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周测培优卷六(周测培优卷四年级上册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四年级周测培优卷六,以及周测培优卷四年级上册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四年级下册培优应用题30道(人教版)

没找着答案

一、行程问题

例.客货两车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已知客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要15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3小时,摩托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要6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3.客货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行完全程需要6小时,货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4.客货两车分别从相距80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1.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骑摩托车每小时行80千米,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3.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隔65千米?

1.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2、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行7千米,甲从南庄向南行,同时乙从北庄向北行,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隔60千米,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

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4.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几小时后甲可追上乙?(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

2.解放军某部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进,8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多长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队伍?

3.小华和小亮的家相距38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笔直的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5米,小亮每分钟走55米。3分钟后两人可能相距多少米?

例5.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强每分钟跑300米,小星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小强第一次追上小星?(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甲乙两人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如果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同方向跑,那么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2.光明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亮亮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亮亮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问:亮亮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3.甲乙两人绕周长为1000米的环形广场竞走,已知甲每分钟走125米,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现在甲在乙后面250米,乙追上甲需要多少分钟?

例6.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后因车发生故障修了30分钟,然后每小时加速5千米继续行驶,再经过6小时准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分钟行560米,预计30分钟到达,但行到一半路程,汽车需要加油,用3分钟加满油,如果仍需要在预定时间到达,余下的路程每分钟必须行多少千米?

2.从A城到C城要经过B城,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每小时行60千米,共行了420千米,从B城到C城每小时加速5千米,到达C城时一共行了10小时,求AC两城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个港口相距515千米,甲乙两只快艇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甲艇有事返回A港,接着又继续对开了3小时后两艇相遇。已知乙艇每小时行50千米,甲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一般应用题

例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钱?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2.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1.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果把油回到原来的4倍,这时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3.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的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梨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1.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8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8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

例4.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电视机,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1.一个木器厂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5.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1.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 中的图钉相等?

2.有两盒玻璃球,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入到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例6师徒两人共同加啊840个零件,如果师傅先加啊9天,再由徒弟加工2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徒弟先加工6天,再由师傅加工6天,也能完成任务。师徒两人各加工多少零件?

1.张师傅和李师傅两人共同加工750个零件,如果张师傅先加工7天,再由李师傅加工4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李师傅先加工5天,再由张师傅加工5天,也能完成任务。两位师傅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2.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540件服装,如果甲车间先加工2天,再由乙车间加工5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天,再由乙车间加工3天,也能完成任务。甲乙两车间各加工多少件服装?

3.煤气公司计划由10名工人16天铺设一条煤气管道,开工4天后,增加了10人。若每天每名工人的工作效率不变,原定的铺设任务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三、消去法解题

例1.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哥哥买了4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一共用了2元9角钱,姐姐买了同样的4本练习本和1枝铅笔,一共用了2元3角钱。求每本练习本和每枝铅笔的单价。

2.第一次买3千克茶叶和5千克糖,一共用去420元,第二次买同样的5千克茶叶和5千克糖,比第一次多用220元。每千克茶叶和每千克糖各多少元?

3.为发奖品,一班用39元买了2枝钢笔、5枝圆珠笔,二班用48元买了同样的3枝钢笔、4枝圆珠笔。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多少钱?

例2.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光明小学买了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110元;育才小学买同样的6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付240元。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2.某商店一天共卖出苹果和橘子660千克,已知上午卖了3箱苹果和2箱橘子,共180千克;下午卖了4箱苹果和8箱橘子。每箱苹果和每箱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平均每天比每只羊平均每天多吃多少千克?

例3.4包科技书和6包故事书共560本,同样的3包科技书和5包故事书共450本,两种书每包各多少本?

1.5千克水果糖和2千克饼干共76元,同样的3千克水果糖比2千克饼干贵20元钱。每千克水果糖和每千克饼干各多少元?

2.同学们去公园划船,4条大船和3条小船共坐29人,4条大船比3条小船多坐11人。求1条大船和1条小船各能坐多少人?

3.3条毛巾和2条床单共154元,同样的3条毛巾比3条床单少171元。求1条毛巾和1条床单各多少元?

例5.7头牛和5匹马每天吃草155千克,5头牛和7匹马每天吃草145千克。每头牛和每匹马每天各吃多少千克?

1.4台手扶拖拉机和5台脱粒机总价17000元,5台手扶拖拉机4台脱粒机总价19000元。一台手扶拖拉机多少元?一台脱粒机多少元?

2.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7袋,面粉5袋,共1650千克。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各多少千克?

3.小红到商店买奖品,买12枝钢笔、文具盒15只共需付300元,小红错买成同样的钢笔15枝、文具盒12只,结果多付了21元。每枝钢笔和每个文具盒各多少元?

例6.学校体育室一次购买篮球、足球和排球各两只共用支340元,第二次买4只篮球、3只足球和2只排球共用去495元,第三次购买了5只篮球、4只足球和2只排球共用去605元。篮球、足球和排球每只各多少元?

1.王老师第一次购买3只画夹、3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195元,第二次买了3只画夹、4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213元,第三次买了4只画夹、5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266元。画夹、颜料和画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群小伙伴去划船,已知2只小船、3只中船和1只大船共坐23人,3只小船、4只中船和2只大船共坐35人,1只小船、2只中船和3只大船共坐26人,问:每只小、中、大船各坐多少人?

3.小明买了2枝钢笔、1枝圆珠笔和2枝自动铅笔共用了26元,小华买了1枝钢笔、3枝圆珠笔和4枝自动铅笔也用了26元,已知1枝圆珠笔的价钱正好是4枝自动铅笔的价钱。钢笔、圆珠笔和自动铅笔每枝各多少元?

例7.周阿姨在百货大楼买了一件大衣、一条裤子和一双皮鞋共花了904元。已知大衣的价钱比裤子贵312元,大衣和裤子一共比皮鞋贵392元。你知道周阿姨买的大衣、裤子和皮鞋各花了多少钱吗?

1.毛奇在新华文具店花44元买了一个文具盒、一枝钢笔和盒水彩笔。已知文具盒比水彩笔贵6元,文具盒和水彩笔一共比钢笔贵6元。你知道文具盒、钢笔和水彩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吗?

2.小王花了58元买了一些梨、苹果和香蕉去看望老师,已知三种水果共重2290克,梨比香蕉少180克,梨和香蕉一共比苹果重770克。你知道小王买的梨、苹果和香蕉分别重多少克吗?

3.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瓶“海飞丝”洗发露和三块“力士”香皂共需48元,付钱时,妈妈又把两块香皂换成同样一瓶洗发露,收银员让她再会10元。请你算一算“海飞丝”洗发露和“力士”香皂的单价各多少元?

四、平均数问题

例1.数学兴趣小组举行了一次测验,四(1)班的八位同学成绩分别是82、75、95、98、100、80、87、79。求八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1.敬老院有8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6岁、80岁、78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00测得的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六(3)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3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分、89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自行车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自行车4500辆,后20天共生产自行车8400辆。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自行车多少辆?

1.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总分是170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2.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手工课上,三(4)班同学分三组做花,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做10朵花,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做11朵花,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做9朵花,三(4)班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例3.小王进行爬山锻炼,上山时他一共走了1200米,每分钟走30米,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小王进行爬山锻炼,上山时他每分钟走30米,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1.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2.小强早上从家到校,每分钟走120米,10分钟到达,中午他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80米,求小强往返学校的平均速度。

3.小亮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小亮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4.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1.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分?

2.小丽在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丽数学考了多少分?

3.有七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4,求第三个数。

例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最大的人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1.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9岁,且没有大于32岁的,那么最小的人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例6.李云同学期末考试语文、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六科功课的平均分是85分。数学成绩比七科功课的平均分高12分,李云数学考了多少分?

1.小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五门功课的平均分是89分,英语成绩比六门功课的平均分高5分,他英语考了多少分?

2.一次外语测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87分、75分、93分。丁的外语成绩比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求丁的外语考了多少分?四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四(1)班进行划船比赛。老师把这些同学分成A、B、C三组。租来12只小船,租船的费用由三个小组平均分摊。A组先预付7只船的租金,B组将余下的租金付了,C组暂时没有付钱。划船结束后,老师结算了一下,C组应交12租船钱。问C组应付给A、B两组各多少元?

五、重叠问题

例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 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1.一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例2.五(1)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个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1.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有多少人两题都答得不对?

2.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有2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25人。两种报纸都没有订阅的有多少人?

3.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结果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了,有27人两项比赛都没有获奖,已知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问数学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

例3.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日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1.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2.一个俱乐部有103人,其中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都不会的有12人。问这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班参加合唱队的有40人,参加舞蹈队的有20人,既参加合唱队又参加舞蹈队的有14人,这两队都没有参加的有10人。请算一算,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例4.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2.在1到13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4 的倍数又不是9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3.五(1)班做广播操,全班排成4行,每行人数相等。小华排的位置是:从前面数第5个,从后面数第8个。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img]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作为学生的你,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前,我们应该要去做好怎么样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做一份试卷怎么样?下面是我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

1、 下面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序号写在括号内。4%

yùn chòu bǐng zhēn

(1)A圆晕 B 凑近 C 屏障 D 怔住 ( )

jǚ huá xiá qiǎng

(2) A 沮丧 B 白桦树 C 双颊 D 强迫 ( )

bó shòu jǐn zhá

(3) A 又薄又破 B 咳嗽 C 拘谨 D 轧断 ( )

sū jiào méi ti

(4) A 疏朗 B 咆哮 C 淹没 D 挑剔 ( )

2、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8%

专心至志( ) 坐无虚席( ) 有求必映( ) 世是洞明( )

饱经优患( ) 长途拔涉( ) 神态安祥( ) 砰砰直跳( )

3、按要求改写 句子 。6%

(1)有一天,我看得到小霞经常在做好事。(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听到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我的心理很难过。(把加点字写具体)

(3)一艘艘矫健的小艇风驰电掣般航行在碧蓝的海面上。(缩句)

4、填空。12%

(1)“故园东望路漫漫, 。”是 朝代 的名句。

(2)大仓老师穿着 ,留着 。他家里很穷,是 。不久前刚从学校 毕业 ,今年 。

(3)学了第六单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 (哪篇课文)中的 (谁), 因为 。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5、照样子,把一个人连续的几个动作(至少4个)写清楚。5%

例:小明快步走到黑板前,迅速拿起黑板擦,伸长胳膊,踮起脚,从上到下熟练地擦起黑板来……

二、阅读理解:35%

(一)伞的 故事 21%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 )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fǎng fú ( )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词语:(2%)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3、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

(1)高兴得好象眼和眉毛都在笑。 ( )

(2)默默思考了好长时间。 ( )

4、按要求完成练习。(11%)

(1)用“ ”划出文中描写“我”拿到妈妈买的伞时欣喜万分的句子。(2%)

(2)“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2%)

这句话的意思是:

(3)小时候,我们家生活 ,为了给我 ,妈妈。我永远忘不了 。(4%)

(4)“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这句话中的“落伍”指 ,我不舍得扔掉它的原因是 。 (1+2%)

5、当“我”提出要买一把伞时,妈妈沉思良久才答应,妈妈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下来。(4%)

(二)_____________10%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

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种类和生存环境都是相同的,全属羚科类,并都生长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饲料来源也一样,全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赞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10只还剩下3只,另外7只全被狼吃了。

这位动物学家全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

( )1.“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是:2%

A.思考了一百遍也没能理解。 B.思考了一百遍也无法解决。

C.怎么想都不能解决。 D.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 )2.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2%

A.两岸的羚羊群种类一样,生存环境一样,繁殖能力一样,奔跑速度也一样。

B.两岸的羚羊群种类一样,生存环境一样,繁殖能力一样,奔跑速度不一样。

C.两岸的羚羊群种类一样,生存环境一样,繁殖能力不一样,奔跑速度一样。

D.两岸的羚羊群种类一样,生存环境一样,繁殖能力不一样,奔跑速度不一样。

( )3.动物学家运到东岸的10只羚羊,一年后还剩下3只,是因为存在着敌人——2%

A.饥饿 B.疾病 C.狼群 D.猎人

( )4.读完这个小故事,我明白了:2%

A.我们要憎恨敌人,因为,有了敌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弱者。

B.我们要感谢敌人,因为,有了敌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C.我们要感谢敌人,因为,没有敌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D.我们要感谢敌人,因为,没有敌人,就更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 )5.读完这个小故事,我想给 文章 起这样一个题目《________》2%

A.羚羊的研究 B.羚羊与狼群 C.感谢你的敌人 D.一群天敌

下一页更多有关“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的内容

# p # 副标题 # e #

(三)选课 4%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同年级里的小明同学学有余力,想参加2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下面的活动时间表,你认为小明能参加哪2个兴趣小组呢?

兴趣小组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围棋 小组 周二、五下午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游泳 小组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足球 小组 周一、三、五下午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科技小组 周五下午 仅限三年级以上同学参加。

合唱小组 周三、周五下午 报名后,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航模小组 周二或周三下午 限四、五年级同学参加。每周只需参加一次活动。

小明可以参加的是:( )

A 围棋小组、游泳小组 B 游泳小组、足球小组

C 科技小组、足球小组 D 科技小组、航模小组

三、 作文 :30%

题目:那一次,我流泪了

提示:想一想,你为什么流泪?是激动,委屈还是兴奋?把你流泪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要表达真情实感。

题 目: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

26《家乡的桥》

多音字

脉mài1、血管;2、脉搏;(动脉)(脉象)(山脉)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含情脉脉)

漂piāo顺着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漂泊)(漂浮)

piào(漂亮)

piǎo用化学制剂使衣物色泽变白(漂白)(漂洗)

词语理解

雄赳赳:英勇无畏的气质与状态。

撷取:采摘,摘取。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动,形容来往频繁。

飘逸:自然大方,有韵致,不矫揉造作。

刚劲:(姿态、风格)挺拔有力。

雄健:强健有力。

平添:自然而然地增添。

潇洒:深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不拘束。

近义词

网布——罗布 情趣——情致 雄健——刚健

反义词 :

简单——复杂 气派——寒酸

怀疑——相信 飘逸——滞重

刚劲jing——柔美舒展——收缩

层次和段落

第一段(1):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名江南的河多。

第二段(2-5):写家乡的桥多,造型多,名称多,是“我们”的乐园。

第三段(6):点明中心,表达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深刻感情。

写作特点:

本课共有6个小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按“总——分——总”的写作思路记叙。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点明“故乡在江南”,用“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一句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河多,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接着用4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1、数量多;2、造型多;3、名称美;4、是孩子的乐园。这是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每一节的第一句话起到了概括的作用。这样的写法很便于我们仿写。最后,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只用了9个字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深厚情感。

积累好词

描写 学习态度 :虚心好学 手不释卷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废寝忘食 如饥似渴 持之以恒

一丝不苟

27《摇花船》

多音字

扎zhā1、刺;2、驻扎;3、钻(安营扎寨)(驻扎)

(扎针)

zhá勉强支撑。(挣扎)

得dé得到(得分)(得奖)(得寸进尺)

de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跑得快)

词语理解:

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也称双数。

吉利:吉祥顺利。

串街走巷:从这条街道走到那条巷子。

娉娉婷婷: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

即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近义词:

允许——许可 即兴——随兴

评议——评论 祝贺——祝福

反义词:

漂亮——丑陋 统一——分散

允许——禁止

层次和段落

第一部分(1-5):介绍家乡 元宵节 摇花船的习俗,具体描述了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以及摇花船的时间、路线、花船队伍等摇花船的常规情况。

第二部分(6-8):具体记载“我”被选作花船姑娘后参加摇花船活动的经历。

积累好词:

描写专心学习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气凝神

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神情专注

28《扬州茶馆》

多音字

嚼jué义同嚼(jiáo)用于书面语复合词。(咀嚼)

Jiáo用牙齿磨碎食物。(嚼舌)

词语理解

圆锥:课文指下面圆上面尖的立体。

白生生:形容雪白的样子。

热腾腾:形容热气蒸发的样子。

恰到好处:正好达到使人满意的程度。

咬嚼:用牙齿咬下并磨碎食物。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

橄榄:橄榄树的果实,有的地区叫青果,长椭圆形,两端稍尖。生吃,先苦后甜。也可以制成蜜饯。

近义词:

余味——回味 黯淡——暗淡 一眨眼——一瞬间

妨碍——阻碍 咀嚼——咬嚼 偶尔——偶然

反义词:

黯淡——明亮 从容——惊慌

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热腾腾——冷冰冰

层次和段落

第一部分(1):写扬州茶馆热闹,吃的花样多。

第二部分(2):写制作精细的“烫干丝”的过程。

第三部分(3):介绍美味可口的小笼点心。

积累好词:

描写人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29《泼水节的怀念》

多音字

行xíng1、走;2、路程;3、行为。(品行)(行程)

Háng1、行列;2、行业。(银行)(排行)

词语理解:

吉祥:吉利幸运。

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

大街小巷:泛指大大小小的街道。

流淌:液体流动。

魁伟:魁梧。

示意:用表情、动作、含蓄的话等表示意思。

近义词:

吉祥——吉利 魁伟——魁梧

动人——感人 晶亮——晶莹

耀眼——炫目 同盟——联盟

反义词:

魁伟——瘦小晶亮——暗淡

欢笑——哭泣 祝福——诅咒

词语辨别

严厉 严格

“严厉”指严肃厉害,不宽容。一般指做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程度的惩罚。“严格”指的是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一般用于遵守规定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

层次和段落:

第一部分(1):总的介绍泼水节。

第二部分(2-9):具体介绍1961年周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30《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多音字

传chuán1、传授;2、传播。(流传)(失传)

(传递)(传奇)

Zhuàn1、解释经文的著作;2、传记。(经传)

(外传)(人物传记)

词语理解:

耕耘: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常用于比喻。

万古不朽:千年万年永不磨灭。

翩翩欲飞:形容轻快地舞动着,好像要飞起来一样。

近义词:

耕耘——耕作 后裔——后代 沸腾——鼎沸

万古不朽——万古长青

反义词:

骄傲——自卑 粗犷——细腻

耕耘——收获

词语辨别

谦逊 谦虚

谦逊常形容人谦让,客气,恭敬,有礼貌;而“谦虚”与骄傲相对,形容人不自满,不自大;“谦逊”一般用于书面。“谦虚”有动词用法,“谦逊”没有。

看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的人还看:

1.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3.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多做题,练习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一)

一、填空

1、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 ),相对的两条边( )。

2、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与这两条平行线都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

3、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以做( )已知直线的垂线。

4、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角的大小与( )有关,与( )无关。

5、一辆汽车从重庆出发走成渝高速路,经过4小时到达成都,它平均每时行85千米,成渝高速路全长( )千米。

6、在 里填上 、= 或

25× 400 240× 50 130 ×24 240 ×13 350 × 65 530 × 56

12×270 36 ×90 785×43 785 × 34 48 ×71 480 × 7

7、甲数比乙数的3倍少28,乙数是205,甲数是( )。

8、两数相乘的积是12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都缩小2倍,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是( )。

9、机械厂有两个生产车间,平均每个车间每天生产机器零件175件,该厂今年二月大约生产零件( )个。

10、一段圆木长20厘米,将它锯成等长的小段,锯了4次,每段长( )厘米。

二、对错我会判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2、 9 :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

3、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最多有两0 ( )

4、任何数和1相乘都得原数。

5、在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互相平行的线段。

三、我会选

1、240×5÷240的结果是( )

A 1 B 5 C 1200 D 57600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作( )条。

A 1条 B 2条 C 3条 D 无数条

3、乐乐绕一块长方形地走了一周,共走了205步,他平均每走一步的长度是62厘米,这块地的周长大约是( )。

A 1200米 B 1200厘米 C 12米 D 120米

4、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A站出发,下午5时到达B站,这列火车一共行驶了( )

A 13时 B 3时 C 9时 D 7时

四、我会算

1、口算

150 × 7= 8 × 115 = 250 × 60 = 330 × 40 = 280 ×5 =

306 × 4 = 40 × 250 = 213 × 89 ≈ 598 × 25 ≈ 72 × 403 ≈

2、用竖式计算

756×48 = 53 ×609 = 90 × 560 =

3、用你喜欢的 方法 计算

420 × 25 (485 + 218 )× 14 572 -186-214

435+271+165+229 240+160×50 (184+425)÷3

五、我会画

经过B点分别作角的两边的垂线和平行线

. B

六、解决问题

1、陈阿姨在世纪阳光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面积103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2988元,陈阿姨买这套房大约用去多少元?

小芳每分钟踢115个毽子,踢了15分钟。陈梅每分钟踢123个,踢了14分钟。

他们谁踢的个数多?多多少个?

3、格力1.5p 空调的进价是1850元,专卖店的售价是2230元。今年6月8日到6月22日,某格力专卖店平均每天卖出这种空调4台,该商店这几天一共获得利润多少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二)

一、填空。

1.()里最大能填几?

40×()316  60×()206

50×()408 70×()427

2.185÷4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727÷27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3.小燕子孵出来以后,燕子妈妈在24天里给小燕子共喂了192只害虫,平均每天喂()只。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6.□67÷7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当商是一位数时,□里最大能填()。

7.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3,商是()。

二、判断。

1.因为7÷2=3……1,所以70÷20=3……1。()

2.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3.试商时,除数与商的积小于被除数,商一定正确。()

4.被除数与除数增加相同的数,商不变。()

5.在除法算式中,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选择。

1.398÷66,在试商时把66看作70,得到的商容易()。

A.偏大   B.偏小   C.无法确定

2.92÷3=30……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余数是()

A.2 B.20 C.200

3.一个三位数除以36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A.37 B.36 C.35

4.下面的算式中与56×25的积相等的是()。

A.28×50 B.56×250 C.28×25

5.如果a÷b=c(b不为0),那么(a×10)÷(b÷2)=()。

A.c B.5×c C.20×c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50÷50= 100÷20= 720÷80=  4000÷80=

724÷90≈ 600÷59≈ 416÷60≈ 557÷83≈

2.用竖式计算。

552÷42= 316÷78= 1600÷32= 481÷19=

3.用竖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短文中。

16×121=130÷26=

99×19=1210÷22=6×317=

五、解决问题。

1.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是一个长方形,占地面积共14260平方米,已知南北长62米,东西长多少米?

2.在地球上一昼夜是1440分钟,恰好是“神舟”十号飞行员在太空上度过一昼夜的16倍,“神舟”十号飞行员在太空中度过一昼夜是多少分钟?

3.学校决定用400元钱为“读书活动先进个人”购买奖品,奖品是同学们喜欢读的书。

1)如果只买《科幻 故事 》,最多可以买几本?

(2)如果只买《 百科 全书》,需要增加多少元钱才能买10本?

4.小明在计算除法时,不小心把除数72写成了27,结果得到的商是26,余数是18。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猜你喜欢:

1.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3.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4.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观察物体时,视线要( )。

2.一个正方体一共有( )个面,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 )个面。

3.一块砖,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它的前面和( )面,也不能同时看到它的左面和( )面。

4.两人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却不相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观察者的( )不同。

5.至少用( )个小正方体能搭成一个长方体。

二、数一数,填一填。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一个物体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这个物体就是( )。

2.有一个物体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

3.下面图形中,从侧面看不是的是( )。

四、活动课上,淘气用4块正方体搭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形状。

1.从正面看形状一样的是( )和( ),( )和( )。

2.从侧面看形状是的有( )和( )。

3.A从正面看是( )形,从侧面看是( )形。

五、画一画。

六、涂色。

1.给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5.给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七、看一看,填一填。

1.从左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 ),是的是( ),是的是( )。

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是( ),是的是( )。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是( )。

八、解决问题。

1.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2.用6个同样的正方体木块分别摆成下面的样子。

从( )面和( )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 )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不同。

3.画出从上面看是,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的物体。

4.小明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左面: 上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参考答案

一、1.垂直 2.6 3 3.后 右 4.位置 5.2

二、5 6 5 5

三、1.A 2.C 3.C

四、1.B F D E 2.B C 3.长方 正方

五、略

六、提示:涂色的为

1.2.3.4.5.

七、1.④ ⑥ ③、⑤ 2.⑤ ④ 3.①、③

八、1.4个 2.正 侧 上

3. 4.最少5个,最多9个。

四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册配套检测卷第六单元卷长什么样子二小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无畏 打拳 恐怖 露面 豁达

发霉 铁定 信誉 芥末 辣椒

比一比,再组词。

二、比一比,再组词。

故(故意) 忙(忙乱) 助(助威) 消(消失) 拙(笨拙)

估(评估) 茫(渺茫) 注(注意) 销(销售) 出(出生)

砸(砸锅) 级(班级) 练(排练) 旋(旋转) 豪(自豪)

匝(四匝) 极(积极) 炼(磨炼) 漩(漩涡) 毫(毫米)

三、多音字组词。

背:bèi背光bēi背负

扇:shān扇动shàn扇子

角:jué角色jiǎo号角

钉:dīnɡ钉子dìnɡ钉上

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

露:lòu露马脚lù露珠

哄:hònɡ起哄hǒnɡ哄孩子

唉:āi唉声叹气ài唉!可惜

四、近义词。

相信—(信任) 顽皮—(调皮) 惊呼—(惊叫) 结实—(壮实)

恐怖—(可怕) 欺负—(欺凌) 危机—(危险) 等待—(等候)

妩媚—(娇媚) 恍惚—(迷糊) 傲慢—(骄傲)

摇摇摆摆—(摇摇晃晃) 无缘无故—(平白无故)

五、反义词。

害怕—(无畏) 安全—(危险) 故意—(无意)

结实—(瘦弱) 欺负—(保护) 危险—(安全)

恍惚—(清醒) 傲慢—(谦虚) 顽强—(软弱)

摇摇摆摆—(平平稳稳) 无缘无故—(事出有因)

六、选词填空。

结实 壮实

1、这件牛仔服真(结实) ,穿了三年还没穿坏。

2、这孩子长得真(壮实) ,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劲儿。

危险 安全

3、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四年级周测培优卷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周测培优卷四年级上册答案、四年级周测培优卷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