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新高考调研卷语文二,以及试题调研新高考语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浙江卷语文二
- 2、2022年新高考二卷语文共多少题
- 3、求2016年的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语文卷(二) 的答案。详情见图。 高赏金!!
- 4、全国高考调研卷是属于那本套题的
2015届新高考单科综合调研卷浙江卷语文二
5.B 【解题思路】:首先,从表示时间的词语“午后”“暮色”中可以推算出第一空格是③,根据原句中“直到你呼吸困难”可推算出最后一句是②。
6.【答案示例】: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意思对即可)
7.【答案示例】: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跃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8.【解题思路】观点鲜明1分,理由合理充分4分。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示例】全球化进程中,汉英两种语言互相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但因此就认为中式英语融入国际生活,未免太过武。去年流行的络热词,今年社交媒体已鲜有身影。中式英语要得到认可,必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9.B 【解题思路】 B项表述和原文有出入。原文中“互联时代”只是修饰“唱片业转型”,这里却用来修饰后面所有的变化,扩大的修饰范围。
10.D 【解题思路】D项“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表述有错,与原文“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表述不一致。
11.【答案示例】: ①注重唯才是举;②应该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③应该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④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⑤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1点1分,任选三点即可)
12.(2分)【命题意图】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答案示例】: 细节描写(神态和外貌描写),勾画出一个朴实而又遭受过磨难的小女孩的形象。设下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写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与她对被关爱的渴望做铺垫。(3分)
13.【命题意图】考查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答案示例】:①表现小女孩不愿在陌生人表达自己遭受苦难的心理。②表现小女孩希望得到“母亲”关爱的心理。③表现小女孩误以为获得了关爱与尊重(凯莉是来送铜钉)时的兴奋。(3分)
14.【命题意图】本题考察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对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结构分析。【答案示例】凯莉认为小女孩子以怨报德,对现实世界美好人性缺失的失望。同时为故事的高潮蓄势,与小女孩的真实意图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小女孩的被爱的需求获得满足的艰难。(4分)
15.【命题意图】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
【答案示例】 本文塑造了一个天真质朴、困境中能坚守人性之美的小女孩子形象。第一幅画表现了小女孩被帮助以后幸福的微笑,可见她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性。第二幅画表现了小女孩在送还围巾时微笑,可见她的善良及期望得到爱与尊重的天真。第三幅画表现了小女孩在凯莉还她铜钉时微笑,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挨打是凯莉的告状,可见她对人性之美从未怀疑过。凸显了她能在困境中坚守善良天性的美好品质。(5分)
16.【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概括,及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1)《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抵不过她的真情(2分)(2)提示:感悟从凯莉的角度、小女孩的角度来谈均可,但应围绕所概括的主旨。(3分)【答案示例】在一些劳动力输出的大省,留守儿童问题特别突出,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中有些人遭受文中小女孩同样的命运,需我们去关注,即便他们在物质方面能衣食无忧,但爱与教育的缺失成了最大的问题。
17.C 【解析】A项,“直”应是动词,可译为“认为……有理”。 B项,“羁”可译为“拘系”D项“放”可译为“放任”。
18.A.【解析】 A项,且,将要。 B项,于是,就 / 竟然,却 C项,介词, 把/介词, 因为 D项, 介词,和 / 连词,和
19.B.【解析】 据原文第二段,袁公冤案得以诏雪,并非傅山先生的一己之力,
20.先生不可/益都冯公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21.①想凭借救济天下的情怀表现自己,不愿意说空话。(济世1分,自见1分,句子通顺1分)②对于这里的众多关于仁和义的道理,实在是羞于说出口,就算是勉强说它,也不会很精巧。(“诸” 1分,“强”1分,“工”1分,句子通顺1分)
22.【答案示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3.【解析】下阕主要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橘的美味、清香。前两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 。而“惊 ”、“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清香。
24.(1)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3)猿猱欲度愁攀缘 百步九折萦岩峦
(4)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26.【解题思路】主要是从“人生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一角度入笔。
具体参考高考作文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有的因果关系观点⑶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img]2022年新高考二卷语文共多少题
23道题。全国卷,是教育部为未能自主命题的省份命题的高考试卷,一般是教育欠发达地区。分为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一卷的难度比二卷大,2022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语文试题共计23题,其中现代文阅读9题,古代诗文阅读8题,语言文字运用5题,作文写作1题。
求2016年的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语文卷(二) 的答案。详情见图。 高赏金!!
第一部分(
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C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
2.B
3.C
4.A
(
B
缅
mi
ǎ
n
怀,淋漓尽致
C
疵
c
ī,非此即彼
D
摒
b
ì
n
g
,弥足珍贵
)
5.D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6.A
(穷:困厄,绝境)
7.B
(表被动。
A
代词,指吾粲;动词,到,往。
C
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
D
作
状语,表反问,为什么;作定语,什么。
)
8.B
(省略成分应为“水中生人”
)
9.A
(
“表现不凡”有误;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
第二部分(
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5
分。
10.
(
4
分)参考答案:文章第②段写洞口之战时,面对落水呼救的兵卒,
吾粲不顾大船沉没的危险,救活一百多人。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果断、见义
勇为的人。
(概括内容
2
分,说明性格特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
11
.
断句(
5
分)
桓公入蜀
/
至三峡中
/
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
其母缘岸哀号
/
行百余里不去
/
遂跳
上船
/
至便即绝
/
破其腹中
/
肠皆寸寸断
/
公闻之怒
/
遂黜其人
(评分标准:标记“
/
”处,共
10
处,每断对
2
处,得
1
分;每断错
2
处,
扣
1
分,扣完为止。
)
参考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
到了三峡,
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猿崽。
那猿崽的母
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
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
终于跳到
了船上,
一跳到船上便气绝死了。
人们剖开它的肚子,
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
寸寸的了。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大怒,于是罢黜了那个人。
12.
默写(
8
分)
①风乎舞雩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彼竭我盈
④东晋
⑤王羲之
⑥滕王阁序
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
1
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
13.
(
18
分)
①(
3
分)
A
(
“因为战乱”有误)
②(
5
分)
B
(
3
分)
E
(
2
分)
(此两项为比喻句)
③(
10
分)评分要点:
(举例
2
分,赏析
4
分,语言
4
分。
)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3
分。
14.
(
5
分)
B
(
2
分)
E
(
3
分)
(
A
是卡尔思考的课题,而非事实;
“正在牺牲”
不等于“丧失了”
;
C
卡尔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D
文中是先改变大脑神经系
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
15.
(
4
分)
①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
②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
③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
④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能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
(
4
点,每点
1
分)
16.
(
4
分)
数据“
46.7%
”说明小学生的网络阅读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规模。
(说明数据
1
分,结合理论
1
分,提出建议
2
分。
)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7.
(
4
分)
B
C
(
B
“承上启下”
、
“过渡段”
、
“描绘今日的过年”有误。
C
“意
在说明母亲迷信”有误。
)
18.
(
5
分)说明父亲祭祖非常慎重、虔诚(
1
分)
,表现了他对先祖的怀念和崇
敬(
1
分)
,对先祖或神灵护佑的祈求(
1
分)
;父亲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对生
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
2
分)
。
(意思对即可)
19.
(
6
分)过年异常热闹而忙碌;过年食物丰盛;过年有许多禁忌,感觉神秘;
对除夕夜尤其感到意义深重
(母亲的感谢、
怀念和祝愿;
父亲教我懂得了对生
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
;有领压岁钱的欢欣。
(答对
1
点得
1
分,答对
4
点得
5
分,答对
5
点得
6
分。
)
六、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0.
(
10
分)
(有叙述和描写
4
分;有评价
2
分;语言
4
分。
)
21.
(
50
分)
(请参考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吾粲
,
字孔休
,
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
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
“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
”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
,
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
,
孙河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
,
可以自己选
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
,
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
,
治理有
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
,
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
任车骑将军时
,
征召吾粲为主簿
,
外任山阴县县令
,
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
,
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
正好遇到天刮大风
,
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
,
船只有的漂到岸边
,
被魏军俘获
,
有的翻
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
,
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
,
船上的其他
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
,
都用戈矛撞击水中兵卒
,
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
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
,
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
,
吾粲说
:
“船沉
了
,
我们就应一起去死
!
别人陷入绝境
,
怎能抛弃他们呢
?
”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
百多人。
回来后
,
吾粲升任会稽太守
,
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
,
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
肯赴任,吾粲开导说
:
“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
,
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
所贵重
,
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
,
潜伏鳞甲于深渊呢
?
”之后屡次前往邀
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
,
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
,
与吕岱
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
,
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
,
升迁为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
,
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
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
,
阐明嫡庶之分
,
违背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
孙霸出朝驻守夏口
,
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
争的情况告诉陆逊
,
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
,
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
等人进谗言陷害
,
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
身,可悲啊!
全国高考调研卷是属于那本套题的
2022年高考全国一共有8套高考试卷。上海市自主命题,等到7月7日高考。其他省份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是单独出卷,其余的大陆省市共用四套高考试卷。这七套高考试卷分别是全国新高考1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2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全国新高考1卷使用省份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市使用全国新高考1卷,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是根据“本手、妙手、俗手”立意的自命题作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的使用省份
使用全国甲卷的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这套试卷的作为是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文章,作文材料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人给牌匾提名。
全国乙卷的使用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高考试卷语文科目的作文是根据双奥之城,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套试卷的高考作文比较好写。
全国新高考2卷的使用省份
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使用该套试卷。这套试卷的语文作文题也还比较好写,至少考生能看得懂命题人的意思。也是给一份材料,由考生自己选择角度,自拟题目。
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使用省份大家都知道,浙江卷题目比较有深度,北京试卷一如既往地有地方特色,天津卷对天津考生也比较友好。
结语:我们可以看出来高考试卷的版本也算是高考的匹配赛,王者难度跟钻石难度不用一套试卷。全国新高考1卷的使用省份基本上都是卷王地区
关于新高考调研卷语文二和试题调研新高考语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