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理全国大联考二(全国大联考第二次地理)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河南地理全国大联考二,以及全国大联考第二次地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河南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河南省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常住人口9937 万人(2020年)。

按顺时针方向看,河南与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相邻,在西部和陕西之间有秦岭山脉,北面和山西之间有中条山、王屋山、太行山等,南面和湖北之间有桐柏山、大别山,省内还有嵩山、邙山、伏牛山等。

除了山地,在河南中东部地区,还有大片的平原,在农耕时代耕地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河南的农业非常发达,一直是农业强省。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开发时间早,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文综地理多少分河南

问题一:河南高考文综一般(中等生)的分数都是多少呢?(地理有点偏科) 208分左右

问题二:高考时文综的分数是如何分配的? 大部分地区文综都是300分,平均分配

河北试卷140选择题,160大题

地理11选择44分,大题56

历史政治12选择各48,大题各52

36题地理36分,37题历史32分,38题政治32分,39综合60分。

明年新课改可能把39题分值减少加选修题

问题三:归纳一下近几年地理高考涉及的地方 一、时间计算

时间计算几乎是每套文综或地理试卷的必考点(07年的山东文综卷没考)。单纯的时间计算方法不难,经过适当的训练多数考生应该能掌握。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近年时间计算题考查方式的一些变化。

1.日照图渐少

在地理刚恢复高考的前约三、四年的时间里,高考题中常以日照图为载体,考查时间计算。但在最近的两、三年里已不再见到日照图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以文字叙述给出进行时间计算所需条件。但07年全国文综卷中又出现了日照图的影子――尽管图中没有直接画出夜半球。下例即为全国文综卷Ⅰ中考查时间计算的一道题。在全国文综卷Ⅱ中还有一道很相似的题。

【例1】(07全国文综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3)问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第(2)~(3)题此处略)

2.增加试题难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前些年的高考题要考查时间计算时常设置一些隐含条件,以此来增加难度。而近年则少见有隐含条件的试题,从这一角度来说,高考题中时间计算题变简单了。但同时,高考题由“共时问题”变成了“历时问题”,这又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四川在其两年的单独命题历史中都是考历时问题,但四川卷在考查历时问题时似乎选择了一种不恰当的加大难度的方法。

【例2】(06年四川文综)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港口城市②(图中显示城市②在西经120度经线上,图略)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①(图中显示城市①在0度经线上),到达时当地区时为: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

【例3】(07年四川文综)2005年10月2日13时30分(当地区时),“和平之旅”使者哥德堡号仿古木帆船于图9中A港(图中显示A港经度为东经12度,图略)起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8月29日10时30分(抵达地区时)抵达图10中B港(图中显示B港经度为我国上海)。哥德堡号从A港至B港,共航行了_______天_______小时。

相信这两题的得分率都不高。但得分率不高不是因为考生不懂得计算方法,而是由于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以这种方式增加试题难度可取吗?

3.夏令时出现高考试卷中

在06年重庆文综卷和07年上海文综卷中还提到了夏令时。由于夏令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故试题中都对夏令时做出了解释。考生能否得出正确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取决于他能否正确理解试题中对夏令时的解释。这其实是对考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考查。课堂上有没有必要讲一下什么是夏令时呢?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困惑。讲吧,这对理解能力好一点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不讲吧,万一明年的高考中又出现夏令时一词(难保不出现这一名词哟,现在的高考命题也有点跟风),估计平行班的一些学生又不能正确理解。还是讲一下吧,反正也占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4.间接考查时间计算

在今年的高考题中(印象当中前些年较少),出现了不少不直接要求考生答出时间计算结果,但实际上也少不了时间计算这一步的试题。如今年广东地理卷第24题、上海地理卷第26题、天津文综卷第3题。

【例4】(07广东地理)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右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22-24题。

24.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D......

问题四:河南焦作哪里有补政治地理的,我文综快烂死了 理综科目考的是思维方式 文综科目考的是理解程度 表达能力 不管文理科 答题尽是套路 但是理综科目答题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达到思维的锻炼 可以通过做题来学习课本 但是 文科 首先你要对课本非常非常熟悉 这是一切的前提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到题目当中 如果对课本不熟 那就很难通过训练得到能力的提升 所以 理综科目补习的很多 文综科目补习的就很少 我是文科生 建议你多看书 一个多小时可以看一本政治 一天看一两本 坚持下去 多看几遍 熟悉后 再学习解答题目的技巧就会很简单 你会发现都是书上的 地理 在理解一些原理的基础上 多想想为什么 联系实际情况 最重要的是看图 记住很多重要的图 训练训练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祝你学习进步

问题五:高三复读生如何学习弱课文综地理 我觉得吧 要是你们有本《地理图册》,这个是高中学习地理的比较形象生动的图册,没什么事情就翻一翻,看看世界之最什么得,先从兴趣培养起来,背一背主要城市啊,各个国家首都啊.兴趣有了,再看自然地理,湖泊、洋流、风向、经度纬度、寒温带等等,兴趣培养起来学习还不晚呢.

但言而总之,学习没有捷径,都是一步一步的走的,踏踏实实的学,从兴趣培养,上课多听,下课多复习,考试的重点部分要反复的看,最后预祝你考个好成绩.

问题六:2011年文综选做题没图题号,是没分还是按照第一题给? 我们老师改过很多次高考卷,他强调过这个一律是默认按照第一题给分的

问题七:河南省信阳市七年级地理下期单元试卷答案 1―10CDDBBCADBA11―20CBDCAADABC21―25DCBCA26.(1)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人口迁移或人口机械增长)。(1分)有利:提供廉价劳动力,引进人才和技术;(2分)不利:住房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等。(2分)(2)人口老龄化严重(1分)问题: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2分)措施:吸引外地劳动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2分)27.(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下游及沿海;北高南低。(3分)(2)热带季风气候冬(2分)(3)水稻(稻米)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稻米;提高单产和商品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5分)28.(1)C;高于;原因是甲处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高、环境好,远离加工工业区。(5分)(2)水(1分)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风对土壤侵蚀;增加当地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3分)(3)耗水多(1分)29.(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或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5分)(2)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1分);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1分);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1分)。(3)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临海,海运便利;靠近美国(北美)的消费市场;石油加工业附加值高,利于提高经济收入(4分)30.(1)扩大北(或高纬度)(2分)(2)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6点给6分)满意请采纳

全国管理类联考一区二区是哪些地方?

全国管理类联考一区为北京、上海、黑龙江、山西、天津、陕西、河北、辽宁、吉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21省(市);

二区为内蒙古、海南、青海、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如果进一步了解管理类联考的话,推荐一下社科赛斯。

社科赛斯核心业务涵盖考研全程规划、考研试题教研、教材规划出版、考研教学实践、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辅导、复试(面试)规划指导、考研资讯发布等,是一家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性硕士入学规划、辅导机构。社科赛斯教研团队亲自编写,与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了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学硕公共课、专业课、面试(复试)指导等系列图书,包括《管理类、经济类联考写作高分突破》、《管理类、经济类联考逻辑决胜1000题》、《MPAcc复试高分指南》、《MBA面试高分指导》等,部分图书填补了国内行业图书的空白并成为相关网站的畅销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管理类联考辅导内容: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各科目的辅导。从基础阶段循序渐进,提练考点精华、重点、难点、得分点归纳总结,用有限的时间快速提练精华。

管理类联考辅导班型有:词汇提高班、基础梳理班、系统强化班、模考讲评班、串讲点题班、笔试全程联报精品班、线上全程直播精品课、零基础速成班、十一密训营、30天魔鬼密训营、考前6天密训营。

河南地理特征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img]

关于河南地理全国大联考二和全国大联考第二次地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