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初中物理调研卷(哈尔滨市2020年初中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哈尔滨初中物理调研卷,以及哈尔滨市2020年初中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 求题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20*2’=40’)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水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8、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右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11、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2、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1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4、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15、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16、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技术人员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二、填空题(20*1’=20’)

1、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_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体温计的原理是 。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 _____ 的缘故.

3、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 ___ 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 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 ___•

4、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

5、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

6、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7、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表所示,则温度为300℃的铅呈______态,350℃的水银呈______态,80℃的酒精是_____态。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应选 做测温液体。

物质 熔点(℃) 沸点(℃)

铅 328 1740

水银 一38.8 357

酒精 一117 78.5

8、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三、实验题

1、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填写序号).

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3、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4、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20*2’=40’)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水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8、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右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11、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2、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1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4、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15、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16、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技术人员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二、填空题(20*1’=20’)

1、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_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体温计的原理是 。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 _____ 的缘故.

3、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 ___ 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 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 ___•

4、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

5、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

6、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7、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表所示,则温度为300℃的铅呈______态,350℃的水银呈______态,80℃的酒精是_____态。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应选 做测温液体。

物质 熔点(℃) 沸点(℃)

铅 328 1740

水银 一38.8 357

酒精 一117 78.5

8、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三、实验题

1、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填写序号).

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3、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4、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求2005黑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6分)

16、金艳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B.哈尔滨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6℃

C.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m/s D.某中学生身高约170cm

17、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

A.发电机 B.电磁继电器 C.电磁铁 D.电动机

18、如图所示,我省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继续下潜,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9、调查统计表明,伤亡事故多是由于缺乏科学常识造成的,下列预防发生和处理事故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的接地线可以接在电源的零线上

B. 做化学实验时,浓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稀盐酸

C.火灾现场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撤离

D.电器设备失火时,先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

20、某同学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连人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

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

B.只有乙、丙、丁正常工作

C.只有丙、丁正常工作

D.只有丙正常工作

21、以下是某同学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丁香花盛开的五月,哈尔滨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是扩散现象

B.河里戏水的鸭子上岸后,抖动翅膀时身上的水由于惯性而被抖掉

C.衣柜里放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蒸发现象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侧设立屏障是为了减弱车辆产生的噪声

2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实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3、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应用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

2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至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至9V之间.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

A.3Ω 15V B.6Ω15V C.3Ω12V D.6Ω12V

2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B.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26、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27、用稳定的热源给冰均匀加热,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冰熔化规律的是【已知冰的比热容是C冰=3.1×103J/(kg·℃)】…………………………………………………………( )

28、宇航员预计在即将升入太空的“神舟六号”飞船实验舱内做一系列科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在太空中进行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奥斯特实验

C.凸透镜成像实验 D.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二、非选择题(29题_45题,共44分)

29、(2分)一位同学赤脚在松花江边湿地上漫步,他观察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用力拔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 .

30、(2分)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蒸气温度升高,这是用 的方

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

31、(2分)夏秋时节来到太阳岛上,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我们根据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32、(2分)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把重350N的货物匀速提起1m, 所用的拉力是l00N.则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3、(2分)人们穿普通化纤面料的服装容易脏,其原因是

34、(2分)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

35、(2分)学校实验室有一只标有“10Ω1A”的指示灯和一只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一位同学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指示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此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36、(2分)我国农村把秸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废弃物质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来获得沼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应用之一是用来煮饭,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燃烧2m3的沼气,放出的热量是 J.(沼气的热值是3.0×107J/ m3)

37、有一只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若要把它接到9V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 Ω的电阻.若通电10s,电流所做的功为 J.

38、(2分)某同学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测出家中一盏电灯的电功率.

(1)测量时除用电能表外,还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2)关掉家中其它的所有用电器,只让这盏电灯工作,测得电能表转盘转10转所用的时间是2min,则这盏灯的电功率是 W.

39、(2分)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0、(3分)如图所示是古书《天工开物》中描述人们用舂(chong)来捣谷时的情景.若在A点悬挂的物重为60N,OA:OB=4:3,则捣谷人在B点至少需施加竖直向下 N的力(不计杆自重),并在图中画出该力的图示.

41、(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1)请指出电路中的错误 .

(2)将图中电路改成正确电路.(要求只改动一根导线。划掉的导线上画“×”,若需连线用笔画线表示改动后的导线)

42、(2分)今年是“国际物理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提出一个关于“城市垃圾如何利用”的研究项目,请你就该项目内容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 并对该课题进行评价 .

43、(4分)一位同学想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0(阻值已知)、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步骤中要明确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

(3)用你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

44、(5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惊奇地发现虽然同一小球两次摆动的角度不同,但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却相同,于是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

A: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是否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B: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是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请你从上述猜想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究.

(1)你所选择的探究题目编号(A或B)及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及步骤.

(3)对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

45、(6分)某同学用同一品牌型号如图所示的电水壶做物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了下面表格内.

型号 实际电压U/V 水的质量m/㎏ 加热时间t时/min 初温t0/℃ 末温t/℃

XX-1 220 2 20 20 100

XX-2 220 2 10 20 100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

(1)计算出XX—l型电水壶的工作电流和壶中水所吸收的热量.

(2)计算出XX一2型电水壶所消耗的电能和烧水的效率.

(3)如果你为家里购买该品牌电水壶,你在选择型号时应该考虑到哪些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传不上来啊

名校调研系列卷每周一考八年级下物理答案

一、填空题

1、地球、天舟一号

2、拉,二力平衡;摩擦

3、支持力、摩擦力

4、1X 105;0

5、4;竖直向上

6、增大,减小

7、(1)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2)动能和重力势能

8、p==pz=p丙

9、 压强更小

二、单项选择题

10-15:BBDAAB

16-20: CCAAD

三、作图题

21、

四、实验题

22

(1)5

(2)7,在7N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3) 5.5,

23、乒乓球不受浮力,只受水的压力;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

24、1 ; 1;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五、计算题

扩展资料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浮力与压强:

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物体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合力为F向上-F向下,原因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压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压力。由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

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img]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第五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2010扬州)(茂名市)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 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 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B、

C、 D、

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9、如 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 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10、(2010宁夏)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1、(2010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12、(2010成都)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3、(2010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______ ___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____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_________ .

14、(2010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 形 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_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

15、(2010泸州)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 _________ (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 ___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16、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_________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_________ ,极易发生 _________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17、(2010菏泽)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18、(2010沈阳)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_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9、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区域的温度会降低?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21、(2008北京)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固”或“液”).

22、(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_________ 有关.

(2)通过 ___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 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_________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 确”),理由是 _________ .

2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

(2)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 .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 _________ .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C 2B 3A 4 B 5D 6C 7A 8C 9D 10B 11C 12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3. 热胀冷缩,乙,缩口

14. 液化,放出

15. 熔化,反射

16. 较低,较高,液化

17. 降低

18. 凝华;放出;凝固.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9. 采用喷射水雾确实能有效降温,因为水蒸发 属于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

20. 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21. (1)0;(2)晶体;(3)液.

22.

(1)表面积大小

(2)A,C;表面积

(3)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23. 液体热胀冷缩.

(2)96.

(3)如图所示.

(4)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6)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关于哈尔滨初中物理调研卷和哈尔滨市2020年初中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