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市语文高中调研卷(余杭区期末统考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余杭市语文高中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余杭区期末统考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请各位文士推荐“高考语文”经典的复习试卷!

1300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4月4日

1299 山东省200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09年4月4日

1298 上海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部分学校高三语文试题2009年4月4日

1297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2009.32009年4月4日

1296 安徽省合肥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09年4月4日

1295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新课标卷模式)2009年4月4日

1294 山东省连云港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09年4月4日

1293 广东省2009年高考调研考试语文测试仿真模拟试卷2009年4月4日

1292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0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2009年4月4日

1291 江苏省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四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09年4月4日

1290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模拟试卷2009年4月4日

1289 上海市2009九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09年4月4日

1288 四川省雅安中学2009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2009年4月4日

1287 陕西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4月4日

1286 甘肃省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2009年4月4日

1285 江西省2009年六校联考语文试卷2009年4月4日

1284 辽宁省抚顺市2009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4月4日

1283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09年高三联考语文试卷2009年3月31日

1282 重庆市巴南区2008-2009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2009年3月31日

1281 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七次联考卷(全国卷)2009年3月31日

1280 湖北省八市2009年高三年级3月调考试题2009年3月31日

1279 湖北省2009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2009年3月31日

1278 山东省烟台市2009届高三3月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2009年3月31日

1277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31日

1276 辽宁省东北育才、天津耀华、大连育明、哈三中2009年四校第一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

1275 辽宁省东北三省四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31日

1274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73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1272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七次综合考试语文试卷2009年3月29日

1271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09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9年3月29日

1270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2009年3月29日

1269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8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7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月考调研卷2009年3月29日

1266 江苏省2009届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期初统测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5 河南省驻马店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4 河南省洛阳市一高2009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3 河南省浚县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2009年3月29日

1262 河南省2009届高三四校联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29日

1261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7)2009年3月29日

1260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6)2009年3月29日

1259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5)2009年3月29日

1258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4)2009年3月29日

1257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3)2009年3月29日

1256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2)2009年3月26日

1255 湖北黄冈市0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交流试题(1)2009年3月26日

1254 湖北省黄冈市2009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语文)2009年3月26日

1253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八2009年3月26日

1252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七2009年3月26日

1251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六2009年3月26日

1250 湖北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五2009年3月26日

1249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四2009年3月26日

1248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2009年3月26日

1247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二2009年3月26日

1246 湖北黄冈内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2009年3月26日

1245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语文考试试题2009年3月26日

1244 河北省唐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2月开学调研考试2009年3月26日

1243 河北省唐山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26日

1242 河北省2009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二)2009年3月26日

1241 河北衡水重点中学高三语文试(非常实用)2009年3月26日

1240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题2009年3月20日

1239 广西柳州铁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20日

1238 广西桂林中学2009届高三二月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20日

1237 吉林省吉林一中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一语文2009年3月13日

1236 湖南炎德英才联考200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35 湖南省湘潭市200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2009年3月13日

1234 湖南省师大附中2009届炎德 英才大联考高三月考试卷五语文2009年3月13日

1233 湖南省祁阳四中2009年下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32 湖南省浏阳一中2009届高三毕业会考试题语文2009年3月13日

1231 湖南省道县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2009年3月13日

123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9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8 湖南省2009学年高三四校(长沙一中、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雅礼中学)联考语文

1227 湖南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卷2009年3月13日

1226 湖南省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2009年3月13日

1225 安徽省江南十校2009届高三素质测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4 安徽省凤阳荣达学校复读学校第二学期周考语文试卷2009年3月13日

1223 安徽省凤阳荣达高考补习学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2 福建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模拟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1 福建省厦门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20 广东省执信中山纪念深圳外国语09届高三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2009年3月13日

1219 广东省汕头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模拟测试2009年3月13日

1218 广东省2009年江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17 广东省2009年广州市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13日

1216 湖北省荆州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2009年3月10日

1215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2月月考考试语文试题2009年3月10日

1214 全国大联考2009届高三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2009年3月10日

1213 辽宁省大连市2008年高三双基测试语文2009年3月10日

跪求语文诗歌阅读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沣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西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⑴这首随笔似的小诗,主要写了春郊访友的感受,那么作者对朋友别墅所在地熟不熟悉呢?哪句诗比较明确的透露了这一信息?

⑵ 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具体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该不是拟错题了吧?请结合原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江苏部分重点高中调研卷)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国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2005年杨州市高三复习资料》)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⑴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和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⑵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扬州市高三复习资料》)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①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蚕丛:传说中的开国君主,此代指蜀国。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1) 本诗开篇与诗人的另一首诗《蜀道难》有什么不同?

(2) 尾联借用君平典故有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唐诗,答题。(《扬州市高三复习资料》)

台城 鹿柴

韦庄 王维

江雪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江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分析。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答题。(《试题与研究》06诊断测试)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

⑴苏舜钦同时代的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王国维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的“弄”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

⑵ 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7阅读下面的宋诗,答题。(《试题调研》古诗文阅读)

碧瓦

范成大①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碧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语棠梨满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反对议和,力主抗金,收复失地。

请解释诗歌为什么要以“碧瓦”为题,并赏析“无风杨柳漫天絮,不语棠梨满地花”两句诗。

8阅读下面唐诗,答题。(《试题调研》古诗文阅读)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这里指船夫。②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诗人?

(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

9阅读下面唐诗,答题。(《高考备考总决战》中学生报社)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落为古乐曲名。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有人评说这首诗后两句是“巧说婉说”,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答题。(《高考备考总决战》中学生报社)

虞美人 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⑴“丝丝杨柳丝丝雨”,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⑵联系“天怜客子乡关远”等句分析“海棠红近绿栏杆”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⑶ 分析“楼儿忒小不藏愁”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1阅读下面唐诗,答题。(《试题与研究》05模拟第一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本诗后两句采用了 的写法,这与 《 》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有异曲同工之妙。

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试题与研究》05模拟第一集)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的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试题调研》古诗文阅读)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⑴这首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联?请作简要分析。

⑵ 你认为这首诗在表达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试题调研》)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⑴ 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答题。(《试题调研》)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答题。(《语文月刊》05分类练习)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 张辑

江头观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长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就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2)词的下阕“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答题。(《试题与研究》05模拟第一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

(2)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

1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答题。(《试题调研》)

寒食 寒食献郡守

孟云卿 张友正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愁。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1)两首诗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1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试题调研》)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⑴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⑵ 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两首元曲,答题。(《试题调研》)

[中吕] 普天乐

滕宾

①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元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失题小令,此为其中第一、三首。

(1)填空:这两首小令中的“中吕”是 ,第一首这“数枝红杏,闹出围墙”是从宋祁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答题。(《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必修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img]

他们是浙派高中语文名师群中的佼佼者

      我在发到“中国语文教学流派”二千人Q群里有一段话:见过有如此强大阵容的培训吗?完全可以与优秀的国培项目媲美。不看头衔,仅看他们的水平,个个可以在全国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撑住台面。除了三大名师一位校长直接参与评课外,届时另有十大名师虽然不直接出现在培训课堂,但他们的经典论述将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全体参训教师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他们奉献的精彩的教学大戏。     

      我确实是怀着十二分的骄傲写下这段文字的。尽管关于“浙派名师”一直有争议,但我始终认为至少“浙派高中语文名师”应该是一个名至实归的概念。浙江自建国以来,高中语文名师层出不穷,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浙派高中语文名师群”。2017年7月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浙派高中语文十二名师经典案例赏析》一书,让国人管窥了浙派高中语文名师风采之一景。

      自浙师大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诸多中小学一线教师为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中心从来没有给过一个名份。今天,为了推进浙江省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浙江省数以万计语文教师获得跨跃式发展,为了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快速成长,我邀约了二十三位浙派高中语文名师在3.31-4.2会聚浙师大,一则为他们准备一张研究员证书,一则在语文教育领域再掀一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风暴。我相信围绕“把脉中国特别是浙江语文教学,寻找语文高效教学的突破口,努力培育新生代优秀教师”这一主题的十场微讲座及十堂微型示范课,一定能给全体参训教师、本硕生带来全新的教学感受。

      在邀请的这些名师中结识最早的应该是原宁波市教研室副主任褚树荣。我和他相识在省青语会,后来又在一个绝密的场所共同工作了一个多月。在浙江省正高评审试点中,承蒙省厅领导信任,我担任了评委,他是参评者,我为他的一举成功而高兴。过了四年,我们又在省首批正高评审中碰在了一起,此时他与我一起担任评委并分在同一个学科组。因此,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最早应该是在台州临海执教,后来调到宁波中学,再后来调到宁波教研室并担任了领导职务。从这一点看他比我会折腾,自然成就也比我大。遗憾的是我们在学术活动上的交集并不是太多,印象中他参加过二次我组织的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但后一次抱病前来,在临上场前晕到在宾馆,因为这个原因他拒绝领取课酬。我只参加过一次他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但给了我较高的待遇。可以说他是一个学问高而行事低调之人。

      第二个结识的自然是我曾经的同事陈益林了,他比我晚三年进入东阳中学。当时他和我都比较喜欢搞文学创作,但我在1994年担任校教科所副所长(后改任教研处主任)后,将注意力转到了学术研究中,做课题写论文而与缪斯渐行渐远,他却始终眷念着文学女神。也因此虽才华横溢,却比我晚了八年才评上特级。但我离开东中后,他的学术研究逐步达到高潮,发论文、出图书不亦乐乎。评上特级后,他又成功参加了浙江省首届正高评审。在教育界功成名就之后,我发现他又对古体诗词创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的群里,他转发了百余篇古体诗词,而且在浙师尖峰论坛上讲解古诗词创作指导课,获得全场好评。我最佩服的是他敢于与小青年同台竞技。记得第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他放弃专家待遇,而参加了以教坛新秀为主力的中国好课堂大赛,最终不负众望夺得一等奖。

      结识较早并且在特级教师中交集最多的是金晓涛和郑可菜了。他们名义上都可称我的学生,因为我进浙师大后即担任教育硕士班的班主任,她们两个都在我班里。当时任这个班的班长是温州的另一位名师林国爽。这三位不但是班里的主力,而且也是我后来搞教学活动搞教师培训的得力助手,可以说这三个人是有求必应,只要我有招,几乎没拒绝过,更重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金晓涛主攻古诗文教学,她的文言释义法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郑可菜于作文教学颇多突破。不过二人来我这里讲课还常要完成我给的“命题作文”,可以说能力全面。遗憾的是林国爽在评上特级后渐渐离我的视线远了,特别是调到余杭后,我们就慢慢失去联络了。金晓涛成为省首批正高、郑可菜成为温州市正高依然活跃在我校搭建的平台。庄平悌应该是比他们晚一届的教育硕士,这个人特别内敛,因此他出了专著我也不太清楚,直到正高评审我才发现他的能量。庄老师以非特身份冲省首批正高成功,殊为不易。期间他们的校长成为我主持的省双名工程高中校长班学员,二年中反复向我推荐,使我对其为人为学为教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经常邀请他来金华讲学开课。但泰顺离金华偏远,交通上不太便利。

      郭吉成、徐桦君、包建新和我都是浙江省写作学会的副会长,较多在写作学会年会上碰面。其中郭吉成一直担任浙江省阅卷小组的组长,出版过多本这方面的书,名气很响,因此我一直以为他是学校的副校长,但结果闹了乌龙。然而他虽非校领导,个人感觉他在学校里的声望和权威似乎超过了诸位校领导。徐桦君很早就担任了学校的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十分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弃责不越权,他们学校的稳定与成就与他的工作作风应该是分不开的。他专注小课题研究,也出过这方面的专著,称得上是中学小课题研究的专家。我也见证了徐、郭两人同时成为省首批正高。包建新差点做了我的同事,但他运气似乎差了点,浙师大想要他这个人,但临海坚决不同意。又加上另有一位名师已经调入师大,因此,他在师大坚持了一个学期后,只能回到原校。不过,此事过后临海对他也很重视,任命他为教学副校长,这一干差不多也有十年了吧。这也足以见出包建新的教学与研究的功底。后来,他一连出了三本专著,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少有人能出其右。

      项香女老师应该也是我校教育硕士毕业,但她更为低调,因此她虽然早已担任台州一中副校长,但我一直浑然不觉。直到她成功参加了省首届正高评审,我才重新认识这位才女。特别是在第九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她因赴外省当评审专家未能到位,但给论坛送来了数百本由她主编的两本书,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说其在教学文化研究上位居中小学前列当不为过。如今她走上台州市教研室主任岗位,成为这批名师中“官阶”最高的名师,但我坚信语文教学仍是其最爱。与项老师有点类似又截然不同的是李克刚老师,我对他的了解也一直不多,最早是他把我拉进由他主持的千人QQ大群“浙江省高中语文团队”,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位能干的青年才俊。别人称他为名师,他自谦为草根名师,因为他从无担任学校的一官半职,亦无特级正高之光环。但在第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我终于对他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他的一个即兴发言,声振群雄。到了第九届,我以专家身份邀请他前来讲学,结果他不但作了精彩的发言,而且给与会者提供了三类几百本教辅,同样深受欢迎。如今他也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学校最小也是最具学术权威的“官员”——教研组长,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现在不是草根,是正宗的名师了。目前李老师的教辅已做成了全国一流水平。

      袁湛江当校长十分了得,我曾经带着国培学员经常拜访他的学校。但后来规定培训不能出金华游学,就见得少了。直到省首届正高评审,才再次交会,他的成功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他出道很早,当校长数十年却不忘初心,于语文教学成果很多,最大者当数口语交际教学,目前在国内算得上号的。但由于我没有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培训且其作为校长也比较忙,所以似乎没邀其来金华讲座。与此相反,我对莫银火的了解远不能与袁校长相比,他是从一个偏远的小县城调入杭州的,他应该也从未当过学校的领导,一直默默耕耘。因此直到有名师向我推荐他时,我还有点犹豫。但他在我的培训项目里首度开口,便令我喜出望外,我似乎发现了一块含玉量相当高的璞玉。然后有老师告诉我,他的知名度颇高,早已名闻遐迩,实际上是我做了坐井之蛙。他温文尔雅,表达能力极强,每次培训项目结束的学员评价中,在讲座这一块他经常名列前茅。

      估计在这些名师中最低调的应该算毕本功与黄华伟了。黄华伟曾经拜我为师,但却几乎从不来“骚扰”我,而我记人的能力近乎白痴,以至于我担任省特级教师评委时居然一直没有认出前来参评的他。我熟知他,还因为金晓涛的引荐,以至于曾误把他看作金晓涛的弟子,没想到他是当地重量级选手,更没想到他曾是我弟子。毕本功老师到是经常会在群里问候我,并虚心求教,但他从没告诉我他也是特级教师。记忆中我与他还没有交集,直到去台州给公安系统教官讲课与项香女见面,她热情推荐毕本功老师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的教学素养与学术水平不是一般的高,于是首次邀请他赴浙江师范大学论道。

      而在新锐名师中,周康平、陈智峰也是我温州的弟子,相对来说周老师与黄华伟老师很象,因为我现在也不能确定他是不是确实曾经是我的弟子,原因是他也几乎不“骚扰”我,只是在群里有点怯怯地问我是否能给他的名师工作室讲个课。但我十分希望他是我的弟子,因为他现在在温州的知名度相当的大,目前承担着温州教研员的工作。说他是未来温州语文教学之星应该没有什么夸张。相对来说陈智峰较为活泼,特别敢于“骚扰”,只要有问题,不论何事何地,必问无疑。因此,我对他的了解也更多,也敢请他来金华与省内外一流名师同台竞技。他现在的成果越来越多,我希望他能与周康平携手并进,成为未来温州教育天空最耀眼的双子星。

      彭玉华、杨大忠、徐雪斌、贾桂强都是我后期发现的优秀青年才俊。彭玉华与李莉同校,但我却是通过李莉的介绍才认识他。生活中他比较内向,但一上起课来生龙活虎,妙句叠出。因为结识晚他来金华开课讲座不多,但每一次都深受学生与学院欢迎,从无失手。杨大忠是因陆炳荣校长而结识。桐高是一所办学时间不长却成果卓著且潜力无限的学校,因此我经常带学员去考察,第七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就放在他们学校进行。陆校长好才,不但引进了浙江省中小学第一个博士,而且十分器重他,经常带他来我这里讲学,因此才有了我与他的交集。他讲课的风格与我年轻时有点相似,激情澎湃,抑扬顿挫,语速略快,课堂信息量很大。他是博士,因此科研成为他的最强项,一年可以发十余篇论文,而且出版了两本专著。徐雪斌则显得比较沉稳,“双名工程”初中语文的一个活动放在衢州下面的开化县进行,他专程赶来相会,并与他的同事一起通过聚餐深入探讨语文教学的本质与走向。他后来担任周迅就读过的名校的办公室主任,也是预料中的事。他讲学开课也是十分沉稳而厚实而又不失大气。在这些名师中,贾桂强老师与我接触最少,但我经常读他发表的论文,是个很有想法也有创意的老师。他送了几十本新版的专著《新解:卓越人生八项修炼》作论坛奖品,评价也是相当的高。他讲课慢条斯理,但干货很多。其讲课风格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不适,但只要认真听讲的人一定会大有收获。这也是他在课堂教学中获奖多但冲顶少的原因吧。

      孙旭红是个很有教育情怀的校长,她曾经在慈溪语文界十分出名,较早评为宁波语文名师,曾多次参与《语文》国规教材的编写。后来因为组织需要,担任行政领导工作,现在在慈溪教师进修学校更是校长与书记一肩挑。我去讲学的时候,告诉她,中国多了位好校长,却少了位卓越的语文老师。我建议她向魏书生学习,既能成为好校长,又能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孙校长是个从善如流的人,她不以我的话为忤,反而激动地表示将重返语文教学岗位,争取在专业领域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所有人中交集最多的当数李莉和韦玲珍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可以说是我教师教育中的两位得力“助手”,只要我有请,必有应。我们究竟什么时候相识都记不起来了。两位老师有诸多共性:大方豪爽,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综合素质高,犹长于课堂教学。在我眼里两个人就是“救火英雄”,一旦有哪位专家名师冲突来不了,随时可请她们来救场,而且效果一流。但若细分,李老师更长于双基与作文教学,她带领团队所开设的双基示范课,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而其作文指导更是成果斐然,能指导学生出版长篇小说的中学老师恐怕不多;韦老师则更善于阅读教学与案例分析,她开设的阅读示范课除了拿下多个奖项外,更在参训学员的调研中名列前茅。不过韦老师自从金外调到杭州学军中学后,与我的交集开始减少。

      浙派高中语文群星璀璨,这二十三位名师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人低调内敛,为教大气奢华,为研深入㳀出。他们虽各有特点,却共同谱写着浙派高中语文重情求实多艺善变的教学华章!

余杭区中考录取分数线

杭州余杭区中考分数线为:余杭第一中学:542.3分;余杭中学:534分;瓶窑中学:513.5分;余杭文昌高级中学:502.8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Middleschoolentranceexamination),简称“中考”。

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也是极其重要性的考试。

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

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1

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 对子 ”,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 短语 或 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2

文学常识

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 沾 ,字 梦阮 ,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 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 、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2.《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为:《呐喊》、《彷徨》、《 故事 新编》。小说《狂人 日记 》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

3.海明威, 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勇气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

4.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诗仙” 之称。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 豪放飘逸 ,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 齐名,人称“李杜”。杜甫 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5.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杜拾遗 、 杜工部,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以古体、律诗见长,诗风沉郁顿挫 ,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其诗被誉为 诗史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6.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 现实主义 诗人,字 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主张 “ 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白居易与 元稹 并称“元白”。

7.李商隐,唐代诗人。字玉山,号玉溪生。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作品大多具有 朦胧晦涩 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8.孟子,名 轲 ,字子舆 。战国 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 家、文学家。孟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全书共7 篇。

9.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 ,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 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10.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时期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代表作品:政论 散文 《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过秦论》选自《新书》。《过秦论》原有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

11.韩愈,字 退之 ,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吏部,又称 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 议论文 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12.巴尔扎克, 法 国 19 世纪伟大的 现实主义 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 随笔 等,如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该巨 著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 百科 全书。恩格斯称该著作“提供了一部 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3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记叙文 、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 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 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4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 D 说明 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 E 分类别F 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四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比喻法 D 道理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 G 反复 F 设问 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 表引文内容省略 B 表列举事项省略 C 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 表解释说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跃转折 C 表声音中断延长 D 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 B 表讽刺反语 C 表特定称谓 D 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5

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 文化 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 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 散文诗 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 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 传说 写下来的。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 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12.《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求闵行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2009届语文试卷

(闵行区5月20日高考前调研卷)

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8题。(21分)

提倡怎样的文化精神 王呈伟

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国家,倘要依允那些有特殊癖好的人在古书中寻乐,不知能从中抠出多少可供娱乐的趣事。泱泱大国,煌煌巨章;有说不完的风花雪月,咏不尽的悲欢离合,道不绝的酸甜苦辣,直把那兴亡分合尽人渔樵闲话!说到底,有些人奉为至宝的那些古书中的古事,原本就是过去酒肆里巷中艺人们把玩的小玩意!而今天居然被某些文人请到前台,穿上文化的外衣,一路的招摇上台了;而在古书中原本是穿着外衣的庄重之态,今天却被某些大学教授、学者扒个精光,变成年轻光鲜的模特了。

其实,思想开放原本就不是由着性子随便玩,如果不影响视听大众自娱自乐也就罢了,而那些有文化身份的人,偏偏依仗已有的名声,非要弄出点与众不同的声响,非要反传统一下,非要比世俗还世俗。其实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文化精神并不抽象,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建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境界,大力弘扬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这些都是人文精神中最本分的东西。可最近我们看到的有些言论确是和上述精神大相径庭了,有些人把一些腐朽的东西从古迹中翻拣出来当卖点,只求能卖钱,致使糟粕与精华并行,腐朽和崇尚并列,病态与健康夺宠,什么“慈禧的魅力在哪里”,“西施可列先秦七子”,真不知折腾这些陈年旧帐能展示自己多大学问?或许他们在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藏在地下的秘密统统变成出土的文物,自己好棒着做独客专栏,殊不知,只要方向不对,即使借助DNA基因鉴定解开几个历史疑团,那又怎样?

真要规劝这些文化人必须清醒地正视我们脚下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虽然播下种子经过精耕细作就能有收成;但杂草用不着播种,落地即可疯长,直到把庄稼需要的肥吸尽,使庄稼无收,可人类的繁衍是靠粮食的营养而非杂草丛生!社会与自然同出一理,而今不少人的视野越来越囿于狭窄的空间,屏敝了该有的智慧,耽于逸乐,困于所溺,甚至连人自然生态中感悟人生哲理的心境都丢失了。幸亏还有些文化中坚力量一直做着努力,还有一些作家坚守着生活在百姓之间,过着清寒的日子,而笔下的文字是带着体温的。

值得重温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感觉到给时下的文化歧路人开出了药方。文中所提出的“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一问,时隔半个多世纪,对今天的文化学者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自觉服务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服务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就必须批判性地吸收一些优秀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就必须深入到百姓中间,把文化遗产中真正的精华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家园。

我们不要回避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要正视矛盾;只要敢于直面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再有为人民服务的文化精神,就能激发出解决问题的智慧,就能塑起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化灵魂。

1、(2分)第一段中“抠”字突出寻找的:

2、(4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画线部分这两种文化现象。

(1)

(2)

3、(2分)“那又怎样?”是指什么不能实现?

4、(3分)第三段“杂草”之喻,作用是什么?

5、(2分)“同出一理”中“一理”指:

6、(2分)“体温”指:

7、(2分)第四段中“药房”在文中具体内容是:

8、(4分)开卷有益,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读书取舍。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4题(18分)

除夕的忆念 曹旭

①小时候,父母在上海;我跟祖母在乡下老家,过着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②老屋的一半,埋在深雪里;平时没有人来,亲戚也很少走动。堂屋排门前的阳光,又冷,又寂寞。只有到了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准备过年,供祖宗,堂屋里才会热闹起来。

③除夕供祖宗,是江南流传的民俗。忙了一年的人,在收割结束,谷粒归仓,牛羊无恙,一年将尽的时候,便想到了祭奠和告慰祖先。

④一家人在桌上放些鱼肉供品,点上香烛,和祖先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请祖宗保佑,明年风调雨顺。

⑤我从小跟着祖母,每年除夕看祖母供祖宗。她一人忙里忙外,把供祖宗看成一年最隆重的事情,一人挑起一家香火的传承。

⑥这一天,各位祖宗都来了,祖母好像又回到她做姑娘,做小辈的时候,脸色红润起来,表情活泼起来,话也多起来。

⑦来吃饭的祖宗,有长辈,也有亲戚;有夫家的公公婆婆、太公太婆;也有自己娘家的父母,一年聚一次,大家谈谈话,叙叙旧。

⑧面对祖宗,面对前辈的时候,祖母便无拘无束了。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也不隐瞒,也隐瞒不了,祖宗们都会知道的。一年的委屈,哀怨,火气,有时就在供祖宗的时候发泄、发泄。

⑨我盼望供祖宗,因为供祖宗有肉吃。我们平时吃不到肉,就等供祖宗这一天。为了供祖宗,祖母会去到附近的西岗乡集镇买一条鱼,买许多肉;把肉剁碎了,参和藕粉做成肉丸子,放到油锅里煎。

⑩那时,我觉得肉丸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从祖母剁肉时开始,看到肉丸子“滋、滋、滋”地在油锅里翻滚、打转,遍体发红,香味直冒,我口水直流。那时,我就小狗一般,在祖母身前身后,碍手碍脚地撵也撵不走。

(11)供祖宗的鱼肉,说是给祖宗吃的,其实祖宗是不吃的;一只只滚圆的肉丸子,早晚会落到我的嘴里。于是,不要提醒,我会协助祖母把一张榉木的八仙桌移到屋子中央,桌上放好杯子,杯子里盛满酒。

(12)有一次,我偷偷尝了一口酒,立刻大声地对祖母说:“奶奶,奶奶,倒错了,这不是酒,是水。”祖母很坚定地说:“是酒,不是水。”

(13)我说:“是水。”祖母生气地说:“不许说。”

(14)从此我知道了,供祖宗的酒,其实是水。

(15)酒倒好以后,端上鱼肉和菜蔬,四面放好长条凳,点上香烛,当香烟袅袅升腾的时候,祖母就不许我再碰长条凳了。

(16)她说:“祖宗来了,你要乖一点,要给祖宗一个好印象。”

(17)平时疼爱我的祖母,这时突然严厉起来。

(18)要是我站在门口,挡了门,她会狠狠地把我拉到一旁,说:“小祖宗,快让开,祖宗们来了。”我以为真来了,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便说:“奶奶,奶奶,祖宗还没有来。”

(19)祖母说:“不许说。”

(20)一把把我拉在一旁,这时,她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对祖宗的莅临致欢迎词。

(21)祖宗们来了,祖母请他们一一坐下,座位都是根据年辈安排好的,井然有序;祖宗知道应当坐哪个位子。祖母一边招呼,一边寒暄几句。

(22)祖宗喝酒的时候,谁生前酒量好的,祖母会给他的杯子里多加一点,加满一点,叫他们不要客气,说:“都是自己人,没有外人。”

(23)酒喝完了,祖母就把酒倒掉,再用酒盅盛饭;谁生前饭量大的,祖母不忘给他添饭,或者放两盅饭在他的旁边,由他自取。祖母知道谁的饭量小,谁的饭量大。祖宗吃饭的时候,我总听见祖母说:

(24)“求祖宗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保佑巧儿(我父亲的乳名)平安,华(我的乳名)长得像猪狗一样。”

(25)农家的猪狗是褒义词,希望孩子像狗一样好养,像猪没有心事,吃了就睡,睡了再吃,那是健康的标志。

(26)祖宗吃饭的时候,祖母叫我烧锡箔和纸钱。一边烧,祖母又念念有词,说:“今年过年烧得不多,现在乡下日子不好过,明年清明多烧一点。”祖母每次都说同样的话,我想,乡下日子不好过,祖宗为什么不管一管呢?

(27)火旋起来的时候,是祖宗来取了钱了。整个过程像演戏,不到半小时。

(28)吃过,喝过,取了钱,轻轻地跨过板凳,祖宗们先后走了。这时,祖母经常在一旁抹泪水,我总站在祖母身边。

(28)现在才知道,祖母抹眼泪,其实不是为了祖宗,而是为了自己。我突然理解,那是一个寂寞的灵魂,在向一群寂寞的灵魂自怨自艾地倾诉。冬天的日子很长,她没有知音,许多委屈、伤感在心里,到了年末岁尾,同样没有人可以诉说。

(29)五十年过去了。

(30)祖母早已死去,老屋也倒塌了。乡下旧物,只有祖母在院子里种的红樱桃,老根仍然开花。但是,有谁听过?有谁去听红樱桃开放时“扑蔌、扑蔌”的声音呢?那是我童年的声音。

(31)祖母死后,我们再也没有供过祖宗,城市里没有供祖宗的风俗,我们家也没有供祖宗的习惯,虽然我也到了当年祖母的年龄,但连供祖宗的仪式也快忘记,供祖宗快要失传了。

(32)今年除夕,快过年的时候,小时候跟祖母供祖宗的情景突然来到我的心里。我想到了供祖宗,想到了祖母,心里充满了悲伤。

(33)我对妻说:“从今年开始,我们也供祖宗吧。第一个,就供——最疼爱我的祖母。”

9、(4分)首段一个“漫长”,意味深长,请分析其作用:

10、(3分)第⑥段写祖母在祖宗面前的表现正是为了写:

11、(2分)祖母供给祖宗的“酒”实为水,暗示了什么?

12、(3分)文中的“我”不时地说些与环境不协调的话,目的是:

13、(4分)老宅院中“红樱桃”,写法与高中学的《 》结尾相似,这段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14、(2分)结合全文,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除夕,实为写祖母

B、写祖母张罗除夕,实写人生的艰难

C、写我第一个就要供祖母,为感恩,更为表达对祖母的理解。

D、写得具体,如祖宗入座、吃饭、谈心、取钱,主要是表现祖母为儿孙祈福之诚。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5、(1)东船西舫悄无言, 。

(2)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 。

(3)弟子不必不如师, 。

(4)士不可不弘毅, 。

(5)锦江春色来天地,

(6)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试玉要烧三日满, 。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6—18题。(8分)

浣溪纱•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16、(3分)“水蘸空”写出了什么景象?好在哪里?

17、 (3分)“酒阑挥泪向悲风”表达作者的情感是:

18、(2分)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眼前所见实景,其中第二句写南宋军队的情形。

B、“淡烟衰草有无中”是写景,但景中不乏萧瑟之意。

C、下片侧重写自己的感慨。“万里中原”写出沦陷国土的广大。

D、“一尊浊酒”,写因战争,物质匮乏,军营没有好酒。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4分)

泥古者 纪昀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欲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19、(1分)厚斋公姓

20、(4分)解释加点字:

(1)尝倩董天士作画( ) (2)沟洫甫成( )

(3)几为所擒 ( ) (4)可将十万( )

21、(4分)翻译:

(1)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

(2)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22、(2分)选出“之”意义相同的项( )

①盖规之也 ②倾耳听之 ③次日伺之 ④风清月白之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

23、(3分)对“不泥古方”与“不离古方”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练熟还生 张岱

昨听松江何鸣台、王本吾二人弹琴,何鸣台不能化板为活,其蔽也实;王本吾不能练熟还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为甚。何者?弹琴者,初学人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齐,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已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吾辈弹琴,亦唯取此一段生气已矣。今苏下之人弹琴者,一字音绝,方出一声,停搁既久,脉络既断,生气全无。此是死法,吾辈不学之可也。吾兄素以钟期自任,其以弟言为然否?

24、(3分)按文意,成熟的琴师练琴的过程应该是:

□→□→□

25、(2分)下列句式不同的项是( )

A、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句读之不知

26、(2分)从文章来看,熟是求 ,生是求 。

27、(2分)“本吾为甚”的理由是:

28、(4分)生熟的转变,你是如何理解的?

写 作(70分)

2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具体而言,送别让人泪眼婆娑;抽象而言,送别又让我们的境界提升。请以“送别”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9届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闵行区5月20日高考前调研卷)

阅 读 (80分)

(一)

1、深而细,突出一些文人的情趣低下。

2、(1)将庸俗的东西贴上文化的标签,大肆推销。

(2)将庄重的东西变成庸俗时尚的,迎合某些人的口味

3、都不能让自己大红大紫,显示出大学问。

4、形象地写出了庸俗文化的危害性。

5、必须有崇高的追求,必须有精耕细作的艰辛付出

6、作家的情感、深情、艰辛付出

7、一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自觉服务的主体意识;二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有益的东西。

8、从取舍两方面写(略)

(二)

9、突出了祖母的寂寞程度,为全文做了一个简洁到位的铺垫。

10、写祖母的激动、兴奋,这正是反衬出祖母长期生活在寂寞中。

11、暗示当时生活的艰辛困难。

12、衬托祖母的态度虔诚和心情的沉重;也与文末的领悟形成呼应。

13、《项脊轩志》,形象地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巨大变化的惆怅。

14、D

(三)

15、(1)唯(惟)见江心秋月白

(2)金石可镂,朽木不折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任重而道远

(5)玉垒浮云变古今

(6)奉命于危难之间

(7)辨材须待七年期

(四)

16、写出了水天相连,一片空阔的景象。

17、敌寇在迩,却报国无门的愤慨。

18、D

(五)

19、纪

20、(1)请 (2)才、刚 (3)几乎 (4)率领;统帅

21、(1)最高水平的棋手不是不要旧谱,而是不死守旧谱。

(2)能教给人一般方法,不能使人灵活运用。

22、 B

23、不泥,是继承中有创新;不离,是创新时不忘继承。也是我智与人智的关系。

(六)

24、生→熟→生

25、 C

26、熟是技巧,生是求生气、活力

27、本吾熟不能生,陷入油滑

28、告诉我们:艺术的进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开始求熟,是技术性的追求,到了熟的阶段,又要脱离熟,是艺术个性,艺术原创的追求。

写 作(70分)

29、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宋词鉴赏资料】

浣 溪 沙 张孝祥 P1448

本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当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马举先生平不详,疑为作者在荆州的幕僚。“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沦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日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指此湖水。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上下辉映,的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鞘”为鞭梢。“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象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亲切。“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最初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比之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现在万里中原已在烽火之北了,则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该有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粗恶的生活中,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云:“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杜甫《登高》诗云:“潦倒新停浊酒杯”。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这是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挥泪”即洒泪,以手抹泪向空挥洒,可见伤心泪流之多。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本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微妙地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感觉中却深藏阴黯。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体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体制精悍而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泥古者》注释、译文及作者】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泥(nì)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注释:佚其名:他的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 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 斋公:对道士的尊称。 唱和:以诗互相赠答。迂阔:迂腐不合时宜。 倩:请。 董天士:清初民间画家。 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 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须眉,面目。 规:规劝。 角:较量。 好事:喜欢多事。 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经年:一年左右。 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沟洫:沟渠。 甫:刚。 歘(xū):忽然。 阿文勤公: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 国弈不废旧谱: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 不执:不偏执。 “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变得灵巧。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岂欺我哉!(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病死了。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阿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张岱《练熟还生》赏析资料 】

张岱(1597-1679)《祁奕远鲜云小伶歌》:

世间何事堪搤掔,好月一轮茶一碗。

更有清讴妙入神,三事虽佳难落款。

鲜云小傒真奇异,日日不同是其戏。

揣摩已到骨节灵,场中解得主人意。

主人赏鉴无一错,小傒唤来将手摸。

无劳甄别费多词,小者必佳大者恶。

昔日余曾教小伶,有其工致无其精。

老腔既改白字换,谁能练熟更还生。

出口字字能丢下,不配笙箫配弦索。

曲中穿渡甚轻微,细心静气方领略。

伯骈串戏噪江南,技艺精时惯作态。

铜雀妙音今学得,这回真好杀罗二。

这首诗说观看一出好戏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就好像品尝一碗好茶,欣赏一轮好月。同样的意思,亦见于《陶庵梦忆》卷六《彭天锡串戏》:“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当然,戏要成为好戏,不仅剧本要好,演员的表演要好,家班主人的教习也要好。这里称赞祁奕远家伶的表演精益求精,日日不同,关键是处理好了“生”与“熟”的关系。对此,张岱在《与何紫翔》一文中,以弹琴为例,作了深入的阐发:

昨听松江何鸣台、王本吾二人弹琴,何鸣台不能化板为活,其蔽也实;王本吾不能练熟为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为甚。何者?弹琴者,初学入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吟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己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

张岱的结论是:

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踘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

张岱这里所谈,是艺术中“生”与“熟”的辩证法。从演员来说,“熟”是熟能生巧、驾轻就熟,“生”是精益求精、常演常新;从观众来说,“熟”是熟悉感、亲切感,“生”是陌生感、新奇感。从“生”到“熟”是一次飞跃,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熟”到“生”又是一次飞跃,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生”与“熟”两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演出就能达到新的水平,看戏就能看出新的感受。对于表演艺术和观众心理学中这一重要问题,张岱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运用诗歌和散文相配合的形式加以表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于余杭市语文高中调研卷和余杭区期末统考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