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周测卷十一(高一物理周考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一物理周测卷十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一物理周考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试卷及答案

Ⅰ卷 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研究下列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2.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 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3. 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在以下所给出的力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2 A. mB. m/sC. m/s D. N

4.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5. 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可能没有惯性

B.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惯性不同

D. 伽利略的斜槽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并把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6. 力是矢量,它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下关于大小分别为7N和9N的两个力的合力正确的有()

A. 合力不可能为3N B. 合力不可能为9N

C. 合力一定为16N D. 合力可能为2N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

D.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8. 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9.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头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11.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2vv2v(2?2)v; B、;C、; D g2g2g2g

12.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13.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二、双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且每小题均有两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4. 如右图所示,杯子置于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B. 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D. 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一定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但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仍可作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转体动作时,该运动员不可看作质点

16. 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超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 )

A、作加速上升 B、作减速下降

C、作加速下降 D、作减速上升

17.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0 , t秒末的`速度

为v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v?vtv?v0v?v0s B.0 C.t D.t ttt2

三、实验题(本题共12分)

18.(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 弹簧的伸长量为cm;当拉力从800N减小 为600N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了cm。

19.(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填“交”(×10cm) 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频率为Hz。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BC=2.4cm,CD=3.6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2的加速度a=m/s。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20. 汽车以20m/s的速度进站,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s=100m时速度恰好减为零,求:

(1)汽车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滑行的总时间t;

21.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取2重力加速度g=10 m/s):

(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1=10 N的拉力时;

(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2=30 N的拉力时。

Ⅱ卷 综合能力测试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漏选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22.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1/4,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 =10 m/s)()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23.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变大,但重力方向不变

B.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不仅变大,而且重力方向也变了

C.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体就没有受到重力

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4. 如图右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0N拉力F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

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N/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0N/m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0N/m

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2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为mg-F〃sinθ

26.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 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 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30分)

27.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40N水平推力作用下, 1s内沿竖直墙壁从静止开始下滑3m。求:(取g=10m/s)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在1s末时把水平推力改为140N,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2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A D D C B C A C D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号 14 1516 17

答案 BC CDAB A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8、2000;40; 10.

19、交; 50;1.2m/s2

四、计算题

20、解:根据公式v2-v02=2aS 得

a=-2m/s2……………(4分)

2即加速度大小为2m/s(2分)

t=(vt-v0)/a=10s (4分)

21、(1)最大静摩擦力fm=μN=0.1×200 N(2分)

因为拉力 F=10N﹤20N(1分)

物体静止,摩擦力f=F=10N(1分)

加速度a=0 (1分)

(2)因为拉力 F=30N>20N(1分)

物体运动,滑动摩擦力f=20N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得

F-f=ma(2分)

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a=(30N-20N)/20

=0.5m/s2………………………(1分)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30分)

27.

(1)6m/s2,

(2)8N,

(3)0.2

28.

解: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Agsinkx①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 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2=mBgsinθ② F-mAgsinθ-kx2=mAa③

由②③式可得a?F?(mA?mB)gsin? ④ 由题意 d=x1+x2 ⑤mA

[img]

高一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物理卷(十一)第十一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 答案。

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物理卷第十一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测试

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卷(五)和物理卷(十一)的所有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

一、选择题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物体在1s内通过的位移与1s的比值叫做这1s的即时速度

D.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 ,由B到C的速度为 ,若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12.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

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位移变化量相等

14.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s时,质点回到原点

D. s时,质点回到原点

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

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

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

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 Ⅰ段,第 3、4s为第 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二、填空题

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22.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3.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2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__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的频率是 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时,纸带应穿过_____,复写纸片应套在______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面;打点时应_____接通电源,_____释放纸带。

2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 图象.0~2s内加速度是_______。2~4s内加速度是______,4~5s内加速度是__________。

26.一子弹用0.02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时速度是800m/s,穿出速度是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过程的加速度为______。

27.以10m/s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三、计算题

28.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 ,求10s内光传播的距离?已知太阳距地球

远,求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多少秒?

2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中间的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3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 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l)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

(3)上升的总高度H

[参考答案]

1~5. D 、BD、 B、B、A、

6~10. C、B、AC、AC、BD、

11~15. D、ABD、ACD、BD、BC、

16~20. BC 、A、ABC、ABC、C、

21.6m/s

22.5.3

23.0~2s 2~4s

24.交流;计时;4~6 ; ;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

25. 0

26.

27.

28. ,500s

29.

30.(1)2s和4s,(2)1s和3s时,0.5m 31.(1) (2) (3)37.5m

高一物理周测卷十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一物理周考卷、高一物理周测卷十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