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水中学名师开讲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水中学演讲学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
小时候,“别人家孩子”总是懂礼貌,爱学习;
读书时,“你们上一届”总是纪律好,成绩高;
还有一种,叫“别人的学校”。
前几年,一篇《一个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曾引起很大轰动:在奥数风生水起的年代,有个叫王金战的数学老师,他带领一个55人的班级。
其中37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还有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录取,他所辅导的奥赛学生也屡创佳绩。
当人们感慨这个老师的厉害之时,发现老师是人大附中的老师,孩子是人大附中的孩子。
几年前,是人大附中的神话,而最近,当你的孩子还在为“背诵全文”而发愁时,清华附小的学生们已经在用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了!
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同学利用假期完成苏轼课题报告23份。他们不仅搜集了苏轼的3458首诗词,共25万字,利用分词研究揭示苏轼作品的高产以及他的人生经历;
还推算出苏轼对于旅游景点的品牌价值;
甚至还分析出了苏轼的朋友圈,及社交往来……
不服不行。
赞叹过后,有网友开始感叹,“这么小就读了清华附小,大了怕是要读清华呀”;“学校和学校的差距体现出来了”;“背后的家长团辛苦了”……
不能否认的是,每一项成果的诞生, 除了学生的辛苦作业之外,还有其背后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和父母的教育做坚实后盾。
△
名校的大门,对于某些人,总是开得更大些。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2016年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 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
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那些出生优渥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就享受更好的东西: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生活环境。
他们暑假,父母花几万、几百万去全世界各地参加夏令营、旅游,普通小孩,最多就是在家刷刷习题。
王金战老师在总结经验时提到一点: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 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阶层是会遗传的" 。
机会从来不是均等的,对于出生在北京的孩子,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之前有人对清北自主招生和博雅领军在各省的入选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北京录取总人数是江苏的2.5倍,是河南的3.5倍。
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录取,地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育资源不公平也是近年来反复被讨论的话题。
所以,常有人感慨:我们努力也不能考上名校,勤奋也没什么用。
人总是奢望“付出最少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不公平的交易。
出身优越可以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富裕家庭千千万,北京考生那么多,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高晓松。
△
我们过于看重出身给人生带来的加速度,却忽略了出身好并不等于能进名校的事实。想进名校,还需要努力。
在《开讲了》中,李健谈及大学时代的故事: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我的上铺是一个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大一的时候就看黑格尔。另外一个室友是不停地学习语言,学英语、学日语、学法语、学德语。也有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物理金牌的,他们总是不费什么力量就总能考到97、98分。但对我来讲不一样,我可以通过努力、通过勤奋考到六七十分、顶多八十分算不错了。但是我参加的一些歌唱比赛,基本都是第一名。”
有人总要说,你看,日语、法语、歌唱技能,这些穷人哪能学得起,有钱人的孩子,才有资格享受,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再努力也没什么用。
是的,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有时候是文化分不达标的学生走进名校的另一条路径。很多技能,也确实要家庭资金上的支撑。
可比起资金,更重要的是自己。音乐上有极大成就的李健,进入清华靠的确实是自己的特长,但他家境也相当普通。
他的父亲是京剧演员,小的时候,一直跟随父亲上班,跟着学唱戏。他的家境也是比较普通的,曾经想报吉他班,看二十块钱的、三十块钱的……为了省钱,他选择了四块钱的。有时候还要帮老师调音、扫地,来减轻自己的学费压力。
况且你想想,艺术特长生、竞赛获奖者、国防定向生、飞行学员班、高水平运动员……这其中的任何一条,哪一个能轻易达成?
△
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人文科学实验班申请条件为例:
“受过系统的蒙学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蓑翁对韵》、《龙文鞭影》”;
“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
“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这些知识,不是有钱就能掌握,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也需要承受无数的竞争和压力。
今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初审信息统计显示, 有45%以上的学生参加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获奖。
烟台一中的曲浩志,是今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获得者,获得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协议。
在清华大学生命体验营的230人中,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最终获此奖励的只有50人。
他们走的路,只是和我们不一样,但不代表不艰辛,更不代表没压力,他们只是和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努力。
你看, 比你条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不勤奋,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差距。
△
前段时间,《我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刷屏,不可否认,不管是月薪三千还是三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全心全意。
湖北黄石的胡莹莹,考进了南京大学。
她没有特长,没有参加超过三万块的夏令营,甚至没有爸爸。
为了让胡莹莹继续上学,她的妈妈到处打工,每天五点起床,晚上六点多才下班。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学习,在胡莹莹上高中时,她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有时候,胡莹莹已经睡下,胡妈妈却在忙碌。
妈妈支持,自己也争气,胡莹莹最后也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收入不同,爱子女的心却相同。
家境、天赋,我们无法改变,但相较这些,能否到达罗马,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河南焦作的朱志强,因病失去行走能力,从幼儿园起就需要妈妈每天背着去上学。
他的父母为了照顾他,只能在家周边打零工,挣钱不多,还要顾及他的弟弟。
长时间坐在板凳上,朱志强身体出现了新的不适,他只能趴着学习。即便如此,并未放弃努力,初中他就能考到县里的前几名,高考则直接进了武汉大学。
奋斗得到了嘉奖,起点不高的人,靠自己进了名校。
△
努力,也讲求方式方法,因人而异。而 优秀者的努力往往有方向,不指望通过麻木努力来自我感动。
季羡林在自传中提到了上学时的经历:
在班上,那些成绩优异的人,往往国文和英文的基础比较好,他们花很多时间在这样的课程中。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勤奋,形成优势。
而对于历史、地理这样的课程,则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只需要临时抱佛脚,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
网综《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中,杨慧琴称得上是一位女神级人物,她坚信做事就要做到最好,学习上也是一直拿第一。
在她的记忆中,她高中只有一次考了第二名。
在总结学习方法时,她给出了两招。
第一招:把试卷做穿。
高中的知识点并不多,认真琢磨一道经典题,弄清楚知识点,比做十道题更有用。
第二招,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
研究表明,人们的最佳记忆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点,在这段时间学习可以更高效率掌握重要知识点。
△
许多优秀的人懂得去混迹学霸圈,而这,也一直是考名校的捷径。
微博上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初三时,生活很苦。很早起床,一个月休息一天,半个月洗一次澡,衣服脏到不能再脏时才会脱下来洗。
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去县里最好的高中、进县里最好的班级,然后去一个好大学。
那个时候常常想,只要自己多花时间多学习,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最终,努力有所回报。
当年高中提前招生,我们全校只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就是我,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天赋极高又努力,将来一定是天之骄子。
可真正进入高中,我才知道,我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提前批次一共招200多个人,其中有一个学校占了一大半,而各乡镇的初中,名额加起来也没有这一个学校多。
中国的学霸圈,往往以学校分。
所以无论条件怎样,中国家长都在努力买更好的学区房;在湖北的孩子,很多人挤破头进黄冈;在南通的孩子,有机会就想进启东(中学)。
进入好的初中,能让你大概率进入好的高中;进入好的高中,能有更大概率进入好的大学。
在学霸圈中混迹,周围的人都很努力,自己也会用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哪怕最后不牛,也可以优秀出众。
△
当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耐心和信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说:“我是1983年进入清华的。我知道,无论那时还是现在,能够来到清华上学都是不容易的,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份挑战。
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一名农民工在黑板上留下寄语: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当这段话刷屏时,这位农名工说,这段话不仅留给孩子们,也是留给自己。
当初家境不好,出去打工,没能给孩子制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大儿子早早辍学前往郑州打工。如今想来,很是愧疚。
初中、高中,无数个努力的夜晚,你可能也抱怨过,为什么要这样的辛苦,你也许也怀疑过,这样的付出值不值得。
辛苦,是因为名校难进;名校难进,是因为人人想进。
通往名校的路上,持续性踌躇满志,间歇性混吃等死的人只能被淘汰,名校,需要的是你有坚定的决心。
△
知乎上有人问, 我的邻居夫妇是农民工,收入不高,但他们家女儿执意进清华,甚至考了三年,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有个高赞回答:我父母是大学老师,在北京有别墅,我觉得她上了清华也逆袭不了我。但她未必逆袭不了你。通过对教育的投入, 她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变强了,跳出了她的家庭给她设置的上限。
努力、坚持、决心,让无数寒门子弟进入名校,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
周游其中的学子们,重新找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考上名校的人都有哪些特质呢?
他们拼搏、坚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说,考上名校的捷径重要,不如说一个人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与其说,我们具备了进入名校的特质,有了进入清北等名校的成绩,不如说我们具备了解决人生中大部分事情的能力。
参考资料:
[1]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2]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清华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4]季羡林.季羡林自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5]王骥,王悦. 衡水中学教育模式值得深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5):8-12.
[6]外语学习中的记忆规律[J]. 范贤榜. 山东外语教学. 1992(Z1)
[7]研究记忆规律是探究学法的重要途径[J]. 石庭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2).
[img]衡水一中为什么这么牛这么厉害
说到衡水中学,它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着,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衡水中学为什么会成绩逆天,和我一起看看衡水一中为什么这么牛这么厉害?
首先我们来看看衡水一中的学生作息时间表
衡水一中为什么这么牛
一、衡中的节奏很快,一顿饭真正坐下来吃的时间是不会超过4分钟的,来回路上还要完成一定的背诵任务,晚上8分钟要从教室到宿舍洗漱完躺在床上,白天课间8分钟也是要求高效利用去改错的,强调课间自习化,所以衡中从来没有跳楼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做一套英语自助卷。
二、衡中的卷子很多,一天30张卷子雷打不动,卷子分学案,作业,自助餐,学案是知识点,作业是在学科自习上必须完成要涂卡交卷的,自助餐一般是老师对某个专题的论文什么的,或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深解,发卷子的原则是要让最优等的学生吃饱,若是作业上是10道题,只要有一个人做完了,第二天就变成15道题了,考前我们计算了一下,一共51个教学周(一年)每周6套英语作业加周测一套共7套,一套上四篇阅读,一共做了1428篇英语阅读、、、、
三、衡中的课容量很大,如果发现有人没有好好听课,学校会同时追究老师的责任,因为他的课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前在辅导书背面会看到的名师搬到眼前了,给你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精神统治力,会让你五体投地,佩服无比,老师们都很和蔼,校长他老人家一米九的个子经常在楼道里捡垃圾。
四、任务量大,一般题量会很大,而且时间会很少,比如英语要求在同样的时间里20单选 8篇阅读 2篇阅读单拼改错 作文 ,数学要求一个小时写完一套卷子,而理综一套半的题量要求在一个半小时完成(一般做不完还要在课下加班)
五、分班很有特色,一个班的分数差绝对不会超过十分,而且大家都很努力,月考的时候不要说你因为心里波动而一个礼拜没有好好学,就算是考试的时候空调风大吹到你了,一个数没算对就足够你在班里退40名的了,竞争机制很健全
六、从成为衡水中学的学生起,你就被衡水市政府高度关注了,因为一个衡中带起的第三产业链很大,比如说衡中一放假,全市的旅馆大大小小都在一个礼拜前都被定光,市政府给学生们发笔、尺子、橡皮、垫板等,而且不是一回两回,高考前几天每人补助伙食,饭都便宜一半而且很有营养,还有免费的水果,高考期间衡水公交总公司出动40辆车运学生,从学校操场到考场操场有警车开路和武警保证线路畅通。
名师讲座有那些
有以下几个:
1.“人民教育家”高铭暄主讲“如何当好一名大学老师”主题讲座。
2.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讲座:如何当好班主任。
3.著名教育家王金战,衡水中学高考50天讲座1。
4.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家国情怀
——王敦琴教授主讲《锦绣中国》课程,主讲“事业传奇 《家诫》流芳。
高途课堂十大名师
高明静
高途课堂高中物理资深主讲老师,原衡水二中物理教研组长,衡水市讲课说课评比一等奖
10余年教学经验,累积培养多名清华北大。
姜停停
高途课堂高中物理高级主讲老师,吉林大学物理学学士、硕士毕业,衡水中学十大杰出女教师,衡水中学三三三教学法一等奖获得者,8年教学经验。
武文成
高途课堂高中物理资深主讲老师,天利38套高考物理图书特约作者,高考研究专家,多次押中高考题,4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专注高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
郭志强
高途课堂初中物理资深主讲老师,高途课堂2019年度功勋教师奖,曾受邀参加CCTV-3和太原电视台多个节目的录制,专注中学物理教学8年,累计授课学员超30w人。
袁媛
高途课堂初中物理资深主讲老师,12年专注中学物理一线教学与研究,所授学员近10w人
,讲解细腻,思路清晰,深入浅出 。
陆昆仑
高途课堂初中物理主讲老师,第二主讲新师领路人,“科技青年说”圆桌会议特邀嘉宾,多年从事物理一线教学。
关于衡水中学名师开讲啦和衡水中学演讲学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