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智慧上进小题优练化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上进小题优练化学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三化学试题
- 2、初中化学这道题怎么做
- 3、2005全国初三化学竞赛试卷
初三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
A.雨后彩虹 B.彩色图画 C.夜晚霓虹灯 D.节日焰火
2. 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 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我能供给呼吸
3.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4.为使太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太湖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使用无磷洗衣粉 B.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丢入湖内喂鱼
C.在湖边多种树木 D.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
5.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
这—主题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6.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纯蓝墨水 B. 生理盐水 C. 蒸馏水 D. 葡萄糖水
8.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 A. 用水浇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湿抹布盖灭 D. 用灭火器扑灭
9.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 ) A. 分子的体积增大 B. 分子间间隔增大 C. 分子的质量增大 D. 分子的个数增多
10.夏天在荷塘边都会闻到荷花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可分成原子
1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2.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 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 蒸馏法淡化海水
13. 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未来将替代钢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2 C.+4 D.+2
1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15. 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1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铝 B. 硅 C. 氧 D. 铁
17.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 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
C. 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D. 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1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A.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 Mg—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2NO2—2个二氧气氮分子 D. 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0.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23分)
21. 仿照示例,任选两种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一个性质和与之对应的用途:
物质 性 质 用 途 氢气 可燃性 清洁、环保的高能燃料
22. 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右图所示的—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 元素(填名称),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一氧化碳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
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24.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3)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越多越好。
25. 右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
(3)锂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6.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甲、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
(1)写出甲、乙的化学式,甲 、乙 。
(2)写出乙→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7.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
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
28.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img]初中化学这道题怎么做
(1)H2CO3
(2)E吸收空气中的水
(3)CO CO2
(4)56
解析:
依题意可知:(围绕常见物质来分析)(1)(2)(4)题
A为C;B为CO2(+4价氧化物);C为H2CO3(+4价酸);D为CaCO3均含碳元素;
E为CaO(+2价氧化物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熟石灰);H为H2O
F为Ca(OH)2(DEF均含钙和氧两种元素);
G为Fe2O3(含O质量分数=3X16/160=30%)
(3)1.2gC完全燃烧生成CO2需要O2 3.2g;不完全燃烧全部生成CO需要O2 1.6g;
由于1.62.03.2,所以两种产物都有。
希望能帮到你
2005全国初三化学竞赛试卷
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辽宁赛区初赛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1~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15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 我省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炼制汽油 D.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0)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
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4:1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 将mgKN0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
4. 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02=LiMn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LiMn02为新型的氧化物 B.LiMn02为锂、锰、氧的合金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5.在NH4NO3、N2、N02、NO这4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是由于水中含有可溶性的 ( )
A.钠盐 B.镁盐 C.铁盐 D.钙盐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紧贴试管内壁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8.兰草的叶子舒展、大方且叶色浓绿,广为人们喜欢。为了使兰草生长的更旺盛,通常给它施的肥是 (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9.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将一种无机物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尿素(NH2CONH2),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维勒使用的无机物是 ( )
A.(NH4)2C03 B.NH4N03 C.CH3COONH4 D.NH4CNO
10.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些准备在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的方案,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 )
A.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
B.用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C.用稀盐酸与生石灰反应制二氧化碳
D.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1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a2C03和H2S04 B.CuS04和NaOH C.HCI和NaOH D.KCI和NaNO3
13.向AgN03、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Ag+、Cu2+
14.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15.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
A.HN03 B.HC03 C.NH+4 D.S024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
16 (3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
pH 2.9~3.3 3.5~4.5 6.3~6.6 6.8~8.0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它能使石蕊试液变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
17.(2分)臭氧(化学式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并放出大量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很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3%的臭氧。
(1)O2和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的现象。
18.(2分)如图所示,两根玻璃棒逐渐靠近但不接触,却产生大量的白烟。已知NH3+HCl=NH4CI,NH4Cl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白烟的缘故是___;
(2)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的性质。
19.(5分)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推行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这一改革的目的是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在煤矿的矿井里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矿井内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
20.(4分)已知置换反应:A+B→C+D。
(1)若D为氢气,B为稀硫酸,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
(2)若D为铜,化合物B的物质类别可能为___。
21.(6分)下图A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两个圆分别代表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同特征,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请你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图B、图C中(1)、 (2)、 (3) 区域对应的适当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24分)
22.(3分)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①不要猛力碰撞;②不要在阳光下曝晒;③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23.(2分)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采用真空包装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工业上还可以采用向食品袋里充入某种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办法,该气体可能是什么?
24.(4分)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这两种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依据上述原理,各举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已知某不纯的硝酸钠中混有一种、两种或三种杂质,为了确定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和Ⅱ是____________。
(2)经分析,杂质成分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情况:(用化学式表示)
若含有一种杂质,则是_________________;
若含有两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若有三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6.(9分)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02。
Cl0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10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制取Cl02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03氧化浓盐酸制取Cl02(Kestiog法)同时有Cl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氧化NaCl02(N2保护下)制取C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___。
(3)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HOOCCOOH)反应制取Cl0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02,在装置图中A为Cl02的发生装置,B为Cl02的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①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在A装置外面需加___、B装置外面需加___;
②C中所盛放的药品是___。
四、实验题(本题共21分)
27.(6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加热固体物质制取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2)实验室制取C0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选用E和F收集气体,分别利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林准备用装置B加热KMn04来制取O2,你认为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28.(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
①Fe;②Fe203;③Fe304;④FeCl3;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___和___(填序号),理由是___;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___,理由是___。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
29.(7分)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发热
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13分)
30. (6分)电解18g水能产生多少克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甲同学的解法 乙同学的解法
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36 32
18g x
答:能产生16g氧气。
解:水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88.89%
氧气的质量为:18×88.89%=16g
答:能产生16g氧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17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能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甲、乙两位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
31.(7分)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计算.:
(1)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各类题目中,只要考生回答合理,均按正确答案给分.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有错误、未配平或未注明反应条件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A 2.B 3.D 4.C 5.D
6.C 7.B 8.A 9.D 10.B
11.A 12.C 13.B、D 14.A、C 15.A、C
二、填空题(共22分)
16.(每空1分)(1)苹果汁;红 (2)玉米
17.(每空1分)(1)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2)木条立即燃烧
18.(每空1分)(1)NH3和HCl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NH4Cl颗粒:(2)不断运动
19.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1分);CH4(1分);
(2分): 通风、严禁烟火(1分)
20.(每空2分)(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2)盐或氧化物
21.(每空2分)(1)还原性、可燃性、双原子分子、气体、难溶于水等
(2)都是化合物、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水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等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22.①汽水中溶有C02气体,且瓶内的压强高于瓶外。受到撞击时,瓶壁所受压力失衡,玻璃瓶会发生爆裂,伤及人身;(1分)②在阳光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高,C02的溶解度减少,从汽水中逸出,瓶内的压强骤增,导致玻璃瓶爆裂:(1分)③冷冻时间过长,汽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玻璃瓶破裂。(1分)
23.防止食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而腐败变质(1分): N2(1分)。
24.将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分);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1分);吹灭蜡烛等(1分):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等(1分)
25. (1)过滤(1分):(2)CaCl2(1分);
CaCl2和NaCl或CaCl2和Ca(N03)2或Ca(N03)2和NaCl(3分)
CaCl2、NaCI、Ca(N03)2(1分)
26.(1)2NaCl03+4HCl=2Cl02↑+Cl2↑+2H20+2NaCl (2分)
(2)2NaCl02+Cl2=2Cl02↑+2NaCl(2分)无有害气体生成,产品易分离(2分)
(3)60℃水、冰水(2分)②NaOH(1分)
四、实验题(共21分)
27.(每空1分)(1)A (2)C;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3)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4)试管破裂,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会冲出试管。
28.(1)②(1分):④(1分); Fe203是红棕色的(1分);FeCl3溶于水(1分) 碳粉(1分);制造铁钉的铁是铁碳合金(1分)
(2)不对(1分);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1分)
29.(7分)(1) CaO+H20=Ca(OH)2 (1分).
不能作干燥剂(1分)
碳酸钙(1分)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HCI(2分) 有气泡产生(1分) 固体中有碳酸钙(1分)
或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HCl,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加稀HCl时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有碳酸钙。
或氢氧化钙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无色酚酞。 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色 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五、计算题(共13分)
30.(1)正确 (1分) (2)不能 (1分)
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68 32
17g x
x=8g (2分) 答:略
(3)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全部转化为所求的生成物时,两种解法才都适用。 (2分)
31.解:(1)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NaCl + AgN03 === AgCl↓ + NaN03 ………………………………1分
58.5 143.5 85
x 14.35g y
58.5:143.5=x:14.35g x=5.85g ………………1分
143.5:85=14.35g:y y=8.5g ……………………1分
(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35g—5.85g十8.5g=15g ……………1分
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为 12.35g+27g+75g—14.35g=100g …………2分
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智慧上进小题优练化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小题优练化学答案、智慧上进小题优练化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