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联考作文范例(金太阳联考2021作文范文)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金太阳联考作文范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联考2021作文范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一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作文怎么写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img]

金太阳高一语文卷四,写人叙事散文的作文

我们可以轻松而温馨地品味母亲冲调的一杯热茶,而往往谢绝列车上坐在身边的朋友的一焙香茗;我们可以轻松易地相信朋友不经意间的一句调侃,却对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感到满腹狐疑。

这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屡见不鲜的骗局,肆意在生活的舞台上上演;流言和谣传,让每一张陌生人的容颜显得居心叵测。我们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间,不敢伸手去触及外面的世界。甚至害怕从外界来的所有……

有一个静静的夜晚,你在小路上寂寞地走着,突然你看到前方的一个陌生的影子,而且他向你走来,看了看你的眼睛――他要干什么?抢劫、殴打、甚至……他是不是盯上我很久了,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你惶惶地想,甚至不自觉地把手捏成拳头,以防突如其来的袭击――可是他一言不发地走过,溶入了夜色。你开始平静下来,却仍然在想,这件事情,是不是还有下文?……

累了,我们都累了,我们忘了曾经呼唤过的信任。隔膜和顾忌,让信任变得像是遥远的星辰,可望而可不即。你为一道难题搔首踟蹰的时候,一位与你只是点头之交的同学轻轻地告诉你答案。你怀疑,你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闪烁着和善和友爱,于是你释然地微笑。

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位好心的路人问起,并帮你解决了疑惑。你怀疑,可是你从他的话语和行动中感到了关怀和诚挚,于是你衷心地道谢。

其实有很多时候,别人没有给我们疑惑,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因为戒备而多疑;我们不应该因为感情的生疏,造成认知的误区。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让自己变得简单,把别人看得简单,这就是一种深层的信任。一杯香茗,你可以品味出信任的醇香;一句忠告,你可以领略信任的意味。

信任亲友是人的天性,而信任他人则是一种美德,在信任的过程中,快乐而全面地,认识这个看似复杂的世界.。

金太阳全国大联考第四次(湖南专用)试题

sdfjweh 你好!

好难找呀!好容易找到了。你先试考一下看看一下效果!应该不错的!!!!!!!!!!!!!希望能帮的上你的问题!!!!

金太阳2006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湖南专用)全国大联考(湖南专用)

2006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长郡中学等校

审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数学研究室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考试内容:2005年《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邦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曝光 爆冷门 暴虎冯河 抱薪救火

B.鞭笞 吃小灶 嗤之以鼻 吹毛求疵

C.弹劾 喝倒彩 欲壑难填 荷枪实弹

D.伛偻 御林军 语焉不详 予人口实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奶烙 摩托艇 李代桃僵 万变不离其宗

B.锔油 马蜂窝 纹丝不动 惶惶不可终日

C.嫁接 揪辫子 坚苦卓绝 无所不用其极

D.稽查 回马枪 因事利导 一蟹不如一蟹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八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这个众所周知的 现实,充分说明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多么窄仄,没有核心技术多么受制于人。

②自主创新,就是 13亿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就是让中国人的智慧之光充分迸发。

③“神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则有力地印证,中国 具备自主创新的决心与信心,_________有实力参与世界科技的前沿竞争,以掌握核心技术,站到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主导经济社会发展。

A.严酷 开挖 既/也 B.严重 开挖 不仅/而且

C.严重 开发 不仅/而且 D.严酷 开发 既/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别以为中美迎来了又一个蜜月,因为来的每一张笑脸背后肯定带着一个个目的。

C.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一个现代商业银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商业银行服务。这也意味着:建行将借上市之力推进“脱胎换骨”的步伐。

D.“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9月23日至25日,近百位学者、政府官员、乡镇干部聚首广州,在“首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探讨三农难题。

B.10月17日,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长达24年的作家巴金辞世,享年101岁,新华社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

C.难道走过了,却没有看到沿途丰富多彩的风暴,你们不遗憾吗;难道读着干枯的文字,你们不觉得无味吗;难道功名利禄是你们的唯一主题吗?

D.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决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让它们服务于社会。第三,政府决不让百姓承担维护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但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B.世界卫生组织称,到10月20日,在越南共有9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

C.欧洲航天局称,过去10年间,中国上空由工厂、发电站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上升了约50%,而美国和东欧等地的污染程度保持不变或有所下降。

D.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1~2个月,一旦有兴趣,有好习惯,就会自主学习,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考好成绩,上理想的学校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人类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利用碳纳米管技术,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这种微型攻击性武器能够准确地摧毁恶性肿瘤细胞而不会损害生物体内的正常细胞。

新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合作的智慧结晶。特拉华大学内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电子和计算机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各自新颖的观点最终碰撞出火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纳米炸弹应运而生,而美国国防部为谊前沿课题提供了部分研究经费。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堆量子材料,主要为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于构成的同轴圆管,其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由于这种材料的体积比细胞还小,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研究人员起初打算用它们来输送药物,借助碳纳米管有选择地将药物注入不同的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然而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在纳米尺度上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分子的光学和热力学性质,诱发碳纳米管产生微型爆炸。

观察到碳纳米管的爆炸现象后,科学家们马上意识到,这种微型爆破可用来摧毁癌细胞,并非常有希望成为清除肿瘤的新式武器,特别是乳腺癌。这是因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而且还可通过扩大作用范围,破坏周边癌细胞组织的结构。当然,纳米炸弹的作用区域也很有限,爆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人体对爆炸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

研究人员们对这种纳米范围内的微型炸弹的爆炸原理的解释是,碳纳米管受到一定强度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单个碳纳米管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周围的空气吸收,而纳米炸弹由碳纳米管堆积而成,其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可引发爆炸,相关的论文现已发表在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上。

用纳米炸弹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首先是它的威力大,选择性强,可定点清除目标。其次,它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此外,纳米炸弹与其他有可能用来治疗癌症的碳纳米管技术相比也有长处,那就是,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有效地清除这些残骸。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而一旦这些物质进入肾脏或在血管内长期积累,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外,通过手术切除癌组织现阶段尚无法达到精准的程度,况且有些部位,例如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但纳米炸弹却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位,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与化疗手段相比,优越性就更大了,因为它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刚起步,要将该项成果最终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得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研究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选自《科技日报》2005.10.27)

7.下列对“碳纳米管”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同轴圆管,体积比细胞小。

B.碳纳米管受到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引发爆炸。

C.人们可以借助碳纳米管将患者治疗所需的药物全都注入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

D.碳纳米管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

8.下列对纳米炸弹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炸弹爆炸对人体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虽然对付癌细胞的威力小,但由于可以定点清除目标,还是比较理想的。

B.纳米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而且会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

C.纳米炸弹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

D.纳米炸弹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分,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9.下列叙述与原文符合的一项是

A.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刊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的技术。

B.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纳米炸弹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

C.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临床试验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D.纳米炸弹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完全清除这些残骸。

10.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们不可能将这种技术用于临床治疗。

B.在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比现在所有治疗癌症的手段都优越。

C.用纳米炸弹来治疗癌症,高效、快捷、好处多多,将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最理想的方法。

D.纳米炸弹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它终将会替代化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①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zhēn)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yì)江濑。幽阒(qù)辽夐③(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zhēng)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④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②刳:剖。③幽阒辽夐:清幽寂静,辽阔绵远。阒,静。夐,远。④齐安:古郡名,在今湖北黄冈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挹:汲取 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具体

C.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幸:希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丁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先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略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然后详写竹楼内所适宜做的四件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C.文章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第Ⅱ卷 ( 非选择题威共108 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皆竹楼之所助也。(2分)

译文:

⑵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3分)

译文:

⑶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4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②题。(6分)

[双调]清江引

贯云石

咏梅(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咏梅(其三)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①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霹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其手法和效果作一简明赏析。(3分)

答:

②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题,6分)

(1)岳阳楼历来是文人歌咏的对象。如杜甫的“ , ”就表现了岳阳楼的苍凉,孟浩然“ , ”体现了诗人的豪情;范仲淹表现志向的“ ,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① , 孰能无过?,善莫大焉。 (《左传》)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李商隐《锦瑟》)

③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月光破碎

玄 武

①有一年,所有形式的字迹剧烈晃动,变得模糊、朽烂、面目可憎。我抛弃书卷,离开上班下班和回家的路。辗转很多地方,有一天,就到了岳阳。

②乘车常过汨罗,那是我崇敬的楚国诗人的故乡。红土丘陵遍生低矮的灌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默然。在黄昏暗淡里临近和远去。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而我终于一次也没有前往。

③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初来时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让我感到亲切。我记得在一条并不宽大的小河里游泳,记得在夜里捕捉萤火虫,记得窗前竹影的摇曳。然后,憎恶自亲切中滋生开来。我和工商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公安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租住的小楼房东老大大讨价还价。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时常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我怎么在这里呢?

④有一天,雨开始无昼无夜、无休无止地落下来。

⑤“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我想到的仅仅是范仲淹的句子。我在岳阳楼看到范仲淹的句子。无心游玩,但洞庭湖还是映在了眼前。

⑥我没有想到洞庭湖竟这般阔大。水混浊着,荡动着。不可或歇。我迷恋它原初的名字:云梦泽。它更应该是北方大泽,不应在湘地。《山海经》里说的“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那大泽该是这样的所在。很多年后,我明白地目睹洞庭,当时就减轻了内心的饥渴。或者说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略略减轻了内心的纷扰。

⑦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上古时大旱,射日的后羿曾在此杀死巴蛇。我得承认我是迷信的,有着致命的宿命感,比如对水的迷恋与恐惧,一种复杂的交织的情感。登上驶往君山的小舟时,我心生惧意。“洞庭波兮木叶下。”时值春末夏初,我无端地想起屈原的诗

句来。

⑧也想到苏轼在洞庭深夜所见的荒败景象。想到柳毅,一个怀才不遇者在洞庭与自然神的交流。想到水面上破碎的明月,以及漂浮着的峨冠。

⑨我身边的同行人开心地笑着。她不知我想着什么。其实我也不知她思量什么。我们都不知两年后,将彻底地分道扬镳。

⑩也不知不足一月后将返回故乡。又不足一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我曾走过、居住过的场所,为自洞庭湖冲出的凶猛洪水所吞噬。这一半洪水泛滥。有传言说,为保武汉,有可能将洞庭炸开,牺牲岳阳。真如此的话,岳阳将永远成为洞庭的水底。

当然包括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地方。

我此刻的书写像对梦境的记录,一切呈现飘浮的状态。它们莫可名状地显现,在不知道的地方隐去。的确曾经真实发生过吗?我还不能明悉这经历和生存必然性的原因。

我看到我的父亲,我在长沙的车站送他。我听到他自嘲般地说,这么多年没出过门了,在车站看到这么多人,好像还有点怕呢。

我看到我的女儿,她两岁。我牵着她的手,在夜间走过一所空荡荡的楼房,灯惨淡地照着,楼道拐了一个穹又一个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而七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女儿昨天说,爸爸,我梦见你带我走过一座楼房,走廊一直走不到头。

有一些暗昧的东西,一些苗头,也许将在时间中一点一点昭示,一点一点不容改变地、清晰地显现,一点一点坚定地证实。七年以后,今天,我沉浸在字迹中,觉得强烈的饥饿感在平息下来。

(选6《散文》2005年第9期,有删节)

18.为什么作者“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4分)

答:

19.如何理解“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0.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6分)

(1)本段写了作者在岳阳的生活,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

(2)为什么作者的感觉会从“亲切”突然转到“憎恶”?(3分)

答: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宇左右的赏析短文。(13分)

(1)诗句的引用——简析《月光破碎》的语言描写

(2)铺垫的美——谈谈《月光破碎》的伏笔照应

(3)迷信吗——说说《月光破碎》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失去拥有,你又会四处去追寻;有时,拼命寻找,你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有时,你苦寻不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有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吗?请以“拥有与寻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金太阳 作文

金太阳

金太阳啊金太阳闪闪发光亮光芒照得我们金灿灿

我们都爱金太阳

金太阳啊金太阳

你能给予我们光亮

你能给予我们温暖

我们都爱金太阳

金太阳啊金太阳

你能把我们照亮

你能把世界的灯点亮

你的善良我们能看到

你是纯洁美丽的金太阳

江西金太阳联考卷3答案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32434 43233 23433 13441 34211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22334 21321 44331

生物的第三次大联考:CBDCD DCBCC BCDCC ACDDA CDBAA

化学的第三次大联考:BBCCD BACBA DDCCA

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英语试卷详细答案

1.C athlete

2.B headache

3.A remark

4.D usually

5.C double

法和词汇知识

6.B Don't worry about it.

7.A a;the

8.B removed

9.C could

10.D access

11.C but

12.D never had I enjoyed

13.A it

14.A advertised

15.B that

16.D get;across

17.C have been waiting

18.D altogether

19.B While

20.C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1-40 AABCD BBACD CCBBD ABBDA

41-60 ADBDD DABCD DDCCB DCCBB

61-65 FAECB

66.unexpected

67.traditional

68.proless

69.portrait

70.cheating

71.opportunity

72.ignore

73.intelligence

74.regularly

75.published

76.in-on

77.excited后加as

78.去掉a

79.for改为to

80.were-was

81.learned-learn

82.or-and

83.正确

84.tiring-tired

85.happy-happiness

作文

孩子的路

注意 先描述图片 在说他反映了什么现象 最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是一个孩子在一只大手上走`走向手指尖`

语文:作文是关于外国选手在奥运会两次失手丢掉金牌

1~10:BDCDB DBCDC

翻译:李长寿希望借此机会而得到任用,(于是)也就竭尽他的智慧和力量,来防备和阻止群蛮(进犯).

江西吉安初三的同学,要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的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第3至8次大联考的所有语文阅读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你能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吗?(0.5×8=4分)

峨冠( ) 多髯( ) 黄发垂髫( ) 矜( )寡孤独

岱( )宗 决眦( ) 蕃( ) 鲜( )有闻

2.作家作品,文学常识。(0.5×10=5分)

①陶渊明是 朝诗人,又名 ,字元亮。

②《礼记》是儒家经典,它与《 》、《 》、《周易》《 》合称为“五经”。

③《望岳》是唐朝诗人 所著,他被后人尊为“ ”。

④《核舟记》出自清朝 (人名)所编的《 》,作者 ,明末嘉善人。

3.理解填空。(1×7=7分)

①《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②《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④写出《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 ”。

⑤《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对“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的话是“ ”。

⑥孔子曾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与杜甫诗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核舟记》中引用了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是“ ”。

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 通 ②左手倚一衡木 通

③诎右臂支船 通 ④荡胸生曾云 通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司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①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③老翁逾墙走 古义: 今义:

6.完成下面的对偶句的创作。(2分)

上句:阳春故燕归

下句: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护,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3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高可二黍许: ②雕栏相望:

③两膝相比: ④矫首昂视:

9.本文按 顺序来介绍核舟,可从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分)

10.翻译下面句子。(2×2=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1.选文中哪些说明可看出雕刻家技艺精巧?请任选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

(二)石壕吏(10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恕!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4分)

①老翁逾墙走( ) ②三男邺城戍( )

③老妪力虽衰( ) ④如闻泣幽咽( )

13.《石壕吏》与《 》、《 》合称《三吏》。(2分)

14.《石壕吏》中确能证明老妪被抓走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15.作者对老妪的感情如何?《石壕吏》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良桐(13分)

《郁离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①,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③,作古窾焉④,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释】

①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②太常:太常寺,掌管祭祀礼乐的官署。

③篆(zhuàn)工:刻字工匠。

④古窾(kuǎn):古代的款识。窾,通“款”。

1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斫而为琴 ②弦而鼓之

③匣而埋诸土 ④抱以适市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18.工之侨“自以(琴)为天下之美”的根据是什么?最后,百官又是根据什么说(琴)“希世之珍也”?

19.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四)过零丁洋 (9分)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在诗中找出对偶、比喻、借代的诗句。(3分)

写在下面:

①对偶句:

②比喻句:

③借代句:

21.请找出诗中的千古名句,试翻译。(3分)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后有何感想?(3分)

四、写作(30分)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秋天是最能引发文人墨客情思的季节,他们或抒离情别绪,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或写豪情壮志,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这样的季节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请以“感受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体裁不限。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 (0.5×8=4分)guān rán tiáo guān dài zì fán xiăn

2. (0.5×10=5分)①东晋,陶潜;②诗经,尚书,春秋;③杜甫,诗圣;④张潮,虞初新志,魏学伊。

3. (1×7=7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出淤泥而不染。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4分)①简通拣,②衡通横,③诎通屈,④曾通层。

5.(3分)①交错相通,交通运输;②妻子儿女,成年男子的配偶;③逃走,慢步行走。

6.(2分)如:腊冬老友返。

二、课内阅读 (23分)

(一)(13分)

7. (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8. (2分)①大约,②对,③靠近, ④抬,举。

9. (2分)空间,船头、舟尾、船背。

10. (2×2=4分)①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敞开衣裳露出前胸,抬起头仰望上空。

②那个人眼睛平视,神情平静,似乎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1. (3分)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等,分析略。

(二) (10分)

12. (4分)①yú,越过;②shù,防守;③yù,老年妇女;④yè,低声抽嗒地哭。

13. (2分)新安吏,潼关吏。

14. (1分)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 (3分)既赞美又同情,本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的矛盾性,他既同情老妇一家,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悲愤;又支持唐王朝的反叛战争,希望战争能获胜。

三、拓展阅读(22分)

(三)(13分)

16. (4分)①砍削,②装上弦,名词活用作动词,③用盒子装,状语,④到,往。

17.(4分)①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妙珍贵的乐器,就把它献给主管礼乐的太常官。

②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集市看到这把琴,用一百金买下了它,并把它献给朝廷。

18.材料是“良桐”,且制成琴后“金声而玉应”,所以工之侨“自以为天下之美”。百官是根据琴上有“断纹”和“古窾”而说琴是“希世之珍”。

19.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

(四)(9分)

20. (3分)①“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或“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干戈寥落四周星。”

21. (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22. (3分)爱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写作(30分)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部分

1、请给下面加点多音多义字注音。

①翘首( ) 翘起( ) ②观测( ) 玄妙观( )

③落叶( ) 丢三落四( ) ④差异( ) 参差(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激动不已 相安无事

悲喜交集 率先

3、在下面句子的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4、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

5、判断:

①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解说事物或阐释事理,因而不允许运用记叙和描写等表达方式。( )

②“她性格和蔼”与“她的性格和蔼”两句话结构相同。 ( )

③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的说明和生动的说明。《大自然的语言》采用的是平实的说明语言,《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语言。 ( )

阅读答题

(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

7、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8、文中划“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9、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10、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二)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2.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13.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呢?

14.把第③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

15.读了第④段和第⑤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①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

写作实践

17.题目:有趣的

要求:1可以介绍一种物品、一种生物,还可以介绍一种自然现象。

2语言要生动。 3600字左右。

【语文活动】

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网络在向人类传播文明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上网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再如克隆技术,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又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它是一把双刃剑。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意见的撞击中,闪烁出你的智慧火花。

辩题推荐:

网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切/更疏远;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人类将毁于/不会毁于科技

辩论建议:

全班分两个或四个小组,每两组确定一个辩论题目,分正、反方辩论。

【学习盘点】

学完了这个单元,你一定会被科学家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动,在阅读中,你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静下心来盘点一下,把你的主要收获或启示写下来。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1、①qiáo qiào ②ɡuān guan ③luò là ④chā cī

2. 停止;相处没有冲突;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带头,首先。

3、; 。 :“ 。”

4、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感悟合情合理,语言优美、工整即可。)

5、①× ②× ③×

6.“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8、举例子 作比较

9、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10.不能。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

11.略

12.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13.“花园、林阴大道、树丛、大森林、芦苇荡、菜田里”等。

14.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一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16.第①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虽没写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

关于金太阳联考作文范例和金太阳联考2021作文范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