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试卷初三期中考上册(金太阳教育试卷2021初三)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金太阳试卷初三期中考上册,以及金太阳教育试卷2021初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附答案

时间很快,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近在眼前了,同学们平时里有做化学试题吗?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 B.煤气燃烧 C.粉笔写字 D.湿衣晾干

2.下列图标中,表示节水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2H C.Fe D.O2

6.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

A.用嘴吹灭 B.用水冲灭 C. 用湿抹布盖灭 D.用灭火器扑灭

7.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镁条燃烧 B.铁质菜刀生锈 C.人的呼吸过程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10.图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1.在甲流防控期间我们每一个同学都随身带着温度计,可以随时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D.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2.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日常生活用水需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下列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从水库中取水 B.将含有泥沙的水静置分层

C.过滤水 D.将氯气通入水中杀菌消毒

1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14.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15.三毛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通过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对该物质作了以下推断,你帮他选择一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该物质可能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该物质可能是化合物 D.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

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本题有5题,共20分)

17.(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红磷______________;

(3)5个钠离子__________; (4)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

18.(4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相信你已经使用过多次。请用字母填空。

A B C D E F G

(1)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时所需容器 ;(2)过滤时需要用 ;

(3)量度液体的体积时需要用 ;(4)收集多量气体要用 。

19.(4分)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铁丝常绕成螺旋状,螺旋形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实验时要点燃_______(填铁丝或火柴) 一端; 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生成了一种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的热。

20.(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3)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21.(2分)质量比为1∶1的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24分)

22.(13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名称下方写好相应的化学式,如下例:(文字表达式2分,化学式1分)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 ;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

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

23.(6分)氢能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制氢还没有想

出真正合适的方法,右图是电解水制氢的简易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 (填直

流电或交流电)。

(2)甲管生成____________气体,b应接电源_____________极。

(3)检验乙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4)理论上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在①铜 ②水 ③空气 ④液态氮 ⑤二氧化硫 ⑥锰酸钾等六种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氧化物的有________,是化合物的有________,是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是非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4分)

25.(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O2,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4)如右图所示,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

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7分)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是 。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 (填能或否),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7.(10分)(1)在做体育训练拉单杠时,体育老师给小明使用了镁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镁),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CO3,求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碳酸镁中镁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 ,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8.8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和多少克碳酸镁中氧元素相等?(列式求解)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题(共20分)

17.(1) (2) (3) (4)

18.(1) (2) (3) (4)

19.

20.(1) (2) (3) (4)

(5)

21.

三、简答题(共24分)

22.① ②

③ ④

23.(1) (2)

(3)

(4)

(5)

24.

四、实验题(共14分)

25.(1)① ② (2)

(3) (4)

26.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交流与反思】

五、计算题(共10分)

27.(1)

(2)解: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B B A C C C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D C B A D

二、填空题(共20分)

17.(4分)(1)2N (2)P (3)5Na+ (4)2CO2

18.(4分)(1) B (2)D (3)A或A F (4)G

19.(4分)火柴、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20.(6分)(1)15 (2)氩(Ar) (3)NaCl

(4)电子层数相同 (5) C 、 E

21.(2分)85%

三、简答题(共24分)

22.(13分)每个表达式2分,化学式1分,少条件扣1分。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S O2 SO2 KMnO4 K2MnO4 MnO2 O2

③氢气+氧气 水 ④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H2 O2 H2O KClO3 KCl O2

② ④

23.(6分)(1)直流电 (2)氢气 正

(3)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内看是否复燃 (4)2:1

(5)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4.(5分)③、 ②⑤、 ②⑤⑥、 ① 、 ④

四、实验题(共14分)

25.(7分) (1)①铁架台 ②集气瓶 (2)A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进入水槽中,溶于水而出现紫红色

(3)E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已满,反之没有收集满 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26.(7分) 偏低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O2 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得出结论】 蜡烛没有将氧气全部消耗

【交流与反思】 否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五、计算题(10分)

27.(1)(各2分) 84、 2:1:4、 28.6%

(2)解: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

8.8g × ×100% = X × ×100% (2分)

X=11.2g (2分)

答:碳酸镁的质量为11.2 g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xiāo( ▲ ),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jí( ▲ )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黄山在一年中,竟有200多天是沉jìn( ▲ )在雾的怀抱里。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jiǎo( ▲ )洁,云雾的A ▲ (①柔美 ② 温柔),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B ▲ (①凝固 ②凝结)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月黑雁飞高, ▲ 。 ( ▲ 《塞下曲》)

④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 ▲ ,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 (《诗经蒹葭》)

⑦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 ▲ 》)

⑧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5分)

(1)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3分)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2)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2分)( ▲ )

A. 小人国面临的国内危机是大端派和小端派党争激烈。

B. 格列佛在大人国皇宫遇到的最危险的事是被猴子抓住带到了屋顶上。

C. 格列佛在飞岛国发现,飞岛上的人对数学和音乐有精深的造诣。

D. 在慧骃国,栗色小马经常给予格列佛帮助。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初三某班学生“白话文阅读”复习阶段检测成绩统计表

白话文阅读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

说明文阅读129.6180.08%

现代文阅读1613.0581.56%

名著阅读94.9855.33%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分)

(2)请以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2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5.诗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夏意?(2分)

6.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7.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2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8~9题。(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4分)( ▲ )( ▲ )

A. 夹岸数百步 B.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见渔人,乃大惊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E. 既出,得其船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哪一项不正确?(2分)( ▲ )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7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奚以知其然也?

②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1.这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进行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8分)

火箭回收有多难?(节选)

①目前,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其第一级火箭在完成分离后会坠落到陆上无人区或空旷海域,不可重复使用。有人曾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费程度,就和一架波音747客机仅作了单趟飞行就报废一般。造价高昂的火箭如果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角色,未来航天发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历经失败仍然坚持尝试的原因,不过他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小。

②运载火箭回收实验有两大难点:一是让火箭第一级在分离后垂直下降,其难度就像在暴风雨中让一根扫帚平稳地直立在手掌上;二是精准降落在没有锚定且只有足球场大小的浮动平台上极其困难,且着陆的精度要求在10米以内。因此,回收火箭首先要解决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要能够预定地点回收。其次,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而越是竖长的物体,就越难以控制。此外,还要解决减速问题,必须是软着陆,又不用降落伞,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装置。而且,回收的过程是一个变速过程,在这个变速过程中如何始终解决好以上几大问题,难度非常大。就回收平台来说,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因为陆地上气象条件更好,回收面积也更大,平台更稳定。不过,在陆上降落意味着火箭在空中飞行距离可能更长,消耗的燃料更多。

③火箭的回收只是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验证火箭的发动机是否可以重复使用,还要进一步验证回收二级火箭的可行性。

④火箭的重复使用对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火箭来说,保证材料和相关设计在短时间顶得住是一个问题,确保长寿命使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强高达207个大气压,工作温度约为3300摄氏度(目前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涡轮温度不到1700摄氏度),其中一个小小的涡轮泵的功率就是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的数十倍。让这样的发动机顺利工作一次就已经非常困难,而要重复使用多次,那么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必须要上一个巨大台阶。

⑤火箭首次成功回收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这项技术具有可行性,但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需要通过多次实验验证其可靠性,由成功变成成熟。一旦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专家预计,如果回收并重复使用第一级火箭,可以降低80%的成本,而如果能回收并利用第二级将可以降低98%的成本。

12.回收火箭至少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1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14.下列对文章的解说哪一项正确?(2分)( ▲ )

A. 选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火箭回收的现状及难度。

B. 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科学家们选择海上平台回收火箭,表明了人类敢于挑战困难的伟大精神。

C. 如果火箭回收成功,那就可以降低98%的发射成本。

D. 即使火箭成功回收,也只是迈出了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9分)

卖 白 菜

莫 言

(1)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2)“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3)“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4)“今天是大集①。”母亲沉重地说。

(5)“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6)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7)“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8)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9)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10)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②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11)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12)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③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13)“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14)“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

(15)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16)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17)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18)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19)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20)“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21)“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22)“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3)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24)“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5)“娘,”我哭着说:“我……”

(26)“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7)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注释】①大集: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叫集市,有“大集”“小集”之分。②黑黢黢(qūqū):形容肤色很黑很暗。③箢篼(yuāndōu):(方言)竹篾、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15.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情

(1) ▲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2) ▲

老太太挑白菜(3) ▲

(4) ▲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沉痛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1)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17.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买菜老太太的挑剔,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19.文章最后,作者说母亲是“坚强的”,结合全文,说说母亲的“坚强”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她的“第一次流泪”能让“我”铭记终生?“我”“沉痛”的是什么?(5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路,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成长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初 三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6分)(1)① 霄 ② 即 ③ 浸 ④ 皎 (2)A. ① B. ①

2.(10分)

① 宵眠抱玉鞍 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

③ 单于夜遁逃 卢纶 ④ 蒌蒿满地芦芽短

⑤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⑧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5分)

(1)(3分)第一名赏蓝丝线,第二名赏红丝线,第三名赏绿丝线。(各1分,只答“赏丝线”只得1分)

(2)(2分)A

4.(3分)

(1)(1分)初三某班学生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烦的得分率比名著阅读的得分率高。

(2)(2分)老师,感谢您的辛勤付出,您的教学很精彩,期待您以后在名著阅读方面给予我们更多指导。(学生身份1分,建议1分)

5.(2分)夏席、盛开的石榴花、浓郁的树阴、正午的烈日、流莺的叫声(2个1分,4个2分)

6.(2分)环境特点:凉爽、清幽、静谧(任写一);作者心境:悠闲旷达(任写一)

7.(2分)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阴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8.(4分)B E

9.(2分)D

10.(4分)

①(2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关键字词:奚以,然)(关键处一处1分,不出现0.5分,扣完为止)

②(2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关键字词:是以,善为国者,富民)

【参考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11.(3分)中心论点:“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分)论证方法:对比论证。(1分)正面阐述“民富”带来的结果,反面阐述“民贫”带来的后果。两者形成对比。(1分)

12.(3分)①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②姿态控制问题。③减速问题。(各1分)

13.(3分)①列数字,作比较(两个1分),②具体准确地说明主发动机工作一次之困难(确保长时间使用之困难)(1分),③从而说明火箭重复使用非常困难(1分)。

14.(2分)D

15.(4分)(1)母亲下决心卖白菜(2)自责(3)厌恶(4)“我”赌气多算老太太一毛钱

16.(4分)①神态描写,动作描写(1分),②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1分),(1分),③暗示家境贫寒(1分),④为下文母亲下定决心卖白菜作铺垫(1分)。

17.(2分)①衬托母亲的善良(1分),②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1分)。

18.(2分)①应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读者完全可以预想得到,留有玩味的空间(1分);②突出强化事件的结束,也就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1分)。

19.(5分)坚强的表现:面对贫穷,母亲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艰辛而坚忍;她不愿儿子软弱,两次批评儿子哭泣(2分)。铭记终生的原因:母亲的流泪让儿子懂得了要清白做人(做人要诚实)的道理(1分)。沉痛的是: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蒙羞);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信任)(2分)。

20.(60分)作文。(参考中考标准)

初三金太阳试卷答案如何查找

没有搜金太阳试卷答案的软件,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网络资源来寻找金太阳试卷的答案,如金太阳答案网。打开自己的浏览器,输入金太阳教育试卷答案网搜寻即可,待进入页面后大家选择自己需要试卷的答案。

1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 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空气 B.加碘食盐 C.医用酒精 D.干冰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A12O3 B.HgO C.HNO3 D.H2O

4.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扬州正在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GaAs)是光源材料,Ga为+3价,则As的化合价为

A.﹣3 B.﹣5 C.+3 D.+5

6.“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8.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石灰石上滴上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

C.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将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9.根据下列反应事实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错误的推理是

化 学 反 应 事 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10.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1.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大量的水扑灭

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深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1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13.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 元素的质量比为1:1

MnO2

14.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MnO2

A.2H2O2   2H2O + O2↑

B.2KClO3 2KCl + 3O2↑

C.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D.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

3CO2+4Na ===== x 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 B.2、Na2CO3 C.4、Na2CO3 D.2、Na2O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每题2分,共10分)

16.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

17.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CO、CO2的混合物

C.该气体最多可能的组合有2种 D.该气体最多可能的组合多于2种

18.有两种微粒,已知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粒的说 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19.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20.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化学式为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未知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C.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D.容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 3D = 5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1.(6分)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1个氨气分子 ; ②两个铜原子 ;

③3个亚铁离子 ; ④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⑤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

22.(6分)许多化学反应中都有水。请按照以下反应类型,写出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部分救灾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因为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O2 ________________。

A.不能供给呼吸 B.体积分数偏小 C.比低海拔地区稀薄

(2)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 :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____________。

(3)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少量肥皂水或用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24.(6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X= ;

(2)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填序号);

(4)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来源:Zxxk.Com]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5.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 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K](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 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

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Ⅰ) (Ⅱ) (Ⅲ)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

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五、(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7.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 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是 。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

(3)步骤②的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试管炸裂,原因是 。

2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若想制取CO2,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装置,选 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CH4)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请写出甲烷完全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9.三聚氰胺[ 化学式C3N3(NH2)3 ]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它是一种纯白色单斜

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 (16℃)、熔点354℃;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食品工业中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即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三聚氰胺中含氮量高,加入牛奶后可以提高牛奶中的蛋白含量,使产品在常规检查中显得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但三聚氰胺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它是一种禁止用于宠物食品及动物饲料的化学物质, 动物食用后可以使动物发生肾衰竭并导致死亡。

(1)根据上述信息我们知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各写一点)。

(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 ,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某品牌牛奶的标签上标有:蛋白质含量2.8g(每100g)。则喝一盒牛奶(250g)相当于同时喝下蛋白质 g。(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4)蛋白质种类繁多。若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其平均含氮量为16%。则上述品牌牛奶中氮元素含量为 g(每100g)。(5)若在上述每100g牛奶中添加1g三聚氰胺,则能把“蛋白质”含量提高到 g。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答案

一、选择 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B

A

D

D

C

D

A

C

D

B

A

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D

C

A

AC

三、(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来源:学科网]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5.(4分) (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

点燃

(2)小于

(3)2Mg+O2 2MgO 3Mg+N2 Mg3N2(2分,写一个方程式得1分)

26.(8分)(1)明矾 过滤 a c (2)Ⅱ 物理(3) 硬 Ⅰ 较多泡沫

五、(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橡皮塞没有塞紧(1分)

(4)③⑤(1分) [来源:学科网]

(5)冷水倒吸使玻璃试管急速冷却(或大试管破裂)(1分)

28.(10分)(1)酒精灯 分液漏斗

点燃

(2)B C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方程式为2分)

(3)A D/E CH4 +2 O2 CO2 + 2 H2O(方程式为2分)

六、(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9.(每空各1分)

(1)略 (2)126 6:1:14 (3)7 .0 (4)0.5 (5)6.9

初中金太阳卷霸怎么样

初中金太阳卷霸好,初中金太阳卷霸覆盖全面。初中金太阳卷拥有三体一位,覆盖全面,试卷在线下市场“单元卷+月考卷+期中期末卷+专题卷”基础组合方式上,新增《答案详解详细》,对孩子帮助很大。所以初中金太阳卷霸好。

[img]

金太阳试卷初三期中考上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教育试卷2021初三、金太阳试卷初三期中考上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