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调研卷科学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小学五年级调研卷科学,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5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考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北京时间 。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____向上__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缩小__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8、下面的( C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9、子夜是指( B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11、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B )。

A、银和水银 B、锑和铋 C、铁和铝

1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A )

A、《天体运动论》 B、《天论》 C、《八十天环游地球》

1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14、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轻重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位同学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A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5、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6、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B )。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17、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8、下列物质中,( A )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

四、我来连线(共8分)。

在清水中是沉的

蜡烛 马铃薯

橡皮 回形针

在清水中是浮的

木块 小石头

铁块 咸鸭蛋

五、我来解决:(共29分)

1、如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①,北半球阳光 直

射,是 夏 季;南半球阳光

斜 射,是 冬 季。(8分)

2、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6分)

①捏成碗状……

②捏成空心球……

③借助其他物体

3、一杯是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9分)

4、在本学期中,你经历过的最感兴趣的研究活动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6分)

卷二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12分):

1、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

把这个力称为____水的浮力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长短 和 方向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 有关,

与  摆幅无关,与摆重无关。

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5、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 、 、 。

二、我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 )2、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论》

( × )3、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4、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6、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 × )7、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 × )8、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能浮起来。

( × )9、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 )10、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三、我的选择(把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32分):

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B )。

A、 加盐 B、 加清水  C、 加糖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的。

A、向上 B、向下  C、四面八方

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C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5、( 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B、水钟 C、摆钟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C )。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 C、锑和铋

8、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B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9、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10、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11、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2、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C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13、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偏转  B、摆   C、水流

14、“地心说”理论认为( B )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C、不变

16、如图,小华从地球自转的方向中判断,认为A点表示意思有以下几种判断,

你认为( A )是正确的。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四、我的设计(共8分):

设计一个计时器。

要求:

(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五、我的分析:(共38分)

1、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

(1)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

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

顺序(6分):

①( C )②( D )③( B )④( E )

⑤( A )⑥( F )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作出你的解释。(4分)

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一端传向温度较低一端。

2、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4分)

不会。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一时刻的各地的时间不同。

3、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4分)

避免由于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水烧开过程中溢出。

4、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4分)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放入清水中 上浮

放入浓盐水中 上浮

放入食用油中 下沉

5、请你整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知识。(16分)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方式、方向、周期、特点) 24小时一周…… 一年一周……

天体东升西落 星座季节交替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卫星观测 卫星观测

傅科摆……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 四季、极昼极夜

谁有近几年的五年级科学抽测题?

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抽测试题

姓名: 评价:

一、填空:

1、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 )、( )。

2、绿豆生长适宜的环境是:( )、( )。

3、蚯蚓生存的适宜环境:( )、( )。

4、自己写一条食物链:( )。

5、呈现影子的三个条件是:( )、( )、( )。

6、一天中( )影子最短,( )、( )影子最长。

7、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速是每秒约( )千米。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 )。

9、( )色的物体吸收光和热最快。

10、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11、土壤是( )、( )、( )、( )、( )和( )等物质的混合物。

1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

13、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х”

1、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2、生态瓶里小鱼多了,小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

3、月亮也是光源。( )

4、光有时的传播也会弯曲。( )

5、物体的迎光面和光线垂直时物体升温最快。( )

6、当气球的气向左喷时,气球也会向左运动。( )

7、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

三、问答题:

什么力量可以使岩石发生变化?

一、补空白(20分)

1、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播种后浇水是为了让种子获得 ,冬天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是为了让种子获得 。

3、十八世纪初,科学家 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4、在河流的下游以 作用为主,在河流入海口形成 。

5、海边的地形多种多样,这些多种多样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

6、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 公园。

7、地表形态简称 ,又称为 。

二、辨对错(7.5分)

1、南极极热,北极极冷。( )

2、动植物的灭绝是因为有自然灾害,也就是说没有了自然灾害,动植物就不会灭绝了。( )

3、英国科学家霍金提出了光的量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广电效应。( )

4、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地裂谷带,是由于地壳的两个巨大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5、载重量越小的小车,启动力量越小,阻止小车运动的力量也就越小。( )

三、巧选择(7.5分)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竞争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互惠互利的关系

2、夜晚,我们在灯光下看书、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

A、折射原理

B、反射原理

C、直线传播

3、柑橘不适合在我们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4、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下列试验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然后再下“大雨”进行比较。

B、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C、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湖光倒影

C、形影不离

四、用“镜”字组词: 、 、 、 、

、 、 。(7分)

五、把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18分)

1、 细 菌 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蚯 蚓 在土壤中群居

蚂 蚁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甲 虫 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植物的根和茎 使空气和水分更容易进入土壤

2、重 力 用橡皮筋带动小车

弹 力 用垫圈拉动小车

反作用力 用气球带动小车

反冲力 用螺旋桨带动小车

六、列举(10分)

1、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人们利用太阳能的5个事例。

2、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列出一条5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七、简答(15)

1、把气球吹足气然后放开,会有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

2、生活中很多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3、公路上每年都会因为汽车超载造成交通事故,请写出原因。

八、“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你知道“五岳”具体指的是那五座山吗?(5分)

九、你对古今中外哪位科学家最了解,把你知道的这位科学家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其中要包括科学家的名字、刻苦研究(研究中的灵感)、一生所发明创造的成果等。(10分)

附答案:

三河市小学五年级科学智力抽测试卷

一、补空白(每空2分,共20分)

1、光的反射 2、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3、 牛顿 4、 沉积 、平原 。5、 海浪的冲击 。6、黄石。7、地形、地貌。

二、辨对错(每题1.5分,共7.5分)

1、× 2、× 3、× 4、 × 5、√

三、巧选择(每题1.5分,共7.5分)

1、B 2、B 3、B 4、A 5、B

四、略(每空1分,共7分)

五、把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1个2分,共18分)

六、列举(10分)

1、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炉、太阳能路灯

2、(略)

七、简答(15分)

1、气球向空中飞去,因为气球里的空气向外放出产生了反冲力。

2、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和在一起,增加亮度。

3、 汽车超载重量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就大,造成轮胎磨损厉害,容易爆胎,或刹不住车,发生交通事故。

八、(写出1个得1分,共5分)“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九、酌情赋分:10—8—5—3—0

一、 填空:(30分)

1、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_______________进行选择。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球__________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______,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

11、物体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判断:(15分)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 )

2、小麦和草在食物链中是消费者。 ( )

3、眼睛的瞳孔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量。 ( )

第二张试卷2009

一、 填空

1.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 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

3.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的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6.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7. 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8.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9.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0.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1. 月球到地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2. 1牛顿约等于(100)克的力。

13.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14. 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15.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二、 判断

1. 自行车的脚蹬子需要减小摩擦力。 (Χ)

2. 喷气式飞机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 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各种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 汽车的轮胎上的花纹主要是为了美观好看。(Χ)

5.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是因为受到自身的重力的作用。(√)

6. 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7. 滚珠轴承的能减小摩擦力。(√)

8.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拉力。(Χ)

9. 使用测力计,不用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Χ)

10. 测量的力可以超过力的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Χ)

三、选择

1.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B )”作力的单位。

A “克” B “牛顿”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A)千米。

A 30万 B 10万

3.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B )千米。

A 30亿 B 1.5亿

4.像放大镜一样的凸透镜能会聚太阳光,产生( A )。

A 高温 B 低温

5. 我国很早就知道用(B)的铜镜取火。

A 凸镜 B 凹镜

6.奥运圣火是用( B )取火。

A 凸镜 B 凹镜

7.( B)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A 能 B 不能

8.自行车的车把把手做花纹是( A)摩擦力。

A 增大 B 减小

四、问答

1.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答: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组成的。

2.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地球的内部分为哪些部分?

答:地球的内部分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4.什么是风化?

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太阳是由哪几种色光组成的?

答: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6.什么是光的反射?

答: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来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7.什么是食物链?

答: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8什么是食物网?

答:生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一、 填空:(30分)

1、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_______________进行选择。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球__________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______,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

11、物体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判断:(15分)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 )

2、小麦和草在食物链中是消费者。 ( )

3、眼睛的瞳孔可以控制光线的入射量。 ( )

[img]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科教版试卷

一、填空 40分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导体),例如 (钢尺)、(铅笔盒);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绝缘体) ,例如(塑料) 、(橡胶)。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 (鸥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沿直线沿播)。

4、第一个提出阳光能够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牛顿)。

5、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北) 极,用字母(S)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6、制作一个电磁铁所需要的材料有: (导线)、(磁铁) 。

7、(心脏)和(肺)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8、透过红色的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

二、选择 40分

1、下列物体中不导电物体是(3)。

①、铁丝 ②、湿毛巾 ③、塑料 ④、水

2、昼夜形成的原因是(1)。

①地球的自转 ②太阳的东升西落 ③乌云的遮盖 ④月亮的转动

3、新月是指天空中(3)。

①月牙 ②满月 ③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2)。

①早晨 ②中午 ③傍晚

5、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3)。

①、上午 ②、下午 ③夜晚

6、下列光源中是冷光源的是(4)。

①、太阳 ②、星星 ③、灯光 ④、萤火虫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2)。

①、伽利略 ②、托勒密 ③、哥白尼 ④、牛顿

8、下列哪些东西不能接触磁铁(4)。

①、透明胶带 ②、铅笔 ③、磁带 ④、塑料贴片

9、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2)。

①、一天 ②、一周 ③、一个月 ④、一年

10、北京故宫里保存的日晷叫做(3)。

①、立晷 ②、地平日晷 ③、赤道日晷

三、判断。 20分

1、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线。 (对)

2、科学家提出的解释都是绝对正确的。 (错)

3、人的身体也是导体。 (对)

4、经过运动后,人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 (对)

5、牵牛花是在中午开放的。 (错)

四、归类。20%

下面这些动物,有些喜欢在白天活动,有些却喜欢在夜晚活动,请你按照他们的活动时间把他们分分类:

猫 飞蛾 蜜蜂 猫头鹰 马

老鼠 鸟 牛 蟑螂 蝴蝶

白天活动的动物:蜜蜂,马,鸟,牛,蟑螂,蝴蝶

晚上活动的动物:猫,飞蛾,猫头鹰,老鼠

五、简答30%

1、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就可能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呢?

答:1.不要在高压线下晾衣服和放风筝。2、不要用湿抹布擦灯泡。3、把许多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2、肺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怎样来保护它呢?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

五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的物体容易沉。

A、轻 B、重 C、大 D、小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浮在水面的物体,()等于()。

A、浮力 B、压力 C、重力 D、动力

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A、下沉 B、下潜 C、上浮 D、上升

4、软木塞浮在()上,塑料块浮在()上,葡萄在( )上,铜砝码漂浮在()上。

A、水银 B、油 C、水 D、糖浆

5、()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爱迪生

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 B、材料

C、液体 D、液体的性质

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 在液体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在液体中下沉

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 浮

在浓盐水中

在浓糖水中 沉

在浓碱水中

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

(12页上图)

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

(13页右中图)

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14页下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以后,()会增大,而()不变。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D、重量

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物体就( )了。

A、增大 B、缩小 C、膨胀 D、收缩

3、( )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 )。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 )的合金,当

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 )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

A、铜 B 、铋 C、钢 D、锑

4、热总是从较( )的一端传向较( )的一端。

A、粗 B、热 C、细 D、冷

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A、热传导 B、对流 C、热辐射

二、多项选择题。

1、大多的( )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D、物体

2、有()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

A、运动 B、吃食物 C、取暖器取暖

D、晒太阳 E、烤火 F、加穿衣

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这两种金属就是( )。

A、铜 B、锑 C、钢 D、铋

4、( )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 B、木头 C、塑料 D、铁

三、填空题。

1、( )是一种能量的形式,( )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 )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而( )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

四、判断题。

1、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4、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

6、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一样的。( )

8、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

9、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五、看图填空题。

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

(45页上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A、美观性 B、准确性 C、实用性 D、时尚型

2、钟面上的( )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A、时针 B、分针 C、秒针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 )

A、时 B、分 C、秒 D、天

4、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 )根据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根据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A、“流水型”水钟 B、“滴水型”水钟

C、“泄水型”水钟 D、“受水型”水钟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不一定的 B、一定的 C、相同的 D、不相同的

6、根据单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A、准确性 B、易加工性 C、耐腐蚀性 D、等时性

7、同一个摆,摆绳越( )摆动越( ),摆绳越( )摆动越()。

A、快 B、慢 C、长 D、短

8、1583年,( )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绳的长短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头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A 、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

二、 多项选择题。

1、钟表以( )计量时间。

A、时 B、天 C、分 D、秒

2、( )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A、太阳能热水器 B、日晷 C、电子表 D、圭表

三、填空题。

1、()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 )有关。

3、(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4、( )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四、判断题。

1、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五、看图填空题。

1、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

(64页左下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一、 单项选择题。

1、(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A、伽利略摆 B、惠更斯摆 C、布鲁诺摆 D、傅科摆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小时。

A、顺时针 B、逆时针 C、24 D、12

3、(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A、流星周年视差 B、行星周年视差

C、恒星周年视差 D、卫星周年视差

4、()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关于地球与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 )”理论。

5、( )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他不辞辛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A、哥白尼 B、托勒密 C、日心说 D、地心说

6、( )有一位名叫傅科(1819-1868)的物理学家,在家中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底盘上,将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圆底盘时,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圆盘的转动而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A、波兰 B、古希腊 C、法国 D、荷兰

7、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其它星体方向相反是( )。

A、自西向南 B、自南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二、 多项选择题。

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A、昼夜现象 B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

C、看上去北极星不动 D、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2、昼夜现象与()和()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A、月亮 B、太阳 C、地球 D、恒星

3、托马斯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D、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E、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F、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4、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球形的

C、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D、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E、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F、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三、填空题。

1、地球确实在( )和( );证据不仅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试验的多种现象。

2、地球围绕( )自转,( )是倾斜的。

3、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 )和()现象。

4、地球是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北极星就处在()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的样子。

5、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四、判断题。

1、昼夜交替现象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2、在1851年,也就是“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3、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反运动的结果。()

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 )

5、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西向东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 )

五年级下册科学调研卷条形码是什么

现在谁还会在问答软件求答案?我们都是用软件’互动作业‘。只要输入书本条行码就OK了。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记得好评和采纳,答题不易,互相帮助,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计22分)

1、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________,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4、光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__万千米。

5、由于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6、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 )≈300克力

7、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使用测力计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 )刻度;读数时视线与( )相平;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范围。

二、我能判断(每题3分,共计30分)

( )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出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这些

运动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 )2、食物链都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3、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 )4、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放进去就行了。

( )5、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

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6、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

( )7、光源和屏距离一定时,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 )8、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9、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10、黑板擦擦黑板是进行滑动摩擦。

三、我能选择(每题3分,共计30分)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打火机

C.点燃的火柴、太阳 D.开着的电灯、月亮

2、蚯蚓喜欢在( )的环境里生活。

A、温暖、干燥 B、寒冷、潮湿 C、明亮、干燥 D、阴暗、潮湿

3、风化是指岩石受到 ( )的作用破碎的现象

A、风 B、水 C、气温 D、动植物 E、以上皆是

4、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解决利用了( )解决了难题。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偏折

5、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 )运动的。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D、反冲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重量一定时,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大。

B、运动物体重量一定时,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C、物体重量和接触面一定时,滚动摩擦力大。

D、接触面一定时,物体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7、我们的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

A、睫毛 B、眼睑 C、瞳孔

8、下面的材料在阳光下( )升温最快。

A、白色纸 B、粉色纸 C 、黑色蜡光纸 D、黑色无光纸

9、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西部多( ),东部多( )。

A、平原 B、高山 C、峡谷 D、盆地

10、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挤压

四、我会连线:(每题1分,共计8分)

1.把下列民谚俗语和其中的科学原理连接起来。 2.连一连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瞎子点灯白费蜡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滑滑板车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平面镜成像 擦黑板 滑动摩擦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光的反射 滑滑梯

用橡皮擦错字 滚动摩擦

轮滑鞋

五、我能实验(每题5分,共计10分)

1、使用测力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补充实验计划

我想研究的问题 在阳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阳光垂直的物体哪个升温快?

我的猜想

不变量(我不改变的条件)

变量(我要改变的条件)

关于小学五年级调研卷科学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