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语文试卷初一期中(金太阳初一下册期中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金太阳语文试卷初一期中,以及金太阳初一下册期中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导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书海无涯兴趣作舟,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心扉,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欢迎大家参考!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2分)

bì( )益 xī( )利 juān( )刻 xié( )取

2.请你诊断下列词语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摘出并予以订正。(2分)

威言悚听 摇摇欲堕 谈笑风生 陈词滥调

熙来攘往 咬文嚼字 眼花瞭乱 出谋画策

错字

订正

3.请补全下列各句。(6分)

①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② 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③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 (《浣溪沙》)

④但愿人长久,_____。 (《水调歌头》)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 (《杭州岳墓对联》)

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 (《刻舟求剑》)

4.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4分)

5.假如放晚学后,张明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他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2分)

你是这样说服的:

6.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语病。(4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_____。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_____ 改为_____。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_____。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改为_____。

7.某实验学校为了能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特向全校学生征集好的建议,请你结合自身经历,并根据你对下面几则材料的理解,向学校提3条合理的建议。(3分)

材料一:三四岁的时候,我问妈妈:“我可以玩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先要背这首唐诗。” 七八岁的时候,我问妈妈:“我可以玩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先要练钢琴。”再大一点,我问妈妈:“我可以玩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先要做完这10道奥数题。”现在我不再问妈妈,每天上学、回家、做功课。我现在不爱玩,不会玩。也没什么爱好。

(选自《杂文经典》)

材料二: ……我很想详细知道“怪哉”这故事,现在可以问问先生了,“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我才知道学生是不该问这些的,只要读书……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三:多年以前,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青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你一定要记得回来啊!”这个小孩长大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选自《读者》)

建议一:_____

建议二:_____

建议三:_____

二、理解感悟(共3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目。(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9.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

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

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

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明察秋毫 察:_____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拟:_____

11.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A. 至之市 B. 项为之强

而置之其坐 驱之别院

C. 观之正浓 D. 何不试之以足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3.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14.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物外之趣”的经历,也遇到过“藐小微物”,也有细小见闻?请用简单的语言将其描述出。(2分)

(三)阅读《社戏》选段,完成题目。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5.这几段文字重点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请给这幅画起个名称《________》。(1分)新课 标第 一网

16.把“扑面的吹来”改为“迎面的吹来”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写景分别从_____、_____ 、_____ 、_____ 等方面着笔,将景色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2分)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4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

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

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20.体会下面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2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21.文中的小男孩儿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2.下面这段话运用写作文这样一个细节,表现出小男孩“学习起来很吃力”学用这种细节表现的方法将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2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他学习起来总是那么刻苦。

23.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1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一个_____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4.文章的题目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读完全文,你觉得故事美在何处?(3分)

三、表达交流(共40分)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按要求填写诗句。(8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3) ,小桥流水人家, 。

(4)《论语十则》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___ ____。

(5) ,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qī) 猝然长逝(cù) 酝酿(liàng) 昂然挺立

B.枯涸(hé) 心旷神怡(yí) 盘虬卧龙(qiú) 峰围蝶阵

C.扒窃(pī) 玲珑剔透(tī) 贮藏(chǔ) 擎天撼地

D.奢望(shē…) 抖擞精神(sǒu) 仙露琼浆(qióng) 明查秋毫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4.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2分)

我喜欢 ,因为

5.综合实践活动。(4分)

(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请你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原因是: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

字更好,为什么?(2分)

7.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以丛草为林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作青云白鹤观( ) (2)观之正浓(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1.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

景物描写的句子有:

作用是:

1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的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朗读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分)

1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中的“探”字可谓一字传神,请你说说“探”字好地哪里?(2分)

[img]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2)

(二)(14分)

母狼的智慧

⑴“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⑵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的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渐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⑶我说:“不对。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联网上用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

⑷“我没见过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⑸“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

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⑹“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⑺“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⑻“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⑼“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⑽“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19、“狼”是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请说说文中的母狼有哪些特点。(3分)

20、下面是从文中摘录的两个比喻句。请选择其中一句,具体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A.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B.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

21、结合上下文,请从结构和表达两方面谈谈第(12)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2、第⑼段描写了狼崽在粪堆中熟睡的情景,其中加点词语极为生动,请说说它的妙处。(2分)

2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作者是怎样揭示这一主题的?(4分)

   五,作文(43分)

(1)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却又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的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请把“ 的少年时代”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补充某人,如“我”或“鲁迅”等,也可以补充什么样之类的词语,如“金色”或“难以忘怀”

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二卷(18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解释加点词语。(2分)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2)日月广明之道( )

2.翻译下面一句话。(2分)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3, 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里容有对子女深深地爱。

仿句: 。

4,综合性学习:(6分)

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初一、一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去年上半年,全国2212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去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尤为严重。

材料二:我国属于缺水国家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及中国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列外,甚至更为严重。

(1) 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2分)

(2) 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请你为本次比赛设计活动方案,至少列出四条。(2分)

(3) 放学时,小红将喝剩半瓶的矿泉水随手扔掉,看到这种情景。你将如何对她说?(2分)

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段名著选段,完成习题。(6分)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1)选段出自 (国别)作家 的小说《 》

(2)这里记录的是 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作者对外祖父的

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对“我”的 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七年级语文答案:

1,C. 2,B ,3,A, 4,D, 5,D, 6,A, 7,B 8,C, 9,C, 10,D

11,(1)只是初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有志之士分别几日,九应该以新的眼光看待。

12,(1)“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13,(1)落花时节又逢君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杳杳钟声晚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4.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15.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16.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1分)。

17开门见山,照应题目(1分),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1分),引起下文(1分)。

19、文中的“母狼”有毫不逊于人类情感的“狼”的母爱,母狼保护小狼的行为表现了它的智慧和牺牲精神。(抓住“母爱”“智慧”“牺牲”三点即可。)

20、(1)母狼带小狼过河的情景;把小狼隐藏在骆驼粪下,用尾巴抹平痕迹;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引开路人,表现了狼的聪明和富于创造性。(2)A.生动形象地写出母狼逃跑速度之快,表现了母狼为引开猎人而奋不顾身的“母爱”。B.形象地写出月夜沙丘给人的那种死寂、冷清、阴森的感受。

21、承上启下(1分)为下揭示主题作了铺垫。

2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狼崽熟睡时呼出的热气,在寒夜中凝成白线缓缓上升的情景,细致而传神。(意对即给分,只答“生动形象”扣1分)

23、“通过训练,让某一动物变蠢,以供人役使,真是一大发明啊。”(2分)作者表面讴歌动物的母爱和聪明,实际由物及人,揭示人类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2分)(意对即给分)

第二卷:

文言词语解释1,(1)刚才 (2)道理

2,文言翻译:在座的都知道吕蒙说梦话都在背诵《易》经。

3,仿写,(例句)父亲是一片树,墨绿的浓荫里有对子女深深的爱。

4,综合性学习:(1)例句:平时节约一滴水,用时还你太平洋。

如果不节约用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2)示例:拟写稿件,选定评委,进行比赛,教师点评。(方案合理,需答出四点)

(3)小红你好,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将这半瓶水扔掉,它还有好多用处,扔掉多可惜呀!(评分标准:要有人物称呼,紧扣主题,得体委婉。)

名著阅读1,前苏联,高尔基,《童年》

2,阿廖沙,贪婪吝啬,懂事能干。

关于金太阳语文试卷初一期中和金太阳初一下册期中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