18.3 24.8
【问题2】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S2O32―=2I-+S4O62-。
(1)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___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2)学生乙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取1g纯净的NaCl,加3mL水配成溶液。 溶液无变化
滴入5滴淀粉溶液和1mL 0.1mol/L KI溶液,振荡。 溶液无变化
然后再滴入1滴1mol/L的H2SO4,振荡。 溶液变蓝色
①请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
答案:
【问题1】(1)6I2 + 11KClO3 + 3H2O = 6KH(IO3)2 + 5KCl + 3Cl2↑;(2)蒸发结晶;
【问题2】(1)分液漏斗(多写烧杯、玻璃棒等合理答案不扣分);(2)1270/3w(423.33/w)。
(3)①4I-+4H++O2=2I2+2H2O;②学生乙的实验结果会偏大。
8.(江苏省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8分)2006年8月末,甘肃省徽县水阳乡有373名儿童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国家环保总局专家调查认为,水阳乡新寺村旁的一家铅锭冶炼厂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铅锭冶炼厂周边土地已严重被污染。
(1)铅位于周期表的 周期 族,已知+2价铅比+4价铅稳定,即+4价铅有较强的氧化性。将SO2通入棕色PbO2的悬浊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铅在自然界主要以方铅矿(PbS)存在,铅锭冶炼厂主要采用火法冶炼铅,其主要过程是先煅烧方铅矿制氧化铅(PbO),再用CO还原氧化铅制铅。请写出上述过程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3)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它的正极板上覆盖PbO2,负极板上覆盖Pb,电解质是H2SO4溶液。请写出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 ,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H2SO4的浓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2mol电子时,理论上正极板的质量将增加 g。
答案:
(1)六、IVA, SO2+PbO2=PbSO4
(2)2PbS+3O2 = 2PbO+2SO2 , CO+PbO = Pb+CO2
(3)Pb-2e-+SO42- =PbSO4 , 变小, 64 ( 每空1分,共8分)
9.(江苏省扬州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铁红的化学式为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铁红;氧化铜 。
答案:
(1)①铁屑 ②稀硫酸 ③稀硝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氧化钠
(2) ① Fe+2H+=Fe2++H2↑ 2Fe3++Fe=3Fe2+
Cu2++Fe=Cu+Fe2+ 2Au3++3Fe=2Au+3Fe2+
③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Fe2O3 用作红色涂料 用作制造铜盐的原料
10.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09届年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10分)随着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突出,利用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最近的研究发现,复合氧化物铁酸锰(MnFe2O4)也可以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MnFe2O4的制备流程如下:
(1)投入原料Fe(NO3)n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2)步骤二中“连续搅拌”的目的是
(3)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可表示为:
请分析上述两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1molH2O能制 molH2
②若MnFe2O4-X中X=0.8,则MnFe2O4-X中Fe3+占全部铁元素的百分率为 ;
③针对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过程存在的不足,你认为热化学循环制氢还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是
答案:
⑴ 2:1 ⑵ 充分反应、沉淀完全 (答对一点即可)
⑶①1 ②20% ③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找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w.w.w.k.s.5.u.c.o.m
11、(2008—2009学年度启东市汇龙中学第一次月考)工业制硫酸生产流程如下图:
(1)早期生产用黄铁矿为原料,但现在工厂生产硫酸用硫磺为原料,理由是
(2)在催化反应室,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A.升高温度 B.减少压强
C.不断补充SO2和空气 D.及时分离出SO3
(3)在生产中,为提高催化剂效率采取了哪些措施?
(4)已知2SO2(g)+O2(g) 2SO3(g),ΔH=-196 kJ•mol-1。在450℃、常压和钒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填“”“”“=”)196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经检测生产硫酸的原料气成分(体积分数)为SO27%、O211%、N282%。在500℃,0.1MPa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体积比为V(SO2):V(SO3):V(O2):V(N2)=0.46:6.5:7.7:82,则SO2的利用率为
(6)在450℃、常压和钒催化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容器中加入2n molSO2和n molO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O2的转化率为x。则K和x的关系满足K= 。w.w.w.k.s.5.u.c.o.m
答案:
(1)黄铁矿为原料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太多,处理成本高(2分)
(2)C、D(2分)
(3)①净化气体 ②控制温度在400~500℃ ③增大催化剂与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3分)
(4)①(1分);在1atm和298K条件下,2mol SO2和1mol O2完全反应生成2mol SO3,放出196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又因为反应温度为450℃,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2分)
(5)93.4% (2分) (6) (2分)
12.(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实验班化学模拟2)(10分)世界环保组织2006年度报告指出,人类已成功地使大气中氟氯烃减少,但C、N、S氧化物的排放有增无减,水资源的紧缺和污染加剧。
(1)大气中氟氯烃的减少带来的积极效应是 。
(2)酸雨的特征是pH<5.6,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①若用NOX表示氮氧化物,请配平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
NOX + O2 + H2O = HNO3
②酸雨落至地面后pH在一定时间内变小然后稳定于某一数值,原因是H2SO3受空气影响造成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回收利用SO2既能减少大气污染,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已知:用Fe2+、Fe3+离子作催化剂,标况下在转化器中SO2可被O2氧化成SO42-,实现SO2 的回收利用。某同学设计测定转化器的脱硫效率方案如下:
①在实验①(Ⅰ)中,为了确定SO2 的体积分数,可将模拟烟气缓慢通过已知体积和浓度的 溶液,并用溶液的颜色刚好褪去时所消耗的模拟烟气的体积(标况下)来计算SO2 的体积分数。
②在标准状况下用实验(Ⅱ)测定转化器中的脱硫效率,若已知气流流速,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和 。w.w.w.k.s.5.u.c.o.m
答案
14.(海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第三次综合测试)(12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 NH4HCO3 ;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 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
答案:w.w.w.k.s.5.u.c.o.m
.(1)c (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Ⅱ)吸收未反应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给分);(Ⅲ)过滤 ②(Ⅰ)NH3,CO2 ;(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
15.(海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第三次综合测试)(12分)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② 。
(2)写出结构简式:PVC C 。
(3)写出A 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 种(不包括环状化合物),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答案:
(1)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2) H2C=CH—CN
(3)HC≡CH+CH3COOH H2C=CH-OOCCH3(4)4 CH2=CHCOOCH3
16.(海州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第三次综合测试)(12分)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
(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 △H= 一1266.8kJ/mol
N2(g)+O2(g)=2NO(g) △H= +180.5 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
氨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3)已知:N2(g)+3H2(g) 2NH3(g) △H= 一92 kJ/mol。
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E.及时移出氨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
答案:
.(1)使NO充分氧化为NO2;ABC。(2)4NH3(g)+5O2(g)=4NO(g)+6H2O(g),ΔH=-905.8KJ/mol K=c4(NO) c6(H2O)/c4(NO2) c5(O2)(3)CDE。(4)30%
[img]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怎么查成绩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在学科网可查成绩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在学科网可查成绩
1.下载学科网app ,在你的手机上打开学科网app
2.在学科网app上面找到个人中心
3.在个人中心页面里面点击查询成绩
4.在查询成绩搜索框内搜索日期高三联考全国卷成绩查询 即可。
湖南省2022年,三月份高三联考化学38分能赋到多少分
61分。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相对应的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第三批湖南省2022年,三月份,高三联考综合改革省市统一使用该转换办法,化学38分可以转换赋到61分。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三(全国II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考资源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考资源合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江西金太阳联考卷3答案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32434 43233 23433 13441 34211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22334 21321 44331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CBDCD DCBCC BCDCC ACDDA CDBAA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BBCCD BACBA DDCCA
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英语试卷详细答案
1.C athlete
2.B headache
3.A remark
4.D usually
5.C double
法和词汇知识
6.B Don't worry about it.
7.A a;the
8.B removed
9.C could
10.D access
11.C but
12.D never had I enjoyed
13.A it
14.A advertised
15.B that
16.D get;across
17.C have been waiting
18.D altogether
19.B While
20.C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1-40 AABCD BBACD CCBBD ABBDA
41-60 ADBDD DABCD DDCCB DCCBB
61-65 FAECB
66.unexpected
67.traditional
68.proless
69.portrait
70.cheating
71.opportunity
72.ignore
73.intelligence
74.regularly
75.published
76.in-on
77.excited后加as
78.去掉a
79.for改为to
80.were-was
81.learned-learn
82.or-and
83.正确
84.tiring-tired
85.happy-happiness
作文
孩子的路
注意 先描述图片 在说他反映了什么现象 最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是一个孩子在一只大手上走`走向手指尖`
语文:作文是关于外国选手在奥运会两次失手丢掉金牌
1~10:BDCDB DBCDC
翻译:李长寿希望借此机会而得到任用,(于是)也就竭尽他的智慧和力量,来防备和阻止群蛮(进犯).
关于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化学和2021年全国大联考第三次化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