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区四年级上调研卷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调研考试测试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草坪区四年级上调研卷数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年级上册数学调研考试测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四年级数学题:公园里有一块草坪,长20米,宽12米,草坪中开辟两条斜着交叉小路。改建后的草坪面积多少?

可以平移。

因为同样宽的平行四边形小路和矩形小路的面积实际上是相等的(等底等高),所以,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换成矩形,平移后再计算。

你的问题中还差小路的宽。

(20-2)(12-2)=180

[img]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

1.地图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明明坐在教室的第3组第4排,用数对表示是(3,4),丽丽坐在第5组第2排,用数对表示是( )。

3.在下图中,小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3),乌龟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兔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4.点A用数对表示为( ),点B用数对表示为( ),点C用数对表示为( )。

5.四(1)班的同学站成6×6的方阵做操。阳阳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3,6),他站在第( )列第( )排;如果亮亮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y,6),可以确定他与阳阳在同一( )。

6.右图中,如果气象台和电视台同列,与图书馆同行,那么气象台的位置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数对(5,5)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

2.数对(6,7)与数对(7,6)表示的是同一位置。( )

3.体育课上,明明站在第3组第2排,用数对(3,2)表示,亮亮站在明明正前方的第一个位置上,亮亮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2)。( )

4.从甲地向南偏东行驶100米到乙地,也可以说从乙地向北偏西行驶100米到甲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数对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时,一般需用( )数据。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2.数对(4,7)表示( )。

A.第4列第7行 B.第4行第7列

C.第3列第7行

四、操作题。

在下面的方格里标出A(2,1),B(7,1),C(9,4),D(4,4)四个点,并把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五、解决问题。

1.小小邮递员。

(1)邮递员叔叔从邮局出发向东走 米到商店,再向 走 米到公园。

(2)小芳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幼儿园,再向 走 米到电影院,然后向西走60米到 ,最后向 走 米到超市。

(3)邮递员叔叔从邮局出发,第一封信是送到小学,请你写出邮递员叔叔的行走路线和距离。

2.森林动物园。

(1)用数对表示森林动物园中各小动物的家。

(2)小猫去松鼠家怎么走?在图中画出来。

3.去少年宫。

(1)同学们从出发去少年宫参加活动,先向( )走( ) 米到书店,再向( ) 走( ) 米到公园,最后向( ) 走 ( )米到少年宫。

(2)你能描述同学们从少年宫返回的路线吗?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北 南 西 东

2.(5,2)

3.(3,3) (4,4)

4.(1,1) (5,1) (3,3)

5.3 6 排

6.(1,3)

二、1.? 2.? 3.? 4.?

三、1.B 2.A

四、标点略 平行四边形

五、1.(1)60 东 40

(2)东 80 东北 20 大学 北 40

(3)从邮局出发,先向东走60米到商店,再向东走40米到公园,最后向南走20米到小学。

2.(1)小猫家(1,3) 小熊家(3,7) 小兔家(4,5) 小猴家(6,1) 松鼠家(8,4) (2)略

3.(1)东 300 东北 320 东南 450 (2)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图中,( )是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

2、三角板上都有一个( )角,两个( )角;红领巾上有一个( )角,两个( )角。

3、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内圈刻度“180”,另一条边对着内圈刻度“60”,这个角是( )度。

4、钟面上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钟面上,时针走( )小时,形成一个周角;分针走( )分,形成一个平角。

5.连接两点的( )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 )。

6、1周角=( )平角=( )直角

1平角=( )直角

7、上图中有( )条射线,组成了( )个角。

二、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 34° 115° 86° 15° 121°

135° 90° 64° 160° 39° 99°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大于90°的角叫钝角。( )

2、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

3、钝角的度数一定比锐角大。( )

4、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最短。( )

5、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

四、选择题。(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能量出它的长度,( )没有端点,(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A.线段 B.射线

C.直线D.曲线

2、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 )。

A.15°B.60°

C.90°D.120°

3、下面各角中,( )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A.5°B.10°

C.15°D.20°

五、在下面各图中,你能分别找到几个角?

六、操作题。

1、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再延长成射线。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3、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

4、用一副三角板画150°和15°的角。

5、请你用三角板把下面第一个平角平均分成3份,把第二个平角平均分成4份。

6、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能画几条?请画一画。

七、解决问题。

1、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边的'条数2345……

角的个数……

你发现了什么?

2、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有一个角,可这张纸被撕破了,角也残缺了(如下图)。你能量出它的度数吗?试一试。

3、上午10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多少度?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多少度?

4、小军说:“有一个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一个角量2次,而且这个角是一个锐角。”这个角多大?

参考答案:

一、1.①、⑤ ④ ②、⑥ 2.直 锐 钝 锐

3.120 4.直 12 30

5.线段 距离 6.2 4 2 7.4 6

二、锐角:34°,86°,15°,64°,39° 直角:90°

钝角:92°,115°,121°,135°,160°,99°

三、1.×?2.×?3.√ 4.× 5.×

四、1.A C B 2.C 3.C

五、9 8

六、2.48° 110° 100° 82°

6.能画6条。

七、1.1 3 6

边的条数2345……

角的个数13610……

发现:如果有n条边,角的个数就是n和(n-1)的乘积再除以2。

2.提示:延长角的两条边,延长线相交的一点就是角的顶点。

3.60° 150°

4.这个角只能是30°×2=60°。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的答案

四 年 级 数 学 期 末 试 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 )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 )人。

2.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

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 1000000○999999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 ),这两条

射线叫做( )。

5. 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角;( )时整,时针与分

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 )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 )位数。

7.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

8. 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6倍,现在的商是( )。

9. 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10. 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4.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9999。 …………( )

5. 181o是钝角。 ………………………………………………………………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1. 要使8 418≈8万 , 里不能填( )

A. 5B.3 C. 2 D. 1

2. 150×60的积末尾有______个0。

A. 4B.3 C. 2 D. 1

3. 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

A. B. C. D.

4. 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º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º。

A. 3    B. 30 C. 300 D. 3000

5. 右图中,∠1=1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60° B. ∠3=120° C. ∠2∠3 D. ∠1+∠4=180°

四、计算。(2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6分)

120×7= 4500÷15= 430+80= 560×0=

125×8= 900÷6= 140×60= 7200÷90=

416÷70≈ 645÷79≈ 43×12≈ 98×102≈

2. 竖式计算。(16分)

507×46= 265×68= 840÷35=

779÷19= 1508÷29= 105×50=

3. 列式计算(6分)

(1)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2)58个31相加是多少?

五、综合应用

1.作图题。(11分)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A

L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个120°的 角,它是( )角。

(3)在下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画出它们的高。

2.解决问题 (31分)

(1)今年植树节,向阳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同学一共栽了704棵杨树和64棵松树,栽的杨树是松树的多少倍?

(2) ①她们俩谁打字的速度快?② 一篇2000字的文章谁能在半个小时打完?

(3)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4)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

(5)星光小学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如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用水量(吨) 189 204 351 156

这个小学去年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6)看图回答问题:

四年(1)班同学喜欢的午餐统计图

①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

②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 ),有( )人。

③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附加题(10分)

1.爸爸今年48岁,儿子20岁,( )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2..芳芳要复印7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最多放2张,最少要复印( )次。

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格1分)

1. 129533万 13亿

2. 80560200 八千零五十六万零二百

3. > < = >

4. 角 顶点 边

5. 直 6

6. 20 两

7. 150

8. 12

9. 8

10. 576 64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 × ×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A B B B C

四、计算。(2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6分)

840 300 510 0 1000 150 8400 80 6 8 400 10000

2.用竖式计算。(16分) (每题2分,验算的题目每题4分)

23322 18020 24 41 52 5250

3.列式计算(6分)(算式及答案各一半)

396÷18=22 58×31= 1798

五、综合应用(42分)

1.作图题。(11分)

(1)平行线和垂线 各1.5分

(2)画角 2分 , 钝角1分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2分,高分别0.5分

2.解决问题(31分)

(1)704÷64= 11 (4分) (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2)①小玲每分钟960÷12=80(个) …………1分

小芳每分钟1170÷18=65(个) …………1分 (3分)

小玲速度快。 …………1分

②半小时=30分 …………0.5分

80×30=2400(个) …………1分 (3分)

65×30=1950(个) …………1分

小玲能在半小时内打完。 …………0.5分

(3)(145+155)×12=3600(元) 或者145×12+155×12=3600(元) (5分) (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计算,第一种方法共两步:每步2.5分;

第二种方法共三步:145×12=1740(元)……2分 155×12=1860(元)……2分

1740+1860=3600(元)……1分 )

(4)435÷3×12=1740(吨) 或者 12÷3×435=1740(吨)(5分)(过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计算,每一步2.5分)

(5)(189+204+351+156)÷12=75(吨)(5分) (若分步计算,每一步2.5分)

(6)①面条 饼干 ② 面条 1人 (每格1分 第③小题 2分,共计6分)

附加题(10分)(每小题5分)

(1)几年前爸爸是儿子的5倍,就可知父子两人相差4倍,而由题意可知,父子两人始终相差28岁。那么儿子的4倍就是28岁,所以几年前儿子是28÷4=7(岁),那么就说明是儿子20-7=13年前的年龄。

(2)印完2张需要2次,那么4张就要4次。剩下的3张,按照{(正1,正2),(反1,正3),(反2,反3)}要3次,所以总共需要4+3=7次。

关于草坪区四年级上调研卷数学和四年级上册数学调研考试测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