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一物理期末金太阳试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飞逝,高一就要期末检测考试了,物理复习了吗?物理试卷都做得差不多了吧,再来做对一份物理试卷,对期末考有帮助。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A.m、N、kg B.kg、m/s2、s
C.m、kg、s D.m/s2、kg、N
2.“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点火后1533秒时,火箭将加速到10.9km/s,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此时,“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
C.描述火箭的运动必须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
D.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
3.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缓慢增大
B.F缓慢减小
C.N不变
D.N缓慢减小
4.“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平衡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从a点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对地的压力
B.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C.鸡蛋撞击石头,蛋碎石全,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6.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mg2cosα B.mg2sinα
C.12mgtanα D.12mgcotα
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有摩擦力的位置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垂直
D.同一接触面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8.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m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9.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恒力F推着运料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运料车和建筑工人的总重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运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建筑工人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D.建筑工人和运料车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秤甲、乙,甲、乙系住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被拉长,示数均为10 N。则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 N,则
A.弹簧秤乙的示数为12 N
B.弹簧秤乙的示数仍为10 N
C.小车的加速度为4 m/s2
D.小车的加速度为2 m/s2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非选择题
11.(6分)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图中标识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 =________s;
(2)打标记为4的计数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v4=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8分)某同学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让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对齐,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测出各次平衡时指针所指的刻度。由于前几组数据丢失,只将部分数据列表如下:
钩码重量G/N 3.0 4.0 5.0 6.0 7.0 8.0
刻度数值l/cm 20.46 22.12 23.40 24.92 26.56 28.15
(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通过描点画出钩码重量G与弹簧指针所指的刻度l的关系图线;
(2)根据图线得到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_______N/m。(不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13.(10分)一物体从离地h =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
(2)物体落地速度v的大小;
(3)下落最后2s内的位移x2的大小。
14.(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 的物体A,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取g=10m/s2,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15.(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个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于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斜面体和小球组成的装置可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要使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1;
(2)要使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2。
16.(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0.5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木板足够长。求:
(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加速度a1的大小;
(3)滑块与木板A达到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C B CD AD CD AC
11.(1)0.10;(2)1.20;(3)1.98。(每空2分,共6分)
12.(1)如图所示; (描点2分,图线2分,共4分)
(2)15.8—16.2;64.0—70.0。(每空2分,共4分)
13.(10分)解: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①
解①得: ……………②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③
解③得: ……………④
(3)设物体前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有:
……………⑤
……………⑥
联解②⑤⑥得:
……………⑦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0分,其中①③⑤式各2分,②④⑥⑦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4.(10分)解:
解:由题意可知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F,绳对人的拉力为F′,由物体平衡条件有:
对物体A:
……………①
对人:
……………②
……………③
对绳: ……………④
联解①②③④得:
……………⑤
……………⑥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0分,其中①②⑤⑥式各2分,③④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5.(12分)解:
(1)当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③
联解②③得:
,方向水平向右。 ……………④
(2)当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⑤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⑥
……………⑦
联解⑥⑦得:
,方向水平向左。 ……………⑧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4分,其中②③④⑧式各2分,①⑤⑥⑦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6.(14分)解:
(1)由题意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
……………①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
……………②
联解①②得:
f=0.5N,方向水平向右 ……………③
(2)相对滑动过程中,小滑块在水平方向只受木板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联解①④得:
……………⑤
(3)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2,设经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有:
……………⑥
对滑块: ……………⑦
对长木板: ……………⑧
联解⑤⑥⑦⑧式得:
……………⑨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4分,其中①②③④⑥式各2分,⑤⑦⑧⑨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猜你喜欢:
1. 必修一高一物理期中检测试题
2.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例题解析
3.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4.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测试题
5.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是我们学生生涯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查收。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式 中, 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
B.由公式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电 场力成正比
C.公式 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电场线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设人从地面上平台的边缘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处,在此过程中人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3.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x,斜面对物块不做功
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x,斜面对物块做功mgx
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x,斜面对物块做功max
D.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匀加速移动距离x,斜面对物块做功m(g+a)x
4.一探究小组的同学到建筑工地上探究起重机功率的变化规律。其中某同学绘制的重物被起重机的钢索吊着由地面到空中某个高度的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5. 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设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 )
A. B. C. D.
6.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 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7.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 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B.
C. D.2R
8.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高点为B, A、B两点的高度差为h,则物体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 )
A.动能损失mgh B.动能损失2mgh
C.机械能损失2mgh D.机械能损失 mgh
9. 质量为2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 t=0时起,第1s内受到4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s内受到同方向2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s末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W B. 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C.第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J D.第1s内与第2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10.如图,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点电荷M、O、N,电荷O恰能保持静止,电荷M、N均围绕电荷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荷M、N与电荷O的距离分别为L1、L2。(不计万有引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与N带有异种电荷 B.M与N所带电荷量之比为
C.M与N的质量之比为 D.M与N的比荷之比为
11.如图甲,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轻质弹簧,其下端固定,静止时上端位置在B点,在A点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自由释放,在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v-t图如图乙所示,小物块在0.4s时运动到B点,在0.9s时到达C点,BC的距离为1.2m(g取10m/s2)。由图知( )
A.斜面倾角
B.C点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6J
C.物块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物块从C回到A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保持不变
12.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和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地面为零势能面,(g取10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2m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
B.拉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C.前2m和后2m运动时间相等
D.x=2m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共14分)
13. (6分)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都使木块由A点静止释放,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W-L图象为什么不通过原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 ________ cm。
14.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气垫导轨正常工作时导轨两侧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方,滑块运动时与导轨间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L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 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1)(1分)实验前,接通电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t1 _____△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3分)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t1、△t2、遮光条宽度d、滑块质量M、钩码质量m、A、B间距L已知,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4分)若遮光条宽度d=8.400mm,A、B间的距离L=160.00cm,△t1=8.40×10-3s,△t2=4.20×10-3s,滑块质量M=180g,钩码Q质量m=20g,则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___________J,系统动能的增量△Ek= ___________J。(g=9.8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8分,答题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6分)用竖直向上大小为30N的力F,将2kg的物体由沙坑表面静止抬升1m时撤去力F,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落入沙坑,测得落入沙坑的深度为20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16.(8分)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大小为v=8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度地轻放 到皮带A处,物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A、B间距L=10m。(g=10m/s2)求:
(1)A到B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2)A到B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17.(12分)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求:
(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18. (12分) 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和圆轨道BCD组成,AB和BCD相切于B点,CD连线是圆轨道竖直方向的直径(C,D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且∠BOC=θ=37°,圆轨道直径d为0.4m。可视为质点,质量m=0.1kg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 止滑下,(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刚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的高度H;
(2)若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滑块经过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求出压力F与高度H的关系式,并在图乙中绘制出二者的关系图象。
(3)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某个H值,使得滑块经过最高点D后能直接落到直轨道AB上与圆心等高的点。
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D B D C A B AD BD AC ACD
二.实验题(12分)
13.(1)由于木块通过AO段时,摩擦力对木块做了功或W不为总功 (3分)(2) 3 cm(3分)。
14.(1)= (1分),
(2) (3分)(4)0.314 J(2分),0.300 J(2分)
三.计算题(38分)
15. (6分)解: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落到落入沙中停止为研究过程,向上的力F、重力和沙的阻力做功,
根据动能定理w总=△EK
可得:W+WG+Wf=0-0
即:F•H+mgh+Wf=0
代入数据解得:Wf=-F•H-mgh=-34J
所以,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做功34J.
答: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做功34J
16.(9分)解:(1)滑块的加速度为a= =4m/s2
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 = =2s
在2s内两者的位移之差为△x=vt− =8×2− ×4× m=8m
故达到共同速度之后滑块还在传送带上
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为W= = ×1× J=32J
(2)转化为内能为Q=μmg•△x=0.4×1×10×8J=32J
答:(1)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32J
(2)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为32J
17. (10分)(1) (2) (3) F=216N.
解:(1)大猴子从A点水平跳起最小速度为 ,根据平抛运动知识:
① ② 联立①②,得: ③
(2)大猴子抓住青藤速度为 ,由C到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④ 得: ⑤
(3)青藤对大猴子的拉力为F,青藤长度为L,
根据几何关系: ⑥ 得:L=10m 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⑧
综合⑤⑦⑧式并代入数据得:F=216N. ○9
18 (12分)(1) (2) (3)存在,
解:(1)滑块从A运动到D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且在D点满足: 得: ,
(2)在D点满足 ,滑块从A运动到D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得: 图象如图所示:
(3)假设滑块经过最高点D后能直接落到直轨道AB上与圆心等高的E点(如图所示)
从D到E过程滑块做平抛运动,则有:
得到:
而滑块过D点的临界速度为:
由于: 所以存在一个H值,使得滑块经过最高点D后能直接落到直轨道AB上与圆心等高的点
滑块从A运动到D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得到:
贵州省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编的答案
你是哪的,历史,化学,数学,生物,地理,英语哪科考啦,帮我发下试卷
[img]高一物理期末金太阳试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高一物理期末金太阳试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