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调研卷(高中化学试题调研)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高二化学调研卷,以及高中化学试题调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出一套石家庄新课改高二化学卷子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组物质 ① O2和O3 ② H2、D2、T2 ③ 12C和14C ④ CH3CH2CH2CH3 和 (CH3)2CH2CH3

⑤乙烷和丁烷 ⑥ 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⑦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

2. 某烷烃的式量是86则该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m个氢原子,则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

3.有下列反应.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由乙烯制聚乙烯 ⑥乙烷与氯气光照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

4.常用的塑料包扎带的化学成份是聚丙烯,试写出合成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腈纶(人造羊毛)的主要成份是聚丙烯腈(丙烯腈.CH2=CH-CN),试写出合成它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饱和烃与适量的氧气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在温度为400K时反应,其总体积增加1/6,该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出下列各种烷烃的结构简式

(1) 2,3,3-三甲基戊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命名下列烷烃.

⑴ 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

8.某烃A和炔烃B的混合物共1L,完全燃烧生成相同状况下的二氧化碳1.4L,水蒸气1.6L,写出两种烃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9.由乙炔生产聚氯乙烯合成树脂所涉及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几何形状的这一类物质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芳炔类大环的一种方法是以苯乙炔(CH≡C-)为基本原料,经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为:(2003年上海高考)

(1)上述系列中第1种物质的分子式为 。

(2)以苯乙炔为基本原料,经过一定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假设反应过程中原料无损失,理论上消耗苯乙炔与所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

(3)在实验中,制备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为起始物质,通过加成、消去反应制得。写出由苯乙烯制取苯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所需的无机试剂自选)

11.合成分子量在2000-50000范围内具有确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个新的研究

领域.1993年报道合成了两种烃A和B,其分子式分别为C1134H1146和C1398H1278.B分子与A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结构为 的结构单元。B分子比A分子多了________个这样的结构单元(填写数字).

12.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a) (b) (c) (d)

→ b → → d

(电石、水)( )( ) (溴水)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3.有A、B两种烃,它们的组成相同,都含90%的碳,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0;烃B式量是烃A的3倍,烃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足量的Cl2起加成反应,生成1,1,2,2-四氯丙烷,烃B是苯的同系物,当它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生成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分别都只有一种,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A、B两烃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14.在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与丙烷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6g。则该混合气体中,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丙烷的质量为__________。

15.下列有机反应中都需使用浓硫酸,试填浓硫酸和乙醇在170℃共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与浓硫酸及浓硝酸在50-60℃时反应,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该反应类型属于 。(填“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16.某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1 mol该烃充分燃烧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恰好被4mol/L氢氧化钠1.5L完全吸收生成正盐,该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此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17.有下列8种物质.①甲烷 ②苯 ③环己烷 ④聚乙烯 ⑤聚异戊二烯 ⑥环己烯 ⑦2-丁烯 ⑧邻二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1大气压120℃时,某气态烃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相同,符合此条件的烃的分子式是_____ _____ _ ________。

19.(10分)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此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可能的结构有四种,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⑴在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CH3CH2CH2Cl中滴加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先将CH3CH2CH2Cl与NaOH溶液共热,然后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 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所示: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___________键断裂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温度升高到170℃时,_________键断裂在加热条.

件下,用铜作催化剂与氧气反应时,______断裂.

22. 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此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3.⑴氟里昂是freon的音译名,氟里昂的商业代号可用HFC-nmp表示,其中数字n等于碳原子数目减1(如果是0就省略),数字m等于氢原子数目加1,数字p等于氟原子数,氯原子数目不列。氟里昂CH2F-CHF2的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选填:A.一卤代烃 B.多卤代烃 C.饱和卤代烃 D.不饱和卤代E:芳香卤代烃)类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于氟里昂无毒,化学性质又极其稳定,被大量用于制冷剂、灭火剂、发泡剂等。但大气中的氟里昂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会分解产生Cl原子,而Cl原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上述反应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过程中,Cl原子起________作用,

⑶O3和O2是_________.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⑷近几年市面上推出的冰箱新产品——无氟冰箱,主要是为了 。

A.氟里昂价格高,为了经济 B.保护生态环境

C.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D.吸收和阻挡紫外线

2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 + 3C2H5OH + 3H2SO4 = Cr2(SO4)3(绿色) + 3CH3CHO + 6H2O被检测的气体

成分是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5.碳正离子〔例如CH3+、CH5+、(CH3)3C+〕是有机反应的重要中间体。欧拉(G.Olah)因在此领域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碳正离子CH5+可以通达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以得CH3+

⑴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CH3+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3个C-H键之间的夹角(键角)相等,则C-H键之间的夹角是___________

⑶(CH3)2CH+在NaOH的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⑷(CH3)3C+去掉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相同质量的①乙醇、乙二醇、③丙三醇。依照下列要求进行排序(填序号)

⑴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燃烧时耗用氧气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已知反应:CH2=CH-CH3 + Cl2 CH2ClCHClCH3

CH2=CH-CH3 + Cl2 CH2=CH-CH2-Cl

写出由1-氯丙烷制取丙三醇的化学方程式(CH2OHCHOHCH2OH)

28.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的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 __。

①由乙醇制取乙醛 ②由乙醛制取乙醇

③乙醛的银镜反应 ④甲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⑤乙烯与氢气的加成 ⑥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⑦丙酮(CH3COCH3)与氢气生成2-丙醇 ⑧甲烷的燃烧反应

29.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是.________。从废水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⑴用有机溶剂萃取废液中的苯酚;⑵加入某种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与有机溶剂分离;⑶通入某物质又析出苯酚。写出步骤⑵、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CH3CH2CHO + 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OHC-CHO + Ag(NH3)2OH(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 + H2(足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 +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别取1 mol A.B.C.D.E、F六种有机物,使它们充分燃烧,都生成44.8LCO2(标况),D和E是碳、氢、氧的化合物,两都互为同分异构体,E被氧化成A,A继续氧化成B.,C和F都发生聚合反应,C和氯化氢加成生成F。试推断有机化合物A.B.C.D.E、F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_ ___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离子方程式为._ _。

33.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

A. B、 C、 D、 E、

⑴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入编号,下同):_____________⑵可以看作酚类的是________

⑶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可以看作酯类的是____________

34. CH3COOH是一种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这是因为- 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 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有的基团属于斥电子基团,能减弱- OH上H原子的活动性,这些作用统称为“诱导效应”,据上规律填空:

(1)HCOOH显酸性,而H2O显中性,这是由于HCOOH分子中存在 (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这是由于CH3COOH分子中存在(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 (3) C6H5- 也属于吸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 。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

35.分子式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其中A、B、C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均有两种。等物质的量的A、B、C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 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2:3。

⑴A可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B遇FeCl3溶液显紫色,其分子内含有羧基,则A、B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可以看为酯类,C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6、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 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氯化铁溶液显色。

⑴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 ⑵1个B中应该有_______个氧原子⑶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7.下面是一个合成反应的流程图

A B

CH2=CH2 BrCH2-CH2Br C

请写出:

1.中间产物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B. ________ C.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各步反应所需用的反应试剂及各步反应的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8.为实现以为各步的转化,请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试剂的分子式

39.写出下列叙述中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分子式为C3H7Br的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后得到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金属钠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C7H8O是___________________;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CO2、H2O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为1:2:2,则此类有机物中最简单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

40.化合物A(C8H17Br)经NaOH醇溶液处理后生成两种烯烃B1和B2。B2(C8H16)经过(1)用臭氧处理,(2)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种化合物C。C经催化氢化吸收一摩尔氢气生成醇D(C4H10O),用浓硫酸处理D只生成一种无侧链的烯烃E(C4H8)。

已知:

注:R1、R3可为H或其它烃基

试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____ B C E

41.某有机物 A(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化学班做)

① 在25℃时,电离常数K1=3.99×10-4,K2=5.5×10-6

②A+RCOOH(或ROH)有香味的产物 ③1molA慢慢产生l.5mol气体

④A在一定温度下的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试回答:

(l)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多选扣分)

(a)肯定有碳碳双键 (b)有两个羧基

(c)肯定有羟基 (d)有-COOR官能团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不含-CH3)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一定温度下的脱水产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一个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A是一种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D跟羧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A不能使溴(CCl4溶液)褪色.氧化B可得到C.

(1)写出A、B、C结构简式:

A B 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它们都可以跟NaOH反应.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

43.现有十种物质.A、乙醇 B、甲苯 C、苯酚 D、.苯甲酸 E、乙酸乙酯 F、葡萄糖 G、蔗糖 H、苯

I、乙烯J、乙酸,其中

⑴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⑵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⑶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44.有①NH2-CH2-COOH ②CH2OH(CHOH)4CHO ③(C6H10O5)n(纤维素) ④HCOOC2H5

⑤苯酚 ⑥HCHO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难溶于水的是 ,易溶于水的是 ,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 ;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4)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的是 ;

(5)能跟盐酸反应的是 ,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45.现有通式均为(CH2O)n的六种有机物,性质如下.

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乙、丙、丁的式量均为甲的2倍,戊的式量是甲的3倍,己的式量是甲的6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试液变红,还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

④戊结构中含有-CH3,两分子戊可形成环状酯

⑤丙不溶于水,丁、己二种物质的水溶液均呈中性,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

应,还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己能发生银镜反应,淀粉水解可得己,

请推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 戊._____________ 己.____________

46.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

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 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C6H14O6)。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

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难。

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A、B、C、D的结构简式。

A. B. C. D.

47.乳酸(C3H6O3)是人体内葡萄糖在无氧环境下代谢的主要产物。工业上以乳酸为原料可生产高分子化合物A和B,反应过程如下.

B 乳酸 C D A

其中A是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B是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的主要成分,以缓解日益严

重的“白色污染”问题。现用核磁共振法检测得乳酸分子中含有甲基。试写出乳酸

和A、B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

1.将100g含(C6H10O5)n90%的淀粉(杂质不参与反应)水解为葡萄糖(水解率为90%),

再将葡萄糖发酵制成乙醇,再将乙醇中的一部分氧化为乙酸。生成的乙酸恰好与未

被氧化的乙醇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求可制得乙酸乙酯多少克?

2.某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5.75倍。把1.84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

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的碱石灰,碱石灰增重4.08g。又知生成

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试求有机物的分子式。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

的金属钠反应时,可以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33.6L。试确定它的结构简式。

3.有机物A、B、C均有C、H、O三种元素。A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3.53%,且氢原子和碳原子数目相等,A的分子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在稀硫酸中加热A,可生成B和C,B、C均不与溴 水反应,但B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而C不能。

试求:⑴A的分子式?

⑵A、B、C的结构简式

4.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24 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它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氯化钙干燥管A和碱石灰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g,B管增加了9.2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⑴燃烧此化合物3.24g,须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⑵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⑶该化合物1分子中存在1个苯环和1个羟基,试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美籍埃及人泽维尔用激光闪烁照相机拍摄到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因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长为10.3微米的红外激光能切断B(CH3)3分子中的一个B—C键,使之与HBr发生取代反应.

B(CH3)3+HBrB(CH3)2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使之与H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红外激光却能切断两个B—C键,并与HBr发生二元取代反应。

(1)试写出二元取代的代学方程式.

(2)现用5.6g B(CH3)3和9.72g HBr正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6.将乙炔和一种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1L,与11L氧气混合,点燃完全反应后,得到气体12L(气体体积均在1.01×105Pa、1200C的条件下测定)。则该混合气体中的单烯烃可能是什么?两种成分的体积比为多少?

7.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到至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 mL ,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 。求气态烃的分子式

高二年级有机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⑤;④;③;①;⑥⑦ 2、C6H14;CHm 3、⑥;②④;①③;⑤

4、

5、C3H8 6、⑴⑵ ⑶

7、⑴2-甲基丁烷 ⑵2,2-二甲基丙烷

8、A.CH4;B.C2H2;3.2

9、

10.(1)C24H12 (2)51∶50

(3)-CH=CH2+Br2→-CHBr-CH2Br

-CHBr-CH2Br+2NaOH-C≡CH+2NaBr+2H2O

(分二步完成也给分)

11、33 12、⑴CaC2 + 2H2O → C2H2↑+ Ca(OH)2

+ Br2 → CHBr=CHBr(或 + 2Br2 → CHBr2CHBr2)

⑵不能;a、c ⑶H2S;Br2 + H2S →S↓+ 2HBr ⑷ c b CuSO4溶液 CuSO4溶液

⑸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13、.A:C3H4 CH CCH3 丙炔 B:C9H12 14、75%、22g

15、催化剂、吸水剂;; ;取代

16、CH3-CH=CH2 17、⑤⑥⑦ 18、CH4;C2H4;C3H4

19、C5H12、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CH3CH2CH(CH3)CH2Cl

(CH3)2CHCH2CH2Cl

20、⑴白色沉淀;Cl- + Ag+ = AgCl↓ ⑵分层;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⑶白色沉淀;CH3CH2CH2Cl + NaOH CH3CH2CH2OH + NaCl;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21、①;②⑤;①③ 22、C2H6O;CH3CH2OH

23、⑴HFC-143;BC;CH3-CF3 ⑵2O3 3O2;催化 ⑶ C ⑷C

24、C2H5OH;CrO3;C2H5OH

25、⑴〔〕+ ⑵120 ⑶(CH3)2CHOH ⑷(CH3)2CH=CH2

26、⑴ ①③② ⑵ ①②③ ⑶ ③②①

27、CH3CH2CH2Cl + NaOH CH3CH=CH2 + NaCl + H2O

CH2=CH-CH3 + Cl2 CH2=CH-CH2-Cl

CH2=CH-CH2-Cl + Cl2 → CH2ClCH2ClCH2Cl

CH2ClCH2ClCH2Cl + 3NaOH CH2OHCHOHCH2OH + 3NaCl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高考能多一分,我们都不能放过任何可以提高分数的正当手段,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 于 高二化学 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试题

一、 选择题

1.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球 D.木柴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成气态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3.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 ( )

A.32.79KJ B.32.79KJ/mol C.393.5KJ/mol D.393.5KJ

4.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26.0kJ B.五1.9kJ C.155.8kJ D.467.3kJ

5.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6.在100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CO2占2/3,且C(s)+1/2O2(g)=CO(g);△H=-110.35kJ/mol CO(g)+1/2O2(g)=CO2(g);△H=-282.57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

A.392.92kJ B.2489.44kJ C.784.92kJ D.3274.3kJ

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D.1/2CH4(g)+O2(g)=1/2CO2(g)+H2O(l) ΔH=-890kJmol-1

8.已知在 25℃ ,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8H18(l)+ O2(g)=8CO2(g)+ 9H2O(g);ΔH = - 48.40 kJmol-1

B.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5518 kJmol-1

C.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5518 kJmol-1

D .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48.40 kJmol-1

9.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CO2(g) ;△H = -283KJ/molCH4(g)+ 2O2=CO2(g) +2H2O(g) ;△H = -890KJ/mol,现有4mol CO和CH4组 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953 KJ,则CO和CH4的体积比 ( )

A.1:3 B.3:1 C.1:2 D.2:1

10.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s)+ 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1/2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11.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B.C2H2(g)+ O2(g)=2CO2(g)+H2O(l);△H=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

1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二、填空题

1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在101 kPa时,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热量5×105 kJ,丁烷的燃烧热为_________,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5.利用太阳能的 方法 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塑料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作用,使室内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这种作用是利用 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A 3、C 4、A 5、A 6、C 7、C 8、B 9、A 10、D 11、A 12、D

二、填空题

13、2900KJ/mol C4H10(g)+13/2O2(g) 4CO2(g)+5H2O(l) △H=—2900KJ/mol

14、CH4(g)+2O2(g) = CO2(g) + 2H2O(l);△H=-891.15KJ/mol

15、Na2SO4+10H2O Na2SO410H2O + Q

16、H2(g)+1/2O2(g)=H2O(g) △H=—241.8 KJ/mol ; —285.8; 285.8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相关 文章 :

★ 2017高二化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

★ 高二化学重难点易错知识点汇总与解析

★ 2016年高二会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 高二化学课本目录

★ 高中化学常见知识大全,答题知识汇总

★ 2020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归纳总结集锦分享

★ 高中化学考点整理归纳

★ 高二化学选修3测试题及答案

★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归纳

[img]

求一套高二化学平衡试题

第二章 《化学平衡》综合检测试题[别忘了根我加分哦]

测试时间:90min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 /(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气) A2(气)+B2(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 2B(g)和2A(g) 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 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9.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2O4 2NO2 △H >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5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12.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 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15.反应:L(固)+aG(气) 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不同温度下G的体积分数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1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17.

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1.5n mol D

B.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

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同时有5n mol B生成

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

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气) cC(气)+dD(气),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c+d

19.反应PCl5(气) PCl 3(气)+Cl2(气) ①

2HI(气) H2(气)+I2(气) ②

2NO2(气) N2O4(气)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20.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值为

A.1 B.2 C.3 D.4

第二章 《化学平衡》综合检测试题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反应进程(分钟) 1 2 5 15 20

3.0mol/L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mol/L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3.0mol/L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硫酸还是3.0mol/L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

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 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2)(6分)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第(2)小题 第(3)小题

(3)(4分)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上图右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23.(6分)⑴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4.(8分)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 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则甲条件可

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 。

25.(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6.(1)(6分)某温度下SO2的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532.4.

2SO2+O2 2SO3

下面三个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体系 c(SO2)/mol•L-1 c(O2)/mol•L-1 c(SO3)/mol•L-1 反应方向

(1) 0.0600 0.400 2.000

(2) 0.0960 0.300 0.500

(3) 0.0862 0.263 1.020

试判断各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

体系(1) ; 体系(2) ;

体系(3) 。

27.(8分)将1molA(气)和3molB(气)混合后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 2C(气),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之比为9∶10。求

(1)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

(2)A物质的转化率。

(3)反应后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压强之比。

第二章 《化学平衡》综合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B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B A BD C AC AD D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8分)【解析】氢离子浓度和铝片均相同,造成的差异应该与反应(即2Al + 6H+ = 2Al3+ + 3H2↑)所处环境的不同(Cl- 和SO42-)有关。

【答案】(1)2Al + 6H+ = 2Al3+ + 3H2↑ (2分)

(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分)

(3)(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假设,但只要假设合理均可)Cl-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反应;SO42- 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3分)

22.(1)(6分)2mol/(L• min); 1mol/(L• min); 2mol/L

(2)(6分)升温;减小 SO3 浓度;

(3)(4分)酶具有催化作用,故温度低时,随温度的升高,速率加快.但在较高温度时,酶蛋白因受热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故速率反而降低.

23.(6分)m+n P ; 逆; 气。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4.(8分)(1)0.05 mol•L-1(2分);(2)③⑤(2分),④(2分);(3)4a+c=2b(2分)。

25.(8分)(1) ;(2)吸热;(3)b、c;(4)830。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6. (6分)(1)逆方向进行 (2)正方向进行 (3)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27.(8分)【解析】等压时,气体密度与气体物质的量成反比,等容时,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与气体的密度成正比。

【答案】(1)(3分)0.04mol/L.min;

(2)(3分)80℅

(3)(2分)反应后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压强比=9∶10

2012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高二化学答案

到底问什么题目啊?

以后手机提问的时候,把问题发完整,不然白白浪费一次短信费。

如需要帮助,请你继续追问.

祝你成功 !

高二化学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中化学试题调研、高二化学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