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智慧上进试卷语文下册(智慧上进20202021九年级)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初三智慧上进试卷语文下册,以及智慧上进20202021九年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三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2017初三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对本单元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2、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4、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

①一鼓作气 出处:

②愚公移山 出处:

2、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 ,未能远谋。

②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

③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曾益其所不能。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⑥屈原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惠子相梁》中庄子也有类似的话语:夫鹩鸲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 。

⑦先秦诸子散文既是历史史料,又是文学名篇。你知道这里的“ 诸子”是指: , , , , , 。

三、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按论证的顺序,将文段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开头至 ):层意:

第二层(“ ”至“ ” ):层意:

第三层(“ ”至“ ” ):层意: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 )

③池非不深也 ( 池: )④兵革非不坚利也 ( 兵革: )

⑤委而去之 (去: )⑥亲戚畔之 ( 亲戚: )

5、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 。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

6、本文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所谓“人和”就是文中所说的 和 ,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

7、本文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观点?

答: 。

8、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的观点是:

(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翻译下面句子。

①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 。

10、愚公和智叟两个人对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两个人物?

答: 。

11、结合人物性格,说说作者在人物命名上的'艺术效果。

答: 。

12、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表现愚公有什么作用?

答: 。

13、怎样理解文章的结尾?

答: 。

(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本文选自 ,作者 (姓名),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家, 家。他与 合称为 思想代表。

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2)万钟则不辩礼义 (万钟: )

(3)与我何加焉 ( 加: ) (4)得我与? (得: )

16、依文中内容用“义”与“利”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义 ,利 。

17、《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舍生取义的人物,其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又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哪个人物?该人物冒杀头危险义释了谁?

答: 。

18、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答: 。

19、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其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 。

20、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

21、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 。

22、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

23、文章阐述“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答: 。

(四)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君子好逑(逑: )②左右流之( 流: )

③琴瑟友之(友: )④钟鼓乐之(乐: )

25、诗中男子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情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什么写法?

答: 。

26、、诗中想象情景很美妙,找出这些句子并概括这一情节的意思。

答: 。

27、《关雎》一诗,文、义、声、情俱佳,被誉为“ ”之始,《 》之冠;孔子评说:“《关雎》 、 ”。(2分)

四、习作。

按要求作文。?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

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1、B 2、C 3、C 4、B

二、

1、①《左传 庄公十年》或《曹刿论战》

②《列子 汤问》

2、①肉食者鄙;②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③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⑤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⑥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⑦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列子等

三、

3、 ①“天时不如……不如人和”:提出人和事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的论点

②“三里之城……不如人和也”:用战争中的典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③“故曰……结束”: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

4、①包围 ②这 ③护城河 ④武器装备 ⑤离开 ⑥内外亲属

5、①所以说,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②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些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作为君主要么不打仗,要战就一定胜利。

6、多助,天下顺之;民贵君轻

7、设喻论证。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①凭你残余的岁月和余下的力气,还不能损坏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②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10、愚公志向宏大,对人力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运用对比手法。

11、愚公大智若愚,智叟大愚若智,这样命名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12、从侧面衬托出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3、结尾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4、《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政治,散文;孔子

15、①通“避”,躲避。 ②比喻优厚的俸禄。 ③增益,指所获得的益处 ④通“德”,感激。

16、信人生最重要;利益辈辈永相争。

17、关羽;曹操

18、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9、证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典故: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21、“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22、失其本心。

23、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24、①配偶 ②捞取 ③交友、亲近 ④使……快乐

25、男子听到河边鸟鸣,顺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成双成对的雎鸠,触景生情。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26、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男子愿望的实现,也就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7、“国风”,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智慧上进的答案在哪找初三2022

可以在智慧上进答案网去找。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目前已经整理了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的各科答案和试卷。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智慧上进试卷app官网,上万份试卷答案在这里面随时随地的查看,可以在线做题,也可以在这里查看你的试卷的分数,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

[img]

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喃喃(nán) 笨拙(zhuō) 佳肴(xáo) 拎(līn)起

B.吮(shǔn)吸 瞟(piǎo) 黏(nián) 摁(àn)

C.忸怩(niǔní) 拗(niù) 虔(qián)诚 尴尬(gāngà)

D.狡黠(xié) 挑衅(xìn) 流淌(tǎng) 羞赧(nǎ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萧索 愕然 恣睢 郑重其事 虚张声势

B.油渍 拂动 儒湿 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C.讷讷 憨厚 鹿砦 嗑嗑绊绊 珠烁晶莹

D.歧视 露马脚 声撕力竭 大名鼎鼎 煞有介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生活是一首歌,演奏着高低不同的乐章,需要你慢慢欣赏;生活是一杯茶,释放着沁人心脾的淡香,需要你细细品尝。

B.雨滴滴答答地下着,天阴沉沉的。试卷发下来了,上面鲜红的“63”就像一双喷血的眼睛一样瞪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C.青春是希望,即使落空,依然会有坚定执着的梦;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可以唱到地老天荒,要哭就哭得悲悲壮壮。

D.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5.某校组织开展了“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6分)

(1)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 (2分)

(2)当今社会,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可有些考试中却建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以保持汉语的规范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故乡(节选)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找出节选文字中的两组反义词。(2分)

7.(1)“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中“他的愿望”指什么?“我的愿望”又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1分)

8.文中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2分)

9.读画线句,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这”指什么?

(2)“成了路”比喻什么?

(3)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奇 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姑夫说:“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姑父坚决地说:“供!”

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中闪现出一张张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啊!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

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

文硬硬地答:“我不!”

爹问:“你要咋?”

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吗?

10.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 (1分)

11.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2.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13.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

14.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3分)

(三)(2015•山东潍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冰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 “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了一句,看看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改)

15.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父子俩遛网打鱼—— (1) ——砸冰行船—— (2) ——看到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生活中你对谁最了解呢?我想,肯定是自己的父母了。那么,请以父亲或母亲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初三智慧上进试卷语文下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20202021九年级、初三智慧上进试卷语文下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