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宣城市八年级期末调研卷,以及宣城八年级期末调研试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二上物理期末试卷(全)
- 2、-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
- 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 4、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 5、如果是奥楚簚洛夫将小狗给将军哥哥送去,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至少运用3种人物描写手法,80字)
- 6、初二数学 急。。
初二上物理期末试卷(全)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
28.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9.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
(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3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1.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
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 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
(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32.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34.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物理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4.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5.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6.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7.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8.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9.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0.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1.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2.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3.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4. 25
.
26. 27.
四、阅读理解
28.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9.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
30.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31.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32.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33.
34.
初2006级八年级上期半期考试
物理答案
13.振动 空气 14.分贝 响度 15.振动 钻研精神 16.反射 直线传播
17.色散 绿光 18.漫 音色 19.光的折射 虚 20.小勺是直的 折射规律
21.成本 电子干扰 22.40 右 23.3×108 月亮 小孔成像
24. 25.
26. 2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A C D C D B A C B D C
28.浅 光的折射 29.红光 其它色光 七种色光 红光 没有
30.D、E 材料和长度 ③①②④ 31.B 2 向东 4
32.凸透镜 会聚 小于 虚 缩小 靠近 远离 伸出去 u>100mm
33.4m-1 2m-1 3m-1 0.33m 4m-1 0.25m
34.360m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
【2016-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二学期】
第一部分 阅 读(67分)
一、 文言文 (33分)
(一) 默写 (8分)
1.王于兴师, 。 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2.老骥伏枥, 。(《步出夏门行》)
3. ,余响入霜钟 。(《听蜀僧濬弹琴》)
4.纤钩时得小溪鱼, 。(《猫儿》)
5. ,得地本虚心。(《孤桐》)
6.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7.稍近,益狎, 。(《黔之驴》)
8.乃悟前狼假寐, 。(《狼》)
(二)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5分)
黠鼠赋(节选) 苏轼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 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 苏轼,号 , (朝代)文学家。(2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役万物而君之( ) ②卒见使于一鼠( )
11.①翻译以下句子。(3分)
异哉,是鼠之黠也!
②选文中“鼠之黠”主要表现在“ ”的诡计中。(3分)
12. 选文中,除了“是鼠之黠”以外,是什么令苏子发出了“乌在其为智也”的感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10分)
环州蕃部奴讹①者,素倔强,未尝出谒郡守。闻种世衡②至,出迎。世衡约明日造其帐。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险不可往!”世衡曰:“吾方结诸羌以信,讵③可失期?”遂缘险而入。奴讹讶曰:“公乃不疑我耶!”率部落罗拜听命。
(选自张岱《夜航船》)
【注释】
①奴讹,羌族首领的名字。②种世衡,北宋名将。③讵,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
13.奴讹的“倔强”表现在“未尝出谒郡守”的行为中,后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他“ ”和“ ”的两个举动。(请均用原文回答)(4分)
14.种世衡身边的部属都反对他当天前往奴讹的营帐,表面原因是 ;从后文奴讹所说的一句“公乃不疑我耶”可以看出,还有一层原因是 。(4分,均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15.选文讲述了一个关于“ ”的故事。(请用原文回答)(2分)
二、 现代文阅读 (34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21 题(20分)
晋祠(节选) 梁衡
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
②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③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④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7间,深6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⑤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⑥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⑦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16.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与《 》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圣母殿是“三绝”之首,请根据选文第④段内容分条概括它的独特之处。(6分)
19. 根据选文第⑤段内容,请具体说说木雕盘龙 “木质的优良”表现在哪里。(3分)
20. 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短语“在我国古建筑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 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其中选文④—⑦段按由 到 ,由 到 的顺序展开。(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4分)
淘气岁月(有删改) 秦文君
点心师
①童年懂事起,妈妈就规定我们每人每天干一样活。起先由她派活,扫地呵,给花浇水呵。很快她就发觉派活失败了,因为没有人情愿干活。大家感兴趣的是举着扫帚大喊“缴枪不杀”,或者专往别人的脚下扫,而且扫来扫去,灰尘还是在房间内,最多是从房间中央汇集到门后边或是床底下的隐蔽处。
②于是妈妈改变策略,让我们自己挑一件事做,晚上再汇报给她。每晚评比谁的活出色,优胜者有奖。
③弟弟们听说有奖,立刻开始卖命干活。大弟跪在地上刷地板,把地板刷得比床更干净;小弟则忙着擦玻璃,一口一口往上呵气。我发挥想象力,决定做一盒大蛋糕。
④我打了两个鸡蛋,其中一个竟是个臭蛋,整个厨房都有股怪味跑来跑去,把守在边上的'弟弟熏走了。我倒掉了臭蛋,可是菜柜里找不出别的蛋了。我想,世界上比鸡蛋好吃的东西有千万种,高明的点心师不必为少了鸡蛋发愁。我调好了面粉,添加了能找到的所有好东西:核桃肉、葡萄干、冰糖、橘子原汁,甚至肉松和一把饼干屑。等蒸出来之后我吓了一跳:这哪是蛋糕呵,分明是一个硬邦邦的铁饼。弟弟们闻讯赶来,还雪上加霜地把“饼”上的核桃肉和葡萄干都抠出来塞进嘴里。
⑤我以为当点心师当惨了,可是妈回来后,尝了我自制的点心,说甜度适中,不粘牙,可以第二天早上搬上餐桌。而且,我居然得了奖。
⑥我于是积极性大增,发誓每天蒸一个这种不粘牙的点心出来。不料,妈妈悄悄拉住我,说她是不愿浪费才动员大家成为我的顾客的。
⑦后来,我才知道我得奖与两个弟弟的倒霉有关,他们一个在刷地板时弄断了刷子;另一个为了取胜,居然拿妈妈的绸睡衣来擦亮玻璃。
弟弟
⑧我有两个弟弟,他们只差一岁,一样的光头,一样的犟脾气,连手劲都差不多大,又是相互不服气,所以爸妈不在家时我就得当警察,保卫家中安全。
⑨他们两个每天都可能爆发战争,比如走路时都大摇大摆的,不小心就撞到一块,然后就吵起来,质问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相互都这么说同一句话,可是人却慢慢逼近,大有推翻对方的意思。
⑩这时,如果出个一般的警察,不用说,根本劝阻不了;如果来个愚蠢的警察说几句风凉话,火上浇油,更会使他们恨死对方。
11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小天才,我塞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我说:“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堆去了。
12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13他们吵完架,又成亲兄弟。妈妈让他们每天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他们嫌烦,就成立互助组:每人轮一天洗两个人的手帕、袜子。大弟弟毕竟大了一岁,想出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小弟总是皱着眉头对付那穿了两天的袜子。
14我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来工作,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乘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眼皮底下发生。大弟心中发虚,终于没有大喊起来。
15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我这个天才警察才失业了。
22.《点心师》这部分中“我”制作蛋糕并得奖的过程写得特别曲折,请根据文意完成填空。(3分)
添加各种材料 ③
↗ ↘ ↗ ↘
① ② 知道事情真相
23. 在《弟弟》这部分中,“我”的形象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摘录能表现这一点的一句句子。(3分)
24. 选文有两个小标题——“点心师”和“弟弟”。参照一下“点心师”这一小标题,有没有发现,“弟弟”拟得不是最贴切?请你试着为第二部分《弟弟》另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4分)
25.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在 A.生动 B.幽默 两点中选择你印象比较深的一点,并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简要分析一下。(4分)
第二部分 写 作 (50分+卷面3分)
26.题目:淘气岁月
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学业效能实证研究”学习质量调研
试卷答案
一/(一)默写(8分)(一句1分,错别字一个1分,扣完即止)
1.修我戈矛 2.志在千里
3.客心洗流水 4.饱卧花阴兴有余
5.凌霄不屈己 6.夕阳西下
7.荡倚冲冒 8.盖以诱敌
(二)课内文言(15分)
9. 东坡居士;北宋/宋朝(2分)
10.①统治(2分) ②被(2分)
11.①这只老鼠(的)狡猾(真是)令人惊异啊!(3分,关键词:是、黠,主谓倒装句)
②“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3分,两个分句摘录一句2分,两句3分)
12.人类本是所有生命之中最有智慧的,能够驱使、统领万物,结果却被一只小老鼠算计了(3分)
(三)课外文言(10分)
13.“闻种世衡至,出迎”(2分)和“率部落罗拜听命” (2分)
14. 一夜大雪,路途艰险(2分);羌族敌我不明,恐怕对种世衡不利(2分)
15. 信(2分)
二/(一)课内现代文(20分)
16.小石潭记(1分)
1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上承前文“晋祠美在山、水、树”,下启后文
对晋祠“三绝”的介绍(2分)。
18. ① 它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2分)
② 宽敞的大殿内并无一根柱子,全靠廊柱支撑。(2分)
③ 圣母像及42个侍女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珍品。(2分)
19.首先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1087年,距今近千年;其次它依
然完好且生动,由此可见木质的优良(3分)。
20.不可以。(1分)“在我国古建筑中”限制了范围,十字飞梁的罕见是仅指在我国古建筑的范围内,若删除则与事实不符,(1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1. (由)主(到)次,(由)点(到)面(4分)。
(二)课外现代文(14分)
22.① 打了一个臭蛋 ② 蒸出一个铁饼 ③ 得到妈妈夸奖(3分)。
23.智慧(1分);句子2分。示例:①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小天才,我塞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我说:“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②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堆去了。③于是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逢凶化吉。④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乘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眼皮底下发生。⑤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学生的摘录可能是不完整的,只要能够表现出“我”的智慧,即可给分)
24.另拟标题:警察(1分)。理由:选文是从“我”的视角,以“我”为主的;第一部分中“点心师”是“我”扮演过的角色,第二部分中“我”在弟弟们的战争中扮演的是“警察”的角色,所以如此改动。(3分)
25.选择1分,例子1分,分析2分。
示例:
选“生动”。如第11段中“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堆去了”一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弟弟们容易争强好胜又容易和好如初的小孩脾气。
选“幽默”。如第⑦段中“后来,我才知道我得奖与两个弟弟的倒霉有关,他们一个在刷地板时弄断了刷子;另一个为了取胜,居然拿妈妈的绸睡衣来擦亮玻璃”一句,不动声色地揭晓了“我”得奖的谜底,无论是弟弟们的倒霉还是“我”的幸运都令人发笑。
[img]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资料:
这是苏教版:
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初二语文试题 2005年1月
命题人:陆文跃 审稿人:潘克勤 姚芙梅 曹介梁 张立成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qiǎn 责愚氓的恶行,kǎi 叹智者的无nài ,从而作出明智的jué 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①“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②写出杜甫《望岳》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 , 。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3.名著阅读。(2分)
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 (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欢的一次历险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忘记眼前的责任;
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仿句: , 。
5.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表扬信(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表 扬 信
金常中学,
贵校初二(3)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宣传回收费电池,并每家每户上门回收旧电池。他们这种“宣传环保,清洁家园”的精神和热情十分可贵,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
2004年12月5日
金常街道工委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6.通过对“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请你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功能”、“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汉字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2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完成8——13题。(共18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0.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径的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11.“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5分)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3分)
(1)“俘获说”(地球的子):
(2)“同源说”(地球的妹):
(3)“分裂说”(地球的儿):
16.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4分)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17.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18.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4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9—2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下见小潭。(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皆若空游无所依。(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2分)
22.请把这两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四)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23—24题。(共4分)
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4.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2分)
三、作文(共30分)
25.生活——一本哲理性大书,它告诉我们,人不可以有傲气;它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它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等待着我们去体会、去探索……
请以“生活告诉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②不少于500字。
题目:生活告诉了我
望采纳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家庭电路中,要装 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2.如图1所示,图甲中试电笔的笔尖A应该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图乙和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 ,当用它插入插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火线在插座的 孔。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调至的最小值为 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W。
4.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这种手机电池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________ 现象,其能量转化是_________ ;
5.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3中的 种接线方法。在家庭电路中,除接线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上述现象有相似之处?请你列举出一例 。
6.如图4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 机的模型,它是根据
制成的,乙图是 机的模型,它是根据 制成的。
7.如图5所示,A和B分别是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图,请判断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个电阻串联,串联总电阻的图像在区域________。(选填“Ⅰ”“Ⅱ”“Ⅲ”)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 “3V 0.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l,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则R的阻值为_____此时灯泡L和电阻R消耗的功率之比是______。
9.小红同学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电视,当妈妈把电饭锅插头插进插座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了,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电饭锅插头内部 ,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 。
10.如图7所示为北方某市郊区林场,树木已成材,砍伐后,地面上留有一截树桩。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到林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此时有一群大雁自右向左迁徙,小刚同学为确定大雁飞行方向拿出指南针,指南针指向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小刚确定磁针A端是 极,此时季节为 季。
二、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1.图8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
2.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A.微波传送 B.超声波传送 C.光纤传送 D.空气传送
13.学校茶炉房为方便学生而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电路。绿灯亮、红灯不亮,表示水已烧开,此时开关的开、闭情况是 ( )
A. S1断开、S2闭合 B. S1闭合、S2断开
C. S1、S2都断开 D. S1、S2都闭合
14.用电压为220V的电源向远处某工地的一盏标着“PZ 220-60”的电灯供电,由于导线有电阻,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55W。则导线消耗的功率( )
A.大于5W B.等于5W C.小于5W D.不能确定
15.如图10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阻串联,①、②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变大
B.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C.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D.若电阻并联,①、②是电流表,则表③示数变大
16.小红家购买了一只电热水器,使用时发现通电不长时间,其电源线很热,甚至能闻出很浓的橡胶的焦味,于是张云决定用他学过的物理知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他可从下面哪个方面的鉴定提出投诉( )
A.导线太短 B.导线太粗
C.导线太细 D.电压太高
1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文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
18.关闭并拔出电动自行车的钥匙,用力踩踏使其前进,会发现按下喇叭开关时,喇叭也能发出鸣叫,这是因为此时()
A.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漏电了
B.钥匙开关没有切断喇叭与电源的连接
C.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
D.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
19.我们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如图11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20.注意观察,善于发现。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A.电流具有热效应
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电磁感应现象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三、作图(每题3分,共6分)
21、在图12中画出螺线管B上的绕线,要求通电后使图中的A、B两个螺线管相互排斥。
2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楼道灯一直亮着会造成浪费。科研人员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能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请将图13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夜间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四、实验与探究(23题6分,24题10分,25题8分,,共24分)
2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李老师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14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器材,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导线,a、b、c三根的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 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 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b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
24.孙雯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R(50Ω 0.5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15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 挡;
(2)如图15是她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3)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她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 障 现 象 检 测 故 障 原 因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4)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甲和乙所示,请你替小明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在表中,并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
示数 小灯亮暗程度 功率
1 2.0V 0.20A 暗 0.4W
2 正常发光
3 3.0V 0.28A 较亮 0.84W
(5)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当灯丝两端电压改变时,灯丝电阻也在改变。你认为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5.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17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⑴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 的不同。
⑵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⑶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⑷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就补充 。
五、综合应用(26题7分,27题8分,共15分)
26.电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险。小明家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如表1所示,电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为2200W,最近又准备购买一台电热水器,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这种电热水器是否适合他家使用呢?小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2000W
容量 12 L
表1 表2
220V
20A
3000r/kW•h
(1)首先他想到,添置这么大功率的用电器,是否超过电能表的负荷?请你通过计算写出你的看法。
(2)其次他计算出:如果安装了这台电热水器,家中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将达到 A,电线 (填“能”或“不能”)承受.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如果他家购买了这台热水器,在使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请你为他家提出一点建议。
(4)请你算一算:按照当地0.55元/kW•h的电费标准,这台电热水器每天正常工作1h,一个月就需交纳电费多少元?(每月按30天计)
27、如图18所示,R1=5Ω,AB两端电压为9V,电压表读数为6V,求:
⑴R1中的电流;
⑵R1消耗的电功率;
⑶1min内R2所消耗的电能。
抚顺市2009—2010学年末试题
八年级物理答案
一、 填空
1、电能 ,220,36; 2、导体 丙 右 3、15 1.5
4、 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变大,甲,插座与插头或开关处 6.电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发电 电磁感应现象7、大于,Ⅰ 8、10 , 2:3 9、 短路,总功率过大10、为N极,春季。
二、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C C C C D B B
21、如图b所示
22、如图所示
23.(1)a c (2分)
(2)材料(2分) 在长度、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材料不同,其电阻不同。(2分)
24.⑴0~3V ;(2分)
⑵如下图所示;(2分)
(3)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到下面两个接线柱 (1分) 灯泡断路;(1分)
(4)2.5V 0.24A 0.6W;(共3分)
(5)灯丝的阻值随温度升高增大。(1分)
25.⑴ 磁性强弱 ⑵a b ⑶ b c ⑷ 电流相同时。
26.(1) P总 = UI = 220V×20A = 4400W ……………………………………………………①
P = 2200W + 2000W = 4200W<4400W
所以,没有超过电能表的负荷…………………………………………………………………②
(2)19.9A,不能承受 …………………………………………………………………………③
(3)家中的用电器不要同时使用;更换电线…………………………………………………④
(4)W = P1t = 2kW×1h×30=60 kW h
故电费为60 kW•h×0.55元/kW•h=33元……………………………⑤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 ①②共2分;③2分; ④1分;⑤2分
27、解:⑴由题意知:R2两端电压为U2=6V. ……………………① (1分)
则R1两端的电压U1=U—U2=3V………………………… ………② (1分)
故通过R1的电流为I1= = =0.6A……………………………③ (1分)
⑵ R1消耗的功率为P1=U1I1=3V×0.6A=1.8W………………… …④ (2分)
⑶由串联电路特点I1=I2=0.6A …… …⑤ (2分)
1min内R2消耗的电能为W=I22R2t=(0.6A)2×10Ω×60s=216J……⑥ (1分)
如果是奥楚簚洛夫将小狗给将军哥哥送去,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至少运用3种人物描写手法,80字)
,奥楚虐洛夫与巡警正一前一后的跟着厨师普洛克尔走在大街上,走在最前面的普洛赫尔前面是一条可爱的小狗。随着普洛柯尔随脚一踢,街道上的一团垃圾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时端着醋栗的巡警胆怯的问了一句:长官,这个(醋栗 )该怎么处理?"他没敢张大嘴说话,他怕囗水溅到奥楚蔑洛夫的大衣上。“哦,这个”奥楚蔑洛夫眼珠往上转,又看了看远处的将军家说:"那么你把这个放到上星期没收的盒子里去吧,记住,把盒子带来时再带两瓶威士忌,听说将近喜欢这个,那么,快去!" “ 遵命,长官。”。叶尔德林挺直了身板,那只端着筛子的手似乎很想行一个军礼,接着他就以一种奇特的姿势飞快的跑去警务厅了。身后的奥楚蔑洛夫还不放心的看了他两眼的,当然,他关注的是“礼物”的安全。 奥楚蔑洛夫加紧了步子,跟上了厨师,他注意到厨师似乎有话要跟他说。 普洛诃尔忘了望天说 :“警官,天气有些坏,我想我得先去把晚上的鸡蛋取回来,这天气像是要下雨了,我可不想等下雨了再去取鸡蛋。你先帮我把这只小狗带回将军家,怎么样?” "那自然是好,不过我得等一会。"。 ″这样啊那你就在这里帮我看一会吧。″ " 当然,为将军哥哥心爱的小猎犬保驾护航是我的荣幸。"
"那么我走了。"厨师不一会就消失在了前面不远的巷子中。奥楚洛夫久违的弯下了腰,把前面走来的小狗抱入了怀中,心里想:真是多亏了这个小东西呀! 小狗不知是怕生还是恐高,面对着他的脸表现的很是惊恐。过了一会,小狗不安分的在他的怀中扭动身体,似乎是想要“越狱”。
“ 哟,你这只小狗,别那么紧...”紧张这个单词还没有拼出来,他就听见了"呲"的一声",这只小猎犬竟然在奥楚蔑洛夫的怀中撒了尿! 来不及做出反应,奥楚略奥蔑落夫的新大衣,提着的包,澄亮的军鞋,以及裤子,无一例外的,都被那只小狗的尿给淋到了。
"哦,天啊,你这畜生!"奥楚蔑洛夫一把把小狗扔在地上,在万有引力的帮助下,他听到了一声尖锐的来自小狗的惨叫声。奥楚虐洛夫把包的提神绳紧紧的握在手中,然后用力把包向小狗砸去绳,被砸到的小狗接着被又惨叫几声又,便成丧家之犬似的逃走了。
做完这一切,奥楚蔑洛夫就嫌弃的把那个黑色的被淋到狗尿的包扔在了路上。然后无奈的望着自己的新大衣上因为那股新鲜的尿正在冒着热气的,只得把它脱下,然后用手夹着中间没有被尿撒到的地方,虽然散发着一股味道,但他还是强迫自己相信这是一种威士忌。
奥楚蔑洛夫才开始注意四周的居民一一一空无一人?不对,很多窗户都漏了一个小缝一一一他们一定看到了!!!他甚至看到了一个男人把头大胆的露在外面盯着他。奥楚蔑洛夫气的直咬牙,牙齿都磨出了火花。
再仔细一看,他更加气愤了,居然是他!奥楚蔑洛夫在结束了那场关于赫留金的闹剧之后在群众中,发表对他意见的人很多,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人,悄悄的说他是“变色龙”他的耳朵可不聋,当然也知道“变色龙”是什么。
现在正好账旧账一起算!
奥楚蔑洛夫就这样盯着那个人,而那个人也不敢动,不知他从警官的眼看出了什么。就这样有了一阵子,打破僵局的,是因为巡警回来了。
“长官,盒子带来了”红头发的巡警说到。这那位被盯上号的住户“啪”的一声把窗户关上,奥楚蔑洛夫此时也接过了盒子。
“嗯,干的不错,还有一件事要你处理”
“是什么呢?长官。"
“是这样的,刚才这位住户趁我不注意公然向我泼脏水,按照法律,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这件大衣就是证据,瞧瞧这大衣被弄的!”
“当然,法律是公民最好的保障。”而后,叶尔德林就带着那件淋着狗尿的大衣去调查了。
此时的奥楚虐洛夫虽然带着盒子,但早没有向将军家去的兴趣了,他现在只想着回去。他在街上走了一阵子,令他惊喜的是一一一一他居然碰到了将军的哥哥!而且他居然先开了口。
“哦,这位警官不知你能否帮我一件事,我心爱的达令(小狗)被人打了,有这么娇贵的动物,怎么能遭受这种罪呢?你可给我帮我好好调查一下,有线索了,去将军府找我,我可得找那个人付出代价!”
听了哥哥将军一席话,他瞬间鸡皮疙瘩起一身,现在只想快点离开这个鬼地方,于是就赶快答应了将军哥哥的请求。
奥楚略洛夫刚走了不久,厨师普洛柯尔端着1板鸡蛋回来了。但不见警官的踪影,正疑惑着,一个不小心被之前警官扔掉的包给绊倒了。不用说,那一版鸡蛋基本上都开了花,蛋清,蛋黄与地上的狗尿和被打掉的狗毛混在了一看起来恶心极了。
此时周围的住户和巡警又过来看热闹了......
初二数学 急。。
分析:(1)本题中,要想使机器人运动到A,那么从原点开始,就要先顺时针转45°,即OAD的方向.然后行驶的路程可根据A点的坐标得出为2 ,因此指令应该是[ ,45°].
(2)本题实际求的是∠OAC的度数以及AC的长,根据题意可知道AC=PC,PB=4+2 ,AB=2,那么我们可用PC(即AC)表示出BC,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出AC的长,也就能求出∠BAC和∠OAC的度数了. 解:(1)[ ,45°];
(2)由题意知:AC=PC,PB=4+2
∴BC=4+2 -AC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4+2 -AC,AB=2,根据勾股定理有:
(4+2 -AC)2+4=AC2
解得AC=4,
∴∠BAC=30°,∠OAC=45+30=75°
因此给机器人的指令应该是[4,75°].
关于宣城市八年级期末调研卷和宣城八年级期末调研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