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国大联考试题调研(2020年全国大联考生物)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生物全国大联考试题调研,以及2020年全国大联考生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求2004年生物竞赛全国联赛试题解析

详见

2004 年全国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

1、高等植物的孢子体(2n)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n)[单核胚囊=大孢子,单核花粉粒= 小孢子],孢子发育成配子体(成熟胚囊和花粉粒),配子体产生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再发育成孢子体,因此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形成前。

2、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细胞含有大量水分,可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花朵张开。

3、气孔是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不可没有。

4、水生植物的适应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以保证身体各部对氧气的需要;叶片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有利于增加采光面积和对 CO2 与无机盐的吸收;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以适应水的流动; 淡水植物还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 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5、被子植物种子中的胚乳(3n)是由受精极核(三核融合的产物)发育而成;裸子植物种子中的胚乳(n)是由雌配子体的一部分发育而成。

6、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的伸长细胞,成熟时都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

7、胚珠发育成种子。

8、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有两种:(1)下部的根压;(2)上部的蒸腾拉力。但根压一般不超过 0.2MPa,只能使水上升 20.4米,所以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不是靠根压。一般情况下,蒸腾拉力才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 当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蒸腾失水时, 便从旁边的细胞夺取水分,这个细胞又从另一个细胞吸水,依次下去,便可以从导管中夺取水分。

9、唾液淀粉酶在 37℃活性最高,煮沸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10、减数分裂染色体数减半,有丝分裂染色体数不变。

11、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在真核细胞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12、地球上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

13、蛾类复眼中的色素细胞,当光线弱时,色素细胞收缩,这样通过每个小眼进入的光线,除直射的光线可以到达视杆外, 光线还可以通过折射进入其它小眼, 使附近的每个小眼内的视杆都可以感受相邻几个小眼折射的光线,斜射的光线也可以被感受,这样在光线微弱时,物体也能成像。

14、肾上腺素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提高心输出量。能使皮肤、腹腔内脏器官的小动脉强烈收缩,但使心脏和骨骼肌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

15、昆虫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酸先进入马氏管壁的大型细胞内,分解成尿囊酸、二羟醋酸和尿素等。这些尿酸衍生物比尿酸易溶于水,就从大型管壁细胞进入管腔中,到达后肠,与粪一起排出。

16、食草动物中的反刍类的胃由四室组成: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三个胃室为食道的变形,皱胃为胃本体,具腺上皮,能分泌胃液。反刍过程是:食物进入瘤胃后,在微生物(细菌、纤毛虫、真菌)作用下,发酵分解。存于瘤胃中的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 将粗糙食物逆行经食道入口再行咀嚼。 咀嚼后的细碎和比重较大的食物再经瘤胃与网胃的底部,达于皱胃。反刍过程可反复进行,直至食物充分分解。

17、鸟类吸气时,新鲜空气沿中支气管大部直接进入后气囊,与此同时,一部分气体经次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进入肺内微支气管处进行碳氧交换。吸气时前后气囊同时扩张,呼气时同时压缩。呼气时,肺内含 CO2 多的气体经由前气囊排出。后气囊中贮存的气体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再经前气囊、气管而排出。可见,不论吸气和呼气,肺内总有连续不断的富含 O2的气体通过,且是单向流动,从尾方到头方。

18、皮肤分表皮和真皮,都能形成衍生物。表皮衍生物有:皮脂腺、汗腺、乳腺、角质鳞、喙、羽、毛、爪、蹄、指甲、洞角(牛、羊)、毛角(犀牛)。真皮衍生物有:骨质鳞(硬鳞、圆鳞、栉鳞)、实角(鹿角)、鳍条。表皮真皮共同形成:楯鳞、牙齿。

19、为 ABEFG 的可能性是 1/2×1/2×1/2。

20、真正编码酶的基因是结构基因,结构基因前方存在调节基因,可以调节结构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酶的合成量。具体过程参考乳糖操纵子。

21、 引起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基因的点突变, 即编码血红蛋白β肽链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 GAA变成了 GUA,使得β肽链上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22、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同一个基因的不同形式。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对形状的产生。

23、限制性内切酶是从细菌中分离提纯的核酸内切酶,可以识别一小段特殊的核酸序列,并将其在特定位点处切开。

24、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猪脂肪中油酸占 50%,猪油固化点 30.5℃。植物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呈液态。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

25、果胶:具糖类性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植物细胞间质的重要成分。植物体内果胶物质呈不溶性的原果胶肽存在。原果胶用原果胶酶处理后,变成可溶性果胶,后者主要由半乳糖醛酸与它的甲酯缩合而成。果实成熟时,原果胶转变为可溶性果胶。

26、土壤全部空隙充满水分,土壤缺乏氧气,根部呼吸困难,阻碍水和吸肥。

27、霉菌是一类丝状真菌,具较强的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如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蛋白等,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很大作用。

28、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生长阶段,在细菌内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芽孢壁厚,不易透水,耐热性强,对不良环境条件具较强的抵抗性。

29、生物量指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通常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干重(g/m 2 )或平均每平方米生物体的热值(J/m 2 )来表示。

30、 任何生态因子, 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 生长、 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陆地生存极易缺乏水,因此水是限制因子;海洋中有大量盐分,矿物质不易缺乏;有大量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氧气也不易缺乏;盐含量高有利于生物保持渗透压;因此,限制大洋生物生存的限制因子只能是营养物。

31、冰层一定程度上将湖水与外界空气相隔离,不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使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湖水与空气的热交换,使水温下降的速度减慢。

32、人类基因组由 22 条常染色体、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组成。

33、酸雨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氧化作用,并和水汽结合形成。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34、尿素是小分子有机物,呈中性,NH4NO3 是生理中性盐,施加这两种物质都不会改变土壤的 PH 值,不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发生板结。(NH4)2SO4 和 NH4Cl 属于生理酸性盐,会使土壤 PH 值下降;NaNO3 属于生理碱性盐,会使土壤 PH 值上升。

35、一些蔷薇科植物(如苹果、桃、梨、樱桃)和松柏类植物的种子虽然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一定要经过休眠,胚内部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才能萌发,这一过程称为后熟。这类种子必须经低温处理。

36、植物感受光的部位是茎尖、芽鞘尖端、根尖、某些叶片或生长中的茎。

37、种子中以油脂为贮藏物质的植物种类很多。

38、人体血液的总量叫做血量。血量是相当稳定的,约占体重的 7%-8%,并且不会由于饮水、注射或者小量出血而受到影响。

39、血压降低导致单位时间内流经肾脏的血流量减少。

40、人体失血时,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会影响动脉血压。若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 20%,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 一方面使小动脉收缩以增加外周阻力, 另一方面使静脉系统 (容量血管)收缩以减小血管容积,仍可维持血管系统充盈,使动脉血压不致显著降低。

41、小脑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的控制中心。

42、二氧化碳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这是经常的生理性刺激,屏息后不自主的加强呼吸主要是血液二氧化碳增多所引起的。

43、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12 对脑神经、31 对脊神经。

44、肾上腺素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提高心输出量。能使皮肤、腹腔内脏器官的小动脉强烈收缩,但使心脏和骨骼肌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

45、寄生物与寄主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寄生物从寄主身上获取养料,维持生存,一定程度上对寄主有害,单通常不致死,这是因为寄主一旦死亡,寄生物同时死亡,所以寄生物通常不杀死寄主,这才符合它的最大利益,也是生物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性。

46、鱼鳞是真皮衍生物。

47、氨是固氮的最终产物。固氮酶具有还原分子氮为氨的功能。固氮酶是一种酶复合物,有两种组分:铁蛋白和钼铁蛋白,二者同时存在才能固氮。

48、卷舌为显性基因 A。根据遗传平衡定律,三种基因型的频率 AA、Aa、aa 分别为 p 2 、2pq、q 2 ,其中 p、q 分别为 A、a 的基因频率。根据已知条件,q 2 =0.36 q=0.6 p=0.4。所以卷舌者为 AA的概率是 0.16/0.64=0.25; 为 Aa 的概率是 0.48/0.64=0.75。 于是, 生卷舌孩子的概率=0.25×1+0.75×0.5=5/8。

49、用电泳缓冲液溶解琼脂糖,如 TAE:Tris-乙酸、Tris-乙酸-CDTA。这样就能保证胶中的离子浓度与电泳液中的离子浓度相同,在电场中活动一致。

50、昆虫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含氮多的糖类)和蛋白质组成,昆虫体壁变硬主要和蛋白质鞣化有关,和几丁质关系不大。

51、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交配后产卵,虫卵顺血流进入肝,逐渐成熟,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从卵内孵出毛蚴,遇到钉螺即侵入螺体,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母胞蚴,破裂后释放出多个子胞蚴;子胞蚴成熟后不断放出尾蚴,尾蚴接触人、兽皮肤,借其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及本身的机械伸缩作用侵入皮肤,而后侵入小静脉和淋巴管,在体内移行,到达肝门静脉。

52、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内中有维管组织。茎通常为根状茎。真蕨亚门的叶,无论单叶还是复叶都是大型叶,幼叶拳卷,长大后伸展平直。叶片有单叶或一回到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

53、妻子是 X B X b ,丈夫是 X B Y,后代可能是 X B X B 、X B Y、X b X B 、X b Y,显然,若是男孩一半可能是色盲,若是女孩不可能是色盲。

54、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保护。

55、鱼类眼角膜平坦,晶体大而圆,视觉调节时可移动晶体的前后位置而晶体凸度不能改变,为单重调节。鸟类视力极为发达,视觉调节不仅改变晶状体凸度,还改变角膜凸度,为双重调节。哺乳类的视觉调节依靠发达的睫状肌改变晶体的凸度,睫状肌为平滑肌,收缩较平缓。

56、纤毛与鞭毛的结构相似,也是由典型的“9+2”微管纤维组成,基体位于外质中纤毛的基部,但纤毛的基体在其一侧发出1—2 条很细小的纤维,称细动纤丝(kinetodesmal fibril),它前行一段距离之后,与同行其他基体发出的细动纤丝联合, 形成一较粗的纵行的动纤丝 (kinetodesmata),构成了纤毛虫的下纤列系统(infraciliature)。硝酸银是常用的染鞭毛和纤毛的试剂, 经强光照射或加热可使其分解出银盐沉积在鞭毛或纤毛上, 将其染成黑褐色。蛋白胶可固定草履虫,减少其运动,便于观察。

57、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胍、去污剂、重金属盐、三氯醋酸、磷钨酸、苦味酸、浓乙醇等。物理因素有加热(70-100℃)。剧烈震荡或搅拌、紫外线及 X 射线照射、超声波等。

58、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59、互补。PKU 病人体内有指导合成酶 B 的基因,AKU 病人体内有指导合成酶 A 的基因,因此孩子具有这两个基因,为正常。

60、适合度与选择压力是影响进化速度的重要因素。

6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62、 评价一台显微镜好坏的最主要指标是分辨率, 也叫清晰度, 即将两个点区分开的最小距离。

63、硫辛酰胺:是丙酮酸脱酰氧化过程中的一个传递乙酰基和氢的辅酶。

64、苔藓植物具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占劣势,并且寄生在配子体上面。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蕨类也具明显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也能独立生 活。裸子植物孢子体特别发达,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且仍保留着结构简单的颈卵器。

65、石松-蕨类;松叶兰-蕨类;苏铁-裸子植物;浮萍-被子植物

66、蒲公英、向日葵-瘦果;榆、槭、臭椿-翅果;油菜-角果(十字花科特点);桃、梅、李、杏、椰子-核果。

67、土豆-块茎;萝卜-肉质直根;红薯-块根;藕-根状茎。

68、Ⅰ型存活曲线早年死亡率极低,晚年在达到生理年龄的最大值时,在很短的期限内一齐死亡。如人类和大型哺乳动物。Ⅱ型整个生命周期内死亡率基本稳定,如水螅、某些鸟类、小型哺乳类、昆虫。Ⅲ型幼龄阶段死亡率极高,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变得很低,而且稳定。许多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如青蛙、鱼虾。 选D

69、多肽链的合成主要在核糖体上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可以合成 ATP,用于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光滑内质网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和脂质的合成等。

70、 高尔基体为细胞提供一个内部的运输系统, 把由内质网合成并转运来的分泌蛋白质加工浓缩,通过高尔基小泡运出细胞,与分泌有关,对脂质运输也起一定作用。

71、鱼类尿液含水量 95%以上,还含有少量肌酸、肌酐、尿酸等。爬行类、鸟类尿以尿酸为主,两栖类、哺乳类尿以尿素为主。

72、胚外膜(胎膜)分为 4种:卵黄囊、尿囊、羊膜和绒毛膜。所有脊椎动物的卵中都具有卵黄囊,其中充满用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尿囊、羊膜和绒毛膜只出现在羊膜动物中。尿囊可储存胚胎发育中的排泄废物,通过渗透从外界得到氧气供给胚胎,并排出 CO2。羊膜将胚胎围住,形成封闭的羊膜腔,内中充满羊水。

73、甲状腺中的 C 细胞,分泌降钙素可降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可提高血钙,在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共同调节下,细胞外液中的 Ca 2+ 的浓度得以维持稳定。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使血钙升高。

74、脱氢就是氧化。

75、脱去羧基。

76、加上羧基。

77、78、79、DNA 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核苷酸加到新链的 3’端,因此 DNA 的复制总是由 5’向 3’方向进行。A为引物,也就是合成新链的起始一段,E 端必为 5’,所以 D 端为 3’。

80、RNA中没有 T,U代替 T与 A配对,而且,转录形成的 mRNA的方向与模板 DNA链是相反的,即模板 DNA的 3’端的碱基转录出的碱基在 mRNA的 5’端。

81、NADH 作还原剂。

82、昆虫的视觉器分单眼和复眼两种。单眼只可感受光线强弱的变化,复眼可形成物像,复眼由多数小眼组成。

83-86、左图是梨果,右图是浆果。梨果的食用肉质部分主要由花筒(花托)发育而成。浆果的肉质食用部分主要由发达的胎座发展而成。

87、增长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88、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CO2 固定成有机物。

89、异养生物如动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因此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90、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残骸分解。

91-93、糖原磷酸化酶在激酶GPK 催化下被磷酸化,成为活化的糖原磷酸化酶,可催化糖原分解成葡萄糖-1-磷酸(G1P),此过程要消耗 ATP;相反,活化的糖原磷酸化酶在磷酸酯酶 PGP 的催化下去磷酸化,成为钝化的糖原磷酸化酶,失去催化活性,此过程需要水的参与。可见,糖原磷酸化酶就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来调节酶的活性,这在细胞中很常见。

94、双向复制可省一半时间,需要(1.65×10 8 )/(2×30)秒。

95、(1.65×10 8 )/(2000×2×30)秒。

96、(1.65×10 8 )/(30×2×5) 本题无正确选项,因此作废。

97、C57H104O9+157/2O2→57CO2+52H2O 呼吸商=57/(157/2)=114/157=0.73

98、设纯兰的基因型是 AABB,纯红的基因型是 aabb,子一代 F1 基因型为 AaBb

F2 A_B_ A_bb aaB_ aabb

9 : 3 : 3 : 1

兰 紫 鲜红

若 A_bb×aabb 则后代 1/3 为红色; 若aaB_×aabb 则后代 1/3 为红; 综上, 后代 1/3 为红, 2/3 为紫。

99、设豌豆冠的基因型是 AAbb,玫瑰冠的基因型是 aaBB,则 F1 为 AaBb 胡桃冠。

F2 A_B_ A_bb aaB_ aabb

9 : 3 : 3 : 1

胡桃 豌豆 玫瑰 单冠

若 aaB_×aabb,后代有 1/3 是单冠,2/3 是玫瑰冠。

10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共 2000 个碱基。①中 A+T=2000×(1-44%)=1120 所以 T为 560 个。②中 A+T=2000×(1-66%)=680 所以 T为 340 个。

二、多选题:

101、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细胞同瘤细胞杂交的技术,可大量制备纯一的单克隆抗体。过程是:把小鼠骨髓瘤细胞同经绵羊红细胞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B 淋巴细胞)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的介导下发生融合, 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 一方面可分泌抗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另一方面像瘤细胞一样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内无限增殖,从而分泌大量抗体。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不纯的抗原分子制备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此过程需要使用小鼠提供细胞,还需进行细胞培养。

102、电子沿着光合链传递时,大致过程如下(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P680→Pheo→QA→PQ→Cytb6-f复合物→PC→P700→Fd→FNR→NADP。其中,PQ 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且每次可传递 2 个电子。但像 QA 每次仅能传递一个电子。因此,电子沿光合链传递时,有时成对转移,有时单个转移,这取决于载体。连接两个光反应之间的电子传递,是通过一系列在类囊体膜上排列紧密的物质完成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越负还原性越强,越正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 越强。 因此, 电子总是从氧化还原电位低的载体向电位高的载体转移,C 应为正确选择。显然 P680、P700 这些充当作用中心色素的特殊的叶绿素a 分子参与了电子传递。P680 正是电子传递的起始点。

103、细胞融合是指细胞经过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细胞间的融合一般需要一些融合因子或其他手段来促进融合。 常用的细胞融合因子或手段有: 病毒 (如仙台病毒、新城病毒等)、聚乙二醇、脂质体、Ca2+以及电场或电脉冲介导的电融合。植物细胞要先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后才能进行融合。

104、高等植物叶绿体 DNA是双链环状分子,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约为 120-190kbp,不同植物大体相似,只是拷贝数不同。内共生学说认为叶绿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蓝藻,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DNA都是双链环状的,但蓝藻的基因组要比叶绿体基因组大的多。线粒体的基因组也是环状双链DNA。目前确实已有多种真核生物的全基因序列被测定,比如人、酵母、线虫、果蝇、水稻等。

105、引起疯牛病的是朊病毒,是比病毒更简单的生命形式。

106、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固氮生物几乎都是原核生物;固氮微生物中有能独立生存的非共生微生物,如某些蓝藻;固氮微生物中有好氧的,如固氮菌属,也有厌氧的,如梭菌;固氮酶存在于固氮微生物中,具有还原分子氮为氨的功能,对氧敏感,氧会使其钝化。

107、首先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去切割 DNA 片段和质粒,以形成粘性末端,再用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108、深海中的浮游植物可以利用穿透性较强的光进行光合作用,如绿光;水华发生时浮游植物数量增多但种类减少。

109、猪和蛔虫是寄生;寄居蟹和海葵属于共栖。

110、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死细胞,命名为细胞;真正观察活细胞的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原核细胞无成形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一小段自己的 DNA。

111、青霉素属于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骨架,原核细胞不具细胞骨架;RNA酶无法进入细菌细胞内;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对细菌没有作用。

112、C4 植物具有较低的 CO2 补偿点,可以利用低浓度的 CO2 进行光合作用;C4 植物的光呼吸较弱;C4 植物光合速率受高温抑制较小是因为高温时气孔会关闭,而 C4 植物能够利用细胞间隙的 CO2 进行光合作用。

113、由于生物进化的保守性,在某一种生物内的生物过程很可能在高等生物(例如人)中也是类似甚至完全一样的。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上更容易操作的生物来研究高等生物的生物学问题。这些生物就是模式生物。最常见的模式生物有: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酵母(budding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ission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 秀丽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马鱼(zebra fish),小鼠(mouse)等。模式植物包括: 拟南芥(Arabidopsis), 水稻(Rice (Oryza sativa L.) )等。

114、DNA 的双螺旋结构于 1962 年获奖;DNA 测序技术于 1980 年获奖;聚合酶链式反应于 1993 年获奖。

115、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 目的是实现体外大量扩增DNA。扩增前需在试管中加入模板DNA、引物DNA(其碱基序列与要扩增的基因两端互补)、DNA聚合酶(通常用 Taq 酶)、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扩增过程是 94℃变性,50-60℃复性(退 火)、72℃延伸,循环重复几十次。

116、原口动物是由原肠胚期的胚孔发育成口,后口动物则另外开口形成口。大部分的原口动物都是螺旋卵裂,如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即从第三次分裂开始其分裂轴与赤道 面呈45°倾斜, 使分裂球在两极之间不排列在一直线上, 下排分裂球介于上排两个分裂球之间,彼此交错呈螺旋状,且动物极分裂球小于植物极分裂球。原口动物若有骨骼一般来自外胚层。

117、薮枝螅、轮虫、柱头虫、石鳖都是海生的,无法生活在湖泊淡水中。

118、爬行类和鸟类都非常缺乏皮肤腺,皮肤干燥,具表皮衍生物,如角质鳞片或羽毛。单枕髁,双循环,产大型硬壳卵,盘裂。爬行类是变温动物,鸟类是恒温动物。

119、脊椎动物的胃液pH为1.5-2.5,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脊椎动物的胃蛋白酶只存在于酸性环境中, 而无脊椎动物的蛋白酶存在于碱性环境下。 哺乳动物胃液中还有凝乳酶, 能使乳中蛋白质凝聚成乳酪,乳酪易为各种蛋白质酶所消化。凝乳酶只是提高酶的效率,实际不算作酶。哺乳类以外的动物因为不食乳,所以很少存在凝乳酶。

120、具翅、三对胸足是昆虫独有的,而气管、马氏管其他节肢动物也有,如蜘蛛。

2010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全国高中生物联赛模拟试题

1.已知赖氨酸的pk1=2.18,pk2=8.95, pk3=10.53,则其pI为:

A5.56 B6.35 C7.22 D9.74

2.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变构

C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D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E以上都不对

3.乳酸脱氢酶的辅酶是下列哪种维生素的衍生物: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生物素 E维生素PP

4.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 B高能化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

C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

D高能化合物的水解比普通化合物水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

E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

5.下列哪一种酶的作用需要NADP+: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Ⅰ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 6-酸甘油醛脱氢酶

6.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

A HMGCoA还原酶 B HMGCoA合成酶 C HMGCoA裂解酶

D 乙酰CoA羧化酶 E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7.下列哪个结构只存在于某些细菌而不存在于真核生物:

A中心粒 B鞭毛 C纤毛 D细胞骨架 E荚膜

8.DNA的Feulgen染色法配合哪种技术可用来测定核DNA的含量:

A原位杂交 B显微放射自显影 C显微分光光度法

D单克隆抗体 E柱层析法

9.PAS染色法(过碘酸锡夫反应)是用来测定:

A多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10.BandⅢ与膜脂双分子层结合靠:

A离子键 B氢键 C盐键 D共价键 E范德华力 F疏水力

11.以下能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A温度升高 B卵磷脂/鞘磷脂比值高 C膜蛋白 D不饱和脂肪酸

12.细胞内中间纤维通过哪种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细胞连成一个整体:

A粘合带 B粘合斑 C桥粒 D半桥粒

13.许多细胞表面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生长因子受体,此现象说明:

A生长因子不具有专一性 B一种生长因子可以有多种受体

C不同的生长因子针对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一定的专一性

D这些细胞需要一种以上生长因子的顺次协调作用

14.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身磷酸化的是:

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 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

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D肌醇磷脂系统

15.下列线粒体内膜的结构中,不具有质子泵(质子移位体)功能的酶系是:

A NADH-CoQ还原酶 B 琥珀酸-CoQ还原酶

C 细胞色素还原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16叶绿体基质中的主要化学组分是:

A核酸和无机盐 BRNA和酶 CDNA和蛋白质 D酶和其他可溶性蛋白

17.孔(道)蛋白的功能类型是:

A细胞骨架 B基因活化 C结构 D自我识别 E运输

18.管家基因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中:

A常染色质 B异染色质 C次缢痕 D灯刷染色体的灯刷上

19.真核细胞需要维持细胞内重要大分子的浓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将细胞分成不同的区室,进行不同的生物反应 B降低代谢活动

C加大合成速度,以生产足够的生物大分子 D延长生物大分子的寿命

20.用两种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一套中期染色体,预期哪种判断是正确结果:

A Q带的亮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深带表示富含GC

B Q带的亮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浅带表示富含GC

C Q带的暗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深带表示富含GC

D Q带的暗带表示富含AT,G带的浅带表示富含GC

21. 按逐渐降低的顺序排列下列蛋白的一级结构序列的进化:

1)促生长激素 2) DNA聚合酶的催化亚单位

3)组蛋白质H1 4)鱼精蛋白或谷物的贮藏蛋白

A.1),4),3),2) B.2),3),1),4) C.3),2),1),4)

D.4),i),2),3) E.1),2),3),4)

22.乳酸杆菌缺少电子传递链。然而,在特殊的环境中,大约50%ATP是通过与H十-ATP酶连接的膜上合成的。什么现象导致合成ATP的电子梯度的形成?

1)如果细胞中的乳酸浓度比培养基中的高

2)如果细胞中的乳酸浓度比培养基中的低

3)乳酸单向转运 4)乳酸与H+同向转运 5)乳酸与H+逆向转运

A.1),3) B.1),4) C.1),5) D.2),5) E.2),4)

23.某种酶以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呈S型曲线,此种酶最可能属于

A符合米氏动力学的酶 B单体酶 C结合酶 D变构酶 E多酶复合体

24.在分离与研究膜蛋白时常用的非离子去垢剂是:

A.Tritton X-100 B十二烷基磺酸钠 C细胞松弛素 D秋水仙素

25.分别以糖元和葡萄糖作为糖酵解原料,那么每生产2分子丙酮酸分别可净得ATP多少:

A都是2个 B都是3个 C2个和3个 D3个和2个

26.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下列关于端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端粒DNA序列是构成染色体DNA的关键序列之一

B通常由富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的短重复序列DNA组成

C肿瘤细胞、干细胞具有较强的端粒酶活性

D一般认为,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数器的作用

27.甘露醇盐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它可培养 :

A只是病毒 B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C原生动物和真菌 D只是某些细菌

28.如何获得病毒的纯培养,必须采用:

A.分离方法获得单个病毒 B获得一个单个孢子让其发芽

C从混杂菌群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让其二分裂 D采用“蚀斑”法

29. 用基本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定时测试细胞数目,并在 a 、 b2点分别加入2种营养物质,甲和乙是细胞中2种酶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a 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的合成有阻遏

B .b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

C .甲和乙 2 种酶都不是组成酶

D .甲和乙 2 种酶的合成量能影响细菌繁殖

30.对于一些抗微生物药物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青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交联来抑制细菌生长,所以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效力显著较对革兰氏阴性细菌要强

B链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对结核病疗效显著

C利福霉素(利福平)通过与细菌的RNA聚合酶起作用,妨碍转录的起始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D磺胺类花物通过与细菌的生长因子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而达到疗效,尤其适合于处理含有大量脓液的创面

31.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4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数和控制该毒性肽合成的基因编码区至少含有的碱基数分别为:

A4、60 B3、30 C4、30 D3、60

32.花托下陷但不与子房愈合,花的其它部分位于花托上端内侧周围,则称为

A子房下位(周位花) B子房上位(下位花)

C子房上位(周位花) D子房下上位(上位花)

33.蚜虫从细嫩茎的哪一层得到营养:

A形成层 B形成层外侧 C形成层内侧

D对不同年纪的植物个体在不同的层次

E由蚜虫的年纪及发育阶段而有不同的层次

34.在木材的切向切面上,可以看到木射线的:

A长度与高度 B宽度 C宽度与高度 D长度与宽度

35.禾本科植物的小穗是由1至数朵小花组成,其小花的花被退化为:

A稃片 B颖片 C浆片 D苞片

36.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 B裂生型分泌道 C溶生型分泌腔 D裂生型分泌腔

37.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来看,二者:

A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C均为侧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于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分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却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38.两朵油菜花、3朵豌豆花、1朵水稻花,共有雄蕊:

A41 B45 C46 D48 E51

39.通过根尖的哪个区做横剖面能面容到根的初生构造:

A伸长区 B根毛区 C分生区 D根冠区

40.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其生长期变化和引种要求是:

A生长期缩短,引用早熟种 B生长期缩短,引用迟熟种

C生长期延长,引用早熟种 D生长期延长,引用迟熟种

41.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素时,如果层析液使用极性溶液,那么扩散速度最快的是:

A叶黄素 Bβ-胡萝卜素 C叶绿a D叶绿素b

.42.在C4植物中,脱羧酶(如NADP苹果酸酶,NAD苹果酸酶)的活化剂是一些金属离子。下列金属离子最可能为它们的活化剂的是:

A.Ag+ B.Cu2+ C. Mn2+ D.Fe3+

43.植物体内的油脂,当转化为糖而参与呼吸代谢时呼吸商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等于0

44.以下有关光合色素性质的论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完整叶绿体提取液的荧光比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荧光强

B.只有少数叶绿素b具有光能转换的功能

C溶解度法分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机理是类胡萝卜素发生皂化反应后转移至上层水中

D.醋酸-醋酸铜溶液使植物叶‘片保绿的原因是它可促使叶绿素转变为稳定的亮绿色的去镁叶绿素.

45.筛管装卸有机物的方式是

A都是主动运输 B都是扩散作用

C“装载”是主动运输,“卸下”是扩散作用

D“装载”是扩散作用,“卸下”是主动运输

46.植物末端氧化酶中,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是:

A交替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多酚氧化酶 D抗坏血酸氧化酶

47.保卫细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变化可引起气孔打开

A水分的散失 B淀粉的水解

C K+的减少 D“植物体内”的CO2深度升高

48.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

A痢疾内变形虫 B疟原虫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锥虫

49.浮浪幼虫在结构上相当于胚胎发育的哪一个阶段:

A桑椹胚期 B囊胚期 C原肠胚期 D中胚层形成期

50.下列哪种动物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

A水螅 B涡虫 C蚯蚓 D河蚌

51.均以马氏管为排泄器官的动物是:

A昆虫和蜈蚣 B螯虾和蜘蛛 C鲎和昆虫 D蜈蚣和中华绒螯蟹

52.多细胞动物的幼虫发生类型中,主要的幼虫有以下几种,请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排列它们

①担轮幼虫 ②浮浪幼虫 ③囊胚幼虫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E②①③

53.最早出现循环系统的是哪一门的动物:

A扁虫门 B纽虫门 C圆虫门 D轮虫门 E环节动物门

54.下列哪一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

A鹦鹉螺 B锥实螺 C蛞蝓 D鲍鱼

55.藤壶和鲎分别属于哪个纲的动物:

A甲壳纲和肢口纲 B三叶虫纲和甲壳纲

C肢口纲和甲壳纲 D昆虫纲和肢口纲

56.在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如中华稻蝗)中,口器的哪部分不是头部附肢的变态:

A大颚 B小颚 C上唇 D下唇

57.蛙的呼吸方式是

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 C 既含胸式呼吸,又含腹式呼吸

D正压呼吸 E负压呼吸 F既含正压呼吸,又含负压呼吸

58.哺乳动物次生腭的出现,解决了

A吞咽和呼吸的矛盾 B双重呼吸的问题

C嗅觉和呼吸的矛盾 D咀嚼和呼吸的矛盾

59.靠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和鼻孔的开关相配合以及胸廓的张缩两种方法造成呼吸动作的是: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60.鱼类皮肤中的腺体为:

A单细胞和多细胞腺体 B多细胞腺体

C大多数为多细胞腺体 D单细胞腺体

61.下列哪一种灵长类动物的拇指不能和其余四指对握:

A黑猩猩 B猕猴 C狒狒 D卷尾猴

.62.在下列动物中,运动时受地球引力影响最小的是:

A鲤鱼 B蚯蚓 C麻雀 D蚱蜢

63.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心脏具有发达的静脉窦:

A鸽子 B龟 C蟾蜍 D兔子

64.陆栖哺乳动物逐渐适应快速奔跑,其足型有一些变化,请选出由低等到高等发展的足型组合:

A趾行式、跖行式、蹄行式 B跖行式、趾行式、蹄行式

C跖行式、蹄行式、趾行式 D蹄行式、趾行式、跖行式

65.四足类动物腰带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耻骨 B坐骨 C髂骨 D股骨

66.下列哪种特征不为平胸总目鸟类所具有:

A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 B大多开放型骨盆,适于产大型硬壳卵

C身体无羽区及裸区之分 D大多数种类趾数减少,适于快速奔走

67.鱼眼调调焦的方法是:

A改变晶状体曲度 B移动晶状体的位置

C改变眼球的长度 D改变角膜的曲度

68.增加对神经纤维的刺激强度可以:

A使神经冲动的强度提高 B使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增加

C使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发生改变 D使动作电位的频率提高

6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一块完整的肌肉收缩力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A每个肌纤维所受刺激的强度的不同,引起肌纤维收缩力量的变化

B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的动作电位,其频率不同可引起收缩力量的变化

C被启动的运动单位的数目不同

D被启动的是包含肌纤维数目较少的运动单位还是较多的运动单位.

70.下列各项中与神经元的结构或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胼胝体 B尼氏体 C雪旺氏细胞 D郞飞氏结

71.对于一块骨来说,其传导声波的特点之一是:

A.对方向性敏感 B低频感应强 C.效率较高 D.随年龄增大传音功能下降

72.瞳孔对光反射不涉及:

A视皮层兴奋 B两侧动眼神经缩瞳核

C神经冲动到达中脑顶盖 D光照引起视网膜感光细胞换能

73.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病毒性肝炎分别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 B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74.在做观察人心脏的内部结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直接与心脏连通的静脉,除了冠状静脉外还有:

A2条 B4条 C6条 D8条

75.下列哪种变化不存在于月经周期中:

A一个月经周期约为28天

B排卵后,人体的基础体温会升高约0.5摄氏度,直到黄体期结束

C成熟的卵泡分泌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C)

D整个月经周期可以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以排卵作为分界点

76.心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较骨骼细胞显著为长,主要是因为:

A去极化过程(0期)缓慢 B快速复极化初期(1期)缓慢

C平台期(2期)缓慢 D快速复极化末期(3期)缓慢

E静息期(4期)缓慢

77.依据脑电波的不同,可以将人的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慢波睡眠是深度睡眠 B生长激素在慢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C快波睡眠唤醒阀低 D生长激素在快波睡眠时分泌增多

78.血清相当于结缔组织中的:

A细胞 B细胞间质 C纤维 D基质

79.甲状腺炎是1种自体免疫疾病,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而引起,TSH(促甲腺素)的浓度在患者的血液中低于正常值。结合激素受体的机体可以阻断或激活它们。这种疾病的原因是自体免疫抗体结合了:

A.甲状腺素受体 B.甲状腺素 C.促甲状腺素受体

D.促甲腺素 E.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受体

80.原尿经肾小管时,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

A蛋白质 B尿素 C肌酐 D氯化钠

81.体分别为XXY和XO的2只果蝇,其性别分别是:

A都为雄性 B 前者为雄性,后者为雌性

C都为雌性 D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

82.在某个群体中,基因D向d的突变速率为6×10-5,而d向D反向突变速率为1×10-5,在平衡地该群体d频率为:

A0.55 B0.65 C0.75 D0.85

83.相同剂量的放射线辐射,受损伤最大的是:

A多倍体 B二倍体 C单倍体 D一样大

84.一个三联体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密码子中哪个碱基发生变化,引起氨基酸变化最大?:

A第一碱基 B第二碱基 C第三碱基 D第一碱基和第二碱基

85.一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24,已发现该植物有12种2N+1的三体品系,那么可能的2N+1+1的双三体有多少种

A24 B44 C48 D66 E256

86.利用一些细胞学指标可监测环境污染,但:不在应用之列。

A微核 B染色体畸变 C染色体加倍 D非预定DNA合成

87.在玉米Ab/aB×Ab/aB的杂交组合中,数目最少的杂交子代占全部个体数的0.25%,由此可推断这两个基因间的图距为:

A10个单位 B25个单位 C5个单位 D50个单位

88.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有a、b、c、d4个基因,a与b的交换值为3.9,b与c的交换值为1.4,c与d的交换值为4.0,d与a的交换值为1.5,则这些基因的顺序是:

Ab-c-d-a Bb-c-a-d

Cc-b-a-d Dc-b-d-a

89.DNA的无义链上某密码子为GTA,如果G被T所代替,将导致:

A错义突变 B同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移码突变

90.假如在一个平衡人类群体中,A型血和O型血的频率分别是0.2和0.16,那么B型血的频率是:

A约0.25 B0.32 C0.48 D以上都不对

91.从总的趋势上看:

A.愈是高等的生物,DNA含量愈高,DNA含量总是跟生物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B.进化中要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基因组中含有足够数量的不同基因是必需的

C.正是进化中形成的基因组中大量的DNA才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

D.进化中生物的DNA含量逐渐增加,基因组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基因是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所必需

92.人工建立一个果蝇实验种群,该种群全部个体都是含有1人隐性致死基因的杂合子。观察这个实验种群的这个隐性致死基因从基因库中被淘汰的过程,预测该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应该是:

93.下列时间(从早一晚)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寒武纪一奥陶纪一志留纪一泥盆纪一石炭纪一侏罗纪

B.寒武纪一志留纪一奥陶纪一侏罗纪一泥盆纪一石炭纪

C.奥陶纪一寒武纪一泥盆纪一侏罗纪一石炭纪一志留纪

D.寒武纪一泥盆纪一侏罗纪一志留纪一奥陶纪一石炭纪

94.中点象限法适于测量:

A陆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 B木本植物种群密度

C群落物种多样性 D水生植物群落

95.下列哪一因素是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A气候因素 B食物因素 C传染病 D抑制物的分泌

96.下列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无须外界的能量输入 B涉及能量的循环和物质的流动

C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物群落,最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97.下列关于生态演替的句子是正确的:

1)可利用的养分逐渐增加 2)随着生态演替的进展,物种的多样性下降。

3)一组新的植物种将慢慢占优势,排斥掉先前存在的物种。

4)随着生态演替的进展,植被的高度和生物量逐渐增加。

5)每一组物种修饰生活环境,使之对其他物种更有利。

A.1),2),3) B.2),3),4) C.3),4),5)

D.1),3),4),5) E.1),2),4)

98下列植物中,光能利用率最高的是

A地衣 B森林植物 C农作物 D藻类

99.在什么条件下,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会最优化:

A.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强

B.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弱

C.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强

D.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弱

100.甲乙两兄妹的爷爷相同,奶奶不同,则这对兄妹的相关系数为:

A1/4 B1/8 C1/16 D1/3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

1. 关于呼吸链的正确叙述是:

A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递氢体必然传递电子

C带电子的氢从电负性高处流向电负性低处

D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致使内膜外侧pH值高于内侧

2. 关于cAMP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cAMP是固醇类激素的第二信使

B在胰岛素的靶细胞中cAMP和cGMP的作用是相同的

C cAMP在不同细胞中的作用可以是不同的

D尼古丁有降低细胞中cAMP含量的作用

3. 下列何者为用Sanger’s法作DNA测序所需要的试剂:

A.dATP B.dTTP C.ddCTP D.ddUTP E.DNA聚合酶

4. 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可携带20个氧分子

B pH值升高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也随之升高

C鸟的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比哺乳动物的高

D胎儿的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比成人的高

5. 下列哪种抗生素能与细菌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

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青霉素

6. 下列结构中,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的是:

A假根 B蒴帽 C蒴柄 D基足

7. 以下植物中,具有蒴果的是

A茄科 B十字花科 C豆科 D百合科

8.下列关于陆生植物的世代交替,何者错误?:

A苔藓的原叶体无法完全独立生活

B苔藓类的配子体与孢子体均可独立生活

C蕨类的孢子体在产生配子时进行减数分裂

D种子植物的配子体完全依赖孢子体生活

E苔藓类的原丝体是幼小的孢子体

9.成熟的花药的壁包括:

A表皮 B绒毡层 C中层 D纤维层

10.果实不开裂的植物有:

A棉花 B槐树 C萝卜 D蒲公英

11. 具根瘤的植物有:

A罗汉松 B草莓 C杨梅 D雪松 E苏铁 F桤木

12.生产上可以用作诱导果实单性结实的植物生长物质有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类 D脱落酸类

13.水分是植物维系生命之所需,如何调控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及其调控速率是很重要的。下列哪些方法可用来测知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及其调控速率?

A叶片保卫细胞的运动状态 B根系的呼吸作用

C空气的二氧化碳深度 D维管束的脱落酸含量

E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强弱

14.下列属于本体感受器的是:

A前庭器 B肌梭 C腱梭 D关节感受器

15.下列面神经中,属于混合神经的是

AⅢ BⅣ CⅤ DⅥ EⅦ FⅧ GⅨ HⅩ IⅪ

1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A每搏输出量 B大动脉管壁弹性 C外周阻力 D心率

17.下列哪些选项会升高肾脏的肾小球过滤速率?:

A肾小球内的血压上升 B出球小动脉管收缩 C入球小动脉管收缩

D鲍曼氏囊内的静液压下降 E肾小球内的渗透压上升

18.下列有关动物的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呼吸是生物与环境进行O2和CO2的气体交换过程

B呼吸只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环节

C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性地扩大或缩小的过程,包括吸气动物和呼气运动

D呼吸作用又称生物氧化,是指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的过程19.下列神经纤维的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做递质的是( )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

C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E除去支配汗腺的以外其余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20.人类的血型决定基因有二,一为决定红细胞表面抗原H物质的基因,显性基因H可产生H物质,隐性基因h不能生成H物质;另—基因为决定血型的基因,以IA、IB、i复等位基因来表示,其产物能否修饰H物质及其修饰的方式,决定ABO血型的表型。小明的血型为O型,但是爸爸为A型,妈妈为B型,哥哥姊姊皆为AB型,请问爸爸妈妈的基因型可能是

(A)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B)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B

(C)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D)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

(E)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

2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只通过选择就可以产生新的表现型

B在一个环境中,当选择压增加时,生物变异类型会大量增加

C分子进化的速率与种群大小有关

D分子进化是随机的,不是选择的结果

E只要影响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有进化价值

22.岛屿生物都有下列哪些特征?:

A基因库小 B特有物种少 C迁移能力强

D体型较大陆的近缘种小 E缺乏大型掠食动物

23.下列大气中的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CO2 B.CH4 C.CFCl3 D.N2O E.N2

2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

A营养结构 B年龄结构 C生长结构 D物种多样性

E优势种 F相对丰盛度 G社群结构 H性别比例

25.热带雨林的下列特征中,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攀援植物和附生植物 B土壤肥沃(腐殖质多)

C植物的根入土较深 D动物种类虽多,但每种个体数却较少

E地面上的矮小植物大多是喜湿而喜阴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

DDECEAECAFCCDBB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CEACBCBDADBDDCD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ACBCCBDDBBDCBAA

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ABACBACBAACFDBD

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DACBDBBDAABADCC

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CBDCCDDCBDCABCC

919293949596979899100

BBABACDDCC

123456789

ABCDABCEBDABCCDADABCEAD

101112131415161718

DACEFABABDEABCDCEGHABCDACDAC

19202122232425

ABCDBDADAEABCDACDEFADE

附件(0 个)

生物试题调研前四本需要买吗

生物试题调研前四本需不需要买,要根据个人的基础和学的深入程度来决定。如果基础一般或者需要学的比较深入,那就建议购买。如果本身的基本功就很扎实,或者不需要学的多深入,就不用全部购买只需要有针对性的购买几本。

[img]

《试题调研》突破高考难点100讲 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怎么样?

《试题调研》是一本不错的资料,试题新,更新的快。难易程度适中,紧贴高考,适合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考纲要求。你提的这四门功课属自然学科的课程,所以用一本系统专业的资料即可,不必贪多。

2010-2011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全国卷) 生物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 物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0年7月12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称之为“Dysbindin—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存在于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中。如果减少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突触”中接受信息的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反之,如果补充这种蛋白质,有关组织的机能应付地得到恢复,有关“Dysbindin—1”的蛋白南的全系统,错误的是 ( )

A.Dysbindin—1”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需经过“突触”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D.该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理论基础

2.核酸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大分子有机物,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核酸中所含有无素种类与磷脂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致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核苷酸

C.发菜的性状都是由核区的DNA控制的

D.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而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3.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

B.核糖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

C.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直接由核糖体RNA决定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C.人成熟红细胞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消耗能量

D.在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 上的联系

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6.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B.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8.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作用过程中一定能产生二氧化碳

B.线粒体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水不一定是在线粒体中生成的

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在第二阶段

9.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转化光能

B.光反应过程消耗水,暗反应过程也消耗水

C.暗反应的减弱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

D.增加光照强度,[H]、ATP的量一定能增加

10.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萨顿利用类比推导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V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12.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增添了1个脱氧核苷酸对,此基因表达不可能的结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3.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E/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生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

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

14.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B.手受到刺激发生缩手反射时,在乙图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B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D.乙酰胆碱是一咱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症状表现为肌无力

15.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甲是由用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血糖利用率下降

1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17.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

B.在 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在 时间内,种群数量为K,则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2

D.若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 时种群的数量为K/2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不断施用农药的结果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D.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1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

B.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

C.艾滋病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20.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2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22.以下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23.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错误 ( )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 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胃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种部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培养基区别 所用的糖必须为葡萄糖 所用的糖为葡萄糖且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 B.1 C.2 D.3

24.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提取→纯化→纯度鉴定处理

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25.大部分有性生殖的动物,进行的都是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孕育成一个新个体。下列关于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种动物的雄性个性和雌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的时期差不多

B.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卵黄膜封闭作用,第二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

C.一般情况下,卵黄膜内可以有多枚精子,透明带只能有一枚精子

D.早期胚胎细胞的分化最早出现在囊胚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7分)人类能够制造结构和功能复杂的计算机,却不能制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细胞,因为细胞远比计算机复杂。细胞内复杂的生化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归功于各种细胞器之间的通力合作。下流程图表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路线,其中①~⑥代表细胞器或细胞结构,请回答:

氨基酸①→②→③→④→⑤→⑥→膜外

(1)如果上流程图中的氨基酸含放射性,则放射性最先出现在哪种有膜的细胞器上

(填序号),除上流程图所示的细胞器外,还有 (填细胞器)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2)核糖体有2种:一种是游离在细胞质中,称游离核糖体;另一种附着在内质网上,称附着核糖体。上流程图所示的是 。

(3)从该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可以看出 (填序号)的膜面积基本不变,进而也反映出生物膜的 特点,即 。

27.(8分)请回答下列I、II两小题:

I.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很有兴趣,设计了下图实验:

(1)该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是 。

(2)为了证实(1)中的原因,该同学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若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快,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慢,则能证实(1)中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

II.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 和 。

28.(10分)下面甲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对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的不同影响。请回答:

(1)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 ,原因是 。

(2)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 。

(3)在春末晴朗白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如乙图。

①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产生量的变化分别为 、 。

②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

29.(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本校4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红绿色盲发病率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2007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红绿色盲 8 0 13 1 6 0 12 0

(1)第1小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 的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色盲发病率为 %。

(2)第2小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遗伟方式,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色盲,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 →男生甲。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Ⅲ10)患有色盲,春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庭系谱图如下:

若Ⅱ10与Ⅲ8婚配,生育子女中患有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在当地人群中约2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病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表现型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

30.(8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亚型流感病毒。下图表示甲型H1N1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作出的部分应答过程。①—⑧表示免疫细胞或免疫活性物质。请回答:

(1)H1N1流感病毒已经侵入人体细胞,说明其已攻破人体的第 道防线。

(2)图中免疫细胞 (填序号)对H1N1病毒不具有识别功能。

(3)图中③指的是 ,①—⑧中,能增殖分化的有 (填序号)。

(4)人体稳态的维持,除上图所示的机制外还有 。

31.(8分)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

在青霉素应用之前,磺胺是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剂。它可以抑制上流程图中的某种酶的活性,致使二氢蝶啶不能转化成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磺胺的作用部位:

(1)实验目的: 。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若干、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含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接种环、酒精灯、高压蒸气锅、磺胺、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培养皿,标记为甲、乙、丙,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上述基本培养基;

第二步: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加入 ,再向三个培养皿中加入 ;

第三步: ;

第四步:分别向甲、乙、丙三份培养基中 ,并置于37无菌条件下培养。一天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①甲、乙、丙中的肺炎双球菌均不能生长,则说明 ;

②甲、乙中的肺炎双球菌不能生长,丙中的能生长,则说明 ;

③甲中的肺炎双球菌不能生长,乙、珍中的能生长,则说明 。

参考答案

1.C 本题不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2.B 核酸和磷脂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A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苷酸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B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元真正的细胞核,性状都是由核区的DNA控制,C正确;RNA中存在密码子的是mRNA,而tRNA的一端有3个碱基能与mRNA的密码子结合,该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正确。

3.C 核糖体的成分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中没有核糖体;D项中把核糖体RNA与mRNA混淆。

4.C 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而不需要消耗能量。

5.D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字缩写,A错;蓝澡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错;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6.A 在适合的条件下,酶离开活细胞也有催化作用。

7. B 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8.A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9.C 暗反应不能转化光能,A错;暗反应过程产生水,B错;增加光照强度,[H]、ATP产生的量增加,但暗反应增强,消耗[H]、ATP的量也增加,D错。

10.B 图甲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丙不可能为极体;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

11.C 抗V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2.A 基因中部位插入一个碱基对,不管后面出现什么情况,插入点前有多肽链形成,所以有蛋白质形成。

13.C 已知F1的果实重150克,说明F1的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四个选项的基因型中,只有C选项的eeFFhh和甲的基因型EEffhh杂交的子代细胞含有2个显性基因。

14.A 甲图中a表示的是效应器。

15.B 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间接调节激素甲的分泌。

16.A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只有②、③、⑦符合题意,故选A项。

17.D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18.C 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及隔离可形成新物种,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唯一途径。

19.C 效应T细胞不有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20.B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21.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放射性同位标记法。

22.C 甲方法不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23.D 动物的组织块剪碎后只能用蛋白酶处理,而不能用胃蛋白酶处理;植物的原生质体的促融方法可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而不用生物法;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糖用的是蔗糖,而不用葡萄糖。

24.B 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来配制凝胶悬浮液,所以B错误。

25.C 雄性动物进入青春期减数分裂才开始,而雌性运动在胎儿期减数分裂就已经开始,A错;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的,第二道屏障是卵黄膜封闭作用,B错;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到卵黄膜时,透明带反应才进行,所以透明带内可以有多枚精子,进入卵黄膜的精子只有一个,C错;在囊胚期以前细胞还没有分化,D正确。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同下)

(1)② 线粒体

(2)附着核糖体(2分)

(3)④ 结构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7.Ⅰ(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向光弯曲生长(2分)

(2)d c

28.(1)B 在低浓度CO2条件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2分)

(2)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量(或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度)(2分)

(3)①减少 增加

②ATP、[H](2分) 温度较高

29.(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24(2分)

(2)外祖父→母亲(2分)

(3)1/12(2分) 1/200(2分)

30.(1)二

(2)⑦(2分)

(3)效应T细胞 ②④⑤⑥(2分)

(4)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2分)

31.(1)探究磺胺能抑制哪种酶的活性

(4)等量的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 等量的磺胺

将甲、乙、丙三份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①磺胺抑制酶3的活性

②磺胺抑制酶2的活性

③磺胺抑制酶1的活性

生物全国大联考试题调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0年全国大联考生物、生物全国大联考试题调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