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滚动周测卷6(高三滚动周测卷生物四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三滚动周测卷6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三滚动周测卷生物四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100所名校测试卷答案在哪找

试卷附带。全国100所名校测试卷是指高三滚动提高测试卷,用于提升学生成绩,其答案在试卷附带即可找到,但是高三班级通常发放卷子作为模拟考试,是不能翻阅答案的。

[img]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化学答案 只要有第五章就行。

我的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五章是

物质的量

元素周期律。

第一卷:B

A

D

D

A

B

D

C

A

C

C

B

B

D

D

C

第二卷:17,

(1)二

VA

(2)

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

2AL(S)+3FeO(s)==AL2O3(S)+3Fe(g);△H=-859.7KJmol

18,

(1)

7

KO2

K2O2

(2)

He

Ne

Ar

(3)

C

H

(4)

Na

(5)

NH3

SIH4

求高中2013届毕业班综合能力滚动测试(六) 语文答案

1.D

2.B

3.C

4.C

5.

柳永的兰舟向我们哭诉那凄惨的离情;元好问的雁丘向我们宣示那坚定的爱

恋。

6.

1

)月饼换成人民币?冯导微博引热议。

2

)中秋送月饼是一种文化,不能将其简单变成送钱。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圆满的美好希望。中秋送月饼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人

们送的不仅仅是月饼,

更是一种期盼对方圆满美好的希冀。将中秋送月饼变成送

钱,虽然更加便捷和实用,但是这份圆满的希望会因此遗失。

7.

两侧春风,拂去几度离别愁

8.

1

)载渴载饥

2

)恨晨光之熹微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4

)莫道不销魂

5

)心远地自偏

6

)蟹六跪而二螯

9.

第二联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表情答意。“惊风”、“密雨”,喻嚣张的奸佞小

人,水边的“芙蓉”、墙上的“薜荔”这些芳香美好的植物,曲折婉转、含蓄

蕴藉,喻贤人君子。“乱。”“斜侵”暗写奸佞小人对贤人君子的迫害。这样

生动而含蓄地揭示了小人当道、

贤者遭殃的险恶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的悲愤不平

之情

.

10.

先写诗人登上高楼,眼前辽阔、荒凉而陌生的大荒,引发了诗人自伤贬谪的

无穷无尽的愁思。再写眼前疾风骤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

恶的忧伤和不平。然后写诗人极目远眺,重山密林遮住千里目,诉说了与故友

天各一方的愁苦忧伤。

最后表达自己与有人宦海遭遇相同却难以相互慰藉的悲

慨。

11.B

12.A

13.B

14.

1

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

给予忠告并善于开导,

在没有形成之时消解祸患,

在未出现灾难之前保障安定。

2

)豫让的死固然是忠心的了,遗憾的是他所选的怎样去死的方式还有不能

称之为忠心的地方呢。

3

)豫让在当时,连一句启发主君使其心觉悟的话都没有,看待智伯的危险

灭亡,好似越国人看待秦国的人的贫富一样(漠不关心)。

15.C

16.D1

17.B

18.BE

19.

标题的妙处:用比喻手法,将“爱”形象化,新颖独特;揭示文章主题,统

摄全文;文题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20.

语言特色:

1

)、平实自然,语言生活化:作品语言整体上平白如话,贴近我们的生活。

2

)人物语言个性化,生动有趣:文中引用了我与孩子的对话,孩子的语言

富有童趣,符合其个性特征。

3

)平中见奇,富有哲理:如“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危险的爱意反

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

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形象而深刻,给人深深的震撼。

4

)善于作用比喻、对此、设问等多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给人深深的震

撼。

21.

感悟:我们要学会感受家长的爱,不只是接收,还要努力付出。

22.

作文按高考要求来写。

——————————————————————————————————

——————————————————————————————————

天府大联考

6

2012

12

I

高中

2013

届毕业班综合滚动测试(三)语文答案

1.B

2.D

3.C

4.D

5

成都治理机动车“两乱”市民摄像取证可获奖励。

6.

7.

四川麻辣烫,麻辣又鲜美,吃着麻辣烫,想起了爹娘。今天吃啥子嘛?麻辣烫

膳!

8.

1

)海日生残夜

2

)纵一苇之所如

3

)同是天涯沦落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5

)只是当时己惘然

6

)养生丧死无憾。

9.

诗人居住在依傍着绿草丛中一池春水的低矮茅屋中,

屋边垂柳婆娑,

劲竹青翠,

繁花似锦,池中鱼儿戏水,空中鸟儿随人。透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喜爱清

静恬淡的山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闲适而富有野趣的诗人形象。

10.

诗歌尾联写小鸟忽然停止鸣叫,飞离开去,一会儿又相随人后,不即不离,

饶有情趣,进一步写出人与自然相得之乐。诗中小禽似通人性“飞起又相随”这

里以小鸟的啼唱衬托山居环境之幽静,动静结合,

以小鸟飞起却相随表现作者对

清静闲适的山居生活的喜爱,人与自然相得之乐的欢愉。

11.D

12.C

13.C

14.(1)

每到傍晚便落了锁,

犯人的大小便也都封闭在牢房里,

同食物的气味混杂

在一起。

(2)

案件己经准备好了,管文书的某人告诉他们说:给我一千两银子,

我使你们活下去。

15.B

16.DE

17.

写绿蜻蜓的作用:引出推磨虫,为推磨虫的出现作铺垫,表现童心童趣,本

文写推磨虫就是为了表现童心童趣,此内容无凝是跟主题密切相关的。

18.

正面描写,通过对它的外形、声响、飞行姿态等方面描写,立体展现它的憨

厚可爱形象。多种感官结合进行描写,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去观察和描

摹推磨虫。侧面描写,,比喻手法。铺垫手法。

20.C

21.B

22.(1)

努力提高个人职业修养,忠实地报道事实。或

(2)

在工作中贴近群众,贴

近生活,贴近实际。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农业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即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

(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

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自耕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基本模式: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3)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

③耕作技术的成熟:春秋至秦汉:两年三熟,代田法,区田法——魏晋:《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宋元:精耕细作全面成熟,稻麦复种制,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4)经济重心南移:①过程: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②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代表:商周时期的井田制:①演变: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②实质: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③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战争使劳动力减少;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④瓦解的影响: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有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三种;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将公田转为私田、赏赐、买卖等)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屯田制,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均田制。a.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b.实施前提: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c.实施效果: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4)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出现条件: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特点: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耕织结合、铁犁牛耕、自给自足。

▲地位及影响: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d.局限: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②田庄式经营:以东汉、唐为典型。

③租佃制经营: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

3.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7)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手工业

1、手工业发展概况

▲冶金业

(1)青铜时代(夏商周-春秋):商周时期是其繁荣时期,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冶铁业(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①冶铁技术的进步:春秋:生铁、块炼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领先世界)——南北朝:灌钢法(古代最先进)。②燃料: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明代流行)。

▲纺织业

(1)丝织业:上古时代发明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后工艺发展——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远销欧洲,获“丝国”之称——唐:缂丝技艺——明清: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棉纺织业:宋代:出现——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衣被天下”)——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陶瓷业

(1)制陶:新石器时代出现,唐代的唐三彩享誉中外。

(2)制瓷(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南北朝:白瓷——唐:制瓷业成为独立工业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珍贵;瓷器成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宋: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元:进入彩瓷生产期,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2)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产品远销欧亚非。

(3)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官营手工业:夏商周时期推行“工商食官”政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特点:规模大、分工细、组织严密、管理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代表手工业最高成就;产品不流通,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激化矛盾。

▲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在市场流通。

(4)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

(5)随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三、商业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1)原始末期:偶尔以物易物。

(2)商朝:职业商人和货币出现(“商人”由来)。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业活动为官府所控制。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各国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城市繁荣,出现大都会(临溜,邯郸)。

(5)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发展。

(6)西汉: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发达;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出现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

(7)隋唐:商业蓬勃发展,南北经济交往和对外贸易发达。①原因: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政府重视,政策开明。②表现:a.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b.市场发展: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c.金融货币: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d.对外贸易: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市舶使专管外贸。

(8)宋元时期:进入新的高峰期。①宋代表现:a.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早市和草市;集镇兴盛,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c.交换品种速增,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d.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e.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②元代表现:a.纸币广泛流通。b.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c.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9)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表现: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与农业、手工业相辅相成,各期发展不平衡。

(2)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乡村中有草市,且有夜市和晓市等。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形成地域性商帮。

(5)商业领域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产生的基本条件: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出现雇佣关系。

(2)产生概况:①时间、地点、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地区,纺织部门。②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发展非常缓慢;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就全国而言,不占主导地位;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拓展,妨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具体表现:封建政府重农抑商,征收重税,限制工场规模,残酷剥削农民,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束缚了萌芽的发展;“禁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发展,妨碍了国外市场的扩大。

③思想上:长期以来重农抑商、重利轻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致富后热衷于买田置地而很少投资扩大再生产。

④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失去海外市场和先进技术。

(5)认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保证国家赋税与徭役来源。

(3)演变过程:

①战国:商鞅变法首次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②汉代:进一步加强。③中唐至宋元: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④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

(4)评价:①重农抑商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②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③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明清时期严格限制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经济政策。

(2)原因:①根本原因: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②直接原因:明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清政府盲目自大,自认“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交流。

(3)表现: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②清朝:禁海、迁界;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如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评价:①积极:曾起过一定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的主权。②消极作用为主: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考生须按要求在答题纸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公式不但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下面所列物理量的单位,与伏特的单位相等的是

A.NC B.Wb/s C.J/C D.Tms

2.2011年11月24日早,一辆载有30吨工字型钢材的载重汽车在西安市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3.如图1所示,长方形线框abcd通有电流I,放在直线电流I'附近,以下关于线框四个边受到安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左

B.线框只有两个边受力,合力向右

C.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左

D.线框四个边都受力,合力向右

4.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质点周围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A.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

B.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

C.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

D.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

5.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在A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静止不动,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是

A.f=0,N=Mg+mg

B.f向左,N

C.f向右,N

D.f向左,N=Mg+mg

6.某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5sin50t A。从t=0时刻到第一次电流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是

A. B. C. D.

7.如图4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分析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小球的速率不断增大

B.重力的功率不断增大

C.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D.绳子拉力的功率不断增大

8.如图5所示,长为L的金属导线弯成一圆环,导线的两端接在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上,P、Q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板间的距离远小于环的半径。现加一垂直环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以B=B0+Kt(K0)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经时间t电容器P极板

A.不带电

B.所带电荷量与t成正比

C.带正电,电荷量是

D.带负电,电荷量是

9.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如图6所示的电路,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源的效率有所提高,则

A.伏特表V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C.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10. 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7所示。在 t=5s时,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s,a车在前

B.t=10s,两车第二次相遇

C.t=15s,两车第二次相遇

D.t=20s,两车第二次相遇

11.为我国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提供数据通信的天链一号01星、02星都是地球同步卫星,这两颗星均定点在地球赤道的上方, 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5倍,则

A.这两颗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

B.这两颗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

C.这两颗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6.52倍

D.这两颗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倍

12.如图8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上板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

A.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运动时间是P粒子的2倍

B.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加速度是P粒子加速度的2倍

C.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2倍

D.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4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必考47分+选考15分,共62分)

必考题

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5分)图9甲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图线的实验电路图。

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9(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②开关S闭合之前,图9(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14.(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锤质量m=1.00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1)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11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h1=12.01cm,h2=19.15cm,h3=27.86cm,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__J,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 在图11所示的纸带基础上,某同学又选取了多个计数点,并测出了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 为纵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12中的 _________,图线的斜率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小题,32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5分)如图13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出发经一段时间t到达斜面的顶端。如从底端仍用力F从静止上拉物块,作用时间为 时撤去力F,则物块还需t时间才能到达斜面顶端。求物块所受拉力F与重力mg的比值。

16.(17分)从粒子源不断发射相同的带电粒子,初速可忽略不计,这些粒子经电场加速后,从M孔以平行于MN方向进入一个边长为d的正方形的磁场区域MNQP,如图14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其中PQ的中点S开有小孔,外侧紧贴PQ放置一块荧光屏。当把加速电压调节为U时,这些粒子刚好经过孔S 打在荧光屏上,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请说明粒子的电性并求出粒子的比荷( )。

选考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17、18、1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7.【选修3-3模块】(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

A.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B.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

D.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E.热量可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

(2)(9分)如图15所示,一导热良好的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50cm2,厚度1cm,气缸全长21cm,气缸质量20kg,大气压强为1105Pa,当温度为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现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2。求稳定后气柱多长?

图15

18.【选修3-4模块】(15分)

(1)(6分)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

A.当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时,波峰向右匀速移动

B.介质中形成一列波,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介质质点前进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C.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个质点开始振动的速度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速度方向相同

D.波在传播过程的任意时刻,介质质点的振动速率为该时刻波源的振动速率

E.波不但可以传播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2)(9分)如图16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 ,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入玻璃砖的圆心O,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19.【选修3-5模块】(15分)

(1)(6分)氢原子能级如图17所示,则要使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为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___eV;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的状态过程中,可能辐射___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图17

(2)(9分)如图18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甲、乙两辆相同的平板车,一根轻绳跨过乙车的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绳的一端与甲车相连,另一端被甲车上的人拉在手中,已知每辆车和人的质量均为30kg,两车间的距离足够远。现在人用力拉绳,两车开始相向运动,人与甲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乙车的速度为0.5m/s时,停止拉绳。求人在拉绳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渭南市2012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Ⅰ)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C A C A B B AC D ABC C B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必考题

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5分)

①连接电路如答案图1(3分)

②A端 (2分)

评分说明:(1)中电表量程选择错误,扣1分,其余任何错误均得0分

14.(10分)①1.88(2分),1.96(2分),该实验小组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2分)

②D(2分),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测量值(2分,写重力加速度g的也给这2分)

三.计算题(共4小题,40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5分)解:设斜面长为l,物体受拉力F作用时的加速度为a1,不受拉力F作用时的加速度为a2,则有:

当力F一直作用时有: (2分)

力F只作用一半时间有: , (3分)

又 ,l1+l2=l (2分)

由以上五式可解得:a1=4a2(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受拉力F时有:F-mgsin30=ma1 (2分)

不受拉力F时有:mgsin30=ma2 (2分)

解得:

所以物块所受拉力F与重力mg的比值为5:2。(2分)

16.(17分)解: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答图2所示,其中O为轨迹的圆心。由于受力沿MP边,粒子带正电。(2分)

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①(3分)

粒子进入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 ②(3分)

又由轨迹图,在OSP中有: 解得 ③(5分)

将③与①式代入②解得: 。(4分)

选考题

请从17、18、1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第一题计分。

17.【选修3-3模块】(15分)

(1)BDE(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

(2)解:设气缸倒置前后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气柱长度分别为L1和L2。 (4分)

倒置过程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L1=p2L2

(5分)

18.【选修3-4模块】(15分)

(1)ACE(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

(2)作出光路如答图3所示,据折射定律知

所以: 解得r=60(4分)

由图知L1=Rtan30,L2=Rtan60

所以L=L1+L2=R 23(cm)(5分)

19.【选修3-5模块】(15分)

(1)13.6eV,3(各3分,共6分)

(2)解:设甲、乙两车和人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和m人,停止拉绳时

甲车的速度为v甲,乙车的速度为v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甲+m人)v甲=m乙v乙 求得:v甲=0.25m/s (5分)

由功能关系可知,人拉绳过程做的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4分)

关于高三滚动周测卷6和高三滚动周测卷生物四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