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小金卷答案历史(小题量基础周周考历史答案)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周测小金卷答案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题量基础周周考历史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上册历史阶段测试卷及答案

为了能在不久之后的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学们有必要做份历史试卷来熟悉考试的题型。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 八年级 上册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阶段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恒公 D、晋文公

2.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西部;②埃及人发明了第一部太阳历;③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④埃及统一于公元前3100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基础的是

A、《万民法》B、陶片放逐法 C、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赤壁之战 B、楚汉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绿林起义

6.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7.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

9.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10.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空前强大,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

A、黑海 B、爱琴海 C、里海 D、地中海

11.被称为西方 文化 之根的是

A、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B、爱琴文明

C、雅典和斯巴达文明 D、埃及文明

12.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意大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确立了礼乐制度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4.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西部地区的开发

C、三国鼎立的确立 D、江南地区的开发

15.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

①罗马;②阿拉伯;③意大利;④奥斯曼土耳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什一税流行于中古时期的

A、阿拉伯地区 B、日本 C、中国 D、西欧

17. 中国象棋 上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20.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分)

(2)材料二选自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 (3分)

22.(10分)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评……

材料二:7世纪中期 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三: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3)(4)两小题:

(1)“商君”是谁?材料一主要记载了他的什么活动?他的这一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它主要吸纳哪个国家的文化精华?(3分)

(3)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完成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主要促进了哪两个民族间的融合?(3分)

(4)我们肯定(3)问中的这一历史事件,主要是因为它( )(1分)

A.得到了汉族地区的支持 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23.(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24.(10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丝绸之路

材料三: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南北方交通线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此,唐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日益活跃。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的“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这个地区是什么时候归中央政府管辖的?管辖的机构叫什么?(3分)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最远到达哪里?(2分)

(3)材料三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4)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它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25.(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号召人们放弃 其它 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三: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三种宗教。请依次写出它们各自的创立时间、创始人。 (6分)

(2)其中,发展成为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宗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过促进作用的是哪一宗教?(2分)

(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宗教?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2分)

八年级上册历史阶段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1—5 CBCBC, 6—10 DBDDD, 11—15 ABCDA, 16—20 DCCB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说明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第二等级刹帝利(4)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了维持统治(3分)

(3)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3分)

22、(1)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秦国从此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3)

(2)日本;大化改新;中国(或唐朝、隋唐)(3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和汉族(3分)

(4) B (1分)

23、(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或郡县制)(3分)

(2)诸侯王势力强大,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3分)

(3)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大力推行儒学 教育 (2分)

(4)匈奴;汉武帝时期(2分)

24、(1)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 (3分)

(2)长安,古罗马(或大秦) (2分)

(3)卫青--张骞,南北方--东西方,唐朝--汉朝,非洲--欧洲(任写3处,3分)

(4)只有加强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才能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意思相近即可,2分)

25、(1)材料一:610年(或7世纪),穆罕默德;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材料三:1世纪, 耶稣 (6分)

(2)____;伊斯兰教 (2分)

(3)佛教;西汉末年(或公元前后)(2分)

猜你喜欢:

1.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2.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

3.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 初二历史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5. 八上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img]

卷行天下答案历史必修一 三步一体高效训练之每周小测·历史卷一

1.b

2.c

3.a

1.一些东西能显示出李康的高中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

2.我们都知道英语老师认为要去做的事情很重要,在班上。

3.我们都知道英语老师想要去改变和提升的事情。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单元考试将至,七年级的同学们应该认真做好历史单元试卷,并且提高做题的速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 )

A、北周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是 (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隋唐时期创立先拔官吏的制度是 (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策问制 D、推举制

5、体现唐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的是 ( )

A、对外开放政策 B、民族政策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6、唐朝时期被拥戴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共同君主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7、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是 ( )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唐蕃会盟 D、拉萨大昭寺

8、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司马迁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9、在点苍山与唐朝政府会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突厥首领 B、南诏首领 C、吐蕃首领 D、回纥首领

1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期创造的 ( )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11、唐朝时期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 )

A、杭州 B、苏州 C、南京 D、长安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

A、《春秋》 B、《左传》 C、《汉书》 D、《金刚经》

1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 )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政策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坐落在 ( )

A、浙江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山西省

15、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唐朝时出现的是 ( )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作者是 ( )

A、唐玄宗 B、杜牧 C、杜甫 D、唐太宗

17、以下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杜甫 B李白 C 隋文帝 D武则天

18、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霓裳羽衣舞》创作者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19、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______故事为主 (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20、下面关于唐朝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B、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21、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是张仲景

错误: 改正:

22、唐末长安、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错误: 改正:

23、唐朝李白的诗被称为“诗史”

错误: 改正:

24、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唐玄宗创作了《秦王破阵乐》

错误: 改正:

25、王昭君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与进步。

错误: 改正:

26、唐朝最盛时期疆域东至朝鲜,西达安西。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共24分)

27、阅读材料,请回答(9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2分)

(3)为这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请说出这两位皇帝的统治

有什么共同之处?(5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即印书之始”。

材料二、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的现象。

(1) 材料一 “雕撰”指的是什么?它大约出现在什么朝代?(2分)

(2) 材料二所记载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是谁记录下来的?第一次记录在哪里?(3分)

(3) 该现象出现后是否用于军事上?为什么?(4分)

四、简答题(24分)

29、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以唐朝历史为背景的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其中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根据所学知识,对唐太宗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6分)

30、假如你是一位导演,要拍一部电视片,向同学们介绍唐代经济的繁荣。根据所学知识,你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准备选取哪些典型事例?(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二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材料一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夷狄”指什么?(2分)

(1) 材料二 中“贵主和亲”指什么事件?“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什么现象?(4分)

(3)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什么景象?(2分)

电视剧《贞观长歌》内容提要

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全剧从李世民登基开始一直写到李治继位。武德九年,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二十九岁就登上新兴大唐王朝最高权位,成为唐第二代皇帝,史称唐太宗。唐太宗初登帝位不久便遭遇北方敌酋兵临城下,他忍辱负重,经过数年卧薪尝胆,最终凭借非凡勇气和精湛的智谋,指挥大军击溃了强敌,实现了大唐一统。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邃主题

这部以初唐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B C A A B B B D D D B B C B B A D

二、 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21、错误 :张仲景 改正:孙思邈 22、错误 :长安 改正:成都

23、错误 :李白 改正:杜甫 24、错误 :唐玄宗 改正:唐太宗

25、错误 :王昭君入藏 改正:文成公主入藏 26、错误 :朝鲜 改正:安东

三、材料解析题(24分)

27、(1)反映了唐朝盛世辉煌的景象。(或“开元盛世”)(2分)

(2)杜甫。唐玄宗。(2分)

(3)武则天。相同点:都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都采取了强有力的巩固措施。(5分)

28、(1)雕版印刷。唐朝(2分)

(2)火药配方。孙思邈。《丹经》(3分)

(3)用于。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是“火箭”。(4分)

四、简答题(24分)

29、答案提示:(1)唐太宗即位后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2)虚心纳谏,鼓励臣下直言,知人善任,惟才是举,兼收并用。(3)在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役天数,并规定可纳物代役。(4)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5)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6)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7)开放与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16分)

30、学生能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阐述即可。(8分)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

2. 七年级上期单元历史测试题

3.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

4.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做 七年级历史 单元测试要多动脑筋。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牧野大战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文字是一种 文化 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7.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9.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10.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11.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 措施 是()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统一度量

12.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3.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1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5.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二、组合列举

16.臭名昭著的暴君。(3分)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17.制度的不断创新。(3分)

(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 立夏 朝,标志着________制的产生。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_______制。

(3)为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规定建立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三、辨析改错

1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1)春秋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指出“仁政”治国的观点。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

19.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右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3分)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0.孔子作为中华 传统文化 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 教育 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 方法 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6分)

五、开放探究

21.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13分)

【角色扮演】

(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分)

【理解学习】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2分)

(4)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5)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3分)

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B 8.D 9.A 10.B 11.B 12.C

13.D 14.A 15.D

16.(1)桀 (2)纣 (3)周厉王

17.(1)世袭 (2)分封 (3)县

18.(1)【×】改正:春秋改为战国。(2)【×】改正:秦穆公改为秦孝公。(3)【×】改正:墨子改为孟子。

19.(1)分封制;周天子。(2)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天子作战。巩固了西周的统治。(3)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20.(1)以礼治国实行德政;“仁”的学说。 (2)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 总结 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21.(1)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2)因为变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5)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于周测小金卷答案历史和小题量基础周周考历史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