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语文名篇名句高中(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中同卷语文名篇名句高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中同卷语文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天津高考】关于历届高考语文默写。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全国卷1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全国卷2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荀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登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北京卷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杯》)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津卷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4)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4.(5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

江苏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⒑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⑷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⑸综一苇之所知, 。(苏轼《赤壁赋)

⑹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参考答案】⑴又重之以修能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蓝田日暖玉生烟

⑷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⑸凌万顷之茫然

⑹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课外内容考查今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应当说出乎绝大部分师生的预料,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这想必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只是此举一出,来年考生的背诵更将陷入茫茫苦海了。好在高中课内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烟”“凌万顷之茫然”初中课内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致还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

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3)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5)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7)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8)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谈笑有鸿儒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回首向来萧索处 (8)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本题承袭了近三年来的题型——8选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期望能进行到底。

江西卷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 五四 时期。《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 马尔克斯 。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

(3)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才》)

(4)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答案】(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可待”写成“岂待”,“ 万顷”写成“万倾”,“怎敌他”写成“怎敌它”,“至”写成“致”。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四川卷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 , ” 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 ,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 ,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13.略(参见教材)

福建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哀民生之多艰 金就砺则利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徘徊于斗牛之间

浙江卷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25.(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2)乱石穿空 一时多少豪杰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是谓天地之义气 春生秋实

(5)通古今之变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宁夏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三)(6分)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重庆卷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名人传”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

(6)、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13、(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虽有槁暴

(4)、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辽宁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说尽心中

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受中赏;____

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3)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湖北卷

15.填空,补充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① ”,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 ”。(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 ③ ”,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④ ”。(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3)雨果是19世纪 ⑤ (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法国)

(4)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 ⑥ 》中的主人公。(《围城》)

【答案】①郁乎苍苍,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③焚百家之言,④多于南亩之农夫,⑤法国,⑥围城

湖南卷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蜉蝣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 《屈原列传(节选)》)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诗)

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 《客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答案]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广东卷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后值倾覆,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反”写成“返”,“ 受任”写成“受命”,“ 潼关”写成“童关”。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上海卷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⒔⑴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⑵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⑷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⑸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⑺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⑻不薄今人爱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3知识梳理。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实词、名句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三知识梳理

第二模块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囚绿记》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字音:

踱步duó 弥望mí 颤动chàn 宛然wǎn 霎时shà 梵婀玲fàn 渺茫miǎo 煤屑xiè 落蕊ruǐ 夹袄jiá 平仄zè 颓废tuí 歧韵qí 房檩lǐn 驯鸽xùn 譬如pì 细腻nì 瞥见piē… 涸辙hé 茎叶jīng 婆娑suō 猗郁yī 移徙xǐ 囚系xì 圆弧hú 尘垢gòu 黝黑yǒu 栅栏zhà 俯瞰kàn 水涡wō 短暂zàn 虚掷 zhì 徜徉cháng 缪斯miù 澄清chéng 曲折qū zhé 袅娜niǎo nuó 颤栗zhàn lì 混沌hùn dùn 葱茏cōng lóng 漪澜yī lán 黑魆魆 xū xū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脉脉含情mò mò 一椽破屋chuá 削皮xiāo 剥削xūe 纤腰xiān 纤夫qiàn 隽永juàn 隽秀jùn 幽禁jìn 禁不住jīn 安宁níng 宁愿nìng 创伤chuāng 创chuàng建 露水lù 露相lòu 厚薄báo 刻薄bó 薄荷bò 参差cēn 参与cān 人参shēn 疏落luò 落枕lào 大大落落luō 落在后面là 折腾zhē 折叠zhé 折耗shé 差别chā 参差cī 差劲chà 出差chāi 穿着zhuó 着急zháo 走着zhe 着数zhāo 独处chǔ 妙处chù

(2)字形:

点缀 啜泣 辍学 拾掇 没精打采斑驳 倩影 喝彩 敛裾 了截爽直萧索 落寞 严厉 学历 再接再厉喇叭 咳嗽 攀援 玷污 掂量惦记 漂浮 深邃 吞噬 常春藤船舶 停泊 嬉戏 闲暇 瑕不掩瑜名闻遐迩 娇嫩 矫情 娇生惯养 骄兵必败 鞭挞 黯淡 轻歌曼舞漫不经心 枝蔓

(3)词义: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猗郁:茂盛的样子。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4)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

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

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名段名句:

①《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疑难提醒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文字,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感,打上了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这一单元散文时,要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要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心灵。

3.方法精要:

方法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分享作家的个性思想。

方法二:

阅读时,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做一些批注,写一写自己的心得。同时反复朗读优美的段落,最好背诵下来,这样反复咀嚼,就可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写作广场】

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5)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景物。)

第二模块 第二单元

《诗经》二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 《诗三首》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 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通“非”)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畔”)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暮”)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通“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措”)

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郁悒”)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通“圆”)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通“罹”,遭受)终老不复取 (通“娶”)

槌床便大怒 (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软而结实) 府吏见丁宁 (“叮咛”,嘱咐)

虽与府吏要 (通“邀”) 摧藏马悲哀 (同“脏”,脏腑)

(2) 古今异义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色彩繁杂)

便可白公姥 (告诉/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可爱/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不受拘束)

槌床便大怒 (坐具/睡觉的地方) 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自可断来信 (使者,指媒人/书信)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 (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 (大户人家/我们) 奄奄黄昏后 (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叶叶相交通 (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3)词义:

修姱:修洁而美好。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 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再拜还入户 (第二次/下一次)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渠会永无缘 (他/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便可白公姥 (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母(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这里指兄)

徒留无所施:用 堂上启阿母:禀告 何意致不厚:招致 伶俜萦苦辛:缠绕

君既若见录: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 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

赍钱三百万:赠送 否泰:坏运气;好运气 奄奄黄昏后: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夜里9点到11点

(4)文学常识、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雎》《氓》、《伐檀》、《硕鼠》、《七月》。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3、 乐府诗。主要作品《陌上桑》《长歌行》《十五从军征》出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乐府《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

4、曹操,字孟德, “三曹”之首。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名句名篇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7、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疑难提醒

复习时仍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要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特性。明确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3.方法精要

名句名篇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难度适中。默写的内容都有上下文提示备选的内容大于应答的内容,以便拓宽学生选择的余地,降低学生答题的难度。二是试题逐渐由补足型、理解型向情景型过渡。尤其是文学常识被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一部分省市高考卷也立即对此做出了回应,因此,今后对于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趋向于二者的结合。纵观近几年对于诗歌鉴赏的考查,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时逐步侧重学生自己的理解。考查的范围主要是唐诗宋词。以后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仍然会以主观题出现,侧重于学生用合理、规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仍是重要的考查点。针对以上命题趋向,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

一是在识记名句名篇的同时一定要和重要的作家作品结合在一起记忆,要设计一定的情景记忆。例如:《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表现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二是注意积累必要的鉴赏知识。例如: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有比喻、对偶、对比、双关、反问、夸张、互文等。从表达方式看,有抒情、描写、记叙、议论。其中抒情是重点,它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从表现手法看,有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小中见大、卒章显志、衬托、渲染、比兴、白描、联想想象等。

【写作广场】

素材积累

爱国,是指对祖国忠诚热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为祖国独立、繁荣、昌盛而奋斗。使祖国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祖国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土地,爱国是历史永恒的话题。

名言

1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顾炎武

2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

3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江泽 民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光荣。——徐特立

5人们不能没有面包面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法.雨果

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

7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

8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的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林肯

9、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莎士比亚

10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

——阿托尔斯泰

11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巴斯德

12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语言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 杜勃罗留波夫

第二模块 第三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3、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5、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7、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8、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9、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10、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11、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12、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2)古今异义

1、且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 今义:二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4、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困乏,疲倦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

古义: 那个人 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6、今老矣,无能为也

古义:不能 今义:没有能力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 黄河以南 今义:省名

8、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十分,极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 今义:鱼身上的肉

11、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结果

12、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1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15、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矛盾双方中的一方

1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18、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击 今义:垂手拿着

19、亲戚补察

古义: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

20、国人谤王

古义:公开批评、指责别人过失 今义:诽谤,无中生有,说别人坏话,毁别人荣誉

2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 今义:与“古人”相对,现在人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 向东

夜缒而出 在晚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晨

吾得兄视之 像对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 向上

间至军中 从小路

函封之 用匣子

2、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 驻扎,驻军

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邑

刑人如恐不胜 施刑

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

沛公军霸上 驻军

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戴着白色的衣服和帽子

3、动词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恩惠,好处

亡秦之续耳 后继者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

(4) 文学常识

《国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实。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明、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因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并称“春秋三传”。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50多年的史事。

《国语》与《左传》的区别是:《国语》按不同国家编写,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战国策》

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年间下至秦二世元年,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为“八书” 、“十表”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 名句名段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疑难提醒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留就失保留,翻译时保留不译。适用对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主要是古代的人名、地名、朝代、官职、典章制度、度量衡等专有名词。

对就是对译,找出和文言词语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翻译时进行替换。适用对象:多数为文言文中单音节实词,一些人称代词,也有相对的替代词。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备”,其在文中对应的现代汉语意义为“防备”;再如,“吾、予、余”等对应的为“我”。

删就是删除,翻译时把不影响意义的词语直接删除。适用对象:现代汉语中无对等词语的部分文言助词,而删除后又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之”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翻译时就可以删去。

补就是补充,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根据文意,翻译时应相应补出。适用对象:文言文省略句中被省去的主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以及介词“于”等。

调就是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倒装等特殊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要进行语序的调整。适用对象: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

上述“留、对、删”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是针对句子的翻译而言的。二者都需要以文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前者需要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活用和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后者需要熟悉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特殊句式。

3.方法精要

文言词句的积累重点在:

1、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引伸义和比喻义)、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等。

2、文言虚词,重点是考纲规定的十八个

3、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省略句等。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写作广场】

素材积累

(1) 课内文本写法借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秘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写作的第一要着。

运用人物间的正面冲突、人物性格相互衬托、气氛渲染、场景描写等写作技巧,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素材积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节操的诗句,比如,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乌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颂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自刎而死的壮举。明代以来,又有于谦的诗句“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壮志不遂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清秋述怀倒前韵》);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静夜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瞿式耜的诗句:“冰炭炎凉转邽换,但期长保凌寒节(《园中见雪援笔志感》)等。再如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二模块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知识梳理】

1、基础盘点

(1)字音

A、 给加点字注音

肄业 弭谤 訾詈 商榷 相勖 敷衍塞责 镣铐 萎缩 兑现 缔造 戳子 侈谈 磐石 赎罪 真谛 祈祷 蜿蜒 芜杂 诽谤 浅尝辄止 卓有成效 停滞

B、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裨 塞 干 鲜 压 豁 抹 量

轴 载 累 角

C、给形近字注音

诅咒 估量 截止 泥淖 沮丧

(3)词语辨析

A驱逐 祛除

“驱逐”指赶走,如“驱逐出境”。

“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魔等)。二者搭配的对象不同。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面对魑魅魍魉般的爱滋病,现代医学束手无策,无法将这一恶魔祛除,这种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阴霾更是驱赶不走。

B摸索 探索

“摸索”指试探着(行进)或寻找(方向、方法、经验)

“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二者使用的语境不同:“摸索”指行为的发生是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探索”侧重在深入的探究发现时。另外,二者的适用对象也不同:“摸索”多指方向、方法等,“探索”多是本质、奥秘等。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探索浩渺星空的飞天梦。

(4)成语积累

A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

B终南捷径: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门径。

C束之高阁:谓弃之不用或不去管他。

D开诚布公:谓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E、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F、息息相关:呼吸气息出入相互关连。比喻关系或联系极为密切。

G、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H、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膺:胸

I、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比喻事情突然明朗起来;形容心情感觉舒畅,一下子悟出道理来。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J、浅尝辄止:不往深处研究(知识问题等),贬义词。

K、空头支票:票面额超过催款额或透支额因而不能兑现的支票。比喻说话不算数或不能兑现的诺言 。

[img]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时光荏苒,转眼间高一学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面对就开始的期中考试, 你准备好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技巧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 组词 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 文化 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 作文 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成语 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 方法 去探索。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

C.《楚辞》作者屈原,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喜用“香草”、“美人”作比喻,表现复杂抽象的道德品质与主观意识。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1)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来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2)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 编织 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路途遥远,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3)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里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的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看到这几支在窗外皑皑白雪映照下显得极其珍贵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遍,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4)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5)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只要大的气候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吗?它戴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你看到那些梅园吗?你看到那些竹园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6)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有寒意的风里,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7)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去接受那满身的姹紫吧。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 故事 ,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8)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吗?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吗?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溶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9)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吗?

(10)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11)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

8.第三段作者由眼前的“兰草”想到胡适的有关兰草的诗及其看兰草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9.以第五段为例,赏析作者描写雪中春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10.第十段中说“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联系全文,请分类概括“这一切”所包含的内容。(3分)

11.最后一段写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请结合全文, 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2—13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12.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2分)

13.如何理解诗中的老马形象?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22分)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脱身以逃(有时)B.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C.视五人之死(比较)D.且矫诏纷出(假托)

15.下列各组 句子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亦以明死生之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不能容于远近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臣死且不避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肇锡余以嘉名B.夫晋,何厌之有?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求人可使报秦者

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苏轼《留侯论》)

(二)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 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项嵯峨(cuó)、缱绻(quǎn),B项剔透(tī)、伛偻(yǔ),D项氛围(fēn)、谄媚(chǎn))

2.C(A.账-帐B.和-合D.侯-候)

3.B(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难以计数,形容数量极多。)

4.B(A.语序不当。“用奇迹”应该放在“向人们”之前。C.不合逻辑,前面“能否”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D.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反应”。)

5.C(屈原是战国时期诗人,不是春秋时期)

6.(4分)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

(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7.(5分)要点:①表明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②不要慌乱,要理性面对。(态度鲜明2分,得体2分,流畅1分,字数超出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4分)

8.(3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眼前“兰草花苞”的珍贵和“我”看到春色“乍然光临”的幸运和喜悦。

9.(4分)表现手法:设问、排比、拟人。

通过设问,提示雪里景色所蕴含的浓浓春意;通过排比,强调雪中景色蕴含春色的丰富性;通过拟人,生动地展示出春色的种.种情意。

(答出2种表现手法给2分,分析出表现手法的作用给2分)

10.(3分)“这一切”包含:(1)自然界的春色;(2)生活中的春色;(3)祖国的春色。

11.(4分)面对兰草,作者由春光乍临的幸运和喜悦到身边一切春色的感知,进而上升到对春天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强盛的无限欣喜。

(二)(6分)

12.(2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拟人手法,炼字(如“扣”字),对比手法(垂头与抬头)等等。(写出两个即可)

13.(4分)从表面上看,本诗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挣扎向前的老马。这儿的老马又是众多忍辱负重、受苦受难的旧社会农民的形象的缩影,他们忠厚善良,备受压迫却不知反抗。表现了诗人对受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形象2分,情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A(3分。)(“或”,应解释为“有的人”)

15.D(3分。)(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解释为“凭……身份”。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C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副词,“尚且”)

16.B(3分)(A“非常”,不平常;C“颜色”,脸色;D“首领”,头颅)

17.D(3分)(例句和D项均为定语后置。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省略句)

18.翻译(6分)

(1)终于因为我们苏州民众的愤怒一击,不敢再有牵连治罪。(3分)

(2)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3分)

19.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错2处扣1分,共4分)

20.默写(4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臣心一片磁针石

(4)大礼不辞小让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作文(50分)

基准分为38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9分以下。

●   高一语文 考试技巧

同学们在考前复习时,尤其注意着重复习以下几点:

1.课文中的现代文:

(1)课文出现的生字词、成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属于期末考试范围,应认真复习,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形近字的拓展,也属于复习之列。

(2)所学所有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作者风格,代表作品。特别是大文学家,需要认真仔细记诵。在考试时,出题老师喜欢考古人的.朝代、外国文学家的国籍,这两点尤其需要注意。

(3)在高中的考试中,通常不会直接出现课文选段,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都是课外作品。老师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课文,其实是在教授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培养同学理解文章的能力。对于具体分析课文句段的笔记,则不作为复习重点,但表现手法的分析及作用仍需要记住套话,可能会在现代文阅读题中有用。

2.课文中的诗歌:生字词、成语与文学常识仍需要认真复习。

另外还需注意:

(1)课后要求背诵的诗词,一定要认真背诵及默写。有的同学背得很溜,但一写出来就错字百出。要知道,写错一个字,这一句都没有分数了。所以可以试着默写,再对照课本自我打分,筛查错别字。

(2)课后没有要求背诵的诗词,也要尽量读熟,短的篇目可以直接背诵。即使名句默写用不到,也可以找机会用在作文之中。

(3)老师在课堂上对诗歌的分析,重点复习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

3.课文中的文言文:

上半学期一般学习文言文。

(1)文学常识:作家名、字、号、别号,所在朝代及生平、风格,作品集及代表作品,都应一一落实。

(2)每篇课文的笔记都应仔细复习,尤其重点复习实词、虚词、通假字的古汉语知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 总结 了此类知识,便是复习的重点。如果老师没有进行总结,也要想办法拿到文言知识的概括,一一复习。

(3)在考试的文言文阅读之中,有可能选一篇课内文章,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必须认真复习。

(4)背诵篇目也要做到每个字都不写错,并灵活用于作文之中。

除了课堂笔记之外,平时单元测验、月考的试卷,当然还有你们的期中考试试卷也属于复习范围,重点复习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以及老师评讲试卷时的拓展知识。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相关文章: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以及答案参考

★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卷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

★ 下期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答案下册

★ 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语文必修3专题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专题测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2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狼吞虎咽(yān) 针砭时弊(biǎn) 聒噪(guō) 懵懂(měng)

B力能扛鼎(káng) 数见不鲜(shù) 暮砧(zhēn) 洿池(kuā)

C东船西舫(fáng) 歆享(yīn) 宵柝(tuò) 贿赂(lù)

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 谄媚(chǎn) 度长絜大(xi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宜昌西陵区某政协委员认为,在夷陵广场谢洪恩烈士就义处树立纪念碑,有利于抒发宜昌人民的爱国热情,并能够更好地展现宜昌的革命历史厚重感。

B.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的京剧唱段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其声穿云裂石,其曲荡气回肠,真有金戈铁马、气壮山河之慨。

C.201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于近日揭晓,山东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潘查分时惊奇地发现,他的政治理论成绩居然是负分。在确认了几遍考生编号之后,小潘只得接受了这个不可理喻的事实。

D.台湾知名网络作家柯景腾最初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训练,他为了赚钱和鼓励患癌的母亲才开始写作,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曾一年写了14本书,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小说作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杨丽萍用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B.《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

C.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出神入化,常常引得观众鼓掌、欢呼。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你能隐藏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毋庸讳言,这些口号多是一些政府部门喊出来的。这种打造是政府行为。其本意往往还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的。但这种“打造”还是造不出文化来。打造这个词儿的本意是制造。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通过努力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文化却不能,因为文化从来不是人为地打造出来的。温文尔雅的吴越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美国人阳刚十足的牛仔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巴黎和维也纳的城市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苗族女子灿烂的服饰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

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出一座五星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正像我们说,使一个人富起来是容易的,使一个人有文化哪怕是有点文化气质可就难了。换句话说,物质的东西可以打造,精神文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打造这个词儿的。难道可以用搞工业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大喊打造文化?仅仅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解吗?

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因为,人们已愈来愈清楚:文化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一切文化都是个性化的。文化的独特性愈强,旅游价值就愈高。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在各地大打旅游牌的市场竞争中,怎样使自己的文化更响亮、抢眼、冒尖、夺人?一句话,看来就得靠“打造”了。

很清楚了,这里所谓的打造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当今有句话不是说得更明白吗——要把某某文化打造成一种品牌。品牌是商业称谓。文化是没有品牌的。中国文化史从来没有把鲁迅或齐白石当做过“品牌”。鲁迅和齐白石也不是打造出来的。当下的打造文化者也并不想再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想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所以伴随着这种商业化的“文化打造”,总是要大办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节来进行市场推广。

进而说,如果用市场的要求来打造历史文化,一定要对历史文化大动商业手术。凡是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吸引与诱惑人的、可以大做文章的,便拉到前台,用不上的则搁置一旁。在市场霸权的时代,一切原有的文化都注定要被市场重新选择。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那层。此外,市场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造。涂脂抹粉,添油加醋,插科打诨,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便是无数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消失不存。再有,就是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这儿添加一个花里胡哨的牌坊,那儿立起来一个钢筋水泥的“老庙”,再造出一条由于老街拆光了而拿来充当古董的仿古“明清街”。街两边的房子像穿上款式一样的戏装那样呆头呆脑地龙套似的站着——文化便被打造成了。

这里边有文化吗?真实的历史文化在哪儿呢?打造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文化”?伪文化?非文化?谁来鉴别和认定?反正前来“一日游”的游客们只要看出点新鲜再吃点特色小吃就行,没人认真。也许那些对当地文化一无所知的洋人们会举着大拇指连声称好,凑巧被在场的记者拍张照片登在转天报纸的头版上,再写上一句“图片说明”:“东方文化醉倒西方客。”

(选自冯骥才《文化可以打造吗?》)

5.下列对有关“打造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自然积淀而成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的成果。

B.打造文化在当前之所以叫得这么响,因为文化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所以打造文化应运而生。

C.打造文化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这才是打造文化的本质。

D.打造文化者不能打造出一个鲁迅或齐白石,却可以把鲁迅和齐白石当做一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6.下列分析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打造的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地创造文化,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

B.打造文化都是政府行为,其本意是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

C.文化不能像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那样通过努力打造出来。

D.打造的文化是老祖宗不经意之间留给后人的一个永远的“经济增长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打造文化者可以通过整合、包装、改造完成真正的文化建设。

B.在市场霸权的时代,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

C.打造文化之风致使许多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

D.如今,许多游客所经历的景点是打造出来的、并非原汁原味的文化。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C.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盛大

9、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10、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分)

(2)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分)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后两句句中的那个字用得好,请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两题都做只能以第一小题计分)

(1)①间关莺语花底滑, 。(《琵琶行》)

②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过秦论》中作者最后总结秦国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④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①去来江口守空船, 。(《琵琶行》)

②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③句读之不知, ,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④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共22分,共4小题)

钱学森二三事

“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的第二个中国博士、两院院士郑哲敏说。

1948年,郑哲敏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后来读钱学森的博士。“他很关心祖国的状况,每周通过朋友收集中文报纸看。”郑哲敏说,“我们很多中国学生都知道,他回国态度一直是很鲜明的。他在美国工作20年,一直是中国国籍,一直没有买房子,只租房子住。1950年,他准备回国,票也买了,行李也找旅行社打包了,但却被美国当局抓起来了。”

“1955年我回国时,钱学森嘱咐我两件事。”郑哲敏回忆说:“第一,他说经过二次大战,美国军事后勤领域发展很快,运用了大量数学和运筹学知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强调计划发展的,用得上运筹学。他要我把这个领域的信息带回去,告诉钱伟长。第二是对我的要求: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回国不能太神气。”钱学森说:“你回去做什么事呢,不能挑三拣四,原则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挑剔高低好坏。即使是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你也要做。”

钱学森回国后担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学科方向。原来有弹性组、塑性组等三个研究小组,都是搞纯理论研究的,与当时的国家建设关系不大。钱学森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要调整方向。后来,流体力学调整为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方向,并增设了化学流体组、物理力学组和运筹学组。

“钱学森不是搞技术的,是搞理论研究的。但回国后国家让他搞火箭,他欣然同意,从不讲价钱,从不讲条件。”郑哲敏说,他牢记钱学森的一句话:回国没有什么,就是来服务。

孔祥言1956年从北大力学专业毕业后分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

“当时航天在全世界都属于新兴的尖端科学,涉及的专业面很广、可参考的资料很少。一次钱老问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就老实回答:知识面不够,怕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孔祥言说。

钱学森听完就给他们做工作:航天问题不外乎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哪一方面问题不太清楚,就去找书、找资料学习,只要钻下去,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不怕困难,是钱学森的一贯风格。王永志说,钱老回国后不久,中央领导问他“中国能不能搞原子弹、导弹”。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中央对他的意见很重视,最后决定搞“两弹”。

“钱学森是我的恩师。”王永志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回国,进入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当时钱老还担任首任院长。

“钱老对年轻人总是不遗余力地提携。”王永志说,第一代战略火箭获得成功后,国家开始搞第二代战略火箭,钱学森建议,让第二代航天人来挂帅,并推荐王永志担任第二代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当时我只有40多岁,是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总设计师这样重要的职务,之前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担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像我这个年龄阶段的,甚至比我更年轻的人,开始走上总设计师这样被称为‘箭头’人物的岗位。”

“钱学森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要靠老的,但更重要的要靠年轻人,要靠他们敢想,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说。

2007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96岁生日。12月10日,科技日报社举办了一个“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为他提前祝寿。

“钱老对过生日一向低调,只是家里人简单聚聚。”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说,当他把这件事向钱学森汇报时,他说:“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希望会议开得成功。”

“钱学森当时如果不能回国,我们也会发展导弹、原子弹这些尖端技术,但绝对不会这么快。”曾经与钱学森一起共事的梁思礼院士认为。

但在钱学森眼里,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决不是单个人所能取得的,他所干的不过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已。涂元季说,在钱老与别人的书信中,他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我只是沧海一粟。”

1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钱学森嘱咐郑哲敏说要做“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意在告诉他要从基础简单的研究做起,打好根基,才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所以流体力学被调整了方向。

C.钱学森坚定地认为外国人能搞原子弹和导弹,中国人也一定能搞,这也是中央最后决定搞“两弹”的原因之一。

D.钱学森认为两弹的研制成功是众多科技专家合作的成果,而培养科技领军人物是关系中国未来前途的大事。

E.本文通过描写钱学森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和完整的人格,给人以启迪。

15.第一段中,郑哲敏说“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身上的“最光辉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6.传记类文章,会引用与传主有关的人员的话。试分析文中划线处引用的梁思礼院士的话有何作用。(6分)

17.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为其写颁奖词。(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共5小题)

18、根据下面的消息,拟写标题及导语。(3分)

(亮点黔西南讯) 4月25日上午,兴义第五中学在彭鹏飞校长、刘梅主任等带领下,到仓更中学进行新课改教学展示课,并与仓更中学各学科教师在新课改教学、学分制及学生成长袋建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田龙老师展示一堂很有有妙趣横生的物理课,金内梅老师则针对新课改进行一堂激情四射的地理探究课,彭鹏飞校长以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针对仓更中学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目前存在心里障碍进行了一堂很有意义的心理辅导课,这堂辅导课让高三学生走出高考前不良阴影,激励学生树立信心面对六月的高考。几堂课结束后,两校教师针对新课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并探讨新课改教学中如何发展,特别郭书航老师利用五中正在实行的新课改中学生学分制及成长袋评定办法经验进行交流,给仓更中学每位教师及班主任在新课改发展进程给予有意义的一堂交流课。接下来的很有气氛的教学交流中,彭鹏飞校长有耐心、细心地把五中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及新课改的成功的地方,他全面地与仓更中学校长杨文权、何忠开、卢连勇等进行了全面交流。

因此,在两校的新课改教学交流中,两校的新课改都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促进黔西南州校与校、师与师之间通过交流及观摩课等对新课程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着深远的意义。

据说,兴义五中每年都对仓更中学进行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全面帮扶,同时仓更中学各位教师也不断学习,夯实了教师在新课改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为此,仓更中学在往年的高考中,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仓中校园芳菲时,五中帮扶更盛开,夺魁高考须扶持,明年春色更喜来。(罗龙艰 摄影报道)

如图:

标题: 。(1分)

导语: 。(2分)

19、发挥你的想象,以“黔西南州建州30周年”为开头,结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具有原生态民间民族文化特色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在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中,至少有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4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当代雷锋”郭明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鲜血援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20年执著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多人的爱心。去年3月25号,他开通了个人新浪微博“鞍钢郭明义”。不到一年时间粉丝数已破700万,发布微博3700余条。每天新增的粉丝量数以万计,在新浪微博排名跨进前50位。郭明义是新浪名人排行榜前百名中唯一一位道德模范,他的微博也成为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网络平台。

请用简明语言对郭明义的微博广受关注这一事情写一句评论。不得超过25个字。

评论:

21、5月的第二星期是母亲节。请你制作一张贺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要求: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写两句话,做到内容谐和,句子大致相同。(4分)

妈妈,你是我疲劳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七、写作(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从两则材料中任选择其中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美国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凭借出色的表现已成为NBA的风云人物,他的成长之路却并不顺利,先前常被投来异样的目光。在美国,还有不少人持有“亚洲人不会打篮球”的偏见。一次比赛热身时,有人提醒他“这里举行的是篮球比赛不是排球赛”,客场比赛有人对他大喊“滚回中国去吧!”。但偏见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最终一鸣惊人,用自己的行动回击了那些持有偏见的人。

以“偏见”为题,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无论你知不知道雷锋,无论你认不认同雷锋,我想,在某些瞬间,你一定都有过和雷锋一样的念头。比如,小女孩在你面前跌倒,你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去扶起她;老太太在你身边过马路,你会下意识地想伸出手去搀扶;面对老大爷无助的目光,你总觉得自己该上前去做点什么。

是的,这是我们大家心里都会有的念头,我们叫它善念。这种善念,在我们漫长的文明史上闪耀着光泽。2300多年前,孟子便已对它进行过精准的界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蠕也;羞恶之心,义之编也;辞让之心,礼之也;是非之也。人之有是四坊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种善念,半个多世纪前,因为雷锋的弘扬,犹得某种当代质感,成为中国主流道德的重要元素。

但是,与雷锋相比,我们少了点什么呢?

读完上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福建高考语文经常考的诗句是什么

一、点击2012福建《考试说明》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识记

A)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如下:(共25篇)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氓》、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信可乐也。”)、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李密《陈情表》(以下5篇为2010年新增篇目)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以下2篇为2011年新增篇目)范仲淹《岳阳楼记》、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二、探究高考命题规律回顾2009—2012年福建高考和省质检关于“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试题,并从中探得一些命题规律。2009­—2012年福建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试篇目列表如下(表一):2009《离骚》《劝学》《赤壁赋》《阿房宫赋》《登高》《永遇乐》2010《离骚》《劝学》《赤壁赋》《诗经·氓》《声声慢》《师说》2011《蜀道难》《劝学》《饮酒》《诗经·氓》《滕王阁序》《念奴娇》2012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离骚》、《劝学》、《赤壁赋》、《诗经·氓》等篇目是福建高考命题人的“宠儿”,应重点掌握!2009—2012年福建省质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试篇目列表如下(表二):2009《蜀道难》《劝学》《琵琶行》《阿房宫赋》 2010《离骚》《归园田居》《滕王阁序》《赤壁赋》《声声慢》《师说》2011《蜀道难》《虞美人》《饮酒》《赤壁赋》《爱莲说》 2012《离骚》《劝学》《饮酒》《岳阳楼记》《声声慢》《师说》◎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师说》、《声声慢》、《赤壁赋》、《离骚》、《蜀道难》、《劝学》、《饮酒》等篇目是福建质检命题人的“宠儿”。☆通过比较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如下规律:每年省质检所考察的篇目中都有1-2篇会成为高考所考察的篇目(当然不可能是原句)。比如2011年高考和省质检都考察了《蜀道难》和《饮酒》; 三、复习建议: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在记忆时,要领悟名句名篇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以防止“口是心非”。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在复习中反复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3.要关注同义异形词。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材”容易误写成与它同义的“才”。4.要留心语句顺序。 四、2012年《考试说明》背诵篇目(25篇)说明:文中画“ ”的为2010年福建高考试题,画“ ”的为2011年福建高考试题1.《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3. 《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yìng)嫱(qiǎ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yán),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lì),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赤壁赋》(苏轼)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 (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gēng)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7.《蜀道难》(李白)噫吁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 (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àn)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8.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 《琵琶行 并序》(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yāo)》。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diàn)头银篦(bì)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chóng)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zhāo)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 yā)嘲哳(zhāo

zhā)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1.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1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 《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7. 《滕王阁序》(王勃)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fú )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秀闼,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8.《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īan)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9.《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3.《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4.《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5.《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附:2011-2012福建省自检语文名句名篇默写部分(答案略)

◆(2011年福建省质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3)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2012年福建省质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2)采菊东篱下, 。(陶潜《饮酒》)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4)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6)而或长烟一空,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关于衡中同卷语文名篇名句高中和衡中同卷语文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