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博雅教育衡水金卷数学,以及衡水金卷数学先享题答案2021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
- 2、数学衡水金卷和金太阳哪个好
- 3、衡水金考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四 全套答案 数学 英语 理综
- 4、考到清华和北大有多难?各个省份需达到多少名才有希望被录取?
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
小时候,“别人家孩子”总是懂礼貌,爱学习;
读书时,“你们上一届”总是纪律好,成绩高;
还有一种,叫“别人的学校”。
前几年,一篇《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曾引起很大轰动:在奥数风生水起的年代,有个叫王金战的数学老师,他带领一个55人的班级。
其中37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录取,他所辅导的奥赛学生也屡创佳绩。
当人们感慨这个老师的厉害之时,发现老师是人大附中的老师,孩子是人大附中的孩子。
几年前,是人大附中的神话,而最近,当你的孩子还在为“背诵全文”而发愁时,清华附小的学生们已经在用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了!
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同学利用假期完成苏轼课题报告23份。他们不仅搜集了苏轼的3458首诗词,共25万字,利用分词研究揭示苏轼作品的高产以及他的人生经历;
还推算出苏轼对于旅游景点的品牌价值;
甚至还分析出了苏轼的朋友圈,及社交往来……
不服不行。
赞叹过后,有网友开始感叹,“这么小就读了清华附小,大了怕是要读清华呀”;“学校和学校的差距体现出来了”;“背后的家长团辛苦了”……
不能否认的是,每一项成果的诞生, 除了学生的辛苦作业之外,还有其背后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和父母的教育做坚实后盾。
△
名校的大门,对于某些人,总是开得更大些。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2016年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 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
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那些出生优渥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就享受更好的东西: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
他们暑假,父母花几万、几百万去全世界各地参加夏令营、旅游,普通小孩,最多就是在家刷刷习题。
王金战老师在总结经验时提到一点: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 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
机会从来不是均等的,对于出生在北京的孩子,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之前有人对清北自主招生和博雅领军在各省的入选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北京录取总人数是江苏的2.5倍,是河南的3.5倍。
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录取,地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育资源不公平也是近年来反复被讨论的话题。
所以,常有人感慨:我们努力也不能考上名校,勤奋也没什么用。
人总是奢望“付出最少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不公平的交易。
出身优越可以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富裕家庭千千万,北京考生那么多,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高晓松。
△
我们过于看重出身给人生带来的加速度,却忽略了出身好并不等于能进名校的事实。想进名校,还需要努力。
在《开讲了》中,李健谈及大学时代的故事: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大一的时候就看黑格尔。另外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习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学德语。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量就总能考到97、98分。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但是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都是第一名。”
有人总要说,你看,日语、法语、歌唱技能,这些穷人哪能学得起,有钱人的孩子,才有资格享受,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再努力也没什么用。
是的,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有时候是文化分不达标的学生走进名校的另一条路径。很多技能,也确实要家庭资金上的支撑。
可比起资金,更重要的是自己。音乐上有极大成就的李健,进入清华靠的确实是自己的特长,但他家境也相当普通。
他的父亲是京剧演员,小的时候,一直跟随父亲上班,跟着学唱戏。他的家境也是比较普通的,曾经想报吉他班,看二十块钱的、三十块钱的……为了省钱,他选择了四块钱的。有时候还要帮老师调音、扫地,来减轻自己的学费压力。
况且你想想,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这其中的任何一条,哪一个能轻易达成?
△
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人文科学实验班申请条件为例:
“受过系统的蒙学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蓑翁对韵》、《龙文鞭影》”;
“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
“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这些知识,不是有钱就能掌握,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也需要承受无数的竞争和压力。
今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初审信息统计显示, 有45%以上的学生参加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获奖。
烟台一中的曲浩志,是今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获得者,获得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协议。
在清华大学生命体验营的230人中,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最终获此奖励的只有50人。
他们走的路,只是和我们不一样,但不代表不艰辛,更不代表没压力,他们只是和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努力。
你看, 比你条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不勤奋,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差距。
△
前段时间,《我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刷屏,不可否认,不管是月薪三千还是三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全心全意。
湖北黄石的胡莹莹,考进了南京大学。
她没有特长,没有参加超过三万块的夏令营,甚至没有爸爸。
为了让胡莹莹继续上学,她的妈妈到处打工,每天五点起床,晚上六点多才下班。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学习,在胡莹莹上高中时,她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有时候,胡莹莹已经睡下,胡妈妈却在忙碌。
妈妈支持,自己也争气,胡莹莹最后也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收入不同,爱子女的心却相同。
家境、天赋,我们无法改变,但相较这些,能否到达罗马,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河南焦作的朱志强,因病失去行走能力,从幼儿园起就需要妈妈每天背着去上学。
他的父母为了照顾他,只能在家周边打零工,挣钱不多,还要顾及他的弟弟。
长时间坐在板凳上,朱志强身体出现了新的不适,他只能趴着学习。即便如此,并未放弃努力,初中他就能考到县里的前几名,高考则直接进了武汉大学。
奋斗得到了嘉奖,起点不高的人,靠自己进了名校。
△
努力,也讲求方式方法,因人而异。而 优秀者的努力往往有方向,不指望通过麻木努力来自我感动。
季羡林在自传中提到了上学时的经历:
在班上,那些成绩优异的人,往往国文和英文的基础比较好,他们花很多时间在这样的课程中。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勤奋,形成优势。
而对于历史、地理这样的课程,则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只需要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
网综《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中,杨慧琴称得上是一位女神级人物,她坚信做事就要做到最好,学习上也是一直拿第一。
在她的记忆中,她高中只有一次考了第二名。
在总结学习方法时,她给出了两招。
第一招:把试卷做穿。
高中的知识点并不多,认真琢磨一道经典题,弄清楚知识点,比做十道题更有用。
第二招,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
研究表明,人们的最佳记忆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点,在这段时间学习可以更高效率掌握重要知识点。
△
许多优秀的人懂得去混迹学霸圈,而这,也一直是考名校的捷径。
微博上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初三时,生活很苦。很早起床,一个月休息一天,半个月洗一次澡,衣服脏到不能再脏时才会脱下来洗。
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去县里最好的高中、进县里最好的班级,然后去一个好大学。
那个时候常常想,只要自己多花时间多学习,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最终,努力有所回报。
当年高中提前招生,我们全校只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就是我,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天赋极高又努力,将来一定是天之骄子。
可真正进入高中,我才知道,我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提前批次一共招200多个人,其中有一个学校占了一大半,而各乡镇的初中,名额加起来也没有这一个学校多。
中国的学霸圈,往往以学校分。
所以无论条件怎样,中国家长都在努力买更好的学区房;在湖北的孩子,很多人挤破头进黄冈;在南通的孩子,有机会就想进启东(中学)。
进入好的初中,能让你大概率进入好的高中;进入好的高中,能有更大概率进入好的大学。
在学霸圈中混迹,周围的人都很努力,自己也会用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哪怕最后不牛,也可以优秀出众。
△
当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耐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无论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份挑战。
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一名农民工在黑板上留下寄语: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当这段话刷屏时,这位农名工说,这段话不仅留给孩子们,也是留给自己。
当初家境不好,出去打工,没能给孩子制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大儿子早早辍学前往郑州打工。如今想来,很是愧疚。
初中、高中,无数个努力的夜晚,你可能也抱怨过,为什么要这样的辛苦,你也许也怀疑过,这样的付出值不值得。
辛苦,是因为名校难进;名校难进,是因为人人想进。
通往名校的路上,持续性踌躇满志,间歇性混吃等死的人只能被淘汰,名校,需要的是你有坚定的决心。
△
知乎上有人问, 我的邻居夫妇是农民工,收入不高,但他们家女儿执意进清华,甚至考了三年,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有个高赞回答:我父母是大学老师,在北京有别墅,我觉得她上了清华也逆袭不了我。但她未必逆袭不了你。通过对教育的投入, 她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变强了,跳出了她的家庭给她设置的上限。
努力、坚持、决心,让无数寒门子弟进入名校,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
周游其中的学子们,重新找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考上名校的人都有哪些特质呢?
他们拼搏、坚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说,考上名校的捷径重要,不如说一个人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与其说,我们具备了进入名校的特质,有了进入清北等名校的成绩,不如说我们具备了解决人生中大部分事情的能力。
参考资料:
[1]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2]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清华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4]季羡林.季羡林自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5]王骥,王悦. 衡水中学教育模式值得深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5):8-12.
[6]外语学习中的记忆规律[J]. 范贤榜. 山东外语教学. 1992(Z1)
[7]研究记忆规律是探究学法的重要途径[J]. 石庭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2).
数学衡水金卷和金太阳哪个好
衡水金卷比较好。
做题目的作用,就是做作业,是复习、理解知识,学会运用学习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做题目的意义,是要自己完成的一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可以培养独立学习的品格、提高刻苦学习、知难而进的积极性和能力,做试卷的意义,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
[img]衡水金考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四 全套答案 数学 英语 理综
英语从单选开始34143 31314 11123
34121 23312 31213 23412
2312 3124 123 2323 25617
our~~us was~~am friend~~friends early后加an bring~~brings
what~~that 去掉between accepts~~gets sometime~~sometimes
will~~do作文就免了吧
但愿你不是去抄答案,而是去对答案....
考到清华和北大有多难?各个省份需达到多少名才有希望被录取?
清华、北大是国内金字塔尖的两年高校,是高三学子最想进的高校。但两所学校本科总共只招六七千人,而全国有1000万考生,真的不止千里挑一。过去有些县级重点中学每年可能有那么一个二个幸运儿,现在好多县级中学几年也不见一个能考上了。
一、裸分考清华、北大太难了。 清华北大在每个省分配的名额都非常有限,而且还有所谓的保送、自主招生、领军/博雅计划、专项计划的学生,真正靠裸分考上的那绝对是万里挑一。看一下各省2018年清华、北大的投档线,基本需要比本省一本线高100分以上,最多的西藏达到近两百分。
而清华、北大在省内的分数排名基本都在100名以内,部分省内排名都在50分名之内,可见竞争之激烈,竞争之残酷。特别是考生大省,比如河南省,要考清华,理科是前88名,文科是前23名,要知道河南2018年考生近100万呀。
二、我们再看看清华、北大在各省的录取人比例。 除北京达到千分之九,上海达到千分之四点三,比例比较高以外,其他很省区都在千分之零点捌左右,云南、贵州、广东省、广西甚至低至千分之三多点。因此各省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北京比云南的考生机会多三十倍。
三、一个省内也一样存在很大差异,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集中在名校。 我们以湖南省为例,2018年清华、北大在湖南招收了400来人,其中长沙四大名校占了229人,全省前十名的中学占了288人,分到其他中学还能有多少呢?要知道2018年之所以清华、北大在湖南招这么多分学生,是因为湖南学子在五大学科竞赛方面实在太强大了,保送加自主招生等招收了不少湖南学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湖南除了长沙和常德外,其他地市考清华、北大的人数非常少,县级重点中学长期没有一个能考上清华、北大的。
不得不提的是常德市境内的各县重点高中是全面开花,石门一中、桃源县一中、澧县一中、常德市一中等全部进入全省十强。除了石门享受国家专项计划外,其他县区跟省内其他县没有区别,要是县级中学达到常德市的县级中学水平,那真的是农村孩子的福音。
清华、北大要想本科考上,那不仅仅是靠努力就能实现的,那必须要有天赋,然后再加努力才能实现,两者缺一不可,并且还要有相当的运气。不过也有人实现了曲线上清华、北大,那就是最后通过考研进入清华、北大学习,也是圆了清华、北大梦。
大家觉得你离清华、北大距离远吗?你身边的朋友有人考上清华、北大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清华是我国最顶级的学府之一,希望考上清华的学生数不胜数,但是每一年清华的招受人数非常有效,只有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才能被清华录取,那么考取清华究竟有多难呐?需要考到省里的前多少名呐?
其实考取清华有两条路径,一种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来降低清华的录取分数,从而考上清华;另一种是高考成绩特别优异,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这两种方法均可以考上清华大学,主要是看哪一种适合自己。
自主招生考试是高校录取选拔的一种方式,在通过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清华会与学生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可见自主招生考试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需要拥有优秀的成绩、各个大赛的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力的文件,所以对于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说,自主招生考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自主招生考试通过后,需要看清华降多少分录取,从而确定需要考进省里的名次,降分降分越多,需要考取的名次越低。
另一种是通过在高考中优异的成绩来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清华在各个省的录取人数不同,因为清华大学在北京,所以在北京的录取人数最多。假如你在北京,你需要考到北京市的前200名,但是在其它省市,考生的成绩需要在前80名才可以,对于一些教育大省来说,需要考到省里前50,甚至是前30。由此可见,想要考取清华大学并非易事,需要学生刻苦努力的学习、夜以继日的学习、拼命的学习,才可以考上这一所中国顶级的学府。
这两种方式需要努力的方式不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需要学生在整个高中都努力发展自己的各个方向,需要参加各种竞赛,需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换取降分的资格,而高考则是拼命的学习三年,在高考中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来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这两种方式都是相当的难,可见考取清华的难度有多大,以及备考过程中的艰辛。但是要想上清华,就只能拼命,因为清华是为少数人准备的。你们的观点是什么呐?欢迎在下方评论!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众所周知, 清北 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其实力菜鸟就不多说了,每年的各省市的高考状元都是首选 清华北大, 所以这两所高校网罗了我国读书非常厉害的一批人。当然,人多,人才就多。哪怕是清华北大,每年都有一定的 录取分数 和 录取人数。 想去这两所高校,确实是得下一番功夫的。
这是清华和北大2017年在各省的录取人数和录取的比例。从这张图表中其实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清华北大录取学生的苛刻程度和难度。每年各省市的高考人数都是数以万计,但真正能被录取的真是寥寥无几,有的省市录取的人数连100个人都没有,这个着实是非常少的,竞争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2018年清华和北大在各省市的录取人数的分布情况,这个人数也是不容乐观的,真是非常的不好考啊。哪怕是分数差一点,那么可能和清华北大失之交臂,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好了,这是题主要的分数线。菜鸟看了都不想再说话了,超过一本分数线都将近100分,这个录取的分数的确是高的有些吓人了。就那每年招收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能考上这两所高校的,的确是天之骄子,都是非常厉害的,学神级别的人物。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录取分数,感受一下这个录取分数的恐怖之处。
清华北大是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考上清华北大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不过,说实话,考上清华北大真的不容易,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不同,那么多少分才能上清华北大呢?下面我们具体 看看2018年清华北大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
在使用全国一卷的10个省份中,录取难度最大的是河北省,北大理科录取分数线707,文科录取分数线691;清华理科录取分数线704,文科录取分数线698。其次是 安徽、湖南、湖北录取线北大理科录取分数线在694分上下,文科在六百六七十分左右。 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江西5省的录取线基本位于同一水平。山西的录取分数在10省中垫底。 不过,总体来说,要考上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要高于一本分数线150以上。
全国二卷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陕西,理科至少要超出一本线222分,文科生要超线145分。重庆、吉林、辽宁、黑龙江四省清北的理科录取线基本都在690分以上。甘肃理科生想上清北仍需超线170分,宁夏、青海则需超线200多分。
全国三卷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云南。理科录取线都在700分以上,高出当地一本线170多分!文科录取线也逼近690,比同卷其他省份高出一大截。
都说北京考生上北大清华容易,事实并非如此。北京清华理科685,北大686分,超一本线150多分;文科清华687,北大679分,超一本线100多分,考取难度与其他大部分省市无异。
看来,不管使用何种试卷,考上清华北大都不易。
下面,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各个省份要达到多少名才能被录取。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要借助本省2018年高考一分一段表,然后根据清华北大在该省的录取最低分,就可以知道排名了。以河北为例,我们来看看河北2018年一分一段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北大理科录取分数线707,全省位次51,文科691,全省位次21;
清华理科录取分数线704,全省位次66,文科录取分数线698,全省位次9。
清华北大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人数不同,不过在同一省份,近年招生人数变化不会太大,题主根据今年的招生情况,可预估一下,自己是否有机会进入清北深造!
清华和北大在各省的录取人数
2017年清华和北大在全国共录取6558人,而当年的报考人数是923万人,这样算下来,录取率才是0.07%,如果再划分到各个省,那有的省份录取率将会更低。
按照上面这个数据排行,北京市被录取的人数最多,这也体现了北京考生的地域优势,排名第二的是浙江省,然后是湖南,山东和江苏,这些地方要么就是教育大省,要么就是高考人数的基数大,所以能够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才多,而像青海,西藏,海南这些省份,能够考上的都是凤毛麟角。总的来讲,大部分省份想要考上清华和北大,综合成绩最起码进入全省前一百才有希望。
各省市高出一本线多少分才能进入清华和北大?
2018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各省的投档线是可以查到的,所以就能看到高出一本线多少分才能进入到这两所学校。
从各个省份的录取情况来看,虽然各地使用的试卷不同,但难度都是很大的,使用全国一卷的地区,文科至少要高出一本线92分才能被录取,像河北与福建两地,想要进入到清华和北大的理科,高于一本线最起码190分才有希望被录取,想想这都是很可怕的。
因为江苏省总分就比较低,所以大家可能误解会比较好考入到清华和北大,其实江苏考生更难考,高出一本线70多分这个概念,对于江苏大部分考生来讲是难以想象的。
梦虽遥远,但并非不可实现!
我毕业于一个普通的高中,我们高中一年能有一位同学上清华北大就挺不错了,因为我们学校没有任何加分政策,也不搞竞赛,因为去我们高中读书的大都是家境一般,成绩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我记得我读高中时,我们那一届有一个同学,他在我们眼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高一时,我和他一个班,不管多难得数学试卷,我们考九十多分,他照样一百四十多,几乎每次考试都年级第一。后来到了高二,虽然说我们学校并不重视竞赛,但还是会抽取学生去参加,但是并不进行培训,所以大家基本都是没有结果的,可是他却不一样,他在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也能拿了生物,数学,化学的奖。我记得他去年以698的高分,全安徽省排名21考上了清华大学,是我们学校目前为止考的最好的一次。
很难得是,他给我们的感觉是学的轻轻松松,是那种轻轻松松年级第一的感觉,不是一味地死学习,他是那种听课效率极高,自习十分专注,勤于动脑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学校不考任何加分政策,硬考也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
给你举个例子吧,2018年北京大学录取6700个学生,其中通过高考分数录取的人数大概是500人,也就是不到总数的5%,这个比例以后还会下降。其他人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自主招生考察的是综合素质,换质句话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怎么判定学生“素质”呢?很简单,分成18大类,包含 体育 体操,绘画艺术,唱歌跳舞,奥数等等。只要你拿到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级二等奖及其以上就可以被北大录取。如果有五项以上的国家发明专利也可以!有人说这不公平,通过高考途径录取的才几百人!这恰恰很公平,因为国家提素质教育已经提了二三十年了!被北大清华他们需要的就是一群有素质,有涵养,有内容有道德的,四有新人!他们这些自主招生的录取指标,恰恰是遵循的素质教育的原则!高考分考的多,只是代表你高中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不代表其他方面强!俞敏洪说过,穷人家根本就不要谈素质教育,比素质教育你比那个有钱人吗?普通人要进北大,大概需要考省内前五名!
裸分上清华?做梦!但希望是美梦!
这么说肯定要被拍砖。但这是事实?为什么这么说?清华的话录取分不用说,谁心里都有数。我就来给你分析下为什么是做梦。
第一,你必须是均衡型选手。不需要你单科出类拔萃,但必须科科优异,而且要相当优异。绝不允许出现短腿科目。
第二,你必须高智商且深入各科题海,不要求你做到多么难度尖端,但必须具有高熟练度。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谁练谁知道。
第三,你必须幸运!必须幸运!必须幸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这个运气前面做的再完美,白搭!
满足这三点,恭喜你过关了。前两点很多人能做到,后一点却只能靠老天爷。为什么?举个例子,比如某某重点高中,平均每年裸分进清华10人左右,(这大概已经算很牛的高中了吧),那么通常只有前20名学生有这个入选的机会。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样的高中,前50,甚至前100名学生的实力事实上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这中间任何一个人都有夺冠的可能。如果你每次模拟考试都在前50名内,那么证明你绝对有上清华的水平,但是你真的每次能夺冠吗?水平是基本的要求,前10名,甚至夺冠是概率!概率!概率!这就是事实。不信可以让高考状元再高考一次,看考冠军还是不是他?这个概率多低?你自己就可以估算,小于1/5!
在这种高中,强手如云,每个人几乎都有清华梦,谁都跟打鸡血一样拼命和兴奋,而几乎都兴奋到了极限。你还能比他们更兴奋多少?在这前50名里胜出到前10,纯粹就是概率。每个人都会看,那个谁谁谁考进清华了,但你却不去看更多的,只差一点点的不幸考生!这些考生真要和那个谁谁再考一次,鹿死谁手,绝对尚未可知。可惜,两种命运已经出现了。
不是只有努力就能进清华的!努力和高智商只不过是你获得了角逐清华的资格。真能进去还要有那1/5的运气。所以,这只是个可能成为美梦的梦而已!
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三千多人,分到全国各地,每个省份也就几十个人,一般来说,省份排位五十名以内,是有机会上清华北大的。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想说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难度非常大,比如小西来自江苏盐城下面的一个三类乡镇,之前曾有过考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985大学的学生,但是直到2018年才出现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
不是小西没想过自己能否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问题,而是缺少一个契机。媒体曾报道不少"学渣"偶然去清北校园参观中被感染,高喊一句"我要来这里读大学",然后...居然就考上啦!小西读大学之前未踏出盐城市,这个理由很充分。各位家长记得有机会带孩子感受下名校的文化和氛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啊!
之前,小西看到一个统计数据,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是一份每万名考生的清华大学入学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让我一下子想起,京津冀的河北省仅有2.4,非常尴尬的数值。
老家江苏省,每万名考生仅有3.6人能进清华大学,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毕业后留长沙定居,不远处就是长郡中学,小西才深刻体会到顶尖高中与普通乡镇中学之间的鸿沟。小西一个湖南的同事,他所在的县50余万人2-3年才能出1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学校直接给予奖金15万。
2018年清北投档线与一本线分差,除江苏高考满分480分外,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文科分差最低的分别是四川89分、江西与四川的96分;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理科分差最低的分别是四川144分、四川141分。
注: 以上2个数据表来源 自主招生在线 整理。
单独看清华大学2018年的录取数据(上图),清北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对应的排名,大部分省市都在100名以内,甚至是50名内。全国卷I中最特别的莫过于河北省,2018年可是理科700分(最低704分,其次是云南的703分)都不能上清华北大的"衡水中学"所在地。
因为离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长郡中学比较近,和校内不少老师是邻居。之前也聊过上清华北大的话题,在高考报考、保送、自主招生、领军/博雅计划、专项计划等五个常见渠道中,裸分无加分录取的同学仅为20%。
小西和不少老师交流时,都认可在学习中勤奋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无限放大勤奋的重要,而忽视学生本身的天赋。而且在高分段考生中,能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同样具有极佳的运气,曾有落选生说出一句"运气大于实力,最优秀的人中仅有一半进清北"。或者说,每年都有不少学霸级的考生,一次高考发挥稍有不稳就与清北失之交臂,这些人同样非常优秀。
文末小西想说, 这个暑期你会带着小学、初中的孩子,去北京大学未名湖、清华大学二校门看看吗?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于博雅教育衡水金卷数学和衡水金卷数学先享题答案2021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