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地理题目(2021全国大联考第二次lk地理)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全国大联考地理题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1全国大联考第二次lk地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大联考2013第五次联考地理 全国卷 角标13-XKB-QG XB的发来也行

英语23321.13322,13313,12212,12423,12341,42231,42132,31421,24314,13243,21342,23332,24431

2019-2020学年(全国版)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必修三地理经典的例题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2-4题。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65周岁及以上 总人口 比上年末增加

1.2% 0.7% 0.5% 8.3% 13.28亿人 673万人

2.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已经进入(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3.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4.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5~6题。

5.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6.按联合国标准,如一个地区≥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7.人口迁移是指( )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 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

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11.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12.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13.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

14.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成15~16题。

1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17.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18.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20.关于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边缘

B.设计者尽可能的把高一级居民点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C.设计者把居民点设置为四级

D.这样设置是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的

21.关于城市不同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等级的划分通常是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C.任何城市的等级是相同的

D.我国城市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类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的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居民

B.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等级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大,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建大酒店

23.读下面“六边形服务网络图”,据图判断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顺序应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4.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人口数量增加

25.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 ⑦社会秩序混乱; 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27.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示的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约增长了两倍

29.据图分析,30年间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变化不大 C.大幅下降 D.略有下降

30.读右下图,其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 分)

二、综合题 (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读下面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2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6分)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 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洲。(4分)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 ,原因是 (4分)

32.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2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2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3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年 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10 12 15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2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20 44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8分)

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2分)

。(2分)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6分)

(1) 。(2分)

(2) ;(2分)

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 _ _ (答对两点得2分);

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2分) 。(2分)

(4) ;(2分)原因是: (2分)

32.(14分)

(1) ;(1分)主要原因是

;(2分) 。(1分)

(2) ;(1分)

。(2分)

(3) (2分)

。(2分)

(4)

。(3分)

33.(10分)

(1)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

。(2分)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B B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D C B D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A C D C B B 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6分)

(1)外来流动人口 (2分)

(2)老龄化(2分) 老年人口多,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生活孤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答对两点得2分)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等(2分)

(3)拉丁美(2分) 欧(2分)

(4)高(2分)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2分)

32.(14分)

(1)A (1分)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2分)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1分)

(2)C (1分)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2分)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2分)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2分)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3分)

33.(10分)

(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3分)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3分)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2分)

金太阳全国大联考第四次(湖南专用)试题

sdfjweh 你好!

好难找呀!好容易找到了。你先试考一下看看一下效果!应该不错的!!!!!!!!!!!!!希望能帮的上你的问题!!!!

金太阳2006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湖南专用)全国大联考(湖南专用)

2006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长郡中学等校

审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数学研究室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考试内容:2005年《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邦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曝光 爆冷门 暴虎冯河 抱薪救火

B.鞭笞 吃小灶 嗤之以鼻 吹毛求疵

C.弹劾 喝倒彩 欲壑难填 荷枪实弹

D.伛偻 御林军 语焉不详 予人口实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奶烙 摩托艇 李代桃僵 万变不离其宗

B.锔油 马蜂窝 纹丝不动 惶惶不可终日

C.嫁接 揪辫子 坚苦卓绝 无所不用其极

D.稽查 回马枪 因事利导 一蟹不如一蟹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八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这个众所周知的 现实,充分说明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多么窄仄,没有核心技术多么受制于人。

②自主创新,就是 13亿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就是让中国人的智慧之光充分迸发。

③“神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则有力地印证,中国 具备自主创新的决心与信心,_________有实力参与世界科技的前沿竞争,以掌握核心技术,站到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主导经济社会发展。

A.严酷 开挖 既/也 B.严重 开挖 不仅/而且

C.严重 开发 不仅/而且 D.严酷 开发 既/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别以为中美迎来了又一个蜜月,因为来的每一张笑脸背后肯定带着一个个目的。

C.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一个现代商业银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商业银行服务。这也意味着:建行将借上市之力推进“脱胎换骨”的步伐。

D.“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9月23日至25日,近百位学者、政府官员、乡镇干部聚首广州,在“首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探讨三农难题。

B.10月17日,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长达24年的作家巴金辞世,享年101岁,新华社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

C.难道走过了,却没有看到沿途丰富多彩的风暴,你们不遗憾吗;难道读着干枯的文字,你们不觉得无味吗;难道功名利禄是你们的唯一主题吗?

D.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决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让它们服务于社会。第三,政府决不让百姓承担维护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但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B.世界卫生组织称,到10月20日,在越南共有9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

C.欧洲航天局称,过去10年间,中国上空由工厂、发电站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上升了约50%,而美国和东欧等地的污染程度保持不变或有所下降。

D.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1~2个月,一旦有兴趣,有好习惯,就会自主学习,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考好成绩,上理想的学校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人类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利用碳纳米管技术,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这种微型攻击性武器能够准确地摧毁恶性肿瘤细胞而不会损害生物体内的正常细胞。

新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合作的智慧结晶。特拉华大学内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电子和计算机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各自新颖的观点最终碰撞出火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纳米炸弹应运而生,而美国国防部为谊前沿课题提供了部分研究经费。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堆量子材料,主要为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于构成的同轴圆管,其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由于这种材料的体积比细胞还小,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研究人员起初打算用它们来输送药物,借助碳纳米管有选择地将药物注入不同的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然而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在纳米尺度上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分子的光学和热力学性质,诱发碳纳米管产生微型爆炸。

观察到碳纳米管的爆炸现象后,科学家们马上意识到,这种微型爆破可用来摧毁癌细胞,并非常有希望成为清除肿瘤的新式武器,特别是乳腺癌。这是因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而且还可通过扩大作用范围,破坏周边癌细胞组织的结构。当然,纳米炸弹的作用区域也很有限,爆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人体对爆炸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

研究人员们对这种纳米范围内的微型炸弹的爆炸原理的解释是,碳纳米管受到一定强度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单个碳纳米管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周围的空气吸收,而纳米炸弹由碳纳米管堆积而成,其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可引发爆炸,相关的论文现已发表在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上。

用纳米炸弹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首先是它的威力大,选择性强,可定点清除目标。其次,它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此外,纳米炸弹与其他有可能用来治疗癌症的碳纳米管技术相比也有长处,那就是,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有效地清除这些残骸。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而一旦这些物质进入肾脏或在血管内长期积累,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外,通过手术切除癌组织现阶段尚无法达到精准的程度,况且有些部位,例如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但纳米炸弹却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位,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与化疗手段相比,优越性就更大了,因为它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刚起步,要将该项成果最终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得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研究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选自《科技日报》2005.10.27)

7.下列对“碳纳米管”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同轴圆管,体积比细胞小。

B.碳纳米管受到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引发爆炸。

C.人们可以借助碳纳米管将患者治疗所需的药物全都注入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

D.碳纳米管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

8.下列对纳米炸弹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炸弹爆炸对人体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虽然对付癌细胞的威力小,但由于可以定点清除目标,还是比较理想的。

B.纳米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而且会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

C.纳米炸弹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

D.纳米炸弹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分,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9.下列叙述与原文符合的一项是

A.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刊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的技术。

B.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纳米炸弹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

C.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临床试验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D.纳米炸弹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完全清除这些残骸。

10.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们不可能将这种技术用于临床治疗。

B.在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比现在所有治疗癌症的手段都优越。

C.用纳米炸弹来治疗癌症,高效、快捷、好处多多,将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最理想的方法。

D.纳米炸弹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它终将会替代化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①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zhēn)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yì)江濑。幽阒(qù)辽夐③(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zhēng)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④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②刳:剖。③幽阒辽夐:清幽寂静,辽阔绵远。阒,静。夐,远。④齐安:古郡名,在今湖北黄冈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挹:汲取 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具体

C.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幸:希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丁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先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略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然后详写竹楼内所适宜做的四件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C.文章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第Ⅱ卷 ( 非选择题威共108 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皆竹楼之所助也。(2分)

译文:

⑵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3分)

译文:

⑶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4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②题。(6分)

[双调]清江引

贯云石

咏梅(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咏梅(其三)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①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霹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其手法和效果作一简明赏析。(3分)

答:

②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题,6分)

(1)岳阳楼历来是文人歌咏的对象。如杜甫的“ , ”就表现了岳阳楼的苍凉,孟浩然“ , ”体现了诗人的豪情;范仲淹表现志向的“ ,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① , 孰能无过?,善莫大焉。 (《左传》)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李商隐《锦瑟》)

③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月光破碎

玄 武

①有一年,所有形式的字迹剧烈晃动,变得模糊、朽烂、面目可憎。我抛弃书卷,离开上班下班和回家的路。辗转很多地方,有一天,就到了岳阳。

②乘车常过汨罗,那是我崇敬的楚国诗人的故乡。红土丘陵遍生低矮的灌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默然。在黄昏暗淡里临近和远去。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而我终于一次也没有前往。

③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初来时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让我感到亲切。我记得在一条并不宽大的小河里游泳,记得在夜里捕捉萤火虫,记得窗前竹影的摇曳。然后,憎恶自亲切中滋生开来。我和工商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公安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租住的小楼房东老大大讨价还价。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时常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我怎么在这里呢?

④有一天,雨开始无昼无夜、无休无止地落下来。

⑤“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我想到的仅仅是范仲淹的句子。我在岳阳楼看到范仲淹的句子。无心游玩,但洞庭湖还是映在了眼前。

⑥我没有想到洞庭湖竟这般阔大。水混浊着,荡动着。不可或歇。我迷恋它原初的名字:云梦泽。它更应该是北方大泽,不应在湘地。《山海经》里说的“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那大泽该是这样的所在。很多年后,我明白地目睹洞庭,当时就减轻了内心的饥渴。或者说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略略减轻了内心的纷扰。

⑦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上古时大旱,射日的后羿曾在此杀死巴蛇。我得承认我是迷信的,有着致命的宿命感,比如对水的迷恋与恐惧,一种复杂的交织的情感。登上驶往君山的小舟时,我心生惧意。“洞庭波兮木叶下。”时值春末夏初,我无端地想起屈原的诗

句来。

⑧也想到苏轼在洞庭深夜所见的荒败景象。想到柳毅,一个怀才不遇者在洞庭与自然神的交流。想到水面上破碎的明月,以及漂浮着的峨冠。

⑨我身边的同行人开心地笑着。她不知我想着什么。其实我也不知她思量什么。我们都不知两年后,将彻底地分道扬镳。

⑩也不知不足一月后将返回故乡。又不足一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我曾走过、居住过的场所,为自洞庭湖冲出的凶猛洪水所吞噬。这一半洪水泛滥。有传言说,为保武汉,有可能将洞庭炸开,牺牲岳阳。真如此的话,岳阳将永远成为洞庭的水底。

当然包括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地方。

我此刻的书写像对梦境的记录,一切呈现飘浮的状态。它们莫可名状地显现,在不知道的地方隐去。的确曾经真实发生过吗?我还不能明悉这经历和生存必然性的原因。

我看到我的父亲,我在长沙的车站送他。我听到他自嘲般地说,这么多年没出过门了,在车站看到这么多人,好像还有点怕呢。

我看到我的女儿,她两岁。我牵着她的手,在夜间走过一所空荡荡的楼房,灯惨淡地照着,楼道拐了一个穹又一个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而七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女儿昨天说,爸爸,我梦见你带我走过一座楼房,走廊一直走不到头。

有一些暗昧的东西,一些苗头,也许将在时间中一点一点昭示,一点一点不容改变地、清晰地显现,一点一点坚定地证实。七年以后,今天,我沉浸在字迹中,觉得强烈的饥饿感在平息下来。

(选6《散文》2005年第9期,有删节)

18.为什么作者“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4分)

答:

19.如何理解“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0.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6分)

(1)本段写了作者在岳阳的生活,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

(2)为什么作者的感觉会从“亲切”突然转到“憎恶”?(3分)

答: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宇左右的赏析短文。(13分)

(1)诗句的引用——简析《月光破碎》的语言描写

(2)铺垫的美——谈谈《月光破碎》的伏笔照应

(3)迷信吗——说说《月光破碎》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失去拥有,你又会四处去追寻;有时,拼命寻找,你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有时,你苦寻不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有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吗?请以“拥有与寻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img]

全国大联考地理题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1全国大联考第二次lk地理、全国大联考地理题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