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循环周测卷,以及周测循环练七年级上册数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要七年级上册期末政治 生物 地理试题(全是人教版的)和历史(北师大)
- 2、审计中的循环测试是什么意思?
- 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
- 4、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 5、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卷
- 6、七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四第零章走进科学答案综合卷b
要七年级上册期末政治 生物 地理试题(全是人教版的)和历史(北师大)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虐杀: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
22.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2007年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本大题共有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数轴上与A点的距离等于5的数为 。
2、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3.0× 精确到 位。
3、已知圆的周长为50,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圆的半径,应是 。
4、铅笔每支m元,小明用10元钱买了n支铅笔后,还剩下 元。
5、当a=-2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 。
6、代数式2x3y2+3x2y-1是 次 项式。
7、如果4amb2与 abn是同类项,那么m+n= 。
8、把多项式3x3y- xy3+x2y2+y4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是 。
9、如果∣x-2∣=1,那么∣x-1∣= 。
10、计算:(a-1)-(3a2-2a+1) = 。
11、用计算器计算(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1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6,7,8.算式 。
13、计算:(-2a)3 = 。
14、计算:(x2+ x-1)•(-2x)= 。
15、观察规律并计算:(2+1)(22+1)(24+1)(28+1)= 。(不能用计算器,结果中保留幂的形式)
二、选择(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不是代数式 (B) 是单项式
(C) 的一次项系数是1 (D)1是单项式
17、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2a+3a=5 (B)2a-3a=-a (C)2a+3b=5ab (D)3a-2b=ab
18、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02个数应是( )
A、 B、 -1 C、 D、以上答案不对
19、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
|a + b| - 2xy的值为( )
A. 0 B.-2 C.-1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6分,满分24分)
20、计算:x+ +5
21、求值:(x+2)(x-2)(x2+4)-(x2-2)2 ,其中x=-
22、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值:(每小题4分,共12分)
(1)
(2) ;
(3)由(1)、(2)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23、已知:A=2x2-x+1,A-2B = x-1,求B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有5题,24、25每题7分,26、27、28每题8分,满分38分)
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a
求:(1)梯形ADGF的面积
(2)三角形AEF的面积
(3)三角形AFC的面积
25、已知(如图):用四块底为b、高为a、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
拼成一个正方形,求图形中央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你不难找到
解法(1)小正方形的面积=
解法(2)小正方形的面积=
由解法(1)、(2),可以得到a、b、c的关系为:
26、已知: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车里程不超过五公里的一律收费5元;乘车里程超过5公里的,除了收费5元外超过部分按每公里1.2元计费.
(1)如果有人乘计程车行驶了x公里(x5),那么他应付多少车费?(列代数式)(4分)
(2)某游客乘出租车从兴化到沙沟,付了车费41元,试估算从兴化到沙沟大约有多少公里?(4分)
27、第一小队与第二小队队员搞联欢活动,第一小队有m人,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2人。如果两个小队中的每个队员分别向对方小队的每个人赠送一件礼物。
求:(1)所有队员赠送的礼物总数。(用m的代数式表示)
(2)当m=10时,赠送礼物的总数为多少件?
28、某商品1998年比1997年涨价5%,1999年又比1998年涨价10%,2000年比1999年降价12%。那么2000年与1997年相比是涨价还是降价?涨价或降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6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
一、1、 2、10-mn 3、-5 4、-1,2 5、五,三 6、3
7、3x3y+x2y2- xy3 +y4 8、0,2 9、-3a2+3a-2 10、-a6
11、-x8 12、-8a3 13、-2x3-x2+2x 14、4b2-a2 15、216-1
二、16、D 17、B 18、B 19、D
三、20、原式= x+ +5 (1’)
= x+ +5 (1’)
= x+ +5 (1’)
= x+4x-3y+5 (1’)
= 5x-3y+5 (2’)
21、原式=(x2-4)(x2+4)-(x4-4x2+4) (1’)
= x4-16-x4+4x2-4 (1’)
= 4x2-20 (1’)
当x = 时,原式的值= 4×( )2-20 (1’)
= 4× -20 (1’)
=-19 (1’)
22、解:原式=x2-2x+1+x2-9+x2-4x+3 (1’)
=3x2-6x-5 (1’)
=3(x2-2x)-5 (2’) (或者由x2-2x=2得3x2-6x=6代入也可)
=3×2-5 (1’)
=1 (1’)
23、解: A-2B = x-1
2B = A-(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2x+2 (1’)
B = x2-x+1 (2’)
24、解:(1) (2’)
(2) (2’)
(3) + - - = (3’)
25、解:(1)C2 = C 2-2ab (3’)
(2)(b-a)2或者b 2-2ab+a 2 (3’)
(3)C 2= a 2+b 2 (1’)
26、解:(25)2 = a2 (1’)
a = 32 (1’)
210 = 22b (1’)
b = 5 (1’)
原式=( a)2- ( b) 2-( a2+ ab+ b2) (1’)
= a2- b2- a2- ab- b2 (1’)
=- ab- b2 (1’)
当a = 32,b = 5时,原式的值= - ×32×5- ×52 = -18 (1’)
若直接代入:(8+1)(8-1)-(8+1)2 = -18也可以。
27、解(1):第一小队送给第二小队共(m+2)•m件 (2’)
第二小队送给第一小队共m•(m+2)件 (2’)
两队共赠送2m•(m+2)件 (2’)
(2):当m = 2×102+4×10=240 件 (2’)
28、设:1997年商品价格为x元 (1’)
1998年商品价格为(1+5%)x元 (1’)
1999年商品价格为(1+5%)(1+10%)x元 (1’)
2000年商品价格为(1+5%)(1+10%)(1-12%)x元=1.0164x元 (2’)
=0.0164=1.64% (2’)
答:2000年比1997年涨价1.64%。 (1’)
[img]审计中的循环测试是什么意思?
投资与筹资循环 因为每个循环里面的帐户关系密切(如销售与收款循环里面的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所以在做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的时候以单个循环为界,把属于同一个循环里面的账户一起做审计。 你说的循环测试其实是循环控制测试,就是对某一个循环的内部控制做控制测试。
循环系统:
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运输功能外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 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 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
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血液由“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直接或经 静脉回心。血窦中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相混,无管道将它们隔离,因此开放型循环不存在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形成的微循环,有些连静脉也没有,血液由血窦经心门直接入心。
这是低级形式的循环系统。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它们的血压很低,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很慢。
从纽形动物(介于扁形动物与线性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开始就出现了闭管式血液循环,少数 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 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
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 静脉回心,由于 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的内能的利用的知识点即将学完,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测试卷来练习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燃料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和热值的大小有关,而且和燃料的质量有关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 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后,则( )
A.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
B.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
D.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
3. (福建厦门中考)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D.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4. 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其中错误的是( )
A.柴油机的上部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
B.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C.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但燃料便宜
D.柴油机吸入汽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5. (天津中考)下列有关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其机械能增大
B.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其机械能不变
C.汽油机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 (哈尔滨中考)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D.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7. (x疆中考)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8.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说明( )
A.在单位时间内柴油机消耗的燃料比汽油机的少
B.在单位时间内柴油机消耗的燃料比汽油机的多
C.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高
D.柴油机把柴油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率比汽油机的高
9. 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B.热机排出的废气、产生的噪声,都会污染环境
C.因为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高,所以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高、对环境污染小
D.内燃机是靠连杆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转动的
11. (四川遂宁中考)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2. (南昌中考)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1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 汽油的热值是 ,氢的热值是 。在燃烧单位质量这两种燃料时,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因此发射火箭时常用________作燃料。
14. 柴油机的效率为40%,用这台柴油机工作时,完全燃烧 的柴油可做有用功______ 。(柴油的热值是 )
15. 一台柴油机的转速是 ,这台柴油机的活塞每秒钟经过________个冲程,完成________个循环,燃气做了________次功。
16. (南京中考)如图2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 ,燃气的 能转化为盒盖的 能,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7. 汽油的热值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 汽油,完全燃烧 汽油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剩下的 汽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_。
18. (山东菏泽中考)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萌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 。图3中 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19. 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压缩冲程完毕时,除点火方式不同外,柴油机中燃气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比汽油机的高,因而柴油机的________比汽油机的高。
20. (山东威海中考)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 的水,在温度升高 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 ,水的比热容 ]
21. (泸州中考)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 ,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_______次。
三、简答题(共6分)
22. 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它是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说明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的好处。(至少写出一条)
(2)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相比,谁的热值高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它们的热值,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安全燃烧汽油的装置,都可由实验室提供)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23. 小明家煮饭、烧水使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放出的热量有50 被有效利用,现要将初温为 的水加热到 ,需要完全燃烧 的天然气,则能加热水的质量为多少?[ ]
24. 小芳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 。小芳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她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 ,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 。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 ]
(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需要燃烧 ,则煤气灶的效率为多少?(煤气的热值为 )
25. (呼和浩特中考)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 水,把水从 加热至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如果木炭的热值为 ,它燃烧放出的热有 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26.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平均功率是 ,该汽油机每分钟需燃烧汽油 ,问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大?(汽油的热值是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答案:
1. C 解析: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和热值的大小有关,而且和燃料的质量有关,故A、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2. A 解析:热值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没有关系,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3. B 解析: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释放热量的多少无关,故A、C选项错误;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在热机工作中能量的损失有: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燃料不完全燃烧损耗一部分能量、热机直接向外散热消耗一部分能量、废气带走了大部分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不是定值,使燃料燃烧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4. B 解析:由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构造可知,柴油机的上部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故A选项正确;柴油机吸入汽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D选项正确;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故B选项错误;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但燃料便宜,故C选项正确。
5. D 解析:物体从斜面上匀速滑下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变小,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A、B选项错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选项错误;汽油机做功冲程是汽油机获得动力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选项正确。
6. A 解析:内燃机的冷却液要求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较多的热量,故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故A选项正确;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选项错误;汽油是由一次能源石油提炼出来的,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选项错误;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使用过程中释放到空气中大量的热量,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故D选项错误。
7. C 解析:在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中,提供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故C选项正确。
8. D 解析:由热机效率的定义可知,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说明柴油机把柴油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率比汽油机的高,故D选项正确。
9. C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A选项错误;火箭在加速上升时,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火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而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火箭的机械能增大,故B选项错误;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则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水的重力势能就增加,故C选项正确;陨石在坠落时,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使陨石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D选项错误。
10. C 解析: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低。
11. C 解析: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A选项正确;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一定温度吸热较多,所以常用水作冷却剂,B选项正确;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与功率无关,C选项不正确;热机工作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D选项正确。
12. B 解析:A选项一个气门打开,一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是吸气冲程;B选项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C选项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选项一个气门打开,一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
13. 氢 氢 解析:由题意可知,氢的热值大于汽油的热值,当燃烧单位质量这两种燃料时,氢放出的热量多,故发射火箭时常用氢作燃料。
14. 解析:完全燃烧 的柴油可放出的热量为 ,由热机的效率公式可得柴油机所做的有用功为 。
15. 96 24 24 解析:柴油机的转速是 ,即 ,活塞转1转经过两个冲程,故活塞每秒钟经过96个冲程;活塞转2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故活塞每秒钟完成24个循环;活塞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对外做功一次,故燃气做了24次功。
16. 做功 内 机械 做功 解析: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产生电火花,点燃盒内酒精,酒精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一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7.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
18.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乙
解析: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首先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来提供动力,所以蒸汽机和汽油机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题图甲中是靠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所以是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题图乙中是靠燃气推动叶轮转动,所以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9. 温度 压强 效率
20. 比热容 0.01 解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 ,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为 。
21. 压缩 10 解析: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每经历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两周,活塞对外做一次功,该内燃机飞轮转速为 ,每秒转动20 r,因飞轮每转动两周,活塞对外做功一次,故对外做功的次数为10次。
22. (1)它是清洁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2)实验方法:
①取等质量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适量),放在安全燃烧的装置里;②取相同的两只烧杯装入温度相同的等质量的水,同时用上述燃烧装置加热,使燃料完全燃烧;③测量在加热前、后水的温度变化;④通过比较水温上升的多少来比较热值的大小。
23.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2分),又因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分),由题意可知: (2分),则有: (2分),所能加热水的质量为: = ≈ (3分)。
24. 解:(1)
。(5分)
(2) 。(4分)
25. 解:(1)水吸收的热量:
(4分)
(2)木炭放出的热量: (2分)
用掉木炭的质量: (3分)
26. 解:由题意可知燃烧汽油 放出的热量为
(3分)
该汽油机每分钟输出的有用功为 (3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题目
一、 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2.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是半径的()倍,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3. 如下图所示的图形的对称轴有()条。
4.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 m和1 m,面积相差()。
5. 甲、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18.84 cm,则它们的半径相差()。
6. 把31.4、3.014、3.14、227、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7. 一根铁丝长12.56 dm,用它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其中()的面积大些,大()dm2。
8.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9. 一个环形机器零件,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这个环形零件的面积是()。
10. 圆的()和()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 )小数。
二、 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3 cm,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A. 9π cm2 B. 3π cm2
C. 6π cm2 D.3 6π cm2
2. 大圆的直径是8 cm,小圆的直径是4 cm,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A. 2倍 B. 4倍 C. 3.14倍 C.6.28倍
3. 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A. 3.14∶2 B. 1∶3.14 C. 3.14∶4 D.4∶3.14
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则周长与面积分别扩大()。
A. 3倍 不变 B. 不变 9倍
C. 3倍9倍 D.4倍16倍
5. 当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种图形的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 圆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三角形
三、 判一判。(每题2分,共10分)
1. 半径是2 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2. 若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2倍。()
3. 两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整圆。()
4. 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 圆的直径缩小4倍,面积也缩小4倍。()
四、 求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共12分)
五、 求下列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12分)
六、 操作题。(共6分)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地(如图所示),在草地中间修一个最大的圆形的花坛,请在图形中画出这个花坛,并计算剩下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七、 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用一根长为10米的绳子绕大厅的柱子3圈,还剩0.58米,则这个柱子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 小红每天骑一辆直径是60 cm的自行车去上学,从家到学校车轮大约要转800圈,算一算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3. 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8.26 m,花坛周围有一条1.5 m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圆形餐桌的直径为2米,高为1米。铺在桌面上的正方形桌布的四角恰好刚刚接触地面。求正方形桌布的面积。
5.下图是学校运动场平面图
(1)绕运动场边线跑两圈所走的路是多少米?
(2)这个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周长的12 半径
2. 相等 相等 2 π
3. 1 4. 9.42 m2 5. 3 cm
6. 3.0143.14π22731.4
7. 圆 2.7004
8.4倍 9. 28.26 cm2
10. 周长 直径 无限不循环
二、 1. A 2. B 3. C 4. C 5. A
三、 1. × 2. × 3. × 4. × 5. ×
四、 102.8 cm 27.42 cm 18.84 cm
五、 1. 84.78 cm2 2. 20.375 cm2 3. 22 cm2
六、 略
七、1. 0.785平方米 2. 1507.2 m
3.49.455 m2 4. 8 m2
5. (1)514 m (2)4462.5 m2
六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我班有5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误。
三、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方面知识,能够根据题意解决问题。但总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百分数的对比量掌握不够好。教师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第二大题:选择题,失分在第2小题,说明学生对单位1掌握得不够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比较训练。
第三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得不错。个别学生出现失分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题计算,本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对百分数的换算很熟练准确,这得益于平时坚持训练。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计算粗心,所以出现失分。
第五大题:动手画画算算。本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画对称轴,对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较好。
第六大题: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四、改进建议:
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 方法 。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当然首先要夯实基础,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中间层的学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详细讲解要点,帮助他们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才不至于他们掉进学困生的队伍。
2、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 说说 自己的思路。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 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 措施 和对策, 总结 成功的 经验 ,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卷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份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测试卷,这样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2.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盐从雪中吸热
B.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D.盐起化学作用
3.(海南中考)中央二台是真的吗探究,使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像是( )
4.(浙江温州4分)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 mL液体(如所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5.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 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
A.豆腐中有空气,使豆腐体积变大
B.豆腐热胀冷缩而形成的
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
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
7.一保温筒内盛有20 ℃的水,把水蒸气缓缓地通入筒中,在12-3中表示水和水蒸气混合后共同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线是( )
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请你作出正确判断(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9.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冰花,形态各异。随着太阳升起,冰花会慢慢消失。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0. 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1)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2)能测萘溶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9 -102 -117 80 357 110 78 218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11. 长岛是一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12-4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12. 水是生命之源,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读出如12-5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示数是 ℃,乙示数是 ℃。
14.(山东烟台中考)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5.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线如12-6所示,从中我们可以判断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16.蔬菜、食品的保鲜是每个家庭都要涉及的问题。很多人通常将买来的蔬菜放入保鲜袋里保存,这是因为保鲜袋能 。
17.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 。
18.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和 。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 ℃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石蜡的温度/℃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19.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
(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 ,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2)沸腾后,水的温度 ,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20.(湖北宜昌4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 ;碘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是 。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
21.炖汤因为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置于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三、简答题(每空或每问1分,共16分)
22. (山西中考)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12-7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的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要 热。
(1)把材料中划线部分填写完整。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4.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上周日学校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去南郊风景区春游,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初二(3)班的张恬恬同学回到家后觉得很口渴,倒水时发现热水瓶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她就拿出水壶,倒入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张恬恬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当她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水花四溅,差点儿溅到自己身上。张恬恬吓了一跳,立刻将水壶放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水壶向水瓶中灌水,这次没有出现刚才的沸腾现象。张恬恬同学觉得很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在学校教物理的爸爸。爸爸听了以后,笑着对恬恬说,你已经开始学物理了,最好自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爸爸的指导下张恬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表一
水壶中的水量 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
半壶水 灌水时水会突然沸腾 灌水时不会突然沸腾
一壶水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灌水时不会突然沸腾
表二
水壶中的水量 用小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
半壶水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灌水时不会突然沸腾
一壶水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灌水时不会突然沸腾
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发生突然沸腾的现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出现:
(1)水量比较少(半壶水);(2)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张恬恬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液体沸腾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
通过这次活动,张恬恬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实验,不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问题1:原文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白气是 ;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问题2:液体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将
问题3: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25.(广东汕尾中考)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甲所示。
(1)甲中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 (选填左或右)。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像,如丙所示,由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6.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得很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
[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
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但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增加物质]
[补充步骤]
[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 ,说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
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答案
1. D 解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故A选项错误;冰箱保鲜室中的温度在 左右,所以放在其中的矿泉水的温度也为 左右,故B选项错误;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 ,故C选项错误;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故D选项正确。
2. B 解析:冬天公路上撒盐除雪是因为盐可以使雪的熔点降低。
3. D 解析: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温度很低,当舌头上的水遇到冷的冰棍时会变成冰,即舌头被冻在冰棍上,这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凝固点(0 )不变,所以与其对应的像是D选项的像。
4. B 解析:相同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又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得就越快,所以相同的环境中、相同时间内B选项中的酒精蒸发得最快,一段时间后,B选项中剩余的液体体积最少,故B选项符合题意。
5. B 解析:壶嘴上方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变成的小水珠,故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水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水滴下落时,刚开始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时做加速运动,只有当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时才会匀速下落,D选项不符合题意。
6. D 解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D。
7. D 解析:水蒸气遇到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升高到100 ℃时,水达到沸点,温度保持不变,故D选项正确。
8. A 解析:镜面变模糊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后附着在镜面上。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清晰了,是因为附着在镜面上的小水珠蒸发了。
9. C 解析: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在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的,冰花的出现是凝华现象,冰花的消失是升华现象。
10. A 解析:酒精的凝固点低于零下50 ℃,用酒精制成的寒暑表能测出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水银的沸点是357 ℃,高于萘的沸点,用水银制成的温度计能测出萘溶液沸腾时的温度,故A选项正确;由于水银的凝固点高于零下50 ℃,因此,用其做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测量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时,还没等测出最低气温来,水银就凝固了,即不能测出北方的最低温度,故B选项错误;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 ℃,甲苯的沸点是110 ℃,而萘的沸点是218 ℃,故用酒精和甲苯制成的温度计不能测出萘溶液沸腾时的温度,故C、D选项均错误。
11. B 解析:如题所示,给海水加热,使海水中的部分水汽化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变为淡水,剩下浓盐水。
12. C 解析: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为小水珠;冰山上的雪可以直接升华变为水蒸气;积雪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13. -22 38 解析:由题知两支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在甲温度计上,2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 ℃,为-22 ℃;在乙温度计上,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 ℃,为38 ℃。
14. 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侧;冬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15. 甲 232 解析:甲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先上升,后不变,再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点为232 ℃;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16. 减少水分的蒸发 解析:将蔬菜放入保鲜袋里保存是为了减慢蔬菜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蒸发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
17. 酒精涂在身上会蒸发,蒸发吸热,使人体温下降
18. (1)温度计 (2)液态 (3)99 解析: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需要根据加热时间记录相应的温度,所以还需要用温度计;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一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的过程,此温度为海波的熔点,即48 ℃,当加热到第9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所以在53 ℃时,海波是液态;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 ℃。
19. (1)升高 变小 (2)不变 变大 (3)蒸发 液化 解析:水沸腾前,底部温度高于液面温度,气泡上升时,由于热胀冷缩,气泡会变小。水沸腾后,在容器的底部会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向气泡汽化,使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同时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在变小,也会使气泡的体积变大,到达液面后破裂,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液面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气。
20. (1)升华
(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1)固态的碘变成气态的碘,属于碘的升华过程。
(2)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可能熔化,碘是晶体,必须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碘才能熔化。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3)干冰在常温时很容易升华,干冰放入水中,升华为气体,形成大量的气泡。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时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1. 液化 不会 解析: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气。沸腾需要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同时还要继续吸热。本题中将炖盅浸在大煲的水中,而且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大煲内水由于火的持续加热,温度达到沸点而沸腾,经过一段时间的热传递,炖盅中的温度也会达到沸点,这样炖盅内外温度相等,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也就不会继续给炖盅中的水加热,里面的水只能是达到沸点温度而不能沸腾起来。
22. (1)两个相同的碗、保鲜膜、水、勺子 (2)在两个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量的水,把其中一个碗用保鲜膜封住口,并将两碗水放在通风过道处,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碗中水量的变化。观察到没有封口的碗里的水变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 (3)在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时,水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水蒸发越快。(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由于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所以选择任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均可,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即可。
23. (1)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吸 (2)水的状态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解析:(1)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云是由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24. 问题1:小水珠 汽化 液化 问题2:温度达到沸点 能够继续吸热 保持在沸点不变 问题3:由于用大火加热且水不满,所以壶的上半部分温度较高,超过了水的沸点。将水灌入水瓶,当水流经壶的温度较高的上半部分时,水会再次吸热重新沸腾。
解析:问题1:壶中的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壶口喷出后,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这是一个先汽化,后液化的过程。问题2:液体要在温度达到其沸点并且能够继续吸热,才会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问题3:可根据前述中液体沸腾的条件进行解答。
25. (1) 左 (2)99 小于 (3)熄灭酒精灯 (4)液化
解析:(1)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故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所以气泡的体积越来越大,故乙中左是水沸腾时的现象。(2)由丙可知90 ℃到100 ℃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 ℃,所以像上温度不变时对应的温度是99 ℃,即水的沸点是99 ℃,已知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且液体表面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故此时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的特点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停止吸热后,水会停止沸腾,所以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熄灭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如果水不能继续沸腾,就说明沸腾过程中是需要吸热的。(4)白气是大量小水珠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水在沸腾时,迅速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在杯口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26. [实验步骤](1)分别放在靠近电风扇和远离电风扇的位置
[增加物质]水(或酒精)
[补充步骤]将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同时蘸取等量的水(或酒精)
[分析论证]靠近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快(或远离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慢)
解析:要验证电风扇能否降低室内温度,只要选取两支温度计,分别放置在离电风扇远近不同的位置,看温度计的示数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若要验证电风扇能否加快汗液蒸发吸热的速度,需要类似于汗水的物质可以蒸发,如水、酒精等,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蘸取等量的水(或酒精),然后放到电风扇下吹,远离电风扇则风速小,靠近电风扇则风速大,然后读取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作出比较。由于蒸发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在设计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七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四第零章走进科学答案综合卷b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 B. 无理数是无限小数
C.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D. 是分数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的平方根是1 B. –1的立方根是-1
C. 是2的平方根 D. –3是 的平方根
3.下列平方根中, 已经简化的是( )
A. B. C. D.
4.若规定误差小于1, 那么 的估算值为( )
A. 3 B. 7 C. 8 D. 7或8
5.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 , , ,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
76.0123456789101112…(小数部分由连续的正整数组成).
A.2 B.3 C.4 D.5
6.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 )
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实数
7.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8. 的平方根是( )
A. B. C. D.
9.若 ,则 的值是( )
关于循环周测卷和周测循环练七年级上册数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