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六上数学单元周测卷,以及六年级上册数学周测试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 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 6 7单元测试
- 4、-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 5、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在接近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加强每一个科目的练习,尤其是数学考试科目,我们一定要做好针对性的复习。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3.一个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
4.3∶9=3÷()=( ——); 30∶6=()∶1=15∶()=
5.根据右图按要求写出比。
长与宽的比是();
宽与长的比是();
长与周长的比是();
宽与周长的比是()。
6.按要求写出比。
(1)比值是0.4的比,我写的是()。
(2)比值是1.5的比,我写的是()。
7.按要求写出比例。
(1)比值是3的比例是( );
(2)比值是2.5的比例是( )。
8.用4、6、8、12四个数,写出两组不同比值的比例,分别是()和(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的3/5与B的5/3相等(A与B均不为0),那么A∶B=()。
A.1 B.9/25 C.25/9
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A.1∶8 B.1∶16 C.1∶32
3.15克的盐加在300克的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A.1∶19 B.1∶21 C.1∶20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4∶5=4÷5=4/5,所以比、除法和分数的意义都相同
B.不等于0的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比
C.2/3表示一个数,不能表示两个数的比
5.下面()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1∶2和4∶2 B.3∶5和9∶15
C.1/2∶1/3和2∶3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
3.由于3∶2=2/3,所以比和分数的意义相同。 ()
4.分数约分和化简比的依据是相同的。 ()
5.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一定能组成一个比例。 ()
四、计算。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4∶16 2.7∶0.36
2/3∶2/5 0.75∶3/8
2.求比值。
7 .2∶0.24 12.6∶0.4
1/20∶1.2 4/7∶
3.解比例。
25∶7=x∶3523∶x=12∶14
五、下面是一辆汽车在速度一定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行驶时间(分) 3 5 10 14
行驶路程(千米) 4.5 7.5 15 21
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
1.写出行驶时间与路程的比,填在表中。
2.根据上面的结果写出四组比例。
六、解决问题。
1.用一根30分米长的铝条焊接成一个长方形镜框。要使镜框长和宽的比是3∶2。
(1)这个镜框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
(2)镜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种农药是用药粉和水按1∶250配制而成。现在有药粉1.5千克。
(1)加入多少千克的水能配制成这种农药?
(2)这种农药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学校把购进的图书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4.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解)
5.汽车运输公司要运送600吨救灾物资支援灾区,用8辆汽车运送了这批物资的1/4。照这样计算,一次运完这批物资需要多少辆汽车?(用比例解)
6.甲、乙、丙三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甲班与乙班植树的棵数比是3∶2,乙班与丙班植树的棵数比是5∶2,甲班、乙班和丙班的植树棵数比是多少?
7.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基本性质 2.比例
3.外项 内项 等于
4.9 1/3 5 3 25
5.4∶3 3∶4 2∶7 3∶14
6.(答案不唯一)(1)2∶5 (2)3∶2
7.(答案不唯一)
(1)6∶2=12∶4 (2)5∶2=10∶4
8.(答案不唯一)4∶6=8∶12 6∶12=4∶8
二、1. C 2. B 3. B 4. B 5.B
三、1. ✕ 2.√ 3.✕ 4.✕ 5.√
四、1. 4∶1 15∶2 5∶3 2∶1
2. 30 63/2 1/24 1/2
3. x=125 x=161/6
五、1. 3∶2 3∶2 3∶2 3∶2
2.(答案不唯一)
4.5∶3=7.5∶5 5∶7.5=10∶15
10∶15=14∶21 3∶4.5=14∶21
2.(1)解:设加入x千克的水能配制成这种农药。
1∶250=1.5∶x x=375
(2)375+1.5=376.5(千克)
3. 56÷4×(2+3+4)=126(本)
4.解:设晒出x吨盐。 15∶500=x∶100 x=3
5.解:设需要x辆汽车。
8∶1/4=x∶1 x=32
6.甲班∶乙班=3∶2=15∶10
乙班∶丙班=5∶2=10∶4
甲班∶乙班∶丙班=15∶10∶4
看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
3.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4.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题目
一、 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是半径的()倍,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3. 如下图所示的图形的对称轴有()条。
4.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m和1 m,面积相差()。
5. 甲、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18.84 cm,则它们的半径相差()。
6. 把31.4、3.014、3.14、227、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7. 一根铁丝长12.56 dm,用它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的面积大些,大()dm2。
8.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9. 一个环形机器零件,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这个环形零件的面积是()。
10. 圆的()和()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 )小数。
二、 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3 cm,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A. 9π cm2 B. 3π cm2
C. 6π cm2 D.3 6π cm2
2. 大圆的直径是8 cm,小圆的直径是4 cm,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A. 2倍 B. 4倍 C. 3.14倍 C.6.28倍
3. 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A. 3.14∶2 B. 1∶3.14 C. 3.14∶4 D.4∶3.14
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周长与面积分别扩大()。
A. 3倍 不变 B. 不变 9倍
C. 3倍9倍 D.4倍16倍
5. 当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种图形的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 圆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三角形
三、 判一判。(每题2分,共10分)
1. 半径是2 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2. 若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2倍。()
3. 两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整圆。()
4. 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 圆的直径缩小4倍,面积也缩小4倍。()
四、 求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共12分)
五、 求下列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12分)
六、 操作题。(共6分)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地(如图所示),在草地中间修一个最大的圆形的花坛,请在图形中画出这个花坛,并计算剩下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七、 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用一根长为10米的绳子绕大厅的柱子3圈,还剩0.58米,则这个柱子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 小红每天骑一辆直径是60 cm的自行车去上学,从家到学校车轮大约要转800圈,算一算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3. 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8.26 m,花坛周围有一条1.5 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圆形餐桌的直径为2米,高为1米。铺在桌面上的正方形桌布的四角恰好刚刚接触地面。求正方形桌布的面积。
5.下图是学校运动场平面图
(1)绕运动场边线跑两圈所走的路是多少米?
(2)这个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周长的12 半径
2. 相等 相等 2 π
3. 1 4. 9.42 m2 5. 3 cm
6. 3.0143.14π22731.4
7. 圆 2.7004
8.4倍 9. 28.26 cm2
10. 周长 直径 无限不循环
二、 1. A 2. B 3. C 4. C 5. A
三、 1. × 2. × 3. × 4. × 5. ×
四、 102.8 cm 27.42 cm 18.84 cm
五、 1. 84.78 cm2 2. 20.375 cm2 3. 22 cm2
六、 略
七、1. 0.785平方米 2. 1507.2 m
3.49.455 m2 4. 8 m2
5. (1)514 m (2)4462.5 m2
六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我班有5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误。
三、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方面知识,能够根据题意解决问题。但总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百分数的对比量掌握不够好。教师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第二大题:选择题,失分在第2小题,说明学生对单位1掌握得不够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比较训练。
第三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得不错。个别学生出现失分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题计算,本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对百分数的换算很熟练准确,这得益于平时坚持训练。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计算粗心,所以出现失分。
第五大题:动手画画算算。本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画对称轴,对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较好。
第六大题: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四、改进建议: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 方法 。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 说说 自己的思路。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 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 措施 和对策, 总结 成功的 经验 ,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img]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 6 7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x09填空
1、15 米与5分米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 ):10=12( ) =35 =9÷( )=21:( )
3、A,B两数的和是180,A是B的23 ,A,B两数的比是( );A与两数和的比是( );求A是多少,可以用180×( )( ) =( )
4、2:5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
5、从甲地到乙地,甲要行6小时,乙要行5小时,甲、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 ),甲、乙两人速度的比是( )
6、盐占盐水的120 ,盐与水的比是( ),水与盐水的比是( )
7、8克盐放入96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4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 )
8、把120本故事书按5:3分给甲丙两班,则甲班分得( )本,丙班分得( )本,甲班比丙班多分( )本.
二、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可以是任何数. ( )
2、化简两个数的比,就是求两个数的比值. ( )
3、3千米:5千米的比值是35 千米. ( )
4、甲数比丁数少14 ,甲:丁3:4. ( )
5、一个比的前项扩大5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缩小5倍. ( )
三、选择
1、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EF六个点,相邻两点间距离相等,则AB:BF=( )
A、1:5 B、1:4 C、2:4
2、贝贝从家去学校,已行了全程的37 ,已行路程和所剩路程的最简比是( )
A、37 :47 B、3:7 C、3:4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4、有甲乙丙三个仓库,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的比是5:11,乙丙两仓存货吨数的比是3:2,那么( )仓存货最少.
A、甲 B、乙 C、丙
5、配制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40,要配制205千克的药水,需要药粉( )
A、5千克 B、10千克 C、20千克
四、计算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72 5:25 0.15:3.5
43 时:40分 1.2米:60厘米 29 :415
2、化简
60.75 13 :512 25 千克:500克
9.6:6000 89 :810 0.25:16
五、先按阴影与空白的比例分一分,再涂上阴影.
六、解决问题
1、一本书看了35 ,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多少?如果看了6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甲乙丙三人共同植树360棵,他们植树棵数的比是4:3:2.每个人植树多少棵?
3、有一批水泥,第一天运走40吨,第二天运走42吨,这时剩下的水泥和运走的水泥的比例是3:2,这批水泥共有多少吨?
4、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AB两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比为5:4,则AB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5、大小两桶油,质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中取出12千克油倒入小桶,则两桶中的油正好相等.两个桶中原来各有多少油?
6、一个长方体,长与宽之比是2:1,宽与高之比是3:2,已知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220厘米,求它的体积.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七单元测试卷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2分)
1、桃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 ,那么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 ) .
2、7× =(8-1)× =( )× -( )× ,这里运用了( )律.
3、“这件大衣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 ”,这里把( )看作单位“1”, 现在
的价钱是原来的( )( ) .
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3,甲数比乙数多( )( ) ,乙数比甲数少( )( ) ,甲
数占甲乙两数的( )( ) .
5、( )千克比20千克多 ,48千克比( )千克少 .
6、①一根绳子长 米,剪去 ,剪去了( )米.
②一根绳子长 米,剪去一些后还剩 ,剪去了( )米.
③一根绳子长 米,剪去 米,剩下( )米.
7、一枝铅笔的价格相当于一只圆规价格的三分之一,刘老师带的钱正好买了2只圆
规和24枝铅笔,①一只圆规可以换( )枝铅笔;②刘老师带的钱可以买
( )只圆规.
8、红花和黄花一共有4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红花有( )朵,
( )朵.
9、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 ,女生有( )人.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 后,
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增加后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 ) .
二、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 ”,这里把( )看作单位“1”.
A.水的体积 B.冰的体积 C.无法判断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米,高 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A. 平方米 B. 平方米 C. 平方米
3、修一条路,甲队5天修了这条路的 ,乙队 天修了这条路的 ,( )队修的快.
A.甲队 B.乙队 C.一样快
4、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丙数的 ,甲数是丙数的( ).
A. B. C.
5、一桶油有10升,第一次倒出总数的 ,第二次倒出余下的 ,( )倒出的多.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一样多
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21× = 1÷ = ÷ = 8× =
÷ = + = 5- =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30×( + ) 98× +98× ( - )÷ +
( + + )×24 × + ÷6 -( + )
3、解方程.(6分)
3χ+χ= χ- χ=
4、文字题.(12分)
(1)20加上 与 的积,和是多少? (2)9个 的和去除 ,商是多少?
5、看图解答.
(1)
(2)
四、运用知识,灵活解题.(28分)
1、小军看一本5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 ,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 .
(1)小军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3分)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3分)
2、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这时离中点还有多远?(4分)
3、六年级共有学生240人,其中六(1)班人数占 ,六(2)班占 ,这两个班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人?(5分)
4、粮店运来 吨大米,运来的面粉是大米的 .粮店运来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吨?(4分)
5、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0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9分)
想:(1)画一画.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2)先假设都是鸡,给每个动物画2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0少( )条.
(3)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约其中的( )只动物各添上2条腿,使它们正好是20腿.
(4)鸡有( )只,兔有( )只.
若鸡和兔一共有20只,腿有64条.鸡和兔各多少只?(列式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6分)
1.圆的位置是由( )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 )的长短。
2.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 )和( )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 )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 )。
3.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 )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4.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
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 )。
6.甲圆直径长8厘米,是乙圆直径的40%。乙圆的周长是( )。
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 )。
8.在一张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是4厘米的圆,这样的圆最多能画( )个,这些圆的面积和是( )。
二、判断题。(8分)
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
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 )
3.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
4.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
5.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平方分米。( )
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
7.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
8.半个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三、选择(9分)
1.3.14( )π
A. = B. C. D.不能确定
2.当周长相等时,面积最大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长方形 C.正方形 D. 圆
3.在右图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4厘米
.A12 π B.8π C.2π D.4π
四、画一画(5分+4分+4分)
1.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2.下面是正方形,在它的内部画一个最大的圆。 3.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五、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8分)
1.直径是6厘米 2.半径是5分米
六、计算下列各圆的面积。(8分)
1.半径是8厘米 2.周长9.42米(π取3.14)
七、应用题(第1题8分,其余每题6分)
1.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6
10
2.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如果把这根铁丝重新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一个雷达的圆形屏幕直径是8.4分米,求屏幕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用席子围成一个地面周长是18.84米的圆柱形粮囤。这个粮囤占地面积有多大?
5.某厂俱乐部有一个圆形舞池,周长37.68米,现准备周围加宽1米,这样舞池面积可增加多少?
6.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大轮的直径为0.54米,小轮的半径为0.09米,大轮转5周,小轮要转多少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篇1
一、直接写得数。
2.5×40= 18×6= 1.73+2.07= 10-0.9= 400÷4=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是( , )三角形。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
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A(2,1) B(7,1) C(4,4) D(9,4)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
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⑵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篇2
一.口算。
12+12=
23-13=
15+14=
34-12=
二、简便运算。
227 ×(15×2728 )×215
38 +38 ×47 +38 ×37
12×(724 + 56 + 34 ) (15 + 37 )×7 ×5 16 ×(5 - 23 )
三、填空。
1、38 +38 +38 +38 =( )×( )=( )2、12个 56 是( );24的 23 是( )。
3、1013 的3倍是( );( )和 14 的积是12。
4、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23 ×9 38 × 12 ○ 38
5、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6、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
7、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19 ,3天看了全书的( )。
8、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 ,吃了( )kg,还剩( )kg。
9、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4 的数是( )。
10、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 .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条件中,( )是单位“1”的量,与59 对应的量是( ),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一段布长9米,第一次用去13 ,第二天用去13 米,还剩下( )米。
四、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8 ”,( )是单位“1”。A、小羊 B、大羊 C、无法确定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110 B、910 C、1110
3、12×(14 + 13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34 B、20× 34 +20 C、20×(20× 34 )
5、比35的 27 多9的数是( )。 A、19 B、14 C、1
五、火眼金睛辨对错。
1、自然数a的大于1a 。( )
2、1吨的 45 和4吨的 15 一样重。(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5 米。( )
4、60的 25 相当于80的 310 。 ( )
六、解答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 57 ,行驶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2、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 15 ,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38 。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⑶还剩多少双?
3、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4、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5、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 29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6、修一条路,原计划投资56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18 ,修这条路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多少万元?
7、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底长45 米,高是底的12 。这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学校铺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已经铺好了150米,再铺多少米就正好铺完了全长的35 ?
七、智慧屋。
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110 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
关于六上数学单元周测卷和六年级上册数学周测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