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金太阳试卷初一上册语文期末,以及金太阳试卷答案初一上册语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亲爱的同学:
一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你的书写一定要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哦!卷面(5分)
题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的字端正、规范、清楚写在格子里。(2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5分)
(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ōng lóng__葱茏________、幽雅。
(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伶仃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3)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_瑟缩着。
(4)除非是为了xuàn yào__炫耀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5)你洁白的身影,让qiáo cuì 憔悴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3、默写(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2)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6)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
群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7)《〈论语〉十则》中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2分)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D_________。
A.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6、这学期,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好多次语文活动吧,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活动情况。
【漫游语文世界】商店门牌,电视广告或者报刊杂志等,到处都有语文,请举一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关于语文实际运用的例子并简要分析:(3分)
举例: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一定读了不少好书吧。请你举出,你看过的一部名著的书名:《 》
作者: 文中的主人公: (3分)
8、阅读下面—则寓言《坚固的棍子》,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能揭示寓意(3分)
这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来,“你们各自把这根棍子折折看吧!”
“这很容易嘛!”三个孩子立刻“啪”的一声,将棍子折断了。
“那么现在来折这个!”父亲将三根棍子捆起来,交给大儿子。“折折看!”
大儿子用尽力气,就是折不断这这捆棍子。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是,但都折不断。
“孩子们,你们看,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但把三根捆在—起就会变得坚固。也就是说, 能扣住“团结就是力量,要齐心协力”的意思即可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临窗看柳 (11分)
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
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
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可那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的。
9、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充满活力
10、圈点批注是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请你任选一处作出赏析(3分)
选句
赏析
11、从写作意图上看,第三段中“心中一定有淡淡的忧伤”一句看似写柳,实际写出了 作者自己的心情(或感受、思想感情等)
,这是 一种__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__ ____的写作手法。(2分)
12、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4分)
人不仅在顺利时应尽显才华,在失意时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二)皇帝的新装(12分)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这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A】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裾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C】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D】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3.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分明,请在下面括号里各补写两字,概括后面的情节。(2分)
赶织新衣→更换新衣→(炫耀 )新衣→(否定 )新衣
14.文中ABCD是直接写皇帝的,你能各用一成语来概括皇帝当时的心理状态吗?(4分)
A. 装腔作势 B、故弄玄虚 C、 做贼心虚 D、刚愎自用
15.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孩子和百姓揭露事情的真相?(3分)
小孩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百姓与世无争,只有他们才能道出真相。 16.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3分)
心理描写,外强中干或虚伪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17—21题。(12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7、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D )
A、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B、此何遽不为福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不筑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近塞之人,死十九/其邻人之父亦云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居数月(经过,或过了) ②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或难道)
③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 ④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9、翻译句子“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分)
这个人就因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20、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塞翁失马,安(焉)知非福__________________21、联系到我们的学习,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3分)
从故事中祸福会相互转化的道理中可得到启示,成功与失败也是相互转化的
三、作文:(30分)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①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
七
四、作文(40分)
29、请选取其中一题完成作文。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
只要你细细品尝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味道。
请以“感受 (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 。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 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img]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在初一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语文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 文化 意蕴,都(níng) 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 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 ,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 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chuò) 狩猎(shòu) 静谧(bì) 骸骨(hái)
B.档案(dàng) 卑微(bēi) 气氛(fēn) 收敛(liǎn)
C.刹(chà)那 喑哑 (yīn) 迸溅(bìng) 霎时(shà)
D.宽恕(shù) 簒(cuàn)夺 荫(yìn)蔽 称职(chè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蜷屈 仙露琼浆 瘦骨嶙峋 高不可盼
B.葱笼 灰心丧气 一丝不苟 海枯石烂
C.曼舞 丝丝缕缕 塞翁失马 津津有味
D.屡次 鸦鹊无声 洗耳恭听 宽洪大量
4.下列 句子 中加横线的 成语 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在2015年学校 元旦 文艺汇演上,黄小刚同学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老师们忍俊不禁,学生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 教育 责任。
D.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不再发生伤害事故,体育老师采取了许多有效的 措施 。
6.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 散文 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7.名著阅读。(4分)
冰心,原名 ,现当代著名作家, 儿童 文学家。《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各地中小学把 足球 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
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将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1)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二项活动。(2分)
① ②
(2)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 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2分)
9.默写。(9分)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5)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 , ”的深刻含义。
(7)《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皇帝的新装》 (8分,每小题2分)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10.下面对这段文字文意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有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B.两个骗子投皇帝的喜好,轻而易举地骗过皇帝,开始为他织布。
C.两个骗子故意装出很忙碌的样子,其目的就是欺骗皇帝,捞取金子。
D.皇帝接受骗子来织布,主要是想借这一件事,来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
1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手法是( )
A.描写 B.烘托 C.夸张 D.象征
12.文中骗子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对“最美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B.用“最美丽”表明骗子织布的技术很高,目的是让皇帝相信他们。
C.骗子借这一谎言来欺骗皇帝和他的大臣,让他们相信人间有这样最美丽的东西。
D.是反语,“最美丽”只是一种假象,是借美丽来反衬社会的丑恶。
13.对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是想借织布一事来考验他的臣民,可见他的聪明与狡猾。
B.两个骗子骗皇帝能够取得成功,表现了他们骗术的高明,让人在不自觉中就能上当受骗。
C.皇帝由于喜好穿新衣而受骗,表明皇帝思想单纯,生活腐化;两个骗子骗人捞钱,表明他们的贪婪狡猾。
D.皇帝是个很不称职、爱慕虚荣、愚蠢而又狡猾的人。
(二)河中石兽 (清)纪 昀(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①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阅十余岁( )②不亦颠乎(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 )④如是再啮( )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①
②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寺僧凭借 经验 ,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 文章 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诗中的“ ”两字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18.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乐羊子妻 (8分)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 以污其行乎( ) ② 羊子大惭( ) ③ 乃捐金于野(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21.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一个什么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五)《宇宙里有些什么》(7分)
⑴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⑵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⑶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⑷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22.根据上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恒星的基本特征。(2分)
23.选文第⑴自然段划浪线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4.选文第⑴自然段划直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 ,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5.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括号
内可填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人名。
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凝 辨 涵 弘
2、B 3、C 4、B 5、C 6、C
7.谢婉莹 泰戈尔 童真 自然 (每空1分,计4分)
8.(1)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2分)
(2)答案示例:①举办校园足球赛;
②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
③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
④聘请足球裁判或运动员进行足球知识讲座。
(3)示例:妈妈,踢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
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 (2分)
9.(1)归雁洛阳边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吹面不寒杨柳风 (5)小桥流水人家 (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9分)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10.D 11.C 12.B 13.D (8分)
14.(1)经过,过了 (2)颠通“癫”,疯狂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侵蚀、冲刷 (4分)
15.(1)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4分) 16.B(2分)
(三)17.孤山寺 白沙堤 最爱 (3分)
18.画面: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飞向向阳的树木去 唱歌 ,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正在筑建巢穴;感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分)
(四)19.(1)品行、德行 (2)很、非常 (3)丢弃(3分)
20.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3分)
21.道理:不能贪财污行;影响: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3分)
(五)22.发光、发热(一点1分,共2分)
23.不能去掉。“至少”一词表明最少是三千度。去掉它,表示就是三千度,与实际情况不符。
“至少”一词体现了 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2分)
24.打比方。(1分)生动形象(1分)地说明了星星距离我们遥远。(1分)
三. 作文 :50分
看了"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 2015-2016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 2015-2016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3.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 2015-2016初一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万志刚 审核人:兰章元
一.全卷书写整齐美观。(4分)
二。听力测试(10分)
请听录音,回答1—5题。
1.根据你听到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
2.猫和老鼠在在为 发生矛盾.(2分)
3.老鼠总在找 借口欺骗猫.(2分)
4.猫是根据 判定老鼠欺骗了它.(2分)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的到的启发是 .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6.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 ( ) ( ) ( )
孪 生 女 娲 喧 嚣 扰 乱
nüè shā qiáo cuì zhēng zhào tǎng ruò
( ) ( ) ( ) ( )
7.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 ( ) (2分)
A.焦燥不安 励精图治 对偶 寂寞
B.走投无路 以柔克钢 捋起 什物
C.语无伦次 莽莽榛榛 诀别 辨别
D.无微不致 坚韧不拔 严厉 禀告
8.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9选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请我与你唱和吗?(唱和: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指酿酒的发酵过程。)
10.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到工厂不久,就搞了好多发明创造。
B、大雄宝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11.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2分)
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 或:你希望成才吗?
12.读文答题。(2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3.联句。(10分)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绿树村边合, 。
○7这是你 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 归去。(《纸船》)
○8我想那 ,定然有 (《天上的街市》)
四.阅 读 理 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14—17题。(8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俄而雪骤 ( )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6.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2分)
17.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8—23题。(12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蹋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8.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19.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20.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心情?。(2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21.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2.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 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3.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2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24—28题。(10分)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的同学的唯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同桌喝了一口说。
“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的确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她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了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钱,能买好多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们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真可怜。凭他怎么有钱,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穷,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的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她心灵的光芒。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宽大的布料,那么她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做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和梦想。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只要在家里,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散文百家》2002年第10期)
2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2分)
25.文章倒数第三段中“就是这样”单独成段,含有哪些深意,请在横线上简述。(2分)
26.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
27.将下面这句话改为直接引用的反问句。(2分)
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她对我说:“ ”
28.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喜欢的话,并在横线上简述你喜欢的理由。(2分)
第五部分:写作(30分)
以“享受……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一.全卷书写分共4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
4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3分:字体端正,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2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较多,卷面较脏。1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较脏。
二.1. 能符合内容即可,如:猫和老鼠的故事,诚信的寓言等.2一坛子猪油. 3去看望生孩子的姐姐.4.过梁上满是老鼠的脚印.5.符合内容有道理即可如:我们要选择讲诚信的人做朋友.
三.6.luan sheng nu wa xuan xiao rao luan 虐杀 憔悴 征兆 倘若(每个括号0.5分) 7.C 8.B 9.D 10.C 11.根据所写句子酌情给分,内容要合理。12.合乎题意即可,如: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教育自己(2至7题每题2分)13.①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山放过一山拦;③商女不知亡国恨;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随风直到夜郎西;⑥青山郭外斜.○7至爱 爱和悲哀 ○8缥缈的空中 美丽的街市(每空1分)(本大题共计26分)
四.(一)14.①家庭聚会;②差不多可以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 15.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6.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17.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每题2分共8分)
(二)18.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以一篇作文打动老师,感动妈妈的故事 19.说明妈妈被这篇“作文”感动了,知道了怎样“格外喜欢你” 20.写出了这个小孩受到老师的表扬后高兴的样子 21.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22.感人至深、真诚、发自肺腑等 23.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每题2分共12分)
(三)24.一个女孩子通过一瓶纯净水认识生活改变现状的故事 25.母亲的话所包含的道理。 26.写出了女孩对自己家境艰难的自知和为自己“高消费”的难为情 27.世上难道还有比凉白开更好的纯净水吗?28.喜欢的句子自己找,理由一定要充分(每题2分共10分)
五 .根据实况评改(本题30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同步检测卷。专辑对应八年级上册1-3单元进行命题,题型在沿用以往题型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设计了一些新题型。同时,每套试卷又分为解析版、原卷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题卡,方便广大教师直接使用。《中考快递·同步检测》系列为大连众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明星教辅产品,该系列主打课时阶段练习,依据最新中考考试方向设题,知识结构全面,习题设置体现同步性,设题新颖不老旧,难易程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内容设置上分为:阶段检测卷、专项训练、基础小卷,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学习巩固。所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同步检测卷。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册人教版)
嗯!有答案,是为了方便你对答案 有木有悬赏分?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略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和朋友相约同行 (2)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是一个有聪明、才智、有礼节的孩子做人要讲信用、讲礼貌(或言必信、行必果等)
(二)智子疑邻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B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判断错误”来回答即可。
五、作文 略 赞同
5| 评论(1)
2012-1-5 08:06 167998682 | 一级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略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
金太阳试卷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试卷答案初一上册语文、金太阳试卷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