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全国大联考数学函数题目,以及全国大联考2022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2全国大联考 文科数学选择填空答案
- 2、2016管理类联考数学第25题。 已知f(x)=x*x+ax+b,则0≤f(x)≤1 (1)f(x)
- 3、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的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 4、09年全国数学联考一试题型
- 5、数学题 急求,急求
- 6、高三数学函数例题及解析(2)
2012全国大联考 文科数学选择填空答案
选择第一题集合 第二题函数BACAC BCCDA BD填空题第一个求f(1/2)答案4 ,x的平方加2x,a属于[1,4],13/2
2016管理类联考数学第25题。 已知f(x)=x*x+ax+b,则0≤f(x)≤1 (1)f(x)
通过函数(开口朝上)在区间内有两个零点立即锁定如下条件: 判别式≥0,对称轴落在区间内,且两个区域端点处值≥0 (等号有没有取决于区间端点是否包含)
f(0)=b≥0,f(1)=1+a+b≥0判别式=a^2-4b≥0--》b≤a^2/4,0≤-a/2≤1--》-2≤a≤0---〉-1≤a/2≤0等价于0≤1+a/2≤1f
(1)=1+a+b≤1+a+a^2/4=(1+a/2)^2≤1所以充分。
(2)同理b≤a^2/4,f(1)=1+a+b≤1+a+a^2/4=(1+a/2)^2此时-1≤1+a/2≤0所以0≤f(1)≤1。
积分轮换对称性特点及规律:
(1) 对于曲面积分,积分曲面为u(x,y,z)=0,如果将函数u(x,y,z)=0中的x,y,z换成y,z,x后,u(y,z,x)仍等于0,即u(y,z,x)=0, 也就是积分曲面的方程没有变,那么在这个曲面上的积分 ∫∫f(x,y,z)dS=∫∫f(y,z,x)dS。
如果将函数u(x,y,z)=0中的x,y,z换成y,x,z后,u(y,x,z)=0,那么在这个曲面上的积分 ∫∫f(x,y,z)dS=∫∫f(y,x,z)dS;如果将函数u(x,y,z)=0中的x,y,z换成z,x,y后,u(z,x,y)=0,那么在这个曲面上的积分 ∫∫f(x,y,z)dS=∫∫f(z,x,y)dS ,同样可以进行多种其它的变换。
(2) 对于第二类曲面积分只是将dxdy也同时变换即可 ,比如:如果将函数u(x,y,z)=0中的x,y,z换成y,z,x后,u(y,z,x)=0,那么在这个曲面上的积 分 ∫∫f(x,y,z)dxdy=∫∫f(y,z,x)dydz,∫∫f(x,y,z)dydz=∫∫f(y,z,x)dzdx, ∫∫f(x,y,z)dzdx=∫∫f(y,z,x)dxdy。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的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U=R,A={x|x0},B={x|x1},则A∩?UB=()
A{x|0≤x1} B.{x|0
C.{x|x0 d="" x=""1}
【解析】 ?UB={x|x≤1},∴A∩?UB={x|0
【答案】 B
2.若函数y=f(x)是函数y=ax(a0,且a≠1)的反函数,且f(2)=1,则f(x)=()
A.log2x B.12x
C.log12x D.2x-2
【解析】 f(x)=logax,∵f(2)=1,
∴loga2=1,∴a=2.
∴f(x)=log2x,故选A.
【答案】 A
3.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1x有相同定义域的是()
A.f(x)=ln x B.f(x)=1x
C.f(x)=|x| D.f(x)=ex
【解析】 ∵y=1x的定义域为(0,+∞).故选A.
【答案】 A
4.已知函数f(x)满足:当x≥4时,f(x)=12x;当x4时,f(x)=f(x+1).则f(3)=()
A.18 B.8
C.116 D.16
【解析】 f(3)=f(4)=(12)4=116.
【答案】 C
5.函数y=-x2+8x-16在区间[3,5]上()
A.没有零点 B.有一个零点
C.有两个零点 D.有无数个零点
【解析】 ∵y=-x2+8x-16=-(x-4)2,
∴函数在[3,5]上只有一个零点4.
【答案】 B
6.函数y=log12(x2+6x+13)的值域是()
A.R B.[8,+∞)
C.(-∞,-2] D.[-3,+∞)
【解析】 设u=x2+6x+13
=(x+3)2+4≥4
y=log12u在[4,+∞)上是减函数,
∴y≤log124=-2,∴函数值域为(-∞,-2],故选C.
【答案】 C
7.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0)上,下列函数中与f(x)的单调性不同的是()
A.y=x2+1 B.y=|x|+1
C.y=2x+1,x≥0x3+1,x0 D.y=ex,x≥0e-x,x0
【解析】 ∵f(x)为偶函数,由图象知f(x)在(-2,0)上为减函数,而y=x3+1在(-∞,0)上为增函数.故选C.
【答案】 C
8.设函数y=x3与y=12x-2的图象的交点为(x0,y0),则x0所在的区间是()
A.(0,1) B.(1,2)
C(2,3) D.(3,4)
【解析】 由函数图象知,故选B.
【答案】 B
9.函数f(x)=x2+(3a+1)x+2a在(-∞,4)上为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3 B.a≤3
C.a≤5 D.a=-3
【解析】 函数f(x)的对称轴为x=-3a+12,
要使函数在(-∞,4)上为减函数,
只须使(-∞,4)?(-∞,-3a+12)
即-3a+12≥4,∴a≤-3,故选A.
【答案】 A
10.某新品牌电视投放市场后第1个月销售100台,第2个月销售200台,第3个月销售400台,第4个月销售790台,则下列函数模型中能较好反映销量y与投放市场的月数x之间的关系的是()
A.y=100x B.y=50x2-50x+100
C.y=50×2x D.y=100log2x+100
【解析】 对C,当x=1时,y=100;
当x=2时,y=200;
当x=3时,y=400;
当x=4时,y=800,与第4个月销售790台比较接近.故选C.
【答案】 C
11.设log32=a,则log38-2 log36可表示为()
A.a-2 B.3a-(1+a)2
C.5a-2 D.1+3a-a2
【解析】 log38-2log36=log323-2log3(2×3)
=3log32-2(log32+log33)
=3a-2(a+1)=a-2.故选A.
【答案】 A
12.已知f(x)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若f(lg x)f(1),则x的取值范围是()
A.110,1 B.0,110∪(1,+∞)
C.110,10 D.(0,1)∪(10,+∞)
【解析】 由已知偶函数f(x)在[0,+∞)上递减,
则f(x)在(-∞,0)上递增,
∴f(lg x)f(1)?0≤lg x1,或lg x0-lg x1
?1≤x10,或0
或110
∴x的取值范围是110,10.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全集U={2,3,a2-a-1},A={2,3},若?UA={1},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1或2
14.已知集合A={x|log2x≤2},B=(-∞,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其中c=________.
【解析】 A={x|0
【答案】 4
15.函数f(x)=23x2-2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
【解析】 该函数是复合函数,可利用判断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来求解,因为函数y=23u是关于u的减函数,所以内函数u=x2-2x的递增区间就是函数f(x)的递减区间.令u=x2-2x,其递增区间为[1,+∞),根据函数y=23u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知,函数f(x)的减区间就是[1,+∞).
【答案】 [1,+∞)
1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f(x)=|x||x-2|为偶函数;
②函数y=x-1的值域为{y|y≥0};
③已知集合A={-1,3},B={x|ax-1=0,a∈R},若A∪B=A,则a的取值集合为{-1,13};
④集合A={非负实数},B={实数},对应法则f:“求平方根”,则f是A到B的映射.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 函数f(x)=|x||x-2|的定义域为(-∞,2)∪
(2,+∞),它关于坐标原点不对称,所以函数f(x)=|x||x-2|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命题①不正确;
函数y=x-1的定义域为{x|x≥1},当x≥1时,y≥0,即命题②正确;
因为A∪B=A,所以B?A,若B=?,满足B?A,这时a=0;若B≠?,由B?A,得a=-1或a=13.因此,满足题设的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1,0,13},即命题③不正确;依据映射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
【答案】 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2-3x-10的两个零点为x1,x2(x1
【解析】 A={x|x≤-2,或x≥5}.
要使A∩B=?,必有2m-1≥-2,3m+2≤5,3m+22m-1,
或3m+22m-1,
解得m≥-12,m≤1,m-3,或m-3,即-12≤m≤1,或m-3.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2+2ax+2,x∈[-5,5].
(1)当a=-1时,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y=f(x)在区间[-5,5]上是单调函数.
【解析】 (1)当a=-1时,
f(x)=x2-2x+2=(x-1)2+1,x∈[-5,5].
由于f(x)的对称轴为x=1,结合图象知,
当x=1时,f(x)的最小值为1,
当x=-5时,f(x)的最大值为37.
(2)函数f(x)=(x+a)2+2-a2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a,
∵f(x)在区间[-5,5]上是单调函数,
∴-a≤-5或-a≥5.
故a的取值范围是a≤-5或a≥5.
19.(本小题满分12分)(1)计算:27912+(lg5)0+(2764)-13;
(2)解方程:log3(6x-9)=3.
【解析】 (1)原式
=25912+(lg5)0+343-13
=53+1+43=4.
(2)由方程log3(6x-9)=3得
6x-9=33=27,∴6x=36=62,∴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20.(本小题满分12分)有一批影碟机(VCD)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商场均有销售,甲商场用下面的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两台单价为760元,依次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均减少20元,但每台最低不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影碟机,问去哪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解析】 设购买x台,甲、乙两商场的差价为y,则去甲商场购买共花费(800-20x)x,由题意800-20x≥440.
∴1≤x≤18(x∈N).
去乙商场花费800×75%x(x∈N*).
∴当1≤x≤18(x∈N*)时
y=(800-20x)x-600x=200x-20x2,
当x18(x∈N*)时,y=440x-600x=-160x,
则当y0时,1≤x≤10;
当y=0时,x=10;
当y0 x=""10(x∈N).
综上可知,若买少于10台,去乙商场花费较少;若买10台,甲、乙商场花费相同;若买超过10台,则去甲商场花费较少.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lg(1+x)-lg(1-x).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
【解析】 (1)由1+x0,1-x0,得-1
∴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
(2)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对于任意的x∈(-1,1),
有-x∈(-1,1),
f(-x)=lg(1-x)-lg(1+x)=-f(x)
∴f(x)为奇函数.
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a0,f(x)=exa+aex是R上的偶函数.
(1)求a的值;
(2)证明:f(x)在(0,+∞)上是增函数.
【解析】 (1)解:∵f(x)=exa+aex是R上的偶函数,
∴f(x)-f(-x)=0.
∴exa+aex-e-xa-ae-x=0,
即1a-aex+a-1ae-x=0
1a-a(ex-e-x)=0.
由于ex-e-x不可能恒为0,
∴当1a-a=0时,式子恒成立.
又a0,∴a=1.
(2)证明:∵由(1)知f(x)=ex+1ex,
在(0,+∞)上任取x1
f(x1)-f(x2)=ex1+1ex1-ex2-1ex2
=(ex1-ex2)+(ex2-ex1)?1ex1+x2.
∵e1,∴0
∴ex1+x21,(ex1-ex2)1-1ex1+x20,
∴f(x1)-f(x2)0,即f(x1)
∴f(x)在(0,+∞)上是增函数.
我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的应用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img]09年全国数学联考一试题型
一、
试题概况与难度
从网上公布的试题看,今年数学一和数学三有9道题是共同的,其中选择题4道,解答题5道,没有共同的填空题,相同题目所占的比例比08年有较大的提高,应该说线性代数共同的题目最多。共同的考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数学一和数学三大纲要求比较高的和非常重点的内容。
选择题部分重点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没有多少运算量,今年选择题部分难度不算太大,象等价无穷小、二重积分对称性、积分上限函数的图象、过渡矩阵、伴随矩阵、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分布函数等,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大家比较熟悉的问题,只要基本功扎实,应该比较顺利。
填空题部分主要考查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基本运算能力,今年填空题运算量与08年差不多,所考查的内容非常基础,基本上都是我们在基础和强化班都早就讲过的内容。
大题部分主要考查综合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的数学一和数学三在实际问题的考查上显得不足,比较强调运算能力,高等数学部分的综合性也显得不够。线性代数部分考查的线性方程组的解与向量组的相关性、特征值特征向量与二次型,难度和运算量比较适中,与我们考前预测的基本一致。概率统计部分,数学一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各考一大题,数学三两道大题都考查概率论部分的内容,概率统计问题无论是数学一还是数学三难度都比08年有所降低,只要基本概念与原理清楚,完成这些题目应该不成问题,其中数学一概率统计大题考查的内容和题型都与我们预测的差不多。
整个试卷所考查的内容比较基础,但灵活性与以前(尤其是07年前)相比有所提高。考查的知识点我们在基本班和强化班部分都全部讲到,只要对基本原理理解到位,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象今年这样的试卷应该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数学题 急求,急求
必修四 三角函数 1.(08年全国考题)已知函数=4sin4sin232cos)(πππ+-+-xxxxf (I)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II)求函数()fx在区间,122ππ−上的值域. 2.已知函数2()2cos2sin4cosfxxxx=+− (1)求()3fπ值的; (2)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已知40,sin25παα=(1)求22sinsin2coscos2αααα++的值;(2)求5tan()4πα−的值。 4. 已知函数2π()2sin3cos24fxxx=+−,ππ42x∈,. (1)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不等式()2fxm−在ππ42x∈,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5.(14分)已知函数()sin(),fxAxxRωϕ=+∈(其中0,0,02Aπωϕ)的周期为π,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2(,2)3Mπ−.
(Ⅰ)求()fx的解析式;(Ⅱ)当[0,]12xπ∈,求()fx的最值. 6.已知函数()(sincos)sinfxxxx=−,x∈R,则()fx的最小正周期是 7.函数cosx3sinx)x(f−=的单调增区间是 . 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xxxfcossin)(−=,Rx∈. (1)求函数)(xf在]2,0[π内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函数)(xf在0xx=处取到最大值,求)3()2()(000xfxfxf++的值; (3)若xexg=)((Rx∈),求证:方程)()(xgxf=在[)+∞,0内没有实数解. (参考数据:69.02ln=,14.3≈π) 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223sin23sincos5cosfxxxxx=++. (Ⅰ)求函数()fx的周期和最大值; (Ⅱ)已知()5fα=,求tanα的值. 10.(本大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xcxbaxf2cos2sin)(++=的图象经过点A(0,1).B(4π,1), 且当]40[π,∈x时,)(xf的最大值为122−. (1)求)(xf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向量m,使得将)(xf的图象按照向量m平移后可以得到一个奇函数的图象?若存在, 请求出满足条件的一个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sin(3)(0,(,),0fxAxAxϕϕπ=+∈−∞+∞在12xπ=时取得最大值4 (1) 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 求f(x)的解析式; (3) 若f(23α +12π)=125,求sinα 12.已知函数1tansin)(++=xbxaxf,满足.7)5(=f则)5(−f的值为 ( ) A.5 B.-5 C.6 D.-6 13.设角则,635πα−=)(cos)sin(sin1)cos()cos()sin(222απαπααπαπαπ+−−+++−−+的值等于 ( ) A.33 B.-33 C.3 D.-3 14.(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3(sin,),(cos,1).2axbx==−rr (1)当//abrr时,求22cossin2xx−的值; (2)求bbaxfvvv⋅+=)()(在,02π−上的值域. 15.(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1cossin3sin)(2−+=xxxxf. (1)求函数)(xf的最小正周期; (2)写出函数)(xf的单调递增区间. 16.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2()sin23sincos3cosfxxxxx=++. (Ⅰ)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Ⅱ)已知()3fα=,且(0,)απ∈,求α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sin,cos)aθθ=r与(3,1)b=r,其中)2,0(πθ∈ (1)若//abrr,求θsin和θcos的值; (2)若()2()fabθ=+rr,求()fθ的值域。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5,(sinα=a与)51cos,5(−=αb互相垂直,且),0(πα∈ (Ⅰ)求αsin和αcos的值; (Ⅱ)若1312)cos(=−αβ,且β是钝角,求βsin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广州一摸 已知函数1()2sin(),.36fxxxRπ=−∈ (1)求5()4fπ的值; (2)设106,0,,(3),(32),22135fafππαββπ∈+=+=求cos()αβ+的值. 20.((((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12121212分分分分))))高考高考高考高考 已知函数()2sincoscos2fxxxx=+(x∈RRRR). (1) 当x取什么值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并求其最大值; (2) 若θ为锐角,且283fπθ+=,求tanθ的值. 15. ((((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本小题满分12121212分分分分)))) 六校联考六校联考六校联考六校联考 已知)2sin(3)2cos()(xxxf++−=ππ ∈x(RRRR).... (1)求函数)(xf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xf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x的值.
高三数学函数例题及解析(2)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 …… ① 和 y2=kx2+b …… 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 ?)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 ,0)和 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 -b±√b^2-4ac 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
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 +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解析式 顶点坐标 对 称 轴
y=ax^2 (0,0) x=0
y=a(x-h)^2 (h,0) x=h
y=a(x-h)^2+k (h,k) x=h
y=ax^2+bx+c (-b/2a,[4ac-b^2]/4a) x=-b/2a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 +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 -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 其它 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 热点 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反比例函数
形如 y=k/x(k为常数且k≠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如图,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 k |。
2.对于双曲线y=k/x ,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 (即 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 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右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a所表示的函数图形:
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形的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全部实数集合。
(3)函数总是通过(1,0)这点。
(4)a大于1时,为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上凸;a小于1大于0时,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并且下凹。
(5)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从上面我们对于幂函数的讨论就可以知道,要想使得x能够取整个实数集合为定义域,则只有使得
如图所示为a的不同大小影响函数图形的情况。
可以看到:
(1)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 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 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 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 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 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 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 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注图:(1)为奇函数(2)为偶函数
1.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说明:①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整个定义域而言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偶)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是检验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再严格按照奇、偶性的定义经过化简、整理、再与f(x)比较得出结论)
③判断或证明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的根据是定义
2.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
定理 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表,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或轴对称图形。
f(x)为奇函数《==》f(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点(x,y)→(-x,-y)
奇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也是单调递增。
偶函数 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单调递减。
3. 奇偶函数运算
(1) . 两个偶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偶函数.
(2) . 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
(3) .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非奇函数与非偶函数.
(4) . 两个偶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5) . 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6) .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奇函数.
定义域
(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属于集合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名称定义
函数中,应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在数学中是函数在定义域中应变量所有值的集合
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1)化归法;(2)图象法(数形结合),
(3)函数单调性法,
(4)配方法,(5)换元法,(6)反函数法(逆求法),(7)判别式法,(8)复合函数法,(9)三角代换法,(10)基本不等式法等
关于函数值域误区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是函数构造的三个基本“元件”。平时数学中,实行“定义域优先”的原则,无可置疑。然而事物均具有二重性,在强化定义域问题的同时,往往就削弱或谈化了,对值域问题的探究,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对函数的掌握时好时坏,事实上,定义域与值域二者的位置是相当的,绝不能厚此薄皮,何况它们二者随时处于互相转化之中(典型的例子是互为反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相互转化)。如果函数的值域是无限集的话,那么求函数值域不总是容易的,反靠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有时并不能奏效,还必须联系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来考虑函数的取值情况。才能获得正确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讲,求值域的问题有时比求定义域问题难,实践证明,如果加强了对值域求法的研究和讨论,有利于对定义域内函的理解,从而深化对函数本质的认识。
“范围”与“值域”相同吗?
“范围”与“值域”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两个概念,许多同学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域”是所有函数值的集合(即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是这个函数的取值),而“范围”则只是满足某个条件的一些值所在的集合(即集合中的元素不一定都满足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值域”是一个“范围”,而“范围”却不一定是“值域”。
猜你喜欢:
1. 高三数学函数例题及解析
2. 高三数学函数例题及解析
3. 高三数学函数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4. 高中文科数学函数试题及答案
5. 高中数学函数图象练习题及答案
6. 高三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关于全国大联考数学函数题目和全国大联考2022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