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初一周测卷第三周(初一第一周考试卷题目及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四中初一周测卷第三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一第一周考试卷题目及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初 一数学上册周周清测试卷第三章(实数)答案 在3,0,-2,根号2四个数中,最小的是什么?

3√20-2

最小的是-2

根号2是一个正数,比0大,根号2约等于1.414

[img]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安徽)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工整地写在横线上。(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5分)

(1)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 ,屈 指 行 程 二 万。(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

(4) ,江 入 大 荒 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根据下面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写。(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8分)

(1)《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向刘禅提出了 、 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

(3)《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4)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请在下面写出两个含有"月"的诗句。① ②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据《成都商报》2004年6月2日报道,家住双桥子的王某昨天突然接到正在念初三的儿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儿子根本没有去上课。放下电话,王某心急如焚,赶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面的妻子,夫妻俩便开始了艰难而心焦的寻找。他们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问,最后终于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能泪流满面,恨儿子不争气。原来,16岁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挺优秀的,但今年初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便急剧下滑。昨天是儿童节,母亲给了儿子50元钱,让他放学后带表弟去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没想到儿子竟然逃课--上网去了。

现在,他的妈妈和同学都希望他能克服迷恋电脑游戏这一不足。那么该怎样劝说才能产生效果呢?请根据下面的要求或提示,从妈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写几句劝导的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并让这位同学易于接受)

(1)妈妈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准备好好劝劝他。妈妈说:

(2分)

(2)假如你是一位曾经迷恋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后来又改正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2分)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半年多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3分)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的理由: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0题。(16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每题一分,有错不得分)(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不足 为 外 人 道 也 古义 今义

6、本文以 为线索。(1分)

7、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条。(4分)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

(2分)

10、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这个当时的理想社会?(3分)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2、“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中三个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是什么? (2分)

13、“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然而又自失起来”、“果然是渔火”、“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几句话分别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什么心理?

(4分)

14、文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晚景,其描写角度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20题。(20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得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辈牛奶而已。"

15.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

答:

1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候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17.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4分)

答:

18.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19.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

20.诺拉婶婶借与"我"共进午餐一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会有哪些体会(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特色上的,还可是其它方面的)?尝试着写出一点。(4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 ③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 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上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了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请认真阅读上面这段文字,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可以用这则材料,也可以不用这则材料;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也可以写别人。总之,要围绕"修补"这一话题作文。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这是初一数学里的第三章 整式的乘除(A)里的,求神速详细解答,要具体步骤

22.

解:

设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2k-1,2k+1,(k是正整数)

则(2k+1)²-(2k-1)²=(4k²+4k+1)-(4k²-4k+1)=8k

即所谓的神秘数必须是8的倍数.

⑴ 28不是8的倍数, 所以不是神秘数. 2016=8x252 是8的倍数, 所以是神秘数

⑵ 前面已证明, 见前面的过程.

⑶ 设两个连续偶数是2k,2(k+1), 则[2(k+1)]²-(2k)²=8k+1, 不是8的倍数, 所以不是神秘数

[题目中的"偶"字应该是"奇"字才对]

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卷

努力的苦读,就为这一刻啰!把你的实力全部发挥,所有关爱着你的人,都会为你祝福祈祷,相信你会考出满意的成绩,榜上有名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9.《贞观政要》记录的是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康熙帝

20.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1.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的建立 B.金灭北宋

C.澶渊之盟 D.南宋建立

23.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郑和下西洋

24.右图书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25.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怂,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6.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7.“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28.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

C.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29.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0.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 措施 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伊犁将军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驻藏大臣

3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网页,如果在“唐朝和明前期”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口”里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 郑成功收复台湾

C.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D.昭君出塞 雅克萨之战

32.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33.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34.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5.“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个挽联称颂的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36.“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37.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 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而原因有哪些? (3分)

(2)据材料二图一,写出下列字母对应的地点名称。A ; C ; G ; (3分) 并指出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材料二图二中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你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早出现于哪一个朝代吗?(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此变化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2分)

38.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内存知己】

(1)图二鉴真东渡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分)

【但愿海波平】

(2)图三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候?(2分)

(3)图四中为了抗击倭寇所涌现的著名军队的主帅是谁?(2分)

【一笑泯恩仇】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

(4)在近代,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伤害。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3分)

39.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

材料一 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 传说 历久不衰。

材料三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 规章制度 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2分)有何主要目的?(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政策是什么?(2分)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18 BDBBC BABBC DDCAB DCA

二、问答题

19. (1)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

自然条件优越

(2)涿郡 洛阳 余杭 促进南北经济 文化 交流

(3)曲辕犁 唐朝

(4)经济重心南移 两宋时期

20、(1)唐玄宗

(2)明朝初年

(3)戚继光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1、(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2)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闭关锁国 导致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卷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题

★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汇总,填空题简答题必考要点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评价试卷及答案

★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100道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卷子

★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训练

平凉四中几点放学4月15日星期五下午

15:10。

平凉四中2020年春季开学告师生家长书: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按照平凉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全市学校开学工作的通知》(平教明电〔2020〕1号)要求,为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切实维护师生身心健康,确保春季开学顺利有序,现就我校师生开学相关事宜告知如下:

1、开学时间:初三年级4月13日,初一、初二年级4月16日正式开学。

2、报到注册安排。

(一)线上注册。

1、初三年级4月11日前,初一、初二年级4月14日前,各班主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审核学生外出及健康情况,报经政教科复审后公布健康审核通过学生名单。依据审核通过学生名单,班主任通知其使用“智慧云校园”网络平台填写《平凉四中学生报名注册表》,进行线上报名注册。

2、对健康审核未通过学生暂缓开学,实行“一生一案”管理,建立台账,实行“日报告”制度,直至医学观察期满,无异常体征方可申请返校。

(二)到校报到。

1、初三年级4月12日下午14:30—14:50、初二年级4月15日下午14:30—14:50、初一年级4月15日下午14:50—15:10,学生错时到校报到,同时开展学生入校体温检测演练。

2、到校报到当日,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需携带填写完成的《平凉市2020年春季学期师生健康审核信息表》,按照错时到校时间安排在校门前有序列队并相互保持1米间隔,全体学生必须佩戴口罩、穿着校服,进校门时接受体温检测及健康资格审查。为避免聚集拥堵,不建议家长陪同。

3、学生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严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一经发现,不准入校。

4、学生一律不准带病上学。学生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学校将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孩子按相关要求就诊。

5、学生入校后,各班召开《防疫知识及教育教学常规培训》专题班课,突出新冠病毒防控、自我防护知识和日常教育教学要求培训。

四中初一周测卷第三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初一第一周考试卷题目及答案、四中初一周测卷第三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